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古今城市地名对照表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6
古今地名对照表古今地名对照(总表)说明:一、本表是根据《汉书·地理志》元始二年提到的一些地名(凡《汉志》地名有误而本书已纠正者,则依本书地名)——郡国、县道侯国、司隶部及十三刺史部(州)编制的。
编制的方法是按汉代地名首字笔画多少为序,笔画相等者则以—、丨、丿、丶、为序。
首字笔画相同者以第二字笔画为序。
二、本书提到的县、道、侯国,只注出其治所的今地,不加“治”字;郡、王国,注出其治所的今地,及其大概的辖境;部(州),只是注出其大致的范围。
县名相同者,用()注出其所属的郡国。
凡古地名的通假字,用()注出现在的常用字。
三、今地名和政区资料,使用时截至于1983年末。
省略“省”、“市”、“县”等字样。
必要时标明方位。
单字的县名,则书“×县”。
四、地点无考的地名,列于本表的附录。
五、制作本表时,参考了谭其骤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及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
古地名今地名[二画]九门河北藁城东北二十五里。
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
九江郡辖境相当今安徽中部(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
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
九真郡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治所胥浦(今清化西北十余里)。
[三画]三水宁夏同心东约百里。
三封内蒙古磴口西北约八十里。
三绛云南永仁东四十余里。
于齐甘肃玉门西北低窝辅附近。
于离山西汾阳一带。
于陵山东邹平东南。
于潜浙江临安西于潜镇。
土军山西石楼。
土垠河北丰润东约十里。
土鼓山东章丘东北数里。
下邳江苏邳县南偏西,约五十里。
下邑安徽砀山东。
下邦陕西渭南东北二十余里。
下相江苏宿迁西南数里。
下隽湖北通城西北约十里。
下密山东昌邑东。
下博河北深县东南约四十里。
下落河北涿鹿。
下雉湖北阳新东。
下蔡安徽凤台下蔡镇。
下曲阳河北晋县西。
下辨道甘肃成县西北二十余里。
万年陕西临潼东北七十里。
大末浙江衢县东北。
大成内蒙古杭锦旗东南约七十里。
大阳山西平陆西南。
大要甘肃宁县东南。
古今地名对照表瑞州一一宋理宗时改筠州为瑞州,治高安(今属江西)。
元为路。
明清为瑞州府。
民国废府。
槐里——后秦姚兴称帝处。
汉改废丘县置,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榆关——即渝关、山海关。
隋开皇三年(583年)筑。
明洪武初徐达修复改建。
榆林——隋唐榆林郡治榆林县,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
榆林郡,隋唐时即胜州。
五代后废。
今陕西榆林,明本为榆林堡。
明成化七年(1471年)移延绥镇治此,延绥后称榆林,遂为重镇。
清雍正置榆林府。
民国废府。
世传有榆林为沙患三次迁城之说,实无其事。
楼烦——①古部落楼烦,春秋末居今山西宁武,岢岚等地。
战国赵武灵王攻占今宁武附近后,建楼烦县。
西晋末废。
②隋置楼烦郡,治静乐(今属山西)。
唐为岚州楼烦郡。
鄢、鄢陵——鄢本坛姓古国,春秋初年为郑武公所灭,改称鄢陵,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
幕府山——在今南京北,东晋南朝时为建康门户。
蓟——先秦燕国国都,在今北京城西南隅。
蓟县一—古蓟县在今北京城西南隅,秦置,辽改为析津。
今天津市蓟县本为蓟州治所,名渔阳,明省入本州。
民国改为蓟县。
蓟州——唐开元时置,治所见“蓟县”条。
蓟州在明为九边之一,辖地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总兵官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西北)。
蓬州——北周置,治安固(今四川营山东北)。
唐治大寅(今仪陇南)。
元移相如(今蓬安)。
蒲子——汉蒲子县在今山西隰县。
刘渊曾以为都城。
蒲州——北周改泰州置,治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
唐升河中府。
明仍为蒲州。
清雍正时为蒲州府。
民国废府。
蒲坂——秦置县。
曹魏至北周为河东郡治所,隋大业中并入河东县。
蒲姑——即毫姑、薄姑,古国,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被周公所灭。
周封吕尚于此。
蒲类——西域古国,在今新疆东部巴里坤湖附近。
曾属姑师,汉破姑师,置车师前后国、蒲类前后国等。
东汉时仅存蒲类前国。
以后为鲜卑、突厥属地。
蒲类海——汉代人称巴里坤湖为蒲类海。
唐称婆悉海。
蒲昌海一—今罗布泊的古称,又称盐泽。
蒙舍城——公元649年蒙舍诏的细奴逻建大蒙政权,建都此处,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二画】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
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
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
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
⑧秦汉郡。
