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卡瓦_坦克安装图纸
- 格式:pdf
- 大小:310.98 KB
- 文档页数:5
THIS MONTH兵器新品廊以色列M339式多用途坦克炮弹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将向国防军提供M339式多用途坦克炮弹,并将于几个月内装备“梅卡瓦”Mk3、MK4型主战坦克。
M339式配用电子时间引信,可装定为弹头触发延期、弹头触发以及空爆三种作用模式,可穿透双层钢筋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墙或轻型装甲车辆,在目标内部起爆产生数千枚破片。
在弹头触发模式下,M339式多用途坦克炮弹可以在双层钢筋加固的混凝土墙上开孔,两发炮弹即可炸出供士兵自由通过的孔洞,适于城区作战环境使用。
在空爆引信模式下,该弹适用于打击在开阔区域、掩体或墙后方的步兵或反坦克小队。
除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炮以外,M399式多用途坦克炮弹还适用于北约装备120毫米滑膛炮的主战坦克。
德国新型车载狙击手探测系统莱茵金属公司完成了新型车载声狙击手定位系统(Acoustic Shooter Locating System,ASLS)的开发,基本型现已准备投入市场。
该系统由声传感器平台(扩音器天线组)、一体化电子分析设备和安装在装甲车内部的控制显示装置组成。
射击发生后,声狙击手定位系统以声音和视频图像的形式发出告警,并即时在控制和显示装置上显示射手位置信息,包括方位、俯仰和距离。
一体化位置传感器可补偿车辆移动,车辆在行进中也可精确定位射手;射手的地理位置坐标由GPS系统测定:能完全覆盖周围地形,虚警率低;采用轻质、模块化和紧缩设计,电子设备和电池组集成到了天线底部:功耗低,小于2瓦,无需连接车辆中央电源便可工作:安装使用便捷,可在15分钟内装到车辆上;能够集成到遥控武器站上,即时提供射手方向和距离信息,从而迅速应对敌方目标。
通用动力公司中型架桥系统中型架桥系统(MTB)由通用动力欧洲地面系统公司德国分部研制,是一种轻型铝合金构架,不需要任何专业设备就可快速完成安装。
架设功能由车体前部重90千克的简易接合器提供。
工作时,架桥设备向前移动并越过沟壑,最远端到达另一端位置时将其放下;架设完毕后,车体与架桥设备脱离并撤离,以供其它车辆通过;架桥设备使用完毕后在另一端进行收回。
以色列的战车说起“梅卡瓦”,广大军迷并不陌生。
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陆军的梅卡瓦1和叙利亚的T72坦克激烈交火,引起世界瞩目。
历经30年的发展,如今的梅卡瓦坦克已经发展到4型。
梅卡瓦4是第三代改进型坦克中唯一采用发动机前置方案和步兵座舱的。
这种独树一帜的构型,要从以色列装甲兵早年的历史说起。
不靠谱的外援以色列可能是二战后经历全面战争最多的国家。
由于先天不利的地理环境,以色列可以说每天都处在四面威胁中。
阿拉伯国家的大量地面装甲部队一直对以色列虎视眈眈。
以色列的第一种战后坦克是法国的AMX13轻型坦克,后来又从英国和荷兰获得了数百辆“百人队长”中型坦克。
“百人队长”在长期使用中获得了较好的评价,一直用到了上世纪80年代。
“百人队长”也让以色列将目光聚焦在英国当时最先进的主战坦克“酋长”上。
此时恰逢英国军费紧张,迫切需要资金来开发新一代重型坦克。
两家一拍即合,以色列继续采购数百辆“百人队长”坦克,英国则接纳以色列为新型坦克的合作伙伴,并计划在以色列建设一条“酋长”坦克的生产线。
1966年8月的一个深夜,一条英国货轮悄悄靠泊在以色列岸边,卸下了两台“酋长”坦克和一个23人组成的实验团队。
为了掩人耳目,以军将这些坦克伪装成大型工程机械,连夜送到已经严密保护起来的试验场。
直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以后,以色列对“酋长”的综合测试才结束。
以色列坦克兵对“酋长”的表现非常满意,英国人也一样开心。
双方共同期待着交货和技术转让的那一天。
但这一天最终没有到来。
当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得知英国将向以色列出售新型坦克之后,以多种方式向英国发出威胁,甚至扬言从英国银行撤资。
迫于各种压力,1969年12月,英国终止了和以色列就“酋长”坦克的合作协议,并将样车运回国内。
但阿拉伯国家不依不饶,继续向英国政府施加巨大的经济压力。
最终,英国外交部于1970年4月宣布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将不再向以色列提供一切进攻性武器装备,并终止之前的一切合作。
mengmk.3d
商品品牌:MENG
商品名称:以色列梅卡瓦Mk.3D早期型主战坦克
商品编号:TS-001
