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8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眼睛的结构、功能以及眼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课程将涵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眼病防治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常见眼病的分类和症状。
2、理解眼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熟悉常见眼病的防治措施。
3、了解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学会科学护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课程内容1、眼睛的结构与功能1、眼睛的解剖结构2、视觉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眼病的分类与症状1、常见眼病的分类与命名2、眼病的症状表现及其意义3、眼病的诊断与治疗1、眼病的诊断方法与流程2、眼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3、常用眼科药物及适用范围4、视力保健与护眼1、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2、科学护眼的方法与技巧3、特殊人群的视力保健(如近视、远视、老花眼等)5、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1、眼科检查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如裂隙灯、眼底镜等)2、眼病防治的常用操作技术(如眼部用药、眼部清洁等)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将结合临床实习和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五、评估与考核1、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作业与小组讨论:定期布置相关作业和小组讨论任务,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临床实习评估:在临床实习阶段,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5、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一、课程概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眼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生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5年5月《眼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眼科学英文名:Ophthalmology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编号:50342517 学时:66学时主编姓名:刘祖国单位:中山眼科中心职称:教授主审姓名:刘祖国、刘杏单位:中山眼科中心职称:教授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生专业:临床医学年级:四年级编写日期:2005年5月—、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是按五年制医疗专业眼科教学时数编写,着重培养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见习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大纲要求掌握内容都在课堂讲授,要求了解部分内容可在见习中结合病例介绍。
对外语水平的要求,五年制学生要掌握常用的眼科学解剖名词、疾病名称、特殊检查等专业英文名词,自学专业英语课外阅读教材。
通过眼科学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眼球解剖、部分的眼科检查法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防治知识,熟悉急性和慢性视力减退的眼病,理解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及眼病与全身病的关系,了解防盲治盲工作的意义和眼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二、教学大纲(一)前言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人体感觉器官之一的视觉器官疾病的一门学科。
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多发眼病、致盲病以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国内比较成熟的新观点和新成就。
(二)教学时数与按排眼科学总教学时数为66学时,系统理论讲课18学时,见习48学时。
讲课内容学时“眼的解剖生理”及“眼科检查法” 2“眼睑病”、“结膜病”、“泪器病” 2“眼表疾病”“角膜病”、“巩膜病” 2“青光眼” 2“葡萄膜炎”、“白内障” 2“眼外伤” 2“屈光”与“眼肌” 2“眼底病” 2“眼眶病”、“眼与全身病”“防盲和治盲” 2见习时间二周(48学时)内容有:眼球解剖、检查法、病例示教、手术示教(结合录像)、诊病实践、考核及总结。
前言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抖。
其任务是研究人体重要感觉器官之一的视器官疾病,教学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致盲病以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
本教学纲要是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眼科学3学分安排,其他专业亦可使用。
课堂讲授与实习比例大体为1∶1。
教学方法上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课与病例示教应交叉进行,以加深对理沦课的理解与记忆。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无论将来是否从事眼科专业工作,都对眼科学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学习。
要求对眼科临床有关的理伦知识有普遍的了解, 对某些问题的重要性或某些工作的意义具有正确充分的认识,熟悉一些眼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或其防治原则,并掌握一些常见眼病简单、初步或紧急处理的技能。
第一次课绪论,眼的解剖与生理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高等院校学生学习眼科学的目的2.了解眼球、视神经纶视路及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及其临床意义3.熟悉房水生成与循环,屈光间质的构成二、重点和难点l.重点:眼球、视神经视路及眼附属器各部分的解剖名称及主要功能2.难点:(1)记忆解剖名称很不容易,必须进行艰苦的学习,通过每个人自己的思维,将零碎的各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利用联想类比等方法,才不容易忘。
教师可以适当启发举例,例如将眼球的构造与照相机相比拟,角膜、晶体有如镜头,视网膜相机的皮盒。
(2)房水产生与排出三、讲授内容和要点l. 作为通科医师或非眼科的专科医师应当了解眼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对一些简单的常见眼病进行防治,对急重症能作初步处理,对较复杂的眼病能够认识并及时转诊,以及认识一些全身病的眼部表现。
2. 眼球、视神经视路及眼附属器的各部分的解剖名称、其主要功能及临床意义,包括:眼球壁的构成、角膜、巩膜、葡萄膜、视网膜、屈光间质;眼球的直径、角膜直径、瞳孔及血液循环。
四、自学内容及要点1.眼科学的历史,要点是现代进展。
《眼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0120课程名称:眼科学英文名称:Ophthalmology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45学时(理论30学时,实验见习15学时)学分:2.5学分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定向培养)预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建议教材:赵堪兴主编《眼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课程简介: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研究人体重要感觉器官之一的视觉器官疾病。
本课程教学内容是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眼与全身病的关系,充分反映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新技术。
