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质浇注料开裂的解决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580.12 KB
- 文档页数:5
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案在建筑、道路和基础设施领域,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材料。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表面可能会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还可能导致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功能性的问题。
因此,采取适当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案,旨在帮助读者解决这一问题。
一、表面裂缝修补方案:1. 裂缝填充剂:对于较小的表面裂缝,可以使用裂缝填充剂进行修补。
裂缝填充剂是一种流动性较好的材料,它可以渗入裂缝中并填满空隙。
常见的裂缝填充剂包括聚硫橡胶、环氧树脂和聚合物修补材料。
使用裂缝填充剂进行修补可以防止裂缝继续扩大,并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2. 表面修补剂:对于较大或深度的表面裂缝,裂缝填充剂可能不够有效,此时可以使用表面修补剂。
表面修补剂是一种水泥基材料,可以用于修复混凝土表面的损坏或缺陷。
在使用表面修补剂之前,先清理并修整裂缝边缘,然后将修补剂涂抹在裂缝表面。
修补剂会与混凝土表面结合,形成一个坚固的修补层,从而修复裂缝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结构裂缝修补方案:1. 预应力法:在面对深度且较宽的结构裂缝时,预应力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补方案。
该方法利用预应力钢筋将裂缝两侧的混凝土拉紧,从而减轻裂缝处的应力,阻止裂缝进一步扩大。
预应力法修复的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碳纤维修补:碳纤维修补是一种新兴的结构裂缝修补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轻质而高强度的材料,可以在结构裂缝上施加额外的强度和支撑。
碳纤维修补不仅可以修复裂缝,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负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三、预防措施:除了采取及时的修补措施外,还应该注意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的建议:1. 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方和施工方法,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降低裂缝的产生风险。
2. 加强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防止裂缝产生的关键。
通过添加适量的防水剂和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1.裂缝预防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预防裂缝的最佳方法是在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并保证适当的水灰比,同时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这些都有助于减少裂缝的发生。
2.裂缝修复胶浆裂缝修复胶浆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
该方法使用聚合物、纤维和添加剂组成的胶浆填充裂缝,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封裂缝。
胶浆可以选择两种类型:柔性胶浆和刚性胶浆。
柔性胶浆适用于较小的裂缝,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移动而不破裂,而刚性胶浆适用于较大的裂缝,可以固定和重建混凝土结构的连续性。
3.裂缝填充材料除了胶浆修复,还可以使用填充材料来填充混凝土裂缝。
填充材料主要有聚硫化物、硅酮、聚氨酯和聚合物等材料。
填充材料往往具有较高的粘度和粘附性能,可以有效地填充裂缝并提供额外的支撑。
4.裂缝缝补裂缝缝补是一种传统的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裂缝进行切割或开凿,然后使用钢筋或钢板进行增强,并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
缝补后的混凝土结构可以恢复其强度和稳定性,但会对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5.增强材料使用在处理混凝土裂缝时,使用增强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常用的增强材料包括纤维材料(如金属纤维、聚合物纤维和碳纤维等)和钢筋。
这些材料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延展性,减少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6.喷涂覆盖层喷涂覆盖层是一种修复混凝土裂缝并增加表面保护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聚合物喷涂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这层薄膜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防水性和抗紫外线能力,同时也可以修复小型裂缝并增强表面的美观性。
7.结构加固在严重的混凝土裂缝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结构加固。
结构加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碳纤维加固、玻璃纤维加固和预应力加固等。
这些方法能够增加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修复裂缝并预防进一步的损坏。
总的来说,处理混凝土裂缝需要根据裂缝的类型、大小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关于浇注料的问题
