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跨建筑 结构——空间结构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846.50 KB
- 文档页数:13
大跨度空间结构在建筑设计和工程中,大跨度空间结构是指那些跨度较大、内部空间较为宽阔的建筑结构。
这种结构通常需要特殊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确保建筑物能够稳定、安全地承受各种荷载,并满足功能需求。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涉及到结构力学、材料科学、施工工艺等多个领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设计原则设计大跨度空间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结构稳定性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稳定性是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荷载传递、应力分布、挠度控制等因素,确保结构在各种外部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
施工可行性由于大跨度空间结构通常体量较大,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作业空间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功能需求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会用于会展中心、体育馆、机场等场所,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需求,如观赏性、照明、通风等方面。
常见结构形式大跨度空间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穹顶结构:利用曲面形式来实现大跨度封闭空间,典型的代表是圆顶体育馆。
•悬索桥:利用悬索来支撑桥面,跨度较大,适用于跨越河流、峡谷等场景。
•桁架结构:由杆件和节点组成的桁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大跨度空间屋顶结构。
•拱形结构:借助弧形结构来实现大跨度空间的覆盖,适用于建筑物的支撑结构。
实际应用大跨度空间结构在现代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体育馆:体育馆的设计往往要求大跨度空间结构,以容纳体育比赛和观众席。
•机场候机厅:现代机场的候机厅通常采用大跨度空间结构,提供宽敞的候机区域。
•会展中心:会展中心需要大型展览空间,大跨度结构能够提供灵活的展览空间。
•火车站站厅:为了满足高铁的乘客流量需求,火车站的站厅通常采用大跨度空间结构,提供宽敞的候车区域。
结语大跨度空间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体现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宽敞的室内体验。
设计和建造大跨度空间结构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团队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稳定、安全、美观的建筑作品。
大跨空间析架弦支穹顶结构体系及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说起大跨空间析架弦支穹顶结构,嘿,这可是个不得了的东西。
你要是从天上俯瞰,看到的可能是一座座仿佛挂在天上的“大网”一样的建筑。
它们常常出现在大型场馆、体育馆、展览中心这些地方,造型霸气,气派十足,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你看那些建筑,表面简洁得很,但细看时,你会发现它们的结构就像是一座精密的时钟,里面有着无数条支撑力、压力和力量的“线路”。
这玩意儿要搞明白,得先从它的“骨架”说起。
这个架子啊,咱就叫它“弦支穹顶”。
别看名字长得有点儿高深,实际搞清楚了,就跟拆开一块拼图似的,容易明了。
这东西的好处多了,它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轻得多。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巨大的空间里放上一个笨重的屋顶,那顶棚一旦下沉,就麻烦了。
可是弦支穹顶,嘿,它的力学结构设计得巧妙无比,能够均匀分布压力,避免让整个结构“塌下去”,说白了,就是一个“不怕压力”的好帮手。
