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方案汇总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方案汇总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方案汇总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方案汇总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

方案设计说明

1.前言

广东省中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和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直属医院、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医院。同时又是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全国中医肾病医院中心、全国中医乳腺病医疗中心、全国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全国中医急症重点实验室、全国临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为迎接新世纪的现代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计委批准立项,在原广东省中医院西南侧,即广州市大德路门诊大楼的西侧征地5597平方米,扩建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

2.规模

病床位为800床,日门急诊人数约为5000人次。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左右。

3.设计依据

3.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批文;

3.2广东省中医院于2000年5月28日发文《诚邀设计院参加设计新门诊综合大楼初步方案》的函;

3.3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以穗规设字[1999]第111号《关于提供规划设计要点的复函》;

3.4规划用地位于越秀区海珠中路以东,大德路以北地段的现状地形图;

3.5规划道路示意图。

3.6用地面积约13155平方米(其中道路面积以电脑图上计算为准),为了更好地建设医院,方便病人就医,在保证先开通原门诊大楼东侧巷道(净宽≥4米)、通向海珠中路的道路(7米)的前提下,并补征穿过中医院用地的原部分规划道路用地。最终用地面积以规划局核发的用地红线控制面积为准。

4.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用地范围为:

原门诊大楼的西侧、原中医院1号住院楼南侧医院围墙和开通的通向海珠中路7米宽巷道以南、海珠中路以东,大德路以北地块,占地面积为5576平方米,扣除大德路和海珠中路道路及交叉路口规划拓宽用地,实际道路红线内的用地面积为4115平方米(以电脑图计算为准)。海珠中路及大德路二侧建筑以沿街店面房为主。门诊住院大楼南侧有屋顶上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型广告牌高层综合商住大楼。用地范围向西南向望去,为大德路向西南路段。站在7层楼楼顶向西南望去,视线开阔,远处高层建筑林立,景观秀丽,应是住院病房大楼最佳朝向和风水宝地。

广东省中医院现址北侧和东侧紧靠毕公巷,西临南濠街,并经由7米宽规划巷道与海珠中路相接,与海珠中路仅隔二、三十米。原有中医院用地面积与新征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用地合在一起为12198平方米(以电脑图计算为准)。

按广州市规划局提供的1/500地形图上所附道路红线及规划道路示意图,北

侧规划道路穿过现医院的7层楼的辅楼、锅炉房、太平间和洗衣房。如以规划道路南侧红线为界,广东省中医院实际用地面积与新征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用地合在一起为10965平方米(以电脑图计算为准)。

院内1号住院楼为底层架空,二至七层为住院楼和部分放射用房,总体规划建议新楼建成后拆除,改造为住院部广场。3号楼为放射、后勤办公及顶层为托儿所四层建筑,早已明确此楼只可暂时使用,不得维修,总体规划中明确拆除,原基地改为绿地,以满足2号住院楼的住院环境及必要的日照间距。

院内2号住院楼为病房、ICU集中监护病房和手术部。且监护病房标准、设备均为全国上等设置。总体规划中为保留建筑。

院内2号住院楼北侧辅楼、锅炉房、太平间、洗衣房及部分宿舍,建筑面积为3847平方米,在《诚邀设计院参加所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初步方案的函》未明确改造否,故本方案总体规划中暂时保留。一旦北侧规划道路实施时,建议营养食堂移至东侧与饭堂楼合并;制剂部分按卫生部关于医、药分离或有关制剂规范要求移地新建;太平间和洗衣房迁移至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地下室内;单身职工宿舍迁移至现有门诊大楼的上部楼层,大礼堂(兼学术报告厅建议在新建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的东侧裙房汽车库顶上预留扩建的余地,可建21米×24米轻质(网架)屋顶的大礼堂空间。

5.设计指导思想

5.1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方便病人治病,方便医生行医;

5.2设计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卫生部颁发的有关设计规范和规定,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及市政部门提出的要求和指标;

5.3功能分区合理,流线清晰,洁污分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5.4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5.5确保各功能部分环境安静和相对独立;

5.6有完整的集中绿化用地;

5.7应符合环保、卫生、消防、防疫、市政、绿化等法规要求。

6.总体规划

按照功能分区、流线明确、洁污分流的原则,重新规划总体布局。

6.1门诊入口

医院门急诊入口位于大德路和海珠中路一侧。门诊入口位于大德路、大德路与海珠中路交叉处及海珠中路。主入口退后道路红线10米,供步行来就医的病人出入。较重病人或车载病人来院就医,车辆经由急诊部车辆出入口进入建筑退后大德路道路红线5米路段,自东向西到达门诊部的南侧,西南侧和西侧入口,经由建筑退后海珠中路道路红线5米路段转入海珠中路。

6.2儿科门诊入口

儿科门诊自成一区,单独设儿科门诊入口,入口位于海珠中路,入口处设预检、挂号及配药处。设儿科门诊大厅及儿科门诊候诊室、儿科诊室和隔离诊室。单独设儿科专用厕所。

6.3急诊入口

急诊入口沿大德路一侧设置,共分二处,原有门诊大楼入口改为普通急诊病人

入口,门诊大楼底层改为急诊病人的挂号,分诊室和等候。

重症急诊(抢救)入口位于原有门诊大楼的西侧,并退后大德路道路红线10米。兼作救护车和外来车辆停放,底层主要为重症抢救中心。

6.4住院部入口

住院部入口设在海珠中路、正对规划7米小街处,在新建门诊住院大楼的底层北侧设住院处,办理新老病房楼住院病人的出入院手续和入院病人的入院处置。

住院入口内设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广场,广场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以广场为中心、新建门诊住院大楼、老门诊楼的底、二、三楼(改造后的急诊部)和2号住院楼围合成中医院的医疗区,北侧为医院的后勤保障区。

