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15
《人体断面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Ⅰ前言《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断面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理论讲课,学生观察人体断面标本,辅以人体局部解剖标本、人体教学模型、绘制部分人体断面图和课外作业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全力实现大刚规定的教学目标,为医学影像专业奠定重要的断面解剖学基础。
本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同学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留给同学自学。
三.教学参考时数为20学时。
四.教材:《人体断面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姜树学,2版,2000年。
Ⅱ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定义。
(二)了解断面解剖学的历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三)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三教学内容(一)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关系及特点。
(二)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及前景;断面解剖学的研究及学习方法。
(三)人体断面解剖术语,如人体断面、断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第一章头部一教学目的复习脑颅和面颅的名称和位置,大脑半球上主要的沟回、基底核的组成。
学习脑的血液供应,脑室的形态、位置和脑池。
人体断层解剖学复习知识点人体断层解剖学是现代医学中十分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的相互关系。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通常会通过断层影像技术如X线、CT扫描、MRI等来观察和诊断患者的疾病。
因此,熟悉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医生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复习知识点。
1.人体平面解剖学人体平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切面的结构和关系的学科。
常见的切面有冠状面(横切面)、矢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纵切面)。
通过了解这些切面的位置和特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断层影像中观察到的结构。
2.颅内解剖颅内解剖包括头颅骨的结构、脑组织的解剖结构和脑脊液的循环等。
了解颅内解剖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和治疗颅内疾病,并解释断层影像中颅腔内的异常。
3.颈部解剖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胸部的部分,包含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和组织。
学习颈部解剖有助于我们理解颈部病变如甲状腺肿大、颈动脉狭窄等的成因和表现。
4.胸部解剖胸部解剖包括胸骨、胸腔、肺、心脏等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和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胸部解剖,可以更好地理解胸部疾病如肺炎、心脏病等的表现和诊断。
5.腹部解剖腹部是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重要部分,了解腹部解剖有助于我们理解腹部疾病如肝炎、胃溃疡等的成因和治疗。
6.盆腔解剖盆腔是包含生殖器官、泌尿器官和直肠的部分。
学习盆腔解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盆腔疾病如前列腺肿瘤、子宫肌瘤等的表现和诊断。
7.上肢和下肢解剖上肢和下肢是人体的四肢,包含骨骼、肌肉和神经等结构。
通过学习上肢和下肢解剖,能够更好地理解四肢疾病如骨折、脊柱侧凸等的成因和治疗。
8.解剖学标志物解剖学标志物是断层影像中给出的特殊结构,帮助我们确定和定位解剖结构。
常见的标志物包括颈椎的棘突、神经节和血管结构等。
学习这些标志物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和分析断层影像。
9.断层影像的解读和分析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知识后,我们能够更好地解读和分析断层影像。
这涉及到判断结构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在断层影像中的形态结构。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体断层解剖学的随堂笔记:
定义和目的: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部分,它通过研究人体在各种断层影像中的形态结构,来揭示人体的内部构造和器官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断层影像的获取:人体断层影像可以通过各种医学影像设备获得,如CT、MRI、超声等。
断面分类:根据获取断层影像的方式和目的,可以将人体断层分为横断面、纵断面和斜断面等类型。
重要结构在断层影像中的表现:在人体断层影像中,一些重要的结构如器官、血管、脑室等,可以通过特定的影像特征进行辨认和测量。
临床应用:人体断层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诊断病变、手术导航、放射治疗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实际病例、观察模型等方式来加深对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理解。
同时,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掌握相关知识。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1.2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研究方法1.3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4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简史第二章:人体的轴与面2.1 人体的主要轴线2.2 人体的主要切面2.3 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划分2.4 人体断面的表示方法第三章:头部和颈部断面解剖3.1 头部断面解剖3.2 颈部断面解剖3.3 头部和颈部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分布3.4 头部和颈部的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四章:胸部断面解剖4.1 胸部断面解剖概述4.2 肺部和心脏的断面解剖4.3 胸主动脉、气管和支气管的断面解剖4.4 胸部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五章:腹部断面解剖5.1 腹部断面解剖概述5.2 肝、胆囊和胰腺的断面解剖5.3 胃、肠道和肾的断面解剖5.4 腹部血管、神经和肌肉的断面解剖5.5 腹部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六章:盆部和会阴部断面解剖6.1 盆部断面解剖概述6.2 泌尿生殖器官的断面解剖6.3 盆部血管、神经和肌肉的断面解剖6.4 会阴部的断面解剖6.5 盆部和会阴部的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七章:脊柱和四肢断面解剖7.1 脊柱断面解剖概述7.2 颈椎、胸椎、腰椎和骶尾椎的断面解剖7.3 脊柱血管、神经和肌肉的断面解剖7.4 四肢断面解剖概述7.5 上肢和下肢的断面解剖7.6 脊柱和四肢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八章:呼吸系统断面解剖8.1 呼吸道断面解剖概述8.2 鼻、咽、喉的断面解剖8.3 气管、支气管的断面解剖8.4 肺的断面解剖8.5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九章:消化系统断面解剖9.1 消化系统断面解剖概述9.2 口腔、咽、食管的断面解剖9.3 胃、小肠和大肠的断面解剖9.4 消化腺的断面解剖9.5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第十章:心血管系统断面解剖10.1 心血管系统断面解剖概述10.2 心脏的断面解剖10.3 主动脉、肺动脉和静脉的断面解剖10.4 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10.5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和断面诊断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重要性重点关注内容:人体断面解剖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和发展简史。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1.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器官和尸体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及其对应的影像图的一门科学。
2.断层:是根据研究目的的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标本或图像。
3.断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4.横断面:又称水平面,是指平行于水平面的断面,断层标本和CT、MRI等图像观察其下表面。
5.矢状断面:是按人体的矢状轴沿上下方向移动切割所制成的左右侧断面。
通过人体正中线的断面为正中矢状面。
断层标本和MRI等图像观察其左侧面,但超声一般观察其右侧面。
6.眶耳线(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部横断层扫描多以此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轴位扫描的基线。
7.Reid基线(下眶耳线):眼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冠状面标本的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8.上眶耳线:眶上缘中点与外耳门重点的连线,以此为基线的断面与颅底平面相一致,临床影像按此基线扫描,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的结构和减少颅骨伪影。
9.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
10.穹窿:是自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束,分为穹窿脚、体柱三个部分。
11.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的宽阔致密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膝和后肢三个部分。
12,外囊: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称为外囊。
13.最外囊:评传和外侧的波纹状的突起与岛叶皮质之间的的髓质称为最外囊。
14.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15.旧纹状体: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16. 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
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集群运动。
17.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18.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可分为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后角和下角四个部分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19.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为侧脑室三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