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小儿科近年来收治的72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地西泮治疗组(对照组)和咪达唑仑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的惊厥控制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未出现呼吸抑制、循环障碍等不良反应。
结论咪达唑仑控制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惊厥持续状态小儿咪达唑仑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191-02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急症,是指一次惊厥发作30min或反复发作,患儿的惊厥持续状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脑缺氧、脑水肿、加重脑细胞损害,从而威胁到患儿的生命[1]。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控制惊厥持续状态,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存在着差异,为进一步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与地西泮治疗做一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72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个月~9岁,平均年龄(2.8±0.6)岁,原发疾病:脑炎25例,癫痫8例,中毒性脑病3例。
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2.5±0.4)岁,原发疾病:脑炎22例,癫痫9例,中毒性脑病5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以及原发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降颅内压、抗感染、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性咪达唑仑是一种广谱镇静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SE)。
咪达唑仑可以通过静脉导入给药,迅速达到治疗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开始关注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治疗效果、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治疗效果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是一种紧急情况,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传统的治疗方案包括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和巴比妥类药物等,然而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效果不稳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等。
相比之下,咪达唑仑通过对GABA-A受体的激动作用,可以迅速达到镇静和抗惊厥的效果,并且其治疗效果相对稳定。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对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有着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惊厥,并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有些医生开始尝试将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进行治疗,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安全性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咪达唑仑在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治疗中的确切效果和安全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选择最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医生在使用咪达唑仑进行治疗时,需要严格遵循使用指南,监测和评估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康复。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进一步完善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案,为患儿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性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婴儿和幼儿期,发病急、病情重,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对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治疗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联合方案,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咪达唑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癫痫和惊厥的药物,静脉给药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惊厥持续状态,但其安全性与传统联合方案相比如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性。
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GABA-A受体,具有镇静、镇痉和抗惊厥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迅速控制惊厥,改善患儿的病情。
而传统的联合方案通常包括苯巴比妥钠、苯妥英钠等药物,这些药物虽然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但其使用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安全性的顾虑。
对比研究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和传统联合方案的安全性,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看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的安全性。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咪达唑仑在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其副作用少,且短期内很少出现惊厥反复或其他并发症。
而且咪达唑仑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可以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风险。
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传统抗惊厥药物耐药或不耐受的患儿来说,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传统联合方案的安全性如何呢?传统联合方案通常包括苯巴比妥钠和苯妥英钠等药物。
这些药物在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效果确实不错,但也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苯巴比妥钠易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而且慢性使用还可能导致耐药性和依赖性。
苯妥英钠则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和肝毒性,慢性使用还可能引起骨髓抑制。
传统联合方案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时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相比,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性咪达唑仑是一种用于治疗癫痫和惊厥的药物,通过提高神经系统中抑制性递质的水平来减少异常放电。
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利用苯妥英钠、地西泮等药物进行镇静和抗惊厥处理。
在小儿惊厥的持续状态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患儿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性,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我们来看咪达唑仑静脉给药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
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在使用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患儿中,有约80%的患儿在5分钟内获得了控制,90%的患儿在10分钟内获得了控制。
而传统联合方案的治疗时间较长,且存在一定的失败率。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中表现出更快的疗效,对于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较少的心脑血管抑制作用和呼吸抑制作用,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保障。
