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外壳模具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90.50 KB
- 文档页数:56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仪表外壳”成型模具设计设计者: 王炜东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 241020设计时间: 2012.6.15指导老师: 李成凯学号:07目录一.塑件成型工艺卡 (4)二.塑料的工艺性设计 (5)2.1该制件的材料分析 (5)2.2.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6)2.3塑件结构工艺分析 (6)三.编制塑件成型工艺参数 (6)四.初步选择注射成型设备 (7)4.1根据最大注射量初选设备 (7)4.2依据最大锁模力初选设备 (7)五.分型面的确定与浇注系统的设计 (8)5.1确定型腔数目及布置 (8)5.2选择分型面 (9)5.3浇注系统的设计 (10)六.注射模具结构类型及模架的选用 (12)6.1确定模架组合形式 (12)6.2确定模仁大小 (13)6.3模架的确定和标准模架的选用 (13)6.4确定C板(垫块)的厚度 (13)6.5选择模架内型 (14)6.6检验所选模架 (14)七.成型零件的设计 (15)7.1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5)7.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5)八.设计注射模具调温系统 (18)8.1冷却水体积流量 (18)8.2冷却管道直径的确定 (19)8.3冷却系统结构 (19)九.推出机构的设计 (19)9.1推出机构设计原则 (19)9.2计算推出力 (20)9. 3推出机构的导向与复位 (21)9.4推出机构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制造 (21)9.5推杆的位置与布局 (23)设计题目1:“仪表外壳”成型模具设计仪表外壳塑件图塑件技术要求:1.材料:ABS2.生产批量:中等批量3.未注公差:取MT5级精度设计要求:(1)编制模塑成型工艺规程(即填写“塑件成型工艺卡”)(2)绘制塑件注射模总装图(A3图纸1张)(3)绘制该模具凸模、凹模的零件图各一套(A3图纸多张)(4)编写完善模具设计说明书(按A4打印纸装订)一.塑件成型工艺卡塑件成型工艺卡二塑料的工艺性设计2. 1,该制件的材料分析该制件为仪表外壳,宜采用热塑性塑料用注射模进行生产。
仪表盖注射模具设计通过塑料仪表盖零件特点分析,介绍了塑料仪表盖注射模设计过程。
从型腔数量和布局的确定、注射机选择、浇注系统设计、模板及其标准件的选用、推出机构的设计、成型部件的设计等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应用CAD技术,进行了注射模具设计,阐述了模具设计过程,绘制了模具图。
标签:塑料仪表盖注射模具浇注系统1塑料的工艺性设计如图1所示为塑料仪表盖。
技术要求:①塑件不允许有裂纹、变形缺陷;②脱模斜度30”;③未注圆角R1。
材料为PP。
该塑件为回转体,顶部设有孔设计时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各项性能,还要注意浇注系统的设计,并且推出件要设计严谨。
壁厚相对均匀,设计合理,且符合最小壁厚的要求,末端有3mm的台阶,做型心应注意设计间隙要求,该塑件结构较典型。
2注射成型机的选择通过计算得到塑件的体积为:V塑件=39601mm3。
PP材料ρ=0.90-0.91g/cm3,根据塑件形状及尺寸,采用一模两件的模具结构。
W总=ρV塑件=39601×0.90×10-3=35.64g又有V塑件=0.8V初步计算选螺杆式注射机XS-ZY-250。
注射机XS-ZY-250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3浇注系统的设计注射模具浇注系统是指熔体从注射机的喷嘴开始到型腔截止流经的通道,他们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等几部分组成。
主流道为圆锥形,上部直径与注射机喷嘴配合,查表得知XS-ZY-250型注射机的喷嘴有关尺寸为:①喷嘴孔直径d0=Φ6mm。
②喷嘴球半径R0=18mm。
③模具浇口套主流道小端直径为:d=d0+0.5=6.5mm。
④模具浇口套主流道球面半径为:R=R0+1=18+1=19mm。
侧浇口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于型腔的侧面充模,其截面形状多为矩形狭缝,调整其截面的厚度和宽度可以调节熔体充模时的剪切速率及浇口封闭时间。
冷料穴一般开设在主流道对面的动模板上。
端部为Z字形和拉料杆的形式,开模时主流道凝料被拉杆拉出,具体数据如图2和3所示:4成型零部件设计型腔是成型塑件外表面主要零件,主型芯是成型其主体部分内表面零件。
汽车仪表盘装饰面板注塑模设计及其工艺参数优化摘要:近年来,汽车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逐步加快,汽车厂家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要不断推出新的车型或使用新的部件。
在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刺激下,中国汽车模具也迅猛发展,逐渐从中低端向高端市场发展,汽车模具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薄膜材料,对仪表盘外壳进行模外装饰(OMD)贴膜,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成型过程进行模拟仿真,获得了薄膜厚度的分布及其在x、y方向变形分布,分析了影响薄膜成型的因素。
以成型后薄膜厚度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及其在x、y 方向变形量的标准偏差同时最小为目标,采用试验设计(DOE)中的正交数组法对其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
汽车仪表盘装饰面板注塑模设计及其优化工艺也十分重要,本文从优化汽车仪表盘的装饰面板出发,深入探讨装饰面板注塑模设计及其公艺优化参数。
关键词:汽车仪表盘;装饰面板;塑模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引言汽车仪表板总成是汽车内饰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配件中,所有与仪表板相关的零件统称仪表板总成。
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组成正副仪表板,仪表板总成是汽车最大的一个总成系列。
在汽车内饰件中,仪表板是集安全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于一体的部件,汽车仪表板一般分为硬质与软质两种,随着安全气囊的安装,软质仪表板已失去对人的安全性要求,因此只要外观质量得到保证,采用低成本的硬质仪表板是完全可行的。
一、塑件外观要求与结构分析1.1在现代社会,汽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汽车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还要求汽车外饰内饰的和谐统一,满足审美要求。
汽车的内饰主要由塑料件构成,因此汽车注塑模具的质量是影响汽车内外饰的重要因素。
模具结构根据汽车仪表板中央装饰件的结构特点与外观要求,模具采用热流道浇注系统。
塑件由于尺寸大,形状复杂,模具分型面高低落差大,熔体填充困难。
