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DSP最小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81.50 KB
- 文档页数:40
2.2 DSP最小系统要使DSP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结构:DSP、电源、RAM、时钟源(晶振)。
通常把由这些基本器件构成的可以工作的DSP系统称为DSP最小系统。
限于书本幅面的原因,为了清晰的表示电路结构,把下图中的DSP周边电路部分分成图中的A1、A2、A3、A4四个部分,接下来将分别介绍这4个部分。
图2.2.1 DSP周边电路原理图A1部分:如下图所示,A1部分DSP引脚的分布情况比较整齐规范,首先是大量的电源引脚,包括VDD、VDDIO(DSP的内核电源和输入输出电源,这是两类主要的电源),以及AD转换器部分的电源和AD转换器的16路输入引脚。
此外该部分还有:1.去耦电容(分布在板上的各个主要芯片附近,用于降低干扰杂波的影响,还有电源与地之间的滤波电容,其作用也基本类似)2.输出端口:GPIO端口通过限流电阻与LED连接至电源端,通过控制GPIO引脚的高低电平状态可以点亮或熄灭LED。
用这种方式可以简单的实现基本输出功能。
这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用调试手段。
图2.2.2 DSP周边电路原理图A1部分A2部分:图2.2.3 DSP周边电路原理图A2部分A2部分的DSP引脚也比较完整,主要包括DSP的16条数据线XD0-XD15、19条地址线XA0-XA18,以及DSP的读写信号线等控制线。
需要特别指出:该部分还包括XMP/MC引脚跳线,通过电路图可以看出通过JP-JP3跳线可以控制XMP/MC引脚的高低电平。
如前所述,上电复位时,该引脚为高电平时为MP 状态,也就是通常的调试状态;如果上电复位时该引脚为低电平,则为MC状态,DSP从内部FLASH存储器引导加载,这是调试完成后的运行状态。
A3部分:图2.2.4 DSP周边电路原理图A3部分A3部分的DSP引脚包括以下内容:1.电源地,这些VSS引脚分布在DSP芯片四周的引脚中,这里我们集中表示在A3部分。
2.晶振,为DSP芯片提供时钟源,这里选择30MHz晶振,通过DSP内部PLL电路的控制,DSP2812最高可以工作在150MHz的频率下,因此可以达到很高的运算速度。
dsp最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DSP最小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概念,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 学会分析DSP最小系统的性能指标,了解不同设计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 掌握DSP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能够实现基本的信号处理功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DSP最小系统硬件选型、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2. 培养学生编写DSP程序,实现信号处理算法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仿真软件对DSP最小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增强其对电子信息和信号处理领域的兴趣;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地工程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信息类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和编程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DSP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今后从事电子信息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和探索。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DSP最小系统基本原理:介绍DSP芯片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最小系统的基本构成,关联课本第3章内容。
- DSP芯片选型与性能参数- 最小系统构成及功能模块2. DSP最小系统硬件设计:讲解硬件设计方法、电路原理及硬件调试技巧,关联课本第4章内容。
- 硬件设计流程与关键参数- 电路原理图绘制与PCB设计- 硬件调试与测试方法3. DSP最小系统软件编程:介绍软件编程方法、算法实现及程序调试技巧,关联课本第5章内容。
- 汇编语言与C语言编程- 常用算法的DSP实现- 程序调试与优化方法4. DSP最小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分析系统性能指标,探讨优化策略,关联课本第6章内容。
DSP原理应用课程设计(最小系统设计)班级:电信062学号:04姓名:指导老师:一.设计任务作为目前电子技术和IT领域中的一门基本工程理论与核心技术,DSP理论和技术既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又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产业。
实际上,数字信号处理是紧紧围绕着理论、实现及应用三方面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以众多的学科为理论基础,其成果又渗透到众多学科,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兴学科。
“DSP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同学们基本上掌握DSP的特点和开发应用技巧, 通过具体的电路设计和调试,领会DSP系统的设计要领。
培养将DSP应用到工程实践的能力。
通过对对最小系统的设计,首先熟悉DSP综合实验箱的硬件资源和CCS编译环境,针对实验箱的硬件模块编制应用程序在实验箱上进行调试;进行具有实际应用功能的综合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相应的应用软件的设计,通过电路的设计、调试,进一步掌握DSP硬件开发技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实际工程应用。