拆除原有的3号楼、2号楼与辅楼间的电工房、变电所、环绕2号楼的前后空地为中医院的集中绿化用地。

2号楼原有连廊位置,由于3号楼的拆除,重建一条4米宽的四层封闭长廊,底层加空,以便2号楼与新建门诊住院楼的影象诊断中心,检验中心,物理诊断中心和中心药房相连接,从而使医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5后勤出入口

后勤出入口仍设在毕公巷。

行政办公设在新建住院大楼的上部,单身职工宿舍建议移至现有门诊楼的上部。

7.单体设计

依照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以穗规设字[1999]第111号《关于提供规划设计要点的复函》要求,规划建筑退缩7米宽市政规划路红线≥3米,退缩26米,30米宽市政规划道路红线≥5米,医院主要出入口处建筑退缩道路红线≥10米的控制要求,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严格执行规划局的上述控制要点,门诊住院楼的南墙外侧沿大德路放宽了的街口道路红线退缩5米,西墙外侧退缩海珠中路道路红线5米,门诊主入口分别退后大德路和海珠中路道路红线10米,急诊重症抢救入口退后大德路道路红线10米。

7.1门诊部

门诊部位于高层病房楼下部5层裙房内,裙房沿口高度为距地22.6米,建筑面积为9296平方米(包括高层电梯核心筒面积),其中:

一层为门诊挂号、病历库、自成一区的儿科门诊、银行、邮电、礼品、小型超市、对外快餐部及门诊部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1984平方米;

二层为门诊分诊诊室,建筑面积为1984平方米;

三层为门诊分诊诊室,建筑面积为1728平方米;

四层为门诊分诊诊室,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

五层为门诊分诊诊室,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

门诊部主要垂直交通为:

自一层至五层的中庭自动扶梯8部;

自一层至五层门诊专和垂直病床楼2台;

疏散楼梯三座。

门诊部极大部分诊室均可得到自然采光,少部分贴邻中庭的诊室借助中庭的玻

璃天棚达到自然采光。

各层门诊分诊候诊区分别位置各层中庭东西两侧,每侧候诊区的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门诊病人自底层挂号后,可在二楼中庭休息和在各层候诊区候诊,经由护士叫号再到各科各诊室就诊。

门诊诊室以“四一”小诊室为主,即一个医生、一个病人、一张诊查床和一张诊察桌。诊室面积约13平方米至15平方米。各层分科面积布置将在优化设计中与甲方共同商定。

7.2医技用房

医技用房集中布置在病房楼东侧,原有门诊楼西侧的裙房内,其中:影像中心:位于裙房的三层,建筑面积为980平方米,共布置500MA~800MA X光机三台,1000MA X光机一台,1500MA心血管造影机(DSA)一台,乳房检查钼钯机一台,以及CT一台和MR一台,为门诊服务的超声碎石机和骨密度测定机布置在与影像诊断中心同层的门诊用房内,内部联系紧靠。

影像中心内部,病人通道与医生通道互不相串,相对独立,为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来自二号楼的病人可通过架空连廊的三层直接进入,急诊病人自急诊部三楼可直接进入影像中心。

物理诊断中心:位于裙房的四层南侧,设超声检查(A超、B超和彩超)、心电、脑电、肌电、肺功能和基础代谢。

内窥镜检查中心位于裙房四层的北侧,分别设上、下消化道镜检查室和其它专用内窥镜检查室。

物理诊断中心和内窥镜检查中心合计建筑面积为980平方米。

检验中心:位置裙房的五层,建筑面积为980平方米,内设常规、生化、血液、血清、细胞、细菌、免疫检验科室及病理科。

7.3病房楼

病房楼布置在高层建筑中的七层至二十一层共15个楼层,每个楼层为一个护理单元,每层建筑面积为1091平方米。每个护理单元内设医生办公、示教室、处置、治疗、护士站、男女值班室、备餐间、被服库、清洁工具间、污洗间、新风机房、配电间、病人活动间和病房。每个护理单元设标准三床病房10间,双床病房4间,单床套间病房二间和一间单床抢救室,共布置41张病床。

病房均为好朝向,每间病房设独立卫生间,医护人员和值班医生有专用的卫生间,来自上部的污水、废水经由第六层的技术层水平组织后再排放,卫生间的通风自竖向管井垂直向上至第二十层避难层有组织排放。

各科室的病房护理单元由于内部使用要求的不同,病房护理单元也会有变更,将在优化方案阶段进行调正。

7.4科研中心

科研中心位于大楼的第二十三层至第三十三层,共十一个楼层,建筑面积为9878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为868平方米,由于位于病房楼的上部,相对独立和宁静,每研究所、科研室又与病房有密切的联系。

科研中心各层平面待方案细化时再作细化设计。

7.5设备用房

按照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总建筑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估算,综合大楼的设备用房集中布置在地下二层,内设变电所、冷冻机房、消防水池、生活水池、水泵房、总务库房、维修用房和集中供氧、集中吸引、集中供压缩空气机房。

