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复习备考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3
西方政治制度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国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是决定性部分。
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区分中国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其次,我们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再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及其走向,分析内外政策的形成根源和制定过程。
最后有助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选)P47早期的雅典城邦是由世袭贵族与自由民中的工商业者和农民三个等级组成的。
P53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
P53克里斯梯尼的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胜利。
P54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特征:直接民主,抽签选官,轮番为治。
P55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局限和困境:第一,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雅典城邦自由公民的民主制度,第二,在雅典居民的生活中,存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尖锐冲突,第三,在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下,在强调多数人裁定的时候没有相应地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很容易导致多数暴政,第四,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制度。
P56-57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人民大会,元老院,行政官设计中大量采用直接民主、抽签选举等形式,其目的是实现人民的统治。
P60共和时代的高级官吏都具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点。
1、除独裁官等职位外,所有的官吏都是经人民选举出来的,2、这些官吏都是没有报酬的3、他们的任职都有一定期限4他们所作的决定都要一致通过5、除独裁官、监察和保民官外,所有的官吏都要对任职期间的行为负责。
(选)P61罗马帝国的统治体制先后采取三种类型,即元首体制、四帝工治体制和君士坦丁制度。
P61、封建君主制也经历了三种统治形式即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
P65中世纪自治城市的特征就是自治:一是,人身自由二是,司法自治三是行政自治。
P66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理性、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理论为武器,宣扬每个人都享有“自由”“财产”和“生命安全”等“天赋权利”)。
西方政治制度考前重点复习资料(5篇)第一篇:西方政治制度考前重点复习资料西方政治制度(2011-01考试串讲)1、城邦民主制:是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行使决定国家大政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的政治制度。
(P7)2、梭伦改革主要有三项重要内容:(简答或多选)①在经济上,颁布“解除债负令”。
②在社会结构上,以财产而不是按血亲划分社会等级。
③在政治上,消弱贵族会议的权力,提升公民大众的作用。
(P9)3、克里斯梯尼的改革内容:①以地区原则划分的新选区替代按氏族部落组成的旧选区。
②以五百人会议替代以前的四百人会议,以此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并执行公民大会决议。
③建立“陶片放逐法”制度。
(P11)4、雅典民主制的意义:第一,雅典民主制首创的主权在民原则成为西方民主实践遵循的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下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公民政治参与实现的,雅典民主制无疑包含了公民政治参与最早的经验和启示。
第三,雅典民主制崇高法治,主张法律至上,受全体公民委托行使权力的人必须按照明确的委托行使权力,必须根据明确的法律行使权力。
(P14)5、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意义:首先,古罗马政治制度第一次以“共和国”概念替代“城邦”概念,是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其次,古罗马共和政体被认为是一种混合政体。
第三,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各国法律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资本主义法权概念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法律,是罗马人留给人类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P28)6、“十二铜表法”,是一部适应于公民内部的,维护债务奴役制的,同时也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进行一定限制的法典。
(P28)7、等级君主制:是封建割据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之间的过渡形态。
(P38)8、民族国家:是指建立起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同质的国民文化的、由本国的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
(P43)9、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为什么?(P57)①传统代议民主制的衰落②行政集权民主制的形成③共同参与民主制的梦想10、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四个原则?(P61)11、代议民主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P80)12、掌握政治制度中的三种分权制衡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法国模式(P100)13、西方法治原则的观点:第一,法律必须是普遍的和公开的。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复习提要第一章:1、近代资产阶级学者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①卢梭对启蒙运动的贡献主要是:社会契约理论和反思与忏悔精神。
