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公司润妍广告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市场调研-“润妍”的没落——宝洁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引言概述:市场调研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市场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匡助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营销计划。
然而,并非所有市场调研都能取得成功,有些调研反而会导致企业的失败。
本文将以宝洁公司在推出“润妍”产品中的市场调研失败为例,分析其失败原因,以及给其他企业的启示。
一、产品定位错误1.1 未准确把握目标消费群体:宝洁公司在推出“润妍”产品时,并没有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准确的定位,导致产品无法吸引到目标消费者。
1.2 忽视市场细分:宝洁公司并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的细分,没有考虑到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差异,导致产品在市场上无法立足。
1.3 定位不清晰:宝洁公司在推出“润妍”产品时,定位不清晰,既不是高端产品,也不是低端产品,导致消费者无法准确定位该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
二、市场竞争分析不足2.1 缺乏对竞争对手的深入了解:宝洁公司在推出“润妍”产品时,并没有对竞争对手进行充分的分析,没有考虑到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2.2 没有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宝洁公司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并没有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导致产品在市场上无法突围。
2.3 忽视市场趋势:宝洁公司在推出“润妍”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的发展趋势,导致产品在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
三、产品定价策略失误3.1 定价过高:宝洁公司在推出“润妍”产品时,定价过高,导致消费者认为性价比不高,选择其他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3.2 定价过低:宝洁公司在推出“润妍”产品时,定价过低,导致产品被认为质量不高,无法吸引高端消费者。
3.3 价格战失败:宝洁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进行价格战,导致产品利润率下降,最终无法维持产品的生产和推广。
四、营销策稍不当4.1 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宝洁公司在推出“润妍”产品时,没有制定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知名度。
4.2 忽视消费者反馈:宝洁公司在推出“润妍”产品后,并没有及时关注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导致无法及时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
宝洁公司渠道案例分析宝洁公司案例分析宝洁公司创始于1837年,是向杂货零售商和批发商供货的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并且在品牌消费品制造商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的策略设计方面是一个领先者。
在1993年,宝洁公司的300亿美元的销售额在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各占一半。
公司的产品系列包括了许多种类的产品,公司组织成了5大产品部:保健/美容、食品/饮料、纸类、肥皂、特殊产品(如化学品)。
宝洁公司的大多数产品类别的竞争比较及集中,在每一个产品类别中,2个或3个品牌产品生产商控制了总品牌产品销后额度额的50%以上的份额。
宝洁公司的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其中在产品销售数量发面最重要的几个渠道是杂货零售商、批发商、超级市场、和俱乐部商店。
尽管公司于零售商和批发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的和谐,但是宝洁公司的管理层认识到,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要满足渠道的需要。
保洁工产品的需求主要是由最终消费者的拉动通过渠道的,而不是通过贸易推动的。
消费者对宝洁产品的强有力的需求拉动为公司在与零售商和批发商交易过程中提供了优势。
在150多年的经营过程中,宝洁公司已经在积极和成功地进行高质量消费品的“世界级”的开发和营销方面建立了声誉。
在公司发展的历史中,宝洁公司强调给消费者提供能带来良好的价值的出色的品牌产品。
并且将公司定位于:为忠于品牌的消费者提供根据价值定价的产品的基础上构造公司的未来。
20世界70年代,产品促销显著发展。
伴随大量的促销活动,使提前购买成为行业的惯例,而且导致了制造商很难准确的预测需求的变化。
各个环节的库存不断扩大来满足消费者的提前购买需求。
它不仅提高了库存成本,同时也导致了更高的制造成本和服务成本,也导致了品牌价值和供应链渠道的无效率。
90年代的渠道转变的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于开发与渠道中的合作伙伴更加合作和相互有力的关系,用合作来替代谈判,从而有效率地、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通过将消费者的忠诚于改进的渠道效率和关系相结合,宝洁公司认为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增长,而渠道和消费者的服务成本将会下降,使渠道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受益。
