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词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5
春天的古诗及诗意春天的古诗及诗意一、《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
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二、《白鹿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白贞。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三、《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四、《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
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
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成都。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诗句如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六、《清平调·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赏析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江南春朝代:唐朝|作者: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简介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翻译/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依山的城镇。
3、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5、楼台:指寺庙。
赏析/鉴赏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使人生观了几个景点,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春天的古诗词20首赏及赏析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喜欢描绘的对象。
下面给您介绍20首古代春天的诗词及赏析。
一、《春晓》春晓,MENG Haoran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景色,作者以春眠与鸟鸣形成对比,表达出春天中生命的活力和繁荣。
二、《登鹳雀楼》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追求。
三、《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第1页/共8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细雨的景色,以雨水润物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期望。
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王昌龄的思念和祝福,通过春天的景色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
五、《春泽》春泽,李白运河西边余杭树,春泽东滨富春山。
青山谷口桃花雪,散作云消有若何。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分运河边的景色,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富有生机的一面。
六、《春日》春日,白居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呈现出春天的愉悦和温暖。
七、《春望》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以国家的兴衰为背景,通过描写春天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国的思念。
八、《登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3页/共8页这首诗以登高为主题,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导语】春来了,⼀切都像刚刚睡醒,欣欣然张开了眼,春回⼤地⼭青⽔绿,春树萌芽春花怒放,蝴蝶在花间戏舞,⼩鸟在轻快的赞颂着迷⼈的春景,赞颂着春天的⼤⾃然像个天真的孩⼦那样纯洁、烂漫、急切。
下⾯是⽆忧考分享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及赏析。
欢迎阅读!绝句 绝句 【唐】杜甫 迟⽇江⼭丽,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赏析】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画⾯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如梦令 如梦令 【宋】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笙寒,吹彻⼩梅春透。
依旧,依旧,⼈与绿杨俱瘦。
【赏析】词⼈之⼼,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流转在节序交替中伤春念远之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境之愈为悲苦。
减字⽊兰花.莺初解语 减字⽊兰花 【宋】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年春好处。
微语如酥,春⾊遥看近却⽆。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易⽼。
暮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赏析】花是不经开的,⼈是容易⽼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地时再触⽬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苏溪亭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渏东风⼗⼆阑。
燕⼦不归春事晚,⼀汀烟⾬杏花寒。
【赏析】四句诗全是写景,⽽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迹。
诗⼈描写暮春景⾊浓郁⽽迷蒙,恰和倚阑⼈沉重⽽忧郁的⼼情契合相印,诗韵⼈情,隽永醇厚。
咏柳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析】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
诗⼈抓住了柳的特⾊,将之性格化了,使⼈看到⼀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春别曲 春别曲 【唐】张籍 长江春⽔绿堪染,莲叶出⽔⼤如钱。
江头橘树君⾃种,那不长系⽊兰船。
【赏析】诗句写暮⾊春⾊,以“堪染”表现⾊彩之浓重,其夸张⼿法可作借鉴。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春中喜王九相寻 【唐】孟浩然 ⼆⽉湖⽔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醒。
【导语】春天,⼜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个季节,®⽆忧考⽹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篇⼀】描写春天的诗词及赏析 春⽇ 宋代:秦观 ⼀⼣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蔷薇卧晓枝。
译⽂ 轻雷响过,春⾬淅沥⽽下。
⾬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洗过的碧⽡间浮动。
春⾬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怜爱。
注释 1、选⾃《淮海集》。
秦观(1049~1100),宋代⽂学家,号淮海居⼠,⾼邮(今属江苏)⼈。
2、丝:喻⾬。
3、浮⽡:晴光照在⽡上。
4、霁(jì)光:⾬天之后明媚的阳光。
霁:⾬后放晴。
5、参差:⾼低错落的样⼦。
6、芍药:⼀种草本植物,这⾥指芍药花。
7、春泪:⾬点。
赏析 这⾸诗写⾬后春景。
瞧,⾬后庭院,晨雾薄笼,碧⽡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这⾥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具⼀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分惹⼈喜爱作者捕捉到春⾬“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摄下了⼀幅雷⾬后晴春晓⽇的精巧画⾯。
通过对偶形式,拟⼈⼿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芍药亭亭⽟⽴、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卧”之状。
