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与赏析结课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1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课作业在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美术作品,提升审美素养。
3. 通过对优秀结课作业的欣赏,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教学重点:1. 优秀结课作业的特点及评价标准。
2. 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3.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个人感悟和创作灵感的激发。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2. 如何将欣赏过程与学生的创作灵感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优秀结课作业图片。
2. 学生作品集,包含不同风格和技法的美术作品。
3. 评价标准表格,用于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结课作业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 提问:什么是结课作业?它在美术学习中有什么作用?二、欣赏优秀结课作业1. 展示优秀结课作业图片,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分析作品的特点,如构图、色彩、线条、材质等。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被评为优秀?它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三、评价标准讲解1. 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如创新性、技术性、审美性等。
2.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展示的优秀结课作业进行评价。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评价观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四、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如艺术史角度、文化角度、情感角度等。
2. 分享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如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等。
3. 学生结合所学方法,对所展示的作品进行欣赏。
五、个人感悟与创作灵感激发1. 学生分享对美术作品的个人感悟,如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寓意等。
2. 鼓励学生将欣赏过程与自己的创作灵感相结合,提出创作思路。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灵感,互相启发。
六、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结课作业在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美学原理作业---------------------------------------美学原理作业梁启超:趣味美学梁启超曾说:“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
他又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
”梁启超把趣味主义推广到了整个人生的领域。
他的审美观具有鲜明的人生指向;他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是审美的。
由趣味出发,梁启超构筑了一个以趣味为根基、以人生为指向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
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创化从有责任的“趣味”出发到人生“春意”之体味,是对积极入世与自由畅神、理性追求与生命激扬融合为一的人生胜境的个性化追寻。
对于梁启超来说,他既需要生命的感性冲动来激发生活的热情,又需要理性与良知来承担社会的责任。
因此,他以个体生命激扬为标的的趣味追寻又是以宇宙运化的责任为前提的,呈现出试图将生命本质的肯定和生活意义的实现相统一的个性化美学思考。
概念。
客观地看,中国文化中艺术论的趣味论和西方文化中审美论的趣味论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都留下了一定的痕迹。
但梁启超又在传承化合中对趣味作出了自己的界定,赋予了趣味以新的理论内涵与理论特质。
不放弃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热情与责任。
从整体言,其积极意义当超过消极影响。
而在今天,梁启超趣味美学所包孕的对审美与人生、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思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的实现是以生命力的激活为前提的。
没有生命之趣,就没有审美之求;没有美的存在,就没有人生的意义;没有个体与众生与宇宙的迸合,也就没有感性个体的自由创化。
这样的人生意境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其哲理意趣与美学意趣对于今天的人文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启思。
王国维:意境、境界论后世评价王国维的“境界”理论,一般肯定其文学评论价值,认为在美学界并无多大影响。
2016美学原理课后满分作业及答案(总3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鲍姆嘉通D、毕达哥拉斯我的答案:B得分:?分2【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美学散步》B、《文艺心理学》C、《西方美学史》D、《谈美》我的答案:A得分:分3【单选题】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
A、《宋元戏曲考》B、《人间词话》C、《谈美》D、《红楼梦评论》我的答案:C得分:分4【单选题】“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蔡元培我的答案:D得分:分5【单选题】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
A、《诗论》B、《西方美学史》C、《美学散步》D、《判断力批判》我的答案:A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B、美学等同于美术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我的答案:D得分:分2【单选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审美的层面是艺术本体的层面B、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C、审美活动等同于艺术活动D、审美活动是美学的研究对象我的答案:C得分:分3【单选题】下列关于审美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可有可无的精神文化活动B、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生存活动C、是人性的一项基本价值需求D、是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我的答案:C得分:分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
