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1二月二,龙抬头,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真正的春天到啦......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是龙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很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
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但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这一天,也是我们一年中与龙走得最近的一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传承着中华龙行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带着对神州大地无私馈赠的感恩,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中描绘着新一年的愿景。
这一天民间传说中的神龙会苏醒升天,兴云布雨,以保来年风调雨顺,敬龙祈雨,祈求丰收。
这一天,使使耕牛,预示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
这一天,打打囤,预兆丰年来临,大囤尖、小囤流。
这一天,理理发,被称为龙剃头,亦有鸿运当头、精神饱满、时时吉祥之意,正合一年蓬勃之气。
这一天,吃点龙食好兆头。
让煎饼、料豆、龙耳饺子、龙须面、猪头肉等等这些流传的老讲究,给人们带来吉利,带来欢畅,带来心灵的抚慰。
二月春龙送温暖,紫气东来万物舒。
祥和瑞气铺大地,风调雨顺随人愿。
一年之际在于春,让一年的鸿运就在二月二这天开始,踏着春天的`步伐,昂首前行。
二月二,龙抬头,祝大家鸿运当头,梦想成真!龙日吉祥如意!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2今天是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五十四年的今天,爸妈抱着三个月多的我到照相馆照相,因为这天是我的百天。
妈妈经常跟我讲起那天照相的事情,不满三岁的姐姐穿了一件小大衣,我穿着一件墨绿色的小棉袄和小棉裤,妈妈把我从厚厚的被子里抱了出来,小脸红扑扑的,没有几根头发的小脑袋上在被子里捂得潮潮的。
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爸爸躲在椅子的后面,半蹲着身子扶着我,可我不知道为何总是伸着小手去扑妈妈,很长时间都没办法照,摄影师没办法,把姐姐手里的糖葫芦拿下来,放到我的小手里,又把一个哗啦棒放到我的另一只手上,嘱咐爸爸扶好了,妈妈和姐姐逗着我,我乐的小脸都开了花,"咔嚓"一张百天照总算是完成了。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作文5篇精选范文1: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源于古代王朝时期的贵族祭祀活动,至今已经流传了千年。
这个节日的来历颇为有趣。
相传在古代,龙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象征,被视为神圣、吉祥的动物。
每年二月二日,人们会举行龙船竞渡、投龙舟和抬龙等活动,以祈求平安和丰收。
当然,在现代,这个活动早已不再局限于某个族群或地区,而是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传统节日。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我最喜欢的是抬龙,“抬龙”是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举行的一个祭祀活动,以龙为灵魂和精神来祈求平安、祥和、健康。
这是一项实现团队协作和社区和谐的非常好方法。
此外,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歌曲、戏曲和乐器来传承和弘扬这个节日。
最后,我想说的是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值得庆祝的节日,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它的意义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要点分析:此文以介绍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为主。
在文章开头提及了该节日的来源,并分别说明了如今的民俗活动和发展趋势。
在第二段主要介绍了抬龙这种活动,重点在于团队协作和社区和谐的重要性,而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文章结尾提醒大家要学会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用词分析:本文语言短小精悍,既不过于生硬又不失优美自然,恰到好处。
