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1_椭圆、双曲线测试题[1]
- 格式:doc
- 大小:293.00 KB
- 文档页数:6
(选修2-1)模块测试试题(本试题满分150分;用时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命题“若a b >;则88a b ->-”的逆否命题是 ( )a b <;则88a b -<-88a b ->-;则a b > a ≤b ;则88a b -≤-88a b -≤-;则a ≤b2.如果方程x 2+k y 2=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0; 2)C .(0; 1)D . (1; +∞)3.P:12≥-x ;Q:0232≥+-x x ;则“非P ”是“非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双曲线221169x y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在左支上过点F 1的弦AB 的长为5; 那么△ABF 2的周长是( )A 、24B 、25C 、26D 、 285.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1222=+m y x 的离心率为21;则m=( ) A.3 B.23 C.38 D.32 6.在同一坐标系中;方程)0(0122222>>=+=+b a by ax by a x 与的曲线大致是( )7.椭圆221259x y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P 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PF 1⊥PF 2;则∆PF 1F 2的面积为( )A.9B.12 8.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是11A B 的中点;则E 到平面11ABC D 的距离是( ) A.32B.22C.12D.339.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4=b ;(2)(3)72a b a b +-=-;则a =( ) A.2 B.4C.6D.1210.方程22111x y k k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1<<-kB .0>kC .0≥kD .1>k 或1-<k11.方程12222=+kb y ka x (a >b >0;k >0且k ≠1);与方程12222=+by a x (a >b >0)表示的椭圆( )(A )有等长的短轴、长轴 (B )有共同的焦点(C )有公共的准线 (D )有相同的离心率 12.如图1;梯形ABCD 中;AB CD ∥;且AB ⊥平面α;224AB BC CD ===;点P 为α内一动点;且APB DPC ∠=∠;则P 点的轨迹为( ) A.直线 B.圆 C.椭圆 D.双曲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的横线上.)13.设甲、乙、丙是三个命题;如果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丙是甲的 (①.充分而不必要条件;②.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③.充要条件) 14.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向量1BA 与向量AC 所成的角为 . 15.已知向量)0,3,2(-=a ;)3,0,(k b =;若b a ,成1200的角;则k= .16.抛物线的的方程为22x y =;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17.以下三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①设A 、B 为两个定点;K 为非零常数;若|PA |-|PB |=K ;则动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
高二数学选修2-1测试题(120分钟15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命题“如果-1≤a≤1,那么关于x的不等式(a2-4)x2+(a+2)x-1≥0的解集为 ”,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及原命题中是假命题的共有( )A.0个B.1个C.2个D.4个【变式训练】命题“若C=90°,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2.设m,n是平面α内的两条不同直线,l1,l2是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A.m∥β且l1∥αB.m∥l1且n∥l2C.m ∥β且n ∥βD.m∥β且n∥l2【变式训练】有下述说法:①a>b>0是a2>b2的充要条件;②a>b>0是<的充要条件;③a>b>0是a3>b3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0个B.1个C.2个D.3个3. “1<m<3”是“方程+=1表示椭圆”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抛物线y2=2px(p>0)与双曲线-=1(a>0,b>0)有相同的焦点F,点A是两曲线的交点,且AF⊥x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1 C.+1 D.【变式训练】若双曲线C:x 2-=1(b>0)的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A.2B.C.3D.5.已知命题p:∀x∈R,x ≥2,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命题p:∀x∈R,x≤2B.命题p:∃x0∈R,x0<2C.命题p:∀x∈R,x≤-2D.命题p:∃x0∈R,x0<-26.已知矩形ABCD中,AB=1,BC=,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平面ABC与平面ACD垂直,则B与D之间的距离为( )A.1B.C.D.7.过抛物线y2=4x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10,则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 )A.1B.2C.3D.48.在四边形ABCD中,“∃λ∈R ,使得=λ,=λ”是“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已知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2,E是侧棱BB1的中点,则直线AE与平面A1ED1所成角的大小为( )A.60°B.90°C.45°D.以上都不正确10.设F1,F2是双曲线x2-4y2=4a(a>0)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0,||·||=2,则a的值为( )A.2B.C.1D.11.点P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1B1C1D1上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C.[-1,0]D.12.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是2,一条抛物线恰好经过该六边形的四个顶点,则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A. B. C. 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抛物线焦点在y轴上,且被y=x+1截得的弦长为5,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14.在△ABC中,若∠ACB=90°,∠BAC=60°,AB=8,PC⊥平面ABC,PC=4,M是AB上一点,则PM的最小值为.15.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为平行四边形,AC与BD交于O,G为BD上一点,BG=2GD,=a,=b,=c,试用基底{a,b,c}表示向量= .16.曲线C是平面内到直线l1:x=-1和直线l2:y=1的距离之积等于常数k2的点的轨迹.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曲线C过点(-1,1);②曲线C关于点(-1,1)对称;③若点P在曲线C上,点A,B分别在直线l1,l2上,则+不小于2k.④设P0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则点P0关于直线x=-1、点(-1,1)及直线y=1对称的点分别为P1,P2,P3,则四边形P0P1P2P3的面积为定值4k2.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设p:关于x的不等式a x>1(a>0且a ≠1)的解集为{x|x<0},q:函数y=l g(ax2-x+a)的定义域为R.