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设计指导书

结构设计指导书

结构设计指导书
结构设计指导书

结构设计指导书

第一节结构设计步骤

一、建筑和结构的关系

建筑是人们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所需空间和环境的一种技术和艺术。结构是由构件组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受力骨架,它的功能是形成建筑功能所要求的基本空间和体型。建筑推动结构理论的发展,结构促进建筑形式的创新。

建筑设计主要解决:①环境、场地、体型;②与人的活动有关的空间组织;③建筑技术问题;④建筑艺术与室内布置。

结构设计主要解决:①结构形式;②结构材料;③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④结构的连接构造和施工方法。

结构设计是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主体结构方案。对于工民建专业的毕业设计,还要考虑我们所掌握的结构知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建筑方案设计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①建筑方案应有利于结构平面布置,使结构构件传力明确,便于计算,尽量减少构件的类型。

②结构不过于复杂,以免造成设计时间不足或出现计算能力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③尽量不出现对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的限制(如梁的高度不满足常用的跨高比要求等),结构的跨度也不宜太大。

二、结构设计的依据

结构设计的原则是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方便。结构设计的目的是根据建筑布置和荷载大小,选择结构类型和结构布置方案,并确定各部分尺寸、材料和构造方法,体现上述结构设计原则。

结构设计的合法依据是设计规范,它是国家建筑方针和技术政策在本专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具有法律效力,必须遵照执行。

毕业设计中常用的结构设计规范有: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此外还要用到有关的标准图集和计算手册。

上述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合理的结构形式、材料选用的标准、荷载取值的依据、可靠的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

三、结构设计步骤

整个设计程序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步进行,有时也可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合并进行,称为扩大初步设计。

对于单项工程施工图设计,其步骤大致如下:

①建筑专业提出较成熟的初步建筑方案设计;

②结构专业根据建筑方案进行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并确定有关结构尺寸,建筑方案可作必要的修改;

③建筑专业根据修改后的建筑方案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

④结构专业根据建筑图进行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截面设计、构造设计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⑤水、暖、电等其他专业应配合进行。

结构设计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方案设计

① 主体结构方案。确定承重体系,主梁、柱的设置等。

② 楼屋盖布置方案:确定次梁、楼板的布置,预制构件的选型等。 ③ 基础方案;确定基础埋置深度,选择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

结构构件计算前,应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构件的平面布置、跨度、截面形式及尺寸、标高相 临构件的连系等做

到心中有数,并按施工图标准予以编号。

2

、荷载计算

① 楼(屋)面的面荷载:根据工程做法分别计算楼(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查《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分别确

定楼(屋)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并分别计算荷载设计值。

② 墙体荷载:根据墙厚及墙面做法分别计算自重的标准值;查《荷载规范》确定门窗自重的标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设计 包括现浇板,进行梁、楼梯、悬挑构件、过梁、柱等的截面设计,并分别给出配筋草图。 、墙体验算

包括高度比验算、承载力验算、梁端支撑处砌体的局部受压验算等。

.抗震设计

通常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 基础设计

包括确定基础埋深,计算基底宽度,对柔性基础尚应计算底板配筋等。 .绘制结构施工图

按毕业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严格遵守制图标准绘制结构施工图。

第二节 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施工图是进行施工的依据,是设计意图最准确、最完整的体现,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施工图按专业内容分为建筑、 结构、水、暖、电等几部分。结构施工图编号前一般冠以 “结

施”。

绘制结构施工图除应遵守一般的制图规定和要求外,尚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图纸应按以下顺序编号: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平、剖面图,楼盖结构平面图及节点详图,屋 盖结构平面图及节点详图,梁、板、柱、楼梯、雨篷等构件配筋图。

② 楼盖结构平面图应分层绘制,准确标注出梁、柱、楼梯和纵横墙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各种板 的规格、数量和布置,同时应表示出墙厚及圈梁、构造柱的位置和构造做法。