7.6自行车库

依照“规划设计要点的复函”,医院自行车停放场库按总建筑面积×0.048平方米配置,广东省中医院扩建后医院总建筑约为70000平方米。自行车库(兼摩托车库)位于地下一层,该层自行车库设计为顶板加厚的无梁楼板,建筑层高按2.2米计,兼上部管线穿入地下室的设备层。建筑面积为2750平方米。自行车和摩托车库共设二处出入口坡道,西侧为自行车出入口坡道,东侧为摩托车出入口坡道。

7.7 汽车库

依照“规划设计要点的复函”,医院机动车(停放场)库按总床位数×2平方米配置。由于广东省中医院总用地仅12198平方米,用地太小,且自行车停放库要求又高,采用汽车坡道进地下汽车库占地面积较大,故广东省中医院汽车停放库设计位于综合大楼东侧裙房的六层,与病房楼技术层风层。采用汽车电梯垂直运输,车同司机同时进出。汽车库设计建筑面积为980平方米,可停放30辆小型汽车。位于住院部原二号住院楼底层的架空层(390平方米)供本院车辆及大巴停车位,院内广场靠西侧围墙布置180平方米的停车场,供外来车辆临时停放,总计室外停车场地面积为570平方米,加上位于裙房六层汽车库980平方米,总计1550平方米,基本满足医院机动车停放场库的需求。

7.8污水处理

位于综合大楼东侧裙房的地下一层,设全院二级生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院的污水和废水,按800床位计算,日处理污水量约为1500吨,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建筑面积

7.9原有门诊大楼改造设想

原有门诊大楼底层改造为急诊部,二层为急诊注射及输液大厅(兼门诊注射和输液),三层急诊观察,上部为单身职工宿舍及招待所。

8.建筑面积按排

总建筑面积为 44618平方米

其中:

地下二层 1983平方米

设备用房 1983平方米

地下一层 2963平方米

其中:

自行车及摩托车库层高2.2米 2750平方米(不计)

污水处理 252平方米

一层: 2963平方米

其中:

门诊大厅及公共部分 1713平方米

儿科门诊 270平方米

急症抢救 630平方米

住院处 228平方米

公共部分 122平方米

二层: 2708平方米其中:

门诊分诊诊室及休息厅 1988平方米

门诊大药房(中、西药及收费) 980平方米

三层: 2708平方米其中:

门诊分诊诊室 1728平方米

影响诊断中心 980平方米

四层: 2780平方米其中:

门诊分诊诊室 1800平方米

物理诊断中心和内窥镜检查中心 980平方米

五层: 2780平方米其中:

门诊分诊中心 1800平方米

检验中心及病理科 980平方米

六层: 980平方米其中:

技术层(层高2.2米) 1091平方米(不计)

汽车库 980平方米

七层至二十一层: 1091×15=16365平方米

二十二层:避难层 868平方米

二十三层至三十三层:

科研中心 868×11=9548平方米

电梯机房层及楼梯出屋面 278平方米

水箱层 146平方米

9.剖面设计

本工程为地下二层,地上33层高层建筑,主体建筑沿口距地高度为118米,西侧裙房沿口距地高度为22.6米,东侧裙房沿口距地高度为25.9米。

其中:

地下二层层高 5.7米

地下自行车库层高 2.2米

地下污水处理站层高 6.0米

一层层高 4.5米

二层至五层层高 4.2米

技术层层高 2.2米

汽车库层高 3.0米

病房层层高 3.6米

避难层层高 3.6米

科研中心用房层高 3.6米

10. 建筑用料及做法

本建筑用料如下:

地面:一层、二层大厅及主要房间为磨光花岗石面;

地下汽车库、机房及技术层为细石砼地面。

楼面:现磨采色水磨石或PVC胶地板面。

其中:X光机房、MR、CT、DSA等机房及学校报告

厅为硬木地面。

厕所、清洁间、污洗间为防滑地砖地楼面。

内墙面:一般为进口乳胶漆面,特殊要求另行装修设计。

墙裙:厕所、洗手间、污洗间磁砖墙裙到顶。

天棚:除地下室和机房为板底抹灰,白涂料外,其余均为无石棉水泥压力板(TNFC板)或穿孔、压花无石棉水

泥压力板(TNFC板)轻钢龙骨吊顶。

外墙面:方型外墙砖贴面或进口外墙涂料,局部玻璃幕墙。

和挂板面。

外窗:70系列上悬兼平开铝合金窗或塑铝窗,配比利时专用窗五金铰链。

外门:无框玻璃门及塑铝合金门。

内门:均为硬木三夹板木门及硬木筒子板、贴脸板。

屋顶:为高分子防水涂料屋面,其中五层屋面及十一层屋

面为上人屋面。

踢脚板:材料随地、楼面材料,高120。

楼梯:30厚予制磨光花岗石踏步板,5厚双铜条防滑条。

窗台板:予制水磨石窗台板或磨光花岗石窗台板。

室外坡道:广场砖铺砌。

采光玻璃天棚采用双层中空美国GE公司航空有机玻璃采光

罩。

11. 结构设计

本工程属一类建筑,抗震级别按七度计算抗震,按八度措施设防。

本工程高层部分(地上三十三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门诊综合楼裙房(五层至六层)采用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桩筏板基础。

桩身选用钻孔灌柱桩,桩长、桩径视地质报告后再确定。

由于建筑物东西向长度约78米,为减少因温度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在高层与裙房之间设后浇带,待结构封顶后,再连接后浇带。

