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版)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5古诗两首同步检测(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古诗两首》同步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xiāng lú yī rán guà hào()()()zhào míng lóu fáng jìn tóu()()()二、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穷尽(山)穷(水)尽层叠层()叠()山川()山()川烟云烟()云()山水()山()水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欲穷千里目()①想要②将要2、遥看瀑布()①远②近3、疑是银河落九天()①怀疑②好像四、连线。
1、白日依山尽还要再登上一层楼2、黄河入海流要想把很远很远地方的景色全看在眼里3、欲穷千里目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流向远方,流向大海4、更上一层楼天边的太阳沿着山头渐渐落下去了五、重点段落品析。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
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5古诗两首(2)2019人教版新课标(无答案)第25课古诗两首一、根据课文组词舟( ) 乘( ) 音( ) 客( )何( )汪( ) 至()书()二、填填记记1、默写古诗回乡偶书赠汪伦贺知章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背一首别的古诗。
三、品味探究1、少小就离家,到了老大的时候才回来。
作者到底干什么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2、“儿童相见不相识”这句话中“儿童”是指“小孩子”还是指“自己儿时的伙伴”?这句话写出了诗人感到______之后不觉有些______的感情变化。
(惊讶好笑)3、“将欲”与______相照应,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______的情态。
(忽闻惊喜)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有很多,如110是匪警电话,119是火警电话,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1.在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写下来慢—少—健康—2.遇到下面的情况,可以拨打什么电话(1)小华想知道少年宫的演出时间,可以先拨打____查问少年宫的电话号码。
(2)小华的妈妈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可以拨打____查问。
(3)小华爸爸在路上看见一起车祸,可以拨打____报警。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
25 古诗两首
别董大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潭水(),()汪伦()。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也是他写的。
3.这首诗表现了 ________ 和________之间的深情厚谊。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种感情是我们每一个都应该珍惜的。
3.请再写一句表达友情的古诗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内语段
1.桃花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2.赠汪伦李白《静夜思》
3.李白汪伦
4.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釆莲曲【唐】王昌龄_________________ ,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___________ ,闻歌始觉有人来。
(1)默写古诗。
____ ,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____ ,闻歌始觉有人来。
(2)解释下列词语。
芙蓉: ______ 闻:________(3)这首诗写的是 ,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与罗裙一样绿,______ 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______ 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笔行,仃磷依萤聚土睦。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笔: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3・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S是黃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秋天的词语:可以说“的秋天匕至少写5个。
(2)找出一个排比句。
(3)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4)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 ,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 O____ , 一枝红杏出墙来。
(2)解释词语。
①不值:_____②屐齿:_____③小扣:_____④柴扉: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春色”和“红杏”都彼 ,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导语:学完课文后应该做练习,这样有利于同学们巩固课文所学知识,掌握更多课内和课外知识。
下面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25、《古诗两首》练习题,欢迎
大家过来做一做。
一、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贺知章小时候离开自己的家乡,直到老了才回来。
在乡间小路上碰上了一群孩子,孩子们( )问:“( )?”
参考答案:
贺知章小时候离开自己的家乡,直到老了才回来。
在乡间小路上碰上了一群孩子,孩子们(笑着)问:“(您从哪里来呀)?”