基本要求是进行各功能模块的实验,进一步要求是利用实验箱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完成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
二.总体方案我们设计的最小系统主要包括TMS320LF2407A、RAM、电源芯片复位电路、时钟输入电路、JTAG仿真接口等。
我们从原理图设计开始,独立完成了PCB 的绘制,并编写了验证程序。
三.硬件电路总体硬件的设计四.、1.时钟电路上的设计在进行时钟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频率。
即系统工作的时钟频率。
(2)信号电平。
是5V还是3V,是TTL 还是CMOS电平等。
(3)时钟的沿特性。
上升沿和下降沿的时间。
(4)驱动能力。
考虑整个系统中的需要的时钟器件数目。
(5)采用有源晶振还是无源晶体。
有源晶振驱动能力比较强,频率范围很宽,在1Hz~400MHz之间。
使用无源晶体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但是它的驱动能力较差,一般不能提供多个元件共享,而且它可以提供的频率范围也比较小(一般在20kHz—60MHz)我们设计的外部振荡器方式上网时钟电路图,如下:画图249此处外部有源晶体振荡器时钟频率为10MHz,且为低电压型号(供电电源为3.3V),因此,其时钟输出端可以直接与dsp的时钟输入端XTAL1相连。
基于TMS320F2808 DSP 最小系统设计及应用TMS320F2808 是德州仪器(TI)公司推出的C2000 平台上的定点DSP 芯片,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性能处理能力,特别适用于大量数据处理的测控领域和复杂运算的电机控制领域。
本文在介绍TMS320F2808 的性能基础上设计了以TMS320F2808 DSP 为核心的最小应用系统,并给出了各部分具体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典型扩展应用。
1 TMS320F2808 特点TMS320F2808 是美国TI 公司推出的C2000 平台上的32 位定点DSP 芯片,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性能处理能力,外设功能增强且极具价格优势,采用100 引脚封装,所有产品引脚兼容,具有高达64 kB 的闪存和100MIPS 的性能。
片上集成了丰富而又先进的增强型外设,如16 路PWM 输出通道、6 路HRPWM 输出通道、4 个eCAP 输入接口、6 个32 位/16 位定时器;串行外没模块,如4 个SPI 模块、2 个SCI 模块、2 个CAN 模块、1 个I2C 模块;12 位16 通道的A/D 转换器;35 个可独立编程复用的通用I/O 引脚(GPIO),其输入引脚具有窄脉冲限定器。
使其具有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又具有强大的事件管理能力和嵌入式控制功能,非常适用于工业、汽车、医疗和消费类市场中的数字电机控制、数字电源和高级感应技术。
2 TMS320F2808 最小系统结构DSP 最小系统由DSP 芯片及其基本的外围电路和接口组成,如果去掉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DSP系统工作。
最小系统通常包括DSP 芯片、电源变换电路、JTAG 仿真接口、复位电路、引导模式电路等。
3 硬件电路设计3.1 电源电路及复位电路TMS320F2808 是一个低功耗芯片,内核电源电压为1.8 V,芯片与外部接口间采用3.3 V 电源电压,考虑到硬件系统要求电源具有稳定功能和纹波小的特点,另外也考虑到硬件系统的功耗等特点,因此本设计中采用TI 公司的的TPS70151 电源芯片。
DSP试验完整系统硬件设计确定硬件设计方案,器件选择,原理图设计,PCB板设计,硬件调试1,最小系统设计就是满足DSP运行的最小硬件组成:通常采用低电压设计,双电源供电,即内核电源CVDD(为芯片的内部逻辑提供电压,CPU,时钟电路,所有外设逻辑,1.6V,与3.3相比,课大大降低芯片功耗)和I/O电源DVDD(3.3V,直接与外部低电压器件进行接口,不需要额外的电平转换电路)。
电压转换电路:使用LDO稳压器(5V-3.3V),使用齐纳二极管低成本系统,使用整流二极管,使用开关稳压管,电压比较器,等等。
书上介绍的有MAX748A(5转3.3),TPS7301(5转1.6V),TPS767D301来实现双电源(5转3.3和5转1.6都有)。
咱们系统中应用的是TLV1117来实现电压转换,这是为什么?5V供电外接电解电容和电容用意何在,5V的电通过电阻给电解电容进行充电,电容两端的电会由0V慢慢的升到4V左右(此时间很短一般小于0.3秒),我觉得应该是为了稳压吧,让输入电压稳定在5V。
74LVC04是一个反相器,A为输入,Y为输出,EXT_RESET为1A输入,P4的一个引脚输出口。
EXT_RESET复位信号也送入CPLD(XC9536XL有DSPRST引脚,接主芯片的91),作为系统的复位信号之一。
EXT_RESET反相后,作为SMR接入TL16C550C 异步通信芯片的MR(主复位(高电平有效),清除最ACE 寄存器和置位各种电平的输出信号),也就是说在复位有效时,是不能进行异步串口通信的,这一点说明了复位信号不可屏蔽,在任何时候都能对系统进行复位。
TCK测试时钟输入引脚,TDI测试数据输入信号,TDO测试数据输出信号,TMS测试方式选择信号,TRST测试复位信号,EMU0仿真器中断0引脚,EMU1仿真器中断1引脚/关闭所有输出引脚。
TRST为高事,改引脚作为仿真系统的中断信号,。
为低时,所有输出设置为高阻状态。
dsp最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DSP最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DSP最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DSP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流程、DSP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DSP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够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硬件设计、能够进行DSP最小系统的综合测试和性能分析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DSP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DSP最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了解DSP芯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DSP芯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选用方法。