12. 给排水设计

12.1 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及院内已有自来水管网,以保证双路供水,

管经选用 300×2。

12.2最高日用水量

综合床位用水量 1.8T/日

行政办公人员用水量 200升/日

门急诊人次用水量 8升/日

日用水量 2000T

12.3给水系统

市政自来水→清水池(300T)→生活泵→

屋顶水箱(80T) →供二十二~三十三层用水

→减压阀→ 供六层~二十一层用水

→减压阀→五层以下用水

12.4热水:热源来自锅炉房或城市热力管网的蒸汽,通过热交换器制取60℃

热水,供病房部分及急诊部用热水,热交换器设在冷冻机房内。

12.5开水:选用电开水炉。

12.6排水:

1、雨水就近分散排至市政雨水管,雨水量按当地降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量。

2、污水量:按全院日用水量80%计算,1500T/日。

3、污水系统:所有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X光定影、显影液污水经沉殿,银粒回收后,稀释排放。

含放射性污水经贮存,过半衰期后,排放。13. 电气设计

13.1 强电

本工程属一类建筑,消防等级按一级,电气设计按一级用电负荷,供电电源要求有双路10KV独立高压电源进线,电源由电缆自原有变电所高压侧切换至地下室变电所,分配至各层、各系统、各部门。

根据医院规模及建筑面积,本大楼用电负荷约5000KVA(每平方米80KVA 估算)设三台1500KVA变压器和一台400KVA专用变压器。

配电方式采用树干式供电为主,设有电缆井,采用封闭式绝缘母线及电缆供电。

大楼医技内X光影象部分等重要医疗设备,均由一台400KVA

专用变压器供电,以保证用电质量。

病房设呼叫系统及医疗设备带,内设照明、医用插座、呼叫(对讲)系统、供氧及吸引。

大楼设防雷设施,防止直接雷击及雷电入侵装置,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内基础钢筋,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低压系统采用TN - S系统保护接地。

其它医疗设备等专用接地按要求设置。

13.2 弱电

电话系统:设电话总机房,程控电话分机门数及外线对数甲方自定。

医院设计算机中心,考虑电脑系统,设有对外联网接口。

中间水箱(50T)

观察病房设呼叫对讲系统。

大楼内设保安监控系统和闭路电视及广播系统。

14. 暖通设计

14.1本工程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设置集中冷源,冷冻机房设在地下室内,夏季向各楼层空调系统送7℃冷冻水。冬季采暖,在地下冷冻机房内设热交换器,热源来自锅炉房蒸汽,制取空调热水。可分区分段配送。

14.2本工程夏季空调总负荷600万大卡/时,拟采用三台200万大卡螺杆式制冷机组。

14.3病房、医技、门诊、办公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配

三速手动开关。大空间场所,如学术报告厅采用柜式空调机组,并用三通电动闸自动调节室内温度。

14.4大楼高层部分设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兼污梯),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均设正压送系统及防排烟系统。

14.5地下设备用房及汽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

14.6特殊设备用房单独设空调系统,如MR、CT机房。

15. 消防设计

15.1本工程属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除总体布局考虑消防外、高层部分保留1/4周边长直接落地,设消防登高用硬地坪。四周道路兼作消防通道。

15.2本工程高层部分与裙房相联通的走廊,采用甲级防火门相隔,其余均为防火墙,新建大楼与多层建筑之间保留足够的防火间距。15.3防火分区:

高层部分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裙房部分一至五层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15.4高层部分设防烟疏散楼梯共二座,设防排烟前室,以保证安全疏散。设消防电梯一座,单独设消防前室。

15.5消防水量:

室外30升;

室内消火栓40升/秒;

自动喷淋系统:

80T →消火栓

市政自来水→喷头

15.6 消防电气

大楼设消防控制中心,对综合楼实施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内设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楼,并直接对外。

大楼主要出入口及通道设应急疏散,诱道照明。

人员集中的场所设消防广播。

消防设备均实现双电源未端自动切换。

16. 环保设计

16.1生活污水集中排放至污水处理站,经二级生化处理、消毒,达标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16.2选用低噪声冷却塔、低噪声设备及低转速水泵,并加减震器、避震喉。

16.3水泵房、冷冻机房及空调机房内墙做建筑吸声处理。

16.4放射科显影废液,经贮存沉殿、银粒回收后,再排放至污水处理池。

17.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17.1总床位数 800床

17.2总用地面积 12198平方米

17.3总建筑面积 70239平方米

其中:

新建建筑面积 45096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 42382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 2234平方米

(地下自行车库层高2.2米,2750平方米不计)