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爱弥儿》等。
在其最重要的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卢梭系统地提出了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契约理论。
而在《忏悔录》中,卢梭以自传的形式,剖析了人性的诸多弱点,被认为是人性反思与忏悔的经典之作②孟德斯鸠被称为现代化政治制度的设计师。
在《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著作中他提出了完备可行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理论,从而为现代政治制度设计出了基本框架和蓝图。
孟德斯鸠提出了社会演变论,指出社会的演变有其自身的原因,只能通过科学而非上帝的意志来加以揭示。
他以理性论反对中世纪以来的神性论,抨击天主教会和宗教迷信,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
③狄德罗与百科全书学派这是以狄德罗、达朗贝尔、霍尔巴赫和爱尔维修等为代表的围绕《百科全书》的编撰而形成的思想学术流派百科全书学派高举科学和理性的批判大旗,揭露和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用科学知识点亮了人们的头脑。
他们从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出发,宣扬唯物论和无神论,反对教会的神学说教;宣扬主权在民的思想,以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宣传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如牛顿力学和近代物理学,批判唯心论和宗教神学。
2、当代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 (1) 君主立宪制①二元君主制指国家的议会和君主分掌政权,国家拥有两个权力系统,但君主地位高于议会,君主权力超过宪法权力的一种政体。
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如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二战结束前的日本,当代的摩洛哥、约旦等、尼泊尔、科威特②议会君主立宪制:指国家的议会和君主分掌政权,但议会地位高于君主的一种政体。
(简称议会君主制)是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不够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形式。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贝壳放逐法 :这是给公民大会的一个特殊的司法权。
目的是防止“僭主”,保持雅典的政局稳定。
按此规定,每年春季召集一次特殊的公民大会,口头表决是否需要实行放逐。
如果大会认定必要,便再次开会,每位与会者可以把他认为危害公民自由和现存制度的人的名字写衣陶片或贝壳上,那个被大多数人(票数超6干)认为必须放逐的人就要离开雅典,10年后方可返回。
放逐朗司,其家庭财产不没收,回来后也恢复公民权。
2、维兰:在法兰西的农民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不负担与人格依附有关的义务,他们被称为“维兰”,即人格自由的人。
他们可以自由的处理自己的财产,领主不能把他们连同土地一起卖掉,他们的前身多半是法兰克的自由农民,但是他们在土地关系和司法关系上仍然必须依附领主,他们必须向领主缴纳与这两项义务相关的捐税。
实际上维兰是处于奴化过程中的依附农民.3、责任内阁:内阁制指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由议会产生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组织形式。
内阁首脑应由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充任,表示内阁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成员一般由议会中多数党的议员充任,表示内阁的一致性并应集体向议会负责。
内阁首脑和有关大臣应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接受议员提出的质询,并在议会通过的由国王发布的法律上签名以表示向议会负责。
当议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应集体总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由选民的选举来决定内阁的去留。
内阁制政府又称议会制政府或责任内阁制政府,以英国最为典型。
4、选举保证金制度 :是指候选人需交纳一定数量的竞选保证金,如果选举中所得选票达到了法律规定的一定比例,则可发还,否则由国家没收。
5、十二铜表法 :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因传说刻在12块铜表上而得名。
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继承法既实行遗嘱自由,又规定财产在氏族内继承;惩罚方法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
该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罗马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成果,同时也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西方政治制度导言01、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中起决定性部分是(国体),内容决定形式,一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是(政治制度的形式)。
02、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指的是(政体),国家形式的重要内容是(政体)。
03、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统治者如何进行统治的是(政体),“政府”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政府指(国家中央行政机关)。
04、(国家结构)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准则。
05、“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这句话指(国家结构)。
作为一政治概念,“西方”指的是(欧美地区的资本主义世界)。
06、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在地理概念中,“西方”指的是(欧美两大洲)。
07、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基本上仿照了英、美两国的制度)。
08、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家形式是(国家性质)。