更让人惊叹的是,很多时候它不需要那么多的支柱就能站得稳,这简直是给空间腾地方!你不禁想,哇,这设计真是妙啊,空间大了,视觉感受也不一样,整个建筑看起来都开阔了不少。
不过,你可能会问,那建造这种弦支穹顶,难度是不是特别高?嘿,没错,真得难得要命。
要知道,造一个这样的结构,首先得考虑如何把这么复杂的元素搭建起来。
就像做拼图似的,一开始每个零件都很散,每个构件之间的连接要精确到毫米级,谁都不能马虎。
大家都知道,建筑嘛,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可能全局就得“推倒重来”,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那些技术工人可得像医生一样,手稳眼准,每一个动作都得小心谨慎。
别说是安装这些弦支、钢架了,就是每一根材料的搬运,都是对技术团队的挑战。
除了这些技术挑战,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施工时的“精准度”。
这些大跨空间结构,材料的搭配、铺设,都是按照最严苛的标准来的。
工程师们计算得死死的,一点儿误差都不允许。
所以,一开始设计时,要做到“心中有数”,连每一根钢筋都要算得清清楚楚,计算得明明白白。
“大跨空间结构”工程应用实例1.膜结构由张拉结构发展起来,是能覆盖大跨度空间的结构体系。
索膜顶棚采用连续的张拉式索膜结构体系, 总长度约840m, 最大跨度约97m, 膜面总投影面积约61000m², 展开总面积约65000m², 单块膜最大展开面积约1800m², 膜面单元一般呈三角形。
膜材采用A级PTFE膜。
索膜结构边索单跨最大约80m, 脊索最大跨度约115m, 为大跨度柔性结构。
膜顶主要由承重作用的脊索、边索和稳定作用的张拉膜构成, 1根边索、2根脊索和膜形成了三角形为顶面的倒锥台状,膜面为双向曲面, 膜焊缝主要沿经向放射形布置。
整个膜顶支承于外桅杆、内桅杆及阳光谷钢结构上。
索膜结构模型世博轴剖面图索结构示意图顶棚平面图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工程占地62828m²,赛时建筑面积79532 m2,建筑物檐口高度31m,基底面积177m×177m,标准坐席17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3000个,永久坐席4000个)。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
“水立方”的建筑外围护采用新型的环保节能ETFE(四氟乙烯)膜材料,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覆盖面积达到10万m2。
这些气枕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最大一个约9 m²,最小一个不足1 m²。
墙面和屋顶都分为内外3层,9803个球型节点、20870根钢质杆件中,没有一个零件在空间定位上是完全平行的。
“水立方”最大的设计特色是建筑中气泡和自由结构的加入,使得形体上的极端简洁与表现上的极端丰富愈发相得益彰,体现出东方思想与现代的契合。
共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覆盖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的“水立方”膜结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膜结构工程,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大跨度结构其结构体系有很多种,如网架结构、索结构、薄壳结构、充气结构、应力膜皮结构、混凝土拱形桁架等,常用于展览馆、体育馆、飞机机库等。
一.网架结构网架结构为大跨度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因其为空间结构,故一般称为空间网架。
其杆件多采用钢管或型钢,现场安装。
常见的为平面桁架、四角锥体和三角形锥体组成,其节点形式可分为焊接钢板节点和焊接空心球节点两种。
二.索结构索结构是将桥梁中的悬索“移植”到房屋建筑中,可以说是土木工程中结构形式互通互用的典型范例。
三.薄壳结构薄壳结构常用的形状为圆顶、筒壳、折板、双曲扁壳和双曲抛物面壳等。
圆形圆顶结构是轴对称结构,在轴对称荷载作用下,将只产生两种力:径向力和环向力。
径向力为沿经线方向的力,因其要平衡垂直向下荷载,所以必定为压力。
环向力为沿纬线方向的力。
圆形屋顶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上部的圆顶部分将受压收缩,其直径将变小,而下部近支承部分直径将增大,即上部将产生环向压力,而下部将产生环向拉力,中间将有一截面,为环向压力向环向拉力转变的交界线,该处的环向力为0,该截面称为“过渡缝”。
