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
- 格式:ppt
- 大小:842.50 KB
- 文档页数:24
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23篇)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认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法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
五、其他学校安全的注意事项: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
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3篇(一)主题:文言文《论语·学而》解读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学而》一章的核心思想3. 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和翻译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学重点:1. 《学而》一章的核心思想2. 文言文阅读技巧和翻译能力教学难点:1. 理解《学而》一章的深层含义2. 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进行翻译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
2. 提问学生对《论语》的了解程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学而》一章的核心思想(10分钟)1. 分析文本,介绍《学而》一章的大致内容。
2. 针对每个小节,讲解其中的关键意义和哲学思想。
三、示范文言文阅读技巧(15分钟)1. 解释文言文中的常见词汇和句式结构。
2. 分析文言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作用。
3. 给出一段文言文原文,与学生一起分析翻译该段落的方法和技巧。
四、小组合作阅读和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文言文原文。
2.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阅读和理解该段文言文。
3. 每个小组提出自己对该段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五、整合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整合各小组的翻译和理解,进行全班讨论。
2. 提问学生对《学而》一章核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3. 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阅读完整版的《学而》一章,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疑问。
2. 提醒学生继续练习文言文阅读和翻译技巧。
教学资源:1. 《论语·学而》文本2. 文言文翻译参考资料3. 分组讨论和分享的工具教学评估: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点评。
2.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中的活动参与度和贡献。
3. 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思考深度。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艺术魅力;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歌欣赏能力;3. 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旨在帮助同学们快速适应高三学习节奏,明确高考语文备考方向,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围绕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作文四大板块进行深入讲解,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剖析考试规律,传授解题技巧。
二、课程目标1.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实词、虚词、句式等基本知识;2. 提升现代文阅读水平,把握文章主旨、结构、手法等要素;3. 深化古诗文鉴赏能力,了解各类诗文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4. 提升作文写作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三、课程安排1. 文言文阅读: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等,并结合高考真题进行分析;2. 现代文阅读:分析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以高考真题为例进行讲解;3. 古诗文鉴赏:介绍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结合经典作品进行分析;4. 作文: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如立意、构思、选材等,并提供优秀范文进行赏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语文知识,剖析高考真题;2. 互动法: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 案例分析法:结合历年高考真题,深入剖析解题思路和技巧;4. 范文赏析法:挑选优秀范文,分析其写作亮点,提升同学们的写作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撰写一篇作文,运用课堂所学写作技巧;3. 阅读一篇文言文,进行翻译和赏析。
本课程旨在帮助同学们扎实语文基础,提高高考备考能力,为顺利步入理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珍惜课堂时光,积极参与,学有所获。
六、课程重点与难点1. 文言文阅读:重点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难点在于句式的理解和翻译;2. 现代文阅读:重点在于快速捕捉文章信息,提炼主旨,难点在于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3. 古诗文鉴赏:重点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难点在于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及艺术表现手法;4. 作文:重点训练立意与构思,难点在于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使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优秀的教案(精选13篇)高一语文开学一课优秀的教案篇一【教材定位】《劝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
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找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劝学》选自《荀子》,劝,即鼓励的意思。
荀子通过这篇本章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并概括荀子从哪些角度去探讨了学习这件事。
同时,注意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学习荀子的论证技巧。
【素养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并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的生平、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
3、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并掌握本文的论证手法【教学方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多元融合,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大步跨进了新纪元。
从小我们就受到“学习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劝学》,看看荀子对于学习的看法。
二、知人论世1、了解荀子荀子(约前3一三~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了解《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人美心善的帮大伙儿整理的11篇高中语文第一课的相关内容。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优秀的教案篇一一、目的要求:1、明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及语文学习的特点。
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3、明确高考对语文学习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明确语文学习的特点。
四、教学设想:高中生面临与初中阶段不同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目的,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及应对高考的的能力,语文的第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第一节课让学生明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高考试题,让学生明确应考的要求,都是有必要的。
第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可以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20xx年高考试题印发给学生,先让学生预习,思考初中是怎样学语文的,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准备工作:印发《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及20xx年语文高考试题。
(一课时)五、教学步骤:1、由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的性质导入新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交际工具,即交际性,实际上也就是它的实用性,这符合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好其他学科、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文化性,传承人类文明,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学语文的体会。
3、讲述语文学习中兴趣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8篇)高中语文第一课教案篇一一、复习计划1、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达到的效果是选择题全对,翻译尽量不失分。
2、复习基础知识中的字音、字形、词语、病句专题3、复习语言表达及运用(简明、连贯、得体)4、复习诗歌鉴赏专题5、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6、在复习期间,两周一次作文;每月一次考试。
二、思想、心理、身体准备1、要有目标,并且要对目标保有坚定的态度。
有的同学常立志,不能立长志,在玩到尽兴之时,忽而想到了高三的目标,于是乎,内心恐慌,导致兴尽而归,这样只能是玩没玩好,学也没学好。
我们只有树立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还记得讲《沁园春·长沙》是我给大家说的毛主席的立志诗吗?)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在授课时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一件事。
”学生们都暗暗猜想:“老师要求的肯定很难吧?可是苏格拉底说的却是:“请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觉得老师让他们做这么简单的事情,是拿他们开涮。
到了第二天,苏格拉底问:“有多少人坚持甩手300下了?”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再问第二次,还有80%的学生举起了手,表示自己坚持下来了。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突然再次提起这件当时大家都觉得简单而微不足道的事情,又一次问所有的学生:“一年之前我说的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请做到的人举手。
”这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十分惭愧,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又一哲学泰斗的柏拉图。
所以,坚持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坚持下去。
对学习时刻保有百分百的热情,不能一曝十寒。
谁能够坚持,谁就能成就大事。
2、心态决定一切。
有人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瓦匠:“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彻砖块。
”第二个说:“我在赚五十块钱。
”第三个说:“我在建高楼大厦!”不同的心态,产生的人生体验和结果是截然不一样的。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讲授要点: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二、理解"语文"1、语文——语言、文字(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够专心听)(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达到表达的目的)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5、个人成绩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迅速达成;6、高考三桩之一,成绩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的习惯你养成了吗?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量大,自修实践性强。
高中第一节语文课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高中第一节语文课教案(精选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运用图像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3.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高中阶段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的特征、运动变化规律的了解,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们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导入提问】什么是宇宙?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最早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开始,到“地心说”、“日心说”等学术说法的不断涌现,体现着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和思考,18世纪天文学家开始引进了“星系”一词,之后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完善。
我们现在认为:“天地四方”──宇──无限空间“古往今来”──宙──无限时间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1.天体及天体的类型(板书)最早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变换,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