例如,文章中使用的关于日本习俗的句子“现在,这个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族群或地区,而是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传统节日”,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而不需要附加任何冗杂的描述。
范文2:习俗和习惯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不仅热闹得要命,而且有许多有趣的活动。
比如,抬龙、舞狮、跳舞和吃汤圆等等。
抬龙是传统的主要活动之一。
它是一种重要的团队协作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有数十个人手拉手,跳舞和呼气释放精神集中的技巧的代码来装饰龙。
随着音乐的响起,龙的运动越来越快,它们的呼吸也越来越强。
为了提醒龙,每个人都必须满腔热情,脍炙人口地呼喊龙的名字。
2023二月二龙抬头作文10篇2023二月二龙抬头作文精选篇1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
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
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
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6篇)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1二月二,龙抬头,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真正的春天到啦......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是龙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很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
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这一天,也是我们一年中与龙走得最近的一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传承着中华龙行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带着对神州大地无私馈赠的感恩,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中描绘着新一年的愿景。
这一天民间传说中的神龙会苏醒升天,兴云布雨,以保来年风调雨顺,敬龙祈雨,祈求丰收。
这一天,使使耕牛,预示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
这一天,打打囤,预兆丰年来临,大囤尖、小囤流。
这一天,理理发,被称为龙剃头,亦有鸿运当头、精神饱满、时时吉祥之意,正合一年蓬勃之气。
这一天,吃点龙食好兆头。
让煎饼、料豆、龙耳饺子、龙须面、猪头肉等等这些流传的老讲究,给人们带来吉利,带来欢畅,带来心灵的抚慰。
二月春龙送温暖,紫气东来万物舒。
祥和瑞气铺大地,风调雨顺随人愿。
一年之际在于春,让一年的鸿运就在二月二这天开始,踏着春天的步伐,昂首前行。
二月二,龙抬头,祝大家鸿运当头,梦想成真!龙日吉祥如意!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2今天是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五十四年的今天,爸妈抱着三个月多的我到照相馆照相,因为这天是我的百天。
妈妈经常跟我讲起那天照相的事情,不满三岁的姐姐穿了一件小大衣,我穿着一件墨绿色的小棉袄和小棉裤,妈妈把我从厚厚的被子里抱了出来,小脸红扑扑的,没有几根头发的小脑袋上在被子里捂得潮潮的。
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爸爸躲在椅子的后面,半蹲着身子扶着我,可我不知道为何总是伸着小手去扑妈妈,很长时间都没办法照,摄影师没办法,把姐姐手里的糖葫芦拿下来,放到我的小手里,又把一个哗啦棒放到我的`另一只手上,嘱咐爸爸扶好了,妈妈和姐姐逗着我,我乐的小脸都开了花,"咔嚓"一张百天照总算是完成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作文《二月初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每到农历二月初二,我就会想起这句俗语。
这一天可真是个特别的日子呀!我们这儿二月二的习俗那叫一个多!一大早,妈妈就催着我赶紧起床,说:“今天龙抬头,可不能睡懒觉,不然龙王爷会怪罪的!”我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心里还嘀咕着:“真的有龙王爷吗?”吃过早饭,爸爸带着我去理发店。
哇,理发店的人可真多呀!大家都在排队等着理发呢。
我好奇地问爸爸:“为啥二月二都要理发呀?”爸爸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吧,二月二理发叫‘剃龙头’,能带来一年的好运气!”我心想:这可真神奇!好不容易轮到我了,理发师叔叔的手艺可真不错,不一会儿就把我的头发理得整整齐齐。