因其体物⼊微,情致蕴藉,通篇⾃具⼀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了作者对⾃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感受⼒和摄取⼒、表现⼒。
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曲折体现了作者由于宦途艰险⽽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好⾬知时节”,在⼀⼣隐隐春雷的召唤下,它“随风潜⼊夜”,它“润物细⽆声”。
雷是“轻”的,⾬如“丝”般,春⾬的特⾊作者只⽤两个字就揭⽰出来了。
那碧绿的琉璃⽡,被⼀夜春⾬洗得⼲⼲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上还沾有⽔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令⼈⼼旷神怡——这是第⼆句所写的美 最妙的是后两句,作者采⽤以美⼈喻花的⼿法,⼜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及鉴赏四篇【篇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及鉴赏清平乐・春风依旧[宋代]赵令��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释①著意:著,显露;显著。
意,情景。
②隋堤柳:指隋炀帝时在运河堤岸所植的杨柳。
③“搓得鹅儿黄欲就”:搓,用手掌来回揉摩,此处喻谓给柳树染色;鹅儿黄,即鹅黄色‘就,成。
④紫陌:指京师郊外的路。
⑤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系青色,俗称青门。
此指京城的城门。
⑥雨魄云魂:比喻作者的行踪像雨中的魄、云中的魂一样飘泊无定。
作品译文春风和往年一样,十分关心隋堤上的杨柳;清明时节温暖时分,它把柳枝儿揉搓成鹅儿黄的颜色。
去年春天,我与你在京城的大道上,在城门外的隋堤上,一起流连;今夜,我却只能在梦中和你化为云雨的魂魄相见。
我如此的悲痛,只需要几个夜晚,就会令我的一生憔悴不堪。
赵令��简介赵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
太祖次子燕王德昭�z赵德昭�{玄孙。
元�v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
后坐元�v党籍,被废十年。
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
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著有《侯鲭录》八卷,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篇二】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及鉴赏点绛唇・一夜东风[宋代]曾允元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
数声啼鸟。
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长亭道。
一般芳草。
只有归时好。
注释①梦转:犹梦觉。
②长亭:古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饯别、暂歇之处。
评解此词写闺情。
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一夜东风,原应罗愁织恨,而词中却说“枕边吹散愁多少”;“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往往引起人们叹春惜花,无限感伤,而词中偏说“只有归时好”。
在即将结束羁旅生活、踏上归程的征人眼中,长亭道上的芳草也在分享着他内心的喜悦。
全词清丽婉约,情景交融。
曾允元简介曾允元字舜卿,号鸥江,元江西太和人,生平不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及鉴赏春天是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古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词赞美春天的美丽和神奇。
下面是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及其鉴赏。
1.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诗人用“春眠不觉晓”来形容春天的安宁和宁静。
早晨的鸟声传来,唤醒了大地上沉睡的生命。
诗中通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来表达了春天的变幻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这首诗简洁明快,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不可预测性。
2. 《春暧花开》 - 王之涣春暧花开树,秋风叶落间。
疑是绿苔草,一从山水前。
这首诗描述了春季的景色。
诗人通过“春暧花开树,秋风叶落间”展示了春风和秋风的不同特点。
春风轻柔、温暖,带来了花朵的盛开和树木的复苏;而秋风凉爽、干燥,落叶凋零,预示着一年的收获和结束。
最后两句“疑是绿苔草,一从山水前”表达了人们对春风的怀念和忠于自然的态度。
3. 《春夜喜雨》 - 杜甫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讲述了春夜中的一场雨。
诗人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来表达雨水对于大地复苏的重要性。
雨水悄悄地随风而来,滋润了万物,让生命变得更加细腻和美好。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笔墨,表达了对雨水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爱。
4. 《春日》 - 王维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以泗水滨的春景为背景,诗人用“胜日寻芳”来表达春天是万物兴旺的季节。
春天的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则从东风带来春天的角度,表达了春天万紫千红、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象。
古代的春天赞美诗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神奇。
这些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气息和情感,以及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喜悦,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生的美好。
春天古诗词30首春夜细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景中寄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喜悦轻松的情绪,以及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觉。
春 日宋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 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同时也蕴含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咏 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s ìj ǐn j ù g ūzhu ó ji àn d ī t í ji ǎ x īb ó sh ù ch óngzh ōut āozhu āng鸟鸣涧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
春 雪唐 韩愈新年度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这首诗,构思新巧。
新年紧挨着立春,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但这一年还没有芬芳的鲜花,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虑。
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写春景的经典古诗词带赏析以下是三条写春景的经典古诗词及赏析: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这句诗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哎呀,你想想看,那春天刚来,桃花就迫不及待地绽放了,鸭子多机灵呀,它们一下就知道江水变暖啦!就好像你走在路上,突然闻到了花香,就知道春天来啦!比如在公园里,你看到鸭子在水里欢快地游着,不就像诗里说的那样嘛。
我的观点:这句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它的意思是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面目,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哇塞,春天就是这么神奇呀,风一吹,各种色彩就都冒出来啦!这不就跟变魔术一样嘛!你说要是在春天的花园里,看到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花,是不是就特别能理解这句诗呀!就像你们学校举办活动,各种表演精彩纷呈,那就是一片热闹的春天景象呀!