2.DSP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学习DSP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流程,掌握DSP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技术,了解DSP程序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3.DSP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学习DSP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包括DSP芯片的选型、硬件框图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和硬件调试等。
4.DSP最小系统的软件设计:学习DSP最小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包括软件框架设计、软件模块设计和软件测试等。
5.DSP最小系统的综合测试和性能分析:学习DSP最小系统的综合测试和性能分析方法,掌握DSP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DSP最小系统设计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DSP最小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DSP最小系统设计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DSP最小系统版的设计1关与DSP 的简单介绍1.1 DSP 的应用领域DSP 芯片的应用现在已经从军事、航空航天领域扩大到信号处理、通信、雷达、消费等许多领域。
主要应用有信号处理、通信、语音、图形、图像、军事、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医疗、家用电器等。
DSP 主要应用市场为3C 领域,占整个市场需求的 90%。
数字蜂窝电话是 DSP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由于 DSP 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移动通信的蜂窝电话重新崛起,并创造了一批诸如 GSM、CDMA 等全数字蜂窝电话网。
在Modem 器件中,DSP 更是成效卓著,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传输速率,且具有接收动态图像能力。
另外,可编程多媒体 DSP 是 PC 领域的主流产品。
以XDSL Modem为代表的高速通信技术与 MPEG 图像技术相结合,使得高品位的音频和视频形式的计算机数据有可能实现实时交换。
目前的硬盘空间相当大,这主要得益于CDSP(可定制 DSP)的巨大作用。
预计在今后的 PC 机中,一个 DSP 即可完成全部所需的多媒体处理功能。
DSP 也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关键器件。
由于 DSP的广泛应用,数字音响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变得非常短暂。
用于图像处理的DSP,一种用于JPEG 标准的静态图像数据处理;另一种用于动态图像数据处理。
1.2 DSP的特点DSP 芯片是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以后进行高速实时处理的专用微处理器,其处理速度比最快的 CPU 还快 10-50 倍,具有处理速度高、功能强、性能价格比好以及速度功耗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具有实时处理要求的场合。
DSP 系统以 DSP 芯片为基础,具有以下优点。
1.高速性,DSP 运行速度高达 1000MIPS 以上2.编程方便,可编程DSP 可使设计人员在开发过程中灵活方便的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升级。
3.稳定性好,DSP 系统以数字处理为基础,受环境温度及噪声的影响比较小,可靠性高。
4.可重复性好,数字系统的性能基本上不受元器件参数性能的影响,便于测试、调试和大规模生产。
目录摘要 . ................................................................................................................ I 第1章绪论 . .................................................................................................... 1 第2章总体设计 . .. (2)2.1系统要实现的功能 . ............................................................................... 2 2.2 系统的设计流程 ................................................................................... 2 1.2原理框图 . (3)第3章 DSP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4)3.1 电源电路设计 ...................................................................................... 4 3.2 复位电路设计 ...................................................................................... 5 3.3 时钟电路设计 ...................................................................................... 5 3.4 JTAG 接口电路设计 ............................................................................ 6 3.5 DSP 的串行接口电路设计 . .................................................................. 