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章
- 格式:pptx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47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对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品质和人生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群众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1. 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领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 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学科。
2. 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原则、方法、载体、环境、管理和评估等方面。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 形成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2. 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与融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方法等。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3. 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4. 灌输与疏导:灌输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疏导是指通过引导、启发和沟通,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和内化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
5. 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为实际行动。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
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的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页)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一规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在人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世界观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所阐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所当然也应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指南和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毛泽东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39页)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人们是通过自己的意识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
不承认或低估意识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是错误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与唯心主义史观夸大意识的作用有本质的区别。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重点章节第一节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第三节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第四节学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第一章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第一节自由至上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节罗尔斯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第三节共和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四节社群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五节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章中外青少年思想政治的发展第一节青少年对政治国家的认知与情感第二节中外青少年对文化国家的认知及自豪感第三节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发展的因素第三章美、日、苏俄、英、法、德、韩、新、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一节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二节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三节苏俄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四节英国、法国、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五节韩国、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六节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七节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异同第四章美、日、苏俄、英、法、德、韩、新、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一节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二节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三节苏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四节英国、法国、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五节韩国、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六节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七节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异同第五章英美两国的服务学习第一节服务学习的意义第二节服务学习的目标第三节服务学习的实施步骤第四节推动服务学习的策略第五节服务学习的启示第六章美、日、中三国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一节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节日本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三节中国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七章美、英、日、韩、新、中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节美国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节英国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节日本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四节韩国、新加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五节中国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八章美、英、法、德、日、韩、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第一节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第二节英国、法国、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第三节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后记 [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第二章课后答案1、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这一思想()①是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成败④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单选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正确答案)2、69. 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暂时目标。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2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平行发展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互不相干4、恩格斯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了()[单选题]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单选题] *A.“四个全面”B.“八个明确”C.“十四个坚持”D.“五位一体”(正确答案)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单选题] *A.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确答案)C.坚持并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7、12. 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在哪一年()。
* [单选题] *A、1978(正确答案)B、1976C、1975D、19748、要获得知识,必须()。
[单选题] *A.认真学习就行了B.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了C.既要积极实践,又要认真学习(正确答案)D.上网学习9、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商品过剩是一种(? )[单选题] *A.表象过剩B.相对过剩(正确答案)C.绝对过剩D.可化解的过剩10、矛盾学说的精髓是()。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笔记第一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1)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目标、内容、方法等。
- 外延: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
(2)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与政策- 制度: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机构、教育法律法规等。
- 政策: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地方层面的实施策略等。
(3)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效果- 实践:具体的教育活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
- 效果:教育成果、学生品德发展、社会影响等。
2.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 通过比较,找出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共同点,总结普遍规律。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借鉴- 分析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3)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3.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视野(1)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如文化冲突、价值多元化等。
(2)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 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定位,如公民素质培养、国家认同构建等。
(3)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分析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如网络教育、终身教育等。
4.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类型与方法(1)比较的类型- 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 纵向比较:同一国家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 综合比较:多角度、多层面、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2)比较的方法- 定性分析: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观察等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 定量分析:运用统计数据、量表、实验等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量化研究。
- 案例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
5.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1)比较的客观性问题- 如何确保比较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