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
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
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
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画】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
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
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
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
明废。
②古郡名。
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
春秋时名州来。
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
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
旋改北平行都司。
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
明移今大名。
古今地名对照表-宋代州军(不完全统计)以下各州军系由《细说宋朝》一书中整理而得,宋朝四百州,已得其半也!山东:密州(山东诸城、胶县),密州胶西县(山东胶县),密州板桥镇(山东胶县),密州诸城(属山东),沂州(山东临沂),济州(山东钜野),郓州(山东东平),东平府(山东东平),登州(山东蓬莱),德州(山东陵县),棣州(山东惠民),齐州(山东济南),淄州(山东淄博市南),青州(山东益都),胶西陈家岛(薛家岛),唐岛(黄岛),宁海州(山东牟平),沧州乐陵(属山东),寿丘(山东曲阜境内),营丘(山东临淄)江苏:上元县(江苏南京市境),海州(江苏连云港),泗州(江苏盱眙东北),高邮军(江苏高邮),吴县(苏州市),江宁府(江苏南京),金陵(江苏南京),苏州(江苏苏州),楚州(江苏淮安),建康府(江苏南京),真州(江苏仪征县),涟水军(江苏涟水),虹县(江苏泗县),常州(江苏常州),盱眙军(江苏盱眙),平江府(江苏苏州),道州(江苏南通),秀州华亭(上海市松江),扬州(江苏扬州),扬州大仪镇(江苏扬州西北),淮阳军(江苏邳县西南),东海县(江苏连云港南,当时还是海岛),嘉兴(属江苏),江阴军(江苏江阴),秀州上海镇(上海市),泰州(属江苏),润州(江苏镇江)安徽:安丰军(安徽寿县),滁州(安徽滁县),濠州(安徽凤阳东北),庐州(安徽合肥),天长县(安徽天长),无为军(安徽无为),安庆府(安徽安庆市),池州(安徽贵池),鲁港(安徽芜湖南),广德(安徽广德),镇巢军(安徽巢县),太平州(安徽当涂),拓皋(安徽巢县西北),灵壁县(安徽灵壁),宿州(安徽宿县),宣州(安徽宣城),徽州(安徽歙县),花靥镇(安徽寿县西北),舒州(安徽安庆),和州(安徽和县),合肥(安徽合肥),歙州(安徽歙县),亳州(安徽亳县),颖州(安徽阜阳),寿州(安徽凤台),采石矶(安徽马鞍山),天长军(安徽天长),藕塘(安徽定远东南),顺昌府(安徽阜阳),蕲县(安徽宿县东南),丁家州(安徽铜陵东北)河南:虢州(河南灵宝东),商于(河南淅川西南),邓州(河南邓县),浚州(河南浚县东北),黎阳(河南浚县),河阳(河南孟县),相州(河南安阳),陕州(河南三门峡市),应天府(河南商丘),澶州(河南濮阳),陈州(河南淮阳),汴京(河南开封),光州(河南潢川),宋州(河南商丘),归德(河南商丘),蔡州(河南汝南),息州(河南息县),泗水关(河南巩县东),共城(河南辉县),唐州(河南唐河县),新县(河南息县),褒信(河南息县包信集),光山县(河南光山县),澶渊(河南濮阳),滑州(河南滑县),巩县(属河南),河南府(河南洛阳),鲁山县(属河南),黎阳津(河南浚县东南),卫州(河南卫辉、汲县),颖昌府(河南许昌东),开封府(河南开封),禹山(河南邓县西南),钧州(河南禹县)河北:野孤岭(河北张家口之北),五马山寨(河北赞皇东),贝州(河北清河境)→恩州[王则变乱平定后],肥乡县(河北肥乡),平州(河北卢龙),中山(河北定县),沧州(河北沧州东南),洛州(河北邯郸东北),宁州(河北原青县),莫州(河北任丘),幽州(北京),岐沟关(河北新城北),飞狐关(河北涞源北),瀛州(河北河间),镇州(河北正定),定州(河北定县),涿州(河北涿县),保州(河北保定),魏县(河北魏县西南三十里),真定府(河北正定),磁州(河北磁县),大名府(河北大名),君子馆(河北河间北),深州(河北深县南),祁州(河北安国),易州(河北易县),威虏军(河北徐水西),遂城(河北徐水),赵州(河北赵县),邢州(河北邢台),安肃军(河北徐水),广信军(河北徐水西遂城镇),霸州(天津霸县),望都(河北定县东北),得胜口(河北昌平西北),雄州(河北雄县),高阳(属河北),泥姑寨(天津塘沽),宁边军(河北蠡县),鸳鸯泊(河北张北西北),高阳关(河北高阳东),范村(河北涿县西南),良乡(属北京),滦州(河北滦县),营州(河北昌黎),武州(河北宣化),中山府(河北定县),恩州古榆渡(河北清河西),通州(北京通县),清州(河北青县),景州(河北东光),献州(河北献县),蠡州(河北蠡县),安州(河北安新南),河间府(河北河间),沃州(河北赵县),冀州(河北冀县),威州(河北井陉),安肃州(河北徐水),赞皇(河北赞皇)内蒙古:开平(内蒙古正蓝旗东),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大明城),夹山(内蒙古包头附近),夏州王庭镇(内蒙古乌审旗西南),黄羊平(内蒙古乌审旗西北),宥州(内蒙古乌审旗西南),天德军(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胜州(