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检定装置操作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铁路支距尺使用方法
铁路支距尺是用来测量铁路轨道的轨距(两条轨道中心之间的距离)的仪器。
下面是使用铁路支距尺的方法:
1. 放置支距尺:将支距尺平放在两条平行的铁路轨道上,使其两个支脚分别与轨道的两条轨道线对齐,并且支距尺的尺缘与轨道线平行。
2. 调整支距尺:使用螺丝或其他调整装置,调整支距尺的支脚位置,使其与轨道线完全对齐,并且保持支距尺稳定不动。
3. 读取测量结果:使用支距尺上的刻度,读取两个支脚之间的距离,即为铁路轨道的轨距。
4. 记录测量结果:将测得的轨距结果记录下来,可以使用铅笔或者其它合适的工具,在支距尺上或者纸上进行记录。
5. 校验测量结果: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铁路支距尺时,使用者应注意自身的安全,遵守相应的使用规范,确保支距尺的正确使用以及避免任何意外发生。
轨距尺的使用方法
轨距尺是一种测量轨距(即铁路轨道两个钢轨之间的距离)的工具。
其使用方法如下:
1. 将轨距尺放置在两个钢轨之间,确保其垂直于钢轨的轴向。
2. 调整轨距尺的长度,使其两端分别与两个钢轨的内侧面紧密贴合。
3. 可以使用轨距尺上的刻度线读取轨距的数值。
通常刻度线上会标注出具体的单位,如毫米或英寸。
4. 在放置轨距尺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轨道上没有车辆通过,以免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轨距尺的准确性和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对于确保铁路的安全以及车辆的平稳行驶非常重要。
因此,在使用轨距尺之前,应该确保其携带的校准证书是有效的,并且根据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如果不熟悉轨距尺的使用方法,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TGC-1067轨距尺
产品介绍
产品名称:1067轨距尺
产品型号:TGC-1067
【功能特点】
1、测量准确度2级,用于测量铁路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
2、检测标准轨距线路轨道的水平(超高)、轨距、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3、采用OLED屏幕大字体显示,数据清晰直观;
4、轨距尺两端测量面采用进口大型精密平面磨床,一次性研磨完成,保证了两端测量面水平精度;
【技术参数】
轨距测量范围:1042~1102mm
超高测量范围:-136~+136mm
查照间隔范围:(1013~1033)mm
护背距离范围:(970~990)mm
超高示值最大误差:±0.3mm
轨距示值最大误差:±0.25mm
超高分辨力:≤0.05mm
适用工作环境:-40℃~60℃
【依据标准】
1、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TB/T1924-2008
2、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JJG-219-2015。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标准铁路数显轨距尺2级产品介绍【产品介绍】联杰机电标准数显轨距尺,测量速度快,使用方便。
性能稳定,抗电磁干扰。
自带温度补偿,测量精度高,各种天气状况均可使用,是工务、工程部门理想的测量工具。
标准轨距数显轨距尺主要用于铁路线路轨距、超高、查照间隔、护背距离的测量。
2级数显轨距尺,用于测量允许运行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测量准确度为2级。
【依据标准】TB/T1924-2008《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JJG219-2015《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性能特点】1.检测标准轨距线路轨道的水平(超高)轨距、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2.大屏幕OLED显示,清晰直观准确,尤其适合户外或夜间测量;3.校准操作快捷,测量过程简单,工人易于接受;4.大容量电池,待机时间超长,便于使用;5.存储检测数据,自动进行故障判断;6.测量数据准确,长期稳定性好,数字漂移小;7.自带温度补偿,减少误差;8.整尺轻便,携带方便;按键少,操作简单。
【技术参数】1、轨距尺测量范围标准轨距(1435)测量范围:(1410~1470)mm水平(超高)测量范围:(-185~+185)mm查照间隔(1391)测量范围:(1381~1401)mm护背距离(1348)测量范围:(1338~1358)mm2【环境适应性试验】环境试验主要是在实验室内用人工方法模拟一种或多种严酷的环境,以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等进行试验。
