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版)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41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奥数(可编辑可打印)附参考答案在文档最后面第1讲寻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举一反三1: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2.按规律填数。
(1)2,8,32,128,(),()(2)1,5,25,125,(),()3.先找规律再填数。
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3)3,4,7,3,4,10,3,4,13,(),(),()举一反三2:1.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8,3,15,4,12,5,(),()(2)1,15,3,13,5,11,(),()3.找规律填数。
(1)4,7,8,4,6,13,4,5,18,(),(),()(2)1,2,3,2,4,6,3,8,9,(),(),()【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1.按规律填数。
奥数典型题举一反三(小学3年级)
1、有两只猪,每只猪共有12只腿,那么这两只猪共有多少只腿?
即计算:有两只猪,每只猪共有12只腿,总共有24只腿。
2、有20本书,每本书都是100页,那么这20本书共有多少页?
即计算:有20本书,每本书都是100页,总共有2000页。
3、一个包子内有10颗米,如果有3个包子,那么共有多少颗米?
即计算:一个包子有10颗米,如果有3个包子,那么共有30颗米。
4、有18只小鸭子,共有几只脚?
即计算:有18只小鸭子,共有36只脚。
5、一个盒子里有25个苹果,如果有5个盒子,那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即计算:一个盒子里有25个苹果,如果有5个盒子,那么一共有125个苹果。
6、有20个苹果,每个苹果有4颗籽,那么一共有多少颗籽?
即计算:有20个苹果,每个苹果有4颗籽,那么一共有80颗籽。
7、一箱子里有25只兔子,又有35只羊,那么总共有多少只动物?
即计算:一箱子里有25只兔子,又有35只羊,那么总共有60只动物。
8、8个小朋友,共吃了20个苹果,那么每个小朋友吃了多少个苹果?
即计算:8个小朋友,共吃了20个苹果,那么每个小朋友吃了2个苹果。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75 ○=( ) △=( )2、将一张饼切一刀,最多可切成( )块,切两刀最多可切成( )块,切四刀最多可切成( )块。
3、一篮鸡蛋,3个一数余1,5个一数余2,7个一数余3,这个蓝子一共有( )个鸡蛋。
4、小明家今年种菜的正方形的地比去年大,去年每边种105棵,今年每边多种出1棵,那么今年比去年多种( )棵。
5、根据下列图形的排列规律,将每组的第三十个图形填在括号里。
①○△△○○△△○○△△○……( )②△○○○△△○○○△△○……( )③○△△○△△○△△○△……( )6、有两个数:80和81920把第一个数乘以2,同时把第二个数除以2,( )次后两数相等。
7、一本书有132页,在这本书的页码中,一共用了( )个数字。
8、五个连续单数的和是155,这五个数中最小的的一个是( )。
9、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有5把钥匙5把锁,但不知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 )次,才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
10、两个两位数相加,其中一个加数是73,另一个加数不知道,只知道另一个加数的十位数增加5,个位数增加1,那么求得的和的后两位数字是72,另一个加数原来是( )。
11、请你把31个苹果分装在五个盒子里,使得无论拿几个苹果都不用打开盒子,只要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盒子拿走就可以了,那么这五个盒子中,装苹果最多的盒子里有( )个苹果。
12、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九个圆圈内,使三角形每边的数之和是23。
1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下面算式成立。
6 5 614、下图中有( )个三角形,( )个正方形,( )个长方形。
15、1,3,5,7,9,11……99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出一个多位数1357911131517……999,这个多位数是( )位数。
16、老师把一套竞赛题分给三名同学来完成,将这套题的一半还多5道分给了李强,将剩下的一半少2道题分给了王红,最后剩下26道题给了杨光,这套竞赛题共有( )道题。
人教版【精选】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全图文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36,■=●+●,●=★+★+★,■=,●=,★=.2.△=○+○+○,△+○=40,则○=,△=.3.两数的和是432,商是5,大数=,小数=.4.小李、小华比赛爬楼梯,小李跑到第5层时,小华正好跑到第3层.照这样计算,小李跑到第25层时,小华跑到第层.5.60名探险队员过一条河,河上只有一条可乘坐6人的橡皮艇(来回算两次),过一次河需要3分钟,全体队员渡到河对岸一共需要分钟.6.同学们乘车去秋游,第一辆车上坐了38个人,如果把第二辆车的4个同学调到第一辆车上,那么第二辆车上的同学还要比第一辆多2人,第二辆车原来坐了人.7.如图有5个点,在两个点之间可以画出一条线段,画出的图形中共可以得到条线段.8.小亮家买了72个鸡蛋,他们家还养了一只每天都下一个蛋的母鸡.如果小亮家每天吃4个鸡蛋,那么这些鸡蛋够他们家连续吃天.9.用2、4、12、40四个数各一次,可以通过这样的运算得到24.10.