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机房设备的抗震防雷接地及环境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一级建造师机房设备的抗震防雷接地及环境要求一、通信设备的抗震措施二、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一)天馈线避雷1.通信局(站)的天线必须安装避雷针,避雷针必须高于天线最高点的金属部分lm以上,避雷针与避雷引下线良好焊接,引下线直接与地网线连接。
2.天线馈线金属护套应在顶端及进入机房人口处的外侧作保护接地。
3.出人站的电缆金属护套,在人站处作保护接地,电缆内芯线在进站处应加装保安器。
4.在架空避雷线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5.通信局(站)建筑物上的航空障碍信号灯、彩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力电缆,或将电源线穿人金属管内布放,其电缆金属护套或金属管道应每隔l0m就近接地一次。
电源芯线在机房入口处应就近对地加装保安器。
(二)供电系统避雷1.交流变压器避雷(1)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外时,宜在上方架设良导体避雷线。
(2)电力变压器高、低压侧均应各装一组避雷器,避雷器应尽量靠近变压器装设。
2.电力电缆避雷(1)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压电力线应采用地埋电力电缆进入通信局(站),电力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恺装层的电力电缆或其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通信局(站)。
(2)电力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应就近接地。
(3)地埋电力电缆与地埋通信电缆平行或交叉跨越的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严禁采用架空交、直流电力线引出通信局(站)。
(4)通信局(站)内的工频低压配电线,宜采用金属暗管穿线的布设方式,其垂直部分应尽可能靠近墙,金属暗管两端及中间应就近接地。
3.电力设备避雷(三)太阳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市电混合供电系统防雷措施(四)接地系统的检查三、通信设备的环境要求(一)机房温度要求1.根据不同用途的机房,温度要求各不相同。
2. 在正常情况下,机房温度是指在地板上l. 5m和设备前方0. 4m处测得的数值。
3.长期工作的设备,机房温度一般保持在18~28℃之间。
机房装修方案中的防雷与接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房逐渐成为大中型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机房的装修方案中,防雷和接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还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文将从防雷和接地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防雷方面,机房装修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避雷针:机房建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雷电活动情况,选择合适的避雷针安装在机房屋顶。
避雷针能够引导雷电电流直接进入地下,避免对机房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2.引导雷电电流:机房装修中,应合理设计机房建筑的金属骨架和外墙导电层,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线,将雷电电流从机房屋顶引导到地下。
接地线应选用合适的截面积和导电材料,确保电流能够顺利通过。
3.电源线与防雷线交叉布置:在机房中,电源线和防雷线应尽量避免交叉布置,以减少雷电对电源线的影响。
如果不得不交叉布置,应保证电线和防雷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雷电电流通过电源线进入设备。
4.绝缘保护:机房中的设备和电缆应采用合适的绝缘材料和绝缘层,防止雷电电流通过设备和电缆进入机房。
接地方面,机房装修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接地网设计:机房内应建立完善的接地网系统,将机房内的金属结构、设备和电缆都接地,确保电流能够顺利流入大地。
接地网的布置应合理,保证各个接地线之间的连接良好,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2.接地线选材:机房接地线应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优质导电材料,如铜材或铜包钢材。
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机房的规模和设备功率来确定,确保能够承受相应的电流。
3.接地点设置:机房内的接地点应合理设置,在机房各个角落、设备周围等位置设置接地点,确保接地电位均匀。
同时,接地点设置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接地线和其他线路交叉导致电流干扰。
4.接地电阻测量:机房装修完成后,应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定期进行接地电阻检测,及时修复和改进接地系统,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机房装修中的防雷与接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可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雷电对机房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危害。
一级机电建筑防雷标准一、建筑物防雷分类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等因素,建筑物防雷可分为三类:一类、二类和三类。