每一种新产品研发后,都需要经过严格试验,如产品能否经受住温度的剧烈变化,振动的强烈干扰,电磁兼容性,防水功能等,这些都需要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环境试验。
【注意事项】1.数显轨距尺属高精密电子测量工具,使用中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非专业人员严禁拆卸;2.产品使用完后,请关闭电源,不使用时,应清洁干净放在安全的地方;3.轨距尺应坚持周期检定。
铁路轨距尺检定器检定规程铁路轨距尺检定器是用来检查铁路轨道的轨距是否符合规定的测量工具。
为了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和可靠性,检定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下面是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的检定规程。
1.检定器的外观检查:首先,检查器具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明显变形或破损。
同时,确认检定器的标志和铭牌是否清晰可辨,检查检定器的尺度刻度是否完整,刻度是否清晰。
2.检定器的零位校准:将检定器置于平稳的水平面上,并使用调节装置将检定器的指针调整至刻度的零位。
3.检定器的精度检测:将检定器放置在稳定的基准台上,然后以一定速度移动基准台。
记录下检定器的刻度读数和基准台移动的距离。
通过多次重复检测,计算出平均值,并计算出检定器的偏差。
4.检定器的重现性检测:将检定器放置在基准台上,进行多次重复检测,记录下每次的刻度读数。
通过比较这些读数,评估检定器在相同工况下的重现性。
5.检定器的反应速度检测:将基准台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记录下检定器指针的反应时间。
通过多次测量,求得平均反应时间。
6.检定器的环境适应性检测:将检定器放置在高温、低温、高湿度和低湿度的环境中,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同时,还需检查检定器的防尘、防水和抗震能力。
7.检定器的校准和维护:根据检定结果,对检定器进行校准和调整,使其满足规定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检定器的长期可靠性。
以上是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的检定规程。
为了保证铁路运营的安全和可靠性,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定和维护程序,才能保证检定器的正常工作,并确保铁路轨距的准确性。
轨距尺检定器操作程序轨距尺的检定环境温度为(20±7)℃,湿度不大于85%RH。
检定前,轨距尺与轨距尺检定器和其他必要的计量器具温度平衡时间不少于2小时。
将检定器放置在稳固的台面上,旋动调整螺丝,先将检定器的纵、横向水准泡的气泡调到中心位置;打开活、固端测量板,将轨距量规轻放在检定器上,反复轻微旋动检定器手轮,使量规两端分别与检定器两个测量块的测量面轻轻接触,轴向无窜动,将检定器轨距标尺清零,取下量规,量规悬挂保存,固定好活、固端测量板,此时检定器的测量尺寸即为1435mm(同时对应1348mm、1391mm)。
将被检定的轨距尺轻放在检定器上,按规程要求对其水平、轨距、超高进行检定:1、轨距示值误差和重复性:轨距通过轨距手轮与微调螺杆进行测试(使用微调螺杆时应首先拧紧轨距锁母),从轨距尺上读取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的指示值,再读取检定器轨距标尺指示值,按规定的公式计算轨距示值误差。
将检定器锁定在轨距尺轨距测量范围内任意测量点上,再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反复测量轨距5次,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轨距重复性。
2、水平零位误差:以度轮盘为水平(超高)显示装置的轨距尺,先将其度轮盘的指示值置零,读出轨距尺水准泡单侧边缘示值,然后将轨距尺掉转180°放在检定器上,再读出轨距尺水准泡单侧边缘示值(两次读数对检定者来说都在检定器的同一端,但符号应相对于轨距尺一端保持一致),按公式计算水平零位误差。
3、超高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把检定器超高测量刃口调至与固定刃口高度相同,将超高测量尺示值置零,测试单位为“mm”。
将轨距尺放在超高测量刃口与固定刃口上,利用超高旋钮将检定器超高测量尺由零位分别调至50 mm,100 mm,150 mm,以及其他任意一非零点,轨距尺超高示值的绝对值与检定器超高测量尺示值之差即为超高示值误差。
将轨距尺掉转180°放在检定器上,用上述方法再测量一次,两次读数代数和的绝对值即为超高掉头误差。
轨检车运行检测基本操作流程一、出车前准备工作1、检测准备工作根据路局下达的检测任务,编制轨检车月度检查计划,编写轨检车运行电报,经工务处审核,有关部门认可并请领导签字后到电报所发当月轨检车运行电报。
2、检测相关资料轨检车运行电报、线路基本资料(设备台帐、施工限速情况等)。