只用2,3,5三个数(可重复使用)填在右图中的○内,使得每个三角形三个顶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11.一个数与3的和是7的倍数,与5的差是8的倍数,这个数最小的.12.观察下列四图,求出x的值.x=.13.○○÷□=14…2,□内共有种填法.14.3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柚子的重量,4根香蕉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的重量.一个柚子重576克,那一根香蕉()克.A.96B.64C.14415.小明将买来的一筐桔子分别装入几个盘子中,如果每个盘子装10个,则多余2个,如果每个盘子装12个,则可以少用一个盘子,那么买来的一筐桔子共有多少只?【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由■=●+●,●=★+★+★,可得■=6个★,代入★+★+★+■=36,3个★加6★等于9个★就等于36,即可得出★的值是4,★=4,代入●=★+★+★,求出●=12,●=12,代入■=●+●,求出■=24;故答案为:24,12,4.2.解:因为,△=○+○+○,所以,△=3○,将△=3○代入△+○=40,3○+○=40,即4○=40,○=10,△=3○=3×10=30;故答案为:10;30.3.解:小数:432÷(5+1),=432÷6,=72;大数:72×5=360;故答案为:360,72.4.解:(25﹣1)×[(3﹣1)÷(5﹣1)]+1,=24×+1,=12+1,=13(层),答:小李跑到第25层时,小华跑到第13层.故答案为:13.=54÷5,≈11次,3×(11×2+1),=3×23,=69(分钟),答:全体队员渡到河对岸一共需要69分钟.故答案为:69.6.解:设第二辆车上原有x人,可得方程:x﹣4﹣2=38+4,x﹣6=42,x=48.答:第二辆车上原来坐了48人.7.解:如图:4+3+3=10(条),答:图形中共可以得到10条线段;故答案为:10.8.解:依题意可知:小亮每天吃4个,吃掉每天鸡下的蛋还需要3个.72÷3=24(天)故答案为:249.解:40÷4+12+2,=10+12+2,=24;故答案为:40÷4+12+2.10.解:这个幻方可以是(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53.12.解:根据分析知本题的规律是:三角形是上面的数是下面左面的数扩大10倍与下面右面数的和.45×10+15=465.故答案为:465.13.解:因为余数<除数,所以□>2,因为14×6+2=86,14×7+2=100,被除数是两位数,所以□内最大填6,所以□内共有4种填法:3、4、5、6.故答案为:4.14.解:576÷3×2÷4=384÷4=96(克)答:一根香蕉96克.故选:A.15.解:(10+2)÷(12﹣10)=6(个)12×6=72(只)答:买来的一筐桔子共有72只.。
1.鸡兔同笼,共5个头,16条腿,有几只鸡?有几只兔子?2.鸡兔子同笼,有8个头,22条腿,有几只鸡?有几只兔?3.鸡兔同笼,共有14个头,38条腿,有几只鸡?几只兔子?1.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放着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共26个轮子。
自行车、三轮车各多少辆?2.三轮货车和小轿车共有9辆,有30个轮子。
三轮货车和小轿车各有几辆?3.停车场停着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14辆,达汽车有9个轮子,小汽车有4个轮子,现在14辆汽车一共有72个轮子。
问有几辆大汽车?有几辆小车?1.辅导员老师带9名同学去种63棵树.辅导员先种下1棵,然后全部同学动手种。
男同学每人种8棵,女同学每人种3棵,这样刚好把树苗种完.这9名同学中,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2.李老师带15名同学修理40张桌椅,李老师修理5张,男同学每人修2张,女同学每人修3张,这15名同学中,男同学几人?女同学几人?3.小红买了1枝钢笔和10枝铅笔共16元。
一枝钢笔10元,一枝红铅笔9角,一枝黄铅笔4角.算一算10枝铅笔中红、黄铅笔个几枝?1.一根木料长10米,工人把他举城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2.一根25厘米长的铁丝,把它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可剪几段?要锯几次?3.把一根6米长的电线,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4.一根9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5.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6.一根绳子剪了2次后,平均每段长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1.一根绳子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是多少厘米?2.一根铁丝被剪5次后,平均每段长6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重叠,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2米,你知道这两根绳子总长是多少米吗?1.蓉蓉住的这栋楼共7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你知道蓉蓉走多少级楼梯才能到自己住的你一层吗?2。
小东住在大厦11层,他数了10层到11层有21级台阶,你能算出从底楼到小东家有多少级台阶吗?3.王师傅家住在六楼,他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那么他从一楼到六楼要走多少级台阶?4。
