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 2
- 格式:pptx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8
《表内除法(二)》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46页练习十。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混合运算、有余数除法、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时,以“六一儿童节”为主线,由布置教室到购物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不同情境,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比较、推理,让学生自主探究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时,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模型,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算式卡片,经历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通过口算比赛,进一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3.通过购物情境,运用知识迁移,会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难点重点: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能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四、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算式卡片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1.第四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都学会了什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表格等)把这个单元所学进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2)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的是什么?(3)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4)你能把你想到的最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2.购物。
9元 3元 6元(1)买2个转笔刀需要多少钱?(2)如果把这些钱用来买毽子,可以买几个毽子?(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同学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我们已经学习完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整理和复习课。
师板书课题: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2.整理交流①交流课前同学们已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交流课前预习任务一,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推选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共7题;共19分)1.14÷2=________,读作:________,想口诀________求出商。
2.一朵配两片,这些可以配________朵。
3.72个球可以装________盒,56元钱可以买________盒。
4.42÷6=7,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还表示42里面有________个________。
5.把35个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________。
算式:________,口诀:________。
6.根据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五九四十五三八二十四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7.在横线上填上“+”“-”“✕”或“÷”。
8________8=64 35________7=5 7________7=14 3________6=18 9=27________3 81________9=9 3________8=24 6________6=36 6=5________1二、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表示4个7相加的算式是()。
A. 4+7B. 7+7+7C. 7×4D. 4+4+4+42.积是18的算式是()。
A. 48-39B. 9×9C. 3+6D. 2×93.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法计算。
A. 加B. 减C. 乘D. 除4.5人一组玩游戏,全班30人,可以分为()组。
A. 6B. 7C. 8D. 95.商店卖出了9个红气球,36个黄气球,卖出的黄气球是红气球的()倍。
A.5B.3C.4D.6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4÷3=8表示24里面有8个3。
( )2.4÷4与4×4都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计算。
第七单笔算除法(二)教学目的指要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过程设计创新思维设计课后练习设计本单元学习的是用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商是三、四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
都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用一位数除商是二位数的除法之后,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应用到用一位数除商是三、四位数的除法中去。
一、教学目的指要(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够掌握用一位数除商是三、四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够学会确定商的位数。
2、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除法的法则,会确定商的位置。
2、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和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和有余数除法的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一)、本单元内容共用5课时进行教学。
用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商是三、四位数的笔算除法用2课时,除法的验算用3课时。
(二)、在教学例5时,可以让学生看书上的竖式,并且说明这也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和前面学过的除法相同。
引导学生想,2 368,被除数的百位上不够商1个百/商应该写在哪里?百位上有没有余数?余数怎么办?再让学生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提醒学生,每一位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每求出一位商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计算完后,要引导学生看一看每道题的被除数是几位数,商是几位数,商的位数与被除数有什么关系,,以帮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再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在计算之前就看出商是几位数?引导学生概括出: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时,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同样多;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
(三)、从用一位数除商二位数到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计算方法完全相同,学生在掌握方法上可能比较容易,但是,由于被除数的位数多了,学生容易造成错误。
有时是试商不正确,造成余数比除数大,有时是商的书写位置不对。
作为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四)、例6的教学是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时,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应该用口算或笔算进行验算。