浇注料干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防止低水泥浇注料的炸裂,除了前面所讲的添加防炸裂剂,提高浇注料的透气率外,还有一个有效的也是更重要的措施是合理的运用加热干燥制度,控制和降低干燥过程中浇注料内部的最大蒸气压值。
当一种材料选定施工完毕后,解决炸裂的唯一手段是合理的干燥加热,如果干燥加热制度不合理,即使浇注料的透气率高也会引起炸裂。
不同的养护温度、不同的干燥制度,在浇注料内部会产生不同的蒸汽压,当最大蒸汽压值超过材料的抗涨强度时就发生炸裂。
低水泥浇注料很易发生炸裂,干燥时特别小心。
不同养护温度的低水泥浇注料,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和蒸汽压也各不相同。
在冬天施工时,由于养护温度较低,在干燥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蒸汽压,加热干燥时应格外小心。
妨碍纤维浇注料制作工艺的缘由
影响纤维浇注料重要生产工艺因素是结合剂的类型和把它引入纤维中的方法。
根据使用条件采用方法如下:结合剂物质在纤维形成过程中溶液、乳浊液、悬浮液和细粉分散和物化;在纤维浇注料上喷射薄层结合剂;纤维骨架浸渍;用液体状态结合剂浇纤维;机械混合。
制取纤维制品用结合剂应该满足以下条件:保证兑现为高的黏附;硬化后足够的内聚;有易分散的nengli8和覆盖纤维的细薄膜;阻止纤维中形成莫来石,防止收缩,纤维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不增加热导率和体积密度。
利用聚乙酸乙烯酯分散硅溶胶,水玻璃、磷酸铝铬、耐火粘土、膨润土等作为结合剂。
成型系统(纤维+结合剂)乃是可塑的粘性糊或流动液体的悬浮液。
制品成型的主要方法有:振动加压成形,真空压砖法,泥浆浇注,按织造工程技术取得织物制品。
洛阳科泰提供。
混凝土裂缝解决方案
《混凝土裂缝解决方案》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因此,针对混凝土裂缝的解决方案尤为重要。
首先,了解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混凝土裂缝常见的成因包括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材料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
因此,在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时,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诊断,找到根本原因。
在了解问题成因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根据裂缝的性质和成因,可以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
例如,对于因设计缺陷引起的裂缝,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并改进结构来解决问题;对于因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可以进行修补或加固材料;对于因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裂缝,可以在表面覆盖防水层或采取其他措施来防止裂缝扩张。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关键。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而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解决方案》需要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成因,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加强定期检查和维护,才能有效地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耐火浇注料爆裂原因及防爆措施一、耐火浇注料爆裂原因1.1温度骤变:由于温度变化过快,耐火浇注料内部会产生热应力,导致发生裂纹甚至爆裂。
1.2施工工艺不当: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加工、浇注、固化等操作,导致材料内部存在缺陷和应力集中,易造成爆裂。
1.3质量不合格:选用质量不合格或使用期限已过的耐火原料,导致制备的浇注料性能不稳定,易引发耐火浇注料爆裂。
1.4温度过高:在耐火浇注料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导致质量下降,内部存在热应力,从而引发爆裂。
1.5震荡振动:在施工现场,受到外界震荡振动或操作不慎造成的振动,会导致耐火浇注料内部产生位移和摩擦,从而引发爆裂。
1.6施工材料拼接不良:施工过程中,材料拼接不当,会产生接缝,使得应力集中,易引发爆裂。
1.7设备故障:浇注料充填过程中的设备故障,造成浇注料充填不均匀或者出现突发情况,都会导致爆裂。
二、耐火浇注料爆裂防爆措施2.1选用优质原材料:应严格选用质量合格、使用期限较新的耐火原料,确保耐火浇注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操作,保证耐火浇注料的质量和施工质量。
2.3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施工温度,避免温度骤变,从而减少热应力,降低爆裂风险。
2.4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在耐火浇注料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施工设备状态,保证设备稳定运行,预防设备故障导致耐火浇注料爆裂。
2.5强化质量管理: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材料和施工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爆裂风险。
2.6加强防震措施:在施工现场,加强对外界震荡振动的控制,避免因振动引发耐火浇注料爆裂。
2.7增加密封填充:在耐火浇注料施工时,增加密封填充,减少材料拼接接缝,降低应力集中,预防耐火浇注料爆裂。
2.8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爆裂风险。
REFRACTORIES&LIME Dec.2020Vol.45No.6中间包镁质挡渣墙开裂破损过程及机理分析王洛杨峥刘自民饶磊王俊北樊明宇(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马鞍山243000)摘要:为了解中间包镁质挡渣墙开裂破损的原因,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对挡渣墙浇注料预制件的常温物理性能、物相组成、热震稳定性和抗渣性能等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钢水和熔渣沿中间包挡渣墙的气孔和裂纹渗透,在侵蚀、渗透层中镁橄榄石和熔渣反应生成低熔点的钙镁橄榄石或镁蔷薇辉石等。
