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格式:pdf
- 大小:499.39 KB
- 文档页数:22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解析版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
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2.“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厉行赏罚崇尚法治B.崇尚自然小国寡民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2.A【解析】法家注重权、势、术,材料“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正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厉行赏罚崇尚法治”符合法家思想,故A 项正确。
B 项“崇尚自然小国寡民”属于道家思想,排除;C 项“仁者爱人尊君爱民”属于儒家思想,排除;D 项“崇尚贤能厉行节俭”属于墨家思想,排除。
3.《后汉书·杜诗传》中记载:“(建武)七年,遇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唐李贤注:“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
”由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水排A.发明于东汉时期B.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C.以水力作为其动力D.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3.B【解析】由材料信息“《后汉书•杜诗传》”可知,水排发明于东汉时期,故A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今激水以鼓之也”可知水排的动力是水力,故C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说明,水排的功能是鼓风冶铁,故D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2.【答案】A【解析】“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
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
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李白与杜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代诗歌发展的代表之一,故D项正确;“颜柳二公书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排除A项;“唐之文章称韩柳”是指韩愈、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奔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以及“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可得出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宋朝对外贸易中,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故①④正确;宋朝的市已经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②错误;③项“彻底放弃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5.【答案】B【解析】“微子受封”是西周的分封制内容;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都是唐宋时期的内容;“腹里”是元代行省制的内容之一;灵渠、小篆是秦朝的内容。
故①④②③正确,选择B 项;排除ACD三项。
6.【答案】D【解析】“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要通过每日接触、了解事物,多思考,才能把握理而有所得,故强调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故D项正确;AB两项是心学的内容,C项是明朝李贽的思想,故排除ABC三项。
绝密★启用前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 史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
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A .“颜柳二公书尤多”B .“唐之文章称韩柳”C .“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 .“李杜诗篇万口传”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
”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②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④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 .①②④③B .①④②③C .③②①④D .④②①③ 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 .知行合一B .本心即天理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 .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C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
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详解】“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
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
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D )A. “颜柳二公书尤多”B. “唐之文章称韩柳”C. “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 “李杜诗篇万口传”【详解】“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李白与杜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代诗歌发展的代表之一,故D项正确;“颜柳二公书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排除A项;“唐之文章称韩柳”是指韩愈、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奔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解析版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7 年11 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A.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B.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C.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D.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答案】A2.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根据宗法制的规定,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余子进行分封。
其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图中③为嫡长子,所以应选C。
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孔子写入“世家”(记载诸侯事迹),而把韩非子写入“列传”(记载大臣与其他人物生平)。
其背景是A.孔子出身诸侯B.韩非子思想在当时被统治者抛弃C.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D.韩非子出生晚于孔子【答案】C【解析】孔子和韩非子被写入史记与其出身和出生早晚无关,故A、D 项错误。
西汉时期“崇儒尚法”,韩非子所代表的法家思想并未被统治者抛弃,而是和儒家思想并行使用,故B 项错误。
孔子能够写入《史记》的“世家”中是由于统治者大兴儒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故C 项正确。
4.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灵渠;东汉政府治理黄河水害上有显著的成效;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明太祖时,兴修塘堰近五万处。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答案】A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答案】C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浙江省2018年高考文科文综历史12.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
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A .①②④③B .②③①④C .③①②④D . ③①④②15.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
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
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
”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 .“求富”“自强”B .“师夷长技”C .“中体西用”D .“民生主义”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A .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第16题图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7.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文明之演进18.《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
这些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19.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历史考试————————————————————————————————作者:————————————————————————————————日期: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A.“颜柳二公书尤多”B.“唐之文章称韩柳”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李杜诗篇万口传”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
”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讲求‘耕战’,富国强兵”并“‘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可判定为法家思想的奖励耕战和集权思想,故选C项;儒家讲求“德治”,道家主张无为,墨家倡导“兼爱”“尚贤”“非攻”,都不是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的治国理论,故可排除A、B、D三项。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划清界限”说明变革了原有制度,“实质上重建”说明从根本上是对原有制度的继承,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这一特征,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无从体现“划清界限”,都是对原有制度的完善。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中“唐代”可排除C项,“苏辛”为宋代;根据材料唐代文学艺术达到鼎盛的代表是唐诗,而不是书法和文章,可排除A、B两项,正确答案选D项。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
”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A.①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指南针的运用”可推断①符合史实;宋代坊市界限已被打破,与②中严格按坊市制度管理不符;③中“彻底放弃”表述过于绝对化,与史实不符;宋代制瓷业兴盛,瓷器成为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与④中史实相符。
2018 年11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评分细则31.(10 分)(1)1984 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
根据上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6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制度创新”?(4 分)(1)政治:“一国两制”(1 分)构想进入实践阶段(1 分、“实施、实行”也可);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1 分),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沿海城市的开放(1 分),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科技:空间技术(2 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写“卫星”得 1 分)(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分,写不全得 1 分,“大包干、包产到户”1 分,出现任意错别字 0 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 分、厂长经理负责制 2 分;现代化企业制度 0 分)。
32.(10 分)(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德国在不到30 年里实现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什么?概括说明德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所取得的重要发明成果。
(4 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邦德国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并用一句话评价其对西欧经济所发挥的作用。
(6 分)(1)新能源:电力(1 分),石油(1 分)。
成果: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名字不写不扣分,写错扣 1 分)——汽车(1 分),第一台电机机车,本茨——四轮汽车(1 分、“四轮车”也可)。
(2)特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2 分、“市场经济”1 分、“计划与市场结合”1 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2 分、“社会福利”、“社会保险”1 分);作用:西欧经济的“火车头”(2 分、带头、领导、引领、领头羊 1 分)。
33.(10 分)(1)根据材料一所论“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结合所学,以汉、唐为例,概括指出宋代以前商人的社会地位,并提炼总结作者的主要观点。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历史方向性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2345678910B D B B B B D BC D11121314151617181920D C C B D B B c B D21222324252627282930D A C C B B B A A B此卷由浙江新高考资料群提供8111761011.B【解析】宗法制是由父系家长制发展而来。
所以A不正确;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从材料信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得知辛是其母成为正妻后才立为天子的继承人,这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在商朝已经出现。
商朝被周朝取代的原因主要是纣王的暴政。
材料涉及的是在商朝时候,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始于启。
【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2.D【解析】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墨家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赴火蹈刃”、“以自苦为极”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儒家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理想的蓝图是回到西周“小康社会”。
法家中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韩非子认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都持历史进化观。
【考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B【解析】《江城送别图》、《天工开物》、董其昌是明代;《汴路即事》、《玄秘塔碑》、巧儿是唐朝;《感天动地窦娥冤》、赵孟頫、“腹里”是元朝;《四民月令》、盐铁官营、表彰六经是在汉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丝织业;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元朝行省制度;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罢黜百家,倡导儒学。
4.答案为B【解析】由材料信息“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知当时市坊已经不在分开,应该在北宋或以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写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盛况,其位于现在的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