仪表外壳模具设计范本(doc 43页)编号:GIT-QI-A6-27XXXX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仪表外壳注射模具设计系( 院):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 2016届模具设计与制造1班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 完成日期:2016.2.297.28XXXXXXXXXX(论文)任务书编号:GIT-QI-A6-28姓名XXX学号XXXX毕业届别2016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仪表外壳注射模具设计指导教师XXXX学历XX职称高级工程师具体要求:一、仪表外壳注射模具技术要求二、设计成果要求1.模具3D分模图;2.模具2D装配图;3.模具2D零件图4张以上;4.拆解1-2个电极;5.设计说明书;6.型腔刀路设计。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开题报告书编号:GIT-QI-A6-29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1)、(2)均要填,如AY、BX等。
7.30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编号:GIT-QI-A6-30注:本表由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方案和实际指导情况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附在设计(论文)的封底之前目录1、绪论1.1、前言 (1)1.2、我国模具行业发展概述 (2)2、CAD在注塑模具行业中的应用 (5)2.1、CAD发展概况 (5)2.2、注塑模CAD内容 (6)3、注塑工艺分析及成型方法简介 (9)3.1、塑件(仪表外壳)分析 (9)一、塑件 (9)二、塑料名称 (9)三、生产纲领 (10)四、塑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分析 (10)3.2、材料AB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10)一、注射成型过程 (10)二、材料ABS的注塑成型参数 (11)三、材料ABS性能 (12)4、模具设计 (14)4.1、拟定模具结构设计 (14)一、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14)二、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15)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5)四、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16)4.2、浇注系统、关键零部件设计 (21)一、......................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21二、.................................... 分型面设计 24三、.................................. 成型零件设计 25四、................................ 排气系统的设计 26五、..............................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26六、................................ 脱模机构的设计 304.3、模架的确定 (33)5总结5.1、模具设计过程体会 (35)5.2、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设想 (35)1绪论1.1前言作为工业生产基础工艺装备的模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模具技术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章制品工艺分析本制品为仪表盖塑料体,带有两空,本不是很复杂,但由于公差使得制作稍有困难。
其塑件的图形如下所示:图1. 塑件图制品工艺分析:本制品的原材料为ABS 。
ABS 是三元共聚物,因此兼有三种元素的共同性能,使其具有“坚韧、质硬、刚性”的材料。
ABS 树脂具有较高冲击韧性和力学强度,尺寸稳定,耐化学性及电性能良好,易于成形和机械加工等特点。
此外,表面还可镀铬,成为塑料涂金属的一种常用材料。
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燥。
流动性中等,溢边料0.04mm 左右。
料温对物性影响较大、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50℃左右),对要求精度较高塑件模温宜取50~60℃,要求光泽及耐热型料宜取60~80℃。
一般用柱塞式注射机时料温为180~230℃,注射压力为100~140Mpa,螺杆式注射机则取160~220℃,注射压力为60~100MPa。
其熔化温度为210~280℃,密度为1.03~1.07 。
避免因尖角引起的应力集中,改善流动充模特性,制品内外表面的交接转折处都设计成了圆角,且圆角半径为R2—R3。
第三章工艺方案分析及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3.1工艺方案分析比较及选择塑料加工的基本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压塑成形、传递成形、注塑成形、挤出成形、吹塑成形、热成形、铸塑成形。
根据成形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生产制品。
下面对两种主要的加工方案做个分析比较。
方案1:采用注射成形注射成形是将粉状塑料从注射机料斗送入已加热的料筒,经加热熔融后,受柱塞或螺杆的推动,熔融塑料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快速注入闭合塑模中,经冷却(热塑性塑料)定型或加热(热固性塑料)定型后,开启模具取出制品。
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都可以用注射成形。
方案2:采用传递成形传递成形是将一定量的塑料压塑粉或料坯放到料室中加热熔融,然后用柱塞(或称压柱)对加料室内塑料熔体加压将料块快速压入已闭合的热型腔内,当熔体充满型腔后,再经适当保压和固化,即可取出制品。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仪表盖注射模具设计系、部:机械工程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班完成时间:摘要注射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是现代生产制造行业的核心,在大多数国家,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制造技术先进与否的关键。
本设计以目前最先进的三维高端软件Pro/e为核心,实现对仪表外壳的三维造型。
通过对仪表外壳的工艺、材料分析,选用适当的注射机,并拟定合理的注射成型工艺方案。
在模具设计中,采用一模四腔的布局。
并通过对分型面、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顶出脱模机构、冷却系统的设计,选用适合的标准模架及标准件,完成对仪表外壳的一套完整的模具设计方案。