A、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B、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C、美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D、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我的答案:C得分:分5【判断题】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都是无所不在的。
()我的答案:√得分:分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出自于()。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P62.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
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P23、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
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4.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
“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第一个从哲学思辨得高度讨论美学得哲学家就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鲍姆嘉通•D、毕达哥拉斯我得答案:B得分: 20、0分2【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得就是。
•A、《美学散步》•B、《文艺心理学》•C、《西方美学史》•D、《谈美》我得答案:A得分: 20、0分3【单选题】王国维得作品不包括。
•A、《宋元戏曲考》•B、《人间词话》•C、《谈美》•D、《红楼梦评论》我得答案:C得分: 20、0分4【单选题】“以美育代宗教”得说法就是由谁提出得?•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蔡元培我得答案:D得分: 20、0分5【单选题】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得就是。
•A、《诗论》•B、《西方美学史》•C、《美学散步》•D、《判断力批判》我得答案:A美学研究得对象及学科性质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对美学得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就是一门交叉学科•B、美学等同于美术•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D、美学就是表现为理论形态得审美意识我得答案:D得分: 20、0分2【单选题】下面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审美得层面就是艺术本体得层面•B、艺术活动就是审美活动•C、审美活动等同于艺术活动•D、审美活动就是美学得研究对象我得答案:C得分: 20、0分3【单选题】下列关于审美活动描述正确得就是。
•A、就是人类可有可无得精神文化活动•B、就是人类得一种高级生存活动•C、就是人性得一项基本价值需求•D、就是美学研究得意义所在我得答案:C得分: 20、0分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美学得学科性质得就是。
•A、美学就是一门人文学科•B、美学就是一门理论学科•C、美学就是一门心理学学科•D、美学就是一门交叉学科我得答案:C得分: 20、0分5【判断题】艺术美、社会美与自然美都就是无所不在得。
我得答案:√得分: 20、0分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人类最高得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出自于。
美学原理??分)选择题(50分)1、李泽厚对“美”的认识是:?分)A.美在心不在物B.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C.现实事物的美是美感的根源D.美是主客观的统一2、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分)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B.美学等同于美术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3、对休闲描述不恰当的是??分)A.是一种生命状态B.以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为内容C.是一种行为方式D.是无所事事4、《风雅生活论》的作者是??分)A.雨果B.巴尔扎克C.莫泊桑D.福楼拜5、“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审美活动三个因素:种族、环境、时代”是谁提出的??分)A.孟德斯鸠B.泰纳C.卢梭D.韦伯6、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分)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着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7、美育主要是什么??分)A.个体B.群体C.关系D.社会8、()不仅是美感活动的特征,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分)A.直觉性B.传达性C.愉悦性D.超越性9、以下体现人体美的雕塑不属于罗丹的是??分)A.《思想者》B.《永恒的偶像》C.《大卫》D.《吻》10、中国美学认为: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是:?分)A.主客统一B.情景交融C.天人合一D.万物有灵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A.悲剧最积极的审美效果是使人正视人生的负面。
B.只有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C.古希腊悲剧中知道预言是预言实现的条件。
D.以上说法都正确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分)A.运用逻辑判断命题的形式阐释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蕴只是近似的描述。
B.一种阐释只能照亮艺术作品丰富意蕴的某个侧面。
C.伟大的作品具有无限的阐释可能性。
D.以上说法都正确13、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分)A.感知B.表象C.情感D.理解14、以下对休闲与休闲文化的说法错误的是??分)A.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是()。
•A、•B、•C、•D、我的答案:B得分:?分2【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B、•C、•D、我的答案:A得分:分3【单选题】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4【单选题】“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5【单选题】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
•A、•B、•C、•D、我的答案:A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2【单选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3【单选题】下列关于审美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5【判断题】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都是无所不在的。
