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奥数-等量代换教学提纲

四年级奥数-等量代换教学提纲

四年级奥数-等量代换教学提纲
四年级奥数-等量代换教学提纲

四年级奥数-等量代换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新小五奥数课时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

C等量代换

授课类型C简单枚举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第一讲简单枚举

【专题简析】

枚举是一种常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地,要根据问题要求,一一列举问题解答。运用枚举法解应用题时,必须注意无重复、无遗漏,因此必须有次序、有规律地进行枚举。

运用枚举法解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分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分类要全,不能造成遗漏;二是枚举要清,要将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都列举出来。

【典型例题】

【例1】从小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以走,从学校到岐江公园有4条路可以走,从小华家到岐江公园,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试一试】

1. 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公路直达,从乙地到丙地有2条铁路可以直达,从甲地到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 新华书店有3种不同的英语书,4种不同的数学读物销售,小明想买一种英语书和一种数学读物,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

【例2】把4个同样的苹果放在两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试一试】

1.把5个同样的苹果放在两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2.把7个同样的苹果放在三个同样的盘子里,不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例3】从1~6这六个数字中,每次取2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的和都必须大于7,能有多少种取法?

【试一试】

1.从1~9这九个数字中,每次取2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的和都必须大于10,能有多少种取法?2.从1~19这十九个数字中,每次取2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的和都必须大于20,能有多少种取法?

【例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种可能值?

【试一试】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种可能值?

2.把15个玻璃球分成数量不同的4堆,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例5】有4位小朋友,寒假中互相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打了多

少次电话?

【试一试】

1.6个小队进行排球比赛,每两队比赛一场,共要进行多少次比赛?

2.有8位小朋友,要互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打了多少次电话?

【※例6】一条铁路,共有10个车站,如果每个起点站到终点站只用一种车票(中间至少相隔5个车站),那么这样的车票共有多少种?

【※试一试】

1.上海、北京、天津三个城市分别设有一个飞机场,它们之间通航一共需要多少种不同的机票?

2. 一条公路上,共有8个站点,如果每个起点到终点只用一种车票(中间至少相隔3个车站),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例7】在1~49中,任取两个和小于50的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试一试】

1.在两位整数中,十位数字小于个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

2.从1~99这九个数中,每次取2个数,这两个数的和都必须大于100,能有多少种取法?

我的学习收获:

.

.

第二讲等量代换

【专题简析】

“等量代换”是解数学题时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即两个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当年曹冲称象时,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因为只有当大象和与一船石头重量相等时,两次船下沉后被水面所淹没的深度才一样,所以称大象的重量只要称出一船石头的重量就可以了。

在有些问题中,存在着两个相等的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用一个未知数量代替另一个未知数量,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这就是等量代换的基本方法。

【典型例题】

【例1】看图填空。

同学们知道天平吗?天平能称出物体的重量,也能比较天平两边物体的轻重。如果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两边一样重。

上图中,()个苹果的重量=()个桔子的重量。

【例2】看图填空。

一本书的价钱`=()枝笔的价钱。

【例3】想一想,1个梨的重量等于几个草莓的重量?

我来编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24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 本教程共30讲 页码问题 顾名思义,页码问题与图书的页码有密切联系。事实上,页码问题就是根据书的页码而编制出来的一类应用题。 编一本书的页码,一共需要多少个数码呢?反过来,知道编一本书的页码所需的数码数量,求这本书的页数。这是页码问题中的两个基本内容。 为了顺利地解答页码问题,我们先看一下“数”与“组成它的数码个数”之间的关系。一位数共有9个,组成所有的一位数需要9个数码;两位数共有90个,组成所有的两位数需要2×90=180(个)数码;三位数共有900个,组成所有的三位数需要3×900=2700(个)数码……为了清楚起见,我们将n位数的个数、组成所有n位数需要的数码个数、组成所有不大于n位的数需要的数码个数之间的关系列表如下: 由上表看出,如果一本书不足100页,那么排这本书的页码所需的数码个数不会超过189个;如果某本书排的页码用了10000个数码,因为 2889<10000<38889,所以这本书肯定是上千页。 下面,我们看几道例题。 例1一本书共204页,需多少个数码编页码? 分析与解:1~9页每页上的页码是一位数,共需数码 1×9=9(个); 10~99页每页上的页码是两位数,共需数码