二、登车后前期工作1、车体情况检查注意:当在车下作业时,要作好安全防护,白天插红色信号旗,夜间需挂红色信号灯。
车辆停放在站场内时,还应注意邻线来车。
(1)、轨距梁检查检查连接件、紧固件有无松动;遮光罩是否完好,安装是否牢固;清理梁体杂物;清洁激光器及镜头面罩。
(2)、检查轨距梁监视摄像头、照明灯具清洁是否牢固。
(3)、车下、车顶探照灯及车顶摄像头安装是否牢固,位置是否合适。
定期清洁探照灯面罩,保持良好的照明效果。
清洁瞭望窗玻璃,保持良好的瞭望效果。
(4)、车下各类箱体盖板是否锁闭。
(5)、检查车下油箱油位,确保油量充足。
2、车内检查(1)、为配电柜控制系统供电(依次合上“电池电压”、“一般输出”两闸),启动发电机,检查其运行状况,确认正常后给车辆供电。
正常情况下,电源供电转换开关置于“自动”位。
车上发电机启动:①、旋转控制钮,启动发电机;②、供电状态选择“供电”;③、配电柜内供电状态选择“车上”。
车下发电机启动:①、配电柜内电锁旁“电源”闸合上;②、将发电机启动选择开关置于“车上”(车上/风冷机组/车下);③、旋转钥匙启动发电机,注意预警,提醒车下作业人员;④、“电压测量”选择“风冷”;⑤、旋转旋扭,将发电机输出频率升至>50Hz;⑥、将“供电选择”开关置于“风冷”,开始供电。
(2)、空调机组启动正常情况下,空调机组控制转换开关SA2置于“自动”位,电源供电开始后,PLC控制空调机组自动进入“自动”运行,PLC根据车厢里温度传感器检出值与预先设定的“制冷”、“制暖”温度值进行比较后,进行空调机组的“自动”运转。
必要时,可按下主画面上的(空调控制)触摸开关,调出空调控制键盘,人工强制选择空调工况。
铁路轨距尺检定器检定规程
铁路轨距尺是用于测量铁路轨道间距离的工具,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定。
以下是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的检定规程。
1. 检定器的选择:首先需要选择一台符合标准要求的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确保检定器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2. 准备工作:检定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检定工具和设备,包括校准杆、校准板等。
3. 检定温度和湿度:检定前需要确保环境温度和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对检定结果产生影响。
4. 检定方法:将待检铁路轨距尺安装在检定器上,并根据检定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通常的检定方法是使用校准板对轨距尺进行校准。
5. 检定参数:在检定过程中,需测量和记录轨距尺的标定值、零点误差、回读误差等参数,并将其与检定标准进行比对。
6. 检定结果评定:根据检定结果对轨距尺的准确度进行评定,通常划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
7. 结果报告:将检定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以便后续处理。
8. 检定周期:根据使用情况和具体要求,确定检定周期,定期进行轨距尺的检定工作。
以上是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的检定规程,通过严格的检定过程,可以确保铁路轨距尺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铁路轨距尺是铁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铁路轨道的轨距。
标准轨距是指铁路轨道两条钢轨内侧的距离,它对于铁路线路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一、标准轨距的定义。
标准轨距是指铁路轨道两条钢轨内侧的距离,它是铁路线路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铁路标准轨距各不相同,常见的标准轨距有1435毫米(4英尺8.5英寸)、1520毫米(5英尺)、1067毫米(3英尺6英寸)等。
标准轨距的选择受到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标准轨距的铁路系统在世界上并存。
二、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的结构。
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通常由测量尺、固定尺和连接杆组成。
测量尺用于测量轨距,固定尺用于固定测量尺与铁轨的位置,连接杆用于连接测量尺和固定尺。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轨距尺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和准确。
三、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在使用轨距尺之前,需要检查测量尺和固定尺的状态是否良好,连接杆是否牢固。
