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荧光法测定海水中叶绿素a的含量
- 格式:pdf
- 大小:219.29 KB
- 文档页数:3
荧光法海水叶绿素a传感器设计张可可;闫星魁;陈世哲;刘世萱;齐勇【摘要】基于荧光诱导叶绿素检测原理,应用荧光诱导和微弱信号检测技术,设计了荧光叶绿素a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a的浓度与系统测量值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系数为0.999.该传感器具有小型化、易于操作的特点,可实现对海水叶绿素a浓度的原位监测.%We design a chlorophyll-a sensor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luorescence induction with fluorescence induction and weak signal detection.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linear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hlorophylla and the system measurement value,linear fitting coefficient is 0.999.The instrument that is small and convenient for operation can achieve in-situ monitoring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eawater chlorophyll-a.【期刊名称】《山东科学》【年(卷),期】2013(026)003【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叶绿素a;荧光检测;原位监测;微弱信号检测【作者】张可可;闫星魁;陈世哲;刘世萱;齐勇【作者单位】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271+.5;P427.2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使海洋污染日趋严重,对海水中浮游植物现存量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成为海水污染监测和治理的关键[1]。
水中葉綠素a 檢測方法-丙酮萃取/螢光分析法NIEA E509.01C一、方法概要水樣經玻璃纖維濾紙過濾後,濾紙以組織研磨器於90%丙酮溶液中研磨萃取葉綠素a,萃取液再以藍光光源的螢光儀測得螢光值,最後依製備之螢光值檢量線求得葉綠素a 濃度。
因使用之標準溶液葉綠素a 濃度,會受各種因子影響而衰減,每批次檢測時應以分光光度計再確認標準溶液之濃度。
二、適用範圍本方法適用於地面水體、飲用水水源水質及海域地面水體之檢測。
單一檢驗室之方法偵測極限估值為0.11 μg/L。
三、干擾(一) 萃取後的萃取液與標準溶液易受溫度、光、酸及濁度所影響,應避免強光照射或接觸酸性物質。
萃取液及標準溶液上機測試時,均須回溫至室溫。
(二) 萃取物如產生紅色光區的螢光,會干擾葉綠素a 的量測。
(三) 樣品中,其他種類葉綠素或胡蘿蔔素濃度過高會有螢光熄滅效應,可將萃取液稀釋以克服之。
四、設備及材料(一) 量筒:100、500 mL或1 L之量筒。
(二) 玻璃纖維濾紙:直徑47 mm或25 mm,平均孔徑約0.7 μm(使用Whatman GF/F或同等級產品)。
(三) 過濾裝置:薄膜過濾裝置。
(四) 真空抽氣裝置:水壓式、吸氣式或手動式,壓力差低於0.2kg/cm2(20 kPa)者。
(五) 鑷子。
(六) 鋁箔紙。
(七) 濾紙存放容器:能遮光,在運送過程及儲存時,可以存放含過濾樣本之濾紙,不受環境污染者。
(八) 運送儲存器:運送過程在4小時以內可使用如旅行冰桶,內放冰塊可維持在0~4℃;若超過4小時,需存放在低於20℃的儲存器內,如液態氮桶、乾冰桶或冰箱之冷凍櫃。
(九) 冷凍櫃:可長期維持在20℃以下。
(十) 組織研磨器:具組織研磨效果者。
(十一) 離心管:錐形底、15 mL,具螺紋蓋。
(十二) 離心機:懸臂式、可容納15 mL錐底離心管、離心力可達675 g以上(g為離心力,註1)。
(十三) 定量瓶:10、25、50或100 mL褐色定量瓶。
铜绿微囊藻液中提取叶绿素a作为基准物用于荧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崔建升;程玉欣;徐小惠【摘要】用乙醇从铜绿微囊藻中提取叶绿素a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得提取液中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为1 902.5 μg·L-1,以叶绿素a作为标准物质,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在30~1 800 μg·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试验表明:该提取液在冰箱4 ℃条件下保存,5h内其荧光值的相对误差为±2.5%;在pH 3~9范围内应用时,荧光值的相对误差为±5.0%;在温度5 ℃~30 ℃范围中使用时,荧光值的相对误差为±3.0%,证明提取液的稳定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与叶绿素标准品同时测定了5个水样中的叶绿素含量,经t检验所得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可用叶绿素a代替叶绿素标准品作为荧光光度法中的基准物质.【期刊名称】《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年(卷),期】2014(050)010【总页数】4页(P1259-1262)【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提取液;荧光光度法【作者】崔建升;程玉欣;徐小惠【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0;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0;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1水体中的叶绿素浓度反映了水中浮游植物的含量,是评估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将无机物质转变为有机物质时有机物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1-2]。
叶绿素a 是水体藻类的主要光合色素,因此叶绿素a的测定能示踪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3]。