如果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a的取值范围. 18.(12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AB,B1C的中点.(1)用向量法证明平面A1BD∥平面B1CD1.(2)用向量法证明MN⊥平面A1BD.19.(12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过点A(1,-2).(1)求抛物线C的方程,并求其准线方程.(2)是否存在平行于OA(O为坐标原点)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抛物线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若存在,求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2分)设F1,F2为椭圆+=1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一点,已知P,F1,F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PF1|>|PF2|.(1)求|PF1|的长度.(2)求的值. 21.(12分)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1)求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角的正弦值.(2)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22.(12分)如图,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侧棱A1A⊥底面ABCD,AB∥DC,AB⊥AD,AD=CD=1,AA1=AB=2,E为棱AA1的中点.(1)证明B1C1⊥CE.(2)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3)设点M在线段C1E上,且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线段AM的长.高二数学选修2-1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C.当-1≤a≤1时,Δ=(a+2)2+4(a2-4)=5--12≤5--12<0,所以原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亦为真.反之,如a=-2时,所给不等式的解集即为空集,但a∉[-1,1],所以逆命题为假,故否命题亦为假.【变式训练】【解析】选C.原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为“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C=90°”,这是一个假命题,因为当△ABC为直角三角形时,也可能A或B为直角.这样,否命题是假命题,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因此真命题的个数是2.2.【解析】选B.对于选项A,α,β也可能相交,此时,l1,m都平行于交线,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对于选项B,由于l1与l2是相交直线,而且由l1∥m可得l1∥α,同理可得l2∥α,故可得α∥β,充分性成立,而由α∥β不一定能得到l1∥m,它们也可以异面,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项B符合题意;对于选项C,由于m,n不一定相交,故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对于选项D,由n∥l2可转化为n∥β,同选项C,故不符合题意,【变式训练】【解析】选 A.a>b>0⇒a2>b2,a2>b2⇒|a|>|b|⇒a>b>0,故①错.a>b>0⇒<,但<⇒a>b>0,故②错.a>b>0⇒a3>b3,但a3>b 3⇒a>b>0故③错故选A.3. 【解析】选 B.当方程+=1表示椭圆时,必有所以1<m<3;但当1<m<3时,该方程不一定表示椭圆,如当m=2时,方程变为x 2+y2=1,它表示一个圆.4【解析】选B.如图,由双曲线-=1,且AF⊥x轴得-=1得|y|=,由抛物线y2=2px的定义得AF=p,即=2c.得b2=2ac,所以=,e2-1=2e,所以e=+1.【拓展延伸】求离心率的方法(1)定义法:由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知,不论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都有关系式a2-b2=c2(a2+b2=c2)以及e=.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参数,可以求其他的参数.这是基本且常用的方法.(2)方程法:建立参数a与c之间的齐次关系式,从而求出其离心率.这是求离心率的十分重要的思路及方法.(3)几何法:求与过焦点的三角形有关的离心率问题,根据平面几何性质以及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建立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画出图形,观察线段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更形象、直观.【变式训练】【解析】选B.由双曲线方程知a=1,所以c=,所以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y=bx,即bx-y=0.所以=,解得b=1,所以c=,所以e==.5.【解析】选B.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p:∃x0∈R,x0<2.6. 【解析】选B.过B,D分别向AC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可求得AM=,BM=,CN=,DN=,MN=1.由于=++,所以||2=(++)2=||2+||2+||2+ 2(·+ ·+·)=+12++2(0+0+0)=,所以||=.7.【解析】选D.抛物线y2=4x的焦点(1,0),准线为l:x=-1,设AB的中点为E,过A,E,B分别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F,D,EF交纵轴于点H,如图所示,则由EF为直角梯形的中位线知,|EF|===5,所以EH=EF-1=5-1=4,即AB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等于4.8. 【解析】选C.若=λ,=λ,则∥,∥,即AB∥DC,AD∥BC,所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反之,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有AB∥DC,AD∥BC且AB=DC,AD=BC ,即=,=,此时λ=1,所以∃λ∈R ,使得=λ,=λ成立.所以“∃λ∈R ,使得=λ,=λ”是“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充分必要条件.9. 【解析】选B.以点D为原点,直线DA,DC,DD 1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意知,A1(1,0,2),E(1,1,1),D1(0,0,2),A(1,0,0),所以=(0,1,-1),=(1,1,-1),=(0,-1,-1).设平面A1ED1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则⇒令z=1,得y=1,x=0.所以n=(0,1,1),cos<n ,>===-1.所以<n ,>=180°.所以直线AE与平面A1ED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90°.10. 【解析】选C.双曲线方程化为-=1(a>0),因为·=0,所以PF1⊥PF2.所以||2+||2=4c2=20a. ①由双曲线定义||-||=±4,②又已知||·||=2,③由①②③得20a-2×2=16a,所以a=1.11. 【解析】选D.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1),C1(0,1,0).设P(x,y,0)其中0≤x≤1,0≤y≤1.则=(1-x,-y,1) =(-x,1-y,0)所以·=(1-x,-y,1)·(-x,1-y,0)=+-,因为+的几何意义是平面区域到点的距离的平方,所以当x=y=时,+有最小值0,当x=y=0或x=y=1或x=1,y=0或x=0,y=1时,+有最大值,所以-≤+-≤0,即·的取值范围是.12. 【解析】选B.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根据对称性可知,正六边形ABCDEF的顶点A,B,C,F在抛物线y2=2px上,设A(x1,1),F(x2,2),则即x2=4x1,又AF==2,即(x1-x2)2=(x1-4x1)2=3,所以=,x1=,即p===.二、填空题13.【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x2=my,联立抛物线方程与直线方程y=x+1并消元,得:2x2-mx-2m=0,所以x1+x2=,x1x2=-m,所以5=,把x1+x2=,x1x2=-m代入解得m=4或m=-20.