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溶液质量、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和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3)、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4)理解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初步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化学计算在生产和生活及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究化学事物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作用,了角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准备:练习教学方法:类比—迁移—归纳。
【教学过程】:一、知识网络二、知识回顾:1、溶液的质量==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与之比3、溶液在稀释前后,其中质量保持不变4、溶液的配制步骤:⑴⑵称量和量取⑶⑷装瓶巾标签三、例题讲解1、某化工厂为了测定氯化钠样品的纯度,取30克氯化钠样品(杂质为氯化钙)溶于水制成252克溶液,再加入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求:⑴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错题再现1、实验室有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克。
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是 Ml,水的体积是 ml四、学生练习(一)、选择题1、在50克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0克水,所得溶液()A、溶液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C、溶质质量为20克D、溶剂质量增加一倍2、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计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信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诸城一中尹志强【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的组成,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2、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会溶液稀释的计算。
3、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前预习】在实际应用中,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如在施用农药时,过浓会毒害农作物,过稀则不能有效地杀虫灭菌。
因此,我们需要准备知道溶液的组成。
1.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有许多种方法,其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小,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等方法提高其质量分数;相反,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这时我们可以采取、等方法减小其质量分数。
2.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推断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只与和有关。
3、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由公式可推知: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课堂探究】一.溶液的组成:自主学习:实验9-5:配制三种组成不同的溶液,完成下表。
在实验9-5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学生练习设问: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这样的溶液我们会配制了。
那么如果告诉你一定量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你会配制吗?学生看例1后做习题(4)二.溶液的稀释1.自主学习:溶液稀释的方法是或加入低浓度的溶液。
计算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的质量不变。
学生自学例2后完成习题(2)注意:溶液体积不可相加减,②量取:用适当大小的量筒量取③稀释:搅拌混合均匀,贴上标签即可。
2.合作探究:实验9-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
⑴:需氯化钠的质量:水的质量为:需水的体积:⑵:用称取氯化钠固体放入100ml烧杯中,用量筒量水倒入烧杯中。
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固体完全溶解。
⑷:将所得溶液装入试剂瓶,盖上瓶塞,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I)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教与学互动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导语]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溶剂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怎样表示溶液的组成?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预习导学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表: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二、交流探究合作探究一: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的意义例1: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表示每________份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就含有________份质量的氯化钠。
可以看出以下关系: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1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_________;溶剂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直接根据公式进行计算)例2.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合作探究三:有关稀释问题的计算例3.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合作探究四:有关溶液体积和质量分数间的计算例4.50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可以稀释成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多少毫升?需水多少毫升?需水多少毫升?(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20%的稀硫酸的密度为1.14g∕cm3)三、精导精讲(一) 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的意义(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四、运用提升1.把200g 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2.把30 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课题3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1.在实验操作中如果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4%左右的碳酸氢钠溶液。
配制200 g质量分数为4%的碳酸氢钠溶液,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A.4 gB.8 gC.192 gD.200 g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将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 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3.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1)的浓硫酸配制500 mL 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 g·mL-1),稀释时需用水的体积约为()A.436.8 mLB.453.7 mLC.456.0 mLD.458.3 mL4.★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温度为10 ℃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④B.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C.在10 ℃时把NH4H2PO4和Ce2(SO4)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 ℃,有晶体析出的是Ce2(SO4)3D.22 ℃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70%5.20 ℃时,对100 g 5%的食盐溶液作了如下处理,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每次所得溶液中无溶质析出或剩余)。
(1)蒸发10 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加入10 g食盐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增加10 g食盐和10 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加入100 g 15%的食盐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
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该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技能。
二、学法引导把溶液区分为浓溶液与稀溶液,只能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如果要确切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可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
三、知识点拨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难点: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四、能力素质(一)复习: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口述)(二)新课:1、溶质质量分数①定义:②定义式:2、讨论并填表I3、课堂练习(1)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Ag 溶质溶解在Bg 溶剂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A+BA100⨯ B、%A+BB100⨯ C、%AB100⨯ D、%BA100⨯ (3)将10g NaCl 投入90g 水中,使之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判断 (4)把15g 硫酸钠溶于100g 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5%。
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5)配制50g10%的NaCl 溶液,需要NaCl _____g , 水_____g , 配制步骤是:①先用______称量______NaCl 倒100mL 的烧杯中。
②再用______量取 _____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里。
③用_______搅拌至______即可得50g10%的NaCl 溶液。
(6)填表:(7)在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或10g水,计算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8)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和16g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附录I〔实验9-5〕表格试管编号溶液颜色比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ABC附录Ⅱ〔实验9-6〕表格溶质质量/g 溶剂(水)质量/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9020 8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质的概念及其质量分数的定义;2.掌握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溶质的概念及其质量分数的意义;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如溶液的概念、溶解度、饱和溶液等。