悉尼歌剧院格拉加尼亚修道院教堂上页下页四.混凝土拱形桁架混凝土拱形桁架在以前的工程中应用较多,但因其自重较大,施工复杂,现已很少采用。
目前最大跨度的拱形桁架为贝尔格莱德的机库,为预应力混凝土桁架结构,跨度为135.8m。
日本姬路市中心体育馆五.充气结构充气结构又称充气薄膜结构,是在玻璃丝增强塑料薄膜或尼龙布罩内部充气形成一定的形状,作为建筑空间的覆盖物。
对角跨长200m,由室内地面至顶高6.07m的东京穹顶,是不用柱子,只依靠室内外气压差来制成的膜屋盖结构,也是在日本最初用于多功能全天候的体育场,约30,000平方米超大椭圆形屋顶,采用悬索加强的充气膜结构。
其双向各配置14根共28根钢索,在其上张拉着涂有特富龙的玻璃纤维布。
请看充气膜的充气过程:六.应力膜皮结构应力膜皮结构一般是用钢质薄板做成很多块各种板片单元焊接而成的空间结构。
大跨建筑空间结构类型与特点研究了这么久大跨建筑空间结构类型与特点,总算发现了一些门道。
先来说说拱结构吧。
拱结构就像咱们平时看到的桥,你看那桥弯弯的形状,是利用了拱的力学原理。
它的特点就是能把顶部承受的重量分散到两侧的支撑点上。
好比你用手撑着一个弯弯的竹子,你在竹子顶端放个东西,重量就通过竹子弯弯的形状传到你的手上了。
而且拱结构造型很漂亮,有一种优雅的曲线美。
还有桁架结构。
这就好比那种由好多木条或者金属条组成的框架,纵横交错的。
我刚了解的时候就特别疑惑,这么多交叉的杆件能结实吗?后来发现啊,它通过这些杆件把力分散了。
如果把大跨建筑比作一个人的话,桁架结构里的杆件就像是人的骨头架子,互相支撑着,能撑起很大的空间。
就像那种大型的厂房,很多都是用桁架结构,宽敞又明亮。
穹顶结构也很有趣。
这个就像一个倒扣着的碗。
它的特点就是整体性特别好。
我见过的一些展览馆之类的大跨建筑使用穹顶结构,内部空间看起来很宏大,而且没有柱子之类的东西遮挡视线。
不过穹顶结构在建造的时候可不容易,就跟做一个特别大的碗似的,怎么保证它的形状工整啊,承受力合格啊,都是问题。
网架结构呢,这是由很多杆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空间结构。
像是大型的体育馆啊,常常能看到这种结构类型。
我就想不明白了,这么复杂的杆件组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后来才知道这中间有好多数学和力学的原理在里面。
它能把外力均匀地分布到各个杆件上,所以能实现很大的跨度。
索膜结构也很有特色。
膜就像一块大布,只不过是很结实的那种布,索就像缝在布上的线用来牵拉这个膜。
比如说有的大型的临时展厅或者体育场的遮阳篷就用这种结构。
看起来特别轻巧,有一种空灵的美感,但是抗风等方面的设计就要特别讲究,毕竟看起来这么“柔弱”的结构,要在室外经受各种天气的考验。
我觉得每一种大跨建筑空间结构类型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适用的场景,真的很佩服那些设计师们,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来打造这么多令人惊叹的建筑。
大跨建筑结构——空间结构体系
大跨建筑
屋架结构体系——高跨比:1:6
屋架形式及适用跨度
平行弦屋架拱形屋架折线形屋架梯形屋架
杆件受力不均匀,用料较多力情况虽然合
理,但由于上弦
各节点都落在抛
物线上,尺寸很
零件,施工不方
便
三角形屋架适用
于较小跨度的屋
盖(跨度宜在15m
以内)
弦支点座落在抛
曲线附近,所
以,受力比较合
理,折线形屋架
采用较多
上弦扦出两个坡
度较小的斜直线
组成,半边屋架
的外轮廓线为梯
形,斜杆呈人字
形。
这种屋架的
刚度、构造比较
简单,自重较
大,一般用于跨
度为24m一36m
的工业建筑物
二、空间结构体系(一)网架结构体系网架的优点
•结构组成灵活多样但又有高度的规律性,适应各种支承条件和各种建筑造型,可适应各种建筑方面的要求
•网架高度内的空间可以用以设置管道等设施,网架结构外露或部分外露,因其几何图形的规则,可以丰富建筑效果
•网架的结构高度较小,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而且能够利用较小规格的杆件建造大跨度的结构
•杆件类型划一,适合于工厂化生产、地面拼装和整体吊装
网架结构受力特点
•具有各向受力的性能,它改变了一般平面桁架的受力状态,是高次超静定空间结构
•网架结构的各杆件之间互相起支撑作用,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是一种良好的抗震结构型式,尤其对大跨度建筑其优越性更为显著
•在结点荷裁作用下,网架的杆件主要承受轴力,充分发挥材料强度,节省钢材
网架的分类
1、几何形态上分:平板网架、柱面网架、球面网架
2、平面桁架系、四角锥体系、三角锥体系
3、螺栓球节点、焊接球节点
4、双层网架、多层网架
网架材料——钢材:钢管、型钢、钢球
双向正交正放、斜放
三向交叉
正放四角锥体系四角锥体网架的上弦和下弦平面均为方形网格,上下弦错开半格,用斜腹杆连接上下弦的网格交点,形成一个个相连的四角锥体。