2×90=180(个); 100~204页每页上的页码是三位数,共需数码 (204-100+1)×3=105×3=315(个)。 综上所述,这本书共需数码 9+180+315=504(个)。 例2一本小说的页码,在排版时必须用2211个数码。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分析:因为189<2211<2889,所以这本书有几百页。由前面的分析知道,这本书在排三位数的页码时用了数码(2211-189)个,所以三位数的页数有 (2211-189)÷3=674(页)。 因为不到三位的页数有99页,所以这本书共有 99+674=773(页)。 解:99+(2211——189)÷3=773(页)。 答:这本书共有773页。 例3一本书的页码从1至62、即共有62页。在把这本书的各页的页码累加起来时,有一个页码被错误地多加了一次。结果,得到的和数为2000。问:这个被多加了一次的页码是几? 分析与解:因为这本书的页码从1至62,所以这本书的全书页码之和为 1+2+…+61+62 =62×(62+1)÷2 =31×63 =1953。 由于多加了一个页码之后,所得到的和数为2000,所以2000减去1953就是多加了一次的那个页码,是 2000——1953=47。

小学奥数:等量代换专项练习

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的相等关系进行推理,并进行等量代换 2、通过等量代换思想学习图文算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3、在代换中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知识精讲 生活中有很多相等的量,如平衡的天平、平衡的跷跷板两边的重量相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相等的关系进行推理,进而可以等量代换,找到答案.这一节课我们就引导学生来学习等量代换中推理的方法,让学生能对较复杂的物体进行代换,在代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模块一、看的见的等量代换 【例 1】看下图,右边要站几只小鸟跷跷板才能平衡. 【巩固】下图中第三个盘子应放几个小方块才能保持平衡? 【巩固】下图中0,1,2,3,4,5,6,7,8,9十个兄弟玩跷跷板,8和6先坐在一头,让哪两个兄弟坐在另一头,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巩固】一个苹果等于()个草莓. 【巩固】第三个盘子应放几个玻璃球才能保持平衡. 【巩固】巳知=60克,求=?克. 【巩固】第三个盘子应放几个玻璃球才能保持平衡? 【巩固】观察下图,看看谁最重.

【例 2】 水果兄弟们也组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文算式,它们各代表一个数,你能猜出它们各 代表几吗? 【巩固】下面的花朵各表示什么数? 【巩固】下面的符号各代表一个数,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数,它们各代表几呢? 【巩固】下面的图形各表示什么数? 【巩固】你能根据下面的三个算式,算出●、▲、■各代表什么数吗?

【巩固】1个足球等于几个皮球的价钱? 【例 3】有一天,小狗老师要在动物学校挑选队员参加数学竞赛,小松鼠很高兴也跑来了. 小狗老师说:“那我就来考考你!你把下面的题做对了就可以参加了.” 小松鼠看了半天说:“老师,你写的这是什么?”小狗老师说:“哈哈!看来你要好好学一学图文算式了,欢迎你下次再来.”小朋友们,上面的题你会吗? 【巩固】求下面图形所表示的数. 【例 4】和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各代表一个数,你知道它们是几吗? 【巩固】根据下面算式,算出△、○、□各表示几?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6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 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加、减法算式 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3)乘法和除法。积的变化。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 算法。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大数目估算。算盘或计算器的介绍。[注①:例如:估计一个剧场有多 少坐位,一块地有多少禾苗。②: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 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5)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三步计算的式题。 (6)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 法。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 关系。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7)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 较。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加法和减法。 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量与计量 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时计时法。角的度量。面积单位。(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射线。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 [注: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下同)。这些内容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数据整理。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 均数。 (五)应用题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 题。

