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利弊说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基因工程在制备抗体方面应用的已经相当广泛了。
在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方面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内,让它们产生相应的药物,其原理是利用基因重组的方法,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DNA 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这样不但产量高,而且节约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目前应用有,胰岛素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以及各种疫苗。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基因作为机体内的遗传单位,不仅可以决定我们的相貌、高矮,而且它的异常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
某些缺陷基因可能会遗传给后代,有些则不能。
基因治疗的提出最初是针对单基因缺陷的遗传疾病,目的在于有一个正常的基因来代替缺陷基因或者来补救缺陷基因的致病因素。
用基因治病是把功能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之表达,并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发挥了功能使疾病得以治疗。
基因治疗的结果就像给基因做了一次手术,治病治根,所以有人又把它形容为“分子外科”。
我们可以将基因治疗分为性细胞基因和体细胞基因治疗两种类型。
性细胞基因治疗是在患者的性细胞中进行操作,使其后代从此再不会得这种遗传疾病。
体细胞基因治疗是当前基因治疗研究的主流。
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它并没前改变病人已有单个或多个基因缺陷的遗传背景,以致在其后代的子孙中必然还会有人要患这一疾病。
无论哪一种基因治疗,目前都处于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均没有稳定的疗效和完全的安全性,这是当前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基因工程安全性问题一食品安全今天公众对转基因生物之所以存在戒心,很重要一点就是担心转基因生物,尤其是转基因农作物或由它们加工成的食品会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损害。
1、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可能编码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的蛋白质,或者编码出的蛋白质所具有的催化功能对宿主的代谢具潜在毒性作用,并出现滞后效应或长期效应。
2、转基因植物可能会表达出过敏蛋白;有的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与已知的过敏蛋白质在免疫学上具有同源性;有的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家族中的某些成员是过敏蛋白,它们都有可能是过敏体质的人产生过敏反应。
3、转基因农作物表达出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免疫系统,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的损伤。
4、改变农作物品质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可能会改变宿主体内的代谢途径,从而改变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
5、将动物蛋白质基因转入农作物中,是否会侵犯素食者或宗教信仰者的权益?把人的某些基因转入农作物或牛、羊等家畜体内,结果在农作物或家畜的肉、耐中含有人的某些蛋白质,这样做是否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二.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跨国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不利影响。
特别是各类转基因生物活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1、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全新的性状,增强了它们与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能力,它可能会使本地区本来生活力就很纤弱的个体或物种加速从地球上消失。
即转基因生物可能会成为某一地区新的优势种,成为“入侵生物”。
2、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可能发生横向转移,重组出新的菌株或病毒。
3、具有抗虫功能的转基因植物,其体内产生的抗虫蛋白可能使害虫产生抗性,使害虫变得更加难以防治?现在也已发现具有抗病毒功能的转基因植物,可以使相应的病毒出现抗性。
4、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变成野生种类,或者它侵入新的生态区域,破坏了生态平衡后而成为杂草。
5、抗除草剂基因等可能会通过花粉传播或近缘杂交进入到杂草或半驯化植物中,结果产生出超级杂草。
基因工程的好处和风险第1章:引言基因工程,又称基因编辑、基因改造等,是指通过人为干预生物体基因组,改变其遗传信息和功能的技术。
自从1973年首次成功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菌后,基因工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医学、农业、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工程的风险与好处也随之增加,需要我们加强探讨和规范。
第2章:基因工程的好处2.1 医学领域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制备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用来治疗疾病。
例如,制备人工胰岛素、血液凝血因子等药物,解决了患者依赖于动物或人血制剂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传染疾病的风险。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研发个性化治疗药物,使医学变得更加精准。
2.2 农业领域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改良作物、畜禽等生物体的性状,提高产量、抗逆性等。
例如,研发耐旱、耐寒、耐盐等抗逆作物,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创造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快速发展的人口需求。
第3章:基因工程的风险3.1 环境风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入侵等。
此外,基因编辑的技术可能会产生非预期的变异,导致生物入侵和生态灾害等问题。
3.2 健康风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
例如,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入新的蛋白质、毒素或过敏物质等,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可能改变健康人体内正常基因,产生不良后果,如导致其他疾病等。
第4章:基因工程的规范与应对为确保基因工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带来风险,需要加强科学监管和规范管理。
例如,需要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体系,避免风险的发生。
此外,需要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他们获得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从而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
第5章:结论基因工程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好处。
但同时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加强规范管理和科学监管,以控制风险和保障公众利益。
基因工程对治疗遗传病的利与弊第一篇:基因工程对治疗遗传病的利与弊计科07-2 李进龙 08073381 基因工程对治疗遗传病的意义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就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