另外,还需要检查铁轨的状态,确保没有杂物或损坏影响测量准确性。
2. 定位测量,将固定尺放置在铁轨旁,使其与铁轨平行并紧贴在内侧,然后将测量尺从固定尺上悬挂下来,确保测量尺的两端分别与两条铁轨的内侧相接触。
3. 读数记录,使用标尺或其他测量工具测量测量尺两端与固定尺的距离,即为铁路轨道的轨距。
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
1. 在使用轨距尺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在列车通过或铁轨上有其他作业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2.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测量尺与铁轨的振动或移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定期对轨距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结构完好,使用准确。
五、总结。
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是铁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测量工具,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铁路线路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使用轨距尺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定轨距尺操作规程1.目的:轨距尺检定应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有效的计量检定规程,以保证计量检定工作合格有效。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计量室所进行的轨距尺检定并保证计量检定工作能够有效量传。
3.职责:3.1计量检定员具体负责本段轨距尺的计量检定、调整、维护工作。
3.2计量检定员、核验员工作中应严格执行《JJG219---86铁路轨距尺》计量检定规程。
4.工作程序:4.1准备工作4.1.1轨距尺的检定温度为20±10℃,检定前轨距尺和检具的温度平衡时间不得小于1h。
4.1.2将轨距尺检定器及附属器具定期送上级法定计量部门周检。
4.1.3将周检合格的检定器及附属量具放置在牢固的工作台上,调整检定器上三个水平调整螺丝,使纵、横水平仪的水准泡居中心位置。
4.1.4将标准量棒置于检定器1435mm位置,轻触量棒一端,调整轨距、微量旋钮,使检定器上的百分表指针微动不超过半格(1/2分度),转动百分表盘,使指针对"零位",取下量棒,检定器调整完毕。
4.2检定方法和要求:4.2.1外观4.2.1.1目力观察各部件,不应有碰伤、锈蚀和烤漆镀层脱落等缺陷。
4.2.1.2被检轨距尺必须保持平直,不得有可见的挠曲变形。
4.2.1.3被检轨距尺的标尺、度轮盘、刻线应读数清晰。
4.3活动测头与固定测头:4.3.1用25-50mm的一级外径千分尺检定每个测头的两测面间宽度为35±0.05mm(新制定)、35±0.01mm(使用中)。
4.3.2用150×0.02mm深度游标卡尺检定两个测头自搭轨面起的有效度高为16±0.20mm。
4.3.3用二级宽度角尺配合塞尺检定两个测头测量对搭轨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0.05mm。
4.3.4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板,以比较两个基本点测头的测量面粗糙度Ra不大于3.2μm(新制造),12.5μm(使用中)。
4.4搭轨面平行度: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的两个测量块上,用0.2mm的塞尺检定搭轨面与检定器测量块上的间隙即平行度不应大于0.2mm。
铁路轨距尺检定规程铁路轨距尺是用于检测铁路轨道轨距的测量工具。
铁路轨距是指铁路两条钢轨内侧的距离,它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地检定铁路轨距尺的精确度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铁路轨距尺的检定规程,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一、检定设备检定铁路轨距尺需要使用一定的设备,包括测量仪器和校准工具。
测量仪器一般包括钢尺、测量卡尺等,校准工具则包括平行度检测仪等。
在进行检定前,需要检查这些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二、检定方法1. 首先,需要将铁路轨距尺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确保其稳定性。
2. 使用测量仪器,如钢尺,测量轨距尺内侧的距离。
3. 将测量结果与标准轨距进行比较,判断轨距尺的误差。
4. 若误差较大,则需要进行校准。
校准时,可以使用校准工具,如平行度检测仪,对轨距尺进行调整,使其符合标准要求。