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4-5]和荧光光度法[6],但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不高,不适用于低浓度的叶绿素a的分析[7],相较于传统方法,荧光法操作更简便、灵敏度更高,且测定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近年来,随着荧光技术和传感技术的迅速发展,荧光光度法基于其灵敏度高、检测性好、快速敏捷等特点,在海洋监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测定过程中需使用标准品进行定量分析[8]。
基于荧光法的光学海水叶绿素传感器研究吴宁; 马海宽; 曹煊; 张盈盈; 褚东志; 张述伟; 吴丙伟; 马然【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5页(P21-24,29)【关键词】传感器; 叶绿素; 微弱信号; 浊度; 原位测量【作者】吴宁; 马海宽; 曹煊; 张盈盈; 褚东志; 张述伟; 吴丙伟; 马然【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0 引言海水叶绿素含量是评价海水水质、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参数。
为完全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维护复杂,分析过程繁琐,持续时间长,二次污染严重,且不能用于浮标、岸站等载体进行定点长期监测等缺点[1]。
研制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集成化程度高,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等优点的海水光学叶绿素传感器是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监测海洋环境、预警海洋生态灾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荧光法的光学海水叶绿素传感器,采用470 nm波长LED作为激发光源激发海水浮游植物叶绿素产生荧光[2-3]。
传感器采用一体化三光学探头设计,能同时检测海水叶绿素浓度、浊度以及温度,并且能对低浊度、温度变化时对叶绿素浓度产生的影响进行自动校正,除此之外,传感器配有机械电刷,可有效防止生物附着等问题。
且特殊研发的电路和算法可以有效去除环境光的影响,避免了环境光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不仅适用于浮标、台站等海洋监测平台,且可用于实验室测量和便携野外测量。
1 系统设计方案传感器原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光路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清洁电刷模块、供电管理模块、通信模块以及机械外壳等主要部分。
首先将470 nm的激发光源LED分别通过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单元)调制成1 kHz频率的光,通过照射海水分别激发同频同相1 kHz的荧光,然后将检测到的荧光信号通过光学探头中的滤光片和透镜进入到光电二极管,荧光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同步解调,解调后得到的信号可以有效抑制非调制频率的噪声源的干扰,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将深埋在大量非相关噪声中的痕量荧光信号有效地检测出来,完成检测。
福建省三沙湾白马港海域叶绿素a与初级生产力的调查摘要:以2013年福建省三沙湾白马港海域的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海域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比福建省其它海湾海域(罗源湾、湄洲湾、围头湾) 叶绿素a 和初级生产力的调查资料。
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含量符合春季大于秋季的趋势;该海域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含量比福建省其它海湾海域(罗源湾、湄洲湾、围头湾)低;另外,该海域水质中无机氮、磷酸盐含量已达到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因此,三沙湾白马港海水水质状况应得到重视。
关键词: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磷酸盐、无机氮福建省三沙湾白马港位于北纬26°49′,东经119°41′,是闽东的中心港口,港内水域宽阔,不冻不淤,是天然的避风良港。
福建白马港是福建省重要港口之一,水产养殖面积较大,鱼虾种类繁多。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白马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1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指标在近岸海域研究中的意义叶绿素a是自养生物在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合成有机物质的量。
叶绿素a是反映浮游植物显存量的良好指标,初级生产力则反映海域初级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两者是海域可养育生物能力的直接指标。
因此,在对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中,叶绿素a与初级生产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海洋中叶绿素a浓度分布反映出了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丰度及其变化规律。
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高低能够反映水体营养状况,因此,叶绿素a常作为海洋水体富营养化调查的一个主要参数。
初级生产力又称为原初生产力,是指初级生产者(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的方法来制造有机物的速率。
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包括大型藻类、单细胞浮游藻类及自养细菌等。
