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其血清快速血浆反
- 格式:pdf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2
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年龄19~51岁,平均(35.6±4.3)岁,潜伏期梅毒17例,I 期梅毒12例,II期梅毒7例;另选择同期40例单纯梅毒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21~52)岁,平均(36.5±3.9)岁,潜伏期梅毒23例,I期梅毒11例,II期梅毒6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梅毒分期等方面无显著差异,2 结果2.1 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治愈率为5.55%,显效率19.44%,有效率44.44%,总有效率69.44%,对照组治愈率为32.50%%,显效率30.00%,有效率30.00%,总有效率92.5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组别病例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013(32.50)12(30.00)12(30.00)3(7.50)92.50%观察组362(5.55)7(19.44)16(44.44)11(30.55)69.44% p<0.05<0.05<0.05<0.05<0.053 讨论梅毒是当前传播较为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性接触是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性接触同时也作为HIV传染的最主要路径之一,HIV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以及阴道分泌物等体液内,性交或口交可将病毒传染至他人。
性病的感染者出现的皮肤破损也增加了HIV病毒感染的几率,同时使得HIV的靶细胞CD4+T细胞在宫颈分泌物中的数量增加[2]。
不论是HIV感染或是梅毒感染者都存在抵抗力的减弱,再次的高危性行为会增加叠加感染的风险,并且使得两种病原体在体内繁殖加快。
另一方面,HIV并发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者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HIV病毒也增加,也使得HIV传播的风险增加。
因此不洁性行为的高危人群是梅毒、AIDS共同的高危人群[3]。
有调查显示,男男性行为者(MSM)感染梅毒和(或)HIV呈逐年增高趋势[4]。
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各期不同滴度梅毒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各期不同滴度梅毒给予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70例各期不同滴度梅毒患者均采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统计治疗有效性。
结果:70例各期不同滴度梅毒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64.29%,其中一期、二期、早期潜伏、晚期潜伏4个分期的治愈率分别为76.00%、69.23%、60.00%、41.67%。
结论:早期梅毒应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梅毒;头孢曲松钠;苄星青霉素;转阴率;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eftriaxone sodium and benzathine penicillin combined treatment for syphilis with different titers at different stages. Methods: 70 cases of syphilis with different titers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ceftriaxone sodium and benzathine penicilli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70 cases of syphilis with different titers at different stages reached 64.29% after treatment, among which the cure rate of stage I, stage II, early latent stage and late latent stage were 76.00%, 69.23%, 60.00% and41.6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eftriaxone sodium and benzathine penicillin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early syphilis. 【 Keywords 】 syphilis; Ceftriaxone sodium; Benzathine penicillin; Overcast rate; The effect梅毒发病率目前高居传染病第3位,仅次于肝炎与肺结核,属于慢性性传播性疾病,且近年呈现发病率上升趋势[1]。
梅毒血清固定的产生及临床转归刘焕颜; 梁晓冬; 邓婕; 叶瑞贤; 熊绮颖; 张锡宝【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9(035)010【总页数】4页(P637-640)【关键词】梅毒; 血清固定; 血清反应素滴度【作者】刘焕颜; 梁晓冬; 邓婕; 叶瑞贤; 熊绮颖; 张锡宝【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湛江 524023;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州 510095【正文语种】中文梅毒血清固定(serofast)是指梅毒患者经规范驱梅治疗后,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反应素滴度降低,并长期维持在一定滴度,没有完全阴转的现象。
目前国内外有关梅毒血清固定的研究不少,但就其具体概念或定义,尤其是梅毒患者初次治疗后经过多长时间的随访可判定为血清固定尚无统一定论。
在众多的观点中,笔者认为早期梅毒随访1年、晚期梅毒随访2年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不转阴,持续在某个水平不再降低超过3个月确定为血清固定比较合适。
若随访时间太长,病程已进入晚期,则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若观察时间较短,则尚难以确定药物疗效,同时,还应关注血清学反应随时间而发生的动态变化。
秦家碧等[1]认为对血清固定的定义应该把握几个关键信息:①梅毒需要经过正规驱梅治疗;②排除重复感染;③排除可能引起非梅毒螺旋体抗原反应素试验假阳性的可能因素及神经梅毒;④非梅毒螺旋体抗原素试验长期维持在低滴度不阴转。
血清反应素试验转阴是评价梅毒治疗效果极其重要的指标。
血清固定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有关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相关风险因素也较为复杂,严重阻碍了梅毒血清固定的防治。
因此,现就梅毒血清固定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梅毒血清固定的产生1.1 发生率 Sena等[2]报道465例早期梅毒患者经过正规驱梅治疗6个月后,20.6%出现血清固定,其中一期梅毒13%,二期梅毒14.2%,早期潜伏梅毒37.9%。
Lin等[3]报道国内1208例患者在接受梅毒推荐治疗后1年内有34.02%(411例)表现为血清固定,其中一期梅毒13.83%,二期梅毒45.02%,潜伏梅毒39.31%。
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6-07-19T15:50:27.2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作者:薄其安赵静媛江桂云江浩温琳柳秀芝宋淑[导读] 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在对梅毒患者治疗时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均不显著。
黑龙江省鸡西市传染病院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在对梅毒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同一时间段内收治的梅毒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转阴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盐酸多西环素与苄星青霉素在对梅毒患者治疗时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可将盐酸多西环素作为苄星青霉素的替代药物。
关键词:盐酸多西环素;苄星青霉素;梅毒;临床疗效梅毒是一种由于苍白螺旋体导致的慢性系统性的传染类疾病,性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不断开放,梅毒患者的数量正在不断的提升。
由于梅毒的特点,患者会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关节损伤、全身梅毒疹等症状。
同时梅毒也会有着母婴传播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均会造成极大的危害[1]。
因此目前对梅毒患者治疗方法的研究开始得到了很多关注。
青霉素类药物作为主力抗生素药物,在对梅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使用。
但部分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无法通过苄星青霉素等起到较好的应用[2]。