③ 梁、板、柱、楼梯、雨篷等配筋图应分类集中绘制。 ④ 结构施工图要严格按照计算结果和规范规定的构造措施绘图。 ⑤ 绘图时根据图样的用途和被绘构件的复杂程度应选用表

2— 1中常用比例,特殊情况下也可选

用可用比例。当构件纵、横向断面尺寸相差悬殊时,可在同一详图中纵、横向选用不同的比例。

表2— 1

比例

③构件名称宜用代号表示,代号后应用阿拉伯数字标注该构件型号或编号。常用构件代 号详见表2-2。采用标准图集的预制

构件时

,其

代号或编

号应按

集规定注写

表-常用构件代号

值。 3

1 板 B 15 吊车梁DL 29 基础J

2 屋面板WB 16 圈梁QL 30 设备基础SJ

3 空心板KB 17 过梁GL 31 桩ZH

4 槽形板CB 18 连系梁LL 32 柱间支撑ZC

5 折板ZB 19 基础梁JL 33 垂直支撑CC

6 密肋板MB 20 楼梯梁TL 34 水平支撑SC

7 楼梯板TB 21 檩条LT 35 梯T

8 盖板或沟盖板GB 22 屋架WJ 36 雨蓬YP

9 挡雨板或檐口板YB 23 托架TJ 37 阳台YT

10 吊车安全走道板DB 24 天窗架CJ 38 梁垫LD

11 墙板QB 25 框架GK 39 预埋件M

12 天泡板TGB 26 冈U架GJ 40 天窗端壁TD

13 梁L 27 支架ZJ 41 钢筋网W

14 屋面梁WL 28 柱Z 42 钢筋骨架G

注①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钢构件和木构件,一般可直接采用本附录中的构件代号。

在设计中,当需要区别上述构件种类时,应在图纸中加以说明。

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代号,应在构件代号前加注“Y-”,如Y - DL表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吊车梁。

③所选用的标准图均应在平面图内标注图册代号,所选用的节点大样应于平面图上注明

位置和所在图册的页次及索引号。

一、结构设计说明参考提纲

结构设计说明,一般是说明图纸难以表达的内容,如材料的质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项和主要质量标准等。其具体内容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写。

本提纲第一页为设计说明,当设计说明不足一张时,空余部分可绘图。对局部问题的说明,可分别写在各有关图纸中,位置一般放于右下角图签以上。

1.基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对地基土质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和有关要求,当水

概述承载力标准值、地下水位和持力层土质情况,

质有侵蚀性时应写明对水泥品种的要求。

②地基处理措施,并说明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如为桩基尚应写明桩基种类、持力层土质情况和桩基承载力。

③对施工方面提出针探、坑穴孔洞等事项的设计要求。

④验槽要求,如写明“待基槽(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通知勘察设计部门,经会同验槽后, 方可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⑤垫层、底板、钢筋等所用材料的强度等级。

⑥构造柱的截面尺寸、材料、构造等要求。

2墙体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概述注意事项。

②墙体所用材料的强度等级。

③墙体抗震构造措施。

④墙体局部处理说明。

3.其他

①框架结构或其他所选用体系的重点说明。

②梁、板、柱等构件的材料强度等级和有关构造说明。

③圈梁、过梁的有关说明。

④预留孔洞、预埋件设施的注意事项。

⑤和水、暖、电等的配合关系。

③对施工的要求及其他有关事项。

二、基础平面图及详图

1 .基础平面图内容与绘法

①基础平面应采用直接正投影法绘制,刻机位置在正负零处,不得因对称而只画一半。

②基础平面领绘制与建筑图一致的平面布置和轴线,表示建筑朝向的指北针,一般画在平面的右上角。

③基础平、剖面图尽可能画在一张图纸上。复杂的基础,如筏基、箱基等应绘出纵横剖面图。

④标注轴线、墙、柱尺寸关系和剖面号,标注墙垛、烟囱、垃圾道等的断面尺寸,基础梁、柱、洞口过梁等的编号,标注不在轴线上的墙、柱与近旁轴线的关系尺寸,标注圈梁、构造柱的平面布置、基精宽度,以及粮宽变化处与轴线的关系尺寸等。

