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表面处理及加工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26
十种常用的材料表面处理工艺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我们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表面处理就是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洁、清扫、去毛刺、去油污、去氧化皮等。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表面处理工艺。
01.真空电镀—— Vacuum Metalizing ——真空电镀是一种物理沉积现象。
即在真空状态下注入氩气,氩气撞击靶材,靶材分离成分子被导电的货品吸附形成一层均匀光滑的仿金属表面层。
适用材料:1、很多材料可以进行真空电镀,包括金属,软硬塑料,复合材料,陶瓷和玻璃。
其中最常见用于电镀表面处理的是铝材,其次是银和铜。
2、自然材料不适合进行真空电镀处理,因为自然材料本身的水分会影响真空环境。
工艺成本:真空电镀过程中,工件需要喷涂,装载,卸载和再喷涂,所以人力成本相当高,但是也取决于工件的复杂度和数量。
环境影响:真空电镀对环境污染很小,类似于喷涂对环境的影响。
02.电解抛光—— Electropolishing ——电抛光是一种电化学过程,其中浸没在电解质中的工件的原子转化成离子,并由于电流的通过而从表面移除,从而达到工件表面除去细微毛刺和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适用材料:1.大多数金属都可以被电解抛光,其中最常用于不锈钢的表面抛光(尤其适用于奥氏体核级不锈钢)。
2.不同材料不可同时进行电解抛光,甚至不可以放在同一个电解溶剂里。
工艺成本:电解抛光整个过程基本由自动化完成,所以人工费用很低。
环境影响:电解抛光采用危害较小的化学物质,整个过程需要少量的水且操作简单,另外可以延长不锈钢的属性,起到让不锈钢延缓腐蚀的作用。
03.移印工艺—— Pad Printing ——能够在不规则异形对象表面上印刷文字、图形和图象,现在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种印刷。
适用材料: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使用移印工艺,除了比硅胶垫还软的材质,例如PTFE等。
常见表面处理工艺喷涂植绒水镀模外装饰真空镀I-SD系统电铸自我修复镀膜IMD 防水镀层丝印移印水转印热转印热升华染料印刷烤漆氧化机械拉丝镭雕高光切边批花喷砂腐蚀抛光喷涂喷涂时最常见的表面处理,无论塑料还是五金都适用。
喷涂一般包括喷油、喷粉等,常见的是喷油。
1.喷涂的涂料俗称油漆,涂料是由树脂、颜料、溶剂、和其他添加剂构成。
2.塑料喷涂一般有两道漆,表面呈现颜色的称为面漆,最表面透明图层称为保护漆。
喷涂工艺流程介绍:(1)前期清洁。
如静电除尘等。
(2)喷涂面漆。
面漆一般是表面看的到的颜色。
(3)烘干面漆。
分为室温自然干燥、专用烤炉烘干。
(4)冷却面漆。
专用烤炉烘干需要冷却。
(5)喷涂保护漆。
保护器一般是用来保护面漆的,大部分是透明的油漆。
(6)固化保户漆。
(7)QC检查。
检查是否满足需求。
3.橡胶油橡胶油,又称弹性漆,手感漆,橡胶油是一种双成分高弹性的手感油漆,用该油漆喷涂后的产品具有特殊柔软的触感及高弹性表面手感。
橡胶油的缺陷是成本高,耐用一般,用久了容易脱落。
橡胶油广泛应用于通信产品,视听产品,MP3、手机外壳,装饰品、休闲娱乐用品,游戏机手柄,美容器材等。
4.UV漆UV漆是紫外线(Ultra-Violet Ray)的英文简称。
常用的UV波长范围为200-450nm。
UV漆在紫外线光照射下才能固化。
UV漆的特点:透明光亮,硬度高,固定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保护面漆,加硬加亮表面。
水镀水镀是一种电化学的过程,通俗理解就是将需要电镀的产品零件浸泡在点解液中,再通以电流,以点解的方式使金属沉积在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表面加工方法。
水镀适应的材料:最常见的是ABS,最好是电镀级的ABS,其他常见塑料如PP,PC,PE等都很难水镀。
常见的表面颜色:金色,银色,黑色,枪色。
常见的电镀效果:高光,亚光,雾面,混合等。
真空镀真空镀是电镀的一种,是在高度真空的设备里,在产品表面镀上一层细薄的金属镀层的一种方法。
表面处理工艺大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表面处理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外观和耐久性,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和美观度的不断提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电镀、喷涂、氧化以及机械加工等。
一、电镀技术电镀是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物质的工艺。
它能够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电镀工艺主要包括镀金、镀银、镀铜、镀镍等。
其中,镀金常用于精密仪器、珠宝等制品,镀银常用于餐具和装饰品,镀铜和镀镍则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二、喷涂技术喷涂技术是将液态颜料或涂料通过喷枪均匀地涂覆在材料表面的工艺。
喷涂可以给材料表面增加颜色、纹理或保护层,常用于家具、汽车、建筑等领域。