我对着镜子一照,嘿,还真精神!回到家,奶奶已经在厨房里忙活着了。
我跑过去一看,原来奶奶在炒豆子呢。
那豆子在锅里噼里啪啦地响着,就像在欢快地跳舞。
奶奶说:“吃了炒豆子,一年不生病。
”我抓了一把豆子放进嘴里,香香脆脆的,可好吃了!下午,我跟着爷爷去地里干活。
爷爷一边干活一边给我讲着关于龙抬头的故事:“传说呀,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玉帝大怒,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
可这怎么行呢?龙王不忍心看着百姓受苦,就偷偷降了雨。
玉帝知道后,把龙王压在了大山下。
百姓们为了感谢龙王,就到处烧香拜佛。
最后,玉帝被感动了,在二月初二这一天,把龙王放了出来。
从此以后,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我听得入了神,仿佛看到了龙王从大山下飞出来的情景。
这时候,隔壁的小伙伴们来找我玩了。
我们在田野里奔跑着,欢笑着,就像一群自由自在的小鸟。
“哎呀,你们跑得比兔子还快!”我大喊着。
“哈哈,你追不上我们!”他们回应着。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
妈妈做了一桌子的好菜,有鱼有肉,可丰盛了。
爸爸倒上了一杯酒,说:“二月二,龙抬头,咱们也沾沾喜气,希望今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我也举起杯子,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600字的作文5篇二月二龙抬头习俗600字的作文(篇1)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便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古人认为这是天上的神龙昂首而出,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滥觞。
小时候,龙抬头是用来剃头的,因为“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于是人们便在二月二抓紧时机剃起了头。
对我来说,还有芥菜饭是必吃的,父亲总是出其不意地用芥菜饭当了午餐,我便在一旁看了他炒。
父亲的手上下撺动,翻炒这饭,一遍又一遍,饭铲先潜入锅底,再趁芥菜饭措手不及时,扬起来,于是饭粒与芥菜就飞旋在空中,像蹦床似的一掂一掂。
他说要炒出入味的香气才行。
芥菜,虾皮,香菇,与饭相炒,烟气升腾,从父亲的身侧冒出,混合着好几种朴素的味道,却别有滋味。
芥菜饭粒粒分明,每一粒饭上都沾染了土地的绿色,这归功于芥菜。
而芥菜虽然被炒得干瘪,嚼入口中更有淳朴的菜汁。
虾皮的咸香,香菇的醇厚,无数种朴实的味道被这一碗芥菜饭合在其中,吃少了也不饿,吃多了也不腻。
现在,开始了校园生活,于是芥菜饭很难吃到了,因为二月二常是上学日。
不过好在这一点,我又知道了另一个龙抬头的习俗。
这年的二月二,阳光白金,照在地上的积洼上,反射的日光使整个地面和四周的空气都睁不开眼。
父亲在校门口和我打个照面,他告诉我,今天是龙抬头,让我抬头望向太阳,他说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之际,你若抬头望向太阳,那么你就是那条龙。
潜龙从水底猛出,激起千堆雪华,四处飞溅,阳光耀眼,透过扶摇的水晶形成七彩的虹。
龙头高昂,望向太阳,金色的瞳眸中也散射出日光般夺目的闪晖。
卯月之象,祥幸之端。
我转过身去,目光直视太阳,此时的日光甚是刺眼,于是在那秒厘之间,我抬起了头。
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
是时候抬起头了吧,我对自己说。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600字的作文(篇2)二月二,龙抬头。
冬眠的龙,被萌动的春唤醒。
2月2龙抬头,风俗作文500字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可有好多有趣的风俗呢!
在这一天,大人们都会带着我们去理发。
听奶奶说,这叫“剃龙头”,会让人在新的一年里精神饱满,鸿运当头。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理发店,里面可热闹啦,好多小朋友都在等着“剃龙头”呢!
还有哦,妈妈会在这一天做春饼给我们吃。
薄薄的春饼,卷上香喷喷的菜,咬一口,那味道,简直美极啦!奶奶说吃春饼又叫“吃龙鳞”,能带来好福气。
到了晚上,爷爷还会带着我去看舞龙表演。
那些叔叔们举着长长的龙,一会儿上下翻腾,一会儿左右摇摆,就好像真的龙在空中飞舞一样,太精彩啦!
我可喜欢“龙抬头”这个节日啦,你们喜欢吗?
作文二
二月二,龙抬头,这可是个特别的日子哟!
这一天,好多人都会早早起来,为啥呀?因为要去放鞭炮,把“龙”叫醒。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可响亮啦!
我家呢,妈妈会在这一天炒豆子。
那一颗颗金黄的豆子,在锅里“噼里啪啦”地响,就像在跳舞。
妈妈说吃了豆子,一年都不牙疼。
我抓了一把豆子,放进嘴里,“咯嘣咯嘣”,可香啦!