指导比较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09、(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科的创始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这句话出自(马克思)。
10、“人们不应该停留在孤立地、静止地描述某一种政治制度,而是要说明它为什么是那样的原因”,这句话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
11、“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历史过程的唯一因素,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句话反映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2、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政治制度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
13、最早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
18世纪中影响了所有欧美国家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作者是(孟德斯鸠)。
1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被喻为政治学创立的标志,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比较研究)。
1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分析),它阐述了(政治统治的一般原理和法的精神)。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总论】(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2)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很是激烈,民主的确立几经曲折反复。
(3)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发源地,相对比较温和,这个“议会之母”,议会制度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美国在一个广阔的领土上独创了联邦共和政体。
法国则是保皇派和龚共和派旗鼓相当,所以走向了独特的议会制共和制道路。
德国因为独特的国情,走向的与英国不同的是另一种君主立宪制。
这四个国家分别代表近代代议制的一种类型。
【代议制】:代议制指在宪法中规定议会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治制度。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式,是间接民主,也叫做议会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是真正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
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代议制民主思想的一些基本要素是在中世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孕育形成的。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共同体是政治权力的最终;王权源于人民权力的转让。
西方古典城邦时代的民主属于直接民主,即公民以直接到场的方式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过程。
当17—18世纪近代民主产生的时候,它采取了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的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公民不是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过程,而是通过他们的代表。
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
②政治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建立自己的政权;封建王权统治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③思想原因:启蒙运动确立的原则。
④历史原因:中世纪及古代希腊罗马的一些政治思想和实践。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君主立宪制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二】建立过程:(1)王权来源从神授到议会授予: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光荣革命。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1640-1688年。
②斗争双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斯图亚特王朝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一节、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P51 一、城邦:西方政治制度的摇篮代表性的城邦:雅典、斯巴达、叙拉古1、城邦的社会结构具有不同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三个主要阶级:奴隶、外邦人、公民奴隶:是一种会说话的生产工具;外邦人:是自由人,对他们不存在任何社会歧视;公民:是城邦成员,有权参加政治生活,特权是根据出身而获得;2、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性①君主制政体:城邦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君主一个人手中,即所谓一人统治;②贵族制政体:是一种由少数贤人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政体形式;③民主制政体: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共同行使决定城邦公共事务和参与管理的一种政体形式;以雅典为典型;P52 二、雅典的城邦民主制1、雅典民主制的形成与发展①梭伦改革:为平息雅典爆发的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目标是建立一种能使双方共容共存的制度;内容:①经济改革——解除债负令,取消所有债务负担;②社会结构改革——不论贵族与平民,按法定财产资格分等级;③政治改革——剥夺贵族对官职的垄断、公民大会提升为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400人议事会、创立陪审法庭;②克里斯梯尼改革:是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内容: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年满20岁的雅典公民都有资格参加;②议事会:最重要的统治机构,负责大会召开,讨论的所有议案,执行大会的决定,料理日常事务;③陪审法庭:是整个城邦民主的拱顶石,以全体公民的名义行使权力,是最高审判机关,对各级官吏行使监察权;④十将军委员会;是最高军事机构,由十将军组成,由公民大会从年满40岁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并得连选连任;特征:①直接民主;②抽签选官;③轮番为治P56 