我院在对梅毒患者治疗时,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性病科收治的梅毒患者,患者数量为120例。
所有患者已经使用其临床诊断标准确诊。
男78例,女42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为41.23±5.06岁。
随机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均为60例。
・92・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2020,24(24):92-94.头抱曲松钠联合(星青霉素治疗二期梅毒的效果观察吉竹云(陕西省延安市富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陕西延安,727500)摘要:目的观察头抱曲松钠联89星青霉素治疗二期梅毒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二期梅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采用9星青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头抱曲松钠联89星青霉素治疗,比较4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研究组治疗后30、60、90d的梅毒血清试验(TRUST)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皮损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8*、CD4+/CD8*等外周血T淋胞亚群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结论头抱曲松钠联89星青霉素治疗二期梅毒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皮损症状消退。
关键词:头抱曲松钠;9星青霉素;二期梅毒;皮损症状;T淋胞中图分类号:R759.1;R9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7-2333(2222)24-094-03D0I:10.7619/jcmp.222224427 Effect observation of ceftriaxone sodium combined with benzathine penicillin io the trectmcni of patientswith secondare syphilioJI Zhuyun(Department of'Dermatology,Fuxian People's Hospital in Yan'an Cityqf Shaanxi Province,Yan'an,Shaanxi,727500)Abstreci:Objective To observe thd effect of ceftriaxoad soOium combiaed with bedzathiad penicillin in thc treatmeci of patiecio with secoadav syphilis.Methode Eighty patiecio with second-av syphilis admitteC in one dosyitai were selecteC i Z raniomip divineC into control gnap and study gnap.Tdc control gnap wns treateC with bedzatdiac pecicillin,ani thc studp gnap wns treateC with ceamaxoac soaium ani pecicillin.Thc efficocy wns compareC betwcc thc tw。
·健康管理·15浅谈苄星青霉素治疗苄星青霉素:为青霉素G长效制剂。
肌内注射后,注射局部如同贮库,缓慢吸收,体内活性物为青霉素G,是治疗梅毒(包括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首选药,使用前要做皮试,皮试为阴性者方可使用。
给予双侧臀部各肌注120万单位,一周一次,3周为一疗程,孕早(中)期及孕晚期各提供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须间隔4周以上,至少间隔两周,第二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
对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产妇也应立即给予治疗。
主要不良反应如下:1.青霉素过敏反应。
2.肌内注射时部分患者有局部疼痛、压痛反应,发生率约为10%。
2.心动过缓及全身反应:患者王XX,G3P2孕12周,既往感染梅毒,检测TPPA(+),RPR1:4,即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
第一疗程的第一、二周治疗无异常反应,第三周治疗时,第一针苄星青霉素120万U肌注无异常反应,在注射第二针苄星青霉素余一半时患者自觉头晕、心慌、全身乏力,即停止注射,测心率46次/分,呼吸15次/分,血压64/40 mmHg,即给予吸氧,平卧,约5分钟后心率64次/分,血压90/60 mmHg,患者自觉头晕、心慌等症状减轻;一周后改为头孢曲松钠1 g+0.9 NaC l100 mL静滴,1次/日,共10日,患者无任何不适反应。
(下转第39页)·健康护理·39而红枣有补血和养胃的效果。
该药膳主要利用的材料有小米、大枣、枸杞和适量的红糖。
将小米清洗干净之后,把大枣切片去核,把准备好的药材放入锅中和小米混煮,按照一般煲粥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枸杞若煮的时间长会发酸,所以需要注意放枸杞的时间。
第二是补血冰糖莲藕。
此药膳的主要食材是冰糖和莲藕,按照一般炖汤的方式将冰糖和莲藕放在一起炖即可,当莲藕可食用之后,该汤也就煲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此药膳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使用铁锅,因为其会让食物变黑,影响食物的色彩感。
第三是红豆黑米粥。
0 引言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高,在我国所有传染病中仅次于肺结核、肝炎,位居第3位,而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当前,临床治疗该病多采用苄星青霉素,经正规驱梅治疗后,大部分患者1-2年后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可转为阴性,但也有部分患者RPR仍不转阴,这在临床上被称为血清固定或血清抵抗[1]。
有资料显示,病期不明的潜伏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率较高[2]。
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较强,在抗菌治疗中应用广泛[3]。
大量实践结果表示,将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使用,在潜伏梅毒疾病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抽取78例潜伏梅毒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这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治疗潜伏期梅毒患者RPR的转归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潜伏梅毒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39.5岁。
78例患者中早期潜伏梅毒(病程不超过2年)43例,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滴度1:4-1:64;晚期潜伏梅毒(病程超过2年)35例,血清RPR滴度1:4-1:16。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
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其中早期潜伏梅毒22例,晚期潜伏梅毒17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0例,其中早期潜伏梅毒21例,晚期潜伏梅毒18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血清RPR滴度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潜伏梅毒诊断标准:有不安全性行为史、吸毒史或输血史,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结果呈阳性,无临床症状与体征,脑脊液检查无明显异常;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治疗;
③既往无肿瘤、HIV感染及免疫系统疾病,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非妊娠期;④既往无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240万U,肌注,每周1次,连续3周;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和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头孢曲松钠2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周,停药1周后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240万U,肌注,每周1次,连续3周。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3、6、12个月时来院测定血清学状况(TPPA和RPR),对检测结果与治疗前进行对比,依据WHO规定的潜伏梅毒判定标准判定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血清RPR转阴;有效:血清RPR下降不小于2个滴度;无效:血清RPR下降小于2个滴度。
1.6 统计学分析