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3)2,8,32,128,(),()(4)1,5,25,125,(),()(5)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3)18,3,15,4,12,5,(),()(4)1,15,3,13,5,11,(),()(5)1,2,5,14,(),()【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3)94,46,22,10,( ),( ) (4)2,3,7,18,47,( ),( )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3)练习4:找出排列规律,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数。
【word直接打印】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全一图文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两数的和是432,商是5,大数=,小数=.2.有9颗钢珠,其中8颗一样重,另有一颗比这8颗略轻,用一架天平最少称几次,可以找到那颗较轻的钢珠?3.有甲乙两桶酒,如果甲桶倒入8千克酒,两桶酒就一样重,如果从甲桶取出3千克酒倒入乙桶,乙桶的酒就是甲桶的3倍,甲原来有酒千克,乙千克.4.A、B、C、D、E五个盒子中依次有9个、5个、3个、2个、1个小球,第一个同学找到放球最少的盒子,然后从其它盒子中各拿出1个小球放到这个盒子里,第二个同学找到放球最少的盒子,然后从其它盒子中各拿出1个小球放到这个盒子里…;当第199个同学放完后,A、B、C、D、E五个盒子中各有个、个、个、个、个.5.同学们乘车去秋游,第一辆车上坐了38个人,如果把第二辆车的4个同学调到第一辆车上,那么第二辆车上的同学还要比第一辆多2人,第二辆车原来坐了人.6.5个只由数字8组成的自然数之和为1000,其中最大的数与第二大的数之差是.7.已知:1×9+2=11,12×9+3=111,123×9+4=1111,…,△×9+〇=111111,那么△+〇=.8.一天中午,孙悟空吃了10个桃子,猪八戒吃了25个包子,孙悟空说猪八戒太能吃了,但猪八戒说自己的包子比桃子小得多,还是孙悟空吃得多.聪明的沙僧用天平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圆圈是桃子,三角是包子长方形表示重量为所标数值的砝码),那么1个桃子和1个包子共重克.9.六个数的平均数是24,加上一个数后的平均数是25,加上的这个数是.10.观察下列四图,求出x的值.x=.11.把2、4、6、8四个数字分别填进□里,写成乘法算式.①要使积最大,可以怎么填?□□□×□②要使积最小,可以怎么填?□□□×□12.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有黑、白、黄三种颜色的筷子各10根,最少拿出根筷子就能保证有一双是同样颜色的筷子.13.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已知长是宽的2倍,长方形的长是()A.8厘米B.16厘米C.24厘米14.在如图的每个方框中填入一个适当的数字,使得乘法算式成立,乘积等于.15.今年小春的年龄比他哥哥的年龄小18岁,再过3年小春的年龄将是他哥哥年龄的一半,那么小春今年岁.【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小数:432÷(5+1),=432÷6,=72;大数:72×5=360;故答案为:360,72.2.解:(1)把9个钢珠平均分成3组,把其中两组放在天平上称量,若重量一样,则较轻的在第三组;若重量不一样,则较轻的在天平上升的一组;(2)再把有较轻的钢珠的一组,拿出两个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一个就是较轻的,若天平不平衡,则上升一方就是较轻的;这样用2次就一定能找出那个较轻的钢珠.答:用一架天平最少称2次,可以找到那颗较轻的钢珠.3.解:根据题意可得:如果从甲桶取出3千克酒倒入乙桶,两桶的差是:8+3+3=14(千克);这时甲桶有:14÷(3﹣1)=7(千克);乙桶有:7×3=21(千克);乙桶原来有:21﹣3=18(千克);甲桶原来有:18﹣8=10(千克).答:甲原来有酒10千克,乙18千克.故答案为:10,18.4.解:由分析可知:第8个小朋友与第3个重复,即5组一循环;则以此类推:(199﹣2)÷5=39…2(次);第199个同学取后ABCDE五个盒子中应分别是:5、6、4、3、2个小球;答:当199个同学放完后,A,B,C,D,E五个盒子中各放5、6、4、3、2个小球.5.解:设第二辆车上原有x人,可得方程:x﹣4﹣2=38+4,x﹣6=42,x=48.答:第二辆车上原来坐了48人.6.解:1000=888+88+8+8+8888﹣88=800故填8007.解:由题意得,1×9+2=11,12×9+3=111,123×9+4=1111,1234×9+5=11111,12345×9+6=111111,所以△=12345,〇=6,所以△+〇=12345+6=12351,故答案为12351.8.解:由图可知:○=2△+40克①○+80克=△+200克②由②可知:○=△+120克③把③带入①得:△+120克=2△+40克△+120克﹣40克=2△+40克﹣40克△+80克=2△△+80克﹣△=2△﹣△△=80克把△=80克带入③得:○=200克200+80=280(克)答:1个桃子和1个包子共重280克.故答案为:280.9.解:25×7﹣24×6,=175﹣144,=31,答:加上的这个数是31.故答案为:31.10.解:根据分析知本题的规律是:三角形是上面的数是下面左面的数扩大10倍与下面右面数的和.45×10+15=465.故答案为:465.11.解:①要使积最大,有四种可能:864×2=1728,862×4=3448,842×6=5052,642×8=5136,由此可知642×8的积最大.②要使积最小,有四种可能:468×2=938,268×4=1072,248×6=1488,246×8=1968,由此可知468×2的积最小.12.解:把三种颜色的筷子构造为三个抽屉,分别放黑、白、黄不同颜色的筷子.从最不利情况考虑,拿了3根,颜色各不同放到三个抽屉里,此时再任意拿1根,即可出现一个抽屉里能放了2根筷子.即出现一个抽屉里2根,另外两个抽屉里各1根筷子的情况,共计2+1+1=4根.故答案为:4.13.解:48÷2÷(1+2)×2=24÷3×2=16(厘米)答: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故选:B.14.解:根据第一行的结果首位是2那么第一个乘数的首位是1;第一个乘数是110多;再根据尾数是0推理可能是偶数与5的积或者是有数字0.根据第三行的结果中含有数字1,尝试1倍满足情况.根据已知数字4,后面是没有进位的先考虑不进位的情况.可以是110×122=13420(满足条件).故答案为:13420.15.解:18÷(2﹣1)﹣3=18﹣3=15(岁)答:小春今年 15岁.故答案为:15.。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全修订版