三、城邦民主制的意义与困境1、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意义①主权在民原则;②法治原则;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局限和困境①……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雅典城邦自由公民的民主制度;②在雅典居民的生活中,存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尖锐冲突;③在……政治制度下,在强调多数人裁定的时候,没有相应地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易导致多数暴政;④……制度的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直接民主、抽签选举等形式,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第二节、古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P57 一、古罗马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王政时代:2、共和时代: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围绕土地问题、债务问题、政治权利问题;3、帝国时代:前期帝国、后期帝国;P59 二、古罗马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1、王政时代的政治制度:库里亚大会;长老会议;王(勒克斯)2、共和时代……:人民大会;元老院;行政官员;3、帝国时代……:罗马帝国的三种统治体制:元首体制、四帝共治体制、君士坦丁体制;行省制度;P62 三、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1、共和国的观念与制度形式;2、古罗马的混合政体启迪了后世的政治制度设计;3、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第三节、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P63 一、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1、进入中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世纪近代国家产生,共1000年,是‘黑暗时期’;2、封建制度的形成:本质特征是裂土而治;P65 二、中世纪封建时期的西欧政治制度1、封建君主制度:封建国家的三种国家形态;封建主义国家、等级制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封建君主制国家的三种…: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专制君主制;2、中世纪自治城市的政治制度:①商业的复兴与中世纪城市的兴起;②自治城市的政权组织形式:人身自由、司法自由、行政自由;3、基督教教会统治体系:P68 三、中世纪封建政治制度的影响1、中世纪孕育了现代宪政主义:①封建契约精神促进了现代西方契约政治的形成和发展;②封建制度的多元权力并存促进了现代有限政府的观念和制度;③封建等级会议孕育了现代议会;2、自治城市的政治实践对西方立宪制度的影响:第四节、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P69 一、近代国家的兴起1、近代国家的兴起:2、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P71 二、年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兴起1、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①大宪章、②英国革命与短暂的共和政体、③光荣革命与议会君主制的确立;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度的形成:①独立战争、②邦联条例、③1787年的美国宪法;3、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度的形成:①法国大革命、②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和波旁王朝的复辟、③议会共和制的确立;P76 三、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1、政治民主化;2、行政集权化;3、多元共治;4、地方自治;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一节、主权在民原则P80 一、主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1、布丹的主权理论:国家须有一个拥有最高权力的合法政府,保护着家家户户及其私有财产;2、从君主主权到人民主权①霍布斯的君主主权理论:是服务于民族国家和专制君主制度,它有助于改变封建时代的有限王权理论和教会的祖先神造国家的思想,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诞生和君主制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②洛布的议会主权:P82 二、主权在民原则的西方各国的确立法国是主权在民思想的发源地;英国是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国家;美国有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P84 三、主权在民原则与政治合法性1、政治合法性:含义:叫政府合法性、政权合法性,是指政权或政府的统治获得社会成员的服从和忠诚的问题;意义:政治合法性是政治生活的一个核心问题;①政治合法性关系到公共权力的顺利行使;②……有助于减少统治和管理成本;2、主权在民与政治合法性的基础;①从理论上讲,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政治生活中的服从问题,其本身就是一种认证政治合法性的理论;②从实践上看,建立在人民主权原则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一种最具有政治合法性的政治制度;第二节、代议制原则代议制:指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而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P86 一、代议制的产生1、代议制产生的历史条件:———发源于英国①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要求实行民主制;②现代国家无论是领土还是人口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2、代议制的特点和性质:P88 