本教学大纲力求做到以下特点:①对于眼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知识传授内容应达到医学专业本科水平;②在介绍眼科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与视光学相关内容,并使之有机结合;③在介绍传统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应注重反映有定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观点和新方法。
使学生掌握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眼部检查方法,掌握常见眼科疾病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掌握急重眼病和眼外伤的处理,掌握常用眼科用药的使用方法。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学科,列为考试科目。
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践,理论课与病例示教、录像、临床见习等交叉进行,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掌握常用的检查方法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熟悉急性和慢性视力减退眼病,理解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总学时数45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见习课15学时,教材选用赵堪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眼科学》(第七版),并根据教材再版情况选择该系列最新版教材。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二章眼科学基础(一)目的要求:掌握眼球、附属器及视路的组织解剖及生理生化。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眼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与眼睛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眼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临床应用,培养学生对眼科疾病和诊断治疗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2. 掌握眼科学的基本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3. 熟悉常见的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4. 培养学生对眼科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5.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医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眼部解剖学:包括眼睛的各个部分、结构和功能;2. 眼球生理学:介绍眼球的生理功能和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3. 眼科病理学:详细描述常见的眼科疾病的病理特点和机制;4. 眼科临床病史采集和眼部检查:介绍病人病史采集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眼部检查方法;5. 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点介绍常见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6. 眼科手术:介绍常见的眼科手术和手术后的护理;7. 眼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宣教:重点介绍眼科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授课:采用讲授的形式,结合幻灯片、图表和实例,讲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2. 实验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眼科检查模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的详细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小组讨论和演示: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讨论和演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5. 教材阅读和文献查阅:指导学生从教材和相关文献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实验环节的实验报告,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 学生表现:包括平时出勤情况、参与度和课堂表现等。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前言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研究人体重要感觉器官之一的视器官疾病。
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致盲病以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
教学内容应充分反映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新成就,为了加强外文的学习,在各章的解剖名词及疾病名称特殊检查均附有外文,眼科有关正常值作为附录编入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查阅。
本教学大纲是按五年制医疗专业眼科教学时数36学时安排,但口腔、卫生及儿科专业亦可共同使用。
内容共分21章,其中2章自学,临床医学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作不同的选择或自编一些补充教材。
课堂讲授与实习比例大体上为4∶1,教学方法上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课与病例示教应交叉进行,以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课堂讲授和实习,使学生掌握部分检查法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熟悉急性和慢性视力减退眼病,理解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
讲义内容不一定都在课堂讲授。
二、教学时间分配内容课堂讲授学时1. 绪言自学2. 眼科学基础 2.53. 眼科检查示教和临床病例实习6学时4. 眼睑病 15. 泪器 0.56. 眼表疾病 0.57. 结膜病 1.58. 角膜病 2.59. 巩膜病 0.510. 晶状体病 111. 青光眼 212. 葡萄膜病 213. 玻璃体病 0.514. 视网膜病 215. 视神经和视路病 1.516. 屈光不正 217. 斜视和弱视 118. 眼眶病 119. 眼外伤 1.520.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自学21. 防盲治盲 0.522. 观看眼科手术录像 323. 常见门诊病例见习 3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二章眼科学基础教学内容1.结合眼科临床的需要,复习并熟悉眼球及附属器的局部解剖、组织结构和视路径及瞳孔路径。
2.复习和熟悉眼球及附属器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3.简介眼的胚胎发育。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眼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与治疗眼睛疾病的学科,它涉及到视觉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等方面。
眼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眼科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提升他们对于眼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技能。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眼科学教学大纲的各个方面。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理解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于眼睛解剖、生理和病理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对于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4. 增进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包括眼科检查和手术操作。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与患者和其他医疗人员合作。
三、教学内容1. 眼科解剖学:包括眼球、眼附属器官(眼睑、泪腺等)和眼的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知识。