其中,一类建筑指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或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以及特别重要的公共、民用建筑;二类建筑指重要性略低于一类建筑,但仍然需要采取防雷措施的建筑物;三类建筑指一般性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
二、防雷装置设计1.防雷装置应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和电涌保护器等组成。
接闪器可以采用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等,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接闪器形式。
2.引下线应采用圆钢或扁钢,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
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8m。
3.接地装置应采用人工接地体或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
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4.电涌保护器应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入口处,并应与被保护设备进行可靠连接。
三、防雷装置施工1.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施工单位应提供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并应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并应按照要求进行中间检查和竣工验收。
四、防雷装置检测1.防雷装置检测应每年进行一次,并应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2.检测内容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和电涌保护器的完好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3.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防雷装置,施工单位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五、防雷装置维护1.防雷装置的维护应由专业机构负责进行,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2.维护内容包括:清理接闪器、引下线和电涌保护器表面的灰尘和污垢,检查连接部位是否紧固等。
3.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防雷装置,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六、雷电预警系统1.对于存在较大雷电风险的一类建筑和重要的二类建筑,应建立雷电预警系统。
2.雷电预警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并应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雷电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机房防雷接地规范要求与防雷接地方式【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机房防雷接地规范要求与防雷接地方式,你知道吗?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先讲一讲雷电。
雷电是由天空中云层间的相互高速运动、剧烈磨擦,使高端云层和低端云层带上相反电荷。
此时,低端云层在其下面的大地上也感应出大量的异种电荷,形成一个极大的电容,当其场强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产生对地放电,这就是雷电现象。
在气象学中,常用雷暴日数、年平均雷暴日数、年平均地面落雷密度,来表征某个地方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和强度。
此外,也使用年雷闪频数来评价雷电活动,它是指1000 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年共发生雷闪击的次数。
大量观测统计资料表明,一个地区的雷闪频数与雷暴日数成线性关系。
通常,建筑行业的防雷,更多的注重。
雷暴日的多少;航空、航海、气象、通信等行业越来越关心年雷闪频数的多少。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15 天)、中雷区(<15—40天)、多雷区(>41—90 天)、强雷区(>90 天)。
我国的雷电活动,夏季最活跃,冬季最少。
全球分布是赤道附近最活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极地最少。
下面说一说关于雷电的破坏。
雷电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和大地之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25— 30kV/cm )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
通常雷击有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
感应雷是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出现局部高电压,或在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而发生闪击现象的二次雷。
球形雷是球状闪电的现象1)直击雷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
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2018年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全部由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打尽,在线做题请进/RHLAOC。