另外,为得到合格的塑件制品,在模具加工前,在计算机上对整个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CAE)分析,帮助分析潜在的问题,优化模具结构、工艺参数,以便及时修改制件和模具设计。
结果表明,同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CAE技术无论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越性。
关键词:注射模具;三维造型;CAE分析ABSTRACTInjection mold is an important tooling for industry products ,it i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n most countries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ve become the keywords of measuring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Based on the present advanced 3D software Pro/E , This paper realized the 3D modeling for the instrument shell, analyzed the process and material of instrumentr shell, choosed the proper injection machine ,and roughcast reasonable injection mold design scheme .In the design process ,it used the configuration of four cavity in one plate and architecture of there-plate mould base. And through designing the parting line , running gate system, modeling parts , ejection stripping mechanism , cooling system , choosing adaptive standard mould base and standard parts ,it finished the whole mold design scheme for the Micromotor shell。
仪表盖注射模具设计摘要注射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是现代生产制造行业的核心,在大多数国家,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制造技术先进与否的关键。
本设计以目前最先进的三维高端软件Pro/e为核心,实现对仪表外壳的三维造型。
通过对仪表外壳的工艺、材料分析,选用适当的注射机,并拟定合理的注射成型工艺方案。
在模具设计中,采用一模四腔的布局。
并通过对分型面、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顶出脱模机构、冷却系统的设计,选用适合的标准模架及标准件,完成对仪表外壳的一套完整的模具设计方案。
另外,为得到合格的塑件制品,在模具加工前,在计算机上对整个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CAE)分析,帮助分析潜在的问题,优化模具结构、工艺参数,以便及时修改制件和模具设计。
结果表明,同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CAE技术无论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越性。
关键词:注射模具;三维造型;CAE分析ABSTRACTInjection mold is an important tooling for industry products ,it i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n most countries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ve become the keywords of measuring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Based on the present advanced 3D software Pro/E , This paper realized the 3D modeling for the instrument shell, analyzed the process and material of instrumentr shell, choosed the proper injection machine ,and roughcast reasonable injection mold design scheme .In the design process ,it used the configuration of four cavity in one plate and architecture of there-plate mould base. And through designing the parting line , running gate system, modeling parts , ejection stripping mechanism , cooling system , choosing adaptive standard mould base and standard parts ,it finished the whole mold design scheme for the Micromotor shell。
仪表盖注塑模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仪表盖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注塑模具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注塑模具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注塑模具的基本构成和分类;2.掌握注塑模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熟悉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和流程;4.掌握注塑模具的维护和故障处理方法。
5.能够运用注塑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6.能够分析和解决注塑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问题;7.能够进行注塑模具的安装、调试和维护;8.能够编写注塑模具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对注塑模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遵守生产纪律和安全生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注塑模具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实际应用。