2. 眼科生理学:涉及到眼睛的视觉系统、传导系统和调节系统的生理功能。
3. 眼科病理学:对常见眼科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机制进行介绍。
4. 眼科药理学:介绍常见眼科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5. 眼科临床诊断:学习常见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6. 眼科治疗原理:学习常见眼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
7. 眼科手术操作:学习常见眼科手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处理。
8. 眼科康复护理:学习术后护理和康复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与视力恢复。
9. 眼科疾病预防与教育:学习眼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生活习惯、环境保护和教育宣传等。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验实训:设置实验实训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眼科检查、手术操作等实践活动。
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于不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理解。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5. 网络学习: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科学文献检索和知识拓展。
五、评估方法1. 学术考核: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于眼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眼科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8课程名称:眼科学英文名称:Ophthalmolog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0学时讲课学时:24学时见习学时:6学时学分:2分适用专业:法医学专业眼科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眼科学基础理论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本课程结合实际案例,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增加教学吸引力。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眼科学的重要性及其最新发展。
学时安排:5分钟讲授内容:眼科学的重要性第二章眼科学基础目的要求:1. *重点掌握眼球各部位置、组织结构、神经支配和血管供应及其生理功能。
熟悉眼球附属器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2. *掌握视路和瞳孔反射路及其临床意义3. 了解眼各部组织、血管、神经、肌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及其与临床的关系;了解眼眶与鼻副窦、颅腔的密切关系4. 了解眼各部组织的胚胎来源教学时数:1学5分钟1. 眼球及眼球附属器的局部解剖、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2. 视路及瞳孔反射路3. 胚胎发育第三章眼科检查目的要求: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见习课2学时讲授内容:视力、视野、色觉、眼附属器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及突眼计的使用,眼压的测量。
第四章眼睑病目的要求:1. *掌握麦粒肿、霰粒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2. 掌握眼睑闭合不全时保护角膜的措施3. 认识眼睑位置异常的危害性及处理措施教学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1. 眼睑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特点.2. 介绍眼睑常见疾病的种类及对眼睑美观和功能的影响.3. 重点讲授睑腺炎、睑板囊肿、睑缘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4. 眼睑位置异常对眼表组织的危害,如倒睫、睑内翻、眼睑外翻和上睑下垂第五章泪器病目的要求:1. *掌握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2. 掌握泪道冲洗的异常结果的判断3. 了解泪溢的原因、检查方法合处理原则教学时数:1学时1. 泪道阻塞2. 慢性泪囊炎3. 急性泪囊炎第六章眼表疾病自学,不作课堂讲授。
眼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人体感觉器官之一的视器官疾病的一门学科,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多发眼病、致盲病以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国内比较成熟的新成就。
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眼科学程序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正确进行眼科常规疾病的诊疗。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眼作为视觉器官,是机体的一部分,与其他组织器官密切相关。
不少眼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眶蜂窝组织炎引起头痛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相反亦有全身性疾病引起眼病,如风湿病引起的虹膜睫状体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一个眼病患者来说,可能是独立的眼病,或是眼病及其所致的全身病,或是全身病及其所致的眼病,是同时存在不相干的眼病与全身病等。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学习以整体观为主的眼科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个眼科工作者须以整体观为出发点,全面观察,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方案。
其他各科人员对眼科亦应该有所了解,因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的疾病,颅脑外伤,妊娠毒血症,小儿麻疹,脑炎与脑膜炎,脑肿瘤,梅毒,艾滋病,癔病等,在眼病或可有一定的症状表现。
故具有必备的眼科知识,对临床各科人员提高水平大有裨益。
二、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教学(实验0学时或实训0学时或见习0学时、其他(注明)0学时), 习题及讨论0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附:课程学时分配表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1.教材(宋体五号加粗)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6月2.主要参考书(宋体五号加粗)1.曾庆华中医眼科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年6月四、课程考核(黑体小四号)考核方式采取课堂测验、平时作业及期考试,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末。
《眼科学》教学大纲(Ophthalmology)(2010年12月18日集体备课通过,自2011年1月起施行)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02110011 课程总学时45(理论总学时33/实践总学时12)学分 2 课程性质必须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类(包括妇产科、儿科、听力方向、专升本)、眼视光学、麻醉、法医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建立在学习《诊断学》、《内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科学。
其任务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
学习眼科学的目的是初步掌握眼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眼科最常见、多发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以及对急重眼病急诊初步处理,熟悉全身性疾病的眼病表现和需相互会诊的眼病、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
该课程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包括: 绪论、眼的解剖、生理、眼检查法及各种眼病的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方法以及眼和全身病的关系。