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预计6月左右,考试时间预计9月中旬,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的梳理考点,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包括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工业建筑物和构筑防直击雷的要求、防雷装置安装要求、避雷器安装要求、避雷器的试验、接地极的选用、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接地极的安装要求、接地线的敷设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接地要求、防静电接地装置的要求,赶紧来开森学学习吧。
更多一级建造师报名条件、一级建造师备考指导等信息请持续关注开森学官网一级建造师频道。
1H413025 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防雷与接地装置是安全用电的重要设施,也是防止触电危险的有效措施,它既保护电力设备和供电网络的安全,又保护建筑设施和工业设备的安全,也保护电气操作人员和用电人员的安全。
本条主要知识点是:防雷措施;防雷装置安装要求;接地极的选用;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保护接零的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接地要求。
一、防雷措施(一)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1.架设避雷线。
使雷直接击在避雷线上,保护输电导线不受雷击。
减少流人杆塔的雷电流。
对输电导线有搞合作用,抑制感应过电压。
2. 增加绝缘子串的片数加强绝缘。
当雷落在线路上,绝缘子串不会有闪络。
3. 减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可快速将雷电流引泄人地,不使杆塔电压升太高,避免绝缘子被反击而闪络。
4. 装设管型避雷器或放电间隙。
以限制雷击形成过电压。
5. 装设自动重合闸。
预防雷击造成的外绝缘闪络使断路器跳闸后的停电现象。
6. 采用消弧圈接地方式。
使绝大多数的单相着雷闪络的接地故障电流能被消弧圈所熄弧,从而故障被自动消除。
7. 架设搞合地线增加对雷电流的分流。
机房防雷接地技术方案及清单配置一、机房防雷接地技术方案1.外部接地:机房外部接地是机房防雷接地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机房外墙应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将机房建筑物全面接地,以便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
2.内部接地:机房内部需要进行终端设备和配电设备的接地。
一般采用星型接地方式,即将各个设备分别接地,然后再将这些个别接地通过接地线连接到总接地系统上。
3.接地电阻:机房的接地电阻是衡量机房防雷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
接地电阻要求越小越好,通常应控制在3欧姆以下。
可以采用增加接地极数量、加大接地极长度、采用圆形等相邻接地极的方式来降低接地电阻。
4.接地导体:机房的接地导体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能。
一般采用铜质接地极或镀铜接地体来进行接地。
接地导体的截面积应根据机房的用电负载计算确定。
5.接地装置:机房接地装置一般包括接地极、线缆、接地体等。
接地极一般采用铜制或镀铜钢制品。
线缆应选用纯铜芯线缆,线径要根据机房的用电负载和距离来确定。
接地体一般采用悬挂接地体或者平铺接地体。
6.接地测试:机房的接地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测试频率一般为每年一次,测试内容包括接地电阻、接地电位和接地体的检查等。
二、机房防雷接地配置清单1.外部接地配置清单:-接地电极:铜质接地极-接地线缆:纯铜芯线缆-接地极长度:根据机房实际情况确定-地基填土:混合土2.内部接地配置清单:-接地电极:铜质接地极或镀铜接地体-接地线缆:纯铜芯线缆-接地极数量:根据机房用电负载计算确定-接地导体截面积:根据机房用电负载计算确定3.接地装置配置清单:-接地极:铜质或镀铜钢制品-线缆:纯铜芯线缆,线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接地体:悬挂接地体或平铺接地体4.接地测试配置清单:-接地测试仪器: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电位测试仪等-测试周期:每年一次-测试内容:接地电阻、接地电位、接地体检查等总结:机房防雷接地技术方案及配置清单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根据机房的具体情况进行。
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教材知识点:1H413025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对于备考一级建造师而言,复习中充分掌握考点则至关重要,学尔森一级建造师考试频道特地整理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复习资料供各位考生学习,本文为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教材知识点:1H413025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学尔森助各位一级建造师考生一臂之力!1H413020电气工程安装技术1H413025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防雷与接地装置是安全用电的重要设施,也是防止触电危险的有效措施,它既保护电力设备和供电网络的安全,又保护建筑设施和工业设备的安全,也保护电气操作人员和用电人员的安全。
本条主要知识点是:防雷措施;防雷装置安装要求;接地极的选用;保护接零的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接地要求。
一、雷措施(一)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1.架设避雷线使雷直接击在避雷线上,保护输电导线不受雷击。
减少流人杆塔的雷电流。
对输电导线有耦合作用,抑制感应过电压。
2.增加绝缘子串的片数加强绝缘,当雷落在线路上,绝缘子串不会有闪络。
3.减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可快速将雷电流引泄入地,不使杆塔电压升太高,避免绝缘子被反击而闪络。
4.装设管型避雷器或放电间隙以限制雷击形成过电压。
5.装设自动重合闸预防雷击造成的外绝缘闪络使断路器跳闸后的停电现象。