二、有关代议制的理论发展1、中世纪代议制民主思想的孕育2、近代思想家关于代议制的理论⑴‘理想上最好的’与‘实际可行的’政府形式;密尔的好政府标准:①政府的统治必须有助于增进被统治者的好的品质,即促进人民本身的美德和智慧;②政府必须利用它本身存在的好的性质来实现正当的目的,即政府为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准则;⑵代议制政府的本质规定:①主权属于公民集体而属于个人;②公民参与政治过程;③两大基本职能一是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二是国民教育机关,培育公共精神,倡导和维护一种公共精神应是政府的首要职能;⑶代议制政府的两大弊端及建设方案:缺陷:①议会中的普遍无知和无能;②可能受到和社会普遍福利不同的利益影响;方案:①实行精英民主;②以比例代表制替代多数代表制;③保障少数代表在议会的对抗职能;④主张扩大选举权;⑤议会实行两院制;P92 三、代议制通行的具体原则1、人民通过代议机关行使国家主权;2、…………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3、代议机关必须遵循严肃的议事规则;①议事规则必须事先制定;②议事规则要体现平衡原则;③所有决定必须经过充分自由的辩论协商后才能做出;4、少数服从多数与保护少数原则;5、代议民主并不排斥直接民主;※代议民主制与直接民主制相比的优越性:①代议民主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民主的规模和民主的实现问题;②代议民主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摧毁封建政治特权的产物,因此代议民主可为财产权、经济自由、政治自由这些“资产阶级权利”提供牢固的保障。
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哪些阶级是处于统治地位的,由此决定的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说,就是国家的性质。
实际上,国体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是决定性的部分。
政治制度的形式有主要有政体、政府制度、国家结构、政治体制等。
政体指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组织形式。
(包含国家机关的设置和权力配置的一整套原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机构和权力分配关系)政府(广义)指的是国家政权的整体,不仅包括元首、立法、行政和司法等部门,甚至包括作为国家统治机器的所有部分。
(狭义)指国家中央行政机关。
国家结构指的就是国家的各个部分是如何整合而成期为一个国家的,即国家的整合形式。
政治体制指的是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
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不仅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大众传媒,等等)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等等。
城邦:是以一个单独的城市为中心和周围乡村组成的城市国家。
(古代的希腊是指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雅典、斯巴达、叙拉古等)城邦整个人口划分为具有不同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三个主要阶级:奴隶、外邦人、公民。
古代希腊的不同政体:(三个历史时期)君主制政体,城邦最高统治权掌握在君主一个人手中,即所谓一人统治。
(克里特岛)贵族制政体,这是一种由少数贤人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政体形式。
(斯巴达)民主制政体,是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共同行使决定城邦公共事务和参与城邦管理的一种政体形式。
(雅典)(具有个人独裁色彩的政体被称为“僭主制”政体,在叙拉古最为典型,存在时间最长;被亚里士多德看作是君主制的“变态”形式;被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家们认为是最为恶劣的政体)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城邦制度。
《外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一、核心概念1、总统制政府:以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宪法和政治上的权力分立为核心特征的政府。
(海伍德:P2222、议会制政府:以源于议会并通过议会或议院来实施统治、对议会负责为特征的政府。
(海伍德:P214)3、专制君主制:君主宣称垄断了一切政治权力、成为实际上最高统治者的政治制度。
(海伍德:P262—263)4、立宪君主制:国家主权被赋予君主之外某个机构、君主所发挥作用在本质上是礼仪性的政治制度。
(海伍德:P263)5、民族国家:由公民身份和民族身份重叠联系而成的一个自治的政治共同体。
(海伍德:P314)6、议会党团:为协调政党或政治倾向相同的议员在议会中行动的、以若干议员为其成员的一种组织。
7、联邦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享有独立权限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州、邦、省)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政治制度。
8、两院制:议会设有两个议院、并由两个议院共同行使议会职权的议会体制。
9、政党分赃制:西方国家竞争获胜的政党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进而控制国家行政机关的做法。
10、责任内阁制: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的领袖人物为首脑而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
(二)西方部分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古雅典民主制中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3、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内容。
4、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内容、意义5、英国“关荣革命”的政治意义6、1689年《权利法案》中的英国议会权力7、西方国家议会的演变8、法国第五共和国政府体制的特点9、英法两国的政府制度10、英国两党制的特点、形成11、“权力分立”原则、(“核心概念”p284——)12、共和主义(“核心概念”p225——)三、西方政治制度史1、古希腊雅典民主制演变中梭伦改革的内容✧经济上:(1)废除债务奴隶制;(2)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政治上:(1)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治民分为四个等级;(2)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3)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西方政治制度考试复习备考资料一、名词解释1、小选区制:指一个选区只选一名议员,只能采用多数票制,即候选人以获得相对多数票即当选的选区划分制度,对大党有利。
2、大选区制:又称复选区制,即每个选区可选出两名以上的代表,这个使小党虽然票数较少,但是也可能分得相应的议席,选民的选举机会也多一点。