而传统联合方案中使用的苯妥英钠等药物存在一定的呼吸抑制和心脑血管抑制的风险,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的治疗方案更为可靠。
我们还需要关注两种治疗方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在临床应用中较少出现依赖性和耐受性,且长期使用时的不良反应较少,相对较为安全。
而传统联合方案中使用的苯妥英钠等药物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和耐受性问题,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增加。
从长期使用的角度来看,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的治疗方案更为值得推荐。
我们来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便利性。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无需特殊配制,直接使用即可,操作简便,适用于急救等紧急情况。
而传统联合方案中使用的苯妥英钠等药物需要特殊的配制和使用方法,操作相对复杂,不适用于急救等紧急情况。
从操作便利性的角度来看,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的治疗方案更为实用。
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临床用药的安全剂量和副作用。
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诊断为难治癫痫和惊厥频繁发作的患儿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抗癫痫和惊厥的药物,苯巴比妥和地西泮治疗,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静脉的持续滴注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癫痫和惊厥发生次数,同时分析观察组药物安全剂量和副作用。
对32例患儿进行脑电图监测。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增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咪达唑仑的安全剂量1-8μg•kg-1•h-1,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没有发生副作用。
癫痫伴有临床发作消失有20例,发作次数减少的有12例。
结论: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抗癫痫惊厥的药物疗效,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咪达唑仑;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惊厥频繁Clinical Study of Midazolam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and Frequent SeizuresYANG XiaiThe Central Hospital of An kang city, An kang 725000 Shaanxi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idazolam status epilepticus in children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onvulsions frequently attack, atthe same time analysis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safety dosage and side effects. Selection methods: stay in the hospital diagnosis is difficult to treat children with epilepsy and convulsions of frequent attacks of 13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dopts the traditional antiepileptic and convulsions of the drug, phenobarbital and diazepam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S the continuous drip of midazolam intravenous therapy. Respectively to observe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and the number of seizures occur, at the same time analysis of observation group of drug safety dosage and side effects. For EEG monitoring of 32 cases.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the results hav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The safe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midazolam dose 1-8μg•kg-1•h-1,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safe dose no side effects. Disappear in 20 cases, epilepsy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seizures less in 12 cases. Conclusion: midazolam treatment status epilepticus in childre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nvulsions frequently attack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convulsion of antiepileptic drug curative effect, and high security, small side effects, obviously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use.Key words: midazolam; Children; Status epilepticus. Convulsions often小儿惊厥癫痫持续状态是小儿神经内科危急症,且发作一次的超过30min,或者多次连续发作,必须选择药物进行及时控制[1]。
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惊厥性癫痫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予以咪达唑仑静脉滴注+静脉泵注,对照组予以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静脉注射.对比观察两组药物的起效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情控制率.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情控制率分别为92.5%、27.5%、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50.0%、72.5%,P<0.05;(2)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惊厥性癫痫;小儿;持续状态【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18-01小儿惊厥性癫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据统计[1],6岁以下小儿发生惊厥的概率是成人的6倍,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以反复或长期的全身性惊厥、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为特征.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主要探讨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惊厥性癫痫的患儿共80例,选取年限均在2013年3月~2014年8月之间,将80例惊厥性癫痫患儿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 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者,40例惊厥性癫痫患儿的年龄跨度为2.5~11岁,癫痫持续时间跨度为56~155分钟,平均年龄为(6.5±1.6) 岁,平均癫痫持续时间为(80.5±5.4)分钟. 观察组中有22例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者,40例惊厥性癫痫患儿的年龄跨度为2~12岁,癫痫持续时间跨度为50~160分钟,平均年龄为(6.4±1.7) 岁,平均癫痫持续时间为(79.6±5.6)分钟. 两组惊厥性癫痫患儿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以及平均癫痫持续时间基线资料,均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处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0例患儿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诊断标准[2].其中有32例强直阵挛性抽搐,28例强直性抽搐,20例阵挛性抽搐.入选标准:患儿无严重肝、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无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无呼吸道感染.1.2给药方法(1)对照组予以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静脉注射.