内蒙古托克托),夏州(内蒙古乌审旗南)云内州(内蒙古吐默特左旗东南)吉林:黄龙府(吉林农安),宁江州(吉林扶余东南)辽宁:辽阳府(辽宁辽阳)黑龙江:出河店(黑龙江肇东),长春州(黑龙江肇源西南),泰州(黑龙江白城),金朝上京(黑龙江阿城),金上京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南)山西:河东(山西),大同府(山西大同市),威胜军(山西沁县),隆德府(山西长治),云中(山西大同),河中府(山西永济西),潞州(山西上党、长治),寰州(山西朔县东),泽州(山西晋城),云州(山西大同),朔州(山西朔县),应州(山西应县),石岭关(山西太原北),雁门关(山西代县北),蔚州(山西蔚县),灵丘(属山西),大石路(山西代县西北),汾阴(山西万荣西南),汾州西河(山西汾阳),武州(山西神池),辽西京(山西大同),绛州(山西新绛),平定州(山西平定),平阳府(山西临汾),吉州(山西吉县),隰州(山西隰县),沁州(山西沁县)陕西:延州(陕西延安),麟州(陕西神木县北),丰州(陕西府谷县北),商州。
古诗词中古今地名对照
古诗词中常常提到古今地名,这些地名可能因为历史变迁、地
理位置等原因发生了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中的地名对照:
1. 长安,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都城,即现在的西安,曾是唐朝的
都城。
在许多古诗词中都提到了长安,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中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
不见使人愁。
”长安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繁华和壮丽。
2. 洛阳,洛阳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之一,位于河南省。
在古诗
词中,洛阳常常被赞美为繁华富丽之地,如杜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洛阳亲友如
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怀念。
3. 江南,江南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通称,包括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福建等省份。
在古诗词中,江南常常被赞美为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有“常记溪亭日暮,沉
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江南在古诗词中常常
象征着恬静和柔美。
以上是一些古诗词中常见的地名对照,这些地名在古诗词中常常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通过对这些地名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中国古代城市名称对照中国古代城市名称对照可以参考以下表格:
现代名称古代名称
北京平安
上海上海
广州广州
成都成都
杭州临安
南京金陵
西安长安
苏州昆山
青岛登州
重庆江陵
天津辽宁
济南淄博
郑州洛阳
大连还朝
哈尔滨南京街
厦门福州
武汉江陵
长沙岳州
福州鼓楼
宁波明州
南昌景德镇
合肥安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现代城市名称和古代城市名称的对照,但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城市可能会有不同的名称和变化。
古今主要城市名称对照
长安--西安常山--石家庄陈仓--宝鸡
宁古塔--宁安朝哥--淇县下相/钟吾--宿迁兰陵--枣庄梁溪/金匮--无锡九原--包头
汝南--驻马店琅琊--临沂云中--托克托泸州--合肥当涂--马鞍山金陵--南京
宣武--西城区幽州--保定崇文--东城区徽州--黄山崇安--武夷山渝洲--重庆
张垣---张家口琴川---常熟海州府---连云港永嘉---温州沙洲---张家港沔阳---仙桃归绥---呼和浩特庐陵---吉安毗陵---常州尧都---临汾京口---镇江云中---大同上党---长治广陵---扬州骈邑---临朐月港---漳州阜阳---颍州夷陵---宜昌海曲---日照漾泉---阳泉晋阳---太原建宁---株洲明州---宁波长平----高平静海----南通江陵---荆州登瀛---盐城浔阳---九江鸣沙---中卫奉天---沈阳登封---颍川桐丘---扶沟饶州---鄱阳婺洲---金华宝安---深圳赢牟---莱芜龙渊---塘边嘉应---梅州邕州---南宁登州---烟台龙袍---八一榆次---晋中玉带---红星。
古今地名对照大全七闽指今福建。
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九江①今九江市。
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江)。
③秦汉郡。
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
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
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
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
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
