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法
- 格式:ppt
- 大小:994.50 KB
- 文档页数:28
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含义
(一)访谈法的定义
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依据调查提纲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收集语言资料的方法,是一种口头交流式的调查方法。
(二)访谈法的特点
访谈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对话、讨论等面对面的交往方式,是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三)访谈法的分类
根据访谈对象的数量,可以分为集体访谈法和个别访谈法;根据层次,可以分为常规访谈法和深度访谈法;根据媒介,可以分为当面访谈法和电话访谈法。
二、个别访谈法
个别访谈法,因访谈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标准化访谈法和非标准化访谈法。
三、集体访谈法
四、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法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谈法。
应掌握追问的技巧。
五、几种访谈法的比较
六、访谈提纲的设计
访谈提纲一般包括:确定访谈调查目的为什么谈;确定访员谁去谈;确定访谈对象与谁谈;确定访谈时间何时谈;确定访谈地点何地谈;确定访谈种类怎么谈;确定访谈记录方式怎么记;确定访谈报告方式怎么写。
如果是标准化访谈,必须用组织统一设计的访谈问卷;如果是非标准化访谈,提纲则无须有严格的分类和固定的回答方式,但要求必须把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主要项目和问题列出,问题要简练、明确。
七、访谈的步骤
八、注意事项
1、在访谈中,调查员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要把自己的意见暗示给被调查者,否则会影响资料的
真实性。
2、要把握访谈的方向和主题焦点,防止谈话偏离调查主题,以免影响效率。
3、使用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4、根据被调查者的特点,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和口气。
访谈法的方式
访谈法是一种收集信息和获取观点的方法,它通过与被访者进行对话来了解他们的经验、知识和态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访谈方式:
1. 结构化访谈:访谈者使用预定的问题清单来指导对话。
这种方式常用于定量研究,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数据。
2. 半结构化访谈:访谈者准备一份问题清单,但也允许自由讨论和提问。
这种方式常用于定性研究,可以获取详细的信息和深入的理解。
3. 非结构化访谈:访谈者没有准备特定的问题,而是根据被访者的回答进行自由对话和探索。
这种方式常用于探索性研究,可以发现新观点和意见。
4. 触发式访谈:访谈者使用特定的刺激材料(如图片、音频或视频)来激发被访者的回答和观点。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被访者更深入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
5. 群体访谈:访谈者同时与一组人进行对话,以获取不同观点和互动效应。
这种方式常用于研究群体动态和集体经验。
6. 电话访谈:访谈者通过电话与被访者进行对话。
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灵活的地理位置和时间安排,并适用于面临交通或时间限制的情况。
无论使用哪种方式,访谈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追问、整理信息和保持中立等。
访谈也应该在被访者的舒适区内进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隐私。
访谈法:通过训练有素的调查人员按照事先设计的题目、词句、内容,有程序地同受访者进行交谈,利用面对面地交互刺激的作用,以期了解对象的行为、特性、动机以及有关事实真相的一种方法。
访问调查的类型☐以访问调查内容为标准:1、结构式访问和非结构式访问2、以访问调查方式为标准:分为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结构式访问和非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访问: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的结构的问卷或调查表所进行的访问。
访问过程是高度标准化的,即选择访问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以及对被访问者回答的记录方式都是统一设计的。
调查表的结构:(1)导语。
调查人员的自我介绍与访谈目的、内容等方面的总说明。
(2)表头。
调查表的开头部分,用于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家庭成员构成等。
(3)正题。
即需要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
问题的设计可以采用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
(4)结束语。
访谈结束后,调查人员对受访者的合作表示谢意。
(5)附记。
这是由调查人员与复核者在调查后填写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地址或工作单位、访问时间、访问意见等。
结构式访问优点:便于对访问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能够控制调查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来自被调查者方面的误差,提供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回收率高可以获得更多信息结构式访问和非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访问缺点:费用高,时间长,调查的规模受到限制;缺乏弹性,难以灵活反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难以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不利于充分发挥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结构式访问和非结构式访问非结构式访问,又称非标准化访问,指事先不预定问卷、表格和提问的标准程序,只给调查者一个题目,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调查对象可以随便谈出自身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要,调查者事先虽然有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或几个要点,但所提问题在访问过程中边谈边形成,随时提出。
1、弹性大,能充分发挥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积极性。
访谈法名词解释访谈法是指采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被访者进行交流和询问,并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
通过访谈法,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被访者的思想、态度、经验和观点,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相关问题。
访谈法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
结构化访谈是指研究者按照设定的问题顺序进行提问,并要求被访者给出明确的答案。
这种形式适用于信息需求明确、研究目的明确的情况下。
半结构化访谈是在提供一定指导的同时,也允许被访者进行自由发言,以便获取更加深入的信息。
非结构化访谈则完全没有预先设定的问题,而是由研究者根据访谈过程中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追问,以获取被访者的真实感受和细节信息。
访谈法的优点之一是可以获得被访者的主观体验和观点,从而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研究者可以提出个性化的问题,引导被访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此外,访谈法还可以获取被访者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和意见,以及其对问题的态度和经历的描述,从而提供丰富的案例和个体化的信息。
然而,访谈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访谈法依赖于被访者的诚实和主观表达能力,可能受到记忆偏差、个人主观意见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访谈过程受到研究者的主观影响,其提问方式、表情、语调等都可能影响到被访者的回答和反应。
此外,访谈法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使得样本规模相对较小,不具有对整体群体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在实施访谈法时,研究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倾听技巧,以便与被访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同时,研究者还需具备批判性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对访谈数据进行准确的整理和分析。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保持中立并尊重被访者的意见,以免对访谈结果产生偏见。
总而言之,访谈法作为一种调查方法,可以从被访者的角度深入了解相关问题。
通过研究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访谈法的应用需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访谈法访谈法也是调查者用“问”来收集资料,这种方法和问卷法最大的区别在“答”的方面。
对于调查者提出的问题,用问卷法时。
被调查者是用“笔”来回答;用访谈法时,被调查者则是用“嘴”来回答。
所以我们在做访谈时,必须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直接交谈。
5.1 访谈法及其特点一、什么是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有目的地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来获取社会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相互间的交谈,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访谈有预定的计划,有专门的主题,有一定的工具(如调查表)或辅助手段(如录音机),而日常交谈不需要这些。
其次,访谈主要由被调查者提供信息,而日常交谈则是双方相互交换信息。
访谈法作为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一种比较完善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人际沟通和社会互动的基本内容。
一般而言,访谈的双方彼此是初次见面,是陌生人关系,属于典型的次属社会关系,而非亲密关系,从社会互动角度看,访谈双方基于完成访问的目标,是功能性互动而不是情感性互动。
二、访谈法的特点1、访谈法的优点(1)认识社会现象的广泛性。
(2)研究问题的深入性。
(3)资料收集的可靠性。
(4)调查方式的灵活性。
2、访谈法的缺点首先,访谈法的实施高度依赖于具有较高素质的访问员,以保证调查的质量;其次,在不便当面询问或不能询问被访者的情况下,访谈法就无法实施,也不能获取资料;最后,与其它调查方法相比,访谈法费用大、时间长,因而常常会碰到许多意料不到的困难。
访谈法的类型一、标准化、半标准化及非标准化访谈访谈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
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访谈可分为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
标准化访谈与问卷法有对应关系,半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则更多地体现了访谈法的上述优点。
二、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根据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交流方式,访谈法可以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直接访谈就是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这种访问方式又有“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