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育学考研章节强化习题精选24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24(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西周的学校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即( )。
(分数:2.00)A.官学和私学B.大学和小学C.国学和庠序D.国学和乡学√解析:3.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对社会文明进行猛烈批判的学派是( )。
(分数:2.00)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解析:4.汉灵帝时设立的( )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分数:2.00)A.宫邸学B.四门学C.鸿都门学√D.国子学解析:5.中唐时期以儒家思想卫道者自居的著名思想家是( )。
(分数:2.00)A.韩愈√B.柳宗元C.杜甫D.自居易解析:6.“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 )确定。
(分数:2.00)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解析:7.( )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分数:2.00)A.天津水师B.江南水师C.福州船政√D.湖北武备8.清政府规定从( )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分数:2.00)A.1906年√B.1902年C.1904年D.19051解析:9.1917年,以( )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
(分数:2.00)A.蔡元培B.吴稚晖C.黄炎培√D.傅增湘解析:10.南京国民政府在中等及以上学校推行“导师制”的时间是( )。
(分数:2.00)A.抗战初期B.大革命时期C.抗战期间√D.民国初期解析:11.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本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的教育家是( )。
教育学考研强化习题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判断教育学考研强化习题-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判断开城考研,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考研强化习题――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判断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判断题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2、学校教育应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3、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与国家的教育无关。
()4、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5、教育的规模、速度与生产力水平同步发展。
()6、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7、教育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8.科技革命的影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9、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体现了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10、社会经济制度利用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影响和控制教育,左右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11.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审批,国家反映出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通过国家权威直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12、国家权利机关可以通过控制教育经费,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3、国家颁行的各种关于教育的政策法律规定,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通过经济力量控制教育领导权。
()14.社会性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式确定受教育权。
()15、在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答案:1-5:√ ×× √ ×,6―10:√√√ × √,11―15:× √ × √ ×16、社会生产力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17.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直接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18、教育根据统治阶级需要建立教育目的,因此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
()19、古代斯巴达教育以读、写、算、音乐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20.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注重“四书”、“五经”,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2016教育学考研章节强化习题精选16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三、判断题10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 ) 102.卢梭认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顺其自然、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 )103.洛克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他很重视国民教育。
( )104.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 )105.在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佛教和印度教手中。
( )106.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 ) 107.伊里奇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 )108.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 )109.“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成为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一大趋势。
( ) 110.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进入基督教和封建世俗专权紧密相连的时期,骑士教育受到重视并且有着专门的教育机构。
( )111.与古代斯巴达教育相比,古代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方法比较灵活,教学内容比较丰富。
( )112.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论著《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
( )113.孔子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 )114.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将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在教学上。
( ) 答案:101—105:√√×××,106—110:√√√√×,111—114:√√√√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单选题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C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D )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3、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C )A、布鲁纳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C )A、25%B、28%C、33%D、36%5、影响受教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B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6、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C )A、制度化B、系统化C、体制化D、全面化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C )A、学生B、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校园设施8、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什么的制约( A )A、生产力水平B、生产关系C、国家的社会制度D、自然环境9、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 )A、师生的交互作用B、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C、同伴群体的影响D、社区的影响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C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活方式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 B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13、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B)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14、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B )A、人口环境B、社会生产C、政治制度D、自然环境1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B )和行为方式。