6 3.6 存储器FLASH扩展设计 . (7)第4章软件设计 . (8)4.1 仿真工作原理及测试步骤 .................................................................. 9 4.2 测试程序 .............................................................................................. 9 4.3 测试的注意事项 (10)总结 ................................................................................................................. 11 致谢 ................................................................................................................. 12 参考文献 (13)第1章绪论DSP 有两种涵义,一种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指的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一种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指的是数字信号处理器。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双DSP最小系统设计学生姓名黄盛聪学号2003109404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20031094指导教师郭贵莲评阅教师完成日期2007年06 月01 日三峡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由此造成的知识产权纠纷由本人负责。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 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_______ 年月日导师签名:_______ 年月日目录摘要 (1)前言 (3)1TMS320F240和TMS320VC33特点 (7)1.1 TMS320F240的特点 (7)1.1.1 TMS320F240的事件管理器 (8)1.1.2 TMS3200的引脚及其功能 (11)1.1.3 总线结构、CPU、存储器及I/O的特点 (12)1.2 TMS320VC33的特点 (12)1.2.1 TMS320VC33的硬件 (13)1.2.2 TMS320VC33的指令系统 (17)2 双DSP最小系统设计 (19)2.1 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实现 (19)2.2 基于TMS320F240的SVPWM实现 (21)2.3 双DSP最小系统硬件设计 (23)2.3.1 电源电路 (25)2.3.2 时钟电路 (26)2.3.3复位电路 (28)2.4 DSP与双口RAM的连接 (29)2.4.1 双口RAM功能与结构 (29)2.4.2 DSP与双口RAM的接口设计 (32)3系统软件设计 (35)4总结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双DSP最小系统设计学生:黄盛聪指导老师:郭贵莲(三峡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最小控制系统,通过此系统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设计。
设计采用双DSP的主从结构,利用T MS320F240控制上的强大功能实现SVPWM的调制;利用TMS320VC33浮点运算能力强的特点,完成矢量控制计算。
文中主要介绍了双DSP最小系统的硬件框图设计和软件设计,使用双口RAMCY7C02实现双DSP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流和通信,解决双DSP的存储争用问题,完成双DSP最小系统的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设计,使得不同的DSP优势充分体现,协同工作,大大提高控制平台的性能。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动机;双口RAM;双DSP;矢量控制;Design of Double DSP smallest systemStudent:HUANG SHeng-congSupervisor:GUO Gui-lian(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aThree Gorges University)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one kind of smallest control system composed by double DSP. Through this system to realize the vector control design of PMSM. The host from structure is used in the design of double DSP . In order to realize realizes the SVPWM modulation using the control informidable function about TMS320F240;According to the gharacteristic which floating point calculation ability is strong, completes the computation of vector control. It is mainly introduced the hardware diagramdesign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about the double DSP in the article. I use pair of mouth RAMCY7C02 in order to realize high speed data exchange an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double DSP, Simultaneously also solved the memory struggle uses question of the double DSP.Then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circuit,the repositionedthe electric circuit and the clock circuit, causes the different superiority about DSP fully manifests and their joint operation.Therefo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latform controlling obtains a great enhancement.Keyword:PMWM; Double mouth RAM; Double DSP; Vector control;前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的浪潮正在迅速地席卷全球。
