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小英雄雨来》 冀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4.86 MB
- 文档页数:9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深入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2、快速阅读课文,能够简要复述课文。
3、体会反复的修辞方法在文章中作用。
教学重点:继续深入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简要复述课文,体会反复的修辞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给每一部分加的小标题是什么?2、根据这六个小标题,谁能为大家讲述一下这个故事二、细读重点段,了解雨来的感人事迹,体会雨来是小英雄。
(一)请同学们同学们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1、边读边想,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雨来性格品质的句子,并做出批注(同学交流谈感受,老师评价)(二),让我们再来读读雨来的这几句话[点击课件:雨来的三句话],感受这是一位怎样的小英雄。
听好老师的提示,大家读雨来的表现。
读到这里,你们想对雨来说些什么呢?(三)看来通过细读,我们已经深深地被雨来的英雄行为感动了。
1、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一次感受这位小英雄(播放视频资料)2、视频中的雨来与课本上的雨来有什么异同(影视作品更生活化,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四)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生总结: 1.革命家庭的熏陶2.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三、反复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的祖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种修辞方法叫什么?———深化中心生:反复文中多次出现反复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增强抒情效果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这是句子的反复,抒发了大家见到雨来活着之后的万分欣喜和激动的感情。
希望学生在今后阅读中能够辨识,在写作中能够应用此方法。
三、小组交流,复述主要内容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注意复述要求:1.用自己的话、按课文顺序、抓主要内容。
2.抓住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小英雄雨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英雄雨来》。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读懂文章。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试着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3.快速地读课文,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简要复述文章主要内容二、自读自悟,深入理解1.中心话题:你觉得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或相关资料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雨来的精神品质。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小英雄雨来》同步练习
一、按注音写词语。
苇xù() yǒu()黑 tiáo ()帚泥qiū()róu()坏 jǐ()背哐lāng()胸fǔ()二、请从课文中找出拟声词。
(1)爸爸装了一袋烟,()抽着。
(2)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地叫。
(3)不知什么时候,门()响了一声。
三、给对音字组词。
还:hái huán
扎zā zhā zhá
拧:níng nǐng nìng
四、辩字组词。
耍()晌()谎()槛()碌()
要()响()慌()滥()绿()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芦苇()的白雪()的芦花
()的脊背()的刺刀()的浮云
六、缩句。
(1)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蓝色的天上飘着红绸似的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苇塘的芦花飘飘悠悠地飞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排序。
①误以为牺牲,大家伤心。
②机智脱了险,人们高兴。
③被敌人拷打,宁死不屈。
④上夜校念书,明白道理。
⑤掩护李大叔,雨来被抓。
⑥游泳本领高,伙伴佩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