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繁殖学》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问答题1、发情周期中主要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2、同期发情的机理及技术途径3、波尔山羊的分娩机理4、某一新建肉牛场年初购进18月龄以上青年母牛120头,年内共配了200个情期,配种次数共计300次,配后2~3月确认的怀孕母牛为100头。
试计算情期受胎率,配种指数。
5、胚胎移植目前存在的问题6、诱导分娩的意义7、绵羊公羊一次采精量为1 ml,精子密度为10亿/ml,精子活力为0.8。
若要求每 ml含有8000万有效精子,试问原精液中应加多少ml稀释液?稀释后可灌装0.25 ml的细管多少根?8、人工授精的意义9、同期发情的意义10、波尔山羊公羊一次采精量为1 ml,精子密度为10亿/ml,精子活力为0.8。
若要求0.25 ml的细管装2000万有效精子,试问原精液中应加多少ml稀释液?稀释后可灌装多少根细管?11、某一农户年初购进18月龄以上青年母牛30头,年度内实繁母牛数为24头,其1头母牛产双胎。
试计算繁殖率,双胎率。
12、某一种公猪一次采精量为300 ml,精子密度为2.5亿/ml,精子活力为0.8。
若要求 60ml的塑料瓶装60亿有效精子,试问原精液中应加多少ml稀释液?稀释后可灌装多少瓶?13、种公猪一次采精量为300 ml,精子密度为2.5亿/ml,精子活力为0.8。
若要求 ml有1亿有效精子,试问原精液中应加多少ml稀释液?稀释后可灌装60ml的塑料瓶多少只?14、荷斯坦母牛的分娩机理15、外源基因导入的方法16、母畜妊娠诊断的方法17、如何提高家畜的繁殖力?18、某一农户年初购进18月龄以上青年母牛30头,年内共配了50个情期,配种次数共计75次,配后2~3月确认的怀孕母牛为25头。
试计算情期受胎率,配种指数。
19、哺乳动物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20、荷斯坦种公牛一次射精量为5 ml,精子密度为10亿/ml,精子活力为0.8。
若要求0.25 ml的细管装2000万有效精子,试问原精液中应加多少ml稀释液?稀释后可灌装多少根细管?21、为什么要搞胚胎移植?22、生殖激素作用的特点23、某一农户年初购进18月龄以上青年母牛60头,年度内实繁母牛数为48头,其2头母牛产双胎。
第一章第二章1.生殖激素的种类:脑部激素;性腺激素;胎盘激素;外激素;其他组织器官分泌的激素。
2.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1)特异性;(2)具有量少作用大的特点;(3)在相应分解酶作用下,降解较快;(4)生殖激素间具有协同或颉顽作用;(5)抗激素作用.3.在下丘脑视上核和房室核含有两种较大的神经元,分别合成催产素和加压素。
4.催产素(OXT)的生理作用:(1)促使输卵管收缩:交配的刺激可使催产素释放,有利于精子、卵子的运行提高受胎率;(2)引起子宫收缩;(3)参与排乳;(4)诱导前列腺素的排放。
5.生殖激素的半寿期(生物半衰期,t1/2):指生殖激素的量在体内被代谢或排出到初始水平一半所经历的时间,如GnRH的半寿期为7min、孕酮为5min6.促性腺激素依来源可分为垂体GT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促乳素(PRL))和胎盘GT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两类。
7.催乳素(PRL)的生理作用:(1)刺激和维持黄体分泌孕酮;(2)刺激阴道分泌粘液的主要激素,并能使子宫颈松弛,以排除子宫的分泌物;(3)刺激乳腺的发育和促进泌乳;(4)增强母性;(5)在雄性,维持睾酮分泌,并协同雄激素刺激副性腺的分泌;(6)抑制性腺机能。
8.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刺激母畜卵泡成熟与排卵;(2)增强周期发情与超数排卵效果;(3)治疗排卵延迟、卵泡囊肿(4)治疗雄性性机能减退。
9.雌激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雌性动物的发情表现和生殖道生理变化;(2)作为妊娠信号,有利于妊娠的建立;(3)通过对下丘脑的反馈作用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4)雌二醇与促乳素协同作用,促进乳腺导管系统的发育;(5)少量雌二醇促进雄性动物性行为;(6)雌激素影响骨代谢。
10.前列腺素(PG)的生理作用:(1)溶解黄体;(2)影响输卵管收缩;(3)影响排卵---PGE2a能促进排卵;PGE能抑制排卵;(4)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5)对公畜的影响:在LH的作用下,睾丸不但分泌雄激素,而且也分泌PG,精液中PG 含量下降能导致雄性生育能力下降,精液中PG量与精子数目成正比。
家畜繁殖学考试试卷8套家畜繁殖学考试试卷8套《家畜繁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A卷)一、试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主要生殖激素如何调控精子、卵子的发生与发育(30分)二、简述二种主要胚胎生物技术的定义、发展前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5分)三、家畜精液常温、低温和超低温保存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所用稀释液有何差异?(15分)四、试述哺乳动物分娩发动机理(20分)五、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1.外激素2.同期发情3.辅黄体4.初级卵母细胞的静止期和复始5.IVF6.静立反射7.精子的冷休克8.顶体反应9.糖酵解指数10.