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考核评价标准(氧气筒式吸氧)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
筒式吸氧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评委签名时间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值扣分说明扣分操作准备10分护士准备:衣,帽,鞋,头发整洁,淡妆,洗手戴口罩5一项不合格扣一分1.环境:周围无烟火及易燃品2.一筒满的氧气3.给氧时治疗车1)上层:扳手、吸氧装置一套,湿化瓶内放湿化液,布袋(吸氧管、延长管)治疗盘(棉签、电筒、冷开水)2)下层:弯盘两个4.停止吸氧治疗车:1)上层:棉签、冷开水、消毒喷手液2)下层:弯盘5少一样扣一分,最多扣4分,物品摆放乱扣一分评估患者10分1.患者的病情,意识状况、缺氧程度、鼻腔粘膜及有无分泌物堵塞2.患者的心理状况、合作程度5缺一项扣一分3. 自然、全面的解释给氧的目的及方法 5 一项不达标扣一分操作要点70分1.自我介绍,洗/喷手,戴口罩,举手2.检查氧气合格证,固定于氧气架上3.取下“满”的标志4.打开总开关,请节气门,迅速关好总开关5一项不合格扣一分吹尘时对着人扣2分5装表:1)接湿化装置于流量表2)氧气表略后倾于气门上,初步旋紧,扳手加固使其直立3)挂布袋于氧气瓶上,将吸氧延长管接于流量表4)确认流量表关闭,开总开关,开小开关5)用面颊和手检查氧气表连接处是否漏气6)关总开关,关流量表7)将氧气筒推至床旁10分一项不合格扣一分开关顺序颠倒扣5分6.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5分解释不到位扣2分7.检查鼻腔、清洁鼻腔 5 一项不合格扣2-3分8.从布袋中取出吸氧延长管,连接吸氧管9.开总开关→开流量表→调节氧流量10.检查接头及管道是否漏气11.将氧气管放入冷开水中湿润前段,同时确认通畅10顺序错扣2分未检查扣2分其他一项不合格扣1分操作要点12.将吸氧管与患者连接,妥善固定13.吸氧管近端贴标识条5一项不合格扣1分动作粗鲁扣2分70分14.观察患者缺氧改善情况,排除影响用氧效果的因素15.安置患者16.告知注意事项17.喷手18.推车回处置室处理用物19.喷手,记录10未观察扣3分未交待注意事项扣5分沟通不够扣2-3分其他一项不合格扣1分20.停止用氧1)取下吸氧管,与氧气延长管分离2)关闭流量表,分离延长管3)清洁鼻孔4)关总开关,开流量表放余气,关流量5)卸下吸氧装置15一项不合格扣2分未放余气扣5分21.喷手22.推车回处置室处理用物,喷手23.记录5一项不合格扣1分终末处理5分处置区域合适,垃圾分类正确,洗手 5垃圾分类不正确扣3分其他一项不合格扣1分总体评价5分1.操作过程熟练,轻柔,动作一次到位2.氧流量调节符合病情需要3.交流自然全面,体现人文关怀5注意事项:1.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氧气吸入法(附氧气筒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氧气吸入法氧气吸入法是通过给病人吸入高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分压,达到改善组织缺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缺氧的临床表现(一)轻度缺氧无明显的呼吸困难,仅有轻度紫绀,神志清楚。
血气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6.6-9.3kPa,二氧化碳分压(PaO2)大于6.6kPa.(二)中度缺氧紫绀明显,呼吸困难,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
(PaO2)4.6-6.6kPa,PaO2大于9.3kPa.(三)重度缺氧显著紫绀,三凹征明显(胸骨上、锁骨上和肋间隙凹陷),病人失去正常活动能力呈昏迷或半昏迷状态。
PaO2在4.6kPa以下。
PaO2大于11.9kPa以上。
二、氧气吸入的适用范围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指标,当病人。
PaO2低于6.6kPa时(正常值10.6-13.3kPa,6.6kPa 为最低限值),则应给予吸氧。
1.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气管、肺气肿、肺不张等。
2 .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三、氧气筒和氧化表的装置(一)氧气筒为柱形无缝筒筒内可耐高温达15.5Mpa,容纳氧约6000L(图示14-1)。
总开关:在筒的顶部,可控制氧气的放出。
使用时,将总开关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4周,即可放出足够的氧气,不用时可顺时针方向将总开关旋紧。
图14-1氧气筒装置气门:在氧气筒颈部的侧面,有一气门与氧气表相连,是氧气自筒中输出的途径。
(二)氧气压力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氧气吸入技术的考核评分标准氧气吸入技术氧气吸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旨在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
下面将介绍氧气吸入技术的具体内容。
一)装表在进行氧气吸入前,需要检查氧气装置是否完整,包括氧气筒和氧气表。
接下来,将湿化瓶和鼻导管连接,确认流量表关紧,开启总开关,并检查是否有漏气。
最后,打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二)给氧在给氧前,需要核对患者的床号和姓名,并做好解释工作。
接下来,需要评估环境安全和患者鼻腔粘膜情况,并清洁鼻腔。
然后,连接一次性吸氧管,调节氧流量,根据病情确定成人轻度缺氧或小儿1~2L/min;中度缺氧2~4L/min;严重缺氧操作方者4~6L/min。
最后,将吸氧管插入鼻腔并固定,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感受,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并随时观察病情。
三)停止用氧停止用氧时,需要松开固定并取下吸氧管,放入弯盘,擦净鼻部,关流量表,关总开关,并打开流量表放余气。
最后,整理用物,洗手,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感受,记录停氧时间。
在进行氧气吸入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氧气筒放置在阴凉处,防火、防油、防震,并注意用氧安全。