这一技术现被用于众多领域,其中以医疗为主,主要用于遗传病,肿瘤和传染病等方面,并已获得重大成就,至今为止基因治疗方案以逾百种,现就其对治疗遗传病方面的突出成就进行分析。
所谓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这种传递不仅是指疾病的传递,最根本的是指致病基因的传递.所以,遗传病的发病表现出一定的家族性.父母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里携带的致病基因,通过生殖传给子女并引起发病,而且这些子女结婚后还可能把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
而基因治疗有以下几种策略:1.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基因置换就是用正常的基因原位替换病变细胞内的致病基因,使细胞内的DNA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2.基因修复(gene correction):基因修复是指将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纠正,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
3.基因修饰(gene augmentation)又称基因增补,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它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修饰缺陷细胞的功能或使原有的某些功能得以加强。
4.基因失活(gene inactivation):利用反义技术能特异地封闭基因表达特性,抑制一些有害基因的表达,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因工程技术的利与弊
基因工程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改变生物基因组的方法,其应用涵盖了医学、农业、工
业等各个领域。
然而,随着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基因工程的利与弊也逐渐显现。
本文将从
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基因工程技术的利与弊。
一、利:
1.治疗疾病: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研发新药,治疗目前难以治愈的疾病,如癌症、血友病、帕金森病等。
此外,该技术还对保健品、饮料等产品的研发造成积极影响。
2.提高粮食产量:基因工程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耐旱性、耐低温性等,从而提高
粮食产量,对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3.环保: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生产更环保的燃料和材料,减少化石燃料及原材料的使用,同时能够减缓地球恶化的速度。
4.创新产业: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新的科技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并为社会带来
经济效益。
二、弊:
1.生态破坏风险:基因工程技术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包括对有机体的生
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对野生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对畜禽养繁业的压制等。
2.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基因工程技术能够改变食品的基因,同时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
危害,例如可能会导致免疫异常、增加变异性等。
3.道德问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人类基因改变或克隆,可能会违反道德操守,影
响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
4.技术失控问题: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的监管和指导,如果措手不及,技术
失控的风险将是无法逆转的。
基因工程技术既有利又有弊,虽然利大于弊,但人类社会在应用该技术时,必须严格
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避免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力求在发挥最大利益的同时,防范技术
失控的风险。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基因工程的利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基因工程作为一项前沿的科学技术,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下面,我将从基因工程的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基因工程的利1. 医疗领域的突破基因工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可以治疗遗传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等。
此外,基因工程在癌症治疗、器官移植、基因检测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2. 农业生产的革新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使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转基因技术在培育抗虫、抗病、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3. 生物制药的发展基因工程为生物制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多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生物药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4. 环境保护的贡献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的抗污染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净化环境。
二、基因工程的弊1. 遗传安全风险基因工程可能导致基因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
此外,转基因生物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过敏反应、致癌等。
2. 食品安全争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尚无定论,部分消费者对此持有担忧态度。
3. 伦理道德问题基因工程在应用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被用于非医学目的,如制造“设计婴儿”等。
4. 知识产权纠纷基因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涉及到大量的知识产权问题。
在基因工程领域,如何平衡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大难题。
总之,基因工程作为一项高科技,既具有巨大的利益,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在享受基因工程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应关注其潜在风险,加强对基因工程的研究与监管,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基因工程利弊说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
基因工程,是指将生物体内控制特定性状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按照人类的意愿在体外进行加工操作后,再引入受体生物,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稳定存在并表达,从而生产出人们所期望得到的产物或者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