()我的答案:√得分:分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出自于()。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2【单选题】不属于学习美学的有利作用是()。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3【单选题】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4【单选题】审美活动的核心是()。
•A、•B、•C、•D、我的答案:B得分:分5【判断题】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形态的美学学科体系已经形成。
()我的答案:×得分:分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以下哪些属于广义的“美”()•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2【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3【判断题】朱光潜在美学大讨论中解决的理论问题是: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对美的社会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什么是美学(一)作业单选题(50分)1、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50.00分) A.《宋元戏曲考》B.《人间词话》C.《谈美》(√)D.《红楼梦评论》判断题(50分)1、西方美学是从鲍姆嘉通开始的。
(50.00分) 是否(√)什么是美学(三)作业单选题(50分)1、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美学?(50.00分) A.学习美学可以完善人格修养B.学习美学可以完善自身理论修养C.学习美学可以扩大知识视野D.以上说法都正确(√)判断题(50分)1、审美活动都属于艺术活动。
(50.00分)是否(√)“美”是什么(二)作业单选题(50分)1、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50.00分) A.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B.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C.美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D.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判断题(50分)1、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50.00分)是(√) 否“美”是什么(四)作业单选题(50分)1、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50.00分)A.儒家B.道家(√)C.佛家D.阴阳家判断题(50分)1、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50.00分)是(√) 否美感的分析(二)作业单选题(50分)1、以下不属于“现量”的三种含义的是?(50.00分)A.现在B.存在(√)C.现成D.显现真实判断题(50分)1、梵高是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
(50.00分)是(√) 否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一)作业单选题(50分)1、被园林家称为“园之魂”的是:(50.00分)A.假山B.水(不选这个)C.竹D.香正确答案: D判断题(50分)1、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距离有助于产生美感。
(50.00分)是(√) 否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三)作业单选题(50分)1、对审美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50.00分)A.地理环境B.社会文化环境(√)C.审美对象D.审美主体判断题(50分)1、时尚是上层人士的特权(50.00分)是否(√)自然美(下)作业单选题(50分)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50.00分)A.持肯定美学观点的人认为自然美不能按照等级区分。
什么是美学(一)作业 (100.00分)选择题(50分)1、《人间词话》是谁的名著? (25.0分)∙A.王国维∙B.梁启超∙C.叶朗∙D.朱光潜2、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是梁启超、国维与谁? (25.0分)∙A.叶朗∙B.朱光潜∙C.胡适∙D.蔡元培判断题(50分)1、蔡元培曾经表“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50.0分)是否“美”是什么(一)作业 (100.00分)选择题(50分)1、中国古代诗歌中沉郁之美指的是? (50.0分)∙A.王国维∙B.李白∙C.杜甫∙D.李贺判断题(50分)1、古希腊的美是一种单纯的、完整的、和谐的美。
(50.0分)是否美感的分析(一)作业 (100.00分)选择题(50分)1、“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
”是谁说的? (50.0分)∙A.梯利希∙B.席勒∙C.黑格尔∙D.汤因比判断题(50分)1、《天净沙·秋思》是李贽的作品。
(50.0分)是否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一)作业 (100.00分) 选择题(50分)1、《没有地址的信》作者是? (50.0分)∙A.泰纳∙B.普列汉诺夫∙C.海德格尔∙D.伏尔泰判断题(50分)1、“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是魏源说的。
(50.0分)是否自然美(上)作业 (100.00分)选择题(50分)1、“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诸外物者,皆须臾之物。
”是谁说的 (50.0分)∙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判断题(50分)1、“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向。
”是朱光潜说的。
(50.0分)是否艺术美(四)作业 (100.00分)选择题(50分)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是谁说的? (25.0分)∙A.王羲之∙B.张宣∙C.怀素和尚∙D.赵孟頫2、《园冶》的作者是? (25.0分)∙A.张宣∙B.郑板桥∙C.约翰·凯奇∙D.计成判断题(50分)1、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指的是眉毛。
《美学原理与赏析》结课论文引言:听了《美学原理与赏析》这门课,我对“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却又不怎么了解了。
因为在我原来的印象里,“美”就是好看,远没有这么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对老师渊博的学识深表钦佩。
虽然课时很短,但我学到的东西很多。
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可能显现不出来,但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多了一份评判美丑的意识,对“美”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
学生平时就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颇感兴趣,听了老师的课,兴趣愈发浓厚。
怎奈平时苦于课业,无心专门查阅学习。
想到老师留此作业,苦思冥想也不知该如何下手,索性写一篇有关文艺复兴时期我最感兴趣的人物—达·芬奇的论文,也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一下,但绝无半点糊弄搪塞之意。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正是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也造就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