该课程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眼科疾病既具有专科性,又与全身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眼科学是研究人类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专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但又与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
眼科学研究范围包括眼的生理、生化、药理、病理、免疫、遗传以及眼的各种特殊检查。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瞿佳主编.眼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赵堪兴, 杨培增主编. 眼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参考书目:褚仁远主编.眼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集体考试:70%实验分组考核:20%平时成绩:10%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眼科学见习教学时间为12学时,包括眼视力检查、视野检查、光具座实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四个部分。
眼科学教学大纲Ophthalmology(供临床、影像等专业使用)前言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医学临床课程,它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眼科学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掌握眼部检查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眼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急重眼病和眼外伤的初步处理。
在眼科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注意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态度的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还要适当介绍眼科学的一些重大的新成就,使学生对眼科学的世界先进水平能有所了解。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斌全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五版《眼耳鼻喉口腔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临床、影像等专业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20学时。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占40%。
各章的参考学时分配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目的要求掌握眼球的解剖,掌握角膜的组织学分层及各层的生理生化特点,掌握屈光系统的组成及定义。
掌握视路的定义及组成。
熟悉眼附属器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了解眼球的血管与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1、眼球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的解剖和生理,角膜的组织学分层及各层的生理生化特点,屈光系统的组成及定义。
2、视路视路的定义及组成(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皮质)。
3、眼附属器眼附属器的组成(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及生理功能。
4、眼球的血管与神经动脉、静脉的分布,神经支配及视觉冲动传导途径。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法目的要求熟悉眼科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症状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特点。
掌握视功能检查(视力、视野、色觉)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眼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
学习眼科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眼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常规处理的基本技能,以满足眼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眼视光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包括:绪论、眼的解剖与生理、眼睑病、泪器病、眼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巩膜病、晶状体病、青光眼、葡萄膜病、玻璃体病、视网膜病、视神经及视路疾病、眼眶病、眼外伤、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屈光手术、眼科临床见习常识等。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2.了解现代眼科学的主要历史阶段以及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发展3.了解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二)讲授内容:1.一般介绍眼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的原因2.一般介绍眼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及基础学科的联系3.介绍17世纪以来世界眼科学发展各阶段的主要象征,尤其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主要进展。
4. 介绍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第二章眼和解剖与生理(一)目的要求:1.掌握眼的组织解剖2.熟悉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3.了解眼的胚胎发育学、遗传学概况及眼科流行病学4.了解眼科用药的特点。
(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眼球壁、眼球内容、眼睑、结膜、泪器及结膜囊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2.重点讲解眼球壁三层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眼球内容的结构及生理3.一般介绍眼外肌、眼眶及视路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眼球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分布4.一般介绍眼及眼附属器的发生形成和眼球各部的发育(三)实习内容1. 掌握眼球的组织解剖(示教内容)2. 解剖动物眼球(示教和实际操作内容)(四)自学内容:1. 眼遗传学概况2. 眼科流行病学3. 眼科用药的概述第三章眼睑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睑缘炎、睑腺炎、睑位置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熟悉眼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3.了解其他眼睑炎症和眼睑先天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睑缘炎、睑板腺病、睑腺病、睑位置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重点讲解睑缘炎、睑板腺病、睑腺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一般介绍眼睑肿瘤、其他眼睑炎症和部分眼睑先天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三)自学内容:1.某些眼睑先天异常疾病泪器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慢性泪曩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熟悉泪器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泪道阻塞或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了解其他泪器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泪器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泪道阻塞或狭窄、慢性泪曩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重点讲解慢性泪曩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一般介绍泪溢的主要原因及相关病变(三)自学内容:1. 