用法用量:地西泮0.1-0.3mg/kg,静脉注射,若癫痫持续则于15分钟后再次予以同等剂量的药物,重复2-3次;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若30分钟后惊厥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则予以苯巴比妥20mg/kg,静脉注射,每天4次[3].(2)观察组予以咪达唑仑静脉滴注+静脉泵注.用法用量:将咪达唑仑0.1-0.4mg/kg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10ml中静脉注射,然后以1μgkg-1 ?min-1剂量微量泵泵注.如果癫痫未得到有效控制,则可加大剂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μg? kg-1? min-1.抽搐消失24小时后,每小时递减1μg? kg-1? min-1直至停药[4].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惊厥性癫痫患儿药物的起效时间(首次用药至症状明显减轻时间)、惊厥控制时间(首次给药至抽搐停止时间)[5]进行统计,当上述两项指标的数值均更低时,可确认药物治疗效过越显著. 惊厥性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主要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 用药后1h内惊厥得到控制;有效:用药2-3h内惊厥得到控制;无效:用药3h 后惊厥仍未得到控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两组惊厥性癫痫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当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时,可确认药物治疗效果越显著.惊厥性癫痫患儿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肌张力减低、心率波动以及血压降低等. 对两组惊厥性癫痫患儿的2小时、4小时以及24小时的病情控制例数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相应的病情控制率,当病情控制率越高时,可确认药物治疗效果越显著.1.4数据处理两组惊厥性癫痫患儿的各项对比数据均以SPSS18.0软_______件进行处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情控制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组间卡方检验比较;药物起效时间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高1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P<0.05.详见表1.(2)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控制癫痫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3)观察组40例患儿中11例出现肌张力减低、心率波动、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概率为27.5%,对照组出现20例,概率为50.0%,P<0.05.(4)观察组2小时病情控制率为10%(4例),4小时病情控制率为37.5% (15例),24小时病情控制率为42.5%(17例),病情控制率为90%,对照组2小时病情控制率为5%(2例),4小时病情控制率为27.5%(11例),24小时病情控制率为40%(16例),病情控制率为72.5%,P<0.05.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n/%)注:?: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小儿惊厥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可以是癫痫性发作,也可以是非癫痫性发作.其中癫痫性发作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细胞功能紊乱,大脑神经元兴奋性过高,神经元突然大量异常超同步放电,通过神经下传引起骨骼肌的运动性发作[6].由于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使得神经纤维的保护作用较差,容易感染,从而导致小儿惊厥性癫痫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惊厥性癫痫会对患儿的身心发育、智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或损伤后遗症,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对于惊厥性癫痫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加以控制.传统的抗癫痫药物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地西泮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该类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使用后容易出现齿龈增生、毛发增多、注意力不集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本文主要采用咪达唑仑进行治疗,咪达唑仑具有典型的苯二氮卓类药理活性[7],可用于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及松弛肌肉等.静脉注射后可产生短暂的顺行性记忆缺失,该药物的特点为起效快而持续时间短,患儿能在短时间内安静下来.且该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7%,无蓄积作用,毒性小,患儿容易耐受.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情控制率分别为92.5%、27.5%、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50.0%、72.5%; 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吴永忠,盛学梅,余连芝等.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72-173. [2]马茂雷,张丽娜,钟家洋等.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3383-3385. [3]刘代娟.小儿癫痫持续状态中咪达唑仑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2):87-87. [4]陈向坚.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24例临床分析[J].中_______外医学研究,2015,13(27):26-27,28. [5]周桂芬,路新国,刘艳青等.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癫痫频繁发作6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41-42. [6]刘峰,雷刚.咪达唑仑对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9(11):1401. [7]王欣欣.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102-103.。
持续静脉维持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32例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分析我科2007年7月至2010年10月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病例32例,总结病因、发作类型等与疗效及副作用的关系。
结果26例SE患儿应用咪达唑仑维持治疗后痫样发作停止。
咪达唑仑应用过程中无严重副作用出现。
结论:应用咪达唑仑治疗儿童SE安全有效。
标签:咪达唑仑;癫痫持续状态;儿童Abstract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ntinuous midazolam infusion on status epilepticus (SE)in children. Method We investigated 32 cases of SE children who had been given continuous midazolam infusion during Jul 2007 to Oct 2010 in our department,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features of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ide-effect of midazolam,depanding on various causes and seizure types. Result The midazolam therapy terminated SE in 26 patients and no severe side-effect was noted on midazolam.Conclusion Most SE in children could be successfully managed with midazolam.Key word:Midazolam;Status epilepticus;Children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一种反复或持续的癫痫发作为临床特征的病理状态,是儿科常见神经系统急症。
3讨论大多数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由于术中的机械刺激以及麻醉药物的影响,导致疼痛引发神经系统体液调节失衡,胃肠动力衰弱,造成术后早期肠麻痹[4]。
临床将肠道蠕动停止、肛门排气排便停止以及伴有腹部胀痛与恶心呕吐等症状,称之为肠麻痹。
对其通常予以保守治疗,西药中普遍应用西沙比利,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胃肠动力药物,效果良好,但经大量临床结果证实[5],西沙比利服用后,会带来极大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腹痛以及肝功能异常等,给术后恢复带来极大的阻碍[6]。
中医将肠麻痹隶属“气滞证”的范畴。
大多是因郁结气机、肺腑不通等造成脾胃功能升调紊乱[7]。
大多数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饱胀不适,气机阻滞感较强,于腹部内窜流不畅,无排便或排气的现象,且腹皮表面柔软无弹性。