持续吸氧患者每日或每班需要更换鼻导管一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并将湿化瓶每日更换一次。
在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失误。
对于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以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
在用氧过程中,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判断用氧效果,做到安全用氧。
最后,医护人员需要保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改写后的文章: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操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操作时需要体现人文关爱,动作应该轻柔、灵活,同时也要注意用氧安全,保障患者的健康。
操作质量的重要性占据整个工作的10%。
除了操作质量,操作程序的正确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操作程序需要正确无误,而且护士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氧气吸入法评价标准简介氧气吸入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多种临床场景中广泛应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评价标准,以帮助医疗机构和医生确定氧气吸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评价指标评价氧气吸入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时,应考虑以下指标:1. 治疗效果:评估氧气吸入治疗对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包括呼吸率、氧合指数、心率等指标。
2. 安全性:评估氧气吸入治疗是否引发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如低氧血症、氧中毒等。
3. 治疗时间:评估氧气吸入治疗所需的时间长度,以确定治疗方案的效率。
4. 成本效益:评估氧气吸入治疗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的成本效益,包括设备费用、治疗费用和病程费用等。
5. 遵循指南:评估氧气吸入治疗是否符合相关的医疗指南和临床实践指南,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评估氧气吸入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1.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记录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
2. 问卷调查:设计合适的问卷,收集患者和医生对氧气吸入治疗的评价和意见。
3. 文献回顾:系统回顾已有的相关文献,分析现有研究结果和观点。
4. 数据统计: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标准为了准确评价氧气吸入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参考以下标准:1. 相关医疗指南和临床实践指南。
2. 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和观点。
3. 专家共识。
结论氧气吸入法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参考准确可靠的标准,可以为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进一步提升氧气吸入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评价标准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意见进行制定。
氧气吸入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核日期:科室:被考核人:分数:项目环境准备准备25分用物准备病人准备护士准备分值5扣分考核内容安静、整洁、温度适宜口述“四防”口述距明火、暖气的距离仪表端庄,衣帽整齐,符合要求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摆放妥当。
少1项扣1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了解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评估病人缺氧程度向清醒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吹尘装表手法正确安湿化瓶连接橡胶管检查有无漏气(关流量调节阀,开总开关,开流量调节阀,检查管道连接处有无漏气,关流量调节阀备用)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评估病人鼻腔情况,洗手。
冷开水棉签清洁鼻腔连接鼻导管开流量调节阀,检查有无漏气、是否通畅调节氧流量湿润鼻导管前端轻轻插管固定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调节氧流量)安置病人于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将用物分类处理准确记录用氧的时间、氧流量,操作者签名观察氧气装置是否通畅,观察病人的缺氧症状是否改善解释取下鼻导管关闭氧气观察病人神志、紫绀、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情况准确记录停氧时间、用氧效果,操作者签名安置病人于舒适体位,整体床单位取下湿化瓶、橡胶管、卸表将用物分类处理动作熟练,步骤正确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无菌技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每超过1min扣0."5分装表吸氧操作60分整理用物洗手记录观察停氧观察记录整理5分评价5分5分清理洗手总体评价注意事项考核时间:12分钟,每超过1分钟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