四角锥体网架上弦不易再分杆,因此网格尺寸受限制,不宜太大。
它用于中小跨度
斜放四角锥•所谓斜放,是指四角锥单元的底边与建筑平面
周边夹角为45。
它比正
放四角锥体网架受力更
为合理。
因为四角锥体
斜放以后,上弦杆短对
受压有利,下弦杆虽长
但为受拉件,这样可以
充分发挥材料强度。
•斜放四角锥体网架形式新颖,经济指标较好,
结点汇集的杆件数目
少,构造简单因此近年
来用得较多。
它适用于
中小跨度建筑。
•它的支承方式可以是周
边支承或边支承与点支
承相结合当为点支承要
注意在周边布置封闭的
边衍架以保证网架的稳
定性。
三角锥•三角锥网架一般适用于
大中跨度及重屋盖的建
筑,当建筑平面为三角
形、六边形或圆形时最
为适宜
•蜂窝形三角锥
网架的选型
•对于矩形平面、周边支承情况,当其边长比小于或等于1.5时,宜选用斜放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也可考虑
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正放网架。
•正放四角锥网架耗钢量较其他网架高,但杆件标准化程度比其他网架好,目前采用较多。
•对于中小跨度,也可选用星形四角锥网架和蜂窝形三角锥网架。
当边长比大于1.5时,宜先用两向正交正放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和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
当平面狭长时,可采用单向折线形网架。
网架的结构高度
•网处的高度(即厚度)直接影响网架的刚度和杆件内力。
增加网架的高度可以提高网架的刚座,减少弦杆内力,但相应的腹杆长度增加,围护
结构加高。
网架的高度主要取决于网架的跨度。
•网架的高度与短向跨度之比一般为:
•跨度=<30m,约为1/10~1/13
•跨度30~60m,约为1/12~1/15
•跨度>60m,约为1/14~1/18
(二)薄壳
壳体的受力特征
•薄——不致于产生明显的弯曲应力,厚——可以承受压力、拉力和剪力的形抵抗结构(将材料造成一定的形式从而获得强度去承受荷载的结
构)
•薄壳结构赖以获得这种能力的“形”就是曲面,薄壳的结构效能就是归功于曲面的曲率和几何特征
•薄壁壳体结构,由于它主要承受曲面内的轴力作用,所以材料强度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由于它的空间工作,所以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很大的刚度。
•钢筋混凝土壳体(所有壳体,无论效率高低)均可按鸡蛋壳厚1/100跨度作为厚度的上限值
•结构的每一个细胞都最有效地投入到抵抗外载荷的战斗中(构件不再受弯,截面厚度上均匀的只收轴力)
•壳的跨厚比:1/100~1/1000
薄壳的形式和分类
•筒壳,球壳,折板结构,双曲扁壳,双曲抛物面壳
壳体的组合和变异
壳体的特殊类型——折板
网壳结构
网壳结构的发展
•网壳结构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空间结构
•具有优美的建筑造型,无论是建筑平面、外形和形体都能给设计师以充分的创作自由
•在建筑平面上可以适应多种形状,如园形、矩形、多边形、三角形、扇形以及各种不规则的平面
•在建筑外形上可以形成多种曲面,如球面,椭圆面,旋转抛物面,旋转双曲面,圆锥面通过曲面的切割和组合得到
网壳结构的分类
•零高斯曲率是指曲面一个方向的主曲率半径无穷大;而另一个主曲率半径为某一数值,故又称为单曲网壳:柱面网壳、圆锥形网壳等
•正高斯曲率是指曲面的两个方向主曲率同号,均为正或均为负•球面网壳、双曲扁网壳、椭圆抛物面网壳等
扭曲面网壳
•单块扭网壳
•
•双曲抛物面网壳
切割或组合形成曲面网壳
•球面网壳用干三角形、六边形和多边形平面时,采用切割方法组成新的网壳形式
球面网壳分类及形式
施威德勒
(Schwedner)型
球面网壳
这种网壳是在肋环型基础上
加斜杆而组成。
它大大提高网壳的
刚度,提高抵抗非对称荷载的能
力。
根据斜杆布置不同有:单斜
杆、交叉斜杆和无环杆的交叉斜杆
等,网格为三角形,刚度好,适用
于大、中跨度。
凯威特型球面
网壳
•这种网壳是由n(n=6,8,
12,…)根径肋把球面分为M个对
称扇形曲面。
每个扇形面内,环杆
和斜杆组成大小较匀称的三角形网
格。
这种网壳综合了旋转式划分法
与三角形划分法的优点.因此,不
但网格大小匀称,而且内力亦均
匀,大、中跨度
联方型球面网
壳
•由人字斜杆组成菱形网格,
两斜杆夹角为30-50之间,其造型
美观。
为了增强网壳的刚度和稳定
性,在环向加设杆件,使网格成为
三角形,适用于大、中跨度
短程线球面网
壳
•用过球心的平面球,在球面
上所得截线称为大圆。
在大圆上,
两点连线为最短路线,称短程线。
由短程线组成的平面组合成空间闭
合体,称为多面体。
如果短程线长
度一样,称为正多面体。
球面是多
面体的外接圆
平板组合式球
面网壳
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