泪腺炎症2. 泪腺肿瘤第四章眼表疾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眼表疾病的概念2.熟悉泪液的性状及功能3.了解眼表疾病(包括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二)讲授内容:4.详细讲解眼表疾病的概念及分类5.重点讲解眼表疾病的概念6.一般介绍眼表疾病(包括干眼症)的类型及治疗原则------(三)自学内容:1. 干眼症结膜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几种常见结膜炎的诊断、并发症及防治原则2.熟悉常见结膜炎的传染途径及危害性3.了解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及沙眼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2.重点讲解沙眼诊断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处理和防治原则3.一般介绍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三)自学内容:1. 免疫性结膜炎2. 结膜肿瘤第五章晶状体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及检查方法2.熟悉白内障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3.了解其它几种类型白内障(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检查方法、适应症和手术方法2.重点讲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和临床表现3.一般介绍先天性、外伤性、代谢性、并发性白内障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三)自学内容:1. 其它类型白内障2. 晶状体异位和脱位第六章青光眼(一)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紧急处理原则2.熟悉青光眼的发病机理,认识青光眼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3.了解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青光眼概述、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2.重点讲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其紧急处理原则3.一般介绍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三)自学内容:1. 高眼压症2. 继发性青光眼3. 先天性或发育性青光眼第七章葡萄膜疾病、巩膜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诊治原则2.认识葡萄膜炎病因的复杂性及预后的严重性3.了解其它部位葡萄膜炎及几种特殊类型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葡萄膜炎概述、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诊治原则2.重点讲解前葡萄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治原则3.一般介绍其它部位葡萄膜炎(三)自学内容:1. 几种特殊类型葡萄膜炎2. 葡萄膜囊肿和肿瘤3. 葡萄膜先天异常第八章玻璃体病(一)目的要求:1.熟悉玻璃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玻璃体混浊的病因和治疗2.了解玻璃体手术方法(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玻璃体病概述、玻璃体液化、后脱离与变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检查方法2.重点讲解玻璃体液化、后脱离与变性的发病机理和检查方法3.一般介绍玻璃体手术方法(三)自学内容:1. 其它玻璃体病第九章视网膜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视网膜动脉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熟悉视网膜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等病理表现3.了解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视网膜病概述、视网膜动脉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重点讲解视网膜动脉静脉及分支阻塞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一般介绍黄斑疾病、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母细胞瘤(三)实习内容1. 眼底检查示教与练习(四)自学内容:1. 其它视网膜疾病第十章视神经及视路疾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视神经炎、视乳头水肿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诊治原则2.熟悉视路的解剖特点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和临床特点3.了解视交叉和视交叉以上的视路病变临床特征和意义(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视路的解剖特点及视神经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2.重点讲解视神经炎、视乳头水肿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诊治原则3.一般介绍视路病变的诊治第十一章眼眶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眶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2.熟悉眼眶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眼眶病的基本检查方法3.了解其它眼眶炎症和眼眶肿瘤(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眼眶病概述、眶蜂窝织炎2.重点讲解眼眶病的基本检查方法、眶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3.一般介绍其它眼眶炎症和皮样囊肿(三)自学内容:1. 其它眼眶肿瘤第十二章眼外伤(一)目的要求:1.掌握眼外伤的检查和各种眼外伤急诊处理原则2.熟悉常见眼外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3.了解眼外伤的重要性和预防(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眼外伤概述、眼顿挫伤、眼球穿通伤、眼异物伤及酸硷化学伤2.重点讲解眼外伤的检查和眼顿挫伤、眼球穿通伤、眼异物伤及酸硷化学伤急诊处理原则3.一般介绍其他眼外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三)自学内容:1. 眼附属器伤2. 其他类型的眼外伤第十三章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一)目的要求:1.掌握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熟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3.了解神经科疾病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重症肌无力的眼部表现(二)讲授内容:1. 详细讲解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妊娠的眼部表现2. 重点讲解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改变3. 一般介绍神经科疾病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重症肌无力的眼部表现其他眼外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三)自学内容:1. 其他疾病在眼部表现2. 眼与全身性免疫异常3. 药源性眼病第十四章屈光手术介绍屈光手术作为视觉矫正的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检查及操作等第十五章眼视光学(一)目的要求:1.掌握近视、远视和散光三种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老视的基本知识2.熟悉眼屈光系统的基本光学结构、正视眼的关系状态及调节与集合关系3.了解屈光检查法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屈光性角膜手术的有关知识和现状(二)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正常眼屈光状态和调节、眼的屈光不正和检查法2.重点讲解近视、远视和散光三种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老视的基本知识3.一般介绍眼屈光检查法※<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课程名称:眼科学Course: Ophthalmology课程编号: 03105 适用学生:临床医学专业Course Number:03105 Designed for: clinical medicine 学分:1.5 总学时:26Credit: 1.5 Class hour: 26预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实验学时:8Preparatory Courses: Experiment hour: 8 Anatomy、Physiology、Pathology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眼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