在众多的艺术家中,我最为感兴趣的是列昂纳多·达·芬奇。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杂家”。
他所精通的学科门类范围之广,恐怕连《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也望尘莫及(不知道诸葛亮美术方面有何造诣)。
正是由于他天赋异禀,使得后人为他杜撰了许多传奇的经历,因为就像没有福尔摩斯断不了的案一样,仿佛任何事情发生在他身上都不足为奇,这也为他的一生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还有好多影视作品中出现过达·芬奇的影子,例如《盗走达芬奇》,《达芬奇密码》等,足见后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我便是被他的才华和神秘所深深的折服了。
列昂纳多·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美学原理作业4在学完第七章至第八章后完成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32分)1、审美欣赏是精神上的再创造,具有强烈的()色彩。
A.团体B.民族C.地域D.个性2、马克思认为,审美教育是需要()A.意境的B.幻想的C.艺术洞察力的D.基本条件的3、美育通过人的情感的感发,让人的个性情感得到()。
A.满足B.教育C.价值体现D.表现和升华4、马克思从()的角度确立美育基本任务。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培养自由人C.培养解放了的人D.培养艺术人5、美感活动的目的是()。
A.审美态度B.美感教育C.改造自然D.改造社会6、美育侧重于对美的对象的自觉体验,着重培养个体的特定情感和()。
A.开拓性B.意志C.独创性D.情操7、“兴”就是指艺术家因感受到某种存在而发生了()。
A.审美经验B.审美态度C.主观情绪的变化D.联想8、艺术家的“人心之动”就是意象的()。
A.重组B.再创造C.物化D.创造和生成9、人类对美的鉴赏活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根本的是审美主体的鉴赏能力和()A.审美意识B.审美观念C.审美心理D.审美态度10、审美欣赏的心理特征,首先应当是形象的()。
A.鲜明性B.个性化C.刺激性D.直觉性11、()反映了在文学艺术中美育与德育的统一。
A.教学相长B.循循善诱C.博闻强记D.寓教于乐12、最重要的美育方式是()。
A.智育审美B.自然审美C.艺术审美D.社会审美13、朱光潜说:“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冲动和情感谊自由发泄的机会。
”这表明美育具有()A.娱乐作用B.感化作用C.陶养作用D.交流作用14、自然的陶养是美育的()。
A.最基本的道理B.基本途径之一C.很次要的途径D.一种间接的途径15、苏珊朗格说:“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多得多”,说明美育()A.要重视情感B.要重视儿童的哭声C.光有情感是不够的D.光有哭声还不够16、“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A.观众是真正的艺术家B.审美活动无标准可言C.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创造D.作家的创造不及观众的创造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选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
3.1 美感是体验而非认识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中国美学中的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
∙A、审美活动∙B、审美经验∙C、审美态度∙D、审美境界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2【单选题】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
∙A、儒∙B、善∙C、道∙D、法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3【单选题】不能用来代指“美感”的概念是()。
∙A、审美经验∙B、审美意象∙C、审美意识∙D、感兴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4【判断题】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距离有助于产生美感。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判断题】埃尔金斯《视觉品位》中看油画的方式有助于产生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3.2 审美态度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下列人物中,最早发现移情作用的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杜夫海纳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2【单选题】以下对“体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狄尔泰予以概念化。
∙B、它是一种跟生命、生存、生活相关的经验。
∙C、它在德语中是“经历”的意思。
∙D、以上说法都正确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3【判断题】“庭前柏树子”的典故告诉人们佛法大道就在当下眼前这个世界。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4【判断题】美感与生理快感是相同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判断题】禅宗认为事物的意义在于事物之外。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3.3 美感、快感、高峰体验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以下对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美感是超实用的、超功利的。
∙B、生理快感起于实用的要求的满足。
∙C、美感是和生理快感完全对立的。
∙D、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所支配,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2【单选题】美感的实质是()。
∙A、天人合一∙B、主客分离∙C、情景交融∙D、审美活动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3【单选题】以下对高峰体验说法正确的是()。
世界名画欣赏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是啊,生活中从来就不会缺少美,而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它。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其中之一就是世界名画之美,下面我将介绍两幅名画以及我对他们的理解。
一、《最后的晚餐》(约1498)(壁画 460 x 880 厘米)这幅世界名画是由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
它主要描绘了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
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
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