繁殖率标准答案一、试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主要生殖激素如何调控卵子的发生与发育(15分)母畜在发情季节,外界环境条件如公畜的出现,发情母畜的气味以及温度变化等,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刺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被微毛细血管丛所吸收,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运输到垂体前叶,刺激垂体前叶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所分泌的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被血液循环运送到卵巢,其协同作用使卵子成长和发育,由于卵子和卵泡发育是并行的,随着卵泡的进一步发育,卵泡内膜合成分泌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母畜发情。
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正负反馈作用,当雌激素大量分泌时,一方面通过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分泌LH,LH的释放脉冲频率增加,因而使LH不断增加以至排卵前出现LH峰,引起卵泡破裂排卵。
另一方面则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分泌FSH,LH的合成与分泌。
雌激素又与FSH发生协同作用,从而使卵泡颗粒细胞的FSH和LH的受体增加,于是就使得卵泡对于这两种促性腺激素的结合性增强,因而促进了卵泡的生长,同时增加了雌激素的分泌量,维持发情周期正常进行。
排卵后,在LH的作用下,卵泡的颗粒层细胞转变为分泌孕酮的黄体细胞形成黄体。
在黄体期,由于孕酮的增加妊娠得以维持。
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家畜繁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家畜的产量B. 增加家畜的数量C. 改善家畜的遗传品质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家畜繁殖的方法?A. 自然交配B. 人工授精C. 克隆技术D. 基因编辑答案:D3. 家畜繁殖中,哪个阶段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A. 受精B. 胚胎移植C. 早期胚胎发育D. 分娩答案:C4. 家畜繁殖中,影响受精成功率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A. 精子质量B. 卵子质量C. 环境温度D. 家畜年龄答案:D5. 家畜繁殖中,哪种激素对卵泡成熟和排卵有重要作用?A. 促性腺激素B. 胰岛素C. 甲状腺素D. 生长激素答案:A二、填空题1. 家畜繁殖的遗传基础是_______。
答案:基因2. 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繁殖效率;遗传品质3. 胚胎移植技术可以解决_______和_______的问题。
答案:繁殖障碍;遗传疾病4. 家畜繁殖中,_______是影响胚胎存活的关键因素。
答案:子宫环境5. 家畜繁殖中,_______是提高繁殖效率的重要手段。
答案:繁殖管理三、简答题1. 简述家畜繁殖中人工授精的优点。
答案: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繁殖效率,节省种公畜资源,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受精率,并且可以进行遗传改良。
2. 描述胚胎移植的基本步骤。
答案:胚胎移植的基本步骤包括:1) 选择供体和受体;2) 供体的超排卵处理;3) 胚胎收集;4) 胚胎质量评估;5) 胚胎移植;6) 移植后的管理。
四、论述题1. 论述家畜繁殖中遗传改良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答案:遗传改良在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适应性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遗传改良的方法包括:选择优良种畜进行繁殖,利用杂交优势,应用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以及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确改良。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养殖场希望通过家畜繁殖技术提高其奶牛的产奶量。
请提出一个可行的繁殖计划,并说明其实施步骤。
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家畜繁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家畜繁殖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下面是一些关于家畜繁殖的复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什么是家畜繁殖?家畜繁殖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控制家畜的繁殖过程,以达到提高繁殖效率、改良品种、增加养殖收益的目的。
2. 家畜繁殖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家畜繁殖的主要方法包括自然繁殖、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人工控制发情和人工控制孕育等。
3. 什么是自然繁殖?自然繁殖是指家畜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交配和繁殖的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