2. 概念讲解1.引入溶质的概念:溶质是指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例如在水中溶解的盐、糖等;2.讲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或百分比计数表示。
3. 计算方法示例通过示例演算,详细讲解如何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示例问题:若有一个含有100 g溶液,其中包含80 g的盐,请计算溶液中盐的质量分数。
解题步骤: 1. 计算溶液中溶质(盐)的质量:80 g; 2. 计算溶液总质量:100 g; 3. 计算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总质量)× 100% = (80 g ÷ 100 g)× 100% = 80%。
4. 实际应用通过探究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问题一:若有一个500 mL的含有10 g食盐的溶液,请计算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
解题步骤: 1. 将溶液总体积转换为质量,根据水的密度(1 g/mL):500 mL × 1 g/mL = 500 g; 2. 计算溶液中溶质(食盐)的质量:10 g; 3. 计算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总质量)× 100% = (10 g ÷ 500 g)× 100% = 2%。
问题二:某标称为6%盐酸的溶液,其中含有20 g盐酸,请计算该溶液的总质量。
解题步骤: 1. 假设溶液总质量为x g; 2. 计算溶液中溶质(盐酸)的质量:20 g; 3. 计算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总质量)× 100% = (20 g ÷ x g)× 100% = 6%; 4. 解方程:(20 g ÷ x g)× 100% = 6%;5. 求解得到:x g = (20 g × 100%)÷ 6% = 333.33 g。
课题教课媒体教学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课型新授(第 1 课时)多媒体、实验器械1、掌握溶液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技术3、初步学会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经过着手实验、察看现象以及思虑问题使学生掌握一种表示溶液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 2、经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方法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经过练习必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1、学会谨慎务实的科学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感情2、培育详细问题详细剖析的能力。
态度3、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认识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宽泛联系,认识学习化学的最后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溶质质量分数的观点、计算及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教课内容及问题情境创建情境引入新课【展现】三饮料瓶的不同颜色的学生自配的红糖水【设问】你察看到了什么?由此你将作出哪些猜想?【设问】对怎样考证糖水颜色越深浓度越大的这一猜想,你有哪些好方法?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察看思虑讲话: 1、三瓶溶培育学生发散性液颜色深浅不同,颜色思想,提升自我解浅的没那么甜。
2、颜决问题能力,养成色最深的一瓶可能是自主学习,小组合饱和溶液,其余两瓶一作学习的习惯。
定是不饱和溶液 3、它们的浓度不同,颜色较深的浓度大,颜色较浅培育学生自我评的浓度小。
价能力议论沟通、互相怀疑几名学生做总结讲话成立溶质质量分数的观点【活动研究】(投影展现)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 ( 1 mL 水的质量大概为1 g)水,而后分别加入约 0.5 g、 1g、2g 固体红糖,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红糖水的颜色。
1、将三瓶糖水蒸干,比较获得糖质量的多少。
2、没有必需将整瓶糖水所有蒸干,只须取一部分等量的三种糖水蒸干,比较即可。
3、能够在等质量的水将书籍上的药品中,加入不同质量的CuSO4 溶液改成糖,制得的糖水的颜色红糖水,使学生更不同,加入糖多的颜色易和生活联系,亲深。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 教学案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并将质量分数与溶解度进行对比,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掌握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
【学习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计算 【学习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计算 【学习过程】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二、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1、演示实验[实验9-5],观察现象,记录在书本第42页的表格中,并进行讨论: ① 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 ;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
② 对于无色溶液;说,上述方法是否可行?如果不行,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浓度呢?2、知识架构:(1)定义: 。
(2)计算公式: 3、练习:(1)利用已知的数据进行计算。
0 t 1 t 2 温度/℃溶(2质的质量分数。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判断:(1)溶液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加溶质:①对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对于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和联系:[四、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1、某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2、现有ag某溶液,其中含溶剂bg,则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在一定温度下,从100gNaOH饱和溶液中倒出20g溶液,对于倒出的溶液。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重难点)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重难点)3、初步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过程中实验误差的分析。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问题1:现欲配制200g 20%的NaCl溶液,问:(1)需要纯净的NaCl g,水 g(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配制溶液的步骤为、、、。
(4)实验中,若NaCl 未经干燥就直接配制溶液。
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低”“偏高”或“不变”)(5)量取水的体积读数时,若俯视刻度线,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低”“偏高”或“不变”)二、变式训练1、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⑴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 ____。
⑵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三、讨论交流配制溶液过程中,计算要精确,称量和溶解的过程要严格按照实验基本操作的要求去进行,否则会造成误差和实验的失败。
那么,在配制溶液过程中,实验操作要注意些什么?对托盘天平的使用中要注意哪些?对量筒的使用中要注意哪些?四、反思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收获?五、当堂测试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9.3—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3、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 氯化钠晶体不纯、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4、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5、(选做题)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展开,先介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然后根据这一概念进行简单计算,最后练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本课题的重点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课时分配:2课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2)通过练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难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引入。
教具准备仪器:试管。
药品:硫酸铜、食盐、蔗糖。
第一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
怎样才能得到合适的溶液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导入二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呢?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片:(死海图片)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这就与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有关。
推进新课[实验]各组学生用自带的白糖、纯净水配制一杯白糖水,倒成两杯,一杯留着,另一杯与其他小组交换,分别尝一尝,感觉哪杯甜,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较得出自己的糖水甜,还是别人的甜,为什么?[展示]2支盛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
因硫酸铜有毒,不能用品尝的方法,那么用什么方法判断哪支试管内的硫酸铜溶液浓呢?[分析]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②但对于无色溶液来说,如果不用品尝的方法,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组成呢?[实验]分别在3个烧杯里加入1 g 、2 g 、3 g 固体硫酸铜,再分别倒入20 mL 水,振荡溶解后,比较3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0gNH4Cl固体
C.保持温度不变,取出20g溶液
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0g水
2.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密度为1.84g/cm3)来配制44mL 20%的H2SO4(密度为1.14g/cm3),需要98%H2SO4的体积是()A.1.8mL B.5.6mL C.7.8mL D.10.2mL
3.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6gNaNO3晶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
4.将80g10%的NaOH溶液与20g15%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3% B.12%C.11%
D.16%
5.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都属于易溶物质
C.在25℃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结晶法提纯.
6.下列四种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15g KNO3溶于85g水中
B.85g KNO3溶液中含有15g KNO3
C.150g水中溶解30g KNO3
D.一定质量KNO3溶于80g水中配成100g℃溶液
7、在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钾或10克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