1.注塑模具的基本原理:注塑模具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基本构成;2.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设计要点;3.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加工工艺、模具装配工艺;4.注塑模具的实际应用:模具在塑料制品生产中的应用、模具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注塑模具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注塑模具在生产中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熟悉注塑模具的制造工艺和操作规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注塑模具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注塑模具专业书籍,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采用图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4.实验设备:准备注塑模具设计软件、实验设备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如图1所示塑件为某仪表外壳,材料ABS,壁厚2mm,批量生产。
分析塑件的工艺性能,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
图1仪表外壳塑件图一.塑件的工艺分析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如下表一所示:2.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此塑件有三个尺寸有精度要求,分别是66+0.34.46+0.26.18-0.18均为MT12级塑料件精度,属于中级偏高级的精度等级,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严格保证这三个尺寸精度的要求。
其余尺寸无特殊要求,为自由尺寸,可按MT5塑料件精度查取公差值。
3.塑料件质量分析:该塑件是某仪器外壳,要求外表美观、无斑点、无熔接痕,表面粗糙度可取Ra1.6,而塑件内部没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
4.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此塑件外型为方形壳类零件,腔体为8mm深,臂厚均为2mm,总体尺寸不大不小,塑件成型性能良好;塑件的两边各有一个对称的类三角凸起标记,高0.2mm,同样要求轮廓清晰,成型它的模具工作零件可用电火花成型加工,相应的要设计出它的电极。
二.成型设备的选择与模塑工艺参数的编制1.计算塑件的体积根据零件的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直接可查询到塑件的体积为V1=9563.66mm3浇注系统的体积:V2=1551.52mm3一次注塑所需的塑料总体积为:V1+V2=11115.18mm3五.注塑机的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HS120A V注塑机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1.注塑量的校核如前所述,塑件与浇注系统的总体积为V=11115.18mm3=11.1cm3远远小于注塑机的标称注射量200cm32.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由装配图可知模具的闭合高度:M闭=185mm,最小高度Hmin=152mm,最大装模高度Hmax=380mm,能够满足Hmin≤H闭≤Hmax的安装条件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该模具的外形尺寸为:200*150,注射机模板最大安装尺寸为390*410,故能满足安装要求;模具定位圈的直径为φ100=注射机定位孔直径φ100,符合安装要求;浇口套的球面半径R8>喷嘴球头半径R6,符合要求;浇口套小端孔径φ3.5>喷嘴孔直径φ3,符合要求。
题目:塑料仪表盖注射模设计说明书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号:设计:指导:二00七年元月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二模具结构设计三成型零部件四侧向分型与推出机构的设计五模具零件的加工六参考文献七心得体会一.零件的工艺分析1.塑件的有关分析结构特点:该塑件大体是一个2mm厚的壳体,由于该塑件较小,采用一模多腔比较合适。
塑件的体积 =2.8cm³塑件的密度 =1.02~1.05kg/cm³塑件的重量 =3g所用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共聚物(ABS)工程材料2.ABS塑料基本特性: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而成的。
这三种组分的各自特性,使ABS 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丙烯腈使ABS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及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坚韧,苯乙烯使它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染色性能。
ABS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形的塑料件有较好的光泽。
密度为1.02~1.05g/cm³。
ABS有极好的抗冲压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
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
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
其缺点是耐热性不高,连续工作温度为70°C左右,热变形温度为93°C 左右。
耐气候性差,在紫外线作用下变硬变脆。
主要用途:ABS广泛用于水表壳、纺织器材、电器零件、文教体育用品、玩具等。
成型特点: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比较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浇口对流道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及收缩率影响极小。
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C,要求塑件光泽和耐用时,应控制在60~80°C。
(具体参数见下页)3. 产品工艺性与结构分析(1) 尺寸的精度塑件的尺寸公差推荐值参考《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的2-17,塑件的精度等级参考表2-18。