其中海洋浮游藻类是海洋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它们利用光能摄取营养盐,把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并释放出氧气,从而直接或间接为海洋中其它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因此,浮游藻类在海洋初级生产力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海洋生态系统循环和食物链及食物网的关键性环节,在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水质评价、洋流跟踪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研究中为不可缺少的内容。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综合化学实验(I)实验1 四甲基乙二胺碱式氯化铜配合物的制备及在酚催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1. 画出(R)-和(S)-1,1’-联萘-2,2’-二酚的立体结构式,并说明具有手性轴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 写出β-萘酚发生自由基氧化偶联生成1,1’-联萘-2,2’-二酚的反应机理,并说明该反应还可能形成什么副产物。
3. 外消旋1,1-联萘-2,2-二酚如何拆分?如何测定光活性的1,1-联萘-2,2-二酚纯度?实验2 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技术研究金属电结晶1. 在循环伏安实验(2)中,如何计算扫描过程所需要的时间?2. 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1)中,为何两次循环的起始沉积电位不同?3. 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双电层充电结束后电流时间曲线出现一个峰,该峰对应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4. 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每次实验前要在0.8 V先保持30 s?实验3 沸石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其表面积、微孔体积和孔径分布测定1. 进行等温吸附线测试前,为何要对样品抽真空及加热处理?将样品管从预处理口转移至测试口时,应注意些什么?2. 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等温吸附线形状的差异,确定其为第几类等温吸附线型,并简要分析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大小与等温吸附线之间的关联。
3. 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晶体主窗口的理论直径和实测平均孔径的大小顺序,并试说明二者的区别。
实验4 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1.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2. 提取物在放置过程中为何会变黑?3. 热处理后酶的活性为何会显著降低?实验5 GC-ECD法测定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1. 样品的预处理过程非常重要,其目标物提取效率直接影响到最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该怎样来评估目标物的提取效率?2. 用外标法-标准曲线法测定蔬菜中菊酯农药残留量,应特别注意那些事项?是否可以采用归一化法或内标法来测定其残留量?3. 如果农药色谱峰有重叠不能完全分开,可以调节哪些参数来改善色谱分离效果?综合化学实验(II)实验6 金属酞菁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定1. 在合成产物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操作问题?2. 在用乙醇和丙酮处理合成的粗产物时主要能除掉哪些杂质?产品提纯中你认为是否有更优的方法?3. 如何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酸、有机物)?不经处理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后将会造成什么危害?4. 低频区金属酞菁与自由酞菁红外光谱的差异提供了什么结构信息?5. 合成产物的磁化率测试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单讨论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电子排布。
水体中叶绿素a测定方法探讨作者:刘枢来源:《农业与技术》2012年第10期摘要:水体中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我国目前尚无国家标准方法。
对国内外水体中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为广大实验室分析人员进行探索性研究,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叶绿素a测定方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水体叶绿素a 测定方法中图分类号:TQ611.5 文献标识码:A叶绿素(Chlorophyll)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光合色素,可分為a、b、c、d四类。
叶绿素a存在于所有的浮游植物中,大约占有机干重的1%~2%,是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可掌握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情况和富营养化水平[5]。
在环境监测中,可将叶绿素a含量作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指标之一[1]。
在进行国家十二五课题辽河流域水质的监测过程中,对国内外水质叶绿素a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浮游植物叶绿素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法具有高效、灵敏的优点,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色素,所得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浮游植物生物量,但这两种方法所需仪器昂贵,操作复杂,难以作为常规的监测方法,所以常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目前我国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尚无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均采用分光光度法,几种方法的前处理步骤大致相同。