二年级数学除法口诀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相等的部分。
为了帮助二年级的小朋友更好地掌握除法,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易记的口诀帮助他们记忆。
下面是适用于二年级学生的除法口诀表。
1. 1除 - 这是最简单的除法。
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它本身。
所以,无论是多少除以1都是它本身。
2. 2除 - 将一个数除以2,我们可以快速地找到答案。
只需要看这个数是否为偶数,如果是偶数,就将它除以2,得到的商就是答案。
如果是奇数,那就不能整除2,所以答案为0。
3. 3除 - 在除以3的时候,我们需要查看数的各个位数之和。
如果这个和能够被3整除,那么原数也能够被3整除。
例如,27除以3等于9,因为2+7=9,9能被3整除。
4. 4除 - 除以4的口诀是将原数的个位和十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除以4。
如果这个两位数能整除4,那么原数也能够整除4。
例如,148除以4等于37,因为14能够整除4。
5. 5除 - 除以5非常简单,只需要查看个位数是否为0或5。
如果是,那么答案就是原数的十位数;如果不是,就不能整除5,答案为0。
例如,65除以5等于13。
6. 6除 - 要判断一个数是否可以被6整除,我们可以先判断它能否被2和3整除。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且各位数字之和能够被3整除,那么它就能够被6整除。
例如,216除以6等于36,因为2+1+6=9,9能被3整除。
7. 7除 - 对于除以7,没有一个简单的口诀来判断一个数是否能够被7整除。
所以,除以7的时候需要进行除法运算,一步一步地找到答案。
8. 8除 - 除以8的口诀是:将原数的个位和十位组成的两位数与8进行比较。
如果这个两位数小于等于8,那么原数能够被8整除。
例如,232除以8等于29,因为23小于等于8。
9. 9除 - 除9也是较为简单的。
只需要观察个位和十位的数字之和是否能够被9整除。
如果能够整除,那么原数也能够整除9。
例如,99除以9等于11,因为9+9=18,18能够被9整除。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教案最新5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篇一开学第一单元教学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由于这是新教材,所以这一册没教过,我用很多课余时间用心研究教材,希望能吃透教材,教好学生。
但是在作业中却发现全对者寥寥无几,于是课后把学生的作业一本本翻出来,一题题查看错误原因,希望找到改进的方法。
通过我对学生每本作业的翻看,发现学生对除法的计算方法基本掌握,绝大多数学生是商与除数相乘时出错,这反映了学生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没过关。
有些学生乘对了,在被除数减除数乘商的积时又出错,看来减法计算掌握的也不太好。
少数学生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时,没有用商乘原来的除数,而是乘了整十数。
还有学生抄错题,横式上漏写商或余数,还有的因自己书写不整洁而搬错,看错,还有的学生竖式写到一半就不写了,看来当时分心了。
极个别学生除法不会计算。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还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口算训练。
以前没有明确提出口算的重要性,但教师们都能将口算作为一项常规来抓,课改以后却很少有时间再来练习口算。
所以加强口算不能停还是要落实在平时的每节课中。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每天花上十分钟进行口算练习是必要的,只要坚持,相信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2、适当增加关于计算的训练量。
现在的《补充习题》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四年级上册的《补充习题》对每课时计算设置了两课时的作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课本练习相对不足的问题。
但是在专项的计算内容教学以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训练,每天练一下。
3、做好各学段的计算教学的衔接工作。
只有所有数学教师都重视计算,将计算作为学生的基本能力来抓,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必要时也可以进行速算、口算的班内比赛。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能够熟练地笔算,初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二年级除法算式讲解
在数学学习中,除法是一个重要的数学运算。
除法的运算符号是“÷”,有时也可以用“/”表示。
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下二年级的除法算式。
1. 什么是除法
除法是将被除数等分成若干份,每份的个数就是除数,求出每份的数量即为商。
例如:18÷6=3,意思是将18等分成6份,每份是3。
2. 除法的符号
除法的符号是“÷”或“/”,例如:9÷3=3或9/3=3。
3. 除法的应用
除法有很多的应用,比如:
(1)求商:例如:16÷4=4,意思是16等分成4份,每份是4。
(2)求余数:例如:10÷3=3余1,意思是将10等分成3份,每份是3,还剩下1个。
(3)求倍数:例如:3÷0.5=6,意思是将3等分成0.5份,需要6份才能等于3。
(4)求百分数:例如:6÷12=0.5,意思是6占12的百分之五十。
4. 除法的注意点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1)除数不能为0,因为任何数除以0都没有意义。
(2)被除数可以为0,任何数除以0都是无穷大。
(3)商必须为整数或小数,不能有分数。
(4)除法可以和乘法相互转换,例如:24÷3=8,可以转换为24=8×3。
以上是二年级除法算式的讲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二位除法基本计算公式二位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一个两位数除以另一个两位数,求商和余数的过程。
在进行二位除法运算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计算公式,以确保得出正确的结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二位除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及其运算步骤。
二位除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被除数÷除数 = 商 ... 余数。
在这个公式中,被除数是被除以的数,除数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商是除法的结果,余数是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剩下的数。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这个公式进行二位除法的运算。
假设我们要计算58 ÷ 4的结果,首先我们将被除数58写在除号的上方,除数4写在除号的下方,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 首先将被除数的十位数5除以除数4,得到商1,将商写在上方的商的位置上。
2. 然后将商1乘以除数4,得到4,将4写在被除数的上方,然后用被除数58减去4,得到54。
3. 接着将54除以除数4,得到商13,将13写在上方的商的位置上。
4. 然后将商13乘以除数4,得到52,将52写在被除数的上方,然后用被除数54减去52,得到2。
5. 因为2小于除数4,所以2就是最后的余数。
综上所述,58 ÷ 4的结果是商13余2。
除了上面的例子,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二位除法的运算步骤。
例如,我们要计算72 ÷ 8的结果,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商9余0。
除了以上的例子,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加深对二位除法的理解。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二位除法的运算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
在进行二位除法的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被除数和除数都是两位数,否则无法进行二位除法的运算。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对于除不尽的情况,余数可能为0,也可能为一个小于除数的数。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在进行计算时,要保持清晰的思路,遵循计算公式的步骤进行运算,确保得出正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