宝洁润妍案例分析报告学号:姓名:时间:2011年12月5日地点:市场营销实验室指导老师:宝洁润妍案例分析报告目录引言(Introduction) (3)正文(Text) (3)一、案例背景 (3)(一)行业背景分析 (3)(二)宝洁自身发展分析 (3)(三)小结——宝洁要行动 (4)二、宝洁行动ing (4)(一)润妍的研发和推广 (4)1、STP:目标市场选择不当导致市场容量不足,定位不明晰导致推广偏差 (4)2、Product: 润妍洗发、润发分开的产品组合对当时二合一做法的挑战过于激烈 (5)3、Promotion:价值表达未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5)(二)小结——“成功,再推广”产品研发模式的利弊分析 (5)1、优点 (6)2、缺点 (6)三、总结:新产品成功还需要考虑的因素 (6)1、重视市场环境的扫描分析,明确企业自身的强项与弱点,把握好产品研发手段与推广时机 (6)2、准确的STP是研发和推广基础,要保证在推广过程中不偏离原有STP (6)3、考虑兼容性,产品创新要慎重,特别是要推广创新观念时 (6)4、考虑消费者可能会与研发者对产品产生不同的看法 (6)5、推广宣传中要注重突出产品的差异与特色 (6)结语(Conclusion) (6)引言(Introduction)本案例分析报告总共分为案例背景、宝洁行动、总结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案例背景中分析了案例发生时的行业背景,并用SWOT分析方法总结了宝洁公司自身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第二部分从宝洁公司研发和推广新产品润妍的整个过程出发,剖析了其中的三点乏善之处,进而以小结的方式分析了其“成功,再推广”这一产品研发模式的利与弊;第三部分综合了前面的分析成果,归纳出新产品成功还需要考虑的五个因素。
正文(Text)一、案例背景(一)行业背景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洗发水市场在中国处于品牌繁荣阶段。
此时,民族品牌一拥而上,洗发水市场百花争鸣,类似宝洁的国际品牌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不断加快本土化过程,开始了品牌的创新。
1.请用波士顿矩阵图和SWOT分析一下宝洁的润妍产品。
答:波士顿矩阵图分析根据业内的资料显示,润妍产品在过去的两年间最高的市场占有率不超过3%;在其上市半年后,看过其广告,愿意尝试或购买的消费者不到2%,可以预期其市场增长率低。
所以润妍的低市场增长率和低市场占有率,在波士顿矩阵图中是属于狗类。
这种业务虽然可能产生一些收入,但由于市场占有率低,没有规模经济,利润率低,耗费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应对其压缩或淘汰。
所以最终宝洁放弃了润妍。
SWOT分析优势(S)1)强大的靠山宝洁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公司之一,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75位,并被评为业内最受尊敬的公司。
宝洁在广大消费者心里有很强的说服力和良好的形象,这为润妍提供了强大的靠山。
2)长期且全面的准备润妍是宝洁公司针对中国市场专门研发的产品,而宝洁公司对其进行了了长达3年的准备。
从产品概念测试、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进行技术创新、包装、广告等多方面,立体的打造润妍这个新产品。
3)大力度的市场推广宝洁公司在润妍的广告上下足功夫,其包装、广告形象、公关宣传等无不代表着当时乃至今天中国洗发水市场的极高水平。
制作有创意的广告,精选上市之地,赞助电影,举办活动,利用网络进行宣传,还有店内促销、试用装派发等多种且高强度的宣传。
劣势(W)1)宝洁全球增长放慢。
90年代末期,宝洁全球连续几年出现零增长。
2)宝洁被划分为化学成分阵营,有效击中了宝洁的要害。
机会(O)1)新千年里美发产品的潮流将会转向,自然黑亮之美以卷土重来。
2)伴随着重庆奥妮的衰落,这一块的市场有许多既有消费者等待新品牌的出现。
挑战(T)在润妍之前,已经有众多同类产品,如:联合利华的“黑芝麻”系列产品从“夏士莲”衍生而来,成为挑战宝洁的杀手锏;重庆奥妮推出“新奥妮皂角洗发浸膏”强调纯天然价值,深得“何首乌”、“黑芝麻”、“皂角”等传统中草药之精华;伊卡璐把其草本净化系列产品推向中国等。
成功的宝洁失败的润妍一、洗发水市场群雄割据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历程综观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是中国洗发水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
以梦思、蜂花、美加净为代表的国产洗发品牌作为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开创者,所谓的品牌也只是一个产品或企业的名称,以单一的低价位、低档次为主。
第二阶段是品牌迅速成熟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品牌的进入为主要特征。
当时,中国洗发水市场中高档市场迅速膨胀,开始有了真正意义的品牌,洗发水市场也由此走向了成熟。
而与此同时,国内品牌开始逐步萎缩,美加净等品牌被美国庄臣等公司收编雪藏。
第三阶段为品牌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品牌逐渐成熟壮大,国际品牌日显本土化趋势。
在宝洁神话似乎难以企及的时候,以丝宝舒蕾、奥妮皂角为代表的国内新力量凭借终端等优势实现了对国际品牌封锁的突破,看到了国产品牌的希望。
随后,以广州好迪、拉芳等为代表的民族品牌一拥而上,展开了新一轮反攻,洗发水市场可谓百家争鸣。
而国际品牌一方面加快了本土化进程,一方面不断在产品、品牌上进行创新。
从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过程来看,宝洁公司等跨国公司的加入,不仅促进了中国洗发水市场日渐走向成熟,而且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许多洗发新理念。
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75位,全美排名第23位并被评为业内最受尊敬的公司。
宝洁公司在全球的雇员总数超过11万,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
1987年,自从宝洁公司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在日用消费品市场可谓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日化市场的第一品牌。