同时,熔渣进入耐火材料导致渗透层和原质层成分不同,热胀冷缩不一致,导致生成大量裂纹,加剧了挡渣墙开裂损毁。
关键词:挡渣墙;热震稳定性;渗透;开裂损毁中图分类号:TQ175.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92(2020)06-0030-05 Cracking and damage process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magnesium slag dam in tundishWang Luo Yang Zheng Liu Zimin Rao Lei Wang Junbei Fan Mingyu(Ma’anshan Iron&Steel Co.,Ltd.,Ma’anshan243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cracking and damage of magnesium slag dam in tundish,the physical properties,phase composition,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and slag resistance of castable preforms for slag dam at room temperature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other detection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molten steel and slag infiltrate along the pores and cracks of the slag dam of the tundish,and forsterite and slag react in the erosion and infiltration layer to form low melting point monticellite or magnesium rhodonite,etc.At the same time,the molten slag infiltrating in the refractory material caus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filtration layer and the original layer to be different,and the thermal expansion and cold contraction are inconsistent,resulting in separation and cracking,which generates a large number of cracks and intensifies the cracking damage of the slag dam.Key words:Slag dam;Thermal shock resistance;Infiltration;Cracking damage收稿日期:2020-01-20作者简介:王洛(1990-),男,工程师2020年12月第45卷第6期耐火与石灰2.1原料试验用试样为现场使用的中间包挡渣墙预制件,预制件生产工艺为:混料→浇注→养护→脱模→220℃烘烤6h→成品。
1、导致因素:
(1)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在水泥水化后凝结硬化过程中,在有害物质反应的作用下,产生了剧烈的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在构件内部会产生破坏应力,导致强度下降、开裂的事故。
(2)导致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的不良有害物质有三种:
游离氧化镁(MgO)的反应。
速度很慢,可达10~20年,其固相体积增大2.48倍。
国标规定,用压蒸法检测,当压蒸膨胀率超过0.5%是,该水泥压蒸安定性为不合格。
水泥中加入过量的石膏引起反应。
从水泥水化开始至硬化结束的整个过程中,该反应一直进行,固相体积增大2.22倍。
国标规定氧化硫(SO3)含量不得超过3.5% 。
游离氧化钙。
水泥生料在烧熟过程中氧化钙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的化学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尚剩余一些氧化钙没有被吸收,所剩在熟料中的游离氧化钙结构致密,遇水反应缓慢,一般需要3~6个月才能完全水化,固相体积增大1.98倍。
(3)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其性能完全不同,水化后初凝和终凝的时间不同,收缩率也不同。
因此,混用水泥拌和的混凝土,所浇注的构件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2、解决方案:
当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且裂缝宽度大于0.3 mm时,需返工处理。
经检查,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已达到设计要求,且裂缝宽度小于0.3 mm时,可采用灌注“华千YJS-灌浆树脂”化学浆液或“华千J-302混凝土再浇剂”水泥浆液的方法进行封闭处理。
铝镁尖晶石浇注料施工总结中间包铝镁浇注料, 钢包铝镁浇注料, 都是铝镁尖晶石, 还有含钢纤维铝镁浇注料。
这些都是钢厂常常会用到关键工作层耐火材料。
因为她在施工时比较方便, 收到钢厂好友欢迎, 不过, 有时候会因为条件改变, 出现部分问题, 这些都是经过我们耐火材料长久现场试验总结出来, 分享给大家, 方便大家不走弯路。
一、铝镁尖晶石施工中出现问题及处理措施凝固时间是影响铝镁浇注料施工一个关键原因。
环境温度对铝镁浇注料凝固时间影响很大, 尤其是在夏季, 当环境温度超出35℃时, 铝镁浇注料趋于速凝, 给浇注施工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增加了职员劳动强度。
当环境温度高, 浇注料凝固时间缩短时, 浇注料本身流变性变差, 尤其是当浇注料速凝时, 从搅拌机放出浇注料来不及进入包内,在包胎上平面和流槽内已凝固,将浇注料送入包壁内劳动强度增大;(2)影响使用寿命。
在炎热夏季, 工人为增加浇注料流动性往往多加水, 因为用水量增加造成浇注料烘干后气孔率增加, 强度降低。
另外, 在环境温度超出40℃时, 即使多加水, 浇注料仍有速凝趋势, 从而使强度降低, 影响使用寿命;(3)脱胎困难。