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在背景墙的窗子里,通过窗子,我们看见恬静的景色,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
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
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
我们知道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伊斯卡里奥特。
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犹大的侧面阴影旁是圣.彼得,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一头银丝与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轻的圣.约翰靠去。
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着一把刀,仿佛在偶然中,刀尖对着犹大的背后。
圣.约翰的头朝彼得垂着。
在所有门徒中,他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
约翰象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主人的话。
耶稣左边是小雅各,他力图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
从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们看到了圣托马斯,疑惑不解的托马斯,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手指表现出来。
达芬奇的一生达•芬奇(1452~1519)Da Vinci,Leonardo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
生于佛罗伦萨郊区芬奇镇,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昂布瓦斯附近。
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A。
del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
1472年入画家行会。
15世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
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还从事其他艺术和科学活动。
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他的代表作。
1500年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
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
1507年再去米兰,并服务于法国宫廷。
1513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
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
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
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早期创作: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
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
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构图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
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
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
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
盛期创作: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
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逼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
美术鉴赏结课作业——高更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学院:测绘与国土信息学院专业班级:土管11-02姓名:熊苡学号:311105020206高更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前言19世纪80年代中期, 印象主义陷入危机, 在印象主义之前, 大师们的作品往往很容易与大众沟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前人的艺术表现始终遵循着一个基本的原则, 那就是写实、再现。
而艺术欣赏除了用内心去细细体会外, 还要有知识层面的沟通。
在现代,画家们已经难以统一标准,几乎是每一个画家都有其独特的个人标签,他们试图挣脱大众的束缚,来表达他们更自我的艺术追求。
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已认识到印象派肤浅的一面, 他们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式的观念, 重视形体结构和构成形体的线条、色块和体面。
他们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客观物象, 要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情绪, 而不同意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纯客观的表现和对外光与色彩的片面追求, 主张用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形象。
他们表现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 因此他们笔下的形象是变形了的物象。
这就是后印象主义的起源,而高更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高更的艺术风格19世纪80年代中期, 印象主义陷入危机, 在印象主义之前, 大师们的作品往往很容易与大众沟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前人的艺术表现始终遵循着一个基本的原则, 那就是写实、再现。
而艺术欣赏除了用内心去细细体会外, 还要有知识层面的沟通。
在现代,画家们已经难以统一标准,几乎是每一个画家都有其独特的个人标签,他们试图挣脱大众的束缚,来表达他们更自我的艺术追求。
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已认识到印象派肤浅的一面, 他们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式的观念, 重视形体结构和构成形体的线条、色块和体面。
他们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客观物象, 要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情绪, 而不同意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纯客观的表现和对外光与色彩的片面追求, 主张用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形象。
他们表现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 因此他们笔下的形象是变形了的物象。