模型比例:1/35
商品条码:4897038550074
模型类型:塑料拼装模型(需自行拼装粘合上色成型)
可搭配:ETMODELE35-158改件,增加质感。
商品简介:
目前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的梅卡瓦3D主战坦克是梅卡瓦3的改进型,装备有一门120毫米滑膛炮,BAZ炮手瞄准镜和车长周视仪。
炮塔顶部和边上的可拆卸附加装甲极大地提高了防护能力。
作为以色列国防军装备的主战坦克,梅卡瓦3D曾参加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战争、2009年冬季发生在加沙地带的“铸铅运动”以及以色列边境的其他军事行动。
1/35梅卡瓦3D主战坦克模型套件长258mm,宽111mm。
精准再现梅卡瓦炮塔特色。
路轮和驾驶舱门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前灯可做成打开或关闭状态。
所有的潜望镜都可以做成打开和关闭状态。
炮塔尾部精緻的防弹链拼装简易。
有两种涂装方案。
以色列行家眼中的“梅卡瓦”MK4以色列国防军退休中校戴维?埃谢尔(DavidEshel)曾在以色列国防军任职业军官26年之久,是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创始人之一。
现在他是自由撰稿人,一身兼任若干个军事类杂志防护专栏的分析文章的撰写工作。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这位资深防护问题分析家眼中的“梅卡瓦”Mk4主战坦克的有关书面报道。
2002年6月,以色列“梅卡瓦”家族的新成员――“梅卡瓦”Mk4主战坦克在一次仪式中终于在世人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以色列国防军退休少将泰尔是“梅卡瓦”坦克之父,30多年来,泰尔少将一直是“梅卡瓦”坦克革命性设计理念的主要倡导者。
以色列最新型的“梅卡瓦”Mk4主战坦克,是以色列第四代经过战斗考验的“梅卡瓦”主战坦克,是具有新设计理念的主战坦克,尤其是它的生存能力与火力堪称当今世界最出色的主战坦克。
可以说,“梅卡瓦”Mk4主战坦克在防护、火力、机动性和作战指挥等所有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步。
火力的改进“梅卡瓦”Mk4主战坦克装有1门当地产的120毫米滑膛炮,该炮的弹道内压更高,故炮口出口初速更高,这是发射先进动能弹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这种新型滑膛炮可以发射各种类型的120毫米炮弹,如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动能弹、反坦克榴弹、反器材/杀伤弹和以色列最新型的炮射激光寻的反坦克导弹等。
该炮配有半自动装弹机,这种电动的半自动装弹机,其待发弹的选用是由一台微处理机来控制的。
“梅卡瓦”Mk4主战坦克取消了装填手门,用1个电视监视屏取代传统的光学装置,这样,对外观察的条件就有所改善。
此外,装填手还可以从坦克车内来操纵60毫米迫击炮管。
这种迫击炮管发射的是榴弹和照明弹。
这种新型主战坦克装备有现代火控系统,从而,弹道计算实现计算机化,天气发生变化时的补偿量由计算机来处理。
在越野行驶时向炮闩装弹可能影响乘员的安全。
像大多数坦克的情况一样,在坦克行驶时,火炮高低向是稳定的,火炮可以回转,但是,炮管相对于炮塔平面的高低角改变了。
火力评分:火炮性能(侵彻力、射速、射程、俯仰角度、炮塔角速度、射击精度、使用寿命等),火控系统(数字化程度、反应速度、操作难易性等),弹药性能(常规炮弹性能、炮射导弹性能等),备弹数量及辅助武器等综合分数;防护评分:包括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
主要为坦克自身装甲性能(防护能力、装甲部位、挂装模式等)、防御结构设计(车身结构、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弹仓防护、人员逃生系统等)、辅助防御设备(主/被动防御装置、光电对抗/干扰装置等)性能及有效性,并考虑加入坦克的伪装隐身性能和战术机动能力对坦克防护的加权分数;机动评分:主要包括战术机动能力,即平台的灵活性(发动机功率、单位功率、最大公路/越野速度、加变速性能、传动系统性能、操作性能等),战略机动能力(最大航程、路桥通过性、战略投送难易性、发动机及传动系统可靠性、油耗、乘员耐受性等),并考虑加入战场补给、维护难易性及坦克使用对环境(雨雪、寒冷、潮湿、高温、高原等)的述求或适应能力等加权分数;信息化评分:坦克获得战场信息(实时战场态势信息的质量和有效性、通讯设备数字化程度和可靠性等)及与外界联系的程度(数据链共享、战场协同能力、),并考虑加入了使用国坦克作战战略战术指导理论的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及机乘人员平均操作水平等加权分数。