常见的喷涂方式包括气动喷涂、涂装机器人喷涂和静电喷涂等。
三、氧化技术氧化技术主要指对金属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形成一层氧化膜来改变材料的性能。
常见的氧化工艺包括阳极氧化和化学氧化。
阳极氧化主要应用于铝材料,可以增强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化学氧化则常用于钢材的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蚀性和美观度。
四、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切削、磨削、钻孔等方式改变材料表面形状和质量的工艺。
机械加工不仅可以去除材料表面的氧化层、污渍等缺陷,还可以提高材料的精度和光滑度。
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研磨和抛光等。
总结:表面处理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增强材料的性能,改善外观质量,还是提高产品的耐久性,表面处理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电镀、喷涂、氧化和机械加工是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每种工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材料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文章总字数:407字。
表面工程技术是指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以获得所需的表面性能或形状精度的一种工艺技术。
随着社会对产品外观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表面工程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不同的材料表面都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表面工程技术的方法种类也非常繁多。
据统计,目前已经掌握的表面工程技术工艺方法就多达800种。
1. 表面处理方法1.1 电镀电镀是将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成金属沉积在工件表面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工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可以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能、增加光泽和美观度。
1.2 喷涂喷涂是指利用喷涂设备将颗粒状的涂料均匀地喷射到工件表面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喷涂技术可以实现对工件表面的漆膜厚度和均匀性的控制,从而改善工件的性能和外观。
1.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控制工件表面的化学反应,使表面产生一层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膜层,以达到提高工件表面性能的目的。
化学处理包括酸洗、酸洗磷化、化学镀、化学抛光等。
1.4 激光处理激光处理是利用高能激光对工件表面进行熔化、氧化、磨蚀等处理的一种表面改性方法。
激光处理可以实现对工件表面微小结构的精细加工,改善工件的表面光洁度和耐磨性。
2. 表面涂层方法2.1 热喷涂热喷涂是一种利用高温或高速气流将新型材料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热喷涂涂层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和耐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2.2 溅射溅射是利用蒸发或击打的方式将材料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
溅射膜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致密性,可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蚀性能。
2.3 电泳涂装电泳涂装是利用电场作用将带电涂料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电泳涂装可以实现对工件表面涂层厚度的精准控制,使得工件表面形成均匀、光滑的涂层。
3. 表面硬化方法3.1 淬火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的一种表面硬化方法。
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表面形成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和抗载荷能力。
材料表面处理工艺一、表面处理分以下方式:1、机械表面处理:喷砂、拉丝、机械抛光、压纹、喷涂、抛丸、磨光、刷光、刷漆、抹油化学表面处理:QPQ处理、光中氮化、铬化、镀铬、镀锌、化学镀镍、化学抛光、发黑/发蓝、酸洗2、电化学表面处理:阳极氧化、磷化、电化学镀镍、电化学抛光、电泳。
现代化超硬化表面处理:TD覆层处理、物理气相沉积(PVD)、物料化学气相沉积(PCVD)、化学气相沉积(CVD)3、其他类型表面处理:离子镀膜、离子注入、激光表面处理二、机械表面处理说明:1、喷砂: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零件表面,行成哑光珍珠银面。