数字信号处理作为数字化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而数字信号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高,开发工具的日臻完善,价格迅速下降,使其在语音合成与识别、图像处理、雷达、通信、声呐、多媒体、高速控制、医疗设备、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在DSP技术领域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为美国的(Their Party)TI公司,它们的宗旨是没有最好,但求更好。
将此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目前正致力于研究性能更高,操作更方便,价格更合理的物美价廉的产品。
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它们也不甘示弱,也都在此项目的研究领域中逐渐发展壮大,它们的产品也是在不断的更新进步,现阶段从事的研究也是在技术先进的基础上设计更快捷,更人性话的产品。
可以这么说,国外各强国技术的先进定会带动社会的发展。
从市场应用和业务需求的角度看,预计世界在未来十年中,由于DSP技术的不断改进,最大和最深刻的变化将是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性转变,这种转变将深刻影响通信技术的走向。
我国DSP 技术领域还不够先进,97年才和TI公司合作,从事于DSP技术的研究。
现阶段国内DSP工具开发已经起步,但也只有闻亭和合众达两家,而专门从事DSP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单位和公司还没有,在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适应市场制度下产品的需求,目前我国已经和正在进行研究开发的项目主要分成以下三类:1. 语音编码及其相关产品。
2. Hi-Fi音频压缩及相关产品。
3. 图象压缩及相关产品。
我们对DSP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和信心,现在有更多的高校、科研机构、公司陆续开展DSP的应用研究,藉此开发最新的数字化电子产品,为振兴我国电子工业作出贡献。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学科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方法上都获得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的诞生与快速发展,使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得以实时实现,为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和应用打开了新局面,提供了底成本的实际工作环境,造就了一大批新型电子产品,推动了新的理论和应用领域的发展。
由于DSP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改进的并行结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和强大的指令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中紧随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之后又一个热点,在通信、航天、航空、雷达、工业控制、网络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以DSP控制器及其应用是目前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而我们所说的DSP一般多数属于单DSP系统,多DSP技术的研究完善了单DSP所不能完成的功能,如电机控制,图象监测等系统中的矢量控制和通信,为了更深层次学习研究DSP,势必要了解掌握双DSP最小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设计针对带有旋转变压器的高磁场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矢量控制。
系统使用双DSP主从结构,主DSP实现电动机矢量控制算法,从DSP处理旋转变压器信号。
从DSP对旋转变压器信号的处理保证了主DSP获得电动机转子位置及转速的实实时性与精确性。
以旋转变压器为转角基础的矢量控制系统的DSP实现,不仅满足了PMSM 伺服系统精确定位的要求,而且获得良好的动态响应。
本文提出的方案具有系统易于实现与低成本的特点。
1 TMS320F240和TMS320VC33的特点1.1TMS320F240的特点TMS320F240是TI公司于1997年推出的低价格高性能的16位定点DSP,是专为数字电机控制和其它控制应用系统而设计的DSP。
F240不但具有高性能C2000系列CPU内核,配置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的结构,而且还具有单片电机控制的外设功能。
它将数字信号处理的高速运算功能与面向电机的强大控制能力结合一起,从而成为传统的多微处理器MCU和多片设计系统的理想替代品。
TMS320F240主要由CPU、存储器和片上外设三部分组成,其结构框如下:图1 TMS320F240结构图1.1.1TMS320F240的事件管理器TMS320F240的执行速度很快,采用改进型哈佛结构,具有分离的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使用四级流水线作业,并且允许数据在程序存储空间和数据存储空间之间传输,从而提高了运行速度和编程的灵活性。
指令执行速度为20MIPS,几乎所有的指令都可以在50ns的单周期内执行完毕。
存储器可寻址空间224K字(64K字程序空间,64K字数据空间,64K字I/O空间,32K字全局空间);片内有16K字的Flash EEP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