舌苔质淡,薄白或腻。
治疗过程中将行气消胀与燥湿除满为根治原则。
中医将厚朴作为治疗的主要味方,该药物是临床常见的芳香化湿类的药物,其来源于木兰类的厚朴与厚朴类的树皮、根皮以及枝皮等[8]。
厚朴味苦、辛,具有性温、归脾、胃与大肠经等行气消积、除满燥湿的功效。
其主要成分包含木脂体类化合物,如厚朴酚以及和厚朴酚等;挥发油类化合物,如桉叶油醇以及聚伞花素等;生物类碱,如厚朴碱以及木兰花碱等。
中医将厚朴中木脂体类以及挥发油类等成分与其胃肠道的影响相联系。
厚朴酚可帮助显著抑制胃酸的分泌,且带有抗溃疡、抗感染以及镇静和肌肉松弛等作用。
厚朴水提取的物质可帮助刺激味觉,并反射性带动其唾液与胃酸的分泌,提升胃肠蠕动的功能,主要起到调节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
据有关文献报道,厚朴中提取的乙醚成分,主要为厚朴酚,将其输注于小白鼠的胃肠道,实验中表明厚朴酚可有效提升炭末在小白鼠肠道内的推进速度,具有显著的肠推进功效;此外,它还有效减少了炭末在小白鼠胃内的残留量,具有加快胃排空的功效。
由此可见,厚朴具有对胃肠道高剂量的抑制作用以及低剂量的推进作用,且毒副作用极小。
但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合理控制药用剂量,提升药用安全性。
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分析
作者:凌华林楚鹏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14期
【摘要】目的分析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39例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用常规治疗无法控制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西泮持续静脉推注治疗,试验组采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惊厥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咪达唑仑;静脉推注;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123
惊厥是儿童常见病症,具有病情急、反复发作等特点,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性脑损伤,并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时可导致患儿死亡[1, 2]。
本文旨在分析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特收集本院39例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用常规治疗无法控制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9例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用常规治疗无法控制的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诊断标准 [3],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19例),试验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年龄(
2.15±0.24)岁,其中13例病毒性脑炎, 1例细菌性脑膜炎, 6例癫痫;对照组中男10例,女9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2.19±0.31)岁,其中12例病毒性脑炎, 2例细菌性脑膜炎, 5例癫痫。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治疗,另外采取地西泮及苯巴比妥控制惊厥、适当降低颅内压及对症支持等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用药剂量为0.1~0.2 mg/(kg·h),与5%的葡萄糖持续静脉微量泵推注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地西泮持续静脉推注治疗,剂量为0.1~0.3 mg/(kg·h),与5%的葡萄糖持续静脉微量泵推注治疗。
1. 3 疗效判定标准[4, 5]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惊厥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显效:患儿治疗后10 h内惊厥完全停止发作;有效:患儿治疗后24 h内惊厥
完全停止发作;无效:患儿治疗后24 h仍然有惊厥发作。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患儿的惊厥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儿惊厥缓解时间比较试验组患儿平均惊厥缓解时间为(7.24±2.14)h,对照组患儿平均惊厥缓解时间为(11.63±2.93)h,试验组患儿平均惊厥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 P
2. 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咪达唑仑在酸性条件下时咪唑环打开,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够在水溶液中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因此可采用与液体混合持续静脉注射的方式。
同时,该药物也是目前临床应用的唯一水溶性苯二氮类药物。
当咪达唑仑在接近生理pH值时,药物的脂溶性会出现升高,能够穿过血脑脊液屏障于脑组织内弥散,从而发挥良好的抗惊厥功效[6,7]。
在早期咪达唑仑主要作为麻醉剂,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肌肉松弛作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临床发现咪达唑仑具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通过静脉用药的方式能够终止患儿惊厥发作,改善患儿的惊厥持续状态。
一些临床研究认为咪达唑仑的抗惊厥机制与地西泮相似,而大量的临床案例表明,当惊厥不能被地西泮、苯巴比妥所控制时,通过应用咪达唑仑依然能够发挥良好的药效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咪达唑仑能够更快速到达与惊厥终止有关的受体部位有关[8, 9]。
同时,应用咪达唑仑的时候一般不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药物的半衰期大约为2~3 h,不会导致蓄积中毒发生,因此不会对患儿的呼吸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申璐等[10]医学研究表明:在频繁惊厥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咪达唑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儿的惊厥持续状态,且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地西泮,采用地西泮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发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当累积剂量较大时还会引起呼吸抑制,而咪达唑仑则可以避免这一缺陷。
本文对本院收治的39例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用常规治疗无法控制的患儿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的试验组患儿惊厥控制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地西泮持续静脉推注治疗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孔卫乾,王金华,冯帼,等.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12): 961-962.
[2] 徐小林,申璐,王辉,等.咪达唑仑对局部麻醉药致惊厥神经毒性的影响.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0, 24(3):219-222.
[3] 熊涛,董文斌,李清平,等.咪达唑仑和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难治性惊厥的比较.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14):1104-1106.
[4] 王从军,雷中劲,吴小艳,等.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推注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 24(13):1024-1025.
[5] 张新立.微量泵持续泵入咪达唑仑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疗效观察. 临床医学, 2014, 14(6):104-105.
[6] 吕小兰,万福红,左云霞,等.脂肪乳、咪达唑仑与丙泊酚预先给药对罗哌卡因致大鼠神经毒性及其半数致死量影响.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33):2362-2365.
[7] 李雪梅,林莉.咪达唑仑在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的应用研究.儿科药学杂志, 2009, 15(4):27-28.
[8] 钟希文,钟远辉,邹增业,等.咪达唑仑滴鼻和水合氯醛灌肠治疗儿童急性惊厥的对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20):47-49.
[9] 郭建明,何玲,王启新,等.咪达唑仑治疗新生儿难治性惊厥56例.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 49(1):127-128.
[10] 申璐,王贺,赵娟,等.咪达唑仑对布比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 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 17(6):452-454.
[收稿日期: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