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 (实用版)
- 格式:pptx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81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3篇(一)主题:文言文《论语·学而》解读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学而》一章的核心思想3. 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和翻译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学重点:1. 《学而》一章的核心思想2. 文言文阅读技巧和翻译能力教学难点:1. 理解《学而》一章的深层含义2. 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进行翻译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
2. 提问学生对《论语》的了解程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学而》一章的核心思想(10分钟)1. 分析文本,介绍《学而》一章的大致内容。
2. 针对每个小节,讲解其中的关键意义和哲学思想。
三、示范文言文阅读技巧(15分钟)1. 解释文言文中的常见词汇和句式结构。
2. 分析文言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作用。
3. 给出一段文言文原文,与学生一起分析翻译该段落的方法和技巧。
四、小组合作阅读和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文言文原文。
2.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阅读和理解该段文言文。
3. 每个小组提出自己对该段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五、整合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整合各小组的翻译和理解,进行全班讨论。
2. 提问学生对《学而》一章核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3. 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阅读完整版的《学而》一章,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疑问。
2. 提醒学生继续练习文言文阅读和翻译技巧。
教学资源:1. 《论语·学而》文本2. 文言文翻译参考资料3. 分组讨论和分享的工具教学评估: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点评。
2.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中的活动参与度和贡献。
3. 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思考深度。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艺术魅力;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歌欣赏能力;3. 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优秀的教案(精选13篇)高一语文开学一课优秀的教案篇一【教材定位】《劝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
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找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劝学》选自《荀子》,劝,即鼓励的意思。
荀子通过这篇本章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并概括荀子从哪些角度去探讨了学习这件事。
同时,注意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学习荀子的论证技巧。
【素养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并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的生平、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
3、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并掌握本文的论证手法【教学方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多元融合,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大步跨进了新纪元。
从小我们就受到“学习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劝学》,看看荀子对于学习的看法。
二、知人论世1、了解荀子荀子(约前3一三~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了解《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优秀教案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优秀教案「篇一」教学设想为了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打响第一炮,我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和钻研。
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就是备好课。
我现在面对的,是一群刚刚步入高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的十六七岁的孩子。
可以说,第一节课,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我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反复琢磨,怎样才能把这看似轻松的一节课上好,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让他们通过这一节课,对高中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于是我决定,打破常规的授课方式,和学生聊天,给学生讲故事,让他们了解高中,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你们,我感到非常的高兴!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钟红丽,钟是一见钟情的钟,希望我们师生之间的初次相见,也能结下深厚的感情。
红丽二字是我母亲的杰作,按她老人家的解释是红色而美丽的接班人的意思,很土也很有时代烙印的名字。
我1998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到现在为止,从教已整整十一年。
伴随着你们的到来,我也将开始我教师生涯的第十二个年头了。
新的学期开始了,对于你们来讲,一个新的征程也开始了。
首先我祝贺各位同学顺利通过九年学习成为一名高中生,成为我们六高中的一名学生。
这是我们步入高中以后上的第一节语文课。
可以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画卷有多美丽,语文就有多美丽;音乐有多么震撼人心,语文也有同样的力量。
可是我也知道,有很多同学不喜欢语文课,对吗?不管有多少原因,我们还是要面对高中的语文学习,毕竟它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应该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在轻松愉悦快乐的语文课堂中,学好语文。
我想,有了这样的一个共同愿望作基础,只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轻松的学好语文。
今天的课,我不讲课文,我要先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
高二文科语文(上学期)开学第一课高二文科语文(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亲爱的同学们:从今日开头,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神奇浪漫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你将感受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含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体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博爱;你也会领会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无奈,“仰头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或许是在同时,你还会读到“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伤,“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乏的歌”的厚重……这个世界,虽然仅由横、竖、撇、捺、折五个兄弟姐妹友爱地组合而成,但它却有几千年的积淀,传承着一个优秀民族的文化血脉。
有人告知我:这个世界是一座芳香四溢的百花园。
字词句,犹如那园中柔柔的草,嫩嫩的叶,尖尖的芽;段篇章,就是那园中曲径通幽的小道,含苞待放的蓓蕾,烂漫绽放的鲜花。
语法如同带刺的玫瑰,花中也有刺,刺中亦有花;修辞就像和熙的春风,花开春风软,风中花亦香。
记叙描写,徜徉在百花园里寻寻找觅,争鲜吐艳,万紫千红,令人目不暇接;谈论抒情,沉醉于鲜花丛中教导江山,激扬文字,品头论足,使人留连忘返。
阅读, 正在用灵魂的摄影机不停地拍摄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写作,此时已扛起文字的锄头勤恳地植下一大片翠绿的新苗。
文言文刚在老梅树的枝头上绽放出一朵朵鲜嫩欲滴的奇葩,现代文已经在白玉兰的花蕊里洒满了一枝枝争奇斗艳的芳香。
有人告知我:这个世界如一首规模宏大的交响曲。
朱自清的深情中无法包涵王勃、李白的潇洒,文天祥的正气里分明就有辛弃疾、杜甫的悲伤;王安石改革创新的音符辉映着杜牧阿房宫的废墟焦土,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胸怀辐射出鲁迅杂文的匕首投枪;苏东坡在大江东去的浪花里把酒问青天,而伟人毛泽东却站在万里雪飘的长城上欲与天公试比高。
一代代文人墨客用文字唱响了五千年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一批批语文老师用彩笔勾画出亿万名炎黄子孙心中的美妙蓝图。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人美心善的帮大伙儿整理的11篇高中语文第一课的相关内容。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优秀的教案篇一一、目的要求:1、明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及语文学习的特点。