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4y或x2=-20y. 答案:x2=4y或x2=-20y 14.【解析】由条件知PC,AC,BC 两两垂直,设=a ,=b ,=c,则a·b=b·c=c·a=0,因为∠BAC=60°,AB=8,所以|a |=||=8cos60°=4,|b |=||=8sin60°=4,|c |=||=4.设=x=x(b -a),其中x∈[0,1],则=++=-c+a+x(b-a)=(1-x)a+x b-c,||2=(1-x)2|a|2+x2|b|2+|c|2+2(1-x)x a·b-2x b·c-2(1-x)a·c=16(1-x) 2+48x2+16=32(2x2-x+1)=64+28,所以当x=时,||2取最小值28,所以||min =2. 答案:215. 【解析】因为BG=2GD ,所以=.又=+=-+-=a+c-2b,所以=+=b +(a+c-2b)=a -b +c.答案:a -b +c16.【解析】设动点为(x,y),则由条件可知·=k2,①,将(-1,1)代入得0=k2,因为k>0,所以不成立,故方程不过点(-1,1),①错误.②,把方程中的x用-2-x代换,y用2-y代换,方程不变,故此曲线关于点(-1,1)对称,②正确.③,由题意知点P在曲线C上,点A,B分别在直线l1,l2上,则≥,≥,所以+≥2=2k,故③正确.④,由题意知点P0在曲线C上,根据对称性,则四边形P0P1P2P3的面积为2·2=4·=4k2,所以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②③④.答案:②③④三、解答题17.【解析】当p真时,0<a<1,当q 真时,即a>,所以p假时,a>1,q假时,a ≤.又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当p真q假时,0<a ≤;当p假q真时,a>1.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1,+∞). 18.【证明】(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又因为=,=,所以=,所以BD∥B1D1.又B1D1⊂平面B1CD1,BD⊄平面B1CD1,所以BD∥平面B1CD1,同理可证A1B∥平面B1CD1.又BD∩A1B=B,所以平面A1BD∥平面B1CD1.(2)=++=++(+)=++(-+)=++.设=a ,=b ,=c,则=(a+b+c).又=-=b-a,所以·=(a+b+c)·(b-a)=(b2-a2+c·b-c·a).又因为⊥,⊥,所以c·b=0,c·a=0.又|b|=|a|,所以b2=a2.所以b2-a2=0.所以·=0.所以MN⊥BD.同理可证,MN⊥A1B.又A1B∩BD=B,所以MN⊥平面A1BD.19.【解析】(1)将A(1,-2)代入y2=2px,得(-2)2=2p·1,所以p=2.故所求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其准线方程为x=-1.(2)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l,其方程为y=-2x+t.由得y2+2y-2t=0.因为直线l与抛物线C有公共点,所以Δ=4+8t≥0,解得t≥-.由直线OA与l的距离d=,可得=,解得t=±1.因为-1∉,1∈,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l存在,其方程为2x+y-1=0.20.【解析】(1)若∠PF2F1是直角,则|PF1|2=|PF2|2+|F1F2|2,即|PF1|2=(12-|PF1|)2+80,得|PF1|=,若∠F1PF2是直角,则|PF1|2+(12-|PF1|)2=80,即2|PF1|2-24|PF1|+64=0,得|PF1|=8.(2)若∠PF2F1是直角,则|PF1|2=|PF2|2+|F1F2|2,即|PF1|2=(12-|PF1|)2+80,得|PF1|=,|PF2|=,所以=.若∠F1PF2是直角,则|PF1|2+(12-|PF1|)2=80,即2|PF1|2-24|PF1|+64=0,得|PF1|=8,|PF2|=4,所以=2,综上,=2或.21.【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如图所示,以,,为单位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1)依题意,得B(1,0,0),E,A(0,0,0),D(0,1,0),所以=,=(0,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因为AD⊥平面ABB1A1,所以是平面ABB1A1的一个法向量.设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故直线BE和平面ABB1A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2)在棱C1D1上存在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如下:依题意,得A1(0,0,1),=(-1,0,1),=.设n=(x,y,z)是平面A1BE的一个法向量,则由n ·=0,n ·=0,得所以x=z,y=z.取z=2,得n=(2,1,2).因为F是棱C1D1上的点,则F(t,1,1)(0≤t≤1). 又B1(1,0,1),所以=(t-1,1,0).而B1F⊄平面A1BE,于是B1F∥平面A1BE ⇒·n=0⇔(t-1,1,0)·(2,1,2)=0⇔2(t-1)+1=0⇔t=⇔F为棱C1D1的中点.这说明在棱C1D1上存在点F(C1D1的中点),使B1F∥平面A1BE.22.【解题指南】方法一:(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的坐标,利用数量积证明.(2)求出平面B1CE与平面CEC1的法向量,由法向量的夹角余弦值求二面角的正弦值.(3)用直线AM的方向向量与平面ADD1A1的法向量表示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角的正弦,确定向量的坐标,由向量的模求线段AM的长.方法二:(1)要证明线线垂直,先证明线面垂直,关键是找出与线B1C1垂直的平面CC1E,然后进行证明.(2)要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关键是构造出二面角B1-CE-C1的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求解.(3)首先构造三角形,设AM=x,在直角三角形AHM,C1D1E中用x表示出AH,EH的长度,最后在三角形AEH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解析】如图,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A(0,0,0),B(0,0,2),C(1,0,1),B1(0,2,2),C1(1,2,1),E(0,1,0).(1)易得=(1,0,-1),=(-1,1,-1),于是·=0,所以B1C1⊥CE.(2)=(1,-2,-1),设平面B1CE的法向量m=(x,y,z),则即消去x,得y+2z=0,不妨设z=1,可得一个法向量为m=(-3,-2,1).由(1)知B1C1⊥CE,又CC1⊥B1C1,可得B1C1⊥平面CEC1,故=(1,0,-1)为平面CEC1的一个法向量.于是cos<m ,>===-,从而sin<m ,>=.所以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为.(3)=(0,1,0),=(1,1,1),设=λ=(λ,λ,λ),0≤λ≤1,有=+=(λ,λ+1,λ).可取=(0,0,2)为平面ADD1A1的一个法向量.设θ为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的角,则sinθ====.于是=,解得λ=,所以AM=.【一题多解】(1)因为侧棱CC1⊥底面A1B1C1D1,B1C1⊂平面A1B1C1D1,所以CC1⊥B1C1,经计算可得B1E=,B1C1=,EC1=,从而B1E2=B 1+E,所以在△B1EC1中,B1C1⊥C1E,又CC1,C1E⊂平面CC1E,CC1∩C1E=C1,所以B1C1⊥平面CC1E,又CE⊂平面CC1E,故B1C1⊥CE.(2)过B1作B1G⊥CE于点G,连接C1G,由(1)知,B1C1⊥CE,B1C1,B1G⊂平面B1C1G,B1C1∩B1G=B1,故CE⊥平面B1C1G,又C1G⊂平面B1C1G ,得CE⊥C1G,所以∠B1GC1为二面角B1-CE-C1的平面角.在△CC1E中,由CE=C1E=,CC1=2,可得C1G=.在Rt△B1C1G中,B1G=,所以sin∠B1GC1=,即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为.(3)连接D1E,过点M作MH⊥ED1于点H,可得MH⊥平面ADD1A1,连接AH,AM,则∠MAH为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的角.设AM=x,从而在Rt△AHM中,有MH=x,AH=x,在Rt△C1D1E中,C1D1=1,ED1=,得EH=MH=x,在△AEH中,∠AEH=135°,AE=1,由AH2=AE2+EH2-2AE·EHcos135°,得x2=1+x2+x,整理得5x2-2x-6=0,解得x=.所以线段AM的长为.。