特点:提高工件抗疲劳性,增加工件与涂层的附着力,延长涂层的耐久性,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表面易脏。
用途:可适用所有黑色金属及铝合金材料进行表处前进行或者不锈钢钣金表面。
2、拉丝: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起到装饰效果的表面处理,形成缎面效果,体现金属材料的质感3、机械抛光: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它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加工,降低表面粗糙度,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式。
4、压纹:压制各种纹理5、喷涂:覆盖其他非金属涂层。
钢钣金常用喷涂颜色:大波纹米白色静电喷涂、表面粉末静电喷涂黑色亚光、黑色细砂纹静电喷涂三、化学表面处理说明:1、QPQ:将黑色金属放入两种性质不同的盐浴中,通过多种元素渗入金属表面形成复合渗层,使表面改性的目的。
特点: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良好的抗腐蚀性;变形小;时间周期短;无公害。
误差可保持在0.005mm。
颜色:亮黑色用途:可适用所有黑色金属材料。
2、光中氮化:QPQ升级工艺,将钢或不锈钢放入由多种元素混合的盐浴中进行渗透处理,可达到淬火的硬度,特点:比QPQ优点在于完全不变形,硬度更高,深度更深,效率高,不需要抛光用途:可氮化精度高、非标及大型零部件。
2、铬化:用铬盐酸溶液与金属作用在表面生成三价或六价铬化层特点:耐腐蚀性、提高零件与有机涂层或者与无机覆盖层的结合力,吸附性好颜色:本色、金黄色、绿色用途:铝、镁及其合金3、镀铬:在零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铬,厚度一般为20um,表面形成钝化膜,特点:硬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和耐腐蚀。
一、喷漆二、电镀三、热喷涂三、四、塑料喷涂四、五、粉末渗镀锌五、8 26八、丝印简介丝网印刷技术,是利用感光材料通过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的丝网孔为通孔,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孔被堵住)。
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
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
丝网印刷应用范围广,常见的印刷品有:彩色油画、招贴画、名片、装帧封面、商品标牌以及印染纺织品等。
特点1.适应性强。
丝印不但可以在平面上印刷,也可以在曲面、球面及凹凸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
丝网印刷不但可在硬物上印刷,还可以在软物上印刷。
丝网印刷还可以先用丝网印刷在明胶或硅胶版上,再转印到承印物上。
2.墨层厚实,立体感强,质感丰富。
丝网印刷的墨层厚度一般可达30微米左右。
3.耐光性强。
适合于在室外作广告、标牌之用。
4.印刷面积大。
丝网印刷产品最大幅度可达3米×4米。
八、丝印九、咬花十、喷砂十一、曲面印刷十三、喷丸十四、滚压十五、电化铝烫印十六、激光印字二十、表面硬化23 26二十一、二十一、达克罗达克罗是dacromet缩写的译音,又译做达克锈、久耐锈、高克锈、锌铬膜等。
达克罗技术是指用含有锌片、铝片、铬酸酐、乙二醇等成分的糊状处理液涂覆金属基体,经高温烘烤后,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一层有极佳的耐蚀性的非装饰涂膜。
该技术杜绝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污水、废气的排放污染问题,是替代电镀锌、热镀锌等进行表面防腐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二十四、铝及铝合金氧化膜的封闭二十四、谢谢!2726学校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及行事历工作安排,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我校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德育工作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围绕学校工作中心,精心安排了“文明守纪”、“良好习惯养成”、“光辉的旗帜”、“争先创优”等主题教育月活动,从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狠抓养成教育入手,注重务实,探索途径,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注塑件的表面处理及工艺手机目前已成为个人的标准配备,其重要性已超越手表等个人随身携带的物件,因而产品的新技术开发及应用非常快,为满足求新求变的需求,全球厂商均全力投入开发新技术的应用。
在此专题将介绍手机塑胶壳的一些表面处理。
手机塑胶壳的表面处理主要有:电镀,喷涂,表面印刷,IMD,IML 以及机壳的EMI 喷涂或蒸镀。
电镀1.1 水镀最常见的电镀方式,是一个电化学的过程,利用正负电极,加以电流在镀槽中进行,镀金,镀银,镀镍,镀铬,镀镉等,电镀液污染很大。
水镀还要分为电镀和化学镀两种,电镀一般作为装饰性表面,因为有高亮度,化学镀的表面比较灰暗,一般作为防腐蚀涂层。