正常情况下, 钢包浇注完成, 要放置24h才脱胎。
但在炎热夏季, 因为浇注料凝固时间缩短, 使浇注料和包胎紧紧粘在一起, 造成脱胎困难。
所以, 不管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出发, 还是给浇注施工发明一个良好条件, 提升浇注料使用寿命, 降低使用事故, 都有必需从根本上调整铝镁浇注料凝固时间, 使之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经过一段时间研究, 发觉木质素磺酸盐能改变浇注料凝固时间, 使铝镁浇注料初凝时间即使在环境温度超出35℃时, 也能延长到30min以上, 根本处理了铝镁浇注料在夏季凝固时间短问题。
需要注意是, 铝镁浇注料凝固时间与木质素磺酸盐加入量相关系, 在满足施工要求前提下, 其加入量越少越好。
另外伴随季节改变, 其加入量也要作对应调整, 通常夏天加入量大, 冬天少加甚至能够不加。
高性能浇注料抗爆裂性能较差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加入的微粉填充较多微小气孔,浇注料透气性能降低,水蒸气的排出受阻;二是微粉引入后并未形成一般水泥水化物,而形成凝胶或钙铝硅水化物,其在300℃以前脱水缓慢,难以形成排气通道,而在300℃以后急剧脱水释放大量水蒸气,使得浇注料因排气不畅发生爆裂。
目前,为提升高性能浇注料的抗爆裂性能:一是通过研究干燥过程中浇注料内部蒸汽压的变化,采用合理的干燥加热制度,控制浇注料内部最大蒸汽压;二是在浇注料中添加防爆裂物质,通过增加浇注料内部的开口气孔或微裂纹来增大浇注料的透气度,使得烘烤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能迅速排出,降低浇注料内部蒸气压,以改善抗爆裂性;三是加入适量的活性微粉以及使用高效复合减水剂,从而增大浇注料的流动性,减少水的加入量。
从现实情况来看,制订严格的烘烤制度以及减少水的加入量固然重要,但最好的方法是加入防爆剂。
在烘烤过程中,耐火浇注料发生爆裂的主要原因为自由水在100℃时沸腾蒸发迅速产生大量水蒸气而未能及时排除。
特别是在浇注料具有较低的透气性能时,蒸汽的产生速率大于其排出速率,造成内部压力急剧增大,当压力超过水化物所提供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导致浇注料的爆裂破坏。
可见,浇注料透气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防爆性能的优劣。
传统高水泥浇注料的透气度在养护后很低,干燥初期则明显增加,而含有超细Al2O3粉或者SiO2微粉的低水泥浇注料的透气度干燥后并不显著增加,这导致抗爆裂性很差。
这是因为传统高水泥浇注料中水化物的转化(CAH10和C2AH8转化为C3AH6和结晶AH3)气孔率增大,从而减轻爆裂的危险性,而低水泥浇注料由于超细粉的填塞作用,并且在干燥后其内部能够导致结构变化的水化物的量很少,使得其抗爆裂性能较差。
巩义市恩众耐材科技有限公司是冶金用耐火材料专业生产厂家,主要产品有铁水预处理脱硫喷枪、镁碳砖、整体炉盖及预制件等功能材料,钢包浇注料、铁包浇注料、自流料、火泥等不定形耐火浇注料。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裂缝修复与防止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使其成为开展重要工程项目的首选。
然而,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出现可能会对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修复和防止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裂缝问题,本文将探讨相关的工艺和措施。
一、裂缝修复工艺裂缝修复是解决混凝土工程施工后裂缝问题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裂缝修复工艺。
1. 填缝填缝是一种常见的裂缝修复方法,适用于小型和浅层的裂缝。
首先,需要使用专业的填缝材料,如聚合物修理材料,根据裂缝的宽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填缝剂。
然后,清除裂缝周围的杂质和松散物,并使用胶水粘结剂固定填缝材料。
最后,平整填缝材料并确保其与周围混凝土表面相协调。
2. 粘贴修复粘贴修复适用于大型和较深的裂缝,其原理是通过粘结剂和增加的钢筋等材料将裂缝重新连接起来。
在进行粘贴修复之前,需要先清洁和抛光裂缝表面,使其与粘贴修补材料更好地粘合。
随后,使用专业的粘贴修补材料填充裂缝,并在表面施加恢复层,以保证修复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压浆修复压浆修复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浆液来填充和密封裂缝的方法。
这种修复工艺适用于较大和较深的裂缝,并具有良好的防水和结构修复效果。
首先,需要在裂缝周围的混凝土表面钻孔,并放置注浆管。
随后,在注浆管中注入高压浆液,直到裂缝完全填充。
最后,关闭注浆管并清洁混凝土表面,使其恢复原貌。
二、裂缝防止措施除了裂缝修复,采取预防措施也是降低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裂缝发生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裂缝防止措施。
1. 控制混凝土收缩混凝土的收缩可能是导致裂缝出现的常见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可以采取添加延缓剂或使用膨胀剂的方法。
延缓剂可以减慢混凝土的凝胶收缩速度,有效降低裂缝的发生。
膨胀剂则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生成气泡来减少内部应力,从而降低裂缝的风险。
2. 控制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炉浇注料裂纹产生原因工业炉耐火浇注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裂缝,甚至脱落,由于各个热工设备设计及工况不同,所选用的浇注料材质不同,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裂纹的出现,但是裂纹出现不外乎以下原因:工艺控制方面原因一、浇注料在搅拌时加水量的控制浇注料在搅拌时加水量过多,浇注料施工后,材料体积密度降低,材料强度降低。
加水量太少,浇注料流动性变差,振动作业后容易留下大小不等的气孔,强度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二、浇注料搅拌时间的控制浇注料在搅拌时材料流动性是随着搅拌时间在不停变化的。
搅拌时间太短,材料混合不均匀,流动性差,材料不密实,强度降低;搅拌时间过长,各种添加剂已反应结束。