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
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
明废。
②古郡名。
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凤台。
春秋时名州来。
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
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
旋改北平行都司。
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
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
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黄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中国地名的古今叫法一、北方1. 北京(古称燕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燕京是其古称,源自于春秋时期的燕国。
2. 太原(古称晋阳):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古称晋阳,因为太原位于晋国的故地。
3. 呼和浩特(古称盛京):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古称盛京,意为繁荣的城市。
二、东方1. 上海(古称沪上):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古称沪上,因为上海位于长江口的沪渎地带。
2. 南京(古称金陵):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古称金陵,因为南京是金陵山的所在地。
3. 青岛(古称胶州):青岛是山东省的重要港口城市,古称胶州,因为青岛位于黄海之滨的胶州湾。
三、西方1. 西安(古称长安):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古称长安,因为西安是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长安意为永久安定。
2. 成都(古称蜀都):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古称蜀都,因为成都是古代蜀国的都城。
3. 兰州(古称金城):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古称金城,因为兰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四、南方1. 广州(古称番禺):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古称番禺,因为广州位于番禺县的所在地。
2. 深圳(古称蛇口):深圳是广东省的一个特区,古称蛇口,因为深圳原本是一个小渔村,以渔业为主要产业,蛇口是其渔港的所在地。
3. 福州(古称闽都):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古称闽都,因为福州是古代闽国的都城。
以上是中国地名的古今叫法,这些地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每一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些地名都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象征。
他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
这些地名不仅仅是一串字,更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人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历史地名古今对照中国历史地名对照1:先秦——古地名或国名---所属时代---今地名或范围涿鹿---黄帝---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XXX---黄帝---河北涿鹿县东南龙门山---禹---山西河津县西北会稽山---禹---浙江绍兴一带鸣条---夏---山西运城安邑镇北南巢---夏---安徽巢县西南亳(音bo2)---商---河南商丘殷---商---阳小屯村朝歌---商---河南淇县岐山---周---陕西岐山县东北羑里(羑音you3)---周---河南汤阴县一带盟津---周---河南孟津东北孤竹国---周---河北卢龙崇国---周---陕西省沣水县首阳山---周---山西永济西南牧野---周---河南淇县西南镐京---周---陕西西安市西洛邑---周---河南洛阳市彘(音zhi4)---周---山西霍县东北骊山(骊音li4)---周---陕西临潼东南齐国(首都临淄)---年龄---山东淄博鲁国首都---年龄---山东曲阜莒(音ju3)国都城---春秋---山东树东莒县宋国首都---年龄---商丘南北杏---年龄---山东东阿县北郑国首都---年龄---河南新郑长勺---春秋---山东莱芜东北燕国都城------春秋---北京楚国都城---春秋---湖北江陵西北召陵(召音sha4)---年龄---河南郾城县方城(楚国的长城)---年龄---河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葵丘---春秋---