美学原理及艺术欣赏结课作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11级焊接技术与工程2班姓名:常海东学号:11850227开设“美学原理与艺术欣赏”的原因兰州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许多人对开设一些艺术欣赏类的课程产生怀疑,比如说美学原理及艺术欣赏这门课程,这个学期我选修了这门课程,也思考了这个问题,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美学原理及艺术欣赏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在于,艺术是感性世界的最高产物,哲学是理性世界的最高产物,美学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起到的是作用和反作用的作用,学习美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实现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
1、培养审美感受能力2、培养审美鉴赏能力3、培养审美创造能力4、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美学原理及艺术欣赏首先得从美开始。
爱美是人的天性。
但“人类很少长期满足于仅仅创造或领悟美,而不试图也去理解它的所作所为。
”美是什么?为什么这种事物美而那种事物不美?这种种关于美的好奇与思考就导致了美学的产生。
“美学原理”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学研究对象在鲍姆嘉登之后虽仍未取得学术界的共识,但迄今为止基本形成了三种倾向性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第二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第三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三种意见在我国美学界亦存在。
朱光潜先生等就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
美学原理与赏析结课作业
树——白玉兰
园林1602班 33 宋艳霞
树——白玉兰
【生长栽培篇】
播种繁殖采下蓇葖果后经处理,将带红色外种皮的果实放在冷水中浸泡搓洗,除净外种皮,取出种子晾干,层积沙藏,于翌年2~3月播种,一年生苗高可达30厘米左右。
整地,播种,覆土,盖膜。
二十天左右即可出苗。
幼苗期出苗后及时掀去覆盖物,插枝遮荫,并常浇水,保持湿润环境,加强管理,除杂草和追肥。
一般3-5年后即可开花。
整型修剪,适时浇水,合理施肥,适宜光照,病虫害防治病害。
壮年期玉兰既不耐涝也不耐旱,在栽培养护中应严格遵循其“喜湿怕涝”这一原则。
在栽培过程中,应该使土保持湿润而没有积水。
在养护过程中,新种植的玉兰应该保持土壤湿润,这也是保证其成活率的重要举措。
给进入正常管理的玉兰浇水,早春的返青水,初冬的防冻水是必不可缺的,而且要浇足浇透,在生长季节里,可每月浇一次水,雨季应停止浇水,在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因积水而导致烂根,此外还应该及时进行松土保墒。
玉兰喜肥,除在栽植时施用基肥外,此后每年都应施肥,肥料充足可使植株生长旺盛,叶片碧绿肥厚,不仅着蕾多,而且花大,花期长且芳香馥郁。
]玉兰虽然能耐-20℃的低温,但小规格玉兰和当年栽种的玉兰都应加强越冬管理,除在11月中下旬其落叶后应浇足浇透封冻水外,还应对树坑进行覆草、覆膜或培土处理,树体可进行涂白处理,防止春季抽条。
玉兰是抗病性较强的树种,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黄化病和叶片灼伤病。
因玉兰的枝干愈伤能力较差,在不是必须的情况下,一般不做修剪,如树形不美或较乱,应将病虫枝、干枯枝、下垂枝及徒长枝、过密枝及无用的枝条疏除,以利植株通风透光,树形优美。
修剪时间在早春展叶前进行。
玉兰一般不进行短截,以免剪除花芽。
如需要修剪,应对较大的伤口涂抹波尔多液,以防止病菌侵染。
【形态篇】
白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
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
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
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
实生起
源的大树常主干明显,树体壮
实,雄奇伟岸,生长势壮,节
长枝疏,然花量稍稀。
白玉兰
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
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
小枝灰褐色。
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毛绒绒如幼鼠蛰伏,冬态更显。
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于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
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
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
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
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
托叶散生,瓦刀状,
粘着叶柄基部两侧,
芽伸叶长,托叶脱落,
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
痕。
花先叶开放,直
立,钟状,芳香,碧
白色。
花萼与花瓣相
似共9片,倒卵形,
玉白色,有时基部带
红晕。
3月份开花,5月下旬聚合果膨胀壮实,8
月生理成熟,9月中下旬聚合果硬化,转红、开裂、
蓇葖张开,单粒种子悬垂丝而自然成熟。
还没到春天的时候,玉兰树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三月份的时候,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玉兰花渐渐有了白色或粉红色的花骨朵,花骨朵是椭圆形的,最下面有一个绿色毛茸茸的花托,白色的玉兰花全身都是白色的,粉红色的玉兰花的最上面是很浅很浅的粉色,再往下就越来越深了。
过了几天,玉兰花的花骨朵越来越大,终于玉兰花最外边的一层花瓣开了,再过几天就完全绽放了,只见的花托上有一片片洁白的花瓣,素雅清新,芳香醉人。
随后,白玉兰的花瓣会慢慢出现褐化痕迹,不再有当初洁白的摸样,步入凋谢期。
【图集篇】
【感叹篇】
自有幽香,花开满庭芳
早春时节,上课路上,猛然抬头看到含苞欲放的白玉兰花,娇羞的容颜,亭亭玉立,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皎洁透明而又略施粉黛的花瓣,沐浴着春天的光泽,散发着生命的光辉,彰显着美丽的容颜,娇艳而不失高贵。
第二天中午,怒放的玉兰花在温暖的阳光下,拼命地吮吸着春天的恩泽,张开的花瓣尽力彰显着美丽的身姿,张扬着生命中最旺盛的活力,展示着鼎盛、成熟的美丽。
第三天早晨,有两朵愈发亭立娇媚、高贵典雅,显示出生命的积淀和成熟;可是最早开放的玉兰花花瓣已经无力地垂下,活力不再,容颜褪去,萎靡,软塌,走入生命的暮年,就在泛黄欲落的花瓣旁边,冒出了几片嫩绿的叶子……
几天后,玉兰花花瓣枯黄凋零,还有几片花瓣留恋春光,不肯飘落逝去,化为泥土。
可就在它们身下,斜伸出的一条短枝上,又有了两朵悄然绽放的美丽花朵,即将占据了枝头的美丽。
紧接着,玉兰花完全隐
去娇艳的身姿,悄然飘落于大地,融入大地的怀抱,主动让位于新绿勃发的叶子,让旺盛娇艳的新生一代,尽显青春的活力。
玉兰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及时隐退让位,孕育了希望的一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尽管她的一生只有匆忙的几天!但是,她倾心倾力装点绿树,展示自己最华丽的一面,吸引人们的观赏、赞叹,给大自然留下美好的瞬间,人们不会忘却她娇艳而又高贵的身姿。
玉兰,到春天不出几日便盛开了。
如果遭遇天气不好的情况,便很快就会消逝。
李渔曾言:“故值此花一开,便宜急急玩赏,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
若初开不玩而俟全开,全开不玩而俟盛开,则恐好事未行,而杀风景者至矣。
噫!天何仇于玉兰,而往往三岁之中,定有一二岁与之为难哉!”