搅拌时间过短或者过长都会对施工后的砼体产生影响,达不到预期设计强度。
三、振动时间及分层浇注的控制1、浇注料在浇注时应该控制好振动时间,以没有气泡冒出时作为时间控制点,以3-5分钟为宜。
振动时间过短会造成砼体内出现大量气孔,振动时间过长会造成大颗粒下沉下沉,细粉上浮,最终会出现砼体整体强度变低,使用时砼体分层剥落的情况出现。
2、浇注料在分层浇注时宜一次浇注300-500(mm)高,并且整个单独施工部位需要一次浇注结束,由于前期浇注的砼体已初凝或已凝固温度会上升,而新浇注的区域温度偏低,两块区域在凝固时不同步,浇注完成的砼体在使用时有出现开裂几率。
四、砼体的养护和烘炉1、砼体浇注完后要有足够的自然养护期,一般以48~72(h)为宜,使浇注料中水分和结合剂充分反应,另外也会排出一部分多余水分,便于后期烘炉。
2、砼体养护结束要对热工设备进行烘炉操作,主要是去除砼体中游离水和结晶水,同时对浇注料进行高温烧结,以提高高温强度。
烘炉要按浇注料供应商提供的烘炉曲线进行,温度和升温速度要准确控制,特别是保温时间及保温温度关键阶段。
防止升温过快和保温时间不够及砼体内部产生温度梯度,由于排出水分产生的蒸汽压力和梯度应力对砼体破坏。
必要时对炉壁进行开孔排水作业,烘炉结束后对炉壁进行恢复。
镁质浇注料烘烤后开裂原因
镁质浇注料在烘烤后开裂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下面我将从多个
角度来分析可能的原因:
1. 温度变化,在烘烤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可能是导致镁质浇注
料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烘烤过程中温度变化过大或者过快,
会导致材料内部产生热应力,从而引起开裂。
2. 材料成分,镁质浇注料的成分也会影响其烘烤后是否容易开裂。
如果材料中存在不均匀的化学成分或者含有过多的杂质,都可
能导致烘烤后的收缩不均匀,从而引起开裂。
3. 烘烤工艺,烘烤工艺的控制也是影响镁质浇注料开裂的重要
因素。
如果烘烤的时间、温度、速度等参数控制不当,都可能导致
镁质浇注料在烘烤后出现开裂现象。
4. 结构设计,材料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也会影响其在烘烤后的
稳定性。
如果材料的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产生内部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开裂。
5. 材料处理,在制备过程中,材料的处理也会对其烘烤后的性
能产生影响。
比如振实度、干燥方式等处理方法的选择都可能影响
材料的烘烤性能。
综上所述,镁质浇注料烘烤后开裂的原因可能涉及材料本身的
成分、结构设计,烘烤工艺的控制等多个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成分配比、烘烤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材料的
结构设计等因素,从而降低镁质浇注料烘烤后开裂的可能性。
中间包镁质挡渣墙大量裂纹及开裂原因分析前言中间包是炼钢最后一个盛装钢水的容器,而挡渣墙则是中间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间包内设置挡渣墙可以改变钢液的流动状态,延长钢液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促进其中的夹杂物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碰撞、聚集、上浮,从而净化钢。
中间包挡渣墙普遍采用耐火浇注料浇注成型,材质有高铝质、铝镁质或镁质等,经过养护、脱模、烘烤等工艺制成预制件后在中间包上安装使用。
镁质挡渣墙因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能、耐火度高,以及有效降低带入钢液的氧含量,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本工作对某厂用后中间包挡渣墙的组成和常温物理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用后残砖分析了中间包挡渣墙的损坏原因,旨在为提高中间包挡渣墙的寿命提供技术支撑。
试验2.1 原料试验用试样为现场使用的中间包挡渣墙预制件,预制件生产工艺为:混料→浇注→养护→脱模→220℃烘烤6h→成品。
对生产厂家同批次挡渣墙浇注料不同粒度配比的化学组成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
挡渣墙预制件主要化学组成(w)为:SiO₂5.17%、CaO 1.26%、MgO 91.43%.A1₂O₃ 0.12%、Fe₂O₃ 0.42%。
挡渣墙为MgO-SiO₂-H₂O结合的镁质浇注料,骨料颗粒(0.5~10mm)与细粉(0~0.5mm)的质量比约为68:32。
其中骨料颗粒均为电熔镁砂,细粉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微粉。
表1 原料的主要化学组成2.2 试样制备及性能检测使用切割机从同批次挡渣墙产品上在渣线部位切取40mm×40mm×160mm的小长方体试样、Φ10mm×50mm小圆柱体试样以及230mm×114mm×65mm的大长方体试样。
将小长方体试样在硅铝棒电炉中以5℃/min的速率分别升温至1100℃、1500℃,保温3h烧结,随炉冷却。
按照GB/T5200-1993,在XQK-02显气孔体密测定仪上测定小长方体试样的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按照GB/T5072-2008,在CCS-600型微机控制常温耐压抗折试验机上测定试样的耐压强度;按照GB/T3001-2007,在CCS-600型微机控制常温耐压抗折试验机上测定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用游标卡尺测定长条试样热处理前后的长度变化;按照GB/T5988-2007计算其线变化率;按照30873-2014,在KRZ-S01型抗热震性试验炉上检测230mm×114mm×65mm的长方体试样的热震稳定性,以试样受热端面破损一半(或以上)时所经历的急热急冷循环次数作为试样的抗热震次数;按照7320-2018,在RPZ-03P 全自动高温热膨胀仪上检测10mm×50mm圆柱试样从175℃至1400℃的热膨胀率及平均热膨胀系数。
镁质涂抹料自然干燥裂纹镁质涂抹料自然干燥裂纹是在干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见问题。
干燥裂纹可以影响涂层的质量和美观度,给施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镁质涂抹料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
镁质涂抹料中含有透气性良好的成分,如氧化镁和水泥。
当施工结束后,涂料开始脱水和硬化,水分逐渐蒸发。