市场调研-“润妍”的没落——宝洁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引言概述:市场调研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
然而,有时候即使是大型跨国企业也会在市场调研中犯错。
本文将以宝洁公司的“润妍”产品为例,分析其市场调研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产品定位不准确1.1 目标市场选择错误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准确判断“润妍”产品的目标市场。
他们错误地将其定位为高端消费者,但实际上该产品更适合中低收入人群。
1.2 忽视竞争对手的影响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忽视了竞争对手的影响。
他们未能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和市场份额,导致“润妍”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的差异化不足。
1.3 未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
他们未能提供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产品特点和功能,导致“润妍”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二、营销策略不当2.1 宣传推广不足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制定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
他们未能充分利用媒体和营销渠道来宣传“润妍”产品,导致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2.2 定价策略不合理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他们将“润妍”产品定价过高,超出了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导致产品销量不佳。
2.3 销售渠道选择不当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他们未能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来推广和销售“润妍”产品,导致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有限。
三、产品质量问题3.1 产品设计不合理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进行充分的产品设计。
他们未能考虑到消费者对产品外观、质量和使用体验的需求,导致“润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3.2 品质控制不严格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严格控制产品的品质。
他们未能确保“润妍”产品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期望,导致产品的口碑和市场声誉受损。
3.3 未能及时改进产品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及时改进“润妍”产品。
他们未能根据市场反馈和消费者需求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升级,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市场调研-“润妍”的没落——宝洁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引言概述:市场调研是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的重要环节,但有时候即使进行了详尽的市场调研,企业的产品仍然可能面临失败的局面。
本文将以宝洁公司的“润妍”产品为例,分析其市场调研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训和建议。
一、市场调研不准确1.1 调研方法不当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使用了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但这种方法往往只能获取被调查者的表面意见,无法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偏好。
1.2 样本选择不当宝洁公司在调研中选择了一些已经使用过宝洁其他产品的消费者作为样本,这导致了调研结果的偏颇。
因为这些消费者可能已经对宝洁的产品有了固定的印象,对新产品的接受度较低。
1.3 调研问题设计不合理宝洁公司在调研中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和笼统,没有具体到润妍产品的特点和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这使得调研结果缺乏实际参考价值。
二、产品定位错误2.1 目标市场选择不当宝洁公司在润妍产品的定位上出现了错误。
他们将产品定位为高端市场,但实际上目标消费者更多是注重性价比的中低端消费者。
这导致了产品的定价过高,无法吸引到目标消费者。
2.2 产品特点不明显润妍产品的特点并没有在市场中得到明确的传播和宣传。
消费者很难从产品本身找到与其他竞争产品的区别,这使得润妍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失去了竞争力。
2.3 市场定位不清晰宝洁公司在润妍产品的市场定位上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
他们既想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又想吸引中低端消费者。
这种矛盾的市场定位使得产品在市场中没有明确的定位,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营销策略不当3.1 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宝洁公司在推广润妍产品时没有选择合适的宣传渠道。
