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础知识,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除法知识,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提前复习乘法知识,准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分水果、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除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除法接力、除法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除法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分配物品等,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本题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6分)1.()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2.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亮和暗的要求不同:看书写字时要()一些,看电影时要()一些。
3.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光斑越大,();光斑越小,()。
4.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物体分为( )、()、()三种。
5.玻璃、一杯水、一袋空气是(透明)的;毛玻璃、硫酸纸是()的;瓷砖、垫纸板、笔记本是()的。
6.透明灯泡发出的光()、();半透明灯泡发出的光相对()、()。
7.我知道不透明的物体有( )、()、( )等等。
8.舞台上演员的裙子颜色会发生变化,是因为( )的问题,在灯上蒙上()。
9.收纳箱可以分为( )收纳箱和()收纳箱,但为了保护隐私,我们一般选择()收纳箱。
10.阳台的门窗选择( )的玻璃;卫生间的门选择( )的玻璃。
装饰柜的门选择()的玻璃。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1.人们在房子上安装窗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的光和热。
()2.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都会伤害眼睛,我们要学会保护眼睛。
()3.透明灯泡和半透明灯泡一样发光,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4.不能长时间看亮着的白炽灯泡,以免伤害眼睛。
()5.晚上看电视的时候,要把所有灯都关掉。
()6.有光才能看见物体。
()7.物体根据透明与否就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类。
()8.我们通过瓷杯的侧面不能看到杯内有没有东西,是因为瓷杯是半透明的。
()9.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半透明。
()10.学生用的垫板有的是透明的,有的是不透明的。
()11.磨砂灯泡发出的光不刺眼,光线比较柔和。
()12.下雨时可以选择透明伞和不透明伞,太阳下这样应该选择不透明伞要好些。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面哪种情况不是在保护眼睛?()A.电焊工在工作时要使用防护罩B.长时间看手机C.登山时戴上雪镜2.如果在室外,我会选择在()看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初步认识“活动印章”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建立较为完整的实物模型的概念。
2. 能力目标: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性,发展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3.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细致有序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实物模型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猜谜语。
出示谜语:生来一百只,模样各不同。
有长有短短,有方有长长。
能雕又可盖,能滚还会爬。
(打一物)学生猜。
2.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物体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魔方。
看看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你有什么感觉?摸一摸。
和同桌讨论一下,再汇报讨论结果。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面有规则的平面。
(2)出示长方体的模型。
这是什么形状的物体?你们觉得它有什么特征?动手操作一下,并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再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学生说的特征)(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面有无数个,没有规则的平面;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4)出示课本第77页填好表格的“长方体的特征”。
读一读。
对照这个表格想一想,你刚才说的这些特征有没有包括在里面。
(有)再想一想,长方体除了这些特征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特征?完成“做一做”的填空题。
并讨论交流填空的方法。
(可以通过触摸六个面面积的大小是否相等来比较)(5)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这些特征,因此“长方体”这个名称。
我们给它起得非常好。
(板书:长方体)2.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出示一个正方体学具。
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的特征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面是无数个,有无数条边;每条边都相等;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板书:正方体)再想一想还知道什么?验证。
(边长6个长度都相等)(2)小结正方体的特征。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案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我们将使用一些小数目的实物,让学生亲自进行平均分的操作,以此来帮助他们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认识平均分(二)。
(教材第44、第45页的内容)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式,进一步认识平均分的概念,并学会使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式,进一步认识平均分的概念。
我们将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认识平均分(三)。