因为镁质涂抹料的反应速度相对较快,脱水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不能得到及时释放,从而导致干燥裂纹的形成。
其次,我们来看看如何预防镁质涂抹料在干燥过程中出现裂纹。
首先,要正确选择涂料的种类和质量。
优质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弹性,能够在干燥过程中缓解内应力的积累。
其次,要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涂料的干燥速度和质量。
此外,要合理控制施工厚度和涂料的平整度。
过厚或不均匀的涂层容易产生内应力,增加裂纹的发生概率。
最后,注意施工后的保护工作。
在涂料干燥过程中要避免直接受到阳光照射或强风吹拂,可以采取遮阳措施或搭建临时的遮挡物,保持施工环境的稳定。
此外,若干种特殊的镁质涂抹料也可以有效预防干燥裂纹的产生。
例如,添加纤维增强剂可以增加涂料的韧性和强度,提高其抗裂能力。
另外,适量添加延缓剂可以减缓涂料的反应速度,避免迅速产生内应力。
同时,选择含有抗裂添加剂的镁质涂抹料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总之,镁质涂抹料自然干燥裂纹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正确选择涂料类型和质量、控制施工环境、合理施工厚度和涂料平整度以及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干燥裂纹的发生概率。
此外,特殊的镁质涂抹料和添加剂也可以提高涂料的抗裂能力。
希望以上的指导对大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有所帮助。
镁泥盆裂纹
你好,我不太清楚你的问题,请问你是想了解“镁泥盆裂纹”的原因,还是想了解如何修复“镁泥盆裂纹”呢?请你提供更具体的信息,以便我更好地为你解答。
下面为你提供一些有关“镁泥盆裂纹”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镁泥盆是一种氧化镁制品,早期的氧化镁制品可能存在容易开裂、反碱泛霜起白等问题。
不过,随着技术的升级,在原材料中添加SG高分子材料可以对氧化镁制品起到改性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开裂。
如果镁泥盆出现裂纹,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修复:
- 将开裂的部分用砂纸轻轻打磨,去除锐利的边缘。
- 使用特殊的陶瓷胶水或者强力胶水将开裂的部分粘合起来。
- 等待胶水完全干燥后,可以使用细砂纸将修复部分打磨平滑。
- 最后,可以使用透明的防水涂料或者漆进行涂抹,以增加花盆的耐久性和美观度。
如果裂纹较大或者修复效果不理想,建议更换花盆或者寻求专业修复师傅的帮助。
基于预应力和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上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施工工法一、前言基于预应力和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上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方法,通过采用预应力技术和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工法特点1. 预应力技术: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预应力,能够有效地抵抗外界荷载对结构的影响,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2. 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采用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作为混凝土的添加剂,能够减少混凝土收缩,防止裂缝的产生。
3. 耐久性强:该工法采用的预应力和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使得结构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够经受长期使用和环境变化的考验。
4. 施工工艺简单:该工法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易于操作,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种超长混凝土结构,例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以及重要工业设施等,对防止结构裂缝的产生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采用预应力技术,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预应力,使得混凝土结构在受力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减少混凝土的应力集中,从而降低结构的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此外,采用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防止温度变化、干缩等因素导致的裂缝产生。
五、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设备检查、工作区域清理等。
2. 预应力构件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预应力构件,包括锚具的安装、预应力钢束的张拉等。
3. 镁质高性能混凝土准备:按照配比要求,将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加入混凝土中,进行搅拌。
4. 施工: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进行振捣、养护等工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预应力锚固:在混凝土硬化后,进行预应力钢束的锚固工作,确保预应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六、劳动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分工协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1. 预应力设备:包括预应力钢束、张拉机械以及锚具等。