仪表外壳模具设计一课程设计仪表外壳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2目录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1.塑料的原材料分析 (3)2.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分析 (3)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3)二.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1.分型面的选择 (3)2.型腔数量及其型腔的排列 (3)3.型芯及型腔的确定 (4)4.浇注系统的设计 (4)5.排气系统的设计及其模温的调节 (5)6.推出脱模结构的选择 (5)7.标准模架的选择 (5)三.成型零件工件尺寸的计算1.有公差要求的尺寸 (6)2.无公差要求的尺寸 (8)四.校核注射机的有关参数1.HTW90注射机的主要参数 (8)2.注射量及锁模力的校核 (9)3模具安装部分的相关尺寸 (9)4................................................................................................................................... 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10)5 .顶出部分的校核 (10)五.附件1.塑件的二维工程图2.模具的型腔及型芯的三维图及二维工程图3.模具总装图一.塑件的工艺性的分析1.塑件原材料分析选用ABS为塑件的原材料。
ABS外观为不透明呈象牙色粒料,属于通用性热塑性塑料,其成形性较好,流动性也较好;成型性收缩率较小(通常为0. 3~0・8);比热容较低,在料筒中塑化效率较髙。
在模具中凝固较快, 成型周期短;但吸水性较大,成型前必须充分干燥,可在2.该塑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只有3个尺寸有精度要求,其余均为MT2 级塑件精度,其余均为自由尺寸,按MT5级塑件精度取公差。
塑件表面要求美观•无斑点•无熔接痕,表面粗糙度取Rai. 6,塑件内部没有较高要求。
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塑件的尺寸不大,外部结构比较复杂,基本外形比较规则,只有上表面有4个突起,不需要侧抽结构。
摘要仪表壳体零件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
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Abstractshell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drilling fixture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and fixture three. In process design should first of all parts for analysis, to understand part of the process to design blank structure, and choose the good parts machining datum, design the process routes of the parts; then the parts of each step in the process to the size calculation, the key is to determin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dosage of each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then the special fixture, the fixture for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 such as the connecting part positioning devices, clamping element, a guide element, fixture and machine tools and other components; positioning error calculated by the analysis of fixtur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and will design.Keywords: process, cutting dosage, clamping, position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1章序言 (1)第2章零件的分析 (2)2.1零件的形状 (2)2.2零件的工艺分析 (2)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3)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3.2 基面的选择 (3)3.3 制定工艺路线 (3)3.3.1 工艺路线方案一 (4)3.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5)3.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6)3.4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7)3.4.1 机床选用 (7)3.4.2 选择刀具 (7)3.4.3 选择量具 (7)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第4章钻孔夹具设计 (27)4.1 研究原始质料 (27)4.2 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 (27)4.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7)4.4 误差分析与计算 (29)4.5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1)第5章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 (32)5.1 基于UG的零件的建模 (32)5.2 初始参数设定 (32)5.3 创建刀具 (34)5.4 创建铣面加工操作 (35)5.5 创建铣台阶加工操作 (37)5.6 钻孔加工 (39)5.7 模拟刀轨及后处理 (43)总结 (51)参考文献 (52)致谢 (53)第1章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第1章绪论模具技术的发展以及选取本课题的意义1)模具的发展前景和在国名经济中的重要由于塑料有质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绝缘性能好以及良好的可塑性,并易于成型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逐渐取代木材,并部分取代金属等传统材料,逐渐成为各个领域里经常采用的结构材料。
、成本低、成本低、保证质量等一系列优点,、拖拉机、电器、电机、仪器仪表等行业,有60%~90%、螺母、,推广工程塑件、粉末冶金橡胶、合金压铸、,它也是发展和实现无切削技术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工业生产中产品的更新换代少不了模具。
试制新产品,少不了模具。
如果模具供应不及时,很可能造成停产。
如果模具精度不高,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证,模具结构及生产工艺落后,产品产量就难以提高。
许多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的、上取决于模具工业发展的水平。