玉兰易逝,却又是精彩热烈的,芬芳的。
生命的历程不在于长短,在于质量,玉兰花的一生是短暂而又辉煌的…
【典故篇】
◇玉兰有着美玉、高贵的寓意;
◇明·王世懋《学圃杂疏》:
“千千万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可称玉树”。
玉兰、西府海棠、迎春、牡丹组合寓意“玉堂春富贵”。
◇清代早期引入欧洲乾隆五十四年,英国探险家和博物学家约瑟夫最早将玉兰引入英国。
◇上海市市花。
【诗词篇】
入诗始于宋,南宋《梦窗稿》录《玉兰》一首:
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
蛮腥未洗,海客
一怀凄惋。
渺征槎、去乘阆风,占香上国幽心展。
遗
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骚畹。
一盼。
千金换。
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
离烟恨水,
梦杳南天秋晚。
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上段通过描写玉兰花的美丽及它的清香,对比浪迹天涯的作者闻花香反而触动起一种感伤的情怀。
同样,玉兰花的清香在这都城中一定会受到人们充分的赞赏,词人追想玉兰花在凋谢之后必将失去它的本来面目,下段词人从眼前的玉兰想到如花般美貌动人的苏妾。
然伊人已离他而去,再求“一盼”,无异幻梦。
现在自己与苏姬两人已如烟四散,似水流失,各自东西,惟剩几多离恨别愁。
又如这南国玉兰,将零落成泥,离去的苏姬再也不可复求。
文征明《咏玉兰》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先写玉兰花的形态色泽如何美丽,进一步从情境和香韵上赞美玉兰花,尾联用了几位历史上有名的美人的典故,说玉兰花兼具丰腴瑰丽和轻盈飘逸之美。
满庭芳·玉兰
清·朱廷钟
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
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
自爱临风皎皎,笑溱洧、芍药纷遗。
藐姑射,肌肤凝雪,烟雨画楼西。
开齐,还也未,绵苞乍褪,鹤翅初披。
称水晶帘映。
云母屏依。
绰约露含日,冰轮转、环参差。
问琼英。
返魂何处?清梦绕瑶池。
玉兰玲珑似白玉雕就,芬芳如芝兰浮香。
淡抹浓妆,应是玉环形象吧。
虽缟衣霜袂,却赛过紫玉兰。
在春风里,绽放光彩。
再现当年溱洧欢乐,将白芍药纷纷献上。
又见遥远的姑射仙子肌肤如凝雪,在那朦朦的烟雨中,在那西边的画楼
旁。
花儿开齐了吗?还有些没放!绚丽的花苞刚褪,鹤翅般的花瓣初展。
远看玉兰,白的似映水晶帘幕,黑的如依云母屏障。
绰约的身姿,就如同露映阳光,月过中天,玉佩摇曳一般。
试问玉兰,你的花魂将归何方?在那长夜的清梦中,还是在那天庭的瑶池旁。
旁若无人,花开无尘。
自有幽香,飘满庭芳。
参考文献:冯广平等.北京皇家园林树木文化参考[S].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