混凝土开裂处理方案1. 引言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开裂现象,这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还可能对其结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开裂进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土开裂处理方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混凝土开裂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 混凝土开裂原因在进行混凝土开裂处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强度不足: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当,以及浇筑过程中注意事项缺失,可能导致混凝土中存在强度不足的区域,从而引发开裂现象。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遭受温度变化时会发生体积变化,如果受到阻碍而无法自由膨胀或收缩,就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发开裂。
•干燥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逐渐失去水分,从而发生干燥收缩。
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容易导致开裂。
•荷载作用:外来荷载的施加也会导致混凝土发生应力集中,从而引发开裂。
3. 混凝土开裂处理方案3.1. 加强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开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强度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的配合比例: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选择适当的胶凝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硬化剂的添加:在混凝土中添加硬化剂可以加快水泥的早期和中期强化过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开裂风险。
3.2. 控制温度变化控制温度变化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关键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方法:•使用保温材料:在混凝土浇筑后覆盖保温材料,可以降低混凝土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温度控制:在混凝土养护期间,通过加热或降低室温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可以减缓温度变化的速度,降低开裂的风险。
3.3. 预防干燥收缩为了预防干燥收缩引起的开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添加缩微剂:在混凝土中添加缩微剂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从而降低开裂的风险。
•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可以有效减少干燥收缩引起的开裂。
镁质浇注料开裂的解决措施
赵子龙陈勇罗先进吴晓宋世峰
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濮阳457100
摘要从分析镁质浇注料开裂原因入手,选取MgO-SiO2体系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通过调整镁质浇注料的配比和改进生产工艺等措施,较好的解决了制品开裂问题。
关键词镁质浇注料,镁砂水化,硅微粉,金属铝粉,镁质预制件
1 引言
镁质耐火材料属碱性耐火材料,具有耐火度高、荷重软化温度高等特点,且能够吸收熔融钢水和渣中Al2O3夹杂物,在其表面形成镁铝尖晶石,对碱性渣和铁渣都有很好的抗侵蚀性,同时也具有净化钢水的作用。
资料[1]表明,镁质耐火材料对钢液的污染明显低于高铝质耐火材料。
然而镁质浇注料的显著缺点就是所使用的镁砂易于水化,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上涨、裂纹等现象,另外在快速烘烤过程中,容易产生很大的热应力而造成热震损伤,甚至发生爆裂现象,严重影响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从而限制了镁质浇注料的大规模使用。
2 镁质浇注料体系的选取
镁质浇注料在自然养护和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上涨、开裂等现象,这是由镁砂水化引起的。
镁砂水化就是镁砂中的MgO在常温下与H2O发生溶解析出反应,同时伴随很大的体积膨胀,促使镁质浇注料产生内应力,最终导致裂纹的产生。
采用高密度的大结晶镁砂、通过添加有机物包裹镁砂等方法,可以提高镁砂的抗水化性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产品价格和工艺等因素的制约,具体操作起来往往比较困难。
根据工艺的实际情况,并参考李楠[2]等人对镁质浇注料的研究:常温下SiO2超微粉遇水后,其表面形成羟基,即Si-OH键,经自然养护和干燥后,脱水架桥形成了硅氧烷网络结构。
同时,由于其表面有大量未键合的O2-,而O2-很容易被吸附于MgO颗粒表面的Mg2+离子上而形成镁氧硅链,从而减少了与Mg2+结合的OH一基团,与形成H-O-Mg-O-H及氢氧硅链相比,水分子减少了。
每形成一个镁氧硅链即可减少一个水分子。
由于排出的水量减小,降低了镁质产品烘烤过程中开裂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MgO 颗粒被镁氧硅链互相连接起来,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强度。
最终选取SiO2超微粉作为镁质浇注料的结合剂进行具体的实验分析。
3 镁质浇注料的配比优化
3.1 硅微粉加入量的选择
试验用原料为95中档镁砂,挪威ELKEM公司生产的牌号为U920的二氧化硅微粉,其化学组成见表1。
根据Andreasen方程MgO颗粒临界粒径选为8 mm,将级配不同的MgO颗粒和SiO2超微粉按照
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外加水控制在5.2%左右。
将混好的泥料倒入40 mm×40 mm×160 mm的三联模中在常温下振动成型,试样自然养护24 h后脱模,再经110 ℃ 24 h烘干后,经1 600 ℃ 3 h进行热处理。