简介
本文档是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全修订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奥数举一反三的方法和技巧。
举一反三是指通过一个问题或例子,推导出类似的问题或原理。
这种思维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
- 掌握奥数举一反三的思维方法。
- 学会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 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内容
1. 举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特点,从而推导出类似的问题。
例如,给出一道加法题,然后让学生找到规律并解决几个类似的题目。
2. 探究法:通过探究问题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给出一道几何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错和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类比法:通过找到问题和已知问题之间的相似之处,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给出一道植树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将其类比为种花问题,通过解决种花问题来解决植树问题。
4. 反向思维法:通过反向思考问题,从已知的答案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给出一个结果,然后要求学生找到可以得到该结果的问题。
5. 创造法:通过自由发散的思维,引导学生创造出类似的问题或解决方法。
例如,给出一个问题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道类似的问题,或者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给定的问题。
结论
通过学习奥数举一反三的方法,三年级学生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问题的本质和特点,从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希望本文档对三年级学生学习奥数举一反三有所帮助。
【经典】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全word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张老师将一根木料锯成9小段,每段长4公米.假如将这根木料锯成3公米的小段,一共要锯次.2.50个学生解答A、B两题,其中没答对A题的有12人,答对A题的且没答对B题的有30人.那么A、B两题都答对的有人.3.公园里有一排彩旗,按3面黄旗、2面红旗、4面粉旗的顺序排列,小红看到这排旗子的尽头是一面粉旗.已知这排彩旗不超过200面,这排旗子最多有面.4.星期一,小强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他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后发现语文书忘在家中的台子上了,此时他离开学校还有700米的路程.于是他赶紧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回家,回家拿好书后又立即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赶往学校.学校与小强的家相距1000米.小强这天至少走了分钟.5.(8分)甲、乙、丙三人锯同样粗细的木棍,分别领取8米,10米,6米长的木棍,要求都按2米的规格锯开,劳动结束后,甲、乙、丙分别锯了24、25、27段,那么锯木棍速度最快的比速度最慢的多锯次.6.观察下列四图,求出x的值.x=.7.如图,在边长10分米的正方形周围都贴上半圆形花边,需要买圆形纸片()个.A.8B.40C.60D.808.在如图的竖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0﹣9”是个不同数字,该竖式成立,则展示活动代表的四位数最小的是.9.看图填数10.小明将买来的一筐桔子分别装入几个盘子中,如果每个盘子装10个,则多余2个,如果每个盘子装12个,则可以少用一个盘子,那么买来的一筐桔子共有多少只?【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4×9÷3=12(段),12﹣1=11(次),答:需要锯11次.故答案为:11.2.解:50﹣12﹣30=38﹣30=8(人);答:A、B两题都答对的有8人.故答案为:8.3.解:200÷(3+2+4),=200÷9,=22…2(面);所以剩下的2面彩旗是在第23个循环周期内,是2面黄旗,因为最后一面看到的是粉旗,所以第23个循环周期内没有旗了;这排彩旗最多有:22×9=198(面),答:这排彩旗最多有198面.故答案为:198.4.解:(1)60×5+700,=300+700,=1000(米);(2)(60×5×2+700)÷100+5,=1300÷100+5,=13+5,=18(分钟);答:学校与小强的家相距1000米.小强这天至少走了18分钟.故答案为:1000,18.5.解:甲:8÷2=4(段)4﹣1=3(次)3×(24÷4)=3×6=18(次)乙:10÷2=5(段)5﹣1=4(次)4×(25÷5)=4×5=20(次)丙:6÷2=3(段)3﹣1=2(次)2×(27÷3)=2×9=18(次)18=18<2020﹣18=2(次)答:锯木棍速度最快的比速度最慢的多锯 2次.故答案为:2.6.解:根据分析知本题的规律是:三角形是上面的数是下面左面的数扩大10倍与下面右面数的和.45×10+15=465.故答案为:465.7.解:10分米=100厘米,100÷5×4÷2=20×4÷2=40(个)答:需要买圆形纸片40个.故选:B.8.解:要使和最小,则数必须为1,展必须为2,学必须为9,示为0,活动的最小值为34,经试验1956+78=2034成立,则展示活动代表的四位数最小的是2034,故答案为2034.9.解:1个苹果的质量+2个梨的质量=1600克…①,3个苹果的质量+2个梨的质量=2800克…②,②﹣①可得:3﹣1个苹果的质量=2800﹣16002个苹果的质量=12001个苹果的质量=600答:1个苹果的质量是600克.故答案为:600.10.解:(10+2)÷(12﹣10)=6(个)12×6=72(只)答:买来的一筐桔子共有72只.。