因此,模具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业产品的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利用模具加工制品与零部件,主要有以下优点:⒈生产效率高,适于大批量制品及零件生产;⒉节省原材料,即材料的利用价值高;⒊操作工艺简单,不需要操作者有较高的水平和工艺;⒋能制造出用其他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的,形状复杂的零件制品;⒌制造出的零件或制品精度高,尺寸稳定,有良好的互换性;⒍制造出的零件和部件,一般不需要再进一步加工,可一次成型;⒎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⒏用模具生产的制品和零件,成本比较低廉。
2)毕业设计选取本课题的意义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模具生产产品质量提高,塑料制品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在日本,模具被誉为“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在德国则冠之以“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在罗马尼亚视为“模具就是黄金”。
因此可以断言,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模具工业能促进工业产品济中的地位将日益提高,模具技术也会不断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前言塑料工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
自从1990年实现以纯粹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塑料算起,塑料工业已有90年的历史。
1927年聚氯酰胺,聚甲醛,ABS,聚碳酸酯,聚苯醚与氟塑料等工程塑料发展迅速,其速度超过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与聚苯乙烯等四种通用塑料,使塑件在工业产品与生活用品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以塑料代替金属的实例,比比皆是。
塑料有着一系列金属所不及的优点,诸如:重量轻,电气绝缘性好,易于造型,生产效率高与成本低廉等;但也有许多自身的缺欠,诸如:抗老化性,耐热性,抗静电性,耐燃性及比机械强度低于金属。
但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材料改性技术及成型工艺的进步,愈来愈多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塑料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从而促使塑料工业飞跃发展。
本设计的仪表盖注射模,介绍了整个注射模的设计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增加了专业经验,是大学生活中一笔很大的财富。
在设计中,得到张文玉副教授的细心指导,及时更正所遇到的问题,也得到了同学与朋友的帮助,设计即将结束,但在设计中将出现点点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毕竟实践经验有限,如读者发现问题希望及时提出以便更正,共同进步。
设计说明书中详细分析了设计中的一些必要计算,并附图分析,所有数据经过核算,该查表的数据在《机械设计手册》、《塑料模设计手册》等丛书中查得。
学生:邓春华2007年5月10日1 塑件分析1.1 塑件结构分析本次设计任务是塑料制品——仪表外壳,壁厚平均为2mm,其形状及其基本尺寸如图1-1所示。
塑件有着,外观质量要求一般,表面粗糙度要求很低,因而要求成型情况良好。
塑料:ABS 生产纲领:大批量图1-1 产品图1.2 塑件材料分析本次设计的制件根据实际使用考虑,其材料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抗拉、抗压性能要求制件表面光泽度好,化学性能稳定。
ABS尺寸稳定、吸水率小,具有优良的弹性及耐冲击强度,着色性好。
化学性能稳定。
有较好的电气绝缘性能。
汽车仪表外壳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摘要:随着经济日益发展,塑料制品越来越多,注塑的、吹塑的、挤压成型的,而对于一些改性塑料的应用,有些塑料甚至可以超越部分合金的硬度,在汽车的应用方面,除了塑料轻的原因之外还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一些塑料还用于做防火材料,促使成本大大的降低,使国民经济稳定而高速的增长,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工业技术也渐渐的向国外先进技术靠齐,特别是对于一些出口模具,精度要求都可以到达要求,模具设计的好,模具材料选用的好,加工机床先进的,模具的生产时间可以连续生产10几年。
产品的成型离不开注塑机的生产,生产工艺的调试,为达到更好的产品注塑周期和质量要求。
模具是我们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因数,提升模具生产产能是每一位工程师的责任,模具设计的好坏直接反馈到模具是否能稳定长时间的生产和日后生产维修是否方便。
关键词:模具;模具设计;注塑;成型一、汽车仪表概述在普通的汽车当中,仪表会涵盖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水温表和燃油表等。
在现代汽车当中,汽车仪表还要安装了稳压设备,专门对仪表电源的电压进行稳定,压制住了波动产生的幅度,确保仪表能够精准的进行显示[1]。
此外,很多仪表的显示皆来自传感设备,根据监测对象产生的变化,对电阻值进行改变,再利用仪表进行表述。
在仪表板当中,最突出的便是车速里程表,能够将汽车的时速显示出来,车速里程表由2个表组成,分别是车速表和是里程表。
二、模具质量正常而言,客户主要从工期、投入以及质量几个角度对模具进行评估。
这里面质量是客户最为关注的一点,这是由于要做出可靠的产品就必须拥有一个可靠的模具。
因此对于模具生产公司来说,如果想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增强模具的质量。
增强模具质量应当对其生产的所有流程细节进行严格的把控。
模具制造大致要经过制造与设计两个阶段,前者是通过加工、选材、状态、热处理等各种生产流程方面决定着模具的质量;后者则是通过生产可操作性、细节的精准程度、构造的科学程度等影响模具质量。
编号:GIT-QI-A6-27XXXX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仪表外壳注射模具设计系(院):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 2016届模具设计及制造1班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完成日期:2016.2.297.28XXXXXXXXXX(论文)任务书编号:GIT-QI-A6-28姓名XXX学号XXXX毕业届别2016专业模具设计及制造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仪表外壳注射模具设计指导教师XXXX学历XX职称高级工程师具体要求:一、仪表外壳注射模具技术要求二、设计成果要求1.模具3D分模图;2.模具2D装配图;3.模具2D零件图4张以上;4.拆解1-2个电极;5.设计说明书;6.型腔刀路设计。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开题报告书编号:GIT-QI-A6-29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1)、(2)均要填,如AY、BX等。