我的观点:这句诗把春天的多彩缤纷展现得淋漓尽致。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说的是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嘿,这春天的力量可真大呀,连墙都挡不住呢!就好像小朋友们的好奇心,怎么拦都拦不住一样!你想想看,要是你家院子里的花开得特别好,是不是也会有一枝伸到墙外去呀!就像你们小朋友玩耍的时候,那快乐的笑声也会传到很远很远呢!
我的观点:这句诗用生动的画面表现了春天的强大生命力。
【春雨】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sui)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
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
【赏析】
这首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的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灰心失望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风雨不值得畏惧“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就是不怕。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中心,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的勇气。
【春花、鸟儿】
江畔独步寻花(二首)
唐杜甫
其一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二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赏析】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
痛快干脆,毫不藏伏。
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
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
”怕的是花谢人老。
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易落,花蕊的慢开,表达人生如春天的花易老(人生短暂)应珍惜美好时光。
绝句(二首)
唐杜甫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雷】
新雷
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浣溪沙
宋苏轼⑴
游蕲水⑵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⑶,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1]⑷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⑸?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⑹唱黄鸡⑺。
【注释】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清泉寺:寺名,在蕲水县城外。
⑶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⑷潇潇:形容雨声。
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⑸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⑹白发:老年。
⑺唱黄鸡: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不可能长久。
【译文】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
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春天的乡村】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注释】
⑴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⑵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⑶成畦(qí):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⑷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⑸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注释】
浣溪沙①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②,晓阴无赖似穷秋③。
淡烟流水画屏幽④。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⑤。
宝帘闲挂小银钩⑥。
【注释】
①《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
“沙”又写作“纱”。
②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
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科峭春寒。
③晓阴:早晨天阴着。
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④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意境悠远。
⑤丝雨:细雨。
⑥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
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3] 【译文】
带着一丝寒意,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
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
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诗词运用】
1、《春夜喜雨》的作者是唐代杜甫。
这首诗写的是(春雨),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2、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
其中用得最好。
后人根据这句是总结出成语
3、走,我们去春游!走在乡间小路上,踏上一座竹桥,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此情此景,你会吟诵:
4、蒙蒙的春雨如丝,引起了思乡人的情思,此刻他会吟诵
表达心中的乡愁。
5、惊蛰时节,春雷涌动,你会对春天有怎样的期待:
(用诗句表达)6、坐在农家的窗前,透过窗户,不远处的农田,远处起伏的群山映入眼帘,此情此景,正像王安石诗中所写:
7、当你看到妈妈在镜前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时,请你用一句诗鼓励一下她:。
8、林花落了春红,太匆匆。
面对缤纷的落英(落花),老杜的
诗最能表达此刻的心情。
9、人生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面对人生的挫折,我们应该像东坡居士一样保持豁达开朗的积极心态,正如他在《定风波》中所说:“
”
10、当人生走过冬天(冬天指困境),迎来春天,回首往事,我们会与苏轼产生同样的人生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