二年级奥数等量代换带答案

二年级奥数等量代换带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

二年级 2009年2月7日 例1. 10×2=20 40÷4=10 例2. 如果10只兔子可以换2只羊,9只羊可以换3头猪,8只猪可以换2头牛, 那么2头牛可以换( 120 )只兔子。 1牛=4猪 1猪=3羊 1羊=5兔 5×4×3×2=120 例3. 10支同样的铅笔和6支同样的圆珠笔价钱相等,4支同样的圆珠笔和3支同 样的钢笔的价钱相等。那么40支铅笔的价钱与( 18 )支钢笔的价钱相 等。 10铅=6圆→40铅=24圆 4圆=3钢→24圆=18钢 40÷10=4 4×6=24 24÷4=6 3×6=18 例4. 4个苹果+1个菠萝=16个桃子的质量,4个桃子+2个苹果=1个菠萝的质 量,1苹果的质量= ( 2 )个桃子的质量 4桃+2苹=16桃-4苹 6苹=12桃 1苹=2桃 例5. 三层玩具总价63元,每层架上玩具的价钱一 样。 一辆汽车( 6 )元, 一架飞机 ( 3 )元。 63÷3=21(元) 1个小熊=3架飞机 1辆汽车=2架飞机 飞:21÷(3+2×2)=21÷7=3(元) 汽:3×2=6(元) 例6. 妈妈买来大米2袋,面粉4袋,共重20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 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 50 )千克。 2米+4面=200千克 1米=2面 2米+2米=200千克 200÷4=50 练习: 1. (54-18)÷3=12 (18-12)÷2=3 2. 已知:□□=○○○○ ○=△△△△△ 211 3

求:(1)□+○=( 3 )个○ (2)□+□+○=( 25 )个△5×5=25 (3)□□-○○○=( 5 )个△ 3. 小羊说:“3只小狗和我一样重。”小狗说:“2只白兔和我一样重。”白兔 说:“4只小鸡和我一样重。”那么一只小羊和( 24 )只小鸡一样重。 1羊=3狗 1狗=2兔 1兔=4鸡 3×2×4=24 4. 已知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 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13李=2苹+1桃 1桃=4李+1苹 13李=2苹+4李+1苹 1苹=3李 1桃=4+3=7李 5. 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大木箱、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 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那么每个木箱可装(60)双球鞋,每个纸箱可装(30)双球鞋。 2木+6纸=300 1木=2纸 木:30×2=60(双) 10纸=300双 纸:300÷10=30(双)

四年级奥数教程数码问题

数码问题 1.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如果这个数加上4,所得的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就相同.求这个两位数, 2.一个四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增加5,得到一个新四位数,新四位数比原四位数的4倍还多5.那么原四位数是多少? 3.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这个数加上7,则两个数字就相同.求这个两位数. 4.几百年前,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那年年份的四个数字各不相同,它们的和等于16.如果十位数字加1后的十位数字恰好等于个位数字的5倍,那么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是在公元年.

5.一个数减去120,小芳计算时错把百位数与个位数上的数字互换了,结果得117.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6.5个连续自然数之和为105,求这5个自然数. 7.一个数加上132,小田计算时,错把这个数的百位与个位数字互换了,结果得486.正确的和应是多少? 8.有两个数:515、53,将第一个数减去11,第二个数加上11,这算一次操作,那么操作次后,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相等.

9.一本辞典其有500页,编印页码1,2,3,4,…,499.500.问:数字1在页码中共出现了多少次? 10.在小于30的质数中,加3以后是4的倍数的是几?(第九届“希望杯’’初赛第3题) 11.一本故事书共188页,给这本书编上页码需要多少个数码? 12.一个两位数,其两个数字之和是9,两个数字之差是1,且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1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如果这个数减去7,则两个数字就相同.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14.一个数减去1 23,小张计算时错把百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互换了,结果得114.正确得数是多少? 15.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2倍,如果把个位上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小36.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16.4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52,求这4个连续奇数各是多少?一个两位数,其数字和是10,如果此数加上36,则两个数字的位置交换.求原来的两位数. 17.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00,求这5个数的数字之和是多少?

