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的核算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457.27 KB
- 文档页数:47
成本会计讲义••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1、“理论成本”:(1)C + V 其中C :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制造的价值(2)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美会计学会)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除C +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缺失性支出,如废品缺失、停工缺失等。
(1)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
(2)制造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3、成本会计的概念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
广义的成本会计:包括成本推测、决策、打算、操纵、核算、分析及考评。
现代成本会计通常称之为成本治理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1、成本会计的对象:即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2、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在经济治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1)差不多职能:成本核算。
(2)派生职能:成本推测、决策、打算、操纵、核算、分析及考评。
3、成本会计的任务:(1)审核和操纵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白费和缺失。
(2)为企业经营治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信息。
(3)进行成本分析,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三、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1、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组织分工:(1)按职能分工:如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
(2)按对象分工:如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
2、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1)集中工作方式:一级核算体制,厂部集中统一进行成本核算。
一样适宜中小型企业采纳。
(2)分散工作方式:二级核算体制,厂部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车间进行成本的明细核算。
一样适宜大中型企业采纳。
(二)、成本会计人员的配置(三)、成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 属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企业存货成本流转图外购收货 生产领料外购退货 生产退料、自制入库销售发货 销售退回主要物流业务的成本计价方法库存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数量*原库存单位成本+本次入库数量*本次入库单位成本)/(原库存数量+本次入库数量)在制单位成本=(原车间在制数量*原车间在制单位成本+本次领入数量*当时库存单位成本)/(原车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制数量+本次领入数量)产品狭义成本(材料成本)核算滚加法:按BOM清单进行滚加A1B 2C 1D D3E 1F假定物料B、C、D的在制单位成本分别为b、c、d则产品A的自制入库单位成本=1*b+2*c+1*d(如果车间没有B物料,则其单位成本取物料主文件的“在制单位成本”)存在替代料的产品成本核算确认方法:取一月之内领料数量多、金额大的物料,第一次做BOM时确认,以后每一周确认一次。
腹有诗书气自华产品广义成本核算广义成本=材料成本+外协加工费+材料损耗+关税+境外增值税+辅料消耗+直接人工1、材料成本=ΣBOM清单下子项成本2、外协加工费=子项半成品*加工费3、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小时工资率=标准工时*(直接人工工资/实际工时)4、辅料消耗=1元/单位产品注:家庭影院厂产品按辅料模块计算5、材料损耗=(材料成本+外协加工费+关税+境外增值税)*2%6、关税=子项境外物料*关税税率7、境外增值税=子项境外物料*17%腹有诗书气自华毛利率核算一、狭义毛利率核算狭义毛利率=(销售收入-狭义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数量*销售单价-销售数量*狭义库存单位成本)/销售数量*销售单价二、广义毛利率核算广义毛利率=(销售收入-广义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数量*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广义库存单位成本)/销售数量*销售单价腹有诗书气自华举例例1:仓库库存单位成本核算物料W库存原有2000个,库存单位成本¥8,因需要又外购收货1000个,采购订单单价¥5,已验收入库,请计算此时物料W库存单位成本。
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第一讲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以及帐户的设置一、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经营和成本核算的特点(一)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的一般特点与加工业相比,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如下特点:1.生产经营活动只是使人和货物发生空间的位移,而不产生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
2.产品的计量单位是数量与距离的复合单位,如“千人公里”、“千吨公里”等。
3.交通运输企业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是直接统一的。
生产过程本身就是销售过程。
生产过程的结束也是销售过程的结束。
4.生产地点流动分散,跨地区,结算工作量大。
(二)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汽车运输是整个交通运输一个重要部分。
汽车运输除与其他运输具有上述共同点外,和其他交通运输相比,汽车运输业又有不同于其他运输的显著特点。
他的显著特点是服务上的灵活性。
具体表现在:1.在空间上,可以实现到门运输;2.在时间上,可以实现及时运输;3.在运货批量上,起运的批量为最小;4.运行条件比较容易实现,汽车运输可以在不同等级的公路上运行,甚至在等级外的公路乃至乡村便道都可以进行。
(三)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有如下特点:1.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对象汽车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客运业务和货运业务。
可对客运和货运分别计算成本。
为了使成本核算资料更加明细,还可以在客运货运下按不同的车型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2.成本计算单位汽车运输成本核算以“千人公里”、“千吨公里”为成本计算单位。
3.成本计算期汽车运输企业应定期在每月末计算成本。
4.成本项目汽车运输发生的费用绝大部分都是直接费用,而且,成本项目较多。
其中主要包括:职工薪酬、燃料费、轮胎、折旧费、运输管理费、车辆保险费、事故损失、营运间接费用等。
(养路费已经取消)二、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因汽车运输企业的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是直接统一的。
生产过程本身就是销售过程。
生产过程的结束也是销售过程的结束。
成本核算基础知识讲义一、成本核算的定义与重要性成本核算,简单来说,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进行计算和分配的过程。
它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成本核算是企业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
只有清楚了解产品的成本,才能合理地确定售价,既保证企业的盈利,又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其次,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可以发现哪些环节成本过高,从而采取措施进行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再者,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比如是否扩大生产规模、是否开发新产品等决策,都需要以成本核算的结果为参考。
二、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指需要计算成本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产品。
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产品、一个生产批次、一个服务项目等。
而成本核算的范围则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制造费用则较为复杂,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设备的折旧费、水电费、修理费、办公费等间接用于生产的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是准确核算成本的前提。