浙江大学教育学基础720一、选择题1、孟禄是哪个教育学派代表2、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是谁3、教育无目的论谁提出4、掌握学习法谁提出5、不愤不启,愤什么意思6、定县实验谁实行的7、最早的幼儿园谁开办的考了很多人名,无论是教育史还是教育学还是学习心理学。
二、辨析1、课程改革,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意味着比学科课程更加重要2、骑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统治管理的大臣3、教育研究方法没有好坏之分三、简答1、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2、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基本观点3、道德体谅模式基本观点4、韦纳归因理论5、教育研究中,文献综述里,个人观点与研究者观点不一致,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四、论述1、一段材料,涂尔干关于教育目的的评论。
问社会改造主义教育基本观点,如何评价。
2、1922新学制新在哪,评价。
3、学习风格是哪种,沉思型,冲动型。
如何更好地发挥。
学习风格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风格的教育含义。
4、行动研究的步骤,举例分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基础658一、名词解释6个1、教学2、学校教育制度3、产婆术4、学习策略二、简答,4个,一个15分。
1、课程理论2、我国教育目的3、课堂纪律管理策略三、分析,3个,一个30分。
1、观察学习过程并举例2、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及评价方式四、论述,2个,一个45分1、中学教育2、素质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综合628一、20题单选(每题两分)二、判断1、儿童的身心发展决定教育的方向2、正强化就是奖励,负强化就是惩罚3、骑士教育是一种培养骑师的学校教育4、信度是多次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三、简答(每题十五分)1、简述当代教育制度改革方向2、美国公立学校特点3、书院的教育教学特点4、定量研究报告的内容四、论述(每题二十分)1、谈谈你对教育回归生活的认识2、蔡元培北大改革措施3、品德培养与改进的条件4、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五、材料(30分)老师在课堂上讲三打白骨精这课,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有一些对话的内容记不全了,学生三认为白骨精有机智,坚持等品质。
教育学考研强化习题——教育与教育学判断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动物没有教育,因此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来源于生物起源说。
( )2.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传递经验的一种特殊形式。
( )3.中国古代对教育的字义偏重于教育方法,而西方则偏重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4.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教育形式。
( )5.库姆斯是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 )6.建构主义学习知识观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 )7.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8.我国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形式称为“序”。
( )9.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 )10.墨家认为,对于知识的获得,主要有“亲知”、“见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 )11.苏格拉底把人分成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
( )1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
( )13.人文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人特征的人。
( )14.夸美纽斯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 )15.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 )16.终身教育就是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 )17.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
( )18.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认为“知识就是道德”。
( )19.人文主义教育家伊拉斯谟被人们称赞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 )20.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首先是在英国得到建构的。
( )答案:1—5:×√×××,6—10:√√×√×,11—15:×√××√,16—20:×√√××21.赫尔巴特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四阶段观点,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4(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古代印度社会最高等的人称为( )(分数:2.00)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解析:3.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 )(分数:2.00)A.智慧、勇敢、博学、公正B.勇敢、节制、正义、公平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D.博学、多才、仁爱、礼让解析:4.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分数:2.00)A.知识教育B.体育C.道德教育D.音乐教育√解析:5.堂区学校的性质是( )(分数:2.00)A.古罗马国立修辞学校B.基督教教会学校√C.中世纪世俗学校D.培养演说家的雄辩术学校解析:6.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分数:2.00)A.各个国家从主观上意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B.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新的文化需求C.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传统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新的文化需要解析:7.阿拉伯的教育是以( )为中心的。
(分数:2.00)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天主教解析:8.加尔文派在教育权的问题上,主张( )(分数:2.00)A.教会至高无上,教育由教会负责√B.国家应取代教会办教育C.国家和教会合作办教育D.教育权既不属于教会也不属于国家解析:9.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提出了很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以下不属于这一内容的是( )(分数:2.00)A.主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C.主张实行普及义务教育D.提倡教育内容的世俗化、科学化解析:10.使美国各州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形成现代教育体制的是( )(分数:2.00)A.公立学校运动√B.《莫雷尔法》C.美国的独立D.学术大学的创建解析:11.日本近代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明显的( )(分数:2.00)A.封建色彩B.军国主义色彩√C.资本主义色彩D.贵族性解析:12.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 )(分数:2.00)A.使天赋得到发展√B.改造社会、国家C.使人身心健康D.“使人得救”解析:1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家,但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B.裴斯泰洛齐一生有无数教育实践,一直有意识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斯坦茨孤儿院”明确地把学习与手工劳动相结合,标志着裴斯泰洛齐有意识地将教学与劳动结合了起来D.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关系的新要求解析:14.从要素教育思想出发,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了智育应当进行的课程是( )(分数:2.00)A.算术几何语言√B.政治历史神学C.逻辑辩证历史D.算术几何音乐解析:解析:裴斯泰洛齐把数目、形状和语言看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根据这种教学要素,在初等教育阶段应开设语文、算术、几何等课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印度社会最高等的人称为( )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 )A.智慧、勇敢、博学、公正B.勇敢、节制、正义、公平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D.博学、多才、仁爱、礼让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3.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知识教育B.体育C.道德教育D.音乐教育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4.堂区学校的性质是( )A.古罗马国立修辞学校B.