⑤以虚线表示暖气、通风、电缆等沟道的线路位置,穿墙管洞应分别标明其尺寸位置与洞底标高。

③砖墙线用中粗线,基础边用细线,混凝土柱子涂红。

2 .基础剖面图内容与绘法

①注明室内地面至槽底范围内的竖向尺寸、墙厚、垫层宽度、大放脚的尺寸和总宽度尺寸,防潮层位置及垫层做法,外墙基础剖面还需注明室外地评之相对标高,如有沟槽者尚应标明其构造关系。

系。

②钢筋混凝土基础尚应标注配筋直径与间距。现浇柱基础尚应标注预留插筋、搭接长度、箍筋加密等。对桩基础要表示承台、配筋以及桩尖埋深等。

③绘制地圈梁位置、截面尺寸、配筋数量等。

④防潮层做法以及距室内地面的尺寸,一般可在附注内说明。

三、结构平面图

1.一般要求

①结构平面图应采用直接正投影法绘制,剖视位置在楼板竣工面上。当平面完全对称时,可以采用对称中线的方法只画一半。

②结构平面图上一般不表示非承重墙。

③对于承重墙、柱与非承重墙的拉结做法,以及抗震构造连接等,结构专业应绘制必要的大样。当采用标准图集的做法时,应按规定的方法索引或在附注内说明。

④结构平面图上的剖、断面详图的编号顺序一般为:外墙按顺时针方向从左下角开始编号;内横墙从左到右编号;内纵墙从上到下编号。

2.内容与绘法

①结构平面图须绘制与建筑图一致的平面布置和轴线,以及墙、柱、梁的关系尺寸。

②墙上门窗洞口、消火栓、配电盘以及各种穿墙管道如需结构处理者,结构图应有表示。

②梁涂红,柱涂墨。

④预制板如选用标准图集,应按图集规定的表示方法标注板的种类、块数、编号等,板缝如符合图集规定的宽度可用单线绘制,若不符合图集规定的板缝宽度,用双线表示,并标注尺寸。

⑤当有现饶楼板时,若平面复杂,结构平面图与楼板配筋图应分别表示,但应在结构平面图上注明构件编号与详图索引;若比例较大能表示清楚时,配筋图可直接画于结构平面图上,钢筋的表示方法应符合制图标准。

③现浇板上的预留孔洞,应表示其位置尺寸和构造钢筋。

③楼梯、阳台、雨篷、梁、柱等构件另有详图时,楼梯间只绘交叉线,其余构件应绘出轮廓线,并注明构件编号与详图索引。

③结构平面图上应表示剖面详图的位置并编号。

四、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1.柱大样图

①在柱网平面中应注明轴线间的尺寸,柱与轴线的关系尺寸和柱的编号。

②柱纵剖面图上应标注楼层相对标高(结构标高);表示纵筋的直径、根数和箍筋的直径、间距,

并分别编号;表示纵筋的搭接位置、搭接长度及做法。

③柱横截面图应标注横截面尺寸,纵筋和箍筋的直径、数量、位置、编号。

④现浇柱纵剖面如不与基础同时表示者,应绘至基础顶面。

2.梁大样图

①梁大样图应包括纵剖面图与横剖面图,横剖面应画在纵剖面的附近(右侧或下方)