4. 什么是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指将选定的雄性家畜的精液收集后,通过人工方式将其注入到雌性家畜的生殖道内,以实现人工控制繁殖的目的。
5. 什么是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指将优良品种的胚胎移植到其他母体中孕育,以达到增加优良品种数量、提高繁殖效益的目的。
6. 什么是人工控制发情?人工控制发情是指通过给予家畜特定的药物或调节环境条件,以控制家畜的发情时间和发情强度,以便更好地控制繁殖过程。
7. 什么是人工控制孕育?人工控制孕育是指通过给予家畜特定的药物或调节环境条件,以控制家畜的受孕时间和受孕率,以提高繁殖效益。
8. 家畜繁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家畜繁殖的重要意义包括提高品种质量、增加养殖收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等。
9. 家畜繁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家畜繁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问题,以确保繁殖效果和养殖效益。
10. 家畜繁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家畜繁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提高品种质量、增加养殖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关于家畜繁殖的一些复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有所帮助。
家畜繁殖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第一章家畜生殖器官概述一、填空:一、填空:1.公畜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公畜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 、、、、、。
2.精子产生于睾丸的细胞分泌。
,雄激素由睾丸的 细胞分泌。
.精子产生于睾丸的 ,雄激素由睾丸的3.附睾由.附睾由 、、构成。
构成。
4.副性腺包括.副性腺包括 、、。
5.如果小公畜出生后两侧睾丸仍然未下降到阴囊内,称之为.如果小公畜出生后两侧睾丸仍然未下降到阴囊内,称之为6.母畜的生殖器官主要由构成。
.母畜的生殖器官主要由 、、、、、、构成。
7.输卵管按解剖部位分部分,壶腹部的主要功能是 。
.输卵管按解剖部位分 、、部分,壶腹部的主要功能是8.子宫由组成,牛、羊子宫内膜的特点是有 。
.子宫由 、、组成,牛、羊子宫内膜的特点是有二、问答:二、问答:1.睾丸和附睾的生理功能睾丸和附睾的生理功能2.卵巢、输卵管、子宫的生理功能。
卵巢、输卵管、子宫的生理功能。
3.公畜有哪些副性腺?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公畜有哪些副性腺?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三、选择题:三、选择题:1.母牛的卵巢形状为(、葡萄形、桑椹形 D、葡萄形.母牛的卵巢形状为( )。
A、肾形、肾形 B、卵圆形、卵圆形 C、桑椹形2.子宫角特别发达的母畜是(、牛 D、羊、羊、猪 B、马.子宫角特别发达的母畜是( )。
A、猪、马 C、牛3.子宫体发达的母畜是(、马 C、牛、羊、牛 D、羊.子宫体发达的母畜是( )。
A、猪、猪 B、马4.两子宫颈分别开口于同一阴道的动物是(、兔、牛 D、兔.两子宫颈分别开口于同一阴道的动物是( )。
A、猪、猪 B、马、马 C、牛5.射精时,最先分泌的副性腺体是(.射精时,最先分泌的副性腺体是( )。
A、精囊腺、副性腺、尿道球腺 D、副性腺、前列腺 C、尿道球腺、精囊腺 B、前列腺6.牛的子宫类型属于(、单子宫、双分子宫 D、单子宫.牛的子宫类型属于( )。
A、双子宫、双子宫 B、双角子宫、双角子宫 C、双分子宫7.猪的子宫类型属于(、单子宫、双角子宫 C、双分子宫、双分子宫 D、单子宫、双子宫 B、双角子宫.猪的子宫类型属于( )。
家畜繁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家畜繁殖学主要研究的是家畜的哪个方面?A. 生理结构B. 繁殖行为C. 遗传特性D. 饲养管理答案:B2.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提高饲料转化率B. 提高繁殖效率C. 降低饲养成本D. 增加肉品产量答案:B3. 在家畜繁殖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胚胎移植的主要目的?A. 缩短繁殖周期B. 增加繁殖数量C. 改善遗传品质D. 增加肉品口感答案:D4. 家畜繁殖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受精率的因素?A. 精子活力B. 卵子成熟度C. 环境温度D. 饲料种类5. 家畜繁殖中,下列哪项不是胚胎发育的关键阶段?A. 受精卵B. 桑椹胚C. 囊胚D. 胚胎移植答案:D6. 家畜繁殖中,下列哪项不是提高受精率的措施?A. 选择健康公畜B. 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C. 增加配种次数D. 减少饲料供应答案:D7. 家畜繁殖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胚胎存活的因素?A. 母畜的子宫环境B. 胚胎的遗传品质C. 饲养管理条件D. 公畜的年龄答案:D8. 家畜繁殖中,下列哪项不是提高繁殖效率的方法?A. 选择优良品种B. 优化饲养管理C.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D. 减少配种次数答案:D9. 