基督教教会学校C.中世纪世俗学校D.培养演说家的雄辩术学校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5.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A.各个国家从主观上意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B.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新的文化需求C.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传统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新的文化需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6.阿拉伯的教育是以( )为中心的。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天主教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7.加尔文派在教育权的问题上,主张( )A.教会至高无上,教育由教会负责B.国家应取代教会办教育C.国家和教会合作办教育D.教育权既不属于教会也不属于国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8.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提出了很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以下不属于这一内容的是( )A.主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C.主张实行普及义务教育D.提倡教育内容的世俗化、科学化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9.使美国各州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形成现代教育体制的是( )A.公立学校运动B.《莫雷尔法》C.美国的独立D.学术大学的创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10.日本近代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明显的( )A.封建色彩B.军国主义色彩C.资本主义色彩D.贵族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11.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 )A.使天赋得到发展B.改造社会、国家C.使人身心健康D.“使人得救”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斯泰洛齐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家,但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B.裴斯泰洛齐一生有无数教育实践,一直有意识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斯坦茨孤儿院”明确地把学习与手工劳动相结合,标志着裴斯泰洛齐有意识地将教学与劳动结合了起来D.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关系的新要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外国教育史13.从要素教育思想出发,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了智育应当进行的课程是( )A.算术几何语言B.政治历史神学C.逻辑辩证历史D.算术几何音乐正确答案:A解析:裴斯泰洛齐把数目、形状和语言看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根据这种教学要素,在初等教育阶段应开设语文、算术、几何等课程。
“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A.遗传决定论B.成熟论C.外铄论D.内因与外因相交互用论答案:C【解析】:遗传决定论是单因素论中的一种,强调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成熟论属于心理学,及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外铄论强调外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如题目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从外因来看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5.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D.教育必须为现代化服务答案:A【解析】:考查我国现代教育方针6.双规学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性”,另一轨是“职业性”“过程作文教学法“,根据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师运用的是()。
A.学科教学知识B.教育情境知识C.课程知识D.基于学生的知识答案:A【解析】: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强调教师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
提出了教学需要七类教师知识的支撑:学科知识〔contentknowledge,简称CK〕、一般教学法知识〔generalpedagogical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学生知识〔knowledgeoflearners〕、教育环境的知识〔knowledgeofeducationalcontext〕、有关教育宗旨、目的等知识〔knowledgeofeducationalends,etc.〕①“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项要求属于教学目的层级中的()。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总要求,规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2016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5】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46.因材施教有悖于教育公平。
47.《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8.合作学习是一种合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的学习方法。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列举三种利用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特点的教育措施。
50.简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泰勒课程编制原理的发展。
51.简述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教育举措。
52.简述学习动机的目标定向理论。
53.简述问卷调查中封闭式问卷题目答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材料1:我们真的需要学校吗?不是指教育,而是强制上学:6节课一天,一周五天,一年九个月,十二年。
这个死规矩是否真的必要?如果真有必要,原因何在?不要以阅读、写作、算术来搪塞,因为有200万“在家上学的学生”对这种老生常谈早已置之不理。
如果这还不算,有一批美国名人从来没有像我们的孩子受过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修理,仍然出类拔萃,独领风骚。
材料2: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英格利斯认为学校具有以下6种功能:①修正或调解作用②整合作用③分析和指导作用④分拣作用⑤选拔作用⑥预备教育的作用。
如此这般政府不会遇到挑战,而公司永不缺乏听话的劳动力。
根据约翰·泰勒·盖托著,汪小英译《上学真的有用吗?》改编。
(1)结合材料1分析学校教育日趋制度化带来的影响。
(2)材料2所说的六种学校教育功能中,哪些属于负功能?哪些属于隐性功能?这些功能必然存在吗?请举例说明。
(3)针对材料1、2反映的问题,现代教育制度应做哪些改进?5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相继颁布实施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和《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试述评其中有关系统知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规定及其实施结果。
2016教育学考研章节强化习题精选25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判断题76、从性质上说,学校文化总体上属于显性的文化,对人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 )77、学校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就等于物质,是关于对物质的态度和方式。
( )78、精神文化的核心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
( )79、制度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 )80、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
( )81、践行文化是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
( )82、学校的发展规划属于学校文化中的物质文化。
( )83、学校文化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
( )84、学校文化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社区组织。
( )85、育人目标属于学校文化中的践行文化。
( )86、校规校纪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保证。
( )87、学校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
( )88、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就是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
( )89、学校里面的物质建设,仅仅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
( )90、课程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