视觉器官病变与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常有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很多全身疾病可在眼部引起特殊的表现和并发症。
学习眼科学的目的是,是了解眼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眼部检查方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眼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常规处理的基本技能,对急重眼病的初步处理,以及了解某些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Cour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三、学时分配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B ooks)1.推荐教材:《眼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Ophthalmology》,8th Ed,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参考书目:李凤鸣主编《中华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Reference Books:①Li fengmin Chinese Ophthalmology [M].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7.五、考核与评价方式(Course Evaluation)①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占总成绩的60%。
《眼科学》教学大纲“Ophthalmology” Syllabus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轨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由于视器的特点及其功能的复杂性,眼科的检查和诊治方法与其他临床学科差别很大,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其他临床学科及基础学科联系紧密。
本课程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为原则,阐明眼科学的内涵。
本课程为专业科,通过眼科学的学习,掌握眼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掌握常见眼科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能够对临床常见眼科疾病作出诊断并明确其治疗方法。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对于理论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眼科学定义,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2.熟悉眼科学发展史。
3.了解眼科学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讲授眼科学的研究范围、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眼科学发展简史及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2.重点讲授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难点是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3.介绍眼科学发展方面的新进展。
第六章眼睑病【目的要求】1.掌握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睑内翻、倒睫、睑外翻、上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了解眼睑常见肿瘤及先天异常的临床表现特点。
【教学内容】1.讲授眼睑炎症、眼睑肿瘤及眼睑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
2.重点讲授常见眼睑炎症及位置、功能异常;难点是眼睑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要点。
3.介绍眼睑位置异常及肿瘤诊治的新进展。
第七章泪器病【目的要求】1.掌握泪溢、流泪的定义;慢性泪囊炎的诊断及治疗。
2.熟悉泪道冲洗术。
3.了解泪器其他炎症及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要点;泪液分泌异常、泪道阻塞的病因。
《眼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Ophthalm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3A04D学分数:1.5 总学时:29 学时分配:理论22/实验7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学习视器的临床解剖与生理及眼科检查方法,讲述眼睑病、泪器病、眼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晶状体病、青光眼、眼底病、眼外肌病和弱视、眼视光学、眼外伤等。
通过眼科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部分检查法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熟悉引起急性和慢性视力减退的眼病,理解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0.5学时)一、目的要求(一)了解:国内外眼科学创立及发展的历史。
(二)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三)了解:我国眼科学的发展现状及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国内外眼科学发展简史及我国眼科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发展现状。
(二)一般介绍:眼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及与其他临床和基础学科的联系。
(三)一般介绍: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分支学科的概况。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0.5学时)一、目的要求(一)掌握:眼球的组织解剖。
(二)了解:眼球各组织的生理功能及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系统;眼球的胚胎发育、遗传及流行病学;眼科用药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一)结合眼科临床需要重点讲解眼部解剖。
(二)一般介绍眼部各组织的生理功能、眼部的血液循环及神经支配。
三、自学内容(一)眼部的胚胎发育及临床意义。
(二)眼遗传学概况。
(三)眼科流行病学。
(四)眼科药物动力学、用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第三章眼科检查(1学时)一、目的要求(一)掌握:视功能检查。
(二)熟悉: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的使用;眼科病史采集及一般常用检查法。
(三)了解:眼科常用检查法的原理、记录方法及对疾病诊断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视觉电生理的检查原理、方法及临床诊断意义。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1.掌握视觉器官的组织解剖和生理生化。
2.了解眼的胚胎发育。
3.了解眼科学与遗传学、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等基础医学和方法学的相互渗透。
第三章眼科检查1.熟悉眼病的主要症状和病史采集方法。
2.掌握外眼和内眼的基本检查方法,了解相关的特殊检查方法。
3.掌握常用的视功能检查方法,了解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4.熟练掌握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眼镜及眼压计的检查技术。