幼升小奥数等量代换合辑

1、 利用生活的相等关系进行推理,并进行等量代换 2、 通过等量代换思想学习图文算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3、 在代换中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相等的量,如平衡的天平、平衡的跷跷板两边的重量相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相等的关系进行推理,进而可以等量代换,找到答案.这一节课我们就引导学生来学习等量代换中推理的方法,让学生能对较复杂的物体进行代换,在代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模块一、看的见的等量代换 【例 1】 看下图,右边要站几只小鸟跷跷板才能平衡. 【解析】 1只小兔的重量等于6只鸟的重量,右边要放6只鸟,跷跷板才能保持平衡. 【巩固】 下图中第三个盘子应放几个小方块才能保持平衡? 【解析】 1个香蕉的重量=3个方块的重量,右边要放3个方块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巩固】 下图中0,1,2,3,4,5,6,7,8,9十个兄弟玩跷跷板,8和6先坐在一头,让哪两个兄弟 坐在另一头,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解析】 右边8+6=14,左边只能放9和5,9+5=14. 【巩固】 一个苹果等于()个草莓.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2-1 等量代换

【解析】一个苹果等于4个草莓. 【巩固】第三个盘子应放几个玻璃球才能保持平衡. 【解析】第三个盘子应放6个玻璃球才能保持平衡. 【例2】水果兄弟们也组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文算式,它们各代表一个数,你能猜出它们各代表几吗? 【解析】这是一个很基础的题,通过这个题的练习,可让学生初步掌握代换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1)因为,所以,又因为3+3+3=9,所以=3. (2)根据,想12+8=20,那么可以推出,因为4+4=8,所以可以得出一个=4. (3)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得出=5+5+5+5=20. (4)根据得,观察算式, 就相当于没加也没减还得0,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25. 【巩固】下面的花朵各表示什么数? 【解析】=9,=3. 【巩固】有一天,小狗老师要在动物学校挑选队员参加数学竞赛,小松鼠很高兴也跑来了.小狗老师说:“那我就来考考你!你把下面的题做对了就可以参加了.”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教材

第一课时等量代换 第一站:倒酒 例1:群宴时,曹丞相让曹冲给大家倒酒。于是,曹冲就把720毫升酒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小杯和大杯各可以装多少毫升酒 思路点拨:一个大杯的容量可以换成3个小杯,“把720毫升酒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就可以替换成“把720毫升酒倒入()个小杯”。 尝试解答: 第二站:奖赏 例2:曹操为了把宴会搞得更加隆重,他对每个大臣都进行了赏赐。他给每个文官奖励4只羊,每个武官奖励2头猪。如果6只同样的小猪和18只同样的小羊总共价值648文钱,且2只小猪和三只小羊的价钱相等。问:每只小猪和每只小羊各是多少文钱 思路点拨:已知2只小猪和3只小羊的价钱相等,如果把小猪替换成小羊,那么6只小猪的价钱= 只小羊的价钱。 尝试解答: 第三站:取剑 例3:宴会结束后,曹操把曹冲带到一个藏宝室。曹操对曹冲说:“这里有很多宝剑和宝刀,你可以任选一样,但得回答我的一个问题。”曹冲说:“没问题!”

思路点拨:把两组条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多两银子,是因为第一组比第二组多了把宝剑的价钱。 尝试解答: 大胆闯关 1、曹冲把40个同样质量的苹果和5个同样质量的西瓜一起称了一下,一共重12千克,并且每个西瓜的质量是每个苹果质量的8倍。问每个苹果和每个西瓜各重多少克 2、一个大臣先取出5个同样质量的橙子和6个同样质量的梨子,一共重3120克;又取出5个同样质量的橙子和9个同样质量的梨子,一共重4080克。你知道每个橙子和每个梨子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克吗

3、曹冲用大小两种车运石头,大车运了9次,小车运了10次,一共运了132吨,大车3次运的石头等于小车4次运的石头。大、小车的载重量各是多少吨 4、小强在3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乒乓球,正好是98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6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5、同学们去公园划船,如果租6条大船和4条小船可坐52人,如果租4条大船和4条小船则可坐40人,那么每条大船坐多少人