7.30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编号:GIT-QI-A6-30专业:毕业届别:注:本表由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方案和实际指导情况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附在设计(论文)的封底之前目录1、绪论1.1、前言11.2、我国模具行业发展概述22、CAD在注塑模具行业中的应用62.1、CAD发展概况62.2、注塑模CAD内容73、注塑工艺分析及成型方法简介123.1、塑件(仪表外壳)分析12一、塑件12二、塑料名称13三、生产纲领13四、塑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分析133.2、材料AB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14一、注射成型过程14二、材料ABS的注塑成型参数15三、材料ABS性能154、模具设计194.1、拟定模具结构设计19一、分型面位置的确定19二、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20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21四、注射机型号的确定214.2、浇注系统、关键零部件设计28一、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28二、分型面设计33三、成型零件设计33四、排气系统的设计35五、温度调节系统设计35六、脱模机构的设计394.3、模架的确定425总结5.1、模具设计过程体会455.2、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设想451绪论1.1前言作为工业生产基础工艺装备的模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模具技术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第十一五规划中指出,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及之相适应。
模具因其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获得广泛应用,及其他加工制造业所无法比拟的。
从工业产品生产行业看,模具是现代工业,特别是汽车、摩托车、航空、仪表、仪器、医疗器械、电子通讯、兵器、家用电器、五金工具、日用品等工业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
据资料统计,利用模具制造的零件数量,在飞机、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机电产品中占80%以上;在电脑、电视机、摄像机、照相机、录像机、传真机、电话及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占85%以上;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电风扇、自行车、手表等轻工业产品中占90%以上;在了弹、枪支等兵器产品中占95%以上。
我国模具工业在政府十分重视及关怀下,并提出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模具技术开发,在模具工业中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另外,从资料获悉,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模具总产值都已超过机床总产值。
模具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工业产品的生产发展,模具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最终产品的价值将超过自身价格的几十倍乃至百倍及上千倍。
据各国报导,模具工业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之“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如今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已实现了模具专业化、标准化和商业化,因而深受赞誉。
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日本称模具工业为“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在德国,被冠之以“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之称号,而欧盟一些国家称“模具就是黄金”,新加坡政府则把模具工业作为“磁力工业”,中国模具权威经理称为“模具是印钞机”。
可见模具工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显著地位。
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2、我国模具行业发展概述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种势头是否还会延续下去,这是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模具行业尽管面临着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国内企业竞争日趋剧烈以及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国外或外资企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局面,但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实力已大大增强,完全有能力变压力为动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优惠政策为模具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配套政策导向之下,近年来已有不少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支持当地模具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的见诸于文件,有的见诸于行动,都已收到很好的效果。
同时,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随着各地之间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相信对模具工业发展有利的政策,及因此而带来的良好的发展环境将有进一步发展。
模具行业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加速,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并且加强了管理,提高了水平。
为了适应形势,我国模具行业近几年来加快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步伐,“三资”和民营企业已占行业主导地位,装备水平和产品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管理有了很大进步。
