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经典战例:东溪穿插
- 格式:pdf
- 大小:242.48 KB
- 文档页数:2
对越自卫反击战实例事迹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越南人民军之间的一场战争,始于1979年2月17日,结束于同年3月16日。
这是一场中国坚决反击越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战争,以中国取得胜利告终。
下面介绍几个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实例的故事。
1、排长蒋国强的英勇事迹1979年2月17日,排长蒋国强率领的28人部队奉命前往越南实施战术任务。
然而,行进到目的地时,发现越南军队已经在那里。
战斗一开始,由于机枪射击过于密集,多名我方士兵倒下了。
眼看局势危急,蒋国强率领弹药手径直冲到敌军机枪下。
机枪猛烈射击,子弹如雨,但蒋国强并没有被吓倒。
他一边向敌军发起进攻,一边喊着指挥自己的战士前进。
最终,蒋国强和他的战士成功攻占了那座山头,同时消灭了越南军队的守卫。
这个英勇的排长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依然坚守阵地,为取得胜利,付出了血的代价。
2、士兵雷万峰的英勇表现1979年3月3日凌晨,中国军民志愿者部队新一轮的反击战在越南境内打响。
士兵雷万峰带领战友们进攻了越南军队,但是遭遇到了强烈的抵抗。
在战斗中,雷万峰所在部队遭到了越军的猛攻,3人摆放的机枪被越军发现并用手榴弹瞄准。
就在越军准备扔手榴弹的时候,雷万峰悄无声息地爬进了越军棚屋中。
在越南兵严防死守的情况下,他猛的从门缝中冲了进去,越军警惕中醒了,开枪射向雷万峰,雷万峰一手捂住了伤口,喊着让战友们冲上来,然后他用双手推开棚屋门,打残的越南士兵“啊”的一声倒了下去。
黎明时分,我军打出胜利的“消灭”旗帜,在雷万峰的优秀表现下取得了这次反击战的胜利。
3、教导员刘永亮的勇气1979年2月25日,中国军民志愿者部队在越南封堵了一支越南军队。
教导员刘永亮带领两名战士掩护皮货车过水濠,被越南军队火力点射中。
刘永亮负责看守后路,为了保护部队的通讯线,必须独自撤退。
他决定采用单兵火力突破越南军队的防线。
他先手榴弹击毙越军一个哨兵,深入越军阵地,使越战各部信奉神灵保佑,首地开枪射击,导致越军阵地松散。
战争概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之间的战争。
在的支持下,对采取行为。
中国采取自卫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宣布撤出。
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之后,双方都宣布战争的。
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
二十世纪九十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外战争。
这场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都影响巨大。
当今中国的周边,北边朝鲜半岛局势日益紧张,南边越南菲律宾在南海咄咄逼人。
分析这场战争的得失对我国今后的国防建设将会产生巨大作用。
下面我将从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分析本次自卫反击战的得失。
∙战术层面在陆上战场,我军士兵延续了解放军解放思想,战法灵活的作风,打出了许多精妙的战术配合,使战争的天平迅速向中方倾斜。
在东线战场,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
43军坦克1营通过牛车小道,用了不到3个小时就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
此后坦克部队坚守东溪3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巩固阵地。
在西线战场2月16日21时,过河部队利用夜暗大雨,秘密迅速地运动到红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在七个渡口偷渡红河,迅速占领了滩头阵地,控制了要点,掩护后续部队架设浮桥,引导坦克、车辆过河。
当越军发现中国军队的渡河企图时,匆忙组织抵抗,但为时已晚。
老街之战中,40师118团首先以一部兵力偷渡南溪河,歼灭小曹地区之敌,尔后转用兵力,采取分割包围,侧翼突破,侧后攻击的办法,歼灭老街地区之敌。