原有建筑面积 25143平方米

17.4容积率 5.76

17.5建筑占地面积 5650平方米

17.6密度(按用地面积13155平方米计) 42.94 %

17.7绿化面积(其中屋面绿化980平方米) 4630平方米

17.8绿化率(按红线范围内用地面积计算) 37.95 %

(按用地面积13155平方米计算)工 35.19 %

17.9停车位

车库小车停车位/面积 30辆/980平方米地面小车停车位/面积 18辆/570平方米自行车库面积(含摩托车库) 2750平方米

广东省中医院历史沿革

1933年,诞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913年2月,广东中医药两界人士联合粤九大善堂力量,商议筹办粤省中医中药学堂事宜,于1913年成立“中医药学校省港筹备处”,公推广东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卢乃潼担任筹办处主席。1924年,广东中医专科学校正式开学。 为了方便学生实习,1933年9月,建成广东中医院。 1943年,颠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广州沦陷,医院被日军强占。学校迁往香港,1944年曾准备在韶关复课,但由于日军进犯,遂告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但医院却被转做省妇幼保健院。 直到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溃退,医院始得以恢复。 1953年,改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医院得以发展,1953年改为国有医院,更名为广东省中医实验医院。1956年,在原广东中医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遂成为广州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1958年医院正式定名为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名医荟萃,形成了广东省中医界宝贵的学术传统。 1973年,青葱。可道光阴流电转,草上霜飞峭如翦。 1973年,建院四十年。医院终于获得批准,着手兴建一座六层住院大楼及辅助科室的附楼。为了建设这座大楼,全院上下紧急行动,亲自动手,挑水泥、搬石头、磨地板.......大家突击劳动,不计报酬,不计较休息时间,值班不补假,到1975年硬是用自己的双肩盖起了医院历史上的第一座住院大楼。尽管处于文革期间,工资经常都难以保证,但是在那一代人身上却始终昂扬着一股“无私奉献”的精神。 1983年,改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983年,建院五十周年。沐浴着改革春风,省中医院启动了运行机制的改革,果断打破大锅饭,建立责任制,提出了“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措施,如在门诊实行病人选医生,开设夜诊、午诊、优诊、速诊、星期天诊等,医院门诊量迅速增加。 1986年新门诊楼落成。 1987年,医院门诊量首次突破百万。

广东省中医院十种膏方

广东省中医院十种膏方 1、调肝健脾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郁体质、气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肝郁脾虚而见情绪不舒、焦虑、少气乏力、胸闷等症者。 【不适用人群】肝火旺盛者慎用。 2、更年滋养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阴虚体质者,尤其适用于更年期男女肝肾亏虚出现腰酸、潮热、多汗等症状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痰湿体质之人慎用。 3、固阳葆真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中焦虚寒、肝肾不足而见畏冷、疲倦、食寒则泻或虚寒便秘等症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人群,阴虚体质者慎用。 4、健脾养胃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见消化不良、脘腹痛、体瘦之人。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人群慎用。 5、清脂化瘀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痰湿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形体偏胖、大便粘滞、血脂或尿酸偏高者。 【不适用人群】阳虚体质之人慎用。 6、舒心安神膏 【适用人群】阳虚体质、气郁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心脾亏虚所致失眠、情绪低落、紧张心悸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人群慎用。 7、温经养血膏 【适用人群】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女性气血亏虚、痛经、四肢不温者、经行头痛。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人群慎用。 8、益精固肾膏 【适用人群】阳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男性肾精不足而见腰酸、膝软或阳痿早泻等症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痰湿体质人群慎用。 9、益气固表膏 【适用人群】气虚体质、阳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表气不固、自汗出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人群慎用。 10、玉颜固发膏 【适用人群】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脱发、头发早白、面色不华、月经量少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人群慎用。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协定处方

1.消毒饮(痤疮饮)银花308公英30地丁15黄芩9黄柏9栀子9生地15丹皮15 丹参15 紫草15 皂刺9 白芷9 ’ 2.双土饮(土苓饮)银花30土苓30炒槐米15生地21 丹皮15赤芍2l紫草15 连翘15板蓝根21 蛇舌草21 黄芩15 3.湿热清(清热利湿饮)龙胆草9黄芩9栀子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 当归9 银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车前子15 甘草6 4.消风饮(加味消风散)荆芥9防风9牛蒡子9生地15丹皮15当归9连翘15 苦参9生石膏21 大胡麻9 地肤子21 蝉衣9 苍术9 甘草6 5.祛风饮(养血祛风散)荆芥9防风9当归15白芍15生地15川芎15 刺蒺黎9 黄芪15首乌21 蝉衣9僵蚕9 地肤子21 6.化斑饮(消斑汤)柴胡15 当归9 川芎9 赤芍15 桃仁9 红花9 坤草9 姜黄9 白术9茯苓9 香附9僵蚕9桑叶15 ? 7、补发饮(生发饮)熟地2l 首乌21 山萸肉15茯苓15泽泻9当归9川芎9 丹参21菟丝子15 女贞子15 旱莲草9 枸杞子9 侧柏叶9 8.白癜饮:热地15首乌15沙苑子15补骨脂10旱莲草10枸杞子10白蒺藜15 浮萍10 苍耳子10 当归10 川芎10 白芷10 甘草6 稀莶草15 9、退疣饮:麻黄6 薏米3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紫草15 马齿苋30 蛇舌草20 黄芪20 芥穗10 红花15 香附15三棱10连翘15 双花15 甘草6 10、黑豆方:黑豆60 大风子30 白及30 大胡麻15桃仁15 地骨皮15红花15 马齿苋30 黄柏30 甘草15 硼砂15 白鲜皮30 11、凉血消风汤(清热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l半枝莲21山豆根15 苦参10紫草12茜草12 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白鲜皮21 蝉蜕10甘草10 12、化瘀消风汤(破瘀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1半枝莲21山豆根15 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桃仁10红花10三棱12莪术12白鲜皮21 乌梢蛇10蝉蜕10甘草6 13、1号消风汤(清热疏风汤)双花21连翘15黄芩15山栀10生地15丹皮15 赤芍15紫草10生石膏15苦参10浮萍12菊花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苦参10 薄荷10甘草6 14、2号消风汤(活血消风汤)双花15连翘15黄芩15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丹参15当归15川芎12苦参10白芷15白鲜皮18浮萍12荆芥10防风10 白蒺藜12蝉蜕10甘草6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方案汇总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 方案设计说明 1.前言 广东省中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和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直属医院、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医院。同时又是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全国中医肾病医院中心、全国中医乳腺病医疗中心、全国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全国中医急症重点实验室、全国临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为迎接新世纪的现代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计委批准立项,在原广东省中医院西南侧,即广州市大德路门诊大楼的西侧征地5597平方米,扩建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 2.规模 病床位为800床,日门急诊人数约为5000人次。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左右。 3.设计依据 3.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批文; 3.2广东省中医院于2000年5月28日发文《诚邀设计院参加设计新门诊综合大楼初步方案》的函; 3.3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以穗规设字[1999]第111号《关于提供规划设计要点的复函》; 3.4规划用地位于越秀区海珠中路以东,大德路以北地段的现状地形图; 3.5规划道路示意图。 3.6用地面积约13155平方米(其中道路面积以电脑图上计算为准),为了更好地建设医院,方便病人就医,在保证先开通原门诊大楼东侧巷道(净宽≥4米)、通向海珠中路的道路(7米)的前提下,并补征穿过中医院用地的原部分规划道路用地。最终用地面积以规划局核发的用地红线控制面积为准。 4.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用地范围为: 原门诊大楼的西侧、原中医院1号住院楼南侧医院围墙和开通的通向海珠中路7米宽巷道以南、海珠中路以东,大德路以北地块,占地面积为5576平方米,扣除大德路和海珠中路道路及交叉路口规划拓宽用地,实际道路红线内的用地面积为4115平方米(以电脑图计算为准)。海珠中路及大德路二侧建筑以沿街店面房为主。门诊住院大楼南侧有屋顶上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型广告牌高层综合商住大楼。用地范围向西南向望去,为大德路向西南路段。站在7层楼楼顶向西南望去,视线开阔,远处高层建筑林立,景观秀丽,应是住院病房大楼最佳朝向和风水宝地。 广东省中医院现址北侧和东侧紧靠毕公巷,西临南濠街,并经由7米宽规划巷道与海珠中路相接,与海珠中路仅隔二、三十米。原有中医院用地面积与新征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用地合在一起为12198平方米(以电脑图计算为准)。 按广州市规划局提供的1/500地形图上所附道路红线及规划道路示意图,北