6.采用消弧圈接地方式使绝大多数的单相着雷闪络的接地故障电流能被消弧圈点击【一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category/jzs1?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所熄弧,从而故障被自动消除。
7.架设耦合地线增加对雷电流的分流。
8.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避雷线的设置:(1)500kV及以上送电线路,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且输电线路愈高,保护角愈小(有时小于200)。
在山区高雷区,甚至可以采用负保护角。
(2)220~330kV线路,一般同样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一般杆塔上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为20~300.(3)ll0kV线路一般沿全线装设避雷线,在雷电特别强烈地区采用双避雷线。
对防雷接地的接地要求是什么接地系统是指用来保护人们免受雷击伤害的设备或装置,能将雷电击中的电流引入地下,从而消散掉。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至关重要,不仅要确保人身安全,还需要减少设备受到雷击的损害。
因此,对防雷接地的要求非常严格。
首先,防雷接地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合理布置:接地系统的设计需要合理布置,确保各个设备和设施之间有良好的接地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接地网。
2.低阻抗:接地系统的电阻需要足够低,以确保雷电能够迅速、稳定地引入地下,减少设备受到雷击的可能性。
3.绝缘良好:接地系统需要保持良好的绝缘状况,防止接地线与其他设备或地下管道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电接触。
4.安全可靠:接地系统需要经过认证,并且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性能长期稳定可靠。
其次,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以及使用目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下的防雷接地要求:1.住宅区或商业区:对于住宅区或商业区的防雷接地系统,一般要求地下接地体的埋置深度达到1.5米以上,并且需要与建筑物的主体构件连接,以确保接地体能够迅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2.工业区:对于工业区的防雷接地系统,要求地下接地体的埋置深度达到2米以上,并且需要增加接地电极的数量,以确保地下接地网的连接更加均匀稳定。
3.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相对来说更容易成为雷电的撞击目标。
因此,防雷接地系统要求地下接地体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以确保高层建筑在遭受雷击时能够有效地分散电流。
4.露天场所:对于露天场所,由于没有建筑物的阻挡,雷击的风险较大,因此对接地系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一般要求地下接地网覆盖范围广,接地电阻较低,并增设接地针等附加装置,以提高接地系统的防护能力。
总之,对防雷接地的要求主要包括合理布置、低阻抗、良好绝缘和安全可靠等方面。
此外,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以及使用目的的不同,防雷接地系统还会有一些额外的要求。
在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场所要求,并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1H413025电气工程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本条主要知识点是:防雷装置的安装要求,接地极的选用与质检,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一、防雷装置的安装要求防雷装置主要是指避雷器,避雷器包括阀式避雷器和排气式避雷器。
(一)避雷器安装要求1.阀式避雷器(12条要求)。
(三)避雷线和接地装置:各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下列防雷方式:1.500kV及以上送电线路,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且输电线路愈高,保护角愈小(有时小于20°)。
在山区高雷区.甚至可以采用负保护角。
2.220~330kV线路,同样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一般杆塔上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为20°~30°。
3.110kV线路,一般沿全线装设避雷线,在雷电特别强烈地区采用双避雷线。
在少雷区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沿线架设避雷线,但应装设自动重合闸。
4.35kV及以下线路,一般不沿线架设避雷线,但杆塔仍应逐基接地。
二、接地极的选用与质检(一)接地极的选用接地极是接地的工作主体,接地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接地极有金属接地极、非金属接地极、离子接地极以及降阻剂。
(二)接地极的质量检查验收接地极没有统一的产品验收标准,通常都采用厂家的制造标准进行验收,一般生产厂家已提供产品合格证,而且在运输及储存中外包装未受到明显的机械损伤,型号、数量均符合订货要求或设计要求即可。
三、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极和接地线两部分,接地线又可分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两部分。
1.金属接地极的安装(1)接地沟的挖掘沟的中心线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距离不小于2m,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重复接地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接地极应远离由于高温影响(如烟道)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2)接地极的制作与安装接地极间的距离按设计要求,一般规定的距离不小于5m。