将相关数据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进行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相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中早期潜伏梅毒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潜伏梅毒患者,晚期潜伏梅毒患者的痊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晚期潜伏梅毒患者。
具体见表1:
潜伏梅毒患者无任何体征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等状况,可能是因为机体自身免疫力较强,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暂未
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其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的转归变化
艾镇临
(云南省西双版纳农垦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其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的转归变化。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潜伏梅毒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和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3、6、12个月时来院测定血清学状况(TPPA和RPR),对检测结果与治疗前进行对比。
结果在相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中早期潜伏梅毒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潜伏梅毒患者,晚期潜伏梅毒患者的痊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晚期潜伏梅毒患者。
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疗效确切,对促进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转归影响较大,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潜伏梅毒;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
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7.49.075
本文引用格式:艾镇临.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其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的转归变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9):101,103.
·药物与临床·
(下转第103页)
反应的发生情况,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 %,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使用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温丽平.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
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0):1146-1148.
[2] 古子文,王东,周子英,等.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
缬沙坦配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5):599-600.
[3] 缪建国.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航
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0):1431-1432.
[4] 黄德才.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对患者血压及肾功
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1):54-55.
(上接第98页) (上接第95页) (上接第99页)
发病,或者是因为抗梅毒治疗不彻底,病情暂时性被控制未出现明显症状[4]。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患者就会出现皮肤黏膜或脏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苄星青霉素是治疗潜伏梅毒的常用药物,疗效较好;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半衰期长,血浆有效浓度高,对梅毒螺旋体的杀灭作用较强,将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联合使用,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
本研究显示,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潜伏梅毒,应用头孢曲松钠和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患者的治愈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疗效确切,对促进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转归影响较大,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洪志林,柯凤兰,李晓华.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血
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转归[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81-83.
[2] 闫宁,陈斌,蒋辉丽,等.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
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转归[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6):349-351
[3] 刘见民.美罗培南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
学,2014,4(6):101-103.
[4] 刘祥波.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
素的转归[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55-56.
综上所述,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治疗心绞痛,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金明.曲美他嗪片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
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2):21-23.[2] 殷强.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50例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2015,9(23):95-96.
[3] 闫颜,丁希正,刘鹏程,等.地尔硫卓合并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的疗效
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224-225.
[4] 陆喜东.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探析[J].中国卫生标
准管理,2015,6(7):188-189.
缺血或者视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许志贤,张富强.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社区高血压的疗
效[J].北方药学,2016,13(10):59-60.
[2] 陈志锋,钟海峰.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社区高血压患者(上接第101页)
的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16,29(04):156-157.
[3] 陆永灵.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3,56(18):3584-3585.
[4] 王伟,王英,刘洋.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疗
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78-579.
早日出院,促进了病患的健康恢复,应当更多地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前宏.改良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
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84-185.[2] 武晓鹏,陈光.甲状腺瘤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探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4):132-134.
[3] 周耿村.甲状腺瘤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及分析[J].健康之
路,2016,15(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