水镀的工艺主要由前处理和电镀两部分组成。
前处理的功能是将原本不导电的塑胶材质变成导电的塑胶材质。
水镀的前处理工艺流程:塑胶壳→ 挂钓→ 整面脱脂(去除表面油污)→ 水洗→ 表面粗化→ 水洗→ 回收→ 水洗→中和除去及还原表面铬酸→ 水洗→ 敏化吸着PD-SV错化物→ 水洗→ 除锡使PD 活化→ 水洗→ 化学镍→ 水洗→ 完成1.2 真空蒸镀真空蒸镀法是在高真空下为金属加热,使其熔融、蒸发,冷却后在样品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方法,镀层厚度为0.8-1.2uM.将成形品表面的微小凹凸部分填平,以获得如镜面一样的表面,无任是为了得到反射镜作用而实施真空蒸镀,还是对密接性较低的夺钢进行真空蒸镀时,都必须进行底面涂布处理。
真空蒸镀工艺: 蒸镀用金属为Al、金等表面涂布/硬化处理: 由真空蒸镀所产生的金属薄膜相当的薄,为了利用外界的化学、物理等性能,以达到保护蒸镀膜的目的,有时需要实施表面涂布处理(或过量涂布)。
表面涂布就是使用人们所说透明的涂料,与底面涂布一样,采用与涂布相同的工艺进行涂布、固化。
1.3 溅镀溅镀原理: 主要利用辉光放电(glow discharge)将氩气(Ar)离子撞击靶材(target)表面,靶材的原子被弹出而堆积在基板表面形成薄膜。
注塑件的外表处理及工艺目前已成为个人的标准配备,其重要性已超越手表等个人随身携带的物件,因而产品的新技术开发及应用非常快,为满足求新求变的需求,全球厂商均全力投入开发新技术的应用。
在此专题将介绍塑胶壳的一些外表处理。
塑胶壳的外表处理主要有:电镀,喷涂,外表印刷,IMD,IML 以及机壳的EMI喷涂或蒸镀。
电镀1.1 水镀最常见的电镀方式,是一个电化学的过程,利用正负电极,加以电流在镀槽中进行,镀金,镀银,镀镍,镀铬,镀镉等,电镀液污染很大。
水镀还要分为电镀和化学镀两种,电镀一般作为装饰性外表,因为有高亮度,化学镀的外表比拟灰暗,一般作为防腐蚀涂层。
水镀的工艺主要由前处理和电镀两局部组成。
前处理的功能是将原本不导电的塑胶材质变成导电的塑胶材质。
水镀的前处理工艺流程:塑胶壳→ 挂钓→ 整面脱脂〔去除外表油污〕→ 水洗→ 外表粗化→ 水洗→ 回收→ 水洗→中和除去及复原外表铬酸→ 水洗→ 敏化吸着PD-SV错化物→ 水洗→ 除锡使PD 活化→ 水洗→ 化学镍→ 水洗→ 完成1.2 真空蒸镀真空蒸镀法是在高真空下为金属加热,使其熔融、蒸发,冷却后在样品外表形成金属薄膜的方法,镀层厚度为0.8-1.2uM.将成形品外表的微小凹凸局部填平,以获得如镜面一样的外表,无任是为了得到反射镜作用而实施真空蒸镀,还是对密接性较低的夺钢进行真空蒸镀时,都必须进行底面涂布处理。
真空蒸镀工艺: 蒸镀用金属为Al、金等外表涂布/硬化处理: 由真空蒸镀所产生的金属薄膜相当的薄,为了利用外界的化学、物理等性能,以到达保护蒸镀膜的目的,有时需要实施外表涂布处理(或过量涂布)。
外表涂布就是使用人们所说透明的涂料,与底面涂布一样,采用与涂布相同的工艺进行涂布、固化。
1.3 溅镀溅镀原理: 主要利用辉光放电(glow discharge)将氩气(Ar)离子撞击靶材(target)外表,靶材的原子被弹出而堆积在基板外表形成薄膜。
溅镀薄膜的性质、均匀度都比蒸镀薄膜来的好,但是镀膜速度却比蒸镀慢很多。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m以上40~6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运用范围:①用于低碳钢,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韧性也较好,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
②用于中碳钢,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也可作为用感应加热方法进行表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
③用于工具钢、轴承钢、渗碳钢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组织。
④用于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⑤用于大型锻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
⑥用于球墨铸铁,使硬度、强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曲轴、连杆等重要零件。
目的: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
退火:将金属构件加热到高于或低于临界点,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缓慢冷却,从而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与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目的: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注: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
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
大部分中、低碳钢的坯料一般都采用正火热处理。
