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规则主题班会知识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30
自由与纪律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认识到纪律是自由的基础。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维护集体利益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自由与纪律的关系2. 自觉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自由与纪律的相互依存关系。
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遵守纪律的意义。
五、教学内容:1. 自由与纪律的定义与关系2. 自觉遵守纪律的重要性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纪律5. 总结与反思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由与纪律的定义,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享具体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遵守纪律的意义。
6. 总结讲解:强调自觉遵守纪律的重要性,提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学生表现、课堂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自由与纪律的理解及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自由与纪律知识问答目的:通过问答形式,让学生巩固自由与纪律的概念及关系。
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答对给予奖励。
准备:设计相关问题。
2. 活动二:遵守纪律的好榜样目的:通过分享遵守纪律的榜样,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
方法: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遵守纪律的榜样,进行分享。
准备:学生提前了解榜样的事迹。
七、教学评价设计: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
2. 评价指标:对自由与纪律的理解、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道德品质的体现。
自由源于自律向往自由是青少年的天性,追求真正的自由需要建立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
人人树立规则意识,认识到自律和自主是自由的两个基本方面,并能处理好个人自由与集体规则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共建自由的和谐社会。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词。
高段学生对于“自由”的理解大部分还只停留在人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的哲学层面上,对于自由和自律间的关系,对于个人自由与集体规则间的联系也比较含糊。
六年四班的学生学习松散,还未养成自律自主的习惯,无法辩证地看待自由与自主、自律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大都正确地意识到自由不能伤害他人。
基于六年四班的学情,结合学校“方圆教育”理念,让孩子通过知-行-知的学习模式体会自由的前提是规则,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闯关游戏,感悟自由与自律自主的内在关系,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线、心中有度、心中有招,成为一个心灵自由、全面自主发展的人。
活动目标:1.认知与理解:通过观看新闻和视频,初步认识“自由”的内涵。
2.情感与体验:(1)通过情境剧、自由知识大闯关等,明白自由源于规则、自律和自主。
(2)通过设计“自由日程表”,树立自律、自主的意识。
3.意志与⾏为:通过课外延伸,填写“自由小达人”养成表,养成自律自主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1.搜集并学习自律自由的温州榜样人物故事,感悟“自由、自律”内在关系。
2.寻找自律的同伴,发现其闪光点。
教师准备:课前调查,准备相关选材资料制作课件,设计《“自由小达人”养成表》。
活动流程:活动过程:环节一:调查导入,初识“自由”1.导入。
组织形式:(1)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视频。
(2)说说从视频中获得什么信息?重点讨论:什么是自由?生活如没有规则会怎样? 教师结语:滥用自由反而会失去自由,遵守规则有秩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板书课题:小规则 大自由2. 自由问卷调查。
组织形式:让学生谈谈从调查表中获取什么信息?小规则大自由 01 02 03 04 拓展延伸,践行“自由”聚焦行为,学会“自由”调查导入,初识“自由”碰撞生活,感悟“自由”教师结语: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大家都喜欢自由,大部分同学觉得在学校和家里受老师、家长的约束而不自由,大家都懂得自由并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事,自由到底要不要根据规定办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合理获取自由。
主题班会的作文规矩之下方有自由
今天是主题班会,老师说主题是“规矩之下方有自由”。
我听得这个词,脑袋里就一闪而逝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
放了学后,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公园玩。
公园里有很多小朋友,他们在追逐打闹,玩得很开心,我们也参加了他们。
但,玩着玩着,就有人到处乱跑,不小心撞到了别人。
这时,公园管理员就冲进来,再三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乱走。
我忽然想起了老师的话,“规矩之下方有自由”,不能违背规则是为了让大家更开心,更安全。
回到家,我瞧着爸爸在书房里,他正专心致志地工作。
他说他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要结束,所以才没法陪我出去玩。
我稍微有点吃惊,但我很清楚爸爸工作会很难,所以我也不能去打扰他。
我拿起一本漫画书,坐在一边看起来。
漫画里的故事很精彩,我看得玩得不亦乐乎。
我忽然想到,当我认真看漫画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自由的,我可以不受拘束地享受它带来的快乐。
晚上,爸爸终于完成了工作,他陪我一起玩游戏。
我们玩得很开心,爸爸还给我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我突然觉得,遵守规则,才能让我们玩得更开心,我们也可以自由地体验快乐。
“规矩之下方有自由”,我才明白这两句话的含义。
它不是束缚,而是让我们更好地享受自由,去享受生活。
就像玩游戏一样,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更尽兴,更快乐。
自由在规则中拥有海门市东洲小学高丽娟班会主题:自由在规则中拥有班会形式:主题班会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内涵,懂得自由要在规则中拥有的道理。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自由与规则的资料,了解自己身边的故事。
2.教师制作PPT,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和有关自由与规则的名言、故事。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逃生游戏,初步感知规则的重要。
师:在上课一开始,我们来玩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逃得快。
游戏规则是:大家都要把瓶里的小球从瓶里提出来,速度越快越好。
(请若干个孩子上台来玩。
)主持人1:大家都想把球以最快的速度拉出来,可是却把瓶口堵住,反而一个都出不来。
那我们想个办法,制定一个规则,按次序来拉怎样?主持人2:看来,要想获得成功,获得自由,必须要有规则来帮助,规则是多么重要啊!师: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班会课,主题就叫——(齐读)自由在规则中拥有二、表演诵读,体会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主持人1: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和自由。
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竞赛规则,就连做游戏也要遵守游戏规则。