( )答案:76—80:××√×√,81—85:√×√√×,86—90:√√××√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2016教育学考研章节强化习题精选2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11、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2、《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 )A、启发式教学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教学相长1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14、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西塞罗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1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哪本著作( )A、《民主主义与教育》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画》16、提出“泛智教育”的著名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1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 )A、白板说B、性恶论C、性善论D、性三品说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19、第一个提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康德20、1939年,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的是( )A、凯洛夫B、马卡连柯C、赞科夫D、巴班斯基答案:11—15:BACDB16—20:ACDAA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21、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康德《教育学讲授纲要》D、凯洛夫《教育学》22、“杀婴制”属于下列哪个时代的制度( )A、古代印度B、古代雅典C、古代斯巴达D、古代埃及23、教育的最特殊形式是( )A、犯人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集体教育24、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日本D、德国25、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的学者是( )A、陶行知B、梁漱溟C、杨贤江D、蔡元培26、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 )A、《吠陀》B、《圣经》C、《心经》D、《楞严经》27、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哪一年( )A、1978年B、1986年C、1988年D、1992年28、《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 )A、循序渐进B、温故而知新C、藏息相辅D、长善救失29、我国唐代的“二馆六学”主要体现了什么特点( )A、民主性B、阶级性C、等级性D、垄断性30、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福禄倍尔答案:21—25:BCBDC26—30:ABACB。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D【解析】“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出自阿普尔,他是批判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2.下列说法有悖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A.学习贯穿人的一生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开始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前者是从纵向来讲的,说明终身教育不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是从横向来讲的,说明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3.赞科夫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所依据的是()。
A.最近发展区理论B.隐性知识理论C.先行组织者理论D.支架式教学理论【答案】A【解析】“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是介于学生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要使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教学。
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A.遗传决定论B.成熟论C.外铄论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答案】C【解析】这句话是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说的。
由于教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影响年轻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因此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从外因来分析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5.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
教育学考研强化习题——教育与教育学判断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动物没有教育,因此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来源于生物起源说。
( )2.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传递经验的一种特殊形式。
( )3.中国古代对教育的字义偏重于教育方法,而西方则偏重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4.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教育形式。
( )5.库姆斯是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 )6.建构主义学习知识观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 )7.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8.我国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形式称为“序”。
( )9.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 )10.墨家认为,对于知识的获得,主要有“亲知”、“见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 )11.苏格拉底把人分成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
( )1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
( )13.人文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人特征的人。
( )14.夸美纽斯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 )15.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 )16.终身教育就是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 )17.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
( )18.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认为“知识就是道德”。
( )19.人文主义教育家伊拉斯谟被人们称赞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 )20.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首先是在英国得到建构的。
( )答案:1—5:×√×××,6—10:√√×√×,11—15:×√××√,16—20:×√√××21.赫尔巴特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四阶段观点,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016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考研对于众多学子来说,是一场知识与毅力的较量。
教育学作为热门考研专业之一,其真题及答案备受关注。
以下是 2016 年考研教育学的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程作文教学法”,根据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师运用的是()A 学科教学知识B 教育情境知识C 课程知识D 基于学生的知识答案:A解析: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中,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指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形式的知识。
“过程作文教学法”体现了教师将作文教学的知识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属于学科教学知识。
2、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A 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B 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C 知善知恶,从旁观者的立场判断他人行为的道德性质D 明辨是非,从参与者的立场感悟自身行为的道德性质答案:B解析:体谅模式强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通过人际互动情境问题,让学生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培养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
3、某校在实施一项帮助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计划时,泄露了一些学生的家庭困难和个人生理缺陷等信息,导致这些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排挤。