3、比例代表制:是使得各政党所得的议席与其所得的选票成正比的计票方式。
小党如得到一名议席所需选票,便可以选出一名议员。
这种制度只能在大选区制实行。
4、成文宪法:指一个国家用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来表现各种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
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一经产生,确定在该成文法典中的法律规范即为宪法规范。
成文宪法是宪法规范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它以其所规定的宪法规范的肯定性、明确性、集中性和便于了解等特点,为各国制宪活动所看中,因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成文宪法。
5、不成文宪法:指一个国家没有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其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通过一般法律文件表现出来。
英国是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国家。
6、议会党团:是由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议员或几个利益观点相同的政党的议员组成的政党集团,也由一个政党的议员分别组成几个议会党团的。
议会党团必须是体制内的政党,并且在议会中有法定数量的议员才能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分析形势,提供议案,统一本党议员的思想和行动,组织指挥本党议员的活动,保证本党提出的议案得以通过,参与议会领导等。
7、内阁制政府:又称责任内阁制,是一种以内阁制为核心来领导和组织国家政务管理的政府组织形式。
有四大特点:(1)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者政党联盟组成(2)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有监督权和倒阁权(3)国家的元首和内阁政府首脑由两人分别担任(4)内阁是一个集体决策班子,内阁成员共同对所制定的政策负责。
最早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是英国。
8、虚位元首:元首在法律上居于很高地位,享有广泛的权力,但实际上没有实权,有一些权力也不能够独立行使,只具有象征性的地位,享有礼仪性的权力,是一个位高而权虚的元首。
属于这一情况的有两类国家:(1)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如英国、荷兰和瑞典等(2)实行议会共和制政体的国家如德国、印度河新加坡等虚位元首虽然没有实际的决策作用,但不等于没有作用,其对民族的凝聚、政权的稳定、社会矛盾的缓和等起着重要作用。
9、实位元首:元首不论在法律上还是实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拥有广泛的权力。
他们往往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一身二任。
属于这种情况的也有两种国家:(1)实行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元首,如战前的日本天皇;(2)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国家元首,如美洲的一些国家的总统,美国总统。
二、简答题:1、选举制度及其政治功能是什么?答:所谓选举制度是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主体、客体、原则、程序等规定的总称。
其政治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普选制是代议制的前提和基础代议制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因而常把西方政治制度称为代议制民主制。
普选制改变了国家最高立法、行政权力的产生机制,大大提高了公民在此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而普选制是代议制民主制产生的途径和具体制度保证,没有普选制就没有现代意义的代议制,只有实行普选制才能实行代议制。
(2)普选制市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代议制民主制的基本精神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政治生活的主体,政府的权力只有来自于人民,得到人民的委托才是合法的。
而普选制正是取得委托的手段,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就表明得到人民的委托,是合法的政府。
普选制给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披上民主化、全民性、合法性的外衣,有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3)普选制是西方国家权力交替的方法。
民主政治与专制制度的重要区别,就是每隔几年要由人民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选举来决定政权的执政者是否更迭,也就是说,政府机关权力的更替取决于选民在普选中的投票结果,选举成为体制内政党能否进入议会或者政府,能否执政的通道、方法和手段。
2、《宪法》和一般法的不同之处是什么?答:(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
而一般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原则,规范某一方面的行为,其制定权限和程序也必须根据宪法的规定进行,其主要功能也是为了保障宪法所确立的根本制度得以实现。
(2)从效力上看,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任何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必须符合宪法的精神和有关规定。
宪法在法律体系上居于统率地位,是母法,一般法居于从属地位,是子法。
(3)从制度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规定和修改通常是按照一种特殊程序进行的。
其制定权属于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掌握的统治权,任何个人和组织无权制定宪法。
在制宪过程中,一般都规定了专门的机构和程序。
而修宪一般都规定了有复杂的修改程序。
基本上是要求经最高权力机关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生效。
而一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则不需要这样的复杂过程。
只要由宪法规定的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通过即可。
(4)从宪法的解释和实施上看,宪法的解释和实施一般都在宪法中做了规定,有三种情况:a、由立法机关解释和监督实施(承认立法权至高无上的国家有此规定,如瑞士)b、由司法机关解释和监督,源于美国c、由特设机构来解释和监督实施,如法国的宪法委员会。