(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3.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并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相关知识。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并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相关知识。
我们将使用一些更加复杂的实物,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平均分操作,并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初步认识除法。
(教材第48、第49页的内容)4.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学会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并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并学会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我们将教授学生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除法的初步认识。
练八。
(教材第50、第51页的内容)5.让学生通过练,巩固对除法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通过练,巩固对除法的理解,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相关知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6.让学生学会使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并进一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学会使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除法计算,并进一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练九。
(教材第54、第55页的内容)7.让学生通过练,进一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关心天气第1课今天天气怎么样1.地球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大气。
2.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运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国防科研等方方面面都受天气的影响。
3.天气预报的基本构成要素:天气状况、气温高低、降水情况、风力风向。
4.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天气状况,传递气象信息,气象部门专门制作了天气符号。
5.天气符号是表示各种天气现象的专用符号。
6.除了教材上提供的四种天气——雪天、雷雨天、阴天、雾天外,还可以列举各种天气,如多云、暴雨、雨夹雪、霜冻、冰雹等。
7.天气符号8.阅读这份天气预报。
从上面的天气预报中可以读到:日期是2017年4月3日,星期一,是多云天气,最高气温19°C,最低气温12°C,南风2-3级,属于轻风到微风。
除了看三条横轴的指示外,还可以通过右上角的天气示意图,判断今天的天气。
9.学生活动手册答案:①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
②查询并记录当地今天的天气信息。
根据当地当天的天气情况来填写。
例:(1)9月10日,晴天,最高气温31°C,东南风3级(或者填微风)。
(2)2017年4月3日,星期一天气多云,最高气温19°C,最低气温12°C,南风2-3级。
第2课天气的影响1.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2.谁关心天气,为什么?①农民关心天气,因为农事活动受天气影响比较大。
如果不关心天气,秋收庄稼、晾晒稻谷等都会受影响。
②滑雪运动员关心天气,因为在恶劣天气下贸然滑雪会有生命危险。
③火箭发射人员关心天气,因为火箭发射受天气影响非常巨大。
一个良好的发射时机,被④火箭专家称为“发射窗口”。
如果在恶劣天气下发射火箭,往往会导致发射失败。
3.恶劣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①暴雨容易造成积水、洪涝等,可能导致水浸、交通中断等事件,严重时会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评卷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__ 一、口算(9分)解答略二、填空(49分)1.1) 每盘有(5)个苹果,(5)盘一共有(25)个苹果。
2) 有(20)个苹果,每(4)个一盘,放了(5)盘。
3) 有(24)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4)个。
2.看图列式。
6 + 8 = 142 × 5 = 1010 ÷ 2 = 53.8 ÷ 4 = 2,被除数是(8),商是(2),除数是(4)。
4.口算4×4和16÷4时,口诀是一样的,都用口诀“4个4是16”。
5.把口诀填写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4个4是16,4个5是20,16除以4是4,20除以5是4.”6.在○里填上“+”、“-”、“×”或“÷”。
24 ÷ 6 = 4.8 × 4 = 32.16 ÷ 8 = 2.46 × 2 = 4.15 ÷ 5 = 3.5 × 2 = 10.1 ÷ 5 = 5.58 ÷ 2 = 4.20 ÷ 5 = 4.7 ÷ 2 = 3.57.在( 4 )里填上合适的数。
4 ) × 6 = 24100 ) ÷ 5 = 2020 ÷ ( 4 ) = 54 × 4 + 4 = 2012 ÷ ( 4 ) = 38.() ÷ 4 = () ÷ 6,() ÷ () = () ÷ () = 29.两个数都是5,它们的和是(10),差是(0),积是(25),商是(1)。
三、判断(5分)1.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一定要比除数大。
(×)2.根据口诀“五五二十五”,只能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课《明亮与黑暗》实验创新说课一、使用教材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最新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光》中的第1课《明亮与黑暗》。
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封闭箱子、手电筒、工业高清摄像头、arduino主板、一节5号电池、小木条等等。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一)课本上原本的实验:想办法看清封闭纸盒里的图画,如图1图1 课本上原有实验但是在结合备课及上课的具体情况,我发现该实验存在一定的不足:(1)参与观察的人数受限。
小学低段的科学课,老师在课上应该尽可能的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观察活动中,但原本的活动设置,往往只能有个别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亲自参与观察。
观察者通常是小组的观察员或者被老师点到的学生,其余未参与观察的学生得到的活动感受和观察结果一般来源于观察员的转述。
(2)没有为后续学习活动做有效的铺垫。
虽然学生能在活动中感受到明暗程度的对比,也能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书上观察封闭纸盒的活动中缺少弱光和强光的条件对比,而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会进一步认识过强和过暗光线对眼睛的影响,书上的活动并没有为后续学习做有效的铺垫。
学生很难通过一个独立的观察纸盒活动构建对光线强弱变化的完整认识过程。
(3)所用纸盒在一定情况下不能重复使用。