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3)2,8,32,128,(),()(4)1,5,25,125,(),()(5)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3)18,3,15,4,12,5,(),()(4)1,15,3,13,5,11,(),()(5)1,2,5,14,(),()【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3)94,46,22,10,(),()(4)2,3,7,18,47,(),()【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3)练习4(1)(3)【例题(1)(2)练习5(1)198,297,396,(),()(2)(3)讲一、知识要点把一些书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要使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最多,这些书分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全部分完,还有一种是有剩余,并且剩余的本数必须比小朋友的人数少,否则还可以继续分下去。
第一讲寻规填数举一反三(1-8)一1、8,12,16,20,24,(),()。
2、98,89,80,71,(),()。
二1、2,6,11,17,24,(),41。
2、1,6,16,(),51,76。
三1、1,2,1,5,18,1,()。
2、50,3,40,5,30,7,()。
四1、96,48,24,(),63 。
2,81,27,9,3,()。
五请写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11,12项的数。
0,1,1,2,4,7,13,(),44。
六(34,16),(23,27),(15,35),(20,)。
(24,14),(86,76),(36,26),(,5)。
七略八1、81,82,83,81,82,83,81,(),832、72,62,52,72,62,52,()62,52拓展应用1按规律填数20,18,16,14,(),()95,90,85,(),75,()2按规律填数3,2,6,2,9,2,()7,4,6,6,5,8,(),103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填空31,2,26,3,21,4,(),()4 按规律填数2,5,7,12,()31,505下列四个数种有一个与众不同,它是第()个A1,1,2,3,5,8,13,B0,2,2,4,6,10,16C1,3,4,7,11,18,D1,2,3,6,11,20,371有一组加法算式:4+2,5+8,6+14,7+20....按这样的规律排第20个加法算式是怎样的?1按规律填数(1,72 ),(2,36),(3,),(4, )(3,7),(6,14),(9,21),(12, )1按规律填数75,70,65,60,(),()45,()320,160,80,40 ,(),(),()第二讲算式谜(一)(略)第三讲加减巧算举一反三191+464+536294+16+106举一反三2 876—280—376636-187-436举一反三3197+88847+602举一反三4807+4023789-498-201举一反三5729+413-429563-197+37举一反三663645-6363765996-65948举一反三7728-(594-72)454+(546-197)举一反三8503-197-83-101205+204+196+202拓展应用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53+158+473427-809-191873-198-27397+79417-255+8363545-63537424-(165+224)271+152+129+248第四讲推理入门举一反三11·爸爸买回了3双袜子,其中2双是花袜子,1双是红袜子。
小学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10题
1.一只小猴子在树林里玩,它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走了10步,每步都走了2米,
这片树林有多长?
2.小明有12张邮票,小华有8张邮票,小明给小华多少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一样多?
3.小华有10本故事书,小刚有8本故事书,小华给小刚多少本书,两人的书就一样多?
4.同学们栽树,栽了24行,每行40棵,一共有多少棵树?
5.小朋友们在花坛里捉迷藏,每轮游戏13人参加,共玩了3轮,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
游戏?
6.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5人,共4组,一共有多少人?
7.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6人,共5组,一共有多少人?
8.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7人,共6组,一共有多少人?
9.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8人,共7组,一共有多少人?