高二数学选修2-1测试试题及答案本试题满分150分,用时100分钟)一、选择题:1.命题“若a>b,则a-8>b-8”的逆否命题是()A.若a<b,则a-8<b-8B.若a-8≤b-8,则a≤bC.若a≤b,则a-8≤b-8D.若a-8b2.如果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0.+∞)B.(0.2)C.(0.1)D.(1.+∞)3.已知x-3x+2≥0,2x-2≥1,则“非P”是“非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双曲线16/(x^2)-9/(y^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在左支上过点F1的弦AB的长为5,那么△ABF2的周长是()A、24B、25C、26D、285.若焦点在轴上的椭圆x^2/3+y^2/2=1的离心率为e,则m=A.3B.38/2C.23/2D.33/26.在同一坐标系中,方程x^2/2+y^2/2=1与ax+by^2=(a>b>)的曲线大致是()ab7.椭圆25x^2+16y^2=400的面积为()A.9B.12C.10D.88.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是A1B1的中点,则E到平面ABC1D1的距离是()A.√2/2B.√6/2C.√3/2D.√29.若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b=4,(a+2b)(a-3b)=-72,则a=A.2B.4C.6D.1210.方程x^2/k-y^2/k=1表示双曲线,则k的取值范围是()A.-1<k<1B.k>0XXX≥1D.k>1或k<-111.方程x^2/a^2+y^2/b^2=1(a>b>0,k>且k≠1),与方程y^2/a^2+x^2/b^2=1的图形是()两个坐标轴上的椭圆12.若x^2+y^2+z^2=1,则x^2y^2+y^2z^2+z^2x^2的最大值为()1/3二、填空题:13.当k>1时,曲线x^2/k-y^2/k=1是()。
《双曲线》练习题一、选择题:1.已知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4x,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A.17B.15C.174 D.154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实轴与虚轴相等,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方程为()A.x2﹣y2=1 B.x2﹣y2=2 C.x2﹣y2=D.x2﹣y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C过点P(1,1),且其两条渐近线的方程分别为2x+y=0和2x﹣y=0,则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A.B.C.或D.4.1(a>b>0)1有相同的焦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D5.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的取值范围是()A.(﹣1,3)B.(﹣1,)C.(0,3)D.(0,)6.设双曲线=1(0<a<b)的半焦距为c,直线l过(a,0)(0,b)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2 B.C.D.7.的圆相切,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D 8.双曲线虚轴的一个端点为M ,两个焦点为F 1、F 2,∠F 1MF 2=12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3 B.62 C.63D.339.已知双曲线221(0,0)x y m n m n-=>>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2,一个顶点,则m 等于( ) A .9 B .4 C .2 D .,310.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F 1(-10,0)、F 2(10,0),M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满足12120,||||2,MF MF MF MF ==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 A.x 29-y 2=1 B .x 2-y 29=1 C.x 23-y 27=1D.x 27-y 23=1 11.ABC ∆是等腰三角形,B ∠=︒120,则以B A ,为焦点且过点C 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D )12.设F 1,F 2是双曲线x 2-y 224=1的两个焦点,P 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3|PF 1|=4|PF 2|,则△PF 1F 2的面积等于( )A .4 2B .83C .24D .4813.过双曲线x 2-y 2=8的左焦点F 1有一条弦PQ 在左支上,若|PQ |=7,F 2是双曲线的右焦点,则△PF 2Q 的周长是( ) A .28B .14-82C .14+8 2D .8 214.双曲线122=-y x 的一弦中点为(2,1),则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 A. 12-=x y B. 22-=x y C. 32-=x y D. 32+=x y15.已知双曲线﹣=1(b >0),以原点为圆心,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半径长的圆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相交于A ,B ,C ,D 四点,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b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1B .﹣=1 C .﹣=1 D .﹣=116.设双曲线﹣=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以F 2为圆心,|F 1F 2|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在第一、二象限内依次交于A ,B 两点,若3|F 1B |=|F 2A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B .C .D .217.半径不等的两定圆O 1、O 2无公共点(O 1、O 2是两个不同的点),动圆O 与圆O 1、O 2都内切,则圆心O 轨迹是( )A .双曲线的一支B .椭圆或圆C .双曲线的一支或椭圆或圆D .双曲线一支或椭圆18. 过双曲线1222=-y x 的右焦点作直线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若|AB|=4,则这样的直线共有( )条。
高中数学选修2-1综合试卷数学选修2-1一、选择题1.椭圆的焦点坐标为(XXX.)。
2.若椭圆短轴上的两顶点与一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则离心率等于(B)。
3.在正方体中,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45°),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x+y+z=0)。
4.已知中,点O为正方体的中心,异面直线所成角为60°,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x+y+z=0)。
5.已知在抛物线上,且P到焦点的距离为10,则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8)。
6.命题“的否定是()。
7.给出如下四个命题:1.若“p且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2.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3.“,”的否定是“,”;4.在中,“”是“”的充要条件。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B)。
8.椭圆中,以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斜率为(0)。
9.若A点坐标为(-3,0),是椭圆的最大值为(4),的左焦点,点P是该椭圆上的动点,则(AP+PF=6)。
10.若点O和点F分别为椭圆的最大值为3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OP²=OF²+FP²)。
11.直线l: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且与其一条渐近线平行,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y=±(x²/2))。
12.四棱锥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且∠BAC=∠BCD=45°,平面ABCD且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则PB与平面的法向量为(-2,1,2)。