5. 校准后,再次进行测量,确保轨距尺的准确性。
三、检定要求1. 检定铁路轨距尺的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说,其误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检定时,应注意避免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操作人员应保持稳定的姿势,避免手颤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四、检定记录每次进行铁路轨距尺的检定都应有相应的记录。
记录中应包括检定日期、检定人员、测量结果、误差以及校准情况等信息。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也有利于追溯和排查问题。
五、定期维护铁路轨距尺作为一种精密测量工具,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
维护包括清洁、润滑、防锈等工作,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六、结论铁路轨距尺的检定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按照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可以确保轨距尺的准确性,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铁路轨距尺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加以重视,尽可能减少因为轨距尺测量不准确而带来的问题和风险。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轨距尺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填写日期2020年4月27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五、环境条件…………………………………………………………()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铁路轨距尺是用于测量铁路线路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超高等的铁路专用计量器具。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轨距尺的检校需求快速增长,建立该项计量标准是为了满足省内轨道交通行业轨距尺的量值溯源需求,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轨距尺是用于测量铁路线路两股钢轨间的轨距.水平以及超高等的专用计量器具。
轨距尺的特征是尺杆由木尺杆和金属尺杆通过折叠机构,把两尺组成一个复合式的杆尺。
.轨距尺的轨距测量范围为(1410~1470)mm,超高测量范围为(-185~185)mm,其准确度分为0级、1级、2级三个等级。
轨距尺结构形式示意图见下图;1-活动端测座;2-活测头;3-标尺;4-水准泡;5-度轮盘;6-拉手;7-尺身;8-固定测头;9-固定端测座注:应当提供《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注:应当提供《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标准铁路数显轨距尺0级产品介绍【产品介绍】标准数显轨距尺,测量速度快,使用方便。
性能稳定,抗电磁干扰。
自带温度补偿,测量精度高,各种天气状况均可使用,是工务、工程部门理想的测量工具。
标准轨距数显轨距尺主要用于铁路线路轨距、超高、查照间隔、护背距离的测量。
0级数显轨距尺,用于测量允许运行速度不大于350km/h的线路,测量准确度为0级。
【依据标准】TB/T1924-2008《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JJG219-2015《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性能特点】1.检测标准轨距线路轨道的水平(超高)轨距、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2.大屏幕OLED显示,清晰直观准确,尤其适合户外或夜间测量;3.校准操作快捷,测量过程简单,工人易于接受;4.大容量电池,待机时间超长,便于使用;5.存储检测数据,自动进行故障判断;6.测量数据准确,长期稳定性好,数字漂移小;7.自带温度补偿,减少误差;8.整尺轻便,携带方便;按键少,操作简单。
【技术参数】1、轨距尺测量范围标准轨距(1435)测量范围:(1410~1470)mm水平(超高)测量范围:(-185~+185)mm查照间隔(1391)测量范围:(1381~1401)mm护背距离(1348)测量范围:(1338~1358)mm2、轨距尺两端搭轨面的平行度及超高计量性能单位为mm【环境适应性试验】环境试验主要是在实验室内用人工方法模拟一种或多种严酷的环境,以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等进行试验。