NO.1 美国M1A2 SEP艾布拉姆斯火力:采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最新的L55RH-120mm滑膛炮,火炮性能非常出色。
M1A2尤为精良的火控系统为其赢得高分。
防护:恶名于世的贫铀装甲使其获得优秀的正面防护力,独到的弹仓分离及泄压板、三防装置、抑火抑爆装置设计相当出色。
机动:M1A2采用了“欧洲动力包”,获得了强劲动力和良好可靠性,从而甩掉了海湾战争中“油老虎”的帽子。
其战术和战略机动能力优秀,但由于车载设备太过娇贵,后勤保障及维护工作复杂繁琐、费用惊人,一般国家即便买的起也用不起,给其综合机动能力带来不小的扣分。
信息化:比较来看,M1A2 SEP最大优势在于遥遥领先的信息化程度。
关于坦克履带的知识,你知道的并不多!坦克的“无限轨道”——履带坦克之所以能爬陡坡,越宽壕,涉深水,克垂壁,穿沼泽,过田野,驰骋战场无所阻挡,是因为它有两条特殊的履带,人们常称之为坦克的“无限轨道”或坦克“自带的路”。
然而,人们最初研制的坦克,是沿用了农用履带式拖拉机的履带。
1915年,英国研制的“小游民”坦克沿用了美国“布劳克”拖拉机的履带。
1916年,法国研制的“施纳德”和“圣沙蒙”坦克沿用了美国“霍尔特”拖拉机的履带。
履带进入坦克史至今已近90个春秋,今天的履带,无论其结构形式还是材料、加工等都在不断地丰富坦克宝库,履带已经发展成为可以经历战争考验的坦克“无限轨道”。
履带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
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
履带销将各履带板连接起来构成履带链环。
履带板的两端有孔,与主动轮啮合,中部有诱导齿,用来规正履带,并防止坦克转向或侧倾行驶时履带脱落,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有加强防滑筋(简称花纹),以提高履带板的坚固性和履带与地面的附着力。
主动轮是个主动件,它由轮毂、齿圈、带齿垫圈、锥齿杯、固定螺帽和止动螺栓组成。
它通过齿轮和履带啮合,将侧减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履带而使坦克运动。
诱导轮是个从动轮,用来诱导和支撑履带,并与履带调整器一起调整履带的松紧程度。
它由轮毂、轮盘、滚珠轴承、轮轴盖、固定螺帽、双排滚珠轴承、支撑杯和回绕挡油盖等组成。
托带轮主要用来托着上支履带,没有这种托带轮,履带就会发生撞击。
托带轮轴的一端,牢固地固定在车体上。
由于托带轮直径比负重轮小,其轴承的转速却高得多,然而它只支撑上支履带,即履带重量的1/3,以减少履带的振荡。
履带调整器用来调整履带的松紧度。
它由支架、曲臂、轴套、蜗轮、蜗杆、螺杆、摩檫片和衬套等组成。
履带的张紧程度对坦克行驶和履带寿命有较大影响。
履带过紧或过松都不好。
不同的使用环境要求履带有着不同的松紧度。
如在坚硬路面上行驶,应将履带张得紧些;在沙漠地区行驶则应将履带张得松些。
虎王坦克————第二次世界大第二次世界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战陆战之王虎王坦克是德国二战期间最令人恐惧的一种重型坦克。
它的称呼为:虎II”/“虎王”,德军编号有:Sd.Kfz.182、Panzerkampfwagen VI Kö;nigstiger、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BPzKpfw VI“虎王/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
到二战结束时德国人共生产出489辆虎王坦克,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
“虎王”重型坦克将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盟军坦克、反坦克炮几乎无法射穿的装甲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产生了这么一个战场上的可怕怪物。
德国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最早开始于1937年,由德国的武器军备发展局提出,并将新型重型坦克的具体性能要求下发给德国的四家公司,他们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亨舍尔公司、MAN 公司、波尔舍(保时捷)公司。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新式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正式起步。