还有啊,爸爸会带着我去河边看划龙舟。
龙舟上的人喊着号子,用力地划着桨,那场面可壮观啦!我在岸边给他们加油,嗓子都喊哑了。
二月二可真有趣,我盼着每年都过这个节!。
二月二龙抬头主题作文范文二月二龙抬头主题作文范文【8篇】在二月二这一天大家都有接触二月二龙抬头作文了吧,特别是其中的话题作文,更是常见,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
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月二龙抬头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月二龙抬头主题作文范文篇1二月二龙抬头也叫“龙头节”、“青龙节”、“中和节”。
这个节是从唐朝兴起的。
传说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自封大周武皇帝。
玉皇大帝知道后大怒,下令三年之内不准向人间降雨。
这下可苦了人间的老百姓,庄稼枯了,河水也干了。
掌管天河的玉龙,为了拯救百姓下了一场大雨。
玉皇大帝将玉龙打下人间,压在太白金星的拂尘所化的大山下边。
老百姓听说太白金星只要看到金豆开花就会收回拂尘,玉龙才能回天宫。
人们就到处找金豆开花,想救玉龙上天,可是怎么也找不到。
一位老人背着一袋玉米到集市上去卖,不小心口袋松了,玉米撒了一地。
人们看到了心里一亮,这不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二月初二这天,各家都把炒好的玉米花端到院里,太白金星看到后,就抬手收了拂尘,大山不见了。
玉龙一声长啸,腾空跃入云端,又下起雨来。
从此便形成了习俗,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炒玉米粒、黄豆粒,用金豆开花来敬玉龙,嘴里还唱着小调:“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大人还给孩子们理发取“龙抬头”的意思,因为大人们都望子成龙,希望孩子长大成为有用的人。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这个传说中讲的玉龙就是曾经变为白龙马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小白龙。
你们是不是更加喜欢小白龙了?我也更加喜欢他。
二月二龙抬头主题作文范文篇2农历二月二日,一声战鼓似的春雷在天边炸响,并如同波浪一般滚过广袤的原野。
正是这声雷,震裂了寒冷沉寂的天空,摇撼了毫无生气的大地。
远处白茫茫的地平线上,耀眼的角宿星正在升起。
相比起那有气无力的爬上天幕的太阳,角宿星的升起则更显得雄浑有力,真不愧是“龙抬头”啊!随着巨龙的醒来,蛰伏在洞穴里的虫兽也开始伸展四肢,泥土之下的嫩芽也好奇地探出了它们的小脑袋,蜷缩在被窝里的人们也睁开了双眼,忙忙碌碌地开始迎接巨龙的醒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作文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作文(精选41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明代已见此俗。
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
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
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正式形成民俗节日是在元朝。
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家,气候的好坏对农业收成起着决定作用。
这个节日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春雨的企盼,希望春天有足够的雨水,为秋天的丰收打下基础。
为什么要“二月二”才龙抬头呢?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
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
二月二龙抬头作文怎么写(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实习报告、祝福语、心得体会、党团资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contract templates, internship reports, blessings, insigh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月二龙抬头作文怎么写(10篇)二月二龙抬头标志着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7篇】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二月二龙抬头作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篇1)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
爸爸告诉我:“天上主管风雨的龙在睡了一个大觉后,会在这一天醒来,而人们会在这一天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果然这连续好几天都是细雨绵绵的。
傍晚我们一家就赶去云溪村看龙灯,到了那里,远远就看到村子场地那儿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场地中内盘着一条很长很长的板凳龙,我猜该有两百米了吧,巨大的龙头都有我两人高了呢。
随着两声鞭炮响,巨龙就舞动了起来,龙头引着龙身在场地里来加穿梭,真的像活龙一样在天空中腾云驾雾。
巨龙盘旋了十几圈后,穿过小桥,沿河而上,长长的龙身一字排开,龙身上的灯光倒映在河水中,仿佛河里也有一条长长的龙在水里游走。
两条龙相伴而游,真是太精彩了。
河中,还漂着一艘漂亮的龙船,整个船身透着明明亮的光芒,我还幸运地上了一会儿龙船呢,你羡慕吗这可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板凳灯和龙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篇2)“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你听过这首童谣吗它叫做《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河南习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
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这个“龙抬头”的习俗,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时辰,玉帝大发雷霆,下令龙王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河干了,庄稼枯死了,大家没有粮食可吃。