许多企业已应用了CAD/CAM/CAE一体化技术、三维设计技术、ERP和IM3等信息管理技术以及高速加工、快速成型、虚拟仿真及网络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不少企业已提出了“生产专业化、产品品牌化、企业现代化、市场国际化”等企业发展战略。
通过各种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一年比一年多。
规模经济产生效益,模具集群生产发展迅速。
在“小而精专”的专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近年来,规模效应已被愈加重视。
除了把企业做强做大,使规模经济产生效益之外,模具集群生产也不断显示其优越性,因而“模具城”、“模具园区”、“模具生产基地”等各种集群生产形式在全国迅速发展。
据不少企业反映,集群生产及分散生产相比,至少有下列好处:市场更广阔了,协作更方便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相互交流多了,优惠政策享受到了。
目前全国年产1亿元以上模具的企业已有40多个,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有20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模具城”已有近十个,正在建设或正在筹建的还有十多个。
这些模具集聚生产基地的建设,对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了“品牌”和“专利”的重要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和能力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模具一直处于“后方”和“被动”的地位,因此也很少有“品牌”和“专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和“专利”。
有些企业已认识到了创新研发的重要性,投入力度提高很快。
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了解到的情况,近年不少企业在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及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左右,个别企业甚至达到8%至10%。
模具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模具越来越多。
据了解,目前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的已有四种模具。
其实已经有不少模具的技术含量超过了这四种模具,例如汽车零部件级进模具、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具、轿车大型复杂覆盖件冲压模具、自动化汽车内饰件浇注模具、高强度板热压成型模具等。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模具生产企业被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据中国模协初步统计,目前模具行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7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已有近百家。
国际模具资本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模具出口前景很好。
由于我国模具特别是中、低档模具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价格优势,有的模具价格甚至只有国际市场的几分之一,再加上我国有较低廉的优质劳动力资源及较好的技术基础和基础配套设施,因此近年来外商在我国模具行业的投资额一年比一年大,到我国采购模具的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
2 CAD在注塑模具行业中的应用2.1、CAD发展概况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简称(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大容量信息存储及快速信息查找的能力,完成信息管理、数值计算、分析模拟、优化设计和绘图等项任务;而设计人员集中精力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好地完成从设计方案的提出、评介、分析模拟及修改到具体设计实现的设计全过程.对于机械行业来讲,通用的CAD件是AutoCAD,但AutoCAD是一种通用的绘图软件,对机械行业针对性差,不过幸运的是,AutoCAD是个开放性软件,可以对它进行二次开发,如采用Autolisp,ADS,ARX甚至采用VB语言等,现今的高华CAD、天目CAD就是在该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的机械专业CAD。
由于二次开发的深入,加强了参数化设计、智能化设计等,这样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强大的搜索功能和运算功能。
世界上第一套塑料模具CAD软件是澳大利亚MOLDFLOW 公司于1976年推出井以公司名字命名的MOLDFLOW。
目前MOLDFLOW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实现了对注塑过程的模拟、设计原理的应用和精确计算,并逐步优化模拟过程,使设计工程师在产品设计阶段可以在计算机上“制造”塑料产品,并能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应用MOLDFLOW公司的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地设计出了上万副模具。
继MOLDFLOW之后美国康奈尔大学、德国的亚森(Aachen)技术大学、美国的C. V.公司、MCAP公司、日本的CAD-M公司等也相继开发了塑料模具CAD/CAM系统。
第一套塑料模具CAD/CAM经过数年努力研制而成,于1982年推出,它就是后来称为GRAFTEK的系统。
塑料模具CAD/CAM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报导,美国Protety pe & Plastic Mold公司采用了Computool公司的CAD/CAM系统后,一年内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节省了35%的准备时间,制造周期平均缩短了30 %,材料节省了10%,模具成本降低了10%~30%。
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也在塑料行业开展了CAD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华中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显高、李德群、肖景容等研制成功了“实用化注塑模CAD/CAE/CAM微机系统HSC1. 1”;北京化工学院进行了注塑充模过程计算机仿真;其他部分企业科研单位也做了一些探讨工作,并且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10】。
总的来讲我国塑料模具CAD仅仅处于开发使用初期,很多自己研发的软件并不是很成熟。
2.2、注塑模CAD内容在模具设计中,模架及某些零件,如导柱、导套、推杆、支撑块、浇口套、定位圈等分别已形成厂标、行标或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