第四章眼睑病1.掌握睑皮肤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和眼睑位置异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掌握睑闭合不全时保护角膜的措施。
3.了解睑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第五章泪器病1.掌握流泪和泪溢的概念,了解泪溢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2.掌握慢性泪囊炎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3.了解泪腺炎和泪腺肿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第六章眼表疾病1.掌握眼表、眼表泪液疾病的概念,熟悉泪膜的生理生化。
2.掌握干眼症的定义,熟悉其分类、检查方法、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角膜缘干细胞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了解眼表疾病的分类和治疗原则。
4.了解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七章结膜病1.掌握常见结膜炎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2.熟悉沙眼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
3.熟悉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了解常见结膜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第八章角膜病1.掌握常见角膜炎的病因、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临床检查与实验检查)、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2.了解角膜变性和角膜营养不良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3.了解其他角膜先天异常和常见角膜肿瘤的治疗原则。
第九章巩膜病1.了解巩膜炎症和巩膜葡萄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第十章晶状体病1.掌握白内障的检查方法,了解白内障的分类。
2.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了解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3.了解常见的晶状体先天异常、异位和脱位。
第十一章青光眼1.掌握眼压的概念、青光眼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和检查方法,强调青光眼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前言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视觉器官病变与全身其它系统病变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同时眼科学与基础医学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学习眼科学非常重要。
大纲中规定的眼科学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教师可根据每个层次所要求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眼科教学总学时数为24时,其中理论授课16学时,课间实习8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二章眼的解剖、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眼球的解剖、生理和临床意义。
2.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
3.了解眼球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1.眼球及附属器的解剖,视路及瞳孔路径。
2.眼球及附属器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第四章眼睑病目的要求:1.掌握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位置异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了解眼睑部分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睑腺炎、睑板腺囊肿诊断及治疗方法。
2.睑内翻、睑外翻、上诊断及治疗方法睑下垂、倒睫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3.睑良性及恶性肿痛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第五章泪器病目的要求:1.掌握慢性泪囊炎的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熟悉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熟悉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潜在的危险。
2.了解泪溢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1.泪溢、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诊断及处理原则。
2.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
3.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潜在的危险。
4.泪溢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第六章眼表疾病目的要求:1.熟悉干眼症的诊疗原则。
2.了解泪膜的概念。
3.了解眼表疾病的类型。
教学内容:1.泪膜的概念。
2.眼表疾病的类型。
3.干眼症的诊疗原则。
第七章结膜病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结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沙眼的传染途径及其危害性;掌握沙眼诊断及并发症、后遗症的处理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淋菌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目的要求:从眼科学角度系统复习的解剖和生理。
教学内容:1、掌握眼求的组织解剖和生理:2、掌握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3、了解视路传导径路;4、了解眼的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教学方法:结合绪论讲授2小时,实习2小时,利用教学模型、挂图,结合多媒体示教。
第三章眼科检查目的要求:掌握眼科常用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1、病史采集:2、视功能检查:包括(一)心理物理学检查:视力、暗适应、色觉、视野、对比敏感度。
(二)视觉电生理重点要求掌握视力(远、近视力)检查。
、3、眼附属器及眼球检查(一)眼附属器检查①眼睑②泪器(包括泪道冲洗)③结膜(包括翻上眼睑及暴露上下穹窿)(二)眼前部检查①角膜②巩膜③前房④晓膜⑤瞳孔:直间接光反应⑥晶状体(三)眼底检查(直接眼底镜的作用)①皮璃体②视乳头、血管、视网膜、黄斑(四)眼球位置及运动(五)眼眶(六)眼压则量(正常眼压值)教学方法:一、实习2小时。
先由老师重点讲授,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并记录眼科检查结果(见门诊眼科检查记录单)二、检查内容:外眼(一)视力:中央视力:包括远、近视力。
周边视力:视野(对比法)。
(二)眼眶:双侧形状大小对称否、眼眶有无触压痛、凹陷、肿块。
(三)眼睑:位置有无下垂、内翻或外翻:皮肤有无红肿、瘢痕。
运动是否自如。
睑缘有无鳞屑、溃疡、倒睫等。
(四)泪器:泪点有无外翻,泪囊区皮肤有无红肿,手压后有无分泌物溢出或触痛。
(五)结膜:球结膜有无充血、水肿、出血、水泡。
睑结膜血管清晰否?有无肥厚、瘢痕、乳头、滤泡、结石、异物、肿块等。
(六)角膜:大小、形状,弯曲度和透明性,有无异物,新生血管及混浊,角膜后有无沉着物(KP)。
(七)巩膜:厚薄、颜色、弯曲度是否正常,有无压痛,有无充血。
(八)前房:中央和周边深度。
房水有无混浊,积血各脓等。
(九)虹膜:颜色和纹理,有无前后粘连。
(十)瞳孔:形状、大小、对称否?光反应(直接与间接)(十一)晶状体:透明度和位置,有无震颤,瞳孔区前囊有无色素沉着。
(十二)眼球:大小、形态、突出或内陷等。
有否眼位偏斜和活动受限等。
(十三)眼压计测量法:了解眼球的压力等。
眼底检查:注意下列各项:(一)玻璃体:有否混浊,出血。
(二)视乳头:大小、形态、边缘清晰否,杯盘比,颜色及杯沿等。
(三)视网膜:颜色,有无渗出质,出血块、色素块或萎缩区,有否视网膜脱离等。
(四)视网膜血管:大小(动脉:静脉为2:3)、弯曲度,动脉反光、动静脉交叉有无改变,沿血管有无白线。
(五)黄斑部:中心凹反光点存在否?有无其它病变等。
第四章眼睑病目的要求:掌握眼睑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诊疗原则。
教学内容:1、眼睑对保护眼球的重要性及其疾病概述。
2、眼睑炎诊断与治疗原则: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溃疡性、鳞屑性、眦部)。
