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王之涣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1
《凉州词》唐朝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地处现在的甘肃西北部,在唐朝,是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一个凉字,与当时繁华的商贸往来,些许有些不符。
现在看起来,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好像更符合这个字的意境。
凉州词,别名凉州曲,是盛唐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唐玄宗时期,西域进献一批曲谱,玄宗命教坊翻译为中原曲谱,并配新的歌词演唱。
唐朝,是中国诗词文化的兴盛之时,很多诗人,为凉州曲填词,王之涣这一首凉州词,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另外一首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唐朝王翰填写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河远上,开头四字,就给人一种悠远、辽阔的空间感受。
孤城,即为戍边之城。
唐朝,上接魏晋南北朝和短暂的隋朝,经济、文化,固然发达,但是边患问题,一直不断。
派兵遣将,镇守边关,是常态,同时,也催生出一批优美的边塞诗。
羌笛,就是胡乐的乐器,充满着西域的情趣。
杨柳,这是有着浓郁情感积淀的中国字,就像荷花喻指洁净,出淤泥而不染;竹子,喻指正直。
杨柳,一般是有送别之情,诗经小雅采薇中有一句非常知名的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过去我离开的时候,杨树、柳树,随风招展。
玉门关,汉武帝设置,因为西域的玉石经由此地进入中原地区,所以称为玉门关,在如今甘肃敦煌西北方向。
玉门关,如今也是到西北旅行的必去之地。
与之比邻的还有一座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都是有一种荒凉、凄美之感。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他还有一首《登鹳雀楼》,非常著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唐·王之涣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
《凉州词》是唐代的⼀种曲调的名称,并不是诗的题⽬。
凉州就是现在⽢肃的武威市。
唐⽞宗开元时期,凉州都督郭之运搜集了⼀批西域的曲谱敬献给了⽞宗,⽞宗把它交给皇家的教坊,翻唱成了中原的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
将这些曲谱产⽣的地名作为曲调的名称,这就是《凉州词》的来历。
唐代的很多⼤诗⼈都⾮常喜欢这个曲调,⽤它填写了很多的边塞诗。
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的。
前两句说“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
⽓象真的⾮常的远⼤、⾮常的阔远,汹涌澎湃的黄河⽔竟然像⼀条丝带飞上了云端,跟皑皑的⽩云紧紧的衔接在⼀起,这真是出乎意外的想象。
李⽩曾经在诗中说“君不见黄河之⽔天上来。
”这黄河⽔可了不得,如此的浩淼汹涌,就好像从九天之上落到了地上。
这是李⽩⾃上⽽下来写,⽽王之涣这⾸诗是由下向上写。
黄河⼀路奔涌、⼀路飘逸,都飘到天上去了,都跟云朵连在⼀起了。
前者是写黄河的壮⼤,后者是写黄河的悠远。
从实景的⾓度来看,王之涣的“黄河远上⽩云间”⽐李⽩的诗句更符合边塞的风景。
第⼆句“⼀⽚孤城万仞⼭。
”⼀⽚,并不是说这座城市像⼀张照⽚⼉⼀样是个⼀⽚⼉。
这⼀⽚⼉,是唐代的⼝语。
其实就是⼀座的意思。
但是⼀⽚加上孤城,的确确给⼈感到⾮常单薄、瘦弱、孤独,他要突出的是西域⼤漠的荒凉和⾼⼭独⽴的孤独感。
“黄河远上⽩云间,”是⾃然之景。
⼀⽚孤城万仞⼭是⼈⽂之景,虽然都没有点出将⼠的名字,但已经暗含着戍边的将⼠了。
到了三四句,将⼠们就出现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
”这两句写得尤为巧妙。
羌笛者就指的是胡笛。
是唐代时期少数民族吹奏⾳乐使⽤的笛⼦。
杨柳则有两个含义,第⼀《折杨柳》枝是在当时⾮常流⾏的曲调。
羌笛所吹奏的就是这《折柳枝》曲。
第⼆、“怨杨柳”表达的是惜别的惆怅。
因为在乐府诗横吹曲调中《折杨柳》枝的歌词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该诗选自教材第二册第四章《古诗文的鉴赏》,详细内容为对《凉州词》的解读、分析及赏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凉州词》的全文,理解其字面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基本鉴赏能力,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认识到古代边塞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凉州词》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对诗中意境的把握。
教学重点:掌握《凉州词》的全文,理解其意义,体会诗中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凉州地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边塞风光,引发对古诗的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齐读《凉州词》,感受诗的韵律美。
3. 诗句解读: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僻字词,分析诗句的意象。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诗句翻译、分析诗的意境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凉州词》的鉴赏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凉州词》2. 诗句: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 重点字词:黄沙、孤城、万仞山。
4. 诗人简介:王之涣5. 诗的意境:边塞风光、豪情壮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凉州词》的意境,创作一幅边塞风光的图画。
2. 答案:图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凉州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诗句翻译和意境分析的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边塞诗人作品,如岑参、高适等,进一步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组织一次古诗文鉴赏比赛,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解读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中意境的把握。
3. 课堂讨论的引导和组织。
4.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句解读中生僻字词的理解1. “黄沙直上白云间”:黄沙,指沙漠中的沙尘;直上,形容沙尘飞舞的高度;白云间,指天空中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