【导语】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称“青龙节”,古时候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祈求风调雨顺。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二龙头节,是中华民族的串传统节日,有理发和吃春饼的习惯。
因为我们也想讨个好兆头,所以我回家刚写完作业,爸爸就带着我去理发了,理发店的人可真多呀,看来,大家都想在二月二讨个好兆头。
我理完发回到家,妈妈准备给4个月大的弟弟理发,如果你认为我妈妈是理发师,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不过妈妈理光头的水平不次于理发师,我小时候就是妈妈给我理发。
我对妈妈说:“我也想给弟弟理发。
”妈妈给我做了个示范,理发器嗡嗡一响,就像铲土机一样,在弟弟的脑袋上铲出一片平原。
我抢过理发器说:“我来,我来”,我左手扶着弟弟的`头,右手拿着理发器开始了,弟弟的头一直在动,我也有点紧张,生怕伤到他的头皮,理发器总是不能紧贴着弟弟的头,弟弟的头发被我理得有长有短,凹凸不平,我理的那一部分成了丘陵,我按着弟弟的头不让他乱动,拿着理发器想再修整一下,弟弟却开始大哭起来,我搞不定他败下阵来。
妈妈接过理发器有条不紊地在弟弟头上来回铲,一会儿功夫,弟弟成了一个光头小和尚。
理发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自己动手操作起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爸爸告诉我这就叫“眼高手低”。
2.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
”之说。
明天是3月4日,农历就是二月二。
二月二苍龙登天之日,故为龙抬头之日。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龙不抬头天不下雨”,这一天的活动都与龙有关。
撒灰描龙头引龙出洞。
剃龙头。
我们家乡的习俗,舅舅健在的人们正月不能理发。
正月理发会死舅。
长了一个月的头发,二月二龙抬头之日理发,叫剃龙头,最吉祥。
这一天停止针线活,忌刺龙眼。
这一天的饺子叫龙耳,春并叫龙鳞……二月二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活动都是期盼五谷丰登。
河南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作文在河南,二月二那可是个特别的日子,这龙抬头的讲究可多了去了,就像一场热热闹闹的民俗大狂欢。
二月二的清晨啊,你要是走进河南的大街小巷,准能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那就是家家户户都在煎炒豆子呢。
妈妈们就像神奇的魔法师,把黄豆、黑豆之类的小豆子往锅里一倒,再加上点盐或者糖,就开始噼里啪啦地翻炒起来。
这时候,小孩子们可就坐不住了,像小馋猫一样围在锅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的豆子,就盼着能赶紧吃上一口。
豆子炒好后,抓上一把往嘴里一塞,咯嘣咯嘣地嚼着,那声音就像在给这个节日奏响独特的小乐曲。
为啥要吃炒豆呢?听老人们说啊,这是为了金豆开花,把龙王给救出来呢。
传说龙王因为违背了玉皇大帝的旨意,被压在了一座大山下面。
人们为了救出龙王,就想出了这个金豆开花的法子,炒豆子的时候,豆子炸开就像金豆开花一样,龙王就能重新回到天上去行云布雨啦。
这天理发店也是超级热闹,就像开大会似的。
男人们、小男孩们都排着队等着剃头呢。
师傅们的手就没闲下来过,剪刀在头发上“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
大家都想在龙抬头这天剃个头,讨个好彩头。
都说这叫“剃龙头”,剃了龙头啊,一年都能精神抖擞,好运连连呢。
你看那些刚剃完头的小男孩,脑袋光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一个个刚被打磨过的小葫芦,可爱极了。
大人们呢,剃完头也感觉自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走路都带风,好像真的能像龙一样威风凛凛。
还有啊,在一些农村地区,二月二这天还会举行一些和龙有关的祭祀活动。
村民们会凑在一起,在村子里的龙王庙前摆上各种各样的贡品,有水果、糕点,还有猪头呢。
那猪头摆得规规矩矩的,猪鼻子上还插着大葱,看起来既滑稽又庄重。
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就会带着大家在龙王像前鞠躬祭拜,嘴里还念叨着一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话。
这时候,大家都特别虔诚,感觉龙王就在天上看着呢,只要心诚,龙王就会保佑村子平平安安,粮食满仓。
这河南的二月二啊,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民俗气息。
从炒豆子到剃龙头,再到祭祀龙王,每一个风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龙抬头习俗作文龙抬头习俗作文(6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龙抬头习俗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龙抬头习俗作文1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龙抬头。
龙抬头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成英语就是"Dragon Raises Head Day"。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被信奉为万物之王、人类的始祖。
另外龙也被认作是古代农业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掌管降雨之神。
如今,龙抬头不再像过去那样和农业息息相关。
现在流行的庆祝方式包括吃春饼、吃面条;另外,信不信由你,还可以去理个发或是换个新发型。
古时候,人们会在龙抬头熏香以驱赶家里的味道,以确保春天到来后,家里有着新鲜芳香的空气以及满满的好运。
缝纫是被禁止的,因为缝针可能会刺到龙的眼睛从而带来坏运。
另一种常见的习俗是把草木灰洒在水缸旁边,因为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引龙来布施雨水将其灌满(撒灰引龙)。
所以说,大家开始制作春饼吧,再预约理个发,证明你已经准备好迎接“龙抬头”的`到来!龙抬头习俗作文2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日,不同的地方大概有不同的风俗吧,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我家乡的龙抬头风俗。
我们家乡二月二的吃俗是炒黄豆、爆米花、炒蝎子。
面粉发酵切成小方块,油锅里炒,叫炒“蝎子。
二月二这一天要吃咸稀饭。
原料是糯米、芹菜、葱、蒜、虾皮、肉等。