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提出开一个孔的方法可以看清封闭盒子里的物体,但是当用铅笔或其他工具在纸盒上开孔后,纸盒往往不能在当堂课被二次使用,对应的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准备多个相同的纸箱,损耗材料的同时也让实验材料的准备过程变得复杂和繁琐。
(二)实验的改进将观察活动可视化,教具外观如图2,内部结构如图3、图4。
准备一个可完全闭合的盒子,注意将盒子内壁调整为黑色有利于排除光线干扰,更好的观察到光线变化情况。
在盒子内用小木头搭上支架,在支架上放上摄像头、arduino 主板和手电筒。
图2 实验装置外观图3为内部结构俯视图,其中用摄像头模拟人眼,实时观测箱子内的光线变化,利用mind+软件结合arduino主板设置程序调节手电筒的光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每份分后的数量相同,一样多)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把总数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每几个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被除数÷除数=商读作:()除以()等于()。
2、用乘法口诀求商:一般一句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做除法,乘法口诀来帮忙,口诀中,缺谁谁是商。
具体为:一、明确含义,二、乘法表关系,三、想几的口诀。
四、口诀缺谁,商就是谁。
如12÷3=想口诀三()十二,缺四,商就是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读题三遍,2、了解题意,圈数量,找出条件和问题。
3、分析题意,看关键词,4、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5、带上单位,检验作答。
1. 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2. 平均分的方法(1)先确定每份的个数,再看看平均分成几份;(2)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看看每份分得多少个。
3.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4. 除法的含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无论是已知总数和和每份的个数求分成几份,还是已知总数和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份分得多少个,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5. 除法算式的读法如:6÷2=3 读作:6除以2等于3. (除法中“÷”读作“除以”)6.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7. 计算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一、填一填(每题3分,共18分)1. 在算式15÷5=3中,()是被除数,()是除数,()是商。
2. 12÷3=4读作(),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3. 把9支笔平均插在3个笔筒里,每个笔筒里插()支。
4. ○○○○○○○○○○ 10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份。
小学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关心天气1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3.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维度描述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要素;学一学天气预报主持人进行天气预报。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学生实验材料记录单。
学生材料:各种气象符号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在上课之前先播放一段动画片,在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想一想诸葛亮是利用怎样的天气情况用草船借到十万之箭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2.教师小结:诸葛亮利用东风和大雾天气向曹操借到十万之箭,说明诸葛亮先生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生活和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的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天气怎么样》(板书课题)希望小朋友们学了今天这一课后也能经常观察天气,做一个小小气象家。
接下来我们来玩闯关游戏,如果你能闯过五关,你将被评为小小气象家的称号,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
二、学习新课第一关(说一说)1.从小到大,我们已经经历过许多的天气情况,说说看你们都经历过那些天气?(找这些天气符号图片,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晴、阴、多云、雨、雪……)[设计意图:利用闯关游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低年级学生时刻保持一种学习的兴奋状态,在生活中经历过许多的天气情况,这一关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基本能说出各种天气情况]小结:同学们都非常踊跃积极,说出了很多的气象现象,我们已经闯过了第一个,我们来进入第二关(画一画)3.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词语描述天气,但是你们看到的气象信息是否就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为什么?怎么办?4.如果你是一个小小气象员,请你设计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并在你的作业纸上画一画,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最形象,最漂亮。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第1 题6 分,第2 题3 分,第8 题2 分,其余每空1 分,共23 分)1.(1)每盘放( )个苹果,有( )盘,一共有( )个苹果。
□○□=□(个)(2)有( )个苹果,每盘放( )个,可以放( )盘。
□○□=□= (盘)(3)有( )个苹果,平均放( )盘,每盘放( )个。
□○□=□= (个)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5=4 24÷( )=4 30÷5=( )×( ) 3.18÷3=6,表示把18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把18 平均分,每( )为1 份,分成了( )份。
4.在○里填上“+”“-”“×”或“÷”。
20○5=4 6○4=24 30○5=25 5.在○里填上“>”“<”或“=”。
24÷4○7 30÷6○2×3 12÷2○36÷6 6.12 个小朋友要同时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需要准备( )张乒乓球桌。
7.一盒巧克力比30 块多,比40 块少。
把它们平均分给6 个小朋友,正好分完。
这盒巧克力一共有( )块。
8.写出两道除数和商一样的算式。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3分,共15 分)1.把8 个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分法正确的是( )。