二、填空题13.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y=p)。
14.若方程的曲线是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0<k<1)。
15.“”是“直线和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
16.给出下列命题: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1,2,3),直线l的方向向量1,2,3,直线m的方向向量2,1,1,平面的法向量1,2,-1,则向量1,2,-1与平面垂直;平面经过三点(1,0,0),(0,1,0),(0,0,1),u=2,3,-1是平面的法向量,则真命题的是(命题1和命题3)。
双曲线(填空题:较难)1、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圆与位于轴上方的两个交点,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2、已知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是坐标原点,是以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其面积是,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____.3、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椭圆的一个短轴端点为,直线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平行,若椭圆于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4、已知A、B为双曲线E的左右顶点,点M在E上,△ABM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120°,则E的离心率为_______.5、已知椭圆:,双曲线:,以的短轴为一条最长对角线的正六边形与轴正半轴交于点,为椭圆右焦点,为椭圆右顶点,为直线与轴的交点,且满足是与的等差中项,现将坐标平面沿轴折起,当所成二面角为时,点在另一半平面内的射影恰为的左顶点与左焦点,则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6、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2CD=4,∠BAD=600,双曲线以A,B为焦点,且经过C、D两点,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7、点是焦点为的双曲线上的动点,若点满足,则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__8、点在曲线上,点在曲线上,线段的中点为,是坐标原点,则线段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9、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其左、右焦点分别是,已知点坐标,双曲线上点满足,则__________.10、设、分别为椭圆与双曲线的公共焦点,它们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若椭圆的离心率,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11、双曲线的左右两焦点分别是,若点在双曲线上,且为锐角,则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点在双曲线的左支上,若直线与圆相切于点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值为__________.13、已知双曲线:(,)和圆:.过双曲线上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若可为正三角形,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4、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且垂于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与双曲线的渐近线交于,两点,若,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15、过双曲线(,)的左焦点向圆作一条切线,若该切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进线分别相交于第一、二象限,且被双曲线的两条渐进线截得的线段长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16、已知点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准线的交点,点为抛物线的焦点,在抛物线上且满足,当取最大值时,点恰好在以为焦点的双曲线上,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17、给出如下命题:①已知随机变量,若,则②若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则动点的轨迹为线段;③设,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④若实数成等比数列,则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18、设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任意一点,为坐标原点,过点作双曲线两渐近线的平行线,分别与两渐近线交于,两点,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19、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点是其左右焦点,点与点是双曲线上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两点,则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20、设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为双曲线右支上任一点,当的最小值为时,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分别是离心率为的圆锥曲线的焦点,顶点在该曲线上.一同学已正确地推得:当时,有.类似地,当时,有(________).22、如果曲线与曲线恰好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3、已知双曲线的右顶点为,为坐标原点,以为圆心的圆与双曲线的某渐近线交于两点,.若,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24、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的焦点为F,设M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则的最大值是25、把离心率的双曲线称为黄金双曲线.给出以下几个说法:①双曲线是黄金双曲线;②若双曲线上一点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积等于,则该双曲线是黄金双曲线;③若为左右焦点,为左右顶点,且,则该双曲线是黄金双曲线;④.若直线经过右焦点交双曲线于两点,且,,则该双曲线是黄金双曲线;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26、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到其渐进线的距离为,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27、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恰好是双曲线的右顶点,且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_.28、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交其准线于点,若,则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_.29、圆的切线过双曲线的左焦点,其中为切点,为切线与双曲线右支的交点,为的中点,则___________.30、已知动点与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且的最小值为,则动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31、、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是双曲线上一点,且,则△的面积为 .32、如图,已知双曲线的右顶点为,为坐标原点,以为圆心的圆与双曲线的某渐近线交于两点,若,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33、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过点且平行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在直线上,且满足,则.34、如图,在中,,、边上的高分别为BD、AE,则以、为焦点,且过、的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e1,e2,则的值为 .35、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渐进线的垂线,设垂足为(为第一象限的点),延长交抛物线()于点,其中该双曲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共同的焦点,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平方为.36、已知椭圆和双曲线有共同焦点是它们的一个交点,且,记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则的最大值是____.37、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点的坐标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38、已知,,动点满足,若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动点的轨迹没有公共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C:(a>0)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y=2x+1平行,则实数a的值是.40、过双曲线的左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该双曲线右支于点,若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41、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与轴垂直的直线,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与双曲线的渐近线交于两点.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42、已知双曲线上一点,过双曲线中心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当最小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__.43、已知点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若为的内心,且,则的值为.4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若双曲线的一条准线恰好与抛物线的准线重合,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45、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是,过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点,若垂直于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46、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l:y=2x+10,且它的一个焦点在直线l上,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47、若圆与双曲线C:的渐近线相切, 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是48、已知抛物线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且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49、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当的周长最小值时,该三角形的面积为50、已知双曲线和椭圆有相同的焦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椭圆离心率的两倍,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51、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虚轴的一个端点为,线段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交于点,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5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的渐近线与抛物线交于点.若的垂心为的焦点,则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53、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一条斜率为正值的渐近线平行,若双曲线的右支上到直线对的距离恒大于,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最大值是_____.54、设F1,F2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任一点,当最小值为8a时,该双曲线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55、如图,F1,F2是椭圆C1:+y2=1与双曲线C2的公共焦点,A,B分别是C1,C2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四边形AF1BF2为矩形,则C2的离心率是.56、已知命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ABC的顶点B在椭圆上,顶点A,C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椭圆的离心率为e,则,现将该命题类比到双曲线中,△ABC的顶点B在双曲线上,顶点A、C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设双曲线的方程为.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则有________.5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的顶点和,顶点在双曲线上,则为___________.58、已知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且,G为三角形的内心,若成立,则的值为()B.C.D.A.59、设P是双曲线上一点,M,N分别是两圆:和上的点,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60、如图,是椭圆与双曲线的公共焦点,分别是在第二,第四象限的公共点,若四边形为矩形,则的离心率是.61、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分别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6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左右焦点分别为、,且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6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左右焦点分别为、,且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64、已知,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椭圆的离心率为,双曲线的离心率,则.65、已知点是双曲线E:上的一点,M、N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顶点,直线PM、PN的斜率之积为,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6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一个动点。