三、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一)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比如发电、采掘等。
(二)分批法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比如船舶制造、服装加工等。
(三)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比如纺织、冶金等。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四、成本核算的流程(一)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如前文所述,这是成本核算的首要步骤。
(二)设置成本核算的账户常见的成本核算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等。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二十章讲义2成本费用的核算四、成本费用的核算成本费用的核算主要指经营活动,但不仅仅是经营活动,事业活动也会涉及成本核算。
成本费用核算的目的是最终算出一些产品或劳务发生的成本。
成本项目通常包括工资、津贴补贴、办公费、设备购置费等。
成本计算期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事业单位应设置“成本费用”、“间接费用”等科目。
●发生费用时,借记“成本费用”、“间接费用”等科目,贷记“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成本计算期结束,借记“产成品”科目,贷记“成本费用”科目。
五、结余与结余分配的核算事业单位的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一)事业结余的核算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用公式表示为:●事业结余=(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①借:事业结余贷:各类支出②借:各类收入贷:事业结余(二)经营结余的核算●经营结余用公式表示为: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①借:经营结余贷:经营支出销售税金②借:经营收入贷:经营结余●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当将当年实现的事业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结转后,“事业结余”科目无余额。
●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贷:结余分配【例题5·计算题】20×9年12月31日,某事业单位有关收支科目的余额有:上级补助收入的贷方余额为44 000元、事业收入的贷方余额为172 000元、经营收入的贷方余额为94 000元,事业支出的借方余额为193 000元、经营支出的借方余额为64 000元。
年终结账时,该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如下:要求:编制该单位年终结账时的处理。
[答疑编号3265200105]『正确答案』(1)将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结转至事业结余借:上级补助收入44 000事业收入 172 000贷:事业结余 216 000借:事业结余 193 000贷:事业支出 193 000(2)将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结转至经营结余借:经营收入94 000贷:经营结余94 000借:经营结余64 000贷:经营支出64 000(3)假设按规定上述事业结余均属于非专用资金,可转入结余分配借:事业结余23 000贷:结余分配23 000(4)经营收入与经营支出的差额为30 000元(94 000-64 000),可转入结余分配借:经营结余30 000贷:结余分配30 000(三)结余分配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经营活动交纳所得税;二是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中级工商—第5、6章--精编讲义一、教材结构第5章物流管理二、具体知识点考点1:物流、企业物流的概念、内容及分类一、物流、企业物流的基本概念(一)物流的概念物流是一个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在流通过程中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也就是说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二)企业物流的概念企业物流主要是指制造业物流,即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物品从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所发生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
二、企业物流的内容、分类和作业目标(一)企业物流的内容1、运输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是物流的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物流部门通过运输解决物资在生产地点和需要地点之间的空间距离问题,从而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
运输的主要方式有铁道运输、汽车运输、船舶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2、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的另一个中心环节。
仓储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使物资产生时间上的效果。
主要功能:①储存和保管功能②调节供需的功能③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④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目前,我国保管型仓库还占大多数,而具备流通中心作用的仓库还很少,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流系统总体水平的提高,仓储业的现代化是必然的。
3、装卸搬运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说,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
4、包装包装被称为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社会物流的起点。
包装的作用:保护物品、作业时便于处置、可以进行促销。
包装材料的类型5、流通加工在流通过程中辅助性的加工。
一般包括:袋装、定量化小包装、栓牌子、贴标签、配货、拣选、分类、混装和刷标记等。
生产的外延流通加工包括剪断、打孔、折弯、组装、改装、配套以及混凝土搅拌等。
6、物流信息物流活动进行中必要的信息为物流信息。
第三章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一、定义成本性态分析是针对不同成本项目分析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所包含的变动因素和固定因素区分开来,并分别归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二、分类(一)传统成本性态分析由于一些成本总额包含了变动成本,也包含了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分析是针对不同成本项目分析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所包含的变动因素和固定因素区分开来,并分别归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1.成本性态分析的前提条件(1)单一成本动因假设(2)业务量相关范围假设(3)业务量的相关时期假设2.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总成本模型可表达如下: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或者:Y=a+bX(二)多动因下成本性态分析企业的成本动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成本项目有不同的成本动因,甚至同一成本项目会有若干个成本动因。
因此,企业的总成本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多元一次方程:Y=a+b1X1+b2X2+b3X3+…+bnXn三、意义(1)成本性态分析为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2)成本性态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基础。
(3)成本性态分析结果可直接用于成本预测。
(4)成本性态分析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进行业绩评价。
2324第二节变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变动成本法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产品成本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部从收入中扣除的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保持生产能力并使其处于准备状态而发生的费用,它的发生是与企业维持一定的生产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其多少与业务量的多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上是与会计期间相联系的支出,应将其视为期间费用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