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叶绿素a的测定已列为标准分析方法,EPA445.0采用荧光法[7],EPA446.0采用分光光度法[8],EPA447.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9]。
ISO 10260:1992和日本JIS K0400-80-10标准方法同样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叶绿素a[10,11]。
1 国内标准现状目前我国叶绿素a的测定标准方法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6]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4]B类方法,均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几种方法的前处理步骤大致相同。
荧光法测定叶绿素a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校正张丽;郭翠莲;张述伟;吴宁;王小红;张天鹏;王昭玉【摘要】The impacts of turbidity and temperature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hyll a in the sea water with field fluorescence method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of Chlorella vulgari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turbidity gradients was determined by 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and the field fluorescence respectively,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rule and the method for correction.Results reveal that temperatur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chlorophyll a in the range of 7 ~30 ℃,while turbidity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hyll a in the range of 0 ~ 1 000 NTU,which should be modified by the following method:The true value equals to measured value minus 0.017 4 times' turbidity value (NTU).%研究了浊度、温度对叶绿素a现场荧光仪测定叶绿素a的影响.分别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叶绿素a现场荧光仪测定了不同温度、浊度梯度下小球藻水样的叶绿素a浓度值,探究影响规律和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温度在7~30℃范围内,对叶绿素现场荧光仪测定叶绿素a浓度无显著影响;浊度在0~ 1000度范围内,需用叶绿素a浓度实测值减去0.0174倍的浊度值(度)对测定值进行修正.【期刊名称】《山东科学》【年(卷),期】2017(030)003【总页数】5页(P8-11,16)【关键词】浊度;温度;叶绿素a;荧光法【作者】张丽;郭翠莲;张述伟;吴宁;王小红;张天鹏;王昭玉【作者单位】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14海洋中叶绿素a浓度及其时间变化可以反映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丰度及其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中藻类数量和水质状况,在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生物量、海洋生态环境特点、水生生态系统监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是水质环境监测的常规监测项目之一。
叶绿素a、b含量测定【实验原理】如果混合液中的两个组分,它们的光谱吸收峰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吸收曲线彼此有些重叠,在这种情况下要分别测定两个组分,可根据Lambert-Beer定律,通过代数方法,计算一种组分由于另一种组分存在时对光密度的影响,最后分别得到两种组分的含量。
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曲线,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在663nm,叶绿素b在645nm,吸收曲线彼此又有重叠。
根据Lambert-Beer定律,最大吸收光谱峰不同的两个组分的混合液,它们的浓度C与光密度OD之间有如下的关系:OD1=C a·k a1+C b·k b1(1)OD2=C a·k a2+C b·k b2(2)式中:C a为组分a的浓度,g/L;C b 为组分b的浓度,g/L;OD1为在波长λ1(即组分a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时,混合液的光密度OD值;OD2为在波长λ2(即组分b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时,混合液的光密度OD值;k a1为组分a的比吸收系数,即组分a当浓度为1g/L时,于波长λ1时的光密度OD值;k a2为组分a(浓度为1g/L),于波长λ2时的光密度OD值;k b1为组分b(浓度为1g/L),于波长λ1时的光密度OD值;k b2为组分b的比吸收系数,即组分b当浓度为1g/L时,于波长λ2时的光密度OD值;从文献中可以查到叶绿素a和b的80%丙酮溶液,当浓度为1g/L时,比吸收系数k值如下:波长(nm)叶绿素a叶绿素b66382.049.2764516.7545.60将表中数值代入上式(1)、(2),则得:OD663=82.04×C a+9.27×C bOD645=16.75×C a+45.60×C b经过整理之后,即得到下式:C a=0.0127 OD663-0.00269 OD645C b=0.0229 OD645-0.00468 OD663如果把C a,C b的浓度单位从原来的g/L改为mg/L,则上式可改写为下列形式:C a=12.7 OD663-2.69 OD645(3)C b=22.9 OD645-4.68 OD663(4)C T= C a+ C b=8.02 OD663+20.21 OD645(5)(5)式中C T为总叶绿素浓度,单位为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