一般合金钢坯料常采用退火,若用正火,由于冷却速度较快,使其正火后硬度较高,不利于切削加工。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1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机械加工工艺与表面处理总结一、引言机械加工工艺与表面处理是创造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机械加工工艺涉及到材料的切削、成型、组装等过程,而表面处理则是为了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机械加工工艺与表面处理进行总结和介绍。
二、机械加工工艺1. 切削加工:切削加工是利用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有车削、铣削、钻削等。
切削加工可以实现工件的精确加工和复杂形状的加工。
2. 成型加工:成型加工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来实现工件的加工,常见的成型加工方法有锻造、压铸、冲压等。
成型加工可以快速、高效地创造大批量的工件。
3. 焊接加工:焊接加工是通过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将工件的不同部份连接在一起,常见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焊接加工可以实现工件的连接和修复。
4. 组装加工:组装加工是将多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品,常见的组装加工方法有罗纹连接、胶粘连接、插接连接等。
组装加工可以实现多个零部件的功能整合。
三、表面处理1. 防腐蚀处理:防腐蚀处理是为了保护工件表面不被腐蚀,常见的防腐蚀处理方法有镀锌、喷涂、电镀等。
防腐蚀处理可以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
2. 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是为了改善工件表面的性能,常见的表面涂层方法有喷涂、镀膜、热喷涂等。
表面涂层可以提高工件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 表面抛光:表面抛光是为了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常见的表面抛光方法有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解抛光等。
表面抛光可以使工件表面具有良好的光学和触感效果。
4. 表面改性:表面改性是为了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常见的表面改性方法有渗碳、氮化、表面强化等。
表面改性可以提高工件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四、机械加工工艺与表面处理的应用1. 机械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在汽车创造业中的应用:机械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在汽车创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切削加工和成型加工用于创造汽车的零部件,而防腐蚀处理和表面涂层则可以提高汽车的耐用性和外观质量。
1、表面处理工艺——IMDIMDBPIn-MoIdDecoration(模内装饰技术),亦称免涂装技术,是将已印刷好图案的膜片放入金属模具内,将成形用的树脂注入金属模内与膜片接合,使印刷有图案的膜片与树脂形成一体而固化成成品的一种成形方法。
表面硬化透明薄膜,中间印刷图案层,背面注塑层,油墨中间,可使产品耐摩擦,防止表面被刮花,并可长期保持颜色的鲜明不易褪色。
工艺特点:IMD技术能简化生产步骤和减少拆装部件。
IMD产品具有表面耐腐蚀、耐磨、不脱落、色彩鲜艳、颜色图案可随时更换、表面装饰效果极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
是一种极有效又节省成本的加工工艺。
2、表面处理工艺——OMDOMD即OUt-MOIdDecOmtiOn(模外装饰工艺),是IMD的延伸。
是一种结合印刷、纹理结构及金属化特性之3D表面装饰技术。
外观可实现仿金属拉丝、仿原生木纹、皮革、喷涂、石纹等效果。
可完成立体、高度较大的3D曲面产品形态。
工艺特点:基材材质不受限制,可以是金属或者塑料,可实现3D造型,可实现包裹内部结构(倒拔模)较小产品一次性多个加工。
但是,设备投资较高,不能实现复杂3D造型。
喷涂:利用喷枪等喷射工具把涂料雾化后,喷射在被涂工件上的涂装方法。
通过喷枪或碟式雾化器,借助于压力或离心力,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
4、表面处理工艺——PVDPVD:即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VaporDeposition),是指在真空条件下,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电弧放电技术。
利用气体放电使靶材蒸发并使被蒸发物质与气体都发生电离,利用电场的加速作用,使被蒸发物质及其反应产物沉积在工件上。
5 .表面处理工艺——电镀电镀:使塑料以较高成品率及较低成本获得金属效果表面。
与PVD相似,PVD是物理原理,电镀是化学镀,主要分为真空电镀和水电镀。
6 .表面处理工艺——NCVMNCVM(Non-ConductivevacuumMetalize):又称不连续镀膜技术或不导电电镀技术,是采用镀出金属及绝缘化合物等薄膜,利用各不连续之特性,得到最终外观既有金属质感且不影响到无线通讯传输之效果。
常用表面处理工艺流程介绍首先是镀层工艺,它是将一种金属或合金电镀到工件表面,以改善其性能。