家畜繁殖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繁殖性能的环境因素?B. 湿度C. 光照D. 饲料营养答案:D10. 家畜繁殖中,下列哪项不是提高繁殖成功率的措施?A. 选择健康母畜B. 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C.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D. 增加饲养密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家畜繁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家畜的生殖生理B. 家畜的繁殖行为C. 家畜的遗传特性D. 家畜的饲养管理E. 家畜的疾病防治答案:A, B, C, D2.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包括哪些?A. 提高繁殖效率B. 减少疾病传播C. 增加遗传多样性D. 降低饲养成本E. 提高肉品产量答案:A, B, C, D3. 家畜繁殖中,影响受精率的因素包括哪些?A. 精子活力B. 卵子成熟度C. 配种时间D. 饲养管理条件E. 环境温度答案:A, B, C, D, E4. 家畜繁殖中,影响胚胎存活的因素包括哪些?A. 母畜的子宫环境B. 胚胎的遗传品质C. 饲养管理条件D. 公畜的年龄E. 母畜的营养状况答案:A, B, C, E5. 家畜繁殖中,提高繁殖效率的方法包括哪些?A. 选择优良品种B. 优化饲养管理C.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D. 增加饲养密度E. 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答案:A, B, C, 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家畜繁殖学是一门研究家畜繁殖行为和繁殖技术的科学。
繁殖学参考1.公畜的生殖器官:性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副性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外生殖器(阴茎)。
2.母畜的生殖器官:性腺(卵巢)、生殖道(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官(尿生殖前庭、阴唇、阴蒂)。
3.排卵窝:为马特有。
在卵巢门对侧有数毫米深的凹陷,形成排卵窝,是卵子排出的部位。
4.生殖激素:动物机体产生的激素中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的激素。
5.生殖激素的转运模式有:旁分泌、自分泌、胞内分泌。
6.GnRH的“异相作用”:长时间或大剂量应用GnRH及其高活性类似物,会出现所谓抗生育作用,即抑制排卵、延缓胚胎附植、阻碍妊娠甚至引起性腺萎缩。
这种作用与GnRH本来的生理作用相反。
7.在下丘脑有两个调节GnRH分泌的中枢:一个为持续中枢,控制GnRH 的基础分泌,雌激素对该中枢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另一个为周期中枢或称排卵前中枢,,高浓度雌激素对该中枢有正反馈调节作用,控制排卵前的GnRH和LH 峰释放。
高浓度孕酮则抑制周期中枢。
8.催产素(OXT)是由下丘脑合成,在神经垂体(垂体后叶)贮存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一种神经激素,是第一个被测定出分子结构的神经肽。
9.公畜在交配(或采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完整性行为主要包括:求偶、勃起、爬跨、交配、射精及射精结束等步骤。
10.超数排卵:使单个或多个动物发情并排出超过正常数量卵子的技术。
同期发情:使一群动物在同一时期内发情并排卵的技术。
同期发情:方法:两种方法,殊途同归。
延长黄体期、缩短黄体期。
11.精子:分头和尾两个主要部分,表面有质膜覆盖,是含有遗传物质并有活动能力的雄配子。
卵子:通常将排卵后的卵母细胞称为卵子。
12.精子是特殊的单细胞动物,只能进行分解代谢,利用精清或自身某些能源物质,而不能进行合成代谢形成新的体组织。
13.精子的分解代谢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糖酵解(果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精子的呼吸)。
《家畜繁殖学》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2×5=10分)人工授精稀释打击假阴道精子活力受精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2×10=20分)1.下列家畜中精子对低温最敏感的是()A.牛 B.羊 C.猪 D.马2.适合一次采精操作在15分钟内得到两个射精量的采精方法的家畜是()A.猪 B.牛羊 C.兔 D.马3.下列家畜中,精子在常温保存中有休眠特性的家畜是()A.猪 B.牛羊 C.兔 D.马4.新鲜精液如果活力强,密度高,则肉眼就可以观察到云雾状现象,新鲜精液能呈现云雾状的家畜是()A.猪 B.牛羊 C.兔 D.马5.牛的排卵时间大约在()A.发情盛期B.发情结束时C.发情结束后12小时左右D.发情开始后12小时6.通常在母畜发情周期的四个阶段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 )A.发情前期B.发情期C.发情后期D.间情期7.用于胚胎移植超数排卵处理中促进卵泡发育的激素效果较好的是()A.PMSGB.FSH-PC.LHRH-A3D.HCG8.可用于治疗持久黄体的激素是()A.HCGB.LHC.孕酮D.PGF2α9.母猪断奶后如果长时间不发情,最有效的激素是用()进行治疗A.苯甲酸雌二醇B.三合激素(雌二醇、黄体酮、丙酸睾丸酮混合物)C.PG-600(PMSG400IU+HCG200IU) D.黄体酮10.下列能够准确表示精液的受精能力的指标是:()A.活力 B.精子密度 C.精液量 D.都不能三、填空题(每空1分,1×25=25分)1.睾丸血管丛和阴囊共同调节睾丸的__________,如果小公畜出生后两侧睾丸仍然未下降到阴囊内,称之为__________,这种公畜到性成熟后__________ (具备,不具备)第二性征,(具备、不具备)生育能力。