3、眼睑与睫毛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睑内翻、倒睫、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上睑下垂。
教学方法:讲授1小时,多媒体示教,实习1小时。
学生开始接触病人,通过病史询问、眼科检查等项目,掌握常见眼睑疾病的诊疗原则。
第五章泪器病目的要求:1、掌握泪道冲洗的方法及结果判断。
2、急性、慢性泪囊炎和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3、泪囊炎对角膜潜在危险及其对内眼手术的威胁。
教学内容:1、泪道狭窄或阻塞2、慢性泪囊炎3、急性泪囊炎4、新生儿泪囊炎教学方法:讲授1小时,多媒体示教,实习1小时。
第六章眼表疾病目的要求:1、了解眼表疾病概念及治疗原则。
2、掌握干眼症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1、概述2、眼表疾病类型及治疗原则3、干眼症教学方法:讲授15分钟,结合多媒体示教第七章结膜病目的要求:1、了解结膜病在眼病中的重要地位,发病率高的原因及处理原则。
2、掌握常见结膜炎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3、掌握沙眼诊断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处理和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为重点讲授内容一、结膜炎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二、细菌性结膜炎:(一)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淋球菌性结膜炎(二)慢性结膜炎三、衣原体性结膜炎:(一)沙眼四、病毒体性结膜炎:(一)流行性角结膜炎*(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五、免疫性结膜炎(一)春季结膜炎(二)过敏性结膜炎(三)泡性角结膜炎六、其他常见结膜病(一)翼状胬肉教学方法:讲课2小时,多媒体示教,实1小时。
第八章角膜病目的要求:1、认识角膜炎对视力的危害,目前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
2、掌握角膜炎的临床基本表现及其发展规律。
3、掌握角膜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原则及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为重点讲授内容一、概述二、角膜炎(一)总论*(二)细菌性角膜炎*(三)真菌性角膜炎*(四)单纯疱疹毒性角膜炎*(五)棘阿米巴角膜剡(六)蚕蚀性角膜溃疡三、角膜变性与角膜营养不良四、角膜软化症教学方法:讲授2小时,多媒体示教,实习2小时第九章巩膜病(自学)见教材P95-97第十章晶体病目的要求:1、了解白内障分类。
2、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了解白内障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
教学内容:一、白内障*(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①皮质性白内障:分期(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②核性白内障③后囊膜下白内章(二)先天性白内障*(三)外伤性白内障(四)代谢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五)并发性白内障*(六)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七)后发障*(八)白内障手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二、晶状体异位和脱位外伤或先天性晶状体脱位和半脱位教学方法:讲授2小时,多媒体示教,实习2小时。
第十一章青光眼目的要求:1、认识青光眼是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
2、掌握眼压的定义、正常值与测量方法。
3、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诊治原则(紧急处理)。
4、了解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一、概述(包括分类)二、原发性青光眼(一)闭角型青光眼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因、临床表现、病期、诊断(包括鉴别诊断),治疗原则*②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因,临床表现、诊治原则(二)开角型青光眼: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高眼压症四、继发性青光眼(包括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五、先天性或发育性青光眼(一)婴幼儿型青光眼(二)青少年型青光眼教学方法:讲授2小时,结合多媒体示教,实习2小时。
第十二章葡萄膜病目的要求:1、认识葡萄膜炎原因的复杂性及预后的严重性。
2、掌握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为重点讲授内容一、葡萄膜炎(一)概述(病因,分类)(二)前葡萄膜炎*: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后遗症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中间葡萄膜炎(四)后部葡萄膜炎(脉络膜炎)(五)全葡萄膜炎二、几种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一)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二)Behcet氏病(三)交感性眼炎*教学方法:讲授2小时,综合多媒体示教,实习2小时。
第十三章玻璃体病(自学)见教材P138-144第十四章视网膜病目的要求:1、通过视觉症状的学习,初步了解一般视觉障碍的原因。
2、理解眼底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3、通过图片观看常见眼底病,了解其视功能下降的原因及其病名。
教学内容:一、概述二、正常眼底:组织、解剖。
三、眼与人一身病的关系。
(一)高血压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性视网膜病(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四、视觉症状与相应疾病(一)视网膜动脉及静脉阻塞(二)视网膜血管炎(三)中央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四)年龄相关性黄班变性(AMD)(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六)视网膜母细胞瘤教学方法:讲授2小时,多媒体教学,实习1小时。
第十五章视神经及视器路疾病目的要求:1、了解视神经炎与视盘水肿临床特点。
2、了解视路病变视野缺损特征。
教学内容:1、视神经炎2、视盘水肿3、视路病变讲学方法:讲授半小时,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十六章眼视光学目的要求:1、从光学原理上了解眼的屈光状态。
2、理解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
3、了解屈光检查方法及屈光不正矫治和预防。
教学内容:一、眼球光学(一)光与眼的屈光(二)眼的调节与集合二、正视、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和老视)三、屈光检查方法四、屈光不正矫治和预防教学方法:讲授1小时,多媒体教学,实习1小时。
第十七章眼外肌病和弱视目的要求:1、了解眼外肌与斜视的关系。
2、了解斜视的检查方法。
3、了解斜视的分类及早期治疗的意义。
4、了解弱视形成原因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眼外肌的功能。
2、双眼视觉。
3、斜视的检查,临床表现和治疗*。
4、弱视定义及治疗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1小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实习1小时。
第十八章眼眶病(自学)见教材P171-197第十九章眼外伤目的要求:1、了解眼外伤的重要性及其预防。
2、了解穿孔性眼外伤对视功能危害及急症处理原则。
3、了解眼异物伤处理原则。
4、掌握酸碱化学伤和电光性眼炎的急症处理。
教学内容:一、概述二、印挫伤:眼部各组织损害特点及临床定义。
三、眼球穿通伤,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四、眼异物伤诊断和处理。
五、酸碱化学伤,对眼组织的损害及急救。
六、电光性眼炎诊治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2小时,多媒体教学,实习2小时。
第二十章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自学)见教材P209-223第二十一章防盲、治盲(自学)见教材P224-230本教学大纲是按五年制医学专业眼科教学。
总学时为40学时,内容共10单元,课堂讲授与实习比例大体为1:1医学专业眼科教学时数的安排:内容课堂讲授实习、眼的解剖生理眼检查法2小时4小时、眼睑病、泪器病2小时、结膜病2小时4小时、角膜病(眼表)2小时、晶体玻璃体病2小时4小时、青光眼2小时、葡萄膜病2小时4小时、眼底病2小时、眼的屈光与眼肌病2小时4小时0、眼外伤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