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总结

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总结 ——病人至上,真诚关爱 周辉 首先感谢院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专业骨科。一年的学习,使我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收获还是观念上的改变。我决心要把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并在工作中影响和带动同事们,使我们医院的骨科工作更上新台阶。现将我的进修经历及一些发自内心的体会在此向院领导汇报如下: 一、医院的价值观: 开始来到医院的时候,每天看到门诊络绎不绝病人,住院病人人满为患,甚至有些病人宁愿住宾馆等待住院手术,我不明白为什么省中医能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信任,年门诊量650多万人,年收治病人5万多人次,年手术台数约2万多台次的铁杆患者,住院病床需要提前预约,甚至有连续几代非中医院不看病的家庭,而且为什么有来自国内外络绎不绝的学习者和参观者奥秘之所在。他们靠什么来吸引病人呢?答案就是他们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真诚关爱。 2、优秀的团队: 骨科分三个病区:脊柱专科、创伤骨科、关节与骨病专科,其中脊柱专科、关节与骨病专科是国家重点科室,拥有全国名老中医黄宪章、邓晋丰、严大波及林定坤、刘军学术带头人,每个病区拥有2~3名主任医师,3~4名副主任医师,名老专家每周定期科室查房;三个科室共拥有135张病床,年手术量大约2000台次,业务收入大约7000万元。 ...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在甘肃省卫生厅牵头下由科主任派遣,我到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九个月。工作4年来,能获得这样一个机会,暂时抛开忙碌的临床工作,到这所国内顶尖中医院学习,对我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9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通过这次进修学习,使我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改变了理念。现将进修学习情况以及收获体会总结如下: 一、科室及开展业务诊疗情况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拥有多名优秀的中西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正高二名,副高三名,中级四名,博士后二名,博士两名,硕士四名。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关节病、痛风、内分泌性高血压、肥胖症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该科开展多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早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全面防治糖尿病心、脑、肾、眼、足等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周期神经病变优化治疗临床路径已列入国家级研究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年专科门诊量达近1万人次,年收治病人约600余人,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3%以上。同时该科在甲状腺、肥胖症、代谢综合征以及肾上腺和垂体—下丘脑疾病等其他内分泌代谢病方面也有其诊断优势及治疗特色。 二、规范的管理制度,严谨的治学精神 该院具有规范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与优良的中医传统,毕业后参加工作医师开始住院医师培训,周期为5-6年,后担任内科总值班,负责常规会诊及指导住院医师,以后还要接受专科培训直至最终定科。该院的内科住院医师是归属大内科的统一支配,他们必须轮转每一个科室,其中中医传统疗法中心、急诊科必须轮转半年以上。每个科室有固定的培训计划,住院医师根据自己情况请主治医安排讲座。我在内分泌科期间科室开展学习项目有:1.晨会学“经典”:进修期间我深深的体会了学习讨论中医理论与钻研中医古籍的氛围。每日晨会集体学习“四大经典”。魏华主任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段落,集体学习、讨论,结合于临床。 2.老专家定期指导临床工作:每周四上午范冠杰主任查房,指导开展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定期请傅祖植教授指导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 2.中医病案讨论:每月针对住院的疑难或典型病例最少开展一次中医病案讨论,要求科室每位医生积极准备、查阅古今诊治方法并发言。