(完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

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四年级奥数(40讲)《举一反三》第39讲 盈亏问题

第39讲盈亏问题 一、专题简析: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问题:一定数量的物品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多一些,物品就不够;每人少一些,物品就有余。盈亏问题就是在已知盈亏的情况下来确定物品总数和参加分配的人数。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1)(盈+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2)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 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 例1:一个植树小组植树。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这个植树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 练习一 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

2、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6人,则16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8人,则多出10个床位。问宿舍多少间?学生多少人? 例2: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4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 练习二 1、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如果每瓶插8朵,则缺少15朵;如果每瓶改为插6朵,则缺少1朵。求花瓶的只数和月季花的朵数。 2、王老师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发图画纸。如果每人发5张,则少32张;如果每人发3张,则少2张。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名同学?王老师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例3:有一些少先队员到山上去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16棵,还有24棵没种;如果每人种19棵,还有6棵没有种。问有多少名少先队员?有多少棵树? 练习三 1、小虎在敌人窗外听里边在分子弹:一人说每人背45发还多260发;另一人说每人背50发还多200发。有多少敌人?多少发子弹? 2、杨老师将一叠练习本分给第一小组的同学。如果每人分7本,还多7本;如果每人分8本则正好分完。请算一算,第一小组有几个学生?这叠练习本一共有多少本?

最新四年级奥数教程(完美修复版本)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3讲高斯求和 第4讲 4,8,9整除的数的特征 第5讲弃九法 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 第7讲找规律(一) 第8讲找规律(二) 第9讲数字谜(一) 第10讲数字谜(二) 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第12讲年龄问题 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 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 第16讲数阵图(一) 第17讲数阵图(二) 第18讲数阵图(三) 第19将乘法原理 第20讲加法原理(一) 第21讲加法原理(二) 第22讲还原问题(一) 第23讲还原问题(二) 第24讲页码问题 第25讲智取火柴 第26讲逻辑问题(一) 第27讲逻辑问题(二) 第28讲最不利原则 第29讲抽屉原理(一) 第30讲抽屉原理(二)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 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 速算法。 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 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分析与解: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相加既繁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现,这些数 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基准”,比如以“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6,-2,-3,3,11,-6,12,-11,4,-5,其中“-”号表示这个数比80小。于是得到 总和=80×10+(6-2-3+3+11- =800+9=809。 实际计算时只需口算,将这些数与80的差逐一累加。为了清楚起见,将这一过程表示如下: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年级修订稿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年级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课程标准总纲是什么? 悬赏分:30 |解决时间:2009-3-10 13:58 |提问者:偶林鱼 最佳答案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其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与现行的指导纲要(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相比有哪些不同呢?在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理解了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并对信息技术新课标有了较深的认识,下面就把我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献给大家分享并恳请指正。 一、课程目标 (1)《指导纲要》将小学、初中、高中合在一起,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2)《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它标志着信息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信息素养四个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三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三年级奥数(等量代换)

三年级奥数(等量代换) 【专题简析】 “等量代换”是解数学题时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即两个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当年曹冲称象时,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因为只有当大象和与一船石头重量相等时,两次船下沉后被水面所淹没的深度才一样,所以称大象的重量只要称出一船石头的重量就可以了。 在有些问题中,存在着两个相等的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用一个未知数量代替另一个未知数量,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这就是等量代换的基本方法。 【典型例题】 【例1】看图填空。 同学们知道天平吗?天平能称出物体的重量,也能比较天平两边物体的轻重。如果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两边一样重。 上图中,()个苹果的重量=()个桔子的重量。 【例2】看图填空。 一本书的价钱`=()枝笔的价钱。 【例3】想一想,1个梨的重量等于几个草莓的重量? 【试一试】 1.