学校的这一做法违背了()A 教育公正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知行统一原则答案:A解析:教育公正原则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歧视任何学生。
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并导致其受到歧视和排挤,违背了教育公正原则。
4、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A 实用主义教育学B 文化教育学C 实验教育学D 批判教育学答案:A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学界兴起一股反对资本主义学校教育的思潮,他们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剥削和压迫展开尖锐的抨击,从教育层面揭示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社会根源。
这一教育学派是( )。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科学教育学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学界兴起一股反对资本主义学校教育的思潮——“批判教育学”,他们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剥削和压迫展开尖锐的抨击,从教育层面揭示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社会根源。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1976)、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1982)和法国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1979)等等。
第2题: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源于生物冲动或种族需要。
这种观点的局限性表现在( )。
A.否认了教育的生物性B.否认了教育的心理化C.否认了教育的历史性D.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
生物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第3题:在清末民初,政府通过了许多的新学制,而哪一个学制强调了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作为教育的宗旨(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
清末民初颁布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第4题: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应做到(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有的放矢D.抓关键期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人与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5题:裴斯泰洛齐曾指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
2016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您准备考教育学,那么教育学考研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凯程老师特别把历年教育学考研真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更多年份的真题,同学们也不用费心去寻找,凯程官方网站就有免费提供,找客服索取即可。
凯程创建于2005年,已经有11年悠久历史,在教育学方面战绩辉煌,网站有很多学员经验谈视频,肯定对大家很有帮助,也是凯程辅导成果的展示,凯程开设有基本保录班、半年保录班、暑期集训营、百日冲刺集训营,飞翔标准班等课程。
下面发布的是2016年教育学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关注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真题解析】D“谁的知识最”是由阿普尔提出,是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2.下列说法中有悖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是()A.家庭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垄断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结束时开始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真题解析】C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既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
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从正规学校结束时开始,正规教育也是属于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3.赞可夫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所依据的是()A.最近发展区B.隐性知识C.先行组织者策略D.支架式教学【真题解析】A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实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
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造”,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016教育学考研章节强化习题精选24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判断题
46、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内容和学科的设置。
( )
47、由于时代不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学校的课程门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各不相同。
( )
48、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备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 )
49、工业革命以后,大面积的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
( )
50、可以说,即使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产生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 )
51、在现代化的今天,衡量劳动力的大小,只要衡量一个劳动者智力的高低。
( )
52、恩格斯在考察生产劳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时,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
( )
53、生产力是由作为人的因素的生产资料和物的因素的劳动力构成的。
( )
54、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 )
55、劳动者不论是体力的改善还是智力的提高,都要靠教育去完成。
( )
56、由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但却不是一种高效的再生产。
( )
57、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再生产。
( )
58、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单位,同时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 )
59、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作品属于文化的物质形态。
( )
60、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
( )
答案:46—50:√√×√×,51—55:×××√√,56—60:×√√×√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判断题
61、人类社会先有了教育,而后才形成了文化。
( )
62、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 )
63、由于我们无法确定指明文化包括哪些领域,因此也不能确定教育是否包括在其中。
( )
64、教育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联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
( )
65、教育活动隶属于文化的精神层面,教育理论隶属于文化的制度层面。
( )
66、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还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
( )
67、传播外来文化、促进文化变迁,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 )
68、教育可以整合、控制文化,使文化结为一体,增强文化自身的凝聚力。
( )
69、教育所选择的文化,一定是文化的精髓,应该毫无疑惑的接受。
( )
70、教育对文化的保存和维持,主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来实现的。
( )
71、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
( )
72、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过程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
( )
73、教育在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就是一个简单复制文化的过程。
( )
74、由于文化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显得杂乱无章,教育很难整合文化。
( )
75、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引导儿童文化定向,并使文化结合为一个整体。
( )
答案:61—65:×√×√×,65—7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