河南兰考东XXX(盂音yu2)---年龄---河南睢县西北泓水(泓音hong2)---年龄---河南柘城西北晋国都城---春秋---山西翼城东南五鹿---年龄---河南濮阳东南城濮---年龄---山东鄄城西南践土---春秋---河南原阳西南滑国地界---年龄---河南省崤山(崤音yao2)---春秋---河南洛宁县北XXX---年龄---河南嵩县东北邲地---春秋---河南郑州市东城父---年龄---河南襄城西郢都(郢音ying4)---春秋---湖北江陵西北吴国都城---春秋---江苏苏州昭关---年龄---安徽含山县北鲁国陬邑(陬zou3)---年龄---山东曲阜东南中都---年龄---山东汶上县汶阳---年龄---山东泰安西南越国首都---年龄---浙江绍兴槜李(槜音zui1)---春秋---浙江嘉兴西南苎罗山---春秋---浙江诸暨南黄池---年龄---河南封丘县西南晋阳---春秋---山西太原市XXX---春秋---山西夏县西北平阳---春秋---山西临汾县西南韩国首都---年龄---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国都城---春秋---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国都城---春秋---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雍城---战国---陕西凤翔县咸阳---战国---陕西咸阳市东北大梁---战国---河南开封桂陵---战国---河南长垣西北马陵---战国---河北台甫县东南商于---战国---河南淅川县西南XXX---战国---山东滕县东南莒城---战国---山东莒县即墨---战国---山东平度县东南武关---战国---陕西丹凤县东南汨罗江---战国---湖南省东北部渑池(渑音mian3)---战国---河南渑池县西野王---战国---河南沁阳上党郡---战国---治所在今山西长治邺城---战国---河北临漳县西南XXX---战国---河南禹县督亢---战国---在河北涿县一带易水---战国---河北易县代城---战国---河北蔚县寿春---战国---安徽寿县西下邳---秦---江苏睢宁西北XXX---秦---山东胶南县沙丘---秦---河北广宗县西阳城---秦---河南登封东南渔阳---秦---北京市密云西南阳夏--- 秦---河南太康县大泽乡---秦---安徽宿县东南陈县---河南淮阳关中---秦---函谷关以西地区会稽郡---秦---治地点今江苏姑苏。
(完整word版)古今地名对照表《古今地名对照表》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象征。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古老的地名经过漫长的岁月,依然代表着特定的地域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通过《古今地名对照表》的方式,对比古今地名,探究其背后的故事与变迁。
一、“京都”与“北京”“京都”是中国古代皇城的泛指,代表着权力与中央政权。
而“北京”则是中国现代首都的名字。
这两个地名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古代,中国的皇城多为京都,最早的京都是在商朝,被称为商京都。
随后,周朝、秦朝、汉朝等都建立了不同的京都。
但在元朝开始,北京成为了中国的京都,成为了元、明、清三朝的都城。
直至今日,北京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首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二、“长安”与“西安”“长安”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名称,而“西安”则是长安所在地的现代名称。
这两个地名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也是东亚古代最大的城市之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富庶的朝代之一,长安也因此成为了当时国内外文化和商业交流的中心。
而西安则是长安的现代名称,除了保留了一部分古代建筑和文化,还增加了现代城市的特色和功能。
三、“洛阳”与“开封”“洛阳”是中国古代的都城,而“开封”则是洛阳所在地的现代名称。
洛阳和开封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城市。
洛阳作为东亚古代文化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是古代中国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中心之一。
而开封作为古洛阳的现代名称,也保留了一部分古代历史景观,如伽蓝寺、白马寺等,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商路,而“一带一路”则是中国近年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不仅贸易繁荣,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而一带一路则是中国在现代倡导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构想,旨在通过互联互通的合作,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城市古今名称
常山--石家庄
宁古塔--宁安
下相/钟吾--宿迁
梁溪/金匮--无锡
汝南一驻马店
云中一托克托
当涂--马鞍山
宣武--西城区
崇文--东城区
崇安--武夷山