10.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9人,共8组,一共有多少人?。
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3)2,8,32,128,(),()(4)1,5,25,125,(),()(5)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3)18,3,15,4,12,5,(),()(4)1,15,3,13,5,11,(),()(5)1,2,5,14,(),()【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3)94,46,22,10,( ),( ) (4)2,3,7,18,47,( ),( )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3)练习4:找出排列规律,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数。
第18周重叠问题例题1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一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是第3个,从前数是第5个,从后数是第6个。
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疯狂操练:1.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
跳舞的共有多少人?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是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鲜花队共有多少人?3.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从前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例题2 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
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
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疯狂操练:1.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
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2.把两块一样长的纸条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
中间重叠部分长11厘米。
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4.两根木棍钉在一起,从头到尾共长66厘米,其中一根木棍长48厘米,中部重叠部分长12厘米。
问另一根木棍长多少厘米?例题3 一次数学测试,全班36人中,做对第一道聪明题的有21人,做对第二道聪明题的有1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问两道聪明题都做对的有多少人?疯狂操练:1.三(1)班有学生55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有38人。
问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多少人?2.两块木板各长75厘米,把它们钉成一块长130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3.三(5)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有21名同学,会下围棋的有17名,两种棋都不会的有10名,两种棋都会下的有多少人?例题4 三(1)班订《数学报》的有32人,订《阅读报》的有30人,两份报纸都订的有10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三(1)班有学生多少人?疯狂操练:1.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两种作业都完成的有31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
第1讲找规律
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
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
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
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2,6,18,54,(),()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
(2)1,2,5,10,17,(),()
(3)2,8,32,128,(),()
(4)1,5,25,125,(),()
(5)12,1,10,1,8,1,(),()
【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
(2)21,4,18,5,15,6,(),()
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
(2)3,2,9,2,27,2,(),()
(3)18,3,15,4,12,5,(),()
(4)1,15,3,13,5,11,(),()
(5)1,2,5,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
(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3)94,46,22,10,(),()(4)2,3,7,18,4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