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编应急救援
- 格式:ppt
- 大小:486.00 KB
- 文档页数:62
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2016)前言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7号)已于2016年2月25日发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维护法制统一,确保《煤矿安全规程》全面准确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2016)》对其中容易误解多解的、本次新增的、带有红线意义的重要条款,从理论及操作层面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同时细化了一些技术措施。
目录第一编总则 (1)1。
第四条煤矿企业与煤矿的界定 (1)2。
第十条煤矿井下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规定 (2)3. 第十二条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编制 (3)4。
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4)第二编地质保障 (6)5。
第二十三条补充地质勘探 (6)6. 第二十五条井筒检查孔布置 (6)第三编井工煤矿 (8)第一章矿井建设 (8)7。
第三十五条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必须先抽后建 (8)8. 第四十六条竖孔冻结法开凿斜井井筒 (8)9。
第五十条钻井法开凿立井井筒 (11)第二章开采 (12)10. 第九十五条采掘工作面布置 (12)11. 第九十六条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13)12. 第一百零八条充填开采 (14)13。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顶煤开采 (15)14. 第一百二十三条“三下"试采条件 (17)15. 第一百二十四条“三下”试采报告的内容 (19)16。
第一百三十四条防止、检查及处理煤仓与溜煤(矸)眼堵塞的相关措施 (23)第三章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25)17。
第一百四十一条通风安全检测仪表检验 (25)18. 第一百四十五条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兼作风井的安全要求2519. 第一百四十七条分区式通风 (26)20. 第一百四十九条主要进回风巷超前采煤工作面2个区段 (26)21。
第一百五十三条禁止局部通风机稀释工作面瓦斯 (27)22。
第一百五十九条矿井反风演习的条件 (27)23。
第一百六十四条局部通风机“三专”要求 (27)24。
第六编应急救援第一章一般规定第六百七十三条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者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
第六百七十八条井工煤矿应当向矿山救护队提供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通风系统图、井上下对照图、井下避灾路线图、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以及应急救援预案;露天煤矿应当向矿山救护队提供采剥、排土工程平面图和运输系统图、防排水系统图及排水设备布置图、井工老空区与露天矿平面对照图,以及应急救援预案。
提供的上述图纸和资料应当真实、准确,且至少每季度为救护队更新一次。
第六百七十九条煤矿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预案和避灾路线,具有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知识。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自救器和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方法。
班组长应当具备兼职救护队员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组织作业人员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
外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和应急基本知识培训,掌握自救器使用方法,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入井。
第六百八十四条井下所有工作地点必须设置灾害事故避灾路线。
避灾路线指示应当设置在不易受到碰撞的显著位置,在矿灯照明下清晰可见,并标注所在位置。
巷道交叉口必须设置避灾路线标识。
巷道内设置标识的间隔距离:采区巷道不大于200m,矿井主要巷道不大于300m。
第六百八十五条矿井应当设置井下应急广播系统,保证井下人员能够清晰听见应急指令。
第六百八十八条突出矿井,以及发生险情或者事故时井下人员依靠自救器或者1次自救器接力不能安全撤至地面的矿井,应当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紧急避险设施的布局、类型、技术性能等具体设计,应当经矿总工程师审批。
紧急避险设施应当设置在避灾路线上,并有醒目标识。
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当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当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指示。
第六百八十九条突出矿井必须建设采区避难硐室,采区避难硐室必须接入矿井压风管路和供水管路,满足避险人员的避险需要,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h。
《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编应急救援考核题库一、填空题1.应急演练计划、方案、记录和总结评估报告等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2.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
3.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班组长)应当具备兼职救护队员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组织作业人员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
5.外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和应急基本知识)培训,掌握自救器使用方法,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入井。
6.煤矿发生险情或者事故时,井下人员应急按(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指令)撤离险区,在撤离受阻的情况下紧急避险待救。
7.巷道交叉口必须设置(避灾路线标识)。
8.矿井应当设置井下(应急广播系统),保证井下人员能够清晰听见应急指令。
9.矿井应当根据需要在避灾路线上设置(自救器补给站)。
10.矿山救护队出动执行救援任务时,必须穿戴矿山救援防护服装,佩戴并按规定使用(氧气呼吸器),携带相关装备、仪器和用品。
11.新招收的矿山救护队员,应当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12.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台账,健全其储存、维护保养和应急调用等管理制度。
13.在重特大事故或者复杂事故救援现场,应当设立地面基地和井下基地,地面基地应当设置在靠近(井口)的安全地点,配备气体分析化验设备等相关装备。
14.煤矿企业应当落实应急管理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15.任何人不得调动矿山救护队、救援装备和救护车辆从事与应急救援无关的工作,不得挪用(紧急避险设施内的设备和物品)。
二、选择题1.矿山救护队到达服务煤矿的时间应当不超过(30)分钟。
A.20B.25C.30D.352.矿山救护队在接到事故报告电话、值班人员发出警报后,必须在(1)分钟内出动救援。
A.1B.2C.3D.53.巷道交叉口必须设置避灾路线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