张垣--张家口
海洲府一连云港
沙洲--张家港
归绥--呼和浩特
毗陵--常州
京口一-镇江
上党--长治
骈邑--临朐
阜阳--颖州
海曲一日照
晋阳--太原
明州--宁波
静海--南通
登瀛--盐城
鸣沙--中卫
登封一-颍川
饶州--鄱阳
宝安--深圳
龙渊--塘边
邕州--南宁
龙袍--八一
玉带--红星
长安--西安
陈仓--宝鸡
朝歌一淇县
兰陵--枣庄
九原--包头
琅琊--临沂
泸州--合肥
金陵--南京
幽州一保定
徽州一黄山渝洲一重庆琴川一常熟永嘉--温州沔阳一仙桃庐陵--吉安尧都一临汾云中一大同广陵--扬州月港--漳州夷陵--宜昌漾泉--阳泉建宁--株洲长平--高平江陵--荆州浔阳—九江奉天--沈阳桐丘--扶沟婺州--金华赢牟--莱芜嘉应--梅州登州--烟台榆次--晋中。
刷题练习
【例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下列诗句与苏州有关的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D。
解析:A项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武汉,与题干不符合。
B项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杭州西湖的美景,故排除。
C项出自杜牧的《泊秦淮》,而秦淮河在南京,描绘的是南京的奢靡生活,故排除。
D项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指的现在的苏州。
故本题答案选D。
【例2】下列古代城市别名与现代地名对应错误的是( )
A.石头城——南京
B.广陵——扬州
C.锦官城——西安
D.京口——镇江
【答案】C。
解析:成都古代别称为锦官城、蓉城、少城、锦城等,而西安古代别称长安、镐京和西京等,故锦官城与西安不匹配。
故本题答案选C。
让大脑放松的小窍门
伸个懒腰、闭眼眯一会儿、深呼吸几次……这些短暂的休息,能让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抽10分钟就够了
如果学校没有午休时间,那就抽出10分钟午睡。
这样做就能使人保持至少2小时以上精神活跃。
如何用10分钟时间,打造一个完美的小憩?
选对时间。
这10分钟最好在饭后,而且在11:00—13:00之间。
睡前设闹钟。
许多人因担心睡过头,结果很难入睡,而设好闹钟会使人消除这一担忧。
听着“白噪音”。
为了完美的午睡,应该找一个黑暗、安静的场所。
如果必要的话,可以使用眼罩、耳塞,或者下载一些海浪声、风声等“白噪声”来排除干扰。
认真伸一个懒腰
伸懒腰能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还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收缩和呼吸加深。
大脑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
伸懒腰时保持身体放松,将双手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于头顶,脚尖交替伸直和上钩,四肢伸展的同时,还可以向左右转体,大约持续30秒钟。
发呆5分钟
专家研究显示,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
研究者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
这种特殊的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还能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
另有研究发现,每天适当发会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风险降低25%。
做个头部按摩
简单的头部按摩自己就能做,比如梳头疗法。
选择个人比较能接受的力度,用十指指肚或指尖,从双眼眼眶上沿开始顺着往后梳头,梳至颈后风池穴,反
复数次,也可以用牛角或实木梳子代替手指。
这个动作可以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和经穴,有效松弛头部神经的紧张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每天坚持梳头3~5分钟,对于解除疲劳和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大有好处。
吃点健康零食
在两餐之间或餐前吃点健康零食,既可以让你得到身心的放松,还有助于补充营养。
不妨在教室储备些零食,在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给自己来个短暂的“茶歇”,酸奶、水果、坚果等都是比较健康的零食选择。
出门晒晒太阳
晒太阳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国人晒太阳的时间仍远远不够。
不妨在你感到疲倦时,把晒太阳这个功课补上。
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是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此时可以散散步。
可以多晒晒背部、双腿和头顶,有助于钙的吸收、合成,还能提高免疫力,每次晒15~20分钟为宜。
和别人分享一件趣事
欢笑是最好的减压良药。
学习一两个小时后,和同学或家人分享一件趣事,或看看漫画书、搞笑视频等,都可以瞬间降低体内的压力激素。
也可以走动一下,与同学聊聊天,身体也能得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