他们过于依赖传统的广告媒体,忽视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的影响力。
这使得产品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3.2 忽视了竞争对手的威胁宝洁公司没有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策略,忽视了竞争对手的威胁。
这导致了宝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无法与其他竞争对手抗衡。
市场调研-“润妍”的没落——宝洁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引言概述:市场调研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然而,即使是大型企业也可能在市场调研中遭遇失败。
本文将以宝洁公司的“润妍”产品为例,分析其市场调研失败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教训和启示。
一、产品定位不准确1.1 目标消费者群体划分不精准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准确划分“润妍”产品的目标消费者群体。
未经充分调研,公司将目标消费者定位为年轻女性,忽略了其他潜在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这导致了产品的销售面窄,无法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1.2 产品定位与品牌形象不匹配“润妍”产品的定位与宝洁公司一贯的品牌形象不匹配。
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充分考虑到自身品牌的核心价值和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因此,产品的定位与品牌形象相悖,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不高,无法形成忠诚度。
1.3 竞争对手分析不足市场调研中,宝洁公司未能充分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和市场份额,导致“润妍”产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缺乏对竞争对手的深入了解,宝洁公司无法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产品设计不合理2.1 产品功能与消费者需求不匹配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导致“润妍”产品的功能设计与消费者期望不符。
产品的设计不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从而导致产品的不受欢迎。
2.2 产品质量与竞争对手不匹配市场调研中,宝洁公司未能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水平,导致“润妍”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对手不匹配。
产品质量的不足使得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质疑,无法形成口碑传播,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 产品外观设计不吸引消费者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准确把握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偏好,导致“润妍”产品的外观设计不吸引消费者。
产品外观设计的不合理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不佳,无法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影响了产品的销售。
三、市场推广不到位3.1 市场定位与宣传不清晰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未能准确定位“润妍”产品,并未能通过宣传手段清晰传达产品的核心价值。
西安邮电大学市场营销学——“润妍”市场营销策划组长:惠晓妍(09101022)组员:李彩丽(09101019)马婷(091010)冯羽(09101028)、韩作君(09101025)帕热依达(091010)引言 (4)一、前篇:“润妍”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5)1 环境分析 (5)1.1宝洁公司简介 (5)1.2市场分析 (6)1.3用户习惯分析 (7)1.4竞争对手分析——联合利华、上海家化、丝宝集团构成宝洁的威胁。
(8)1.5 SWOT分析 (10)2.STP分析 (11)2.1 市场细分 (11)2.2市场选择— (12)2.3市场定位 (12)3.营销策略 (13)3.1产品策略— (13)3.2价格策略 (14)3.3分销(渠道策略) (15)3.4促销策略 (16)4.经验与教训 (17)4.1启发 (17)二、未来篇---“润妍”未来的发展策略 (18)5.现在的环境分析 (18)5.1市场分析 (18)5.2用户习惯 (20)5.3竞争对手 (20)5.4 SWOT分析 (21)6.STP分析 (24)6.1市场细分 (24)6.2市场选择 (25)6.3市场定位 (25)7 营销策略 (26)7.1 产品策略 (26)7.2 价格策略 (27)7.3分销(渠道) (28)7.4促销策略 (29)8 .未来发展总评析 (30)引言一. “润妍”洗发露营销策略研究目的中国是世界上洗发水生产量和销售量最高的国家。
目前,中国有超过2000个洗发水生产商,国内市场上的洗发水品牌超过3000个,这么多的企业,正以各种方式拼抢总量大约200多亿人民币的消费市场。
洗发水品牌已经形成以宝洁、联合利华、丝宝集团旗下系列品牌飘柔、潘婷、沙宣、海飞丝、力士、夏士莲、舒蕾等为代表的第一集团,花王公司的诗芬、德国汉高的FA、高露洁的棕榄美之选和部分的国产品牌,如百年润发为代表的第二集团和其它好迪、名人、伊然美、拉芳、柏丽丝、脱普、亮庄等众多品牌构成的第三集团三大类品牌集团。
四、润妍的黯然退市世界著名消费品公司宝洁的营销能力早被营销界所传颂,但2002年宝洁在中国市场却打了败仗。
其推出的润妍洗发水一败涂地,短期内就黯然退市。
据业内的资料显示,润研产品在2001到2002两年间的销售额大约在1个亿左右,品牌的投入大约占到其中的10%。