主持人2:还记得我们一起读的《核心价值观童谣100首》中就有这样的童谣。
有请童谣表演。
(小组表演读:《雁歌》、《规则与自由》、《教训》)主持人1:有纪律,才有真正的自由!下面请欣赏《校园规则三句半》。
甲:我们四人台上站!乙:要把规则常规谈!丙:你还别嫌我麻烦!丁:往这儿看!甲:自尊自爱重仪表!乙:诚实守信讲礼貌!丙:遵规守纪勤学习!丁:很重要!甲:尊敬国旗要肃立!乙:高唱国歌要整齐!丙:校训呼号要响亮!丁:敬礼!甲:穿戴干净又整齐!乙:拉链纽扣要系好!丙:胸卡校徽天天戴!丁:我记牢!甲:天天来把卫生搞!乙:贵在保持习惯好!丙:遇到废纸不放过!丁:重环保!甲:同学之间要尊重!乙:互帮互助树新风!丙:不打架来不骂人!丁:讲文明!甲:校园内外不乱跑!乙:自觉排队往右靠!丙:危险游戏我不做!丁:别忘掉!甲:预备铃响进教室!乙:课本文具摆放好!丙:不吵不闹坐端正!丁:真安静!甲:规则有了心才安!乙:自由要有规则看!丙:遵章守纪哪儿找!丁:三4班!三、榜样启示,明白自由在规则中拥有主持人1:昨天,我们收集了许多关于伟人遵守规则的小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享故事。
主题班会《自由与规则》
一、活动主题:自由要在规则中拥有
二、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的班会,让同学们了解真正的自由是什么?遵守规则是为了获得自由,要获得自由,就必须遵守规则;只有每个人都遵守了规则,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自由要在规则中拥有。
三、班会内容:
(一)风筝与线的约定
风筝飞得再高,终要有一根线牵着,挣断了线,风筝也许会有片刻的自由和自在,可它很快会坠向地面,跌破羽翼,再也飞不起来
(二)思想自由的魅力
通过三个游戏让学生明白思想自由,创造力的魅力
(三)规则是什么
1.生活中违反规则现象
2.如何遵守规则
3.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4.国外规则
5.遵守规则,做文明外中人
四、活动对象:全体同学
五、活动时间:2019年3月26日(七年级二班)
六、主题班会流程:
1.观看寓言:风筝的自由,讨论
2.观看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重庆公交坠江事件。
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3.讨论生活中存在的违反规则现象,学习纪律违反规则现象
4.国外纪律规则
5.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做
七、主题班会小结
遵守规则是为了获得自由,要获得自由,就必须遵守规则;只有每个人都遵守了规则,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自由要在规则中拥有。
八、班主任点评
只有每个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树立起自己的规则意识,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有秩序的外中,一个更和谐美好的国家。
谨记,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名有法治意识、公共意识、集体意识的初中生,做一个合格的外中人。
让规则陪伴我们走过绚丽灿烂的青春,让规则的阳光永远照耀我们的人生道路。
规则和自由主题班会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班会主题是关于“规则与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认知和理解,对于规则与自由这一概念,每个人的观点可能不尽相同。
无论你是喜欢自由的人,还是喜欢规则的人,在这个主题下,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在规则和自由之间实现平衡,从而达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一、规则与自由的定义及关系规则是人们为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而制定的准则和指引。
它们在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由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要,按照一定法律法规约束的前提下,自由地行使权力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规则和自由是一对相对矛盾的概念,但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二、规则的重要性1. 维持社会秩序:规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规则,社会秩序将陷入混乱,无法正常运转。
2. 保障公平公正:规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可以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平等。
3. 促进安全稳定:规则的存在可以减少犯罪和危害,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4. 激发积极向上的行为:规则可以激励人们遵守纪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三、自由的意义与实现1. 个人自由:个人自由是每个人都应享有的权利,它可以激发个体潜能,促进个人成长与创新。
2. 创造力与多样性:自由环境能够培养人们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因为个体有更多的选择和尝试的机会。
3. 个性与独立:自由可以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
4. 发展与进步:自由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规则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规则和自由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有在有限的自由范围内,才能确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保证个人自由不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
同样,规则也需要根据社会的变革和个体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保持与时俱进。
五、规则与自由的平衡与实现1. 合理安排时间: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学业和个人爱好等因素进行时间的合理分配,既要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则,又要有一定的自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
规则的意义设计理念:本次班会以“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教育目的,通过读故事谈感受、问题讨论、反面案例启示、看电影谈体会等一系列活动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活动准备: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准备和规则有关的材料。
3、准备电影《规则》的视频,制作PPT。
活动时间:活动过程:一、引入:哈佛大学的一个故事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
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
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
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的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读完后归还。
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
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
霍里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有一个火车轨道,由于道路改道,原来的铁轨不用了,新的路轨建好并通车了。
在新修建的路旁,树了一块牌子,上写“严禁在此轨道玩耍”。
有几个学生放学后来到了这里,有一个学生看到牌子的警告后,他就跑到了原来的旧轨道上去玩耍,而其他三个学生虽然看到那块牌子,但他们不理会,仍旧跑到新修建的轨道上去玩。
这个时候突然一辆火车疾驶而来,速度太快,学生们已经来不及从轨道上离开。
假定这两个岔道口中间有个控制装置,可以决定火车往哪个方向开,既可以沿着新的轨道也可以沿着原来的旧轨道开。
讨论:(1)如果你是控制员,你会把火车调到哪个方向?是原来的旧轨道还是新的轨道?为什么?说说你此时的心情。
(2)如果你是下面那三个在新轨道上玩耍的学生之一,你希望控制员把火车调到哪个方向?为什么?说说你此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