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3、明确高考对语文学习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明确语文学习的特点。
四、教学设想:高中生面临与初中阶段不同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目的,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及应对高考的的能力,语文的第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第一节课让学生明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高考试题,让学生明确应考的要求,都是有必要的。
第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可以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20xx年高考试题印发给学生,先让学生预习,思考初中是怎样学语文的,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准备工作:印发《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及20xx年语文高考试题。
(一课时)五、教学步骤:1、由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的性质导入新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交际工具,即交际性,实际上也就是它的实用性,这符合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好其他学科、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文化性,传承人类文明,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学语文的体会。
3、讲述语文学习中兴趣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8篇)高中语文第一课教案篇一一、复习计划1、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达到的效果是选择题全对,翻译尽量不失分。
2、复习基础知识中的字音、字形、词语、病句专题3、复习语言表达及运用(简明、连贯、得体)4、复习诗歌鉴赏专题5、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6、在复习期间,两周一次作文;每月一次考试。
二、思想、心理、身体准备1、要有目标,并且要对目标保有坚定的态度。
有的同学常立志,不能立长志,在玩到尽兴之时,忽而想到了高三的目标,于是乎,内心恐慌,导致兴尽而归,这样只能是玩没玩好,学也没学好。
我们只有树立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还记得讲《沁园春·长沙》是我给大家说的毛主席的立志诗吗?)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在授课时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一件事。
”学生们都暗暗猜想:“老师要求的肯定很难吧?可是苏格拉底说的却是:“请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觉得老师让他们做这么简单的事情,是拿他们开涮。
到了第二天,苏格拉底问:“有多少人坚持甩手300下了?”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再问第二次,还有80%的学生举起了手,表示自己坚持下来了。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突然再次提起这件当时大家都觉得简单而微不足道的事情,又一次问所有的学生:“一年之前我说的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请做到的人举手。
”这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十分惭愧,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又一哲学泰斗的柏拉图。
所以,坚持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坚持下去。
对学习时刻保有百分百的热情,不能一曝十寒。
谁能够坚持,谁就能成就大事。
2、心态决定一切。
有人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瓦匠:“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彻砖块。
”第二个说:“我在赚五十块钱。
”第三个说:“我在建高楼大厦!”不同的心态,产生的人生体验和结果是截然不一样的。
2022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8篇)2022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语文高一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目标: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讲授要点: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二、理解“语文”1、语文——语言、文字(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专心听)(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达到表达的目的)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5、个人成绩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够迅速达成;6、高考三桩之一,成绩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的习惯你养成了吗?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量大,自修实践性强。
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学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努力。
高中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运用图像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3、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高中阶段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的特征、运动变化规律的了解,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们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导入提问】什么是宇宙?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最早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开始,到“地心说”、“日心说”等学术说法的不断涌现,体现着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和思考, 18世纪天文学家开始引进了“星系”一词,之后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完善。
我们现在认为:“天地四方”──宇──无限空间“古往今来”──宙──无限时间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1、天体及天体的类型(板书)最早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变换,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5篇)第一篇: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一、欢迎词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欣欣向荣的**中学。
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二、自我介绍缘板书姓名,我大学毕业到**中学工作至今是第十个年头了,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
寺院里常有一对联“佛门半开,有缘进来”,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
两千多名的高一新生,偏偏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就恰巧分到这一个班级里来,彼此成了同学甚至同桌,用流行语说“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分,也没有晚一秒,我们就这样相遇了……”这就是缘。
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极至赞美。
但我一点也不喜欢,蜡烛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并且含着泪,过于悲壮。
可我做教师想快乐的点亮你们的一生,却不想毁灭自己,而且现代科技看来,蜡烛的光太暗了,不如日光灯亮,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
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
(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扛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
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将来的生命中,你还会不会记得高中的生活,还记不记得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有个我,这很难说,生命是个变数。
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岁月,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
慢慢地体会,你会发现各种无穷的奥妙。
三、上课内容一)语文的魅力,为何要学好语文,怎么学好语文。
先问一下,大家喜欢上语文课吗?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语文很枯燥,没有兴趣。
中国的应试教育害人不浅,但它仍是目前中国人最适用并且最公平的一种方式。
所以,请大家不要恨高考,也不要怨中考。
1、为什么要学语文?(同学说说看)讲两个案例,真人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