每一种新产品研发后,都需要经过严格试验,如产品能否经受住温度的剧烈变化,振动的强烈干扰,电磁兼容性,防水功能等,这些都需要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环境试验。
【注意事项】1.数显轨距尺属高精密电子测量工具,使用中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非专业人员严禁拆卸;2.产品使用完后,请关闭电源,不使用时,应清洁干净放在安全的地方;3.轨距尺应坚持周期检定。
铁路工务线路轨距精改流程一、前期准备。
咱先得把工具啥的都准备好呀。
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武器一样,轨距精改那也得有专门的工具。
像道尺这玩意儿可不能少,它就像是一个小裁判,专门来量轨距是不是标准的。
还有各种小撬棍,这就像是我们的小助手,用来调整铁轨的位置。
而且呢,在开始干活之前,得把要精改的那段线路周围都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啥障碍物呀,就好比咱出门得先看看路上有没有石头啥的挡路。
要是有,那就得赶紧清理掉,可不能让这些东西影响咱干活。
二、测量轨距。
这一步可重要啦。
拿着道尺沿着铁轨走,就像小朋友沿着小路走一样。
每走一段距离就得停下来量一量轨距。
这个轨距就像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样,得刚刚好才行。
要是轨距不对,火车跑在上面就会像人走路不稳一样,晃来晃去的。
量的时候可得仔细喽,数据要记录得准准的。
比如说,这个地方的轨距是多少毫米,就像记自己的零花钱花了多少一样,得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呢。
而且这个数据还得反复核对,可不能马马虎虎的,万一错了,后面的工作可就全乱套啦。
三、确定调整量。
根据测量出来的数据,咱们就能知道哪些地方的轨距需要调整,以及调整多少了。
这就像是给病人看病,知道了哪里有毛病,就得开个药方子,确定要吃多少药一样。
如果轨距大了一点,那就要把铁轨往内移一点;要是轨距小了呢,就得往外移。
这个调整量得计算得非常准确,不能多也不能少。
这就考验咱的本事啦,就像厨师做菜,盐放多了咸,放少了淡,咱们的调整量也得恰到好处。
四、进行调整。
好啦,到了调整的时候啦。
这时候那些小撬棍就派上大用场喽。
几个小伙伴们一起,把撬棍插到铁轨下面合适的位置,然后大家一起用力。
就像大家一起拔河一样,齐心协力地把铁轨移到正确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还得随时用道尺量一量,看看是不是已经调整到合适的轨距了。
要是还没到位,那就接着调整,直到完全符合标准为止。
这时候呀,大家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心里可高兴啦,就像完成了一件超级伟大的作品一样。
五、复查。
调整完了可不能就这么结束了呀。
解读JJG 219-2015《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
王彦春;陆明
【期刊名称】《铁道技术监督》
【年(卷),期】2016(044)008
【摘要】详细讲解JJG 219—2015《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计量检定规程的变化内容及其背景,针对检定时应把握的事项进行重点介绍,帮助检定人员深入了解规程,以便在执行时正确理解和掌握规程要求。
【总页数】5页(P13-17)
【作者】王彦春;陆明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921
【相关文献】
1.铁路轨距尺检定装置测量2级铁路轨距尺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J], 靳明;葛颖
2.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轨距尺超高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J], 李月樵
3.解读JJG 404-2015《铁路轨距尺检定器》 [J], 王彦春;陆明
4.关于发布《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等5项铁道行业标准的通知 [J],
5.不确定度评定实例分析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的轨距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J], 李月樵;柳泉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检定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操作程序
本操作程序依据JJG219~2008《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检定规程》制订
1.清除检定部位油污、锈迹、毛刺。