水平接地极多用于环绕建筑四周的联合接地,当接地沟挖好后,应垂直敷设在地沟内。
水平接地极多根平行敷设时水平间距不小于5m。
机房防雷设计标准要求是什么机房防雷设计标准要求是指在机房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保证机房设施及设备免受雷击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机房防雷设计标准的要求:1. 场地选择:机房应尽量远离高耸的建筑、大型金属结构和雷击频率高的区域,如高压输电线路、电线杆等。
场地周围不应有大面积的水体和植被。
2. 地下结构:地下室的墙壁和天花板应使用导电材料,墙壁和天花板的导电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地下室内的设备、线缆和管道应进行综合接地,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3. 外包结构:机房外墙、屋顶、天窗等部位应采用金属材料,或使用金属网进行覆盖,确保机房外部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与综合接地系统有效连接。
4. 设备保护:机房内的电力系统、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重要设备应设置过压保护装置和跳闸保护装置。
设备的接地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接地电阻合格。
5. 雷电防护装置:机房应设置适当的防雷装置,包括外部和内部的防雷装置。
外部防雷装置包括针尖接地装置、避雷网等,用于对外部雷击进行引导和排除;内部防雷装置包括防雷接地网、避雷设备等,用于避免内部设备受到雷击影响。
6. 雷电接地系统:机房的雷电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接地电阻应满足要求。
接地系统的设计应合理布置,包括地网、接地体、接地极等。
地网需要与机房内的各种电气设备、金属结构进行连接,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
7. 综合电磁兼容性:机房设计应考虑综合电磁兼容性,避免电磁干扰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
包括减小电磁场的辐射强度、降低设备的敏感性以及采取屏蔽措施等。
8. 监测和维护:机房防雷装置的运行状态应进行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接地系统、防雷设备的连接状态、接地电阻等参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机房防雷设计标准要求主要包括场地选择、地下结构、外包结构、设备保护、雷电防护装置、雷电接地系统、综合电磁兼容性以及监测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可以保证机房设施及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有效防止雷击损坏。
一级建造师机房设备的抗震防雷接地及环境要求
一、通信设备的抗震措施
二、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
(一)天馈线避雷
1.通信局(站)的天线必须安装避雷针,避雷针必须高于天线最高点的金属部分lm以上,避雷针与避雷引下线良好焊接,引下线直接与地网线连接。
2.天线馈线金属护套应在顶端及进入机房人口处的外侧作保护接地。
3.出人站的电缆金属护套,在人站处作保护接地,电缆内芯线在进站处应加装保安器。
4.在架空避雷线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5.通信局(站)建筑物上的航空障碍信号灯、彩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力电缆,或将电源线穿人金属管内布放,其电缆金属护套或金属管道应每隔l0m就近接地一次。
电源芯线在机房入口处应就近对地加装保安器。
(二)供电系统避雷
1.交流变压器避雷
(1)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外时,宜在上方架设良导体避雷线。
(2)电力变压器高、低压侧均应各装一组避雷器,避雷器应尽量靠近变压器装设。
2.电力电缆避雷
(1)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压电力线应采用地埋电力电缆进入通信局(站),电力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恺装层的电力电缆或其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通信局(站)。
(2)电力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应就近接地。
(3)地埋电力电缆与地埋通信电缆平行或交叉跨越的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严禁采用架
空交、直流电力线引出通信局(站)。
(4)通信局(站)内的工频低压配电线,宜采用金属暗管穿线的布设方式,其垂直部分应尽可能靠近墙,金属暗管两端及中间应就近接地。
3.电力设备避雷
(三)太阳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市电混合供电系统防雷措施
(四)接地系统的检查
三、通信设备的环境要求
(一)机房温度要求
1.根据不同用途的机房,温度要求各不相同。
2. 在正常情况下,机房温度是指在地板上l. 5m和设备前方0. 4m处测得的数值。
3.长期工作的设备,机房温度一般保持在18~28℃之间。
4. 短期工作的设备,机房温度一般保持在10~35℃之间。
短期工作指连续工作不超过48小时或年累计不超过15天。
5.有人长期工作的机房,机房温度一般保持在18~23℃之间。
(二)机房湿度要求
1.在正常情况下,机房湿度是指在地板上1. 6m和设备前方0. 4m处测得的数值。
2.长期工作的设备,机房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40%~ 70%之间。
3.短期工作的设备,机房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10%~-90%之间。
4.有人长期工作的机房,机房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40%~70%之间。
(三)机房防尘要求
(四)机房抗干扰要求
(五)机房照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