夏季保持种公畜舍的__________(环境)是保证公畜生精能力的关键。
2.精子在体外保存时,高渗环境会使精子的水分__________,低渗环境会使精子___________。
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家畜繁殖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农民来说,了解家畜繁殖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是一些关于家畜繁殖的复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家畜繁殖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种畜数量B. 提高养殖效益C. 改良品种质量D. 扩大市场销售答案:ABCD2. 下列哪种繁殖方式属于自然繁殖?A. 人工授精B. 人工孕育C. 自然交配D. 人工受精答案:C3. 家畜繁殖中常用的人工授精方法是?A. 冻精授精B. 鲜精授精C. 人工受精D. 人工孕育答案:A4. 家畜怀孕期一般为多长时间?A. 3个月B. 6个月C. 9个月D. 12个月答案:C5. 家畜分娩后,应该给新生动物提供哪些保健措施?A. 及时清洁干净的产床B. 保持温暖C. 提供足够的饮水和饲料D. 定期注射疫苗答案:ABCD二、判断题1. 人工授精是提高种畜质量的有效方法。
答案:√2. 家畜的繁殖季节与气候条件无关。
答案:×3. 家畜的繁殖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4. 家畜的怀孕期越长,新生动物的发育越完善。
答案:√5. 家畜的分娩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
答案:×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家畜的自然繁殖过程。
答案:家畜的自然繁殖过程主要是通过交配来完成的。
交配是雄性和雌性动物之间的生殖行为,通过交配可以使雌性动物受精并怀孕。
在自然繁殖中,动物会根据本能进行交配,一般会选择适宜的繁殖季节和条件,通过交配来完成繁殖过程。
2. 请简要介绍一下家畜的人工授精过程。
答案:家畜的人工授精是通过人工手段将雄性动物的精液收集起来,然后将其注入到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使其受精并怀孕。
人工授精可以选择优良的种公畜进行,以提高种畜的质量。
在人工授精过程中,需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精液的方法,以及正确的注入方式和时间。
3. 家畜的繁殖过程中,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别对繁殖结果有哪些影响?答案:遗传因素对繁殖结果有重要影响,它决定了新生动物的遗传特征和品质。
家畜繁殖学复习资料动物繁殖学试题一,名词解释供体:胚胎移植过程中,提供胚胎的个体.发情:雌性多动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引起生殖器官和生殖道的一系列变化,并产生性欲的胜利状态。
受精:公母畜交配后,精子和卵子发生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附植:胚胎滋养层细胞和子宫内膜发生组织和生理上的联系的过程。
分娩:胎儿发育成熟,妊娠期满,母畜将胎儿及其附属物排除体外的过程。
助产:对不能正常分娩的母畜所采取的人工辅助性手段,帮助胎儿产出。
繁殖力: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技能繁衍后代的能力。
真黄体:即妊娠黄体,是排卵妊娠后形成的黄体.性成熟:生殖机能发育完善,具有繁殖力.干解冻:指在38C---40C的水浴锅内将冻精液溶解剩余1/2时取出室温摇至全溶的过程.超数排卵:是在母畜发情周期的适当时期,利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对雌性动物卵巢进行处理,诱发其卵巢上大量卵泡同时发育并排卵。
人工授精:是利用特殊器械收集雄性动物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再利用器械将精液导入发情母畜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以代替自然交配的技术.皮质反应:精子入卵后,皮质颗粒层破裂释放出胰酶样蛋白水解酶时的过程。
精子发生:指精子由精原细胞发育为成熟精子的过程.胚胎转移:指借助一定的器械,采用手术或非手术的方法,从一优良雌性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取出早期胚胎,经过品质检查,保存等手段移植到另外一生理阶段相同的母畜体内相应部位,以获得优秀个体的技术。
妊娠黄体(周期黄体):母畜排卵且未受孕后而形成的黄体。
生殖激素:对动物生殖活动具有直接调控作用的激素.周期黄体:母畜排卵且未受孕后而形成的黄体精子获能:指精子在母畜内生殖道内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以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
配种适龄:指动物适合配种的年龄,即体重达到成年体重65%以前,性成熟以后的阶段时间.卵黄周隙:受精后,卵黄收缩,并在透明带和卵黄膜之间形成一个空隙,称之为卵黄周隙。
发情周期:在生理或非妊娠条件下,雌性动物每隔一段时期就出现一次发情,通常将这一次发情到下次发情开始叫一个发情周期发情控制:通过采用某些激素,药物或饲养管理-——--—透明带反应:指皮质颗粒内容物的释放,改变透明带的性质阻止精子再穿入的反应过程.卵黄膜反应:由皮质反应的结果,大部分原来的卵黄膜加入皮质颗粒膜而发生膜的改组。