②连续梁完全对称时可只画该图形的一半,并画出对称符号。

③梁纵剖面绘制时,应绘出与平面图相符的支座情况,并注明必要的轴线号与尺寸,还要注明梁垫、梁伸入支座部分的尺寸和横剖面位置与编号。

④除特殊情况下需在梁纵剖面下表示钢筋大样外,一般均可不表示,只在纵剖面上注明钢筋编号、纵筋直径和根数,箍筋适当绘出并注明直径和间距。

⑤梁横剖面应标注截面尺寸,纵筋与箍筋的位置、编号、直径和数量,在创面下方应注明剖面编号和比例。

3.楼梯大样图

①楼梯结构大样图一般应单独绘制。

②楼梯平面图要注明轴线编号、轴线间的尺寸和墙、柱与轴线的关系尺寸,注明楼梯的宽度、梁的位置和剖面号,以及梁、板、柱的编号等。

③楼梯剖面图要注明休息平台的相对标高(结构标高),梁、板编号和踏步尺寸、板厚度尺寸。

④所用比例较大能够表示清楚时,踏步板、平台板的配施可直接画在楼梯平、剖面图中,并注明钢筋编号、直径、间距和必要的关系尺寸,

⑤平台梁配筋图单独画在同一页图中,其画法与前述梁大样图相同。

教学设计基本结构

教学设计基本结构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教学方案设计基本结构 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Teaching Analysis ; 教材分析考试时可以减写,学情分析即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相对来说可以多写,熟练的情况下可以不写,考试的时候最好还是写,教材分析几十个字,学情分析100字以内。 2、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教学目标是主线,必不可缺,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and Ability),过程与方法(process and metho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motion、attitude and value)。 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可操作化,根据课标要求、学生的实际确定目标。考试常用格式:使学生记住……事实,理解……概念,形成……技能,经历……的过程,掌握……的方法、应用……定律分析……的问题,坚定……的信念,养成……的习惯,激发……的热情。错误的格式:教给学生……,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要求,而不是对教师的,考试时一定要注意。 3、教学重点、难点Teaching Emphasis and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教学重难点也是必不可缺的,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知识来确定。考试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最好分开写。 4、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一般情况下要写,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 5、课时安排; 课时:一般考1课时的教学设计,可以忽略不计。课前准备可写可不写。

课堂设计方案

附件2 《认识上下、前后》课堂设计方案 学校:回龙镇小主讲教师:侯冬梅 (一)、概述:版本人教版,一年级,第一课时,学科数学(二)、教学资源和工具: 教学资源:远程教育资源,模式2 工具:多媒体 (三)、学生特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析: 1、学生是6—7岁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喜欢受到教师或同学的表扬。 3、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学生能根据提示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4、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5、创编儿歌,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基本完成。 (四)、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识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3、能领会物体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感受和体验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通过仿、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自己的观点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态度。

课目内容分解表 学习水平描述表 (五)、教学媒体选择 媒体选用情况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儿歌导入(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课件出示)。 2、教学上下位置的相对性(课件出示)。 3、尝试练习(课件出示)。 4、教学前后(课件出示)。 5、教学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活动)。 6、练习(课件出示)。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拍手游戏。 2、说反话。 3、动脑筋。 4、创编儿歌。 四、质疑总结。

工程设计程序及步骤

工程设计程序及步骤

江苏省建伟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设计程序及步骤 QB /JW-SJ—001 1 总则 工程设计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设计方案应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工程图纸及设计文件应正确、完整、统一并符合国家有 关标准。为达到上述目的,保证工程设计正常有序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2 设计依据和标准 2.1 设计依据 2.1.1 业主提供的、由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建施、结施图纸和所有与幕墙设计有关 的更改通知等。 2.1.2 工程招标(议标)书面文件、电子文件。 2.1.3 投标资料、电子文件和投标情况书面交底。 2.1.4 工程承包合同和所有附件、与土建总包方等有关方面签订的所有协调纪 要。 2.2 设计标准(见附录A) 3. 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3.1 工程设计完整性 工程图纸及设计文件的内容应遵守附录C:《工程图纸及设计文件完整 性》的要求。