两年中,润妍虽获得不少消费者认知,但据有关资料,其最高市场占有率,不超过3%——这个数字,不过是飘柔市场份额的1/10。
2001年5月,宝洁收购伊卡璐,表明宝洁在植物领域已经对润妍失去了信心,也由此宣告了润妍的消亡。
2002年4月,在经历了中国市场两年耕耘后,润妍全面停产,逐渐退出市场。
润妍的退市是宝洁在中国洗发水市场的第一次整体失败, 面对染发潮流的兴起,在“黑头发”这块细分市场中,润妍没能笑到最后。
在“植物”、“黑发”等概念的进攻下,宝洁旗下产品被竞争对手贴上了“化学制品”、“非黑头发专用产品”的标签。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宝洁从1997年调整了其产品战略,决定为旗下产品中引入黑发和植物概念品牌,提出了研制中草药洗发水的要求。
在新策略的指引下,宝洁按照其一贯流程开始研发新产品。
先做产品概念测试,找准目标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研究全球的流行趋势。
为此,宝洁公司先后请了300名消费者进行产品概念测试。
在调查中,宝洁公司又进一步了解到,东方人向来以皮肤白皙为美,而头发越黑,越可以反衬皮肤的白晰美。
经过反复3次的概念测试,宝洁公司基本上握住了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护发产品——滋润而又具有生命力的黑发最美。
经过了长达3年的市场调查和概念测试,宝洁公司终于在中国酝酿出一个新的产品:推出一种全新的展示现代东方女性黑发美的润发产品,取名为“润妍”,意指“滋润”与“美丽”。
在产品定位上,将目标人群定位18-35岁的城市高阶女性。
但是,重庆奥妮最早提出了黑头发的利基,其经由调研得出的购买原因却是因为明星影响和植物概念,而夏仕莲黑头发的概念更是建立在“健康、美丽夏仕莲”和“黑芝麻”之上,似乎都没有着力强调“黑发”。
宝洁公司润妍洗发水广告策划案
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75位,全美排名第23位并被评为业内最受尊敬的公司。
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过程来看,宝洁公司等跨国公司的加入,不仅促进了中国洗发水市场日渐走向成熟,而且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许多洗发新理念。
“润妍”倍黑中草药洗润发系列产品,是宝洁公司在全球的第一个针对东方人发质发色设计的中草药配方洗润发产品,但因广告定位及市场竞争等原因,该品牌未能全面推广,曾黯然退市,本策划案的目的是为湖北地区的产品重新推广活动精心策划。
一、市场情况分析
(1)目标市场分析
洗发水的产品功效将越来越重要,特殊功能与辅助功能将不断细化。
滋润营养,天然功效,天然美发,清新、清爽等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去屑,防脱发等概念外,防晒、维生素、果酸,自然萃取动/植物精华、中草药调理、焗油、免洗润发等概念也纷纷渗透至洗发、护发领域,成为洗发水的新亮点。
在中国,专门使用润发露的消费者还不到6%。
因此,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
很多人都知道保洁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润妍”洗发水产品。
“润妍”倍黑中草药洗润发系列产品是宝洁公司在全球的第一个针对东方人发质发色设计的中草药配方洗润发产品,能为秀发提供全面的、从内到外的滋润,并逐渐加深秀发的自然黑色。
在过去5年中,全球染发剂市场的增长量在4%~6%,大约两倍于洗发水的增长速度。
据宝洁公司预计,在未来的5到10年内,高品质的润发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在30%到40%之间,对这么一块大蛋糕,宝洁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润妍——乌黑的秀发,水汪汪的大眼睛,这是东方独特的美丽,让这些理念流行起来成为文化,达到精神营销的效果。
(2)竞争对手评估
润妍洗发水的推出,是为了应对奥妮等竞争对手持续不断对宝洁发动的“植物”、“黑头发”等概念进攻。
润妍上市前后的两三年里,中国洗发水市场真“黑”:联合利华的黑芝麻系列参产品从“夏士莲”衍生出来,成为对付宝洁的撒手锏;重
庆奥妮则推出“新奥妮皂角洗发浸膏”强调纯天然价值,有“何首乌”、“黑芝麻”、“皂角”等传统中草药之精华;伊卡璐把其草本精华系列产品推向中国……根据一项业内的资料显示,自从润妍产品上市以来,过去两年间的销售额大约在1个亿左右,品牌的投入大约占到其中的10%。
(3)问题分析
不可否认宝洁公司的润妍洗发水“让秀发更黑更亮,内在美丽尽释放”的特色,问题是怎么样才能使润妍洗发水能够起死回生呢?回顾当初“润妍“退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当年润妍在传播时,似乎并不着重强调其首乌成分。
区域试销只选一个城市——杭州,未免样本太单一,起码应该多一个城市可以做对比,最好是选内地的如华中的武汉。
润妍采用的是和主流产品不同的剂型,需要经过洗发和润发两个步骤,这种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曾是主流,但现在已经被2合1产品惯坏了的消费者,并不喜欢把洗头时间拖长一倍;试图去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无疑润妍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润妍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在城市白领女性,但在这个群体中,现在更流行染发,对黑头发并不感冒。
润妍还沿袭了飘柔等强势品牌的价格体系,在这种价格体系下,经销商没有多少利润,又出于销售额的考虑,不能不做,但新品牌润妍的价格政策,则无疑会导致经销商对其采取抵制态度。
针对以上原因,制定新的营销计划,重新包装并在新的地区推广“润妍”,发展前景会很诱人。
二、产品分析
宝洁在新产品开发上采取其一贯的做法,从消费者到竞争对手,从品牌到包装等无不经过科学与严格的市场测试。
润妍,作为宝洁当时在中国最大的投资而隆重推出,承载着宝洁极大的希望。
(1)产品定位:润研以植物和黑发为主打特点,定位为“东方女性的黑发美”,随着染发的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女性对时尚的追求,黑发成为比较守旧的一种,所以不能把润研定位于告知是城市白领女性,而应该定位于大众化和普通的家庭使用者,特别是在校女学生,这部分人群具有讲求实用、购买能力较低的特点,而“黑头发”是与生俱来的特质,符合她们在基础护理层面的直接效果和心理联想,最重要的是要强调洗发露的成分是纯植物配方,合乎头发的健康!