椭圆与双曲线中点弦斜率公式及其推论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是问题在高考中的一个常见的考点.其解题方法一般是利用点差法和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但一般来说解题过程是相当繁琐的.若能巧妙地利用下面的定理则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定理1(椭圆中点弦的斜率公式):设00(,)M x y 为椭圆22221x y a b+=弦AB (AB 不平行y 轴)的中点,则有:22AB OMb k k a⋅=-证明:设11(,)A x y ,22(,)B x y ,则有1212ABy y k x x -=-,22112222222211x y a b x y a b ⎧+=⎪⎪⎨⎪+=⎪⎩ 两式相减得:22221212220x x y y a b --+=整理得:2221222212y y b x x a-=--,即2121221212()()()()y y y y b x x x x a+-=-+-,因为00(,)M x y 是弦AB 的中点,所以0012001222OMy x y y k x y x x +===+,所以22AB OM b k k a ⋅=-定理2(双曲线中点弦的斜率公式):设00(,)M x y 为双曲线22221x y a b-=弦AB(AB 不平行y 轴)的中点,则有22AB OMb k k a⋅= 证明:设11(,)A x y ,22(,)B x y ,则有1212ABy y k x x -=-,22112222222211x y a b x y a b ⎧-=⎪⎪⎨⎪-=⎪⎩ 两式相减得:22221212220x x y y a b ---=整理得:2221222212y y b x x a -=-,即2121221212()()()()y y y y b x x x x a+-=+-,因为00(,)M x y 是弦AB 的中点,所以0012001222OMy x y y k x y x x +===+,所以22AB OM b k k a ⋅= 例1、已知椭圆22221x y a b-=,的一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30x y -+=,弦的中点坐标是2,1M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12 B、、分析:本题中弦的斜率 1AB k =且12OMk =-,根据定理有2212b a =,即2222112a c e a -=-=,解得2e =,所以B 答案正确. 例2、过椭圆221164x y +=内的一点(2,1)M 引一条弦,使弦被M 点平分,求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解:设弦所在的直线为AB ,根据椭圆中点弦的斜率公式知14AB OM k k ⋅=-,显然12OM k =,所以12AB k =-,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11(2)2y x -=--,即240x y +-=.例3、过椭圆2216436x y +=上的一点(8,0)P -作直线交椭圆于Q 点,求PQ 中点的轨迹方程.解:设PQ 的中点为(,)M x y ,则OM yk x=,8PQ y k x =+,由椭圆中点弦的的斜率公式得9816y y x x ⋅=-+,即所求的轨迹方程为29(8)16y x x =-+ 例4、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A 、B 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与x 轴交于0(,0)P x ,求证:22220a b a b x a a---<<. 证明:设AB 的中点为11(,)M x y ,由题设可知AB 与x 轴不垂直,10y ∴≠,由椭圆的中点弦斜率公式得:2121ABx b k a y =-⋅2121l a y k b x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11121()a y y y x x b x -=-,令0y =解得21022a x x a b =-,1||x a <,2022a a x a a b ∴-<<-,即:22220a b a b x a a ---<<例5、已知双曲线2212y x -=,经过点(1,1)M 能否作一条直线l ,使l 交双曲线 于A 、B 两点且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若存在这样的直线l ,求出它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若存在这样的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1OM k =,由双曲线中点弦的斜率公式知:2k =,此时l 的方程为:12(1)y x -=-,即21y x =-,将它代入双曲线方程2212y x -=并化简得:22430x x -+=,而该方程没有实数根.故这样的直线l 不存在.定理1推论:若A 、B 是椭圆22221x y a b+=上关于中心对称的两点,P 是椭圆上任一点,当PA 、PB 的斜率PA k 和PB k 都存在时,有22PA PBb k k a⋅=-.证明:如图:连结AB ,取PB 中点M ,连结OM ,则OM PA ,所以有OM PA k k =,由椭圆中点弦斜率公式得:22OM PBb k k a ⋅=-.所以22PA PB b k k a⋅=-.类似地可以证明定理2推论:若A 、B 是双曲线22221x y a b-=上关于中心对称的两点,P 是双曲线上的任一点,当PA 、PB 的斜率PA k 和PB k 都存在时,有22PA PBb k k a⋅=.。
(选修2-1)模块测试试题命题人:铁一中 周粉粉(本试题满分150分,用时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命题“若a b >,则88a b ->-”的逆否命题是 ( )A.若a b <,则88a b -<-B.若88a b ->-,则a b >C.若a ≤b ,则88a b -≤-D.若88a b -≤-,则a ≤b2.如果方程x 2+k y 2=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0, 2)C .(0, 1)D . (1, +∞)3.P:12≥-x ,Q:0232≥+-x x ,则“非P ”是“非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双曲线221169x y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在左支上过点F 1的弦AB 的长为5,那么△ABF 2的周长是( )A 、24B 、25C 、26D 、 285.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1222=+m y x 的离心率为21,则m=( ) A.3 B.23 C.38 D.32 6.在同一坐标系中,方程)0(0122222>>=+=+b a by ax by a x 与的曲线大致是( )7.椭圆221259x y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P 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PF 1⊥PF 2,则∆PF 1F 2的面积为( )A.9B.12C.10D.8 8.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是11A B 的中点,则E 到平面11ABC D 的距离是( ) A.32B.22C.12D.339.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4=b ,(2)(3)72a b a b +-=-,则a =( ) A.2 B.4C.6D.1210.方程22111x y k k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1<<-kB .0>kC .0≥kD .1>k 或1-<k11.方程12222=+kb y ka x (a >b >0,k >0且k ≠1),与方程12222=+by a x (a >b >0)表示的椭圆( ) (A )有等长的短轴、长轴 (B )有共同的焦点(C )有公共的准线 (D )有相同的离心率 12.如图1,梯形ABCD 中,AB CD ∥,且AB ⊥平面α,224AB BC CD ===,点P 为α内一动点,且APB DPC ∠=∠,则P 点的轨迹为( ) A.直线 B.圆 C.椭圆 D.双曲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的横线上.)13.设甲、乙、丙是三个命题,如果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丙是甲的 (①.充分而不必要条件,②.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③.充要条件) 14.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向量1BA 与向量AC 所成的角为 . 15.已知向量)0,3,2(-=a ,)3,0,(k b =,若b a ,成1200的角,则k= .16.抛物线的的方程为22x y =,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17.以下三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①设A 、B 为两个定点,K 为非零常数,若|PA |-|PB |=K ,则动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
椭圆、双曲线测试题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6分共36分)
1. 椭圆22
1259
x y +=的焦距为。
( ) A . 5 B. 3 C. 4 D 8 2.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是(-4,0),(4,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
A .