家畜繁殖学B标准答案:一、填空:1.果糖酵解指数指无氧,109个精子在37℃条件下,1小时分解果糖的毫克数。
2. 情期受胎率是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情期数的百分比。
3.血睾屏障是在睾丸由精细管外周的肌细胞和足细胞间的连接形成的特殊结构,可以阻止血液和淋巴液进入精细管,使发育中的生精细胞免受血液化学变化的影响,这样的结构称之为血睾屏障。
4.精细管上皮波是指在精细管的纵行方向间隔一定的距离所出现的相同细胞组合。
或指在精细管的纵长方向细胞组合排列状态所显示的规律性。
5.产犊指数指母牛两次产犊所间隔的天数。
二、叙述题:1、试述FSH、LH、PGF2α、P 激素的来源、生理作用。
(20分)(一)FSH1.来源:垂体前叶。
2.生理作用对雌性动物:(1)在生理条件下,FSH与LH具有协同作用,可刺激卵泡的生长发育;(2)提高卵泡壁的摄氧量,增加蛋白质合成;(3)促进卵泡内膜细胞分化,促进颗粒细胞增生和卵泡液的分泌。
对雄性动物:具有促进生精上皮发育和精子形成,并与睾酮协同作用更有利于精子的形成。
(二)LH1.来源:垂体前叶。
2.生理作用对雌性动物:(1)LH可诱发排卵、促进黄体形成;(2)LH与FSH协同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内膜增生,并参与内膜细胞合成分泌雌激素。
对雄性动物:(1)LH能刺激间质细胞促进睾酮生成;(2)在睾酮与FSH的协同下,促进精子充分成熟。
(三)PGF2α1.来源:子宫、肾脏等其他多种组织器官。
2.生理作用(1)溶解黄体。
(2)促进卵泡外膜平滑肌收缩,增加卵泡内压,并能促使卵泡壁降解酶的合成,而导致卵泡破裂和卵子排出。
(四)孕激素1.来源:主要来源于卵巢中黄体细胞。
2.生理作用(1)子宫粘膜增厚,促进子宫与乳腺增生,促进附植前子宫乳的分泌;(2)抑制子宫收缩,降低子宫的兴奋性,维持在妊娠阶段胎儿的正常环境;(3)大量的P可以抑制母畜发情;少量的P与E作用,可使母畜发情;(4)可抑制母畜排卵,具有保胎作用;(5)促进子宫颈收缩,子宫颈粘液变粘稠,防止异物侵入感染。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一、填空:1.果糖酵解指数指(无氧),109个精子在37℃条件下,1小时分解果糖的毫克数。
2. 情期受胎率是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情期数)的百分比。
3.血睾屏障是在睾丸由精细管外周的肌细胞和足细胞间的连接形成的特殊结构,可以阻止血液和淋巴液进入精细管,使发育中的(生精细胞)免受血液化学变化的影响,这样的结构称之为血睾屏障。
4.精细管上皮波是指在精细管的纵行方向间隔一定的距离所出现的(相同细胞)组合。
或指在精细管的纵长方向细胞组合排列状态所显示的规律性。
5.产犊指数指母牛(两次产犊所间隔)的天数。
1.发情周期按照四期分法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按照二期分法可分为(卵泡期)(黄体期)。
2.发育完全的胎膜包括(卵黄膜)(绒毛膜)(尿膜)(羊膜)。
3.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
4.精子的发生过程可分为(精原细胞的分裂增殖)(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精细胞)(精细胞的变形)。
5.卵泡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
二、叙述题:1、试述FSH、LH、PGF2α、P 激素的来源、生理作用。
(一)FSH1.来源:垂体前叶。
2.生理作用对雌性动物:(1)在生理条件下,FSH与LH具有协同作用,可刺激卵泡的生长发育;(2)提高卵泡壁的摄氧量,增加蛋白质合成;(3)促进卵泡内膜细胞分化,促进颗粒细胞增生和卵泡液的分泌。
对雄性动物:具有促进生精上皮发育和精子形成,并与睾酮协同作用更有利于精子的形成。
(二)LH1.来源:垂体前叶。
2.生理作用对雌性动物:(1)LH可诱发排卵、促进黄体形成;(2)LH与FSH协同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内膜增生,并参与内膜细胞合成分泌雌激素。
对雄性动物:(1)LH能刺激间质细胞促进睾酮生成;(2)在睾酮与FSH的协同下,促进精子充分成熟。
(三)PGF2α1.来源:子宫、肾脏等其他多种组织器官。
家畜繁殖学考题(A)标准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二2.速度3.直肠把握输精法4.成熟5.增厚;生长;延伸6.H-Y7.产后发情8.有黄体 9.第一次减数分裂双线期;第二次减数分裂中 10.精细管;卵巢 11.0~5℃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D2.C3.A4.B5.D6.D7.B8.A9.A 10.A 11.B 12.D 13.C 14.B 15.A 16.A 17.A 18.A 19.B 20.A 21.B 22.B 23.A 24.B 25.B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CD2.BD3.AC4.BD5.BD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 10.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答:支持细胞呈辐射状排列在精细管中,分散在各期生殖细胞之间。
(2分)其功能对生殖细胞起着支持、营养、保护作用。
(3分)2.答:①下丘脑产生的释放激素或抑制因子(2分)②下丘脑产生,垂体后叶释放的催产素(2分)③松果腺产生的褪黑激素(1分)3.答:获能后的精子(1分),在受精部位与卵子相遇,会出现顶体帽膨大,精子质膜和顶体外膜相融合(1分)。
融合后的膜形成许多泡状结构(1分),随后这些泡状物与精子头部离开,造成顶体膜局部破裂(1分),顶体内酶类释放出来,以溶解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1分)。
