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3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
舒适护理是指在提供医疗护理的基础上,注重患者的心理、感觉和需求,旨在提高患
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和
痛苦感,促进术后康复。
手术室护理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在手术前,护士
应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对手术的担忧和疑虑,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操作步骤和预期效果,保持良好的沟通,使患者感到安心和放松。
手术室护理中应注重患者的感觉需求。
手术室环境通常较冷,患者会感到冷和不适。
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暖室设备,如电热毯、热水袋,以保持患者的体温适宜。
为患者提供
柔软的枕头和毛毯,给予舒适的感觉,缓解手术室的紧张氛围。
手术室护理中应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手术室内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
导致肢体麻木和压疮。
护士应经常检查患者的姿势,并及时调整,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在手术室内需要使用药物进行麻醉或止痛,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手术室护理中应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尊严。
在手术准备和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被
脱去衣服和裸露身体部位,这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尴尬和不适。
护士应尽量在患者感到尴尬
时给予安慰和支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在其他人面前揭开患者的“秘密”。
在手术室工作中如何开展舒适护理手术室内的环境比较特殊,患者治疗时要和好友、亲人分开,还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医生,易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
为此,需在手术室工作中积极开展舒适护理,促使护理内容、护理目标更加明确,护理方向更加清楚,能让病人在良好的环境下以健康的心理接受治疗。
基于此,本文为大家讲讲在手术室工作中如何开展舒适护理,以供有关人士参考,努力增强护理服务质量。
一、加强护士的教育培训(1)不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护士长要不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学习,鼓励其参加科室内、院内组织的业务培训、操作培训、理论培训,以便护士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与专业知识,进而积极执行护理职责,关注病人的身心健康,做好病情观察、专业照顾、心理支持,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避免护理疏忽危及患者身体康复。
(2)增强护士学习主动性: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发展与进步,临床护理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知识,而护士熟练掌握相关新技术,能促使患者治疗期间享受到舒适的护理服务。
为此,要积极提升护士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其在闲暇时间学习护理新技术,以丰富自己的业务技能、理论知识。
对于表现比较好的护理人员,要推荐其去上级医院学习进修,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此外,还需制定奖惩制度,以提升护士的危机感意识,增强其自我学习积极。
(3)全方位培训:有些手术室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人际沟通能力较差,对待患者缺乏热情与主动性,甚至有些护理人员在术前、术后回访患者时,会出现表情僵硬、言语冷漠、照本宣科等现象。
此外,有些护理人员在面对病人提出的疑问时,还会出现忽视、不理睬、不耐烦等现象,无法体现出以“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也就无法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护理效果不佳。
为此,需从沟通、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培训,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与理解能力。
(4)完善各管理方法:积极完善各规章制度,促使每位手术室护士明确自己的职责,进而积极落实各项护理职责,丰富护理工作内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方式,以使手术病人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
方法:对300例3个月至84岁手术病人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方式,并评价其效果。
结果:300例手术病人均有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为99.8%。
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充实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心理疗法1 1995年kolcaka 提出舒适护理[1]的概念,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
舒适护理理论大致包括4个方面: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
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
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病人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全过程护理[3]。
我科为开展这一模式,以各科共300例手术为视点,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2 资料与方法2.1 临床资料本组300例,男性137例,女性163例,年龄3个月至84岁。
全麻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154例,椎管内麻醉106例,局部浸润麻醉40例。
普外科手术89例,妇科手术61例,胸外科手术35例,脑外科手术19例,骨科手术35例,泌尿外科手术40例,眼科手术19例,口腔科手术2例。
2.2方法2.2.1术前访视(心理舒适护理)手术室护士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针对不同病例讲解成功的实例,帮助病人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
向他们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告知在手术期间有手术室护士陪伴他度过手术期并对其进行护理。
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多科协作,集中治疗的一个特殊科室。
由于参与手术的医生来自各个科室且人数众多,各科室各类人员之间的协作就显得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当,不但影响效率而且影响工作人员的情绪和团队士气,最终会影响到我们共同的服务对象—患者。
对如何保证手术的开始时间,提高手术室人员的能力问题,解决人力资源短缺,对科室和患者提出的建议等,与病房医生进行交流,使部门之间相互了解,共同制定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如我院原来大多数医生不愿意接台做手术,特别是腔镜类手术,手术较多而仪器少,每次安排手术都有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各科主任交流,然后根据各科主任的意见制定各科腔镜手术日,这样各科对手术室的做法也认可,大大减少了手术室与医生之间的矛盾。
经过1年的实践证明,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目标,通过过程控制,持续规范护理行为,实行专科管理,弹性排班和综合素质培训,能有效地适应当前手术室发展的需求,提高手术室的周转率和手术人员的能力,从而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率,也大大地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推动手术室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1] 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63.(收稿日期:2007211216)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杨建芳(临沂市兰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2)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0520607202Applica tion of Softy nur s i n g M ode i n O pera t ion2room Nur s i n gY ANG Jian2fang(The F irst People’s H ospita l in L anshan D istrict,L inyi,Shandong276002,China) Key wor d s:Softy nursing;Operation2roo m nursi ng;Application 当前,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再局限于手术台上的操作与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而更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舒适护理贯穿手术护理的全过程。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
手术室护理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患者来说,手术室是一个紧张和不适的
环境。
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手术效果,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的作用和方法。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手术室是一个陌生而
紧张的环境,很多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会感到紧张和恐惧。
这种紧张和恐惧感会增加患者
的疼痛感和手术的风险。
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效果,如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和调节手术室的
温度和湿度等,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恐惧感,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治疗
效果。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
疗方法,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如果在手术室护理中不注意舒适护理效果,患
者的身体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感染等问题,导致手术效果不佳和康复的延迟。
在手术室护理
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如细心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保持手术室的整洁等,可以促进患者
的康复和健康。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100例在手术室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
结果:通过舒适护理模式,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达到愉快的状态,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
结论:在手术全程中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显著促进了患者对手术全程的护理配合,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多方面的舒适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自90年代舒适护理(comfortcave)的概念提出以来,人们在护理领域中不断探索解决舒适问题的方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改革的深化,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适护理是患者最希望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00例需在手术室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男56例,女44例;年龄15~78岁,平均39.1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骨科手术8例,泌尿外科手术16例,妇科手术35例,普外手术41例;其中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39例,椎管内麻醉61例。
全部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
1.2 护理方法1.2.1 术前舒适护理:于手术前1天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重点了解患者年龄、诊断、病变部位,手术名称、方式、所需时间,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等病情,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热情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个人信仰等。
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环境介绍,尽量鼓励患者讲出心里话,尊重其隐私。
针对患者的病例讲解成功的实例,回答患者有关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问题。
访视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谈举止、姿势等,充分了解患者的感觉,减少患者恐惧感和焦虑,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满足他们的心理舒适需求,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龙源期刊网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
作者:王珠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摘 ;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
方法:随机在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抽取148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为74例实验组患者开展舒适护理,为74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
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明显实验组手术情况、干预后焦虑情绪、干预后抑郁情绪均更为理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166-01
舒适护理是一种符合新医改要求的新型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具有整体性、有效性、个性化、创造性,可为患者提供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生理舒适[1],可促进患者护理质量及
预后明显改善。
本文选定148例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了研讨。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随机选择148例手术室患者,时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均知情同意,分组方式是随机双盲法,实验组74例,男女比40:34,年龄分布19岁至76岁,中位年龄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