2.看图填空,1个□=( )个△。 【例4】如果一只乒乓球重8克,那么一只足球重多少克? 【试一试】 1.一个苹果重100克,1个菠萝重多少克? 2. 1只猴子重量=2只兔子重量 1只兔子重量=3只小鸡重量 已知1只小鸡重200克,1只猴子重多少克? 【例5】想一想,1只白皮球的重量等于几只黑皮球的重量? 一个 =( )个

【试一试】 1.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几个桃子的重量? 2.1只兔子的重量+1只猴子的重量=8只鸡的重量 3只兔子的重量=9只鸡的重量 1只猴子的重量=?只鸡的重量 【※例6】四种水果各重多少千克? 【※试一试】 1.已知: 1只鸡的重量+1只猴的重量=1500克 1只猴的重量+1只鸭的重量=1800克 1只鸡的重量+1只鸭的重量=1300克 求三种动物每只各重多少克? 2. 已知: 1筐苹果的重量+1筐橘子的重量=90千克 1筐橘子的重量+1筐香蕉的重量=140千克 1筐苹果的重量+1筐香蕉的重量=150千克 求三种水果每筐各多重? 【※例7】 用3个鹅蛋能换9个鸡蛋,2个鸡蛋能换4个鸽子蛋,用5个鹅蛋能换多少个鸽子蛋? 【※试一试】 1. 20个桃子可换2个香瓜,9个香瓜可换3个西瓜,8个西瓜可换多少个桃子? 苹果、桃、菠萝 630克 梨、桃、菠萝 730克 苹果、桃、梨 330克 苹果、梨、菠萝 800克

三年级奥数等量代换

第10讲 等量代换 小朋友们一定都知道曹冲(曹操的小儿子)称大象的故事吧。曹冲用一条船,让大象先上船,看船被河水水面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再把这条船装上石块,当船被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判断:船上的石块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为什么大象的重量可以换成一船石块的重量呢?因为两次船下沉后被水成所淹没的深度一样。只有大象与一船石头一样重(重量相等)时,船才会被淹没得一样深。 “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 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例题与方法 例1. △+△+○=25 ○=△+△+△ △=? ○=? 例2.根据下图,求最大的球的克数。 例3.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的球鞋一样多,想一想;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例4.如右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求出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 H 5厘米 7厘米

例1.如右图,仪器架分三层。上层放1个大瓶和1个中瓶,中间放1个中瓶和4个小瓶,下层放6个小瓶。已知每层放的药水量一样多的。已知这个仪器架上存 放的药水共36升。大瓶和中瓶中存放的药水共有多少升? 例2.如果鱼尾重4千克,鱼头重量等于鱼尾加上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重量等于鱼头加鱼尾的重量。问这条鱼有多少千克? 练习与思考 1.○+○+○+△+△=14 △=○+○ ○= ,△= 。 2.古代一个国家,1头猪可换3头羊,1头牛可换10头猪。 1头牛可换头羊, 90头羊可换头牛。 3.如下图,1个□= 个○。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一年级(每周4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认识小括号。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

四年级奥数教程答案

四年级奥数教程答案 【篇一:四年级奥数教程】 >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 解:选基准数为450,则 - 1 - 累计差=12+30-7-30+23-21+18-11+25+11=50, 答:平均每块麦田的产量为455千克。 求一位数的平方,在乘法口诀的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86,78,77,83,91,74,92,第2讲 速算与巧算(二) 69,84,75。 第3讲高斯求和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第4讲 4,8,9整除的 数的特征分析与解: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第5讲弃九法直接 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相加既繁 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第7讲找规律(一)第8讲找规律(二)第9讲数字谜(一)第10讲数字谜(二)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 总问题第12讲年龄问题 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第16讲数阵图(一)第17讲 数阵图(二)第18讲数阵图(三)第19将乘法原理第20讲加 法原理(一)第21讲加法原理(二)第22讲还原问题(一)第23讲还原问题(二)第24讲页码问题第25讲智取火柴第26讲 逻辑问题(一)第27讲逻辑问题(二)第28讲最不利原则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 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 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 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现,这些数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 数作“基准”,比如以“ 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