221412x y -= B. 221124x y -= C. 221106x y -= D 22
1610x y -= 3.双曲线22
134
x y -=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等于 ( )
A B. C. 185 D 165
4.椭圆22
143
x y +=上一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y 轴的距离为 ( ) A . 1 B. 2 C. 3 D 4
5.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230x y ±=,(0,5)F -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
A .
22149y x -= B. 22194x y -= C. 2213131100225y x -= D 22
131********y x -= 6.设12,F F 是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上存在点A ,使1290F AF ︒
∠=且
123AF A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
(每小题6分,共24分)
7.椭圆
22
11625x y +=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_。
8.双曲线2
214
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_。
9.若椭圆22
21x y a +=(a >0)的一条准线经过点(2,0)-,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10.已知椭圆2
2:12
x C y +=的右焦点为F ,右准线为l ,点A l ∈,线段AF 交椭圆于点B ,若3FA FB = ,则AF
=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0分)
1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2(0,F F -,离心率e =(15分) (1)求椭圆的方程。
(2)一条不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线段MN 的中点的横坐标为1
2
-,求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12.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两个焦点分别为1F 、2F ,斜率为k 的直线l 过
右焦点2F 且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设l 与
y 轴交点为P ,线段2PF 的中点恰为B 。
(25分) (1
)若k 5
≤
,求椭圆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2)若k 5
=,A 、B 到右准线距离之和为95,求椭圆C 的方程。
椭圆、双曲线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5,3,4a b c === 28c ∴= 2. A
2222,4,2,12c
c a
b c a a
==∴==-= 3. A 22a c =
4.B 3
6PF
e PA PA e
=⇒==,左准线方程为
4x =-
5
.
C
2
5,
3
a c
b ==,222252,3,1325,13a m b m
c m m ==∴==∴=
,2
2100225,1313
a b ==
6.B 2
2
212
12124,2,3AF AF c AF AF a AF AF +=-==
, 21,3AF a AF a ∴==
22104,
2
c a c a ∴== 二、填空题
7.253y =±。
8.
1
2
y x =±。
9。
22,2,1,2a x b c a c
=-
∴==∴=10.。
1
3,2
FB FA FB BA =∴
= ,设00(,),(2,)B x y A y ,则00112
412,13312
x
y +⋅===+,
3
FB AF ∴=∴= 三、解答题
11.(1)设椭圆方程为2
2221x y a b
+=,由已知c c a ==,3,1a b ∴==,∴椭圆方
程为2
219
y x +=。
(2)设l 方程为(0)y kx b k =+≠,联立22
19
y kx b y x =+⎧⎪⎨+=⎪⎩得222
(9)290.........(1)k x kbx b +++-= 222222290,44(9)(9)4(9)0......(2)k k b k b k b +>∆=-+-=-+>
122
2 1........(3)9
kb
x x k -+=
=-+ 由(3)的29
(0)2k b k k
+=≠代入(2)的4226270
3k k k +->⇒>
k ∴>k <12.(1)设右焦点2(,0),:()F c l y k x c =-则(0,)P ck -
B 为2F P 的中点,(,)22c ck B ∴-,B 在椭圆上,222
22144c c k a b
∴+=
2222
22
2222
4414(1)(4)54b a c k e e c a e e
-∴
==--=+- 224455k
e e ≤
∴+-≤ ,2224(54)(5)0,1,5e e e e ∴--≤∴≤<∴∈
(2
)55k e =∴=
,则22
2222451,,544c a c b c a =∴== 椭圆方程为
22221,5144
x y c c +=即2225
54x y c += 直线l
方程为),(,)2c y x c B =
-,右准线为54x c =
设00(,)A x y 则05
5
9()()4
4
2
5c c x c -+-=
,00992,)555
x c y c ∴=-=- 又A 在椭圆上,
222995
(2))]554
c c c ∴-+-=,即(2)(56)0,2c c c --=∴=或65c =
所求椭圆方程为22
15x y +=或22525199
x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