镀层工艺有镀锌、电镀镍、电镀铬、电镀铜等,可以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其次是喷涂工艺,喷涂工艺是利用高压气体将颗粒状或液状的材料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涂层。
常见的喷涂工艺有喷涂氧化铝、喷涂聚合物、喷涂陶瓷等,可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
再者是抛光工艺,抛光工艺是利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将工件表面的不平整部分去除,使其表面光洁光亮。
抛光工艺常用于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的加工,可以提高工件的美观度和光洁度。
此外,热处理和化学处理也是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工件来改善其组织结构和性能,常用于提高工件的强度和耐磨性;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如酸洗、酸洗磷化、电化学抛光等,可以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和附着力。
总的来说,表面处理工艺是制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改善工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流程,可以满足不同材料和工件的加工需求,为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保障。
抛光工艺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表面处理方式,通过切削、研磨、抛光等方法,使工件表面变得光滑亮丽,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和光洁度。
抛光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加工中,对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外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抛光工艺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预处理、抛光、打磨、清洗和保护。
首先是预处理,这个步骤包括对工件进行清洗和去除表面污垢,为后续的抛光和打磨做好准备。
清洗的方式可以采用碱洗、超声波清洗、酸洗等方法,确保工件表面干净无杂质。
接下来是抛光步骤,抛光是利用抛光机械或手工工具,对工件进行表面磨削和抛光,以消除表面粗糙度和瑕疵,使其表面平滑光泽。
抛光可以分为粗磨和精抛两个阶段,粗磨主要是用较粗砂轮对工件表面进行初步加工,去除较大的表面瑕疵和不均匀部分;精抛则是使用较细的砂轮或抛光布进行细致打磨,使工件表面光滑平整。
硅胶表面处理工艺1.滴胶:在已经修好边的硅胶制品上滴上彩色的液体胶做成图案。
这种工艺主要用于小型产品装饰品的外观制作,颜色丰富,效果卡通3D,但产量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2.彩印:在已经修好边的硅胶制品上印出任意的彩色图案,不仅美观而且立体感强,手感好。
这种工艺能将硅胶制品的每个面都印上图案,而且图案非常流畅自然。
3.喷油加镭雕:在硅胶制品表面喷一层有颜色的油墨后,再用镭射出图案,然后表面再喷一层手感油。
这个工艺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工艺,可以制作出颜色丰富,手感好的硅胶制品。
4.喷手感油:在硅胶制品表面喷上一层薄薄的手感油,既能防灰尘又能保证手感。
这是最简单的表面处理,因为硅胶产品在普通状态下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并具有一定的粘性。
5.丝印:这是一种常见的硅胶制品加工工艺,主要是利用网版印刷,将硅胶油墨融入产品表面,形成图案。
这种方法多用于硅胶装饰品,颜色复杂,但不会有立体效果。
6.转印:包括热转印、水转印、移印等多种方法,可以制作出各种颜色和图案的硅胶制品,但工序制作比较麻烦,成本较高。
7.喷砂:在硅胶模具上喷涂一层金刚砂,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本身就带磨砂外观以及手感,不需要额外处理。
8.喷铁氟龙:铁氟龙涂层能方便产品脱模,主要针对结构复杂脱模难度大的产品。
9.抛光电镀:让产品表面光滑透亮形成光面甚至镜面,主要针对一些对表面要求极高的产品。
10.硅胶表面活化处理:通过对硅胶产品进行UV光照,使硅胶内部的硅油析出硅胶表面,并对析出的硅油进行固化,祛除静电,灭菌。
同时,通过XDO3对硅胶表面氧化,形成保护层,使硅胶表层的分子结构更加紧密,祛除硅胶表层的粘性,使硅胶制品达到没有静电,不吸附灰尘,手感滑爽的效果。
产品加工工艺及表面处理工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品制造领域的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读者呈现产品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的一些最新发展和应用。
1. 产品加工工艺产品加工工艺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操作和处理,最终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工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产品加工工艺:(1) 切削加工:切削加工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将原材料表面削去一部分,以达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方法。