(2)产品包装:市场上的洗发水多种多样,包装也各有特色,产品不止包括洗
发水的成分,包装的差异化也是一种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方法。
根据产品的定位人群,是大众化和普通的家庭,所以产品的包装应该用比较简单大方的椭圆形,容量方面应设定一些250ml小容量和500ml大容量的家庭装。
(3)产品特色:产品中的首乌成分是构成黑发的主要因素,是纯植物配方,自然萃取动/植物精华、中草药调理、焗油、免洗润发,打造东方女性黑色秀发的健康之美。
(4)品牌文化传播:一个优秀的产品不仅有良好的品质,更要有传递给消费者一种文化和理念,在品牌的宣传雨推广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使竞争力大大加强。
1999年宝洁推出的润研洗发露,就是传承一种文化——东方女性的黑发美,让我们东方人保留我们原本的黑发,润妍的中草药成分应该促进大家对健康乌黑秀发的向往,让我们的黑色秀发更加乌黑柔亮,传承东方人的乌黑自然之美。
三、广告策略
广告目标:塑造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短时间内在湖北地区产生轰动效应。
广告媒体选择:
(1)网络
在年轻女性光顾的一些网站上投放固定位置广告,例如伊乐女性
网、女姿网、瑞丽网等一些关于女性服装、美容、美体、美发、
健康、职场、情感生活的网站。
在一些大众网站上投放固定位置广告,例如淘宝网、搜狐网。
在一些视频网站上投放视频广告。
例如皮皮网、迅雷网。
(2)电视
在湖北卫视频道、湖北综合频道投放广告。
(3)报纸
在武汉晚报、湖北日报上投放半版式广告。
(4)杂志
在一些普通的可读性较高的杂志上投放整版式广告,如《女报》、《知
音》、《爱人》
(5)广播
在湖北省内各个广播频道投放广告。
例如:武汉人民广播台、楚天
广播电台及各地方广播电台。
(6)户外广告媒体
户外广告牌:在公交站,大型商场,品牌服饰、化妆品购物街等地方投
放户外广告牌。
空中广告:在开始宣传的头两天在湖北省的中等城市进行空中广告宣
传。
宣传单:在湖北省各个城市散发产品宣传单,特别是向大学校内着重宣
传。
四、广告效果评估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1)产品知名度,产品使用者比例(使用调查问卷方式)。
(2)目标人群对润妍洗发水的认知情况(包括使用率和品牌认知情况的调查)。
(3)产品销售额是否有所增长,是否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附电视广告文案:
镜头一:某大学门口,来往进出多个染发的时尚女孩,校门口的男女生仍谈笑自若,没有注意,突然大家都被门口一女生吸引。
镜头二:一个具有乌黑长发的女孩微笑轻快的走出校门,然后向某处跑去,在奔跑过程中,对其飘逸的长发特写。
镜头三:女孩跑到一中年妇女(她母亲)面前,中年妇女微笑着递给女孩一些水果和食品,最后从包内拿出一瓶润研洗发水递给女孩,女孩笑得更加开心,说:还是你最贴心,母亲摸着女孩的秀发说:这是自然的呀!
镜头四:母女俩离开时的背影(对母女自然乌黑的秀发特写,旁白:润妍乌发黑发,更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