二、填一填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客( ) 汪( ) 何( )
容( ) 注( ) 河( )
答案:
客(客人) 汪(汪洋) 何(如何)
容(容易) 注(关注) 河(河水)
三、涂一涂
把认识的词涂上颜色。
比一比,看谁先得到红旗。
四、连一连
答案:
五、游乐园
下面是九个成语,请在空格里填上“两”或者“二”。
( )全其美三心( )意势不( )立
一干( )净三天( )头一穷( )白
三长( )短接( )连三数一数( )
答案:
(两)全其美三心(二)意势不(两)立
一干(二)净三天(两)头一穷(二)白
三长(两)短接(二)连三数一数(二)。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两首》同步专练(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5题;共22分)1.看拼音,写词语。
tián yěcāng máng guāng yīn jīng xiàbù gǎ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想一想,填一填。
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的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②“流”的第七笔是________。
③“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比作了穹庐。
3.比一比,再组词。
诗________ 笼________ 银________寺________ 龙________ 很________4.根据古诗《敕勒歌》填写诗句天苍苍,野茫茫。
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夜宿山寺》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看出山寺高。
②《敕勒歌》选自________。
二、诗歌鉴赏(共2题;共16分)6.默写古诗,回答下列问题夜宿山寺________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________高声语,恐_______天上人。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①“语”的意思是________。
A.语气 B.说话②“恐”的意思是________。
A.害怕 B.恐慌(3)《夜宿山寺》是_____朝诗人_____写的。
我还知道他写的古诗,如《_____》、《_____》。
7.重点段落品析。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把诗歌补充完整。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________。
________,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诗五首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东皋.()徙倚..()()牛犊.()千载.()候骑..()()燕.()然荆.()门白沙堤.()2.背诵五首唐诗,按原文填空。
(1)树树皆秋色,山山。
(2)晴川汉阳树,芳草。
(3)出汉塞,入胡天。
(4)山平野尽,江大荒流。
月下天镜,云生海楼。
(5)早莺争暖树,谁家。
3.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词的含义。
(1)东皋薄.暮望(2)徙倚..欲何依(2)相顾.无相识(4)昔人已乘黄鹤去.(5)芳草萋萋..何处是..鹦鹉洲(6)日暮乡关(7)属国..过居延(7)仍怜.故乡水4.按要求填空。
(1)王绩《野望》这首诗,是一首言诗,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
(2)《野望》中写出山野秋归之景的句子是:,。
(3)《黄鹤楼》写登高所望,人去楼空景象的句子是:,。
(4)《使至塞上》中诗人以景物自比,写出自己飘泊不定的内心感受的句子是:,。
《使至塞上》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5)《渡荆门送别》描摹“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的一联诗句是:,。
(6)《钱塘湖春行》通过花草描写早春景物的句子是:,。
5.“烟波江上使人愁”“江入大荒流”中的“江”指的是;“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的是;“最爱湖东行不足”中的“湖”指的是。
6. 请你用正楷字抄写《野望》这首诗的颔联:7. 请从课文五首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联对偶诗句抄写下来,并分析律诗对仗的特点。
8. 小明默写古诗的时候,老是区别不了“燕”与“雁”,很是苦恼,请你依据课文中的诗句并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帮他总结出一些规律。
9. 结合下面所给情境,回答问题小明国庆节随同学们到南方去探访一座名楼,他们一行人观赏佳景,吊古伤今,思绪绵绵。
晴日里的原野一望千里,似乎都能看见遥远的家乡。
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江面上升腾起一层迷蒙的烟雾,家乡也好像被暮霭所隔,望不见了。
此景惹动乡愁,小明不禁有点想家,他望着远处叹了一口气,说:“唉!现在真可谓是‘’啊!”请你根据所给语境,写出最恰当的一联诗,并说出你的理由。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
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2)解释词语。
①不值:______②屐齿:______③小扣:______④柴扉:______(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说明______道理。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行【唐】牡枚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_____。
3.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小朋友,进公园,骑木马,钻山洞,花儿点头露笑脸,去和小猴拉拉手,树儿忙住扭腰肢,再跟孔雀比比美。
欢迎!欢迎!开心!开心!(1)这首儿歌共有______句话。
(2)读儿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笑脸 ______腰肢 ______木马 ______山洞(3)小朋友进公园看到了______、______ ,它们好像在说:“______。
”小朋友在公园里还玩了很多游戏,有______、______;还跟两种小动物一起玩耍,它们是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二年级上册,第25课,回乡偶书,同步测试D卷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二年级上册第25课回乡偶书同步测试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火眼金睛。