3、政党制度,政党如何参与到代议制民主政治运作中去?(与选举、立法、政府的关系)如何运用规则和程序?政党与代议制民主的关系?(从机构和程序上说)答:“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者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它政党的相互关系制度,也可以说“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党行使或干预国家政权控制政治活动的方式的总称。
代议制的基本含义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人民不能直接行使权力,而是通过选举制度、通过一定选举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议会或者国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不同利益阶层的公民通过代表自己阶级阶层利益的政党与国家的选举机构一起组成选举机构和班子。
政党提出本党参与竞选的的各类候选人,参加竞选。
在竞选中胜出的政党可以获得授权组织内阁政府,行使统治权力。
通过对立法机关议会或者国会的掌控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从而将本政党的政治纲领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将其上升为国家法律和意志,从而实现和维护本阶级阶层的利益。
可以说政党是代议制民主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公民通过参加一定的政党,参与政治选举,由政党来代表和实现自己的意志和利益,间接的行使自己的权力。
4、议会制度和政党的关系是什么?分析议会在西方政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议会制度和政党的关系:在西方政党制度还不完善时期,主要是借助议会这一民主形式进行统治。
在政党制度逐步完善之后,通过政党参加政治竞选,获得对议会的掌控权,从而实现各自对国家最高立法权的控制来实现民主。
议会制度和政党都是实现民主的方式和途径,只是在新时期借助于政党这种政治组织形式更能表达民主这种形式诉求。
议会的地位:议会是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核心,在议会至上时期,居于国家政权体系的核心地位,享有高度的独立性,拥有广泛和强大的权力,主宰一切。
在议会衰弱时期,地位下降,失去了政权中心的地位,很多权力受到限制;决策和立法权萎缩,行政权膨胀,侵蚀议会权力。
议会的作用:(1)使国家权力合法化(2)使阶级意志国家化(3)使权力运作程序化5、西方司法制度的原则是什么?答:司法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必须遵守的理念和规则,由于西方国家利益基础和价值观念相同,故而其所遵守的司法原则也基本相同,主要包含以下基本原则:(一)司法独立原则:指法院、法官只服从法律,根据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等权力机关和个人的影响和干预。
具体表现是:a、司法审判权独立b、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包括上级法院)的干涉c、法官独立司法独立的实质是审判独立(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指在法律形式上宣布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的权利,并可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予以保障,公民在接受法律制裁上,也居于平等地位。
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少数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前提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
(三)公平审判原则:西方国家一般认为合乎正义就是公平,公平审判也就是合乎正义的审判。
此外还有建立律师制度、陪审制度,法官自由心证原则、无罪推定原则、辩论原则、直接原则、上诉不加刑原则、不告不理原则和法院公开审判原则。
6、美国国会权力有哪几种?答:美国国会两院地位平等,两院平等行使立法权、由于享有的权力某些偏重,所以国会的权力有两种情况:(一)两院共有的权力,主要有四种:A、立法权最基本的首要的权力,联邦宪法授予国会最高和唯一立法权,但是在立法范围上受到了宪法授权的限制,此外还受到了总统否决权的限制和最高法院的违究审查的限制。
B、财政权政府支出的每一分钱都要由国会通过的拨款案来拨款;收入也要由国会财政案决定C、调查权监督政府的权力,美国国会没有倒阁权,只有对政府行为的调查权。
D、弹劾权国会有权对犯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副总统以及合众国所有文职官员与法官的弹劾权,由两院共同行使,众议院提出弹劾案,由参议院进行审判。
弹劾主要是定罪而不是处罚,一旦罪行成立,被弹劾者即被免职,然后交由法院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处理。
(二)两院各自特有的权力:参议院批准条约权,对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的批准权。
众议院财案权、弹劾案的提案权,以及当总统候选人没有任何一位获得绝对多数票时,在得票最多的3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1人为总统的权力。
7、内阁制政府概念及其与立法机关议会的关系是什么?答:内阁制政府:又称责任内阁制,是一种以内阁制为核心来领导和组织国家政务管理的政府组织形式。
有四大特点:(1)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者政党联盟组成(2)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有监督权和倒阁权(3)国家的元首和内阁政府首脑由两人分别担任(4)内阁是一个集体决策班子,内阁成员共同对所制定的政策负责。
最早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时英国内阁制政府与议会的关系: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首脑和有关成员(部长)应该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议会对内阁有监督权和投不信任案(倒阁)权。
如果内阁得不到议会多数的信任,内阁就要辞职或者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同时,内阁成员又参与立法工作,议会的重要法案都来源于内阁,议会的立法工作是在内阁的领导下进行的,也就是说立法权和行政权并不是绝对分立。
三、论述题1、半总统制政府与总统制政府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答:相同之处:(1)均是以总统为核心,来进行国家政务管理的政府组织形式。
(2)从总统的产生方式上来看,均属于全民选举产生,得到大多数选民的支持(3)其总统均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4)总统有权任免和批准提名的部长(5)总统有权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不同之处:1、从政府的构成来看,半总统制政府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