4答:①母畜发情后生殖器官的孕向发育(2分)②早期胚胎的游离状态(1分)③子宫对早期胚胎的免疫耐受性(1分)④胚胎遗传物质的稳定性(1分)5.答:①卵母细胞的去核(1分)②供体核的准备和移植(1分)③卵裂球与卵子的融合(1分)④卵子的激活(1分)⑤克隆胚的培养(1分)6.答:①冷冻精液的冷源(1分)②精液的稀释(1分)③精液的降温与平衡(1分)④精液的分装与冷冻(1分)⑤冷冻精液的保存、运输和解冻(1分)六、论述题(共10分)答:母畜发情周期实际上是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交替变换过程,因此影响卵泡发育和黄体形成与退化是受神经激素的调节和外界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
1家畜繁殖学试题一、概念(20分)1、激素与生殖激素:激素是由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和某些组织器官的生活细胞所释放的控制生理活动的一类化学活性物质;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的激素叫生殖激素。
2、性成熟与初配年龄:性成熟是指家畜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具备了繁殖能力的时期;初配年龄则指实施第一次参加配种的年龄,一般要求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70%时的年龄。
3、发情周期与发情持续期:母畜性成熟后便出现周期性的发情表现,通常将两次发情间隔的时间叫做发情周期(性周期);从发情开始到发情结束所持续的时间成为发情持续期。
4、黄体与红体: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卵泡膜和卵巢上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排空的卵泡腔内形成凝块,称为红体;此后,颗粒层细胞增生变大进而形成黄体,黄体细胞产生孕激素。
5、诱导发情与同期发情:诱导发情是指对处于乏情状态的母畜,利用外源激素或某些生理活性物质以及环境条件的刺激,促使乏情母畜卵巢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技能性活跃状态,使母畜正常发情排卵;同期发情则指利用激素或类激素的药物处理母畜,将群体母畜不同进程的发情周期调整为统一进程,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
6、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利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发母畜卵巢的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并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叫做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是指从一头良种母畜的输卵管或子宫内取出早期胚胎,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况相同的母畜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从而产出后代,所以又叫借腹怀胎。
7、冷冻精液与精液平衡:冷冻精液是以液氮(-196C)或干冰(-790C)为冷源,将精液经特殊处理后,保存在超低温下以达到长期保存精液的目的。
在精液冷冻处理时,将稀释后的精液缓慢降温到0-50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0.5-2小时,使精液温度恒定,叫做精液平衡。
8、精子获能与胚泡附植:公畜射出的精液一般不具备受精能力,精子通过母畜生殖道(子宫和输精管)后,在形态和机能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具有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叫做精子获能;胚泡附植是指早期胚泡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后,随着带状囊胚的不断扩张而固定下来,囊胚的滋养层逐渐与母体子宫内膜发生组织上和生理上的联系,也叫着床或植入。
家畜繁殖学(答案仅供参考)3412室一、概念解释:1.睾丸下降:指家畜等哺乳动物雄性个体在出生前后,睾丸从腹腔内经腹股沟管降入阴囊内的生理过程。
5.适配年龄:指种畜适于开始配种繁殖的年龄。
6.母畜的诱发发情: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使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的母畜出现正常发情,也叫催情。
7.同期发情:让一群母畜同步发情8.超数排卵:使母畜在一次发情中超常规地发育更多的卵泡,增加排卵数——提高多胎率、生产用于移植的胚胎9.精子发生:指精子在睾丸内产生的全过程,也叫精子生成。
10.精子发生周期:指精细管上皮细胞出现的精子发生序列,即由A1型精原细胞分裂开始,直至精子细胞变成精子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
11.精细管上皮周期:在曲精细管同一部位或横断面上出现两次相同细胞群的时间间隔。
12.精细管上皮波:精细管上皮波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生精细胞群沿着曲精细管的纵长排列的状态。
13.射精量:是指公畜一次射出精液的多少,以毫升数表示。
14.精子密度:指单位容积的精液内所含有的精子数目,通常用亿/ml表示。
15.精子活力:指精子运动的能力。
16.精子活率:指在显微镜视野内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数占精子总数的百分比,但有时也可与“精子活力”通用。