(完整版)小学奥数等量代换

§第1讲等量代换 ★★知识大串讲 ◆“等量代换”的方法:两个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 ◆解题技巧: ╃╊名题诠释 例1(A组基础篇) 已知一只狗重8千克,请你根据下图推出一只小猴和一只小兔共重多少千克。 练习:1.1头猪可以换3只羊,1只羊可以换2只狗,1只狗可以换4只兔子,1头猪可以换几只兔子? 2.已知20只鸡可以换2条狗,6条狗可以换2头猪,10头猪可以换2头牛。 那么,5头牛可以换多少只鸡? 例2 (B组能力篇) 已知3个苹果的重量加上一个梨子的重量等于14个桔子的重量,6个桔子的重量加上 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梨子的重量。问:1个梨子的重量等于多少个桔子的重量? 练习: 如右图,阴影部分BDFE是正方形,求长方形ACGH的周长。

例3 (B组能力篇) 买6千克荔枝和8千克桂圆,共付312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荔枝的单价是多少元?桂圆的单价是多少元? 练习: 甲、乙二人共同生产一种零件,甲生产了8小时,乙生产了6小时,一共生产了312 个零件。已知乙5小时的工作量等于甲2小时的工作量。甲生产了多少个零件?乙生 产了多少个零件? 例4 (B组能力篇) 李老师买了3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皮球。他们用的钱都相等。5个足球相当于几个皮球的价钱? 小升初名题再现(C组提升篇) 1、甲、乙两数之差是180,如果将乙数的小数眯向右移动一位就与甲数相等。甲、乙 两数各是多少? 2、如果鱼尾重4千克,鱼头重量等于鱼尾加上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重量等于鱼头加 鱼尾的重量。问这条鱼有多少千克? 3、有1元、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19张,总金额为70元,其中5元的张数是10元的2倍,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小学奥数 等量代换专题训练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是小学奥数中非常容易出现的题型,它可能以加减乘除的等式出现,也可能以竖式出现,甚至是通过应用题来展现。然而不管怎样的方式,都离不开等量代换这一概念,所谓万法不离其中,就是这个道理。 例题: 1、○+○+○=9,□+□+□+□=20 ○+□=() 2、※+※+※=12,○+○+※=16,○×※=() 3、○□□ + □—○ □○() 4、想一想,括号里填几? ○×□=24 ○+□=11 ○-□=() 5、已知 ○※ + ※○ ○○△ 求※+○+△=() 6、下面算式中图形表示一个数,想一想,表示几? □×□=□+□ □=() 7、如果10只兔子可以换2只羊,9只羊可以换3头猪,8只猪可以换2头牛,那么2头牛可以换()只兔子。 8、10支同样的铅笔和6支同样的圆珠笔价钱相等,4支同样的圆珠笔和3支同样的钢笔的价钱相等。那么40支铅笔的价钱与()支钢笔的价钱相等。

等量代换(练习题) 1、已知○+○+○+○+○+○=24,○×※=8,求○+※=() 2、已知△×△=4,□÷2=5,求□-△=() 3、○+○=10,○×○×□=50,○-□=() 4、※+○=12,※-1=10,※×○=() 5、已知☆☆□□ ×○+ ○+ □□ ☆○0 则☆--○=()※※○则:□-※-○=() 6、已知:○※※○○ + ※○-- ○×○- □ 6 6 ○□○□ 则:※×○=()则:○+□=() 7、※×□×○=※+□+○ ※=()□=()○=() 8、想一想括号里填几? ○×□=12,○×○=16 ○+□=() 9、小羊说:“3只小狗和我一样重。”小狗说:“2只白兔和我一样重。”白兔说:“4只小鸡和我一样重。”那么一只小羊和()只小鸡一样重。 10、已知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那么()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1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大木箱、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那么每个木箱可装()双球鞋,每个纸箱可装()双球鞋。 12、妈妈买来大米2袋,面粉4袋,共重20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千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44858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 位间的十进关系。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 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3)乘法和除法。积的变化。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数 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大数目估算。算盘或计算器的介绍。[注①:例如:估计一个剧场有多少坐位,一 块地有多少禾苗。②: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 适当年级。] (5)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三步计算的式题。 (6)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读法 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除和有余 数的除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7)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 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加法和减法。加法运算定律推广 到小数。 (二)量与计量 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时计时法。角的度量。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射线。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 [注: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下同)。这些内容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数据整理。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六)实践活动 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假期里,学生小组组织一次考察活动,根据预算,每人需交纳活动费多少元。 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 写多位数。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