2.将被检量具、标准检定器等所需检定工具放在(20±7)℃温度的室内,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2h。
3.手动、目力观察检定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
4.用相应的表面粗糙度样块检定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5. 度轮盘显示装置用1mm塞尺检查度轮盘与指针间隙,塞尺不应塞入。
6. 自搭轨面起的有效高度用深度卡尺进行检定。
7. 测量面对搭轨面的垂直度用宽座角尺及0.05mm塞尺检查。
8.两端搭轨面对其公共平面的平行度:
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两个测量块上,用塞尺检查搭轨面与检定器
测量块顶面的间隙。
9.水平零位误差:
将检定器放置在平板上,调整检定器纵,横水泡居中,然后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测量。
从轨距尺上读出并记下其水平的指示值,然后将轨距尺调转180°放在检定器上,再从轨距尺上读出并记下其水平的指示值,则水平零位误差按以下公式计算。
△SP = (p1+ p2)/2
式中:△SP——水平零位误差,mm。
p1———第一次水平指示值,mm。
p2———调转180°后的水平指示值,mm。
10.超高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检定器超高测量刃口调至固定刃口高度相同,将超高测量尺示值清零后锁上零位。
然后将检定器的纵、横向水准泡及1435mm测点对好后即可检定轨距尺的超高。
利用升降机构将检定器水平(超高)测量尺由零位分别调整至50mm、100mm、150mm,以及其他任意一非零点,将轨距尺放在水平(超高)测量刃口与固定刃口上,轨距尺水平(超高)示值的绝对值与检定器水平(超高)测量尺示值之差即为水平(超高)示值误差。
将轨距尺调转180°再放在超高测量刃口与固定刃口上,用上述方法再测量一次。
两次读数代数和的绝对值即为超高掉头误差。
11.轨距尺的重复性:将检定器锁定在轨距尺水平(超高)测量范围内任意测量点上,再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反复测量水平(超高)5次,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重复性。
12.轨距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将检定器的纵、横向水平调好,打开两个测量块上的两个测量板,将检定器量规轻放在检定器上,反复轻微旋动检定器手轮,使量规两端分别与两个测量块的测量面轻轻接触,再将检定器轨距显示值置零。
检定方法
分别将检定器调整至轨距的1435mm(同时对应1391mm和1348mm)、从轨距尺上读取轨距、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的指示值,再读取检定器轨距指示值。
数据处理方法
对于每个检定点,实际总偏差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Δi=ΔLs +ΔLsi -ΔLt
式中:Δi——实际总偏差量,mm。
ΔLs——检定器量规实际偏差,mm。
ΔLsi——第i个检定点的检定器轨距指示值,mm。
ΔLt——检定环境温度引入的修正值,点的检定器轨距指示值,ΔLt =0.015×(实际温度-标准温度)mm,(ΔLt也可通过查附录C之表C.2得到),仅适用于铝制尺身的标尺式轨距尺,mm。
于是轨距示值误差按公式计算:Δ35i=L35i-(1435+Δi)
式中:Δ35i——第i个检定点的示值误差,mm。
L35i——第i个检定点的轨距尺轨距示值,mm。
查照间隔示值误差按公式计算:Δ91i=L35i-(1391+Δi)
式中:Δ91i——第i个检定点的查照间隔示值误差,mm。
L91i——第i个检定点的轨距尺查照间隔示值,mm。
护背距离示值误差按公式计算:Δ48i=L48i-(1348+Δi)
式中:Δ48i——第i个检定点的护背距离示值误差,mm。
L48i——第i个检定点的轨距尺护背距离示值,mm。
取绝对值最大值为最终结果。
13.轨距示值重复性
将检定器锁定在轨距尺轨距测量范围内任意测量点上,再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反复测量轨距5次,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重复性。
检定结果的处理:
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轨距尺,应在标尺和度轮盘的固定螺钉上用红漆加封,填发检定证书,证书上应注明准确度等级。
不符合要求的轨距尺,填发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内部使用的轨距尺允许以检定记录表代替检定证书,并在尺身上粘贴确认合格证,确认合格证上应注明准确度等级、检定人姓名和检定日期。
检定周期
轨距尺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兰州铁路局科研技术监督所
2013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