【实用】广东省中医院微信平台使用全攻略

【实用】广东省中医院微信平台使用全攻略 广东省中医院联手医享网推出微信公众号服务,只要您关注“广东省中医院”服务号,就能轻松进行预约挂号、门诊 缴费、中药代煎\配送等便捷服务,大大节省您的看病时间。那么广东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拥有着哪些“功能神器”?这些 神器该如何使用?就让中医君来为您详细解答吧~广东省中 医院微信平台使用全攻略01微信绑卡/办卡 微信的挂号、缴费功能是需要您绑定就诊卡之后才能使用的。在线建立档案。 网友问答02微信挂号您可以预约来7天内的出诊医生,直 接在微信上支付挂号费,预约成功之后,在就诊前15分钟 直接到相应科室的护士站报到即可。选择合适的科室挂号。有熟悉固定的医生,直接搜索他/她的名字去挂号。 趁周三有时间,去医院查查身体,可以选择按日期挂号。 挂过号的医生会出现在这里哦,方便下次复诊挂号下面教您一步步使用微信挂号。1选择就近或常去的总(分)院。2选择科室。3选择未来7天内有出诊的专家或专科。4选定专家 预约就诊时间段。5选择就诊人(如果没有就诊人可以进行添加)。 注意:如果就诊人不是实际就诊人,这个人将没办法看病哦! 6支付挂号诊查费。7预约挂号成功(就诊当天,请在您预约

时间段前15分钟凭手机条形码或诊疗卡、二代身份证到就诊科室的护士站报到。)网友问答03门诊缴费您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缴纳门诊费用。缴费成功,将自动获取智能导诊服务,自动提醒您取药、检查、检验科室位置。另外,您还可以选择中药代煎和配送服务。自动推送支付提醒,直接查询待缴费项。下面教您一步步使用 微信缴纳门诊费用1查询待缴费项。2查看缴费详情。3支付 04中药代煎/配送下面教您一步步使用微信选择中药代煎和配送服务 1在缴费详情页面点击'选择中药代煎和配送' 2可以自主选择要代煎的处方或配送药物。3输入配送地址,请认真核对配送地和收件人姓名、电话,以确保中药及时送达。4核算代煎费用。5确定缴费。 05导诊缴费成功之后,您可以根据微信推送的导诊单到相应地方取药、做检查、治疗。 就医导诊单 检查导诊单 拿药导诊单网友问答 06报告查询您的检查结果可以直接查询 查看检查报告详情 查看检查报告详情

专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

专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  你未必知道的中医院 成长之路 纪录·故事·发现2015年8月,“纪录中医”大型系列纪录片第一季《千年国医》摄制组来到了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的广东省中医院,并采访了原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先生,吕院长为我们讲述了广东省中医院发展的始末,并描绘了自己的中医梦——中医未来的发展。吕玉波原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现任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终身名誉院长采访初创之难当时到这个中医院的时候,第一印象,这是我们中国中医史上最早中医院之一。第二感觉,这个中医院当时跟县区的医院差不多条件。第三,当时在广州地区几个比较好的中医院里可能排在最末位。 那时候我是刚刚结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回城念书就刚好念中医,但很快不给我当医生,抓上来又当行政领导,从做团委书记开始,大概30来岁,就发现这个医院连工资都发不出去,每到要发工资的时候,院长就发愁,去筹资或者是找政府先要几万块钱,把这个难关给渡过。所以当时也想中医院怎么走下去。后来逐步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对中医药的研究、把握不足,疗效不够好。

本来我们医院当时一些中青年业务骨干很想把中医院搞起来,想把一些中医特色的优势病种做起来。比如说中风,我们最先分出来的专科就是中风。中医药在治疗中风方面很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这里面也存在着不足。中风按现代医学分类,有脑血管痉挛引起的中风,有脑梗塞引起的中风,也脑出血引起的中风。那么病人来了,你诊断他是中风,但是到底是出血还是痉挛还是梗塞?这就需要先进的设备来给他 做一个正确的判断。如果是脑出血还要进一步知道他出血,但出血部位在哪里,出血量是多少。如果中大量的脑出血就需要手术的治疗,先挽救患者的生命。可是,因为我们当时缺乏现代化的大型设备,也不具备颅脑外科,没有办法把血肿取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借助附近的西医院来支持。那时我在办公室当主任,就带着他们到旁边的西医院,就是中山第二附属医院,我们两家结成友好医院,给我们开条绿色通道转过去了,先把病人都转到他那里去,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技术帮我们明确诊断和抢救危重情况。他们也非常支持我们。但问题是,眼看着很多病人,我们没办法给他解决问题,就这样转院送到别的医院去。作为一个医院,不能给人家解决问题,人家急诊来到你这里了,你要转走那怎么行。而且转的多了很多病人也不来我们这里,为什么?来到这里又转走了,人家还不如第一时间去那里去。 所以我们自己的中医特色优势都没办法发挥出来,这是对我