这是因为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平时很少吃到鸡鸭鱼肉等,只有在春节时才能大吃一番,但春节往往有好多食物吃不完,剩余食品又不能浪费,二月二便做大杂烩的稀吃。
故且叫勤俭节约日吧!“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
我们家乡还有有一个习俗,家家户户,这天的早晨,在院子里用草木灰,撒成一个园圈又一个园圈,大圈套小圈。
或者是一个方块,大方块套小方块,叫做粮囤。
有的还在这么多的粮囤上画上梯子。
企盼夏秋有好收成。
龙抬头习俗作文龙抬头习俗作文龙抬头它是古代民间极为盛行的节日,其中的许多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龙抬头习俗作文一: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
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
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
俗话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所以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龙头”,以显尊贵、图吉利。
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其实,“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一说实为讹传,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这种说法的起因也与沈阳有关。
清朝成立后,当时不少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下来。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
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
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
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
”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
”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地方风俗:山东滕州聊城一带二月二这天男性都要理发,龙抬头这天理发希望一年好运。
滕州青岛地区吃棋子和炒豆,象征着“金豆开花”。
炒玉米: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
龙抬头的习俗作文(通用18篇)龙抬头的习俗作文(通用18篇)相传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叫做“龙头节”,小编收集了龙抬头的习俗作文,欢迎阅读。
龙抬头的习俗作文篇1今天是中国阴历节日中的一个二月二,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传说中今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金豆花。
老师要我们拿自己家乡的小吃来展示。
我的老家在安徽,我从来没有回去过,不知道自己的家乡特色小吃是什么。
妈妈带我到银座买了萁子和巧克力豆。
我的巧克力豆是灰红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巧克力味,外面还有很多小疙瘩。
咬开,里面是豆子,甜甜的好吃极了。
我背着这些巧克力豆去上学的时候,我真想和同学臭撇一番。
上课了,李老师抓起我的巧克力豆,尝了尝,说:“嗯!很好吃!”听到这句话,我立刻心花怒放!我觉得这一天又充足又快乐!龙抬头的习俗作文篇2相传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叫做“龙头节”,是我国农村传统节日一。
古时候,人们认为龙冬天在地下睡眠,从春分到秋分,在天上行云步雨。
农历的二月二日,正是春分前后,冬天里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
民间纪念这一天,是盼望风调雨顺的好收成。
在我的家乡,有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
”在龙头节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在打谷场或院子里画仓子。
这件事由长辈进行,有的用灶灰,有的用谷糠,一把一把往院子里撒(画),先画出尖尖的仓顶,再画个鼓鼓的仓肚,最后画仓门,有的还在仓门外用灰撒成梯子形状,整个仓子的大小约一市尺左右。
画好后抓些五谷杂粮放在仓子里,最后在上边盖上木板,以防鸡、鸟来食。
画仓子的习俗是为了祷告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这是我家的二月二习俗,你们那里呢?龙抬头的习俗作文篇3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
民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
一是说,此时百虫复苏,适宜耕作;二是说龙施雨水,祈求年丰。
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炒“料豆”、“撒青灰”、“围仓”。
这天,还是某某传统的某某古庙会。
料豆,即黄豆,又称“蝎子爪”。
料豆有咸甜之分,咸料豆首先把黄豆用盐汁渍泡后,用慢火炒,一般炒到豆粒发出爆响,豆皮炸出裂纹便可;甜料豆把黄豆渍泡在糖水中,然后再炒,有的在豆粒将要熟时,直接往上加糖。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5篇人们经常说:“过了二月二,整个过年才算结束。
”的确是,二月二,是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节日!是辞旧迎新的节日!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1】北方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
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作文
导读: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下面是相关的范文,快来围观吧。
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作文一:
一.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
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腊月都不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