17.精子的“冷休克”(cold shock):是指精子在缺乏抗冷保护的条件下,受到急剧降温造成的低温打击后,不可逆地丧失正常活动力或生活力的现象。
22.自发性排卵指发育成熟的卵泡自然地发生破裂而排出卵子的哺乳动物排卵类型。
23.诱发性排卵(也称刺激性排卵)指只有受到交配刺激或外源性排卵激素的刺激才发生排卵的哺乳动物排卵类型。
24.发情周期:从一次发情的开始(或结束)到下一次发情的开始(或结束)所间隔的时间。
28.液态精液:指未经冷冻而处于液体状态的精液,包括原精液(新采出的未经稀释的精液)、常温保存的稀释精液和低温保存的稀释精液。
29.冷冻精液:是在超低温条件下进行冻结和保存的固态精液。
30.牛的冷配:是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通俗叫法,即用经过解冻的冷冻精液配种之意。
家畜繁殖复习题家畜繁殖复习题家畜繁殖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关于家畜繁殖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家畜繁殖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家畜的数量B. 提高家畜的产量和质量C. 保护濒危动物D. 以上都是2. 下面哪项不属于家畜繁殖的方法?A. 人工授精B. 增殖C. 杂交D. 定向进化3. 下面哪个因素对家畜繁殖影响最大?A. 饲养管理B. 饲料质量C. 疾病防控D. 遗传品质4. 家畜繁殖中,选择合适的配种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哪个因素不应考虑?A. 配种对象的健康状况B. 配种对象的遗传背景C. 配种对象的外貌特征D. 配种对象的生产性能5. 下面哪个因素对家畜繁殖的遗传改良起到重要作用?A. 环境因素B. 饲养管理C. 适应性选择D. 基因改造二、判断题1. 家畜繁殖中,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繁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 家畜繁殖中,只有通过基因改造才能实现遗传改良。
(×)3. 家畜繁殖中,饲养管理对于提高繁殖效果没有影响。
(×)4. 家畜繁殖中,选择合适的配种对象可以提高后代的遗传品质。
(√)5. 家畜繁殖中,只有通过人工授精才能实现杂交。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家畜繁殖中的遗传改良方法。
家畜繁殖中的遗传改良方法包括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
选择育种是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的个体作为繁殖对象,逐步提高群体的遗传品质。
杂交育种是将不同品种的个体进行交配,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后代的产量和质量。
2. 请简要介绍家畜繁殖中的饲养管理措施。
家畜繁殖中的饲养管理措施包括合理的饲料供给、定期的疫病防控、适宜的环境条件等。
合理的饲料供给可以保证家畜的营养需求,提高繁殖效果。
定期的疫病防控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保证家畜的健康状况。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家畜的压力,提高繁殖效果。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
一、试述GnRH、FSH、hCG、PGF2α、OXT和P的来源、化学特性、
生理作用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二、试述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
三、试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素调控过程
四、以牛为例,试述孕激素和前列腺素进行同期发情的机理
五、母畜发情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其各阶段的特点
六、卵子发生过程和各阶段特点
七、精子发生过程和各阶段特点
九、生殖激素如何调节精子的发生?
十、简述精子代谢过程
十一、精子稀释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是什么?
十二、家畜精液常温、低温和超低温保存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所用稀释液有何差异?
十三、简述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十四、何为妊娠识别?简述猪和牛的妊娠识别机理
十五、试述哺乳动物分娩发动机理
十六、试述胚胎移植的意义、生理学基础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十七、简述三种主要胚胎生物技术的定义、发展前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八、名词解释
1.生殖激素
2.外激素
3.公羊效应
4.发情周期
5.初情期
6.性成熟
7.同期发情
8.安静发情
9.乏情10.诱发性排卵11.初级卵母细胞的静止期和复始12.黄体13.妊娠黄体14.辅黄体15.供体和受体16.胚胎移植17.IVF 18.核移植19.转基因20.胚胎干细胞21.精子的冷休克22.情期受胎率23.真、假黄体24.胎向25.胎位26.软产道27.顶体反应28.透明带反应29.糖酵解指数30.性行为链31.初乳32.PGCs 33.辅助受精34.静立反射35.卵黄膜反应36. 诱发分娩37.精子的活率38.超数排卵39.MOET 40.玻璃化41.胚胎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