广东省中医院名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名专家 许尤佳是广东地区很有名的儿科中医,下面转帖他讲座的内容和一些文章,希望对各位父母亲有帮助: 小孩身体的特点就有16个字,总共就是32个字,其中生理特点就是16个字,生理特点就是指小孩子脏腑娇嫩、形气 未充,大家就非常的清楚,其实脏腑就是指小孩子的机体方方面面的功能就是不成熟,不完善的,随着年龄的长大之后,慢慢才跟大人一样,所以小孩子就不能作为大人的一个缩影,其实有很多东西跟大人就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就是指出小孩子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孩子跟大人不同就是小孩子充满的活力,精神百倍,好像小孩子都不用睡觉的,晚上很晚都不睡觉的,精力就是非常的充沛,但是就是指小孩子的生长发育快,小孩子正常生出来就是3公斤,之后就可以达到9公斤,在座的成人没有人一年能够长几斤,其实小孩子功能就是不成熟的,但是又充满了生机,所以一对矛盾。 病理特点,小孩子方方面面的功能不成熟,就有这样的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孩子容易生病,因为有不成熟的特点,所以就容易,另外一个就是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其实小孩子得了病以后,又好得比大人快,只要我们给一些及时的干预或者是治疗,就会比大人收到的效果就会更加的明显,所以病理特点也是来源于有那样的生理特点。

每个做儿科中医的医生要知道的,小孩子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总结起来就是32个字。 所谓的三不足两有余,其实这个观点是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其实从临床上看到,讲课的时候,就跟学生讲的时候,就经常会解释为什么是肝跟心是有余的,其实小孩子的五脏,为什么说是有余呢?经常有些小孩就会抽动,因为本身是不成熟的,所以就出现了大人所没有的东西,不是说小孩子心跟肝已经很成熟了。 宋代有医家讲,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但是微观的内容功能就是不成熟的,还是不够壮士的,正是因为小孩子方方面面的功能就是不成熟的,所以平时的一些行为方式对小孩的一些教育或者是喂养就要比较的讲究,往往有很多主观愿望就是好的,结合今天的主题,例如说吃东西的问题,例如有很多东西家长觉得很好的也非常有营养,小孩子就应该增加多一些东西,例如很多家长看病的时候,就经常问我,小孩子能不能吃冬虫草吃燕窝,我说这些东西都可以吃,但是很贵,吃下去一定好吗?刚刚我们讲了,小孩子有这样的生理特点,如果在不应该吃的时候给他吃是否就不好呢?所以要考虑到小孩子好的东西吃,能不能承受的了呢?能不能吸收得了就是关键的问题,有一句就是虚不受补,虚肯定是受得了补,为什么虚不受补,因为补得不对,小孩子这样的状态就是成未全,全未壮。这是这几年在临床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采购科研设备招标项目
招 标 文 件
(招标编号:0724-1201D15N1471)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广州 二○一二年八月




第一部分
招标公告
第二部分
投标人须知
第三部分
合同条款
第四部分
投标文件格式
第五部分
用户需求书

第一部分 招 标 公 告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招 标 公 告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标代理机构” )受广东省中医院委托进行国内公开 招标,请合格投标人就以下设备及有关服务提交密封投标: 1. 2. 3. 招标编号:0724-1201D15N1471 项目名称:广东省中医院采购科研设备招标项目 招标设备名称及数量: 包号 1 2 3 4 5 6 设备名称 全波长酶标仪 动物肺功能仪 显微镜系统 厌氧工作站 溶剂纯化系统 全自动高精度旋光仪 数量 2套 1套 4套 1套 1套 1套
详细技术规范请参阅招标文件中的用户需求书。投标人必须对所投包号内全部招 标内容进行投标报价,如有缺漏,将导致投标无效。本项目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 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 4. 5. 6. 交货并完成安装时间:签订合同之日起 3 个月内。 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招标代理机构只接受报名购买本项目招标文件供应商的投标。招标文件由招标代理机 构发售。有兴趣的投标人可在 2012 年 8 月 22 日至 2012 年 9 月 10 日每天(节假日除 外)9:00 至 12:00,14:30 至 16:30(北京时间)凭投标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法人授权函(均 盖公章)到以下地址购买招标文件,本招标文件每套售价为 150 元人民币,售后不退。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东风东路 726 号 2 楼购标室 电话:86 20 37652392 传真:86 20 37652396 收款人: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体育东路支行 帐号:120905********* 国内邮购标书者应加 50 元人民币作特快专递费 (如电汇购买招标文件, 请注明招标编 号) 。 招标代理机构将用航空快递及时寄去招标文件, 但在任何情况下招标代理机构对

模板-广东省中医院的管理理念

广东省中医院的管理理念 广东省中医院的管理理念(值得学习) 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是当前医院的热门话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医疗市场激烈竟争的严峻形势下,它是立院之本,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我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服务优势的构建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在群众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下面谈谈我院对服务理念的理解和做法。 一、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满意服务刻不容缓。 1、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医务工作 者的基本职业道德。 2、优质服务关系到病人、医院和每位医 务工作者的切身利益。 3、病人选择到我们医院来看病,就是对 我们的信任。 二、“以病人为中心”的信念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我们的理念是:医院对社会的责任是力争用最好的方法为病人解除痛苦挽救生命 我们的价值观:病人至上,把一切以病 人为中心作为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满足病人的需求

作为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工作内容。病人可以没有省中医院,省中医院不能没有病人。 我的的信条:运用人类文明一切有用的成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病人解除病痛,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我们追求的形象: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至善至美,信用上真诚可靠。 三、什么是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就医院来说应该是以病人为中心,想尽一切办法满足病人的需求,令病人满意。具体试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服务态度 服务态度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表现: A、顶撞、训斥、责骂病人。现在已很 难见到这种现象了。 B、冷落、怠慢病人,脸难看、话难听,如:病人问挂号费多少,伸出四指回答4元。 C、微笑服务,对病人高度重视、热情 关爱,全员、全方位提供让病人满意的服务。优质服务应具有第三种的服务态度。 2、服务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