常见的切削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2) 成型加工:成型加工是指通过压力或加热等手段将原材料转变为所需形状的方法。
例如常见的压力成型包括锻造、压铸等,而热成型则包括热压、热挤等。
(3) 焊接和连接:焊接是指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材料加热至熔点并使其相互结合的方法。
常见的焊接方式包括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
除了焊接,还有其他的连接方法,如螺纹连接和胶接等。
2. 表面处理工艺产品的表面处理工艺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表面性能,如硬度、耐腐蚀性、美观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1) 镀层:镀层工艺是指在产品表面形成一层附着的金属或其他材料。
常见的镀层包括镀铬、镀锌、镀镍等。
镀层可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2) 涂装:涂装是将颜料或其他涂料涂于产品表面的工艺。
通过涂装可以实现产品的防锈、美观和防腐蚀等功能。
常见的涂装方式有喷涂、滚涂、浸涂等。
(3) 抛光:抛光是通过磨砂、抛光机械等手段将产品表面磨光,使其更加光滑和亮丽。
抛光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和光亮度。
3. 新兴技术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品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一些新兴技术和发展趋势:(1) 数控加工技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数控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数控加工技术可以提高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并减少人力成本。
(2) 激光切割和焊接技术:激光技术在切割和焊接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
产品加工工艺流程
《产品加工工艺流程》
产品加工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最终转化成成品的过程。
在制造业中,产品加工工艺流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效率和成本。
一般来说,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 原材料准备:在产品加工的初期阶段,需要将原材料从供应商处采购并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品质符合加工要求。
2. 初加工:原材料经过初加工工序,如切割、锻造、压铸等,将原材料初步成型。
3. 中间加工:在初加工之后,原材料需要经过一系列中间加工工序,如车削、铣削、冲压等,进一步精细加工,确保产品的尺寸和表面质量达到要求。
4. 表面处理:某些产品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工序,如镀铬、喷涂、热处理等,以提高产品的防腐蚀性能和美观度。
5. 组装:将各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成品。
6. 检验和包装: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然后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以上是产品加工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不同的产品加工工艺流程会有所不同,但大致上都包括这些基本步骤。
通过合理的产品加工工艺流程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塑胶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塑胶产品表面处理工艺是将塑料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以改善其外观和性能的一种工艺。
常用的处理工艺有以下几种:
1. 喷涂:利用喷涂设备将特定的涂料喷涂在塑料表面上,增加产品的美观度和抗磨损性。
2. 吹塑:将高温气流对准塑料表面,使其表面软化后能够进行形变和整形,达到美观和加固的效果。
3. 电镀:在塑料表面镀一层金属,增加产品的外观、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4. 涂层:在塑料表面覆盖一层特殊涂料,增加产品的亮度、不粘性和耐摩擦性。
5. 喷砂:用高压气流将细沙喷射到塑料表面,制造出漂亮的细密图案。
6. 激光雕刻:利用激光将图案或文字雕刻在塑料表面上,实现个性化定制。
这些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操作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来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