在此次会议上,希特勒提出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要求:具有强大的击穿敌人坦克的火力,敌人坦克无法击穿的厚实的防护装甲,最大速度不低于40公里/小时。
这次会议的决定发展了德国二战期间两种重型坦克,它们分别是虎1和虎2(虎王)。
由于虎1在战场上的成功,导致了虎王的发展进度放慢,直到1943年1月,一种新的替代虎1的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才真正开始。
尽管人们认为虎王是虎1的继承和替代,但是实际上虎王和虎1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重型坦克。
虎王的设计初衷是考虑装上大威力、可靠性高的坦克炮,在虎1的88毫米L56倍口径坦克炮的基础上德国人发展出了更大威力的88毫米L71倍口径的坦克炮。
虎王坦克的设计最终由德国的两家公司:位于德国卡塞尔(德国东部城市)的亨舍尔公司和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西南部城市,巴登-符腾堡州首府)的波尔舍(保时捷)公司来竞争。
2家公司都各自拿出了两种设计方案。
波尔舍和亨舍尔公司被责成着手研制新的重型坦克。
美国M1A2 SEP艾布拉姆斯67吨 68公里/小时 120毫米滑膛炮M1A2 SEP“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是“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最新型和最先进的型号,装备了二代热成像系统、车长独立热成像仪、真彩平面显示仪、数字化地形图、热控制系统和最新的数字化指挥、控制、通信装备。
在国际武器评估小组日前公布的其对各国现役主战坦克的最新排名中,通过对坦克机动性能、火控系统和防护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估,M1A2 SEP“艾布拉姆斯”再次蝉联了世界最强坦克的称号德国豹IIA6 55吨 72公里/小时120毫米滑膛炮豹2主战坦克是联邦德国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主战坦克。
其战斗全重55.15吨,乘员4人,坦克最大速度72 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50千米。
主要武器有120毫米滑膛炮1门,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弹药基数42发。
火控系统包括大炮双向稳定、数字式计算机、激光测距、热成像夜瞄装置等。
车体和炮塔采用间隙式复合装甲,配有集体式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法国AMX勒克莱尔 53吨 71公里/小时 120毫米滑膛炮AMX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研制工作始于1978年,1983年进入技术验证阶段,1986年1月30日被命名为AMX 勒克莱尔坦克,技术验证阶段共研制了5辆部件试验车,1辆用于悬挂装置试验,3辆用于动力传动部件试验,1辆用于武器系统试验。
正在研制中的6辆样车计划1989年制成。
原计划第一辆生产型AMX勒克莱尔坦克于1991年年底出厂,到1995年年产量达到110辆。
法国研制该坦克的目的,一方面为了满足本国陆军对主战坦克的需要,为替换正在服役的AMX-30B2坦克中国99式A2 58吨 70公里/小时 125毫米滑膛炮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各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步伐,中国加紧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制。
而对于三代坦克是使用西方坦克设计还是苏式传统风格,内部产生了讨论。
由于中国已经获得了苏联T-72主战坦克的技术,辅以某些西方更先进的坦克技术,决定以苏式设计为基础开始研制第三代主战坦克,1989年开始研发,项目工程代号WZ-123英国挑战者IIE 62吨 56公里/小时 120毫米线膛炮“挑战者”是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生产的主战坦克,1983年列入英军装备,用以取代英军20世纪60年代装备的“酋长”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