中国海军在北部湾中方一侧不断巡航,空军也适时提供支援,有力支援了陆军的自卫反击。
撤军时,解放军大量回收我国昔日的援越物资,并大量毁坏越南北部的军事设施,体现了“掠于饶野,三军足食”的军事思想。
但在战争过程中同样暴露了一系列问题。
热血燃烧的岁月(二)十八、“武装示威”也风流1979年2月23日上午,我们的行军队伍在越南的东溪镇稍作短暂停留后,继续向越南北部的最大城市高平市挺进。
我们陆军第162师当天的目标是要赶到高平市近郊外的一个叫教维地区后,再迂回穿插到高平市外围的西北侧而对高平市进行迂回包抄,为第二天即1979年2月24日进攻高平市的总攻做好战斗准备。
从越南的东溪沿四号公路北上的地势也是非常的险要,特别是从东溪往北走数公里后有一座高山,四号公路唯一通道就是从山下的隧道中通过,隧道外有激战留下的痕迹,隧道外的山上和两侧都有我们友军负责在那里驻防把守。
援军来了!当防守的友军看到我们的行军队伍和装备车队源源不断的向高平方向进发涌流,他们心中也流露出无比激动的心情,用异常兴奋的笑脸目送着我们的车队通过。
我们没有来得及询问这隧道叫什么名称,可能也就是网友们在论坛中所称谓的嫩金山口的“弄梅”隧道吧。
我们的行军车队在从这条隧道中通过时每个人心里都感慨万分。
一是佩服和称赞友军部队的饶勇善战。
在战争的初期不怕牺牲而敢于勇猛穿插,一举就夺取了越军如此重要的天然战略屏障,为后续部队围攻高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赢得了最保贵的时间。
二是笑谈庆幸越军的“友善”表现!在这通往高平的如此重要的兵家要塞上, 越军在这里本可“丸泥封关”,让我军寸步难进。
其实越军只要利用少量兵力就可以扼守住这样的险关隘口,为何拱手相让使我军轻易得手?看来越军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不重视纵深内的重点阵地防御防守。
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受到友军在打通通往高平的沿途战斗也并不是很轻松的。
在通过“弄梅”隧道后再往北不远处的狭窄盘旋公路上,有几段公路已被越军炸毁,山体都垮踏下来了。
看来,越军企图滞阻我军向高平的进发图谋异常明显。
无奈,我军临时抢修通道。
2月23日夜晚,在我们通往高平公路右侧的山坡上,有几处熊熊燃烧的大火把天空映红,听说那是袭扰我军行军纵队的越军据点,在遭到我军反击时被我军喷火器喷出的烈火燃烧所引起的山火燃烧。
对越反击战几个小故事,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战争冯小刚新片《芳华》的热映已经告一段落,不仅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了双丰收,而且成为了近年少见的现象级影片。
尤其令人难忘的是,片中有一段6分钟的战争戏,对战争场面进行了尽可能真实地还原。
冯小刚还强调,他并不想歌颂战争,而是要告诉大家和平的珍贵。
他说:“现在有很多爱国的年轻人,整天说打这打那,最后把爱国热情都发泄在键盘上了。
我的很多同龄人是真的上了战场的,有的腿没了,眼瞎了,有的命没了。
他们是用自己的牺牲给战争做注脚。
真正的战争是极其残酷和恐怖的。
”是的,真正的战争是极其残酷的。
下面就以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为历史背景,讲述几个小故事,让读者感受一下战争会带来什么。
战例选自“塔山守备英雄团”老兵胡平主编的战争纪实回忆录《血火征途》,在此表示感谢。
某营执行穿插任务,中途接令原地待命,指战员们分别沿公路两侧席地休息。
天黑后,友邻坦克分队从此公路经过,由于驾驶员未仔细观察路况,造成某连两名战士被碾压身亡,情景惨不忍睹。
连长闻声冲过来,跳上坦克拔枪顶住驾驶员愤怒质问,驾驶员也追悔莫及。
可是,惨剧已经造成,确实是事故也确实是误伤,后果已经无法挽回。
双方都很悲痛和无奈,但各自肩负任务,只好压下情绪继续前进。
某团执行穿插任务通过一条河流,当后卫营掩护后勤机关和民工赶到时,遭到埋伏在附近山上的越军一个特工大队袭击。
敌人用火力封锁吊桥与河面,并出动特工混入我军队伍突然开火,双方在黑夜中展开了恐怖的混战。
由于跟随部队的民工没有战斗经验,加上天黑,队伍全乱了。
后卫营边打边冲,建制也乱了,结果形成各自为战。
只见黑夜中子弹像火虫一样满天蹿飞,人群到处乱跑,随时都能遇到混乱的厮杀,地上也不知倒下了多少人。
指战员们一路狂奔突围,脚下踩过了很多横七竖八的尸体和伤者,也不知道是敌人还是战友,可情况紧急,没有人敢停下来仔细查找救护。
直到过了半个多月,部队要撤退回国了,才派人来这条河边打扫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