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它可以克服物种之间的遗传屏障,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里原来没有的生命形态或者稀有物种,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为人类解决诸多方面面临的困难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类措手不及的问题。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一.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的革命由于在提高生产力以及提高产品品质上的突出成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正在进行的农业技术改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抗病虫害的农作物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杀虫基因,其中应用最广的是Bt毒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Bt毒蛋白基因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将该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后,植物体内能合成Bt毒蛋白,被害虫吞食后可导致害虫死亡;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最早从菜豆中分离,害虫食入它的表达产物后会无法消化某些必需蛋白质从而导致死亡。
另外,动物的毒素基因以及植物凝集素基因也被应用于杀虫并且成绩斐然。
在抗病害方面,人们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病毒的卫星RNA基因、异种植物编码的抗病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利用它们的表达产物对付病毒的侵害;将植物抗毒素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导入植物体内使植物获得抗真菌的能力等等二.转基因技术给畜牧业带来的变化利用动物生产药物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把人的基因嵌入到哺乳类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动物乳腺有目的的生产某些蛋白质。
例如荷兰科学家利用奶牛生产抗菌素乳铁蛋白、美国科学家实现了利用猪生产以用蛋白质人类蛋白C、法国科学家让转基因兔子生产凝血因子7和红细胞生成素等等三.转基因技术给医学带来的新思维基因治疗很多疾病是由基因异常引起的,通过纠正缺陷基因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是否应该废除人类基因工程辩论辩题正方,应该废除人类基因工程。
首先,人类基因工程涉及到对人类基因的修改和干预,这种行为可能会对人类的自然基因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正如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曾经说过,“我们不应该在人类基因上进行实验,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基因工程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未知的风险和后果,这是我们不能轻率对待的。
其次,基因工程可能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一旦基因工程技术成熟,富人可能会通过基因改造来提高自己和家人的智力、身体素质等,而穷人则无法享受这种技术带来的好处。
这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加剧,加剧社会的分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基因工程可能会触犯道德和伦理底线。
人类基因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应该随意干预和修改。
正如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我们不应该将人类基因作为实验品来随意改造,这是对人的尊严和尊重的侵犯。
因此,基于以上理由,我们应该废除人类基因工程,以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公平现象,同时也是对人类尊严和伦理的尊重。
反方,不应该废除人类基因工程。
首先,人类基因工程有望带来许多医学上的突破。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我们有可能治愈一些目前无法治愈的遗传性疾病,比如囊性纤维化、遗传性失明等。
这将极大地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减少人类的痛苦和疾病。
其次,基因工程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我们有可能提高人类的免疫力、抗病能力等,使人类更加健康、强壮。
这对于人类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挑战时,将会更有利。
最后,基因工程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如著名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生存最适者。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我们有可能提高人类的智力、创造力等,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基于以上理由,我们不应该废除人类基因工程,而是应该加强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造福人类社会。
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尽管基因工程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其对人类生活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环境破坏、道德伦理、人类健康等角度来探讨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
一、环境破坏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例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
转基因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新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会通过传播和交叉杂交的方式,对原生生物造成影响。
如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可能会传播至野生植物,导致野生植物的遗传污染。
此外,转基因植物抗虫、抗草等特性也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进而改变物种的生存能力和种群结构。
二、道德伦理问题基因工程涉及到对生命的直接操控,这引发了许多道德伦理问题。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基因筛选,引发了人们对遗传工程婴儿和人类优生学的争议。
这些技术可能会导致社会的精英化以及生殖权利的不平等,进而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基因工程也可能引发争议的主题,如克隆、人兽杂交等,这些实验可能违背了道德与伦理的原则。
三、人类健康问题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人类健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这种技术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一些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导致意外的遗传变异和不可逆转的突变,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能导致药物的滥用和滥用,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基因工程技术虽然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环境破坏、道德伦理问题和人类健康风险是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
因此,在推进基因工程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必须谨慎权衡利弊,同时加强监管和伦理意识,确保基因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不会对人类生活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说明]基因工程的利与弊基因工程的利与弊基因工程的原理: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操作方法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
它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