研究硅微粉加入量对镁质浇注料抗热震性的影响。
表1 原料的化学组成(w)%
项目MgO SiO2Al2O3Fe2O3CaO 烧失量
中档镁砂93.97 2.03 0.49 1.26 1.73 0.59
硅微粉92.45 1.71
抗热震试验是将炉温升到1 100 ℃保温30 min,再将试样放入炉内,保证炉温恒定30 min后,取出试样采用高压风进行快速风冷,确保20 min内试样表面温度降至100 ℃以下,如此循环5次,最后检测试样的热震前抗折强度和热震后抗折强度,计算抗折强度保持率,以抗折强度保持率来评价其抗热震性。
试样热震前后的抗折强度的变化见表2,硅微粉加入量对试样抗热震性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知,试样的抗折强度保持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随后再下降的趋势。
当硅微粉加入量在4%时,试样抗折强度的保持率最高。
而试样抗折强度保持率越高,越有利于抵抗温度的急剧变化。
同时,因为镁质浇注料基质为方镁石和镁橄榄石的复合结构。
当氧化硅微粉加入量超过4%时,镁橄榄石结合相增多,方镁石颗粒分散在其中,由于镁橄榄石膨胀系数较小(方镁石的膨胀系数为13.5×10-6℃-1(20~1 000 ℃),镁橄榄石的膨胀系数为12×10-6℃-1(20~1 100 ℃)),因此在温度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裂纹较少,强度降低较少。
因此,硅微粉的加入量以4%为宜。
表2 热震试验前后抗折强度变化
w(硅微粉)/% 1 2 3 4 5 试验前抗折强度/MPa 20.3 23.5 21.8 14.3 13.6
试验后抗折强度/MPa 8.5 7.9 9.6 8.1 7.2
抗折强度保持率/% 41.9 33.6 44.0 56.6 52.9
注:试样抗折强度保持率按下式计算
R r=R a/R b×100%
式中Rr—抗折强度保持率,%;R a—试验前抗折强度,MPa;R b—试验后抗折强度,MPa。
图1 氧化硅微粉加入量对镁质浇注料抗热震性的影响
3.2金属铝粉加入量的选择
金属铝粉是镁质浇注料常用的防爆剂。
常温情况下,与水反应生成Al(OH)3凝胶并溢出H 2。
具体反应式如下:
Al +H 2O→Al(OH)3+H 2↑
这是一个剧烈的放热反应,物料快速脱水,促进SiO 2超微粉凝聚结合的发展,从而提高其强度。
同时又由于H 2的溢出,使浇注料内部形成均匀的微小开口气孔,有利于水分的顺利排出[3]。
将浇注料制成50 mm×50 mm×50 mm 的立方块,在环境温度20 ℃左右自然养护24 h 后脱模,然后放入800 ℃保温1 h 后的电炉内,30 min 后取出,观察样块的破裂情况。
金属铝粉对浇注料抗爆裂性能的影响如表3所示,添加0.035%的金属铝粉时,浇注料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
表3 抗爆裂试验结果
w (金属铝粉)/%
0 0.01 0.02 0.03 0.035 0.04 抗爆裂性能 × × × × × × × ×√ ×√√ √√√ √√√
注: √: 不爆裂; ×: 爆裂.
铝粉用量一旦过多,自然养护温度偏高,铝粉很快就会与水反应,生成大量H 2,如果H 2不能及时排出,镁质预制件就很容易上涨,甚至出现大面积的裂纹。
在保证排气畅通和快干的前提下,应尽量少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还会添加少量的有机纤维(有机纤维在低温阶段很容易烧掉),在预制件表面和内部形成微小的开口气孔,便于其内部水汽顺利排出。
4 镁质浇注料的工艺优化
4.1工艺流程
图2 镁质浇注料的工艺流程
在保证配料准确、搅拌均匀以及振动到位的情况下,镁质预制件的自然养护和烘烤制度是影响最终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
4.2 自然养护的优化
生产车间对浇注料的自然养护是在密闭的保温环境中进行的。
车间对镁质浇注料的养护温度规定一原料破碎 外加剂 硅微粉 外加水
减水剂 入库
搅 拌 振动成型 养护 配料烧成 拣选
直都是要求保证在25~40 ℃左右,养护时间在12~24 h。
由于以前的养护室不是密闭的,养护温度受季节变化影响很大,对产品脱模也一直没有明确的时间控制,都是依靠小锤敲击或估计大概时间等来决定,导致产品的废品率较高,并且造成生产进度受养护的制约比较明显。
经过车间对养护室的技术改造,保证了养护温度的恒定。
在保证养护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明确镁质浇注料的养护时间,便于车间组织生产。
随后又经过对养护时间、成型情况以及脱模效果等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保证养护温度的前提下,镁质预制件养护6~8 h就可以达到足够的强度,完全可以进行脱模,脱模时间的缩短大大提高了生产节奏。
4.3 烘烤制度的优化
镁质预制件脱模后,直接装入高温窑进行快速烧成处理。
在优化工艺之前,镁质预制件都是装进烘干房进行烘干,烘干的最高温度是150 ℃,烘干时间将近98 h,烘干后往往发现预制件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或者裂纹,导致废品率特别高。
为了解决烘干废品率高的问题,采取烧成工艺处理,烧成的最高温度为600 ℃,烧成时间将近40 h,烧成后发现预制件产品表面光滑,强度较高,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但是这样一来,烧成时间太长,成本大幅度提高,车间生产节奏比较慢。
基于前面的问题,把烧成时间缩短,进行快速烧成处理。
结果烧成处理后的镁质预制件产品同样表面光滑,强度较高,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不仅降低了裂纹的产生,也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节奏,便于车间大规模生产应用。
具体的烧成曲线如图2:
图2 镁质预制件的烧成曲线
5 结论
(1)当SiO2超微粉加入量为4%时,镁质浇注料的施工性能最佳;金属铝粉的加入量为0.035%时,有利于浇注料中的水分畅通排出,有效的降低烘烤中裂纹的产生。
(2)车间实际的生产工艺对镁质浇注料开裂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车间养护温度、养护时间以及烘烤制度的优化,也能够有效的降低裂纹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江弘.超细粉结合中间包镁质堰板[C]//97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论文集,1997:103~107.
2 魏耀武,李楠,吴宏鹏.硅微粉对SiO2-MgO-H2O系统中水合物形成的影响[J].耐火材料,2001,35(5):255~257.
3 韩行禄.不定形耐火材料[M].二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