2.用12 减去3,连续减( )次,得数是0。
①3 ②4 ③53.下面不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口诀是( )。
①二三得六②五六三十③四四十六4.一些练习本,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或平均分给6 个小朋友,都能正好分完。
这些练习本可能有( )本。
①12 ②16 ③185.天天买图中三种食物中的一种,刚好用了18元,他买的是( )。
①糖果②饼干③蛋糕三、细心的你,算一算。
(每小题2 分,共16 分)30÷6= 12÷6= 15÷5= 36÷6=20÷5= 25÷5= 3×6= 15÷3=四、操作题。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用除法计算的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和探索用口诀求商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结合用口诀求商的教学,教材还安排了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概念的内涵比较丰富。
学生在结合生活实例理解除法含义时,不但要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还要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在学习用口诀求商时,不但要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还要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因此,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一些特点:1.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而除法运算是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抽象与概括。
所以,认识并学会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
为此,教材在揭示除法的概念之前,先安排四道例题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平均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_苏教版教学目标:明白得除法算式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明白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把握列除法算式的方法。
明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明白总数和每份的个数,求平均分成几份,都能够用除法来运算。
明白得并把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能逐步熟练地运用1·6的乘法口诀运算相对应的除法算式。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认识除法并用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将除法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流程:复习导入:4×4= 2×8= 3×5= 6×8= 2×4= 5×7=7×6=二、探究学习探究1:6个小朋友坐,每车坐2人,要坐()车。
6÷2=3除号6÷2读作:6除以2。
试一试: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能够分给()只小熊。
12÷3读作:12除以3。
想想做做:①10块砖,每次搬2块,()次能搬完。
应列式为:10÷210÷2读作:10除以2。
②3个花坛栽了18棵花,平均每个花坛栽()棵。
列式为:18÷318÷3读作:18除以3练习1:读出或者写出下面各算式12÷412÷4读作12除以49除以39除以3写作:9÷316÷416÷4读作:16除以4探究2: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
6 ÷ 3 = 2被除数除数商【除号前面的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是除数,等于号后面是商。
】试一试:1、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够分得(4)支铅笔。
8÷2=42、被除数是16,除数是8,商是(2)16÷8=23、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筐放(3)个。
9÷3=3想想做做: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筐放()个。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内容平均分(一)(教科书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 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 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1. 教学例1(1)初步认识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
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
孩子们,你们说说,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子们很着急,想不出办法了。
操作: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小猴子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按学生交流,在黑板上摆出3种分法)观察: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
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或提问哪种分法每份同样多,并在学生回答后说明平均分的含义)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把黑板上的分法按两类分开摆)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回答后集体说一说)(2)加深认识。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关心天气1.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教学难点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教学准备各种天气的图片和视频,天气预报视频。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天气预报,让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是怎样的?二、探究新课活动一:设计符号今天天气晴天,你会用简单的符号设计晴天吗?请你们设计一下。
活动二:交流经历过的天气,认识各种标准的天气符号我们还遇到那些天气呢?学生会说雪、雷、雨、阴天、大雾等等。
教师补充:还有冰雹、沙尘暴、干旱、霾……这些天气特点我们可以用天气符号来表示。
一起学习认识天气符号课本第三页,教师出示一种符号,进行讲解,解说其内涵,再依次出示各种天气符号,学生猜测并说说猜测理由。
给出小雨符号,你们知道中雨大雨的符号吗?这里可以进行一些迁移活动,比如交通符号。
知道符号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易懂易记,让人一目了然或引起重视。
活动三:阅读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天气预报。