例如: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首先在大鼠的体细胞中提取染色体,分离目标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载体,再将载体与基因片段连接(这里用到DNA连接酶)。
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这些重组基因注入小鼠的受精卵内,最后让这些受精卵生长发育。
结果小鼠生出几只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小鼠,这些小鼠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其个体是同窝其他小鼠的1.8倍,成为“巨型小鼠”。
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常选取大肠杆菌的环状DNA,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其次还得用到DNA聚合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用来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主要是2型酶;DNA连接酶,用来连接目的基因和载体,有两类,连接平末端的和粘性末端的,若末端不相同连不起来的话,还得用DNA聚合酶来加片段,如加CCC-和GGG-,再用连接平末端的连接酶来连接。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植物常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受伤部位。
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的遗传给后代。
基因工程利弊说
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
基因工程,是指将生物体内控制特定性状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按照人类的意愿在体外进行加工操作后,再引入受体生物,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稳定存在并表达,从而生产出人们所期望得到的产物或者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
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它可以克服物种之间的遗传屏障,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里原来没有的生命形态或者稀有物种,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为人类解决诸多方面面临的困难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类措手不及的问题。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一.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的革命
由于在提高生产力以及提高产品品质上的突出成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正在进行的农业技术改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杀虫基因,其中应用最广的是Bt毒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Bt毒蛋白基因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将该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后,植物体内能合成Bt毒蛋白,被害虫吞食后可导致害虫死亡;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最早从菜豆中分离,害虫食入它的表达产物后会无法消化某些必需蛋白质从而导致死亡。
另外,动物
的毒素基因以及植物凝集素基因也被应用于杀虫并且成绩斐然。
在抗病害方面,人们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病毒的卫星RNA基因、异种植物编码的抗病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利用它们的表达产物对付病毒的侵害;将植物抗毒素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导入植物体内使植物获得抗真菌的能力等等
二.转基因技术给畜牧业带来的变化
利用动物生产药物
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把人的基因嵌入到哺乳类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动物乳腺有目的的生产某些蛋白质。
例如荷兰科学家利用奶牛生产抗菌素乳铁蛋白、美国科学家实现了利用猪生产以用蛋白质人类蛋白C、法国科学家让转基因兔子生产凝血因子7和红细胞生成素等等
三.转基因技术给医学带来的新思维
基因治疗
很多疾病是由基因异常引起的,通过纠正缺陷基因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常用的基因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导入外源基因后再把重组的受体细胞回输患者体内,让外源基因表达以改善患者症状。
二是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射至机体内,可直接注射DNA,也可以包裹在脂质体内注射,使其在体内转录、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前面列举了一些转基因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正面的影响。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给人类带来无限福音的同时,转基因技术也给
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难题
一.转基因生物可能引起广泛的生态环境安全性问题
1、可能诱发食物链的破坏
完整的食物链是维系自然界万物共生、生态平衡极为重要的一环。
一旦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将会遭到致命威胁。
转基因农作物作为一种新的人造品种进入原有的食物链,可能会导致食物链的改变甚至破坏。
2、可能引发基因污染
转基因植物是人为地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种目标基因转入而获得的。
如果这些外源基因由于“基因漂流”而非人为地转入其他有机体,就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
植物和微生物可以使基因污染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蔓延性持续性灾难。
二.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1、免疫力问题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有可能降低动物乃至人类的免疫能力,从而对动物及人类的健康安全甚至生存能力产生影响。
1998年8月英国科学家披露,实验白鼠在食用转基因大豆后,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受破坏。
2、抗药性问题
转基因过程中,为了检测转基因试验是否成功经常将特定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而抗生素都是用来治疗各种非常严重疾病的
药物,已有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先例,这种基因制药有单一突变也可以产生氨基丁卡霉素抗性。
食用含有这种标记基因的食物后,其抗性基因有一定概率转移到细菌中,使细菌产生抗药性。
氨基丁卡霉素是世界医药界尚未启用储备作为急救药物的抗生素,而GMO得滥用抗生素使得其抗性已经广为传布,这是无法接受的风险。
这意味着一旦某些致病病菌获得这种抗性后,出现某种疾病人类将无药可用。
总之,转基因技术是把“双刃剑”,基因工程给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潜伏着威胁。
起原因是当前条件下,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还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之中。
科学在发展的同时也必然面临许多机遇和的挑战,不管现在谁大于谁,我们坚信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现在的问题在以后都不将是问题。
参考资料
《生命是什么》,钱振生、卢大振编,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转基因生物安全》,曾北危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网站:/view/b2b9f711f18583d04964598b.html /p/94863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