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据考证,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
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
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
“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二.吃龙食
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
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农历二月初二还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
惯。
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龙抬头吃什么美食推荐)
二月二龙抬头,自然要吃点和龙有关的传统美食,寓意吉祥的大餐,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
三.金豆开花
春节过后农村很快就要进入春耕春种季节,要对种子发芽率进行鉴定。
那时是把上一年留作种子的玉米、大豆弄一点放到锅里炒。
遭虫蛀或者受潮变质的种子不会炸裂,农民以此来判定种子发芽率,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炒熟的玉米豆子就做零食。
同时还有关于龙王为救黎民百姓违抗玉帝旨意的传说,玉帝要金豆开花才放他,民间于是炒玉米爆开花救出龙王的故事。
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四.放龙灯
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
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
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五.围粮仓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
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
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
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六.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
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
“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七.接姑娘
旧时,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走娘家。
过了正月,二月二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儿回娘家。
尤其那些怀有身孕的小媳妇,有将龙气带回娘家的说法。
在娘家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轻松而愉快。
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
此习俗在北方大多数地区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八.开笔礼
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
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
过去的`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
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
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现在很多地方也恢复了这项活动。
九.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
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十.芥菜饭
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同时芥菜饭也是永定客家正月二十必吃的一餐饭。
因为芥菜味苦,用来闷饭代表年已经过完了,大家过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为新的一年奋斗的用意。
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作文二:
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
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以显尊贵、图吉利。
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
一年太平。
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
北方多炒豆子的习俗,就是将黄豆、豌豆、玉米等豆子放到锅里炒,然后食用,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
”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作文】
1.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优秀作文
2.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作文800字
3.有关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作文
4.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作文
5.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与习俗作文
6.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作文
7.小学生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作文
8.二月二龙抬头的饮食习俗
上文是关于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作文,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