能够从天气预报,能够提取主要天气信息天气情况:气温、高度、降水情况、风力、风向课本第四页看此图时间是()三条轴第一条轴表示()手指住第二条轴表示()第三条轴表示()天气怎么样?从哪里看呢?(引导学生找到倒三角形指的位置)温度、风级根据分析完整的说说图上的天气预报。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1.今天天气怎么样描述今天的天气天气天气符号学生设计的天气符号2.天气的影响教学目标1.关注天气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不同行业的人都要关心天气。
2.知道恶劣天气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意识到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可以减少损失。
3.会制作晴雨花,知道晴雨花可以反映空气湿度。
教学重点天气变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危害。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氯化钴泡制的晴雨花。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评卷姓名成绩等第__ ___ 一、口算。
(9分)25÷5=6×2=5×5= 25+5=18÷3=3×5+5=6÷6=20÷4=3÷3= 35-5=8÷2=5×4-3=16÷4=4×6= 12+4=12÷3= 24÷4=10÷2+9=二、填空。
(49分)1.(1)每盘有( )个苹果,( )盘一共有( )个苹果。
(2)有( )个苹果,每( )个一盘,放了( )盘。
(3)有( )个苹果,平均放在( )个盘里,每盘放( )个。
2.看图列式。
□+□=□ □×□=□□÷□=□ □÷□=□3.8÷4=2,被除数是( ),商是( ),除数是( )。
4.口算4×4和16÷4时,口诀是一样的,都用口诀( )。
5.把口诀填写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六十八6.在○里填上“+”、“-”、“×”或“÷”。
24 6=4 8=4 4 16 8=2 46 2=4 15=3 5 12 6=4 210 5=5 1=5 5 8 2=20 5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6=24 ( )÷5=6 20÷( )=5( )÷4=( )÷6 ( )÷( )=( )÷( )=28.两个数都是5,它们的和是( ),差是( ),积是( ),商是( )。
9、填表。
三、判断。
(认为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1.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一定要比除数大。
( ) 2.根据口诀“五五二十五”,只能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 3.9个桃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一定得3个桃。
( ) 4.3个4相加的和是7。
第四单元复习第一课时姓名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大小写字母的写法和用法。
复习、巩固第四单元词语。
默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老师帮助下,能借助图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
★3、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懂得要说完整的话。
复习认识标点符号,并会正确使用。
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提示每课中易错的生字。
第8课小鹰学飞(摇鼓命旋)
第9课青蛙看海(登善展喝)
第10课狼和小羊(狼温经争)
第11课狐狸和乌鸦(叼转赔脸差)
二、复习填上合适的词语及标点符号。
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几个性格不同的小动物,你能有恰当的词语来表示它们吗?
()的小鹰()的青蛙()的松鼠
()的狼()的小羊()的狐狸
()的乌鸦
2、复习标点符号。
老鹰叫小鹰不断练习飞向更高的天空
小鹰学会飞行了吗
狡猾的狐狸骗走了乌鸦嘴里的一片肉
青蛙说我终于看到大海啦
指导加标点的方法:
A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语气。
B根据不同的句子的语气选择相应的标点。
C再读句子判断标点运用是否准确。
三、课堂练习
1、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秋天果子长得好
秋天果子长得好吗
秋天果子长得真好啊
奶奶可喜欢我啦
你知道这是谁的铅笔吗
新年晚会上大家玩得很开心
小鸟飞来了会说什么呢
四、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pán xuán yáo tóu zhǎn kāi dà chī yì jīng
()()()()
zhuàn dòng gāng cái tái jiē zhǎn chì gāo fēi
()()()()
2、比一比,组词
厂()治()务()到()场()制()物()倒()身()跟()内()居()声()根()肉()局()3、加标点。
请你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王丽的歌唱得真好听啊
星期天我去少年宫画画
你的爸爸在哪儿工作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本学期学习的成语,找出能表达本单元文章意思的词语。
熟读其他的成语。
2、根据自己默写情况,再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归纳本学期学习的成语,并分类练习
2、朗读课文,会用“已经、总是、总算”造句。
★3、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和图开动脑筋,使用正确的动词来说一句话
4、认真写字,能正确、美观地写上下结构的字。
5、知道同一种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程度也不同,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
一、成语归类复习。
1、反馈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说说与本单元相对应的成语。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
2、小结:本学期在练习中学习了很多的成语: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寒来暑往星移物换风吹草动雨过天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滴水成冰天寒地冻鹅毛大雪雪兆丰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
宁折不弯义正辞严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火树银花数不胜数
灯火通明观者如堵
3、读一读。
4、把上面的成语分类写下来:
天气特征:
形容英雄人物:
鼓励人们奋发向上:
三、课堂练习: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做糕要有米粉,米粉是米磨成的,米是稻子碾成的,稻子是农民种出来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糕的由来,是:
种()——碾()——磨()——做()四、课堂作业
1、填空
2、把词语排列成一句通顺的话
在天边轻轻地云霞的飘荡灿烂句子:
飞翔一只正落日披着的在余辉野鸭句子:
3、排列句子成一段通顺的话
()高年级同学收了花的种子,把花坛整理好,摆出了一盆盆菊花。
()菊花不怕冷,不和别的花争艳。
()秋天一到,校园里的花都谢了。
()我爱菊花。
()菊花的颜色可真多呀!它们迎着秋天的阳光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