选出下列拼音正确的一组 (共1题;共2分) 1. (2分)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苍穹(qiòng)孕(yùn)育冠冕(miǎn)赠(zēng)与 B . 摇曳(yè)馥(fù)郁硕(shuó)大凝(níng)视 C . 琼(qióng)浆鸣啭(zhuǎn)婆娑(suō)哲(zhé)理二、孪生兄弟辩长相。
(共1题;共4分) 2. (4分)下面句子中的“打”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①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
________ ②你打哪儿来?________ ③从前,这里的村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水。
________ ④教师节那天,我送给 ___一打鲜花。
________ 三、挑三拣四。
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悉,填序号。
(共1题;共5分) 3. (5分)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老师和我们一块儿________ (2)________多么美丽啊________ (3)________做完了吗________ 四、理解诗句我最行。
先解释加点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共2题;共10分) 4. (4分)默写古诗。
回乡偶书贺知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6分)《回乡偶书》的 ___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诗的第一句中的两组反义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五、古诗识累,默写《回乡偶书》 (共1题;共4分) 6. (4分)口头把古诗补充完整。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两首》课时练习及课后复习题含答案19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一、解释词语。
百尺:。
危:。
恐:。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
危楼(),手可摘()。
()高声语,恐惊()。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思。
第二课时一、解释词语。
似:。
穹庐:。
盖:。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
三、制作一期以“草原”为主题的手抄报。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危:表示高的意思。
恐:恐怕二、高百尺星辰不敢天上人三、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仙人。
第二课时一、似:好像。
穹庐:大帐篷。
盖:罩。
二、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碧绿的草原无边无际,风儿吹过,草儿弯下腰,草丛的牛羊就显露出来了。
三、略19 古诗二首课后复习题一、连一连。
kǒng sì lú chén lǒng寺辰恐笼庐二、看拼音,写词语。
tián yěcāng máng guāng yīn jīng xiàbùgǎn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百尺:恐惊:草低:四野:四、课文整体梳理。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朝(),这首诗用()的手法。
把山寺的()和夜晚的()写得非常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敕勒川》哪两句交代的是敕勒川的位置,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五、重点段落品析。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敕勒歌是一首朝时的民歌。
3.穹庐是指4.“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六、写一写。
最高的楼,用诗句表示:参考答案一、略二、田野苍茫光阴惊吓不敢三、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恐惊:唯恐惊动。
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四、1.李白夸张高静2.敕勒川川阴山天野风草牛羊五、1.笼盖四野天苍苍 2.北 3.蒙古包 4.现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5、古诗两首
一、认r ân 认r ân 真zh ēn 真zh ēn 读d ú 拼p īn 音y īn
,端du ān 端du ān
正zh âng
正zh âng 写xi ě 汉h àn 字z ì。
二、根g ēn 据j ù 课k â 文w ãn 内n âi 容r óng 填ti án 空k òng。
1、 离家
, 鬓毛衰。
2、 将欲行, 踏 。
三、连li án 一y ì 连li
án。
《赠汪伦》 贺知章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登鹳雀楼》 李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 王之涣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乡偶书》 孟浩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四、判p àn 断du àn 下xi à 列li â 说shu ō 法f ǎ 是sh ì 否f ǒu
正zh âng 确qu â ,用y òng
“√”或hu ò“×”表bi ǎo
示sh ì。
1、贺知章到朋友家做客时写下《回乡偶书》。
( )
2、《赠汪伦》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汪伦将要乘舟离去,李白前来送行。
( )
五、读d ú 一y ì 读d ú , 猜c āi 一y ì 猜c āi。
有位朋友编了一个顺口溜给班报投稿。
原文是: 西爪解渴甜又甜,冬爪做菜味道鲜。
傻爪非瓜不能吃,脑爪聪明靠训练。
乡
人
处
同学们看了这则顺口溜,哈哈大笑。
请你想一想,同学们笑什么?
部分答案:
一、乘舟音客汪何
二、1、少小老大回乡音无改
2、李白乘舟忽闻岸上歌声
三、《登鹳雀楼》——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四、1、×2、×
五、把“瓜”写成了“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