3.2 方案设计 3.2.1 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 a. 设计计划书; b. 各部分幕墙立面分格图和必要的局部展开放大图; c. 预埋方案图; d. 结构力学计算书; e. 各类型幕墙节点图,通过力学计算确定幕墙系列,绘制纵向、横向、开启窗 标准节点和安装节点,典型的转折、封口、连接、避雷等节点图; f. 对土建结构的要求和修改意见、结构变更图纸; g. 主要材料的选用,含型钢、钢板、铝型材、铝板、玻璃、胶、紧固件等; h. 计算玻璃、铝型材、铝板等主要材料的利用率, 计算出每平方米铝型材消 耗量。 以上b 到e 部分可以利用投标方案。 3.4 联合设计 3.4.1 联合设计是指我公司与建筑设计院、业主或土建总包单位等几方主要技术 人员共同进行的设计工作。联合设计不是所有工程必有的步骤,只在业主 或建筑设计院有要求时才进行。 3.4.2 联合设计内容包括: 1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1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含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内部归档)。 2图纸目录应按图纸序号排列,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重复利用图和标准图。3结构设计总说明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于项工程宜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如为简单的小型单项工程,则设计总说明中的内容可分别写在基础平面图和各层结构平面图上。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本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同3.5.2条); 2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 3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 4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和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5建筑场地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6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 7扼要说明有关地基概况,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冻深度,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8采用的设计菏载,包含风荷载、雪荷载、楼屋面允许使用荷载、特殊部位的最大使用荷载标准值; 9所选用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相应的产品标准,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说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长方法,预应力构件的锚具种类、预留孔道做法、施工要求及锚具防腐措施等,并对某些构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 10对水池、地下室等有抗渗要求的建(构)筑物的混凝土,说明抗渗等级,需作试漏的提出具体要求,在施工期间存有上浮可能时,应提出抗浮措施; 11所采用的通用做法和标准构件图集;如有特殊构件需作结构性能检验时,应指出检验的方法与要求; 12施工中应遵循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 4基础平面图 1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标高、构件编号,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绘出放坡示意。 2标明结构承重墙与墙垛、柱的位置与尺寸、编号,当为混凝土结构时,此项可另绘平面图,并注明断面变化关系尺寸。 3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无地下室时±0.000标高以下的预留孔与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 5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 6桩基应绘出桩位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说明桩的类型和桩顶标高、入土深度、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试桩要求和桩基的检测要求(若先做试桩时,应单独先绘制试桩定位平面图),注明单桩的允许极限承载力值。 7当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时,应绘出复合地基的处理范围和深度,置换桩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性能要求、构造祥图;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等有关参数和检测要求。

基于心智技能形成三段论的微格教学程序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34916506.html,) 〔基于心智技能形成三段论的微格教学 程序〕 李婷 摘要:师范院校应着力于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并能在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而微格教学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有利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形成。基于心智技能形成三段论组织微格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心智技能;微格教学;师范生;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7-0078-02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提出的学说认为, 心智活动是分阶段形成的,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段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微格教学是以现代录播设备为手段,通过对教学技能的分解和分别训练,系统地训练师范生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使受训者形成教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心智技能形成的三段论运用于微格教学,指导微格教学的训练程序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心智技能理论概述 一系列的心智动作形成了心智技能。心智动作区别于外在的实践动作,但它由实践动作“内化”发展而来,是实践动作的内在反映。所有心智技能的形成都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性质与水平是不同的。 (一)原型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掌握原型活动的结构,使主体明白要做什么及如何完成,掌握操作性知识,确立活动的方向。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的建立,来为实际操作打下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的学习任务是确定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认识掌握好动作结构。 (二)原型操作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把活动程序通过外在的形式来实施。学生必须严格遵循实践模式来进行,依次完成动作序列,并要随时检查操作的可行性。学生在此阶段具体掌握了程序性知识,并感觉印象深刻。 (三)原型内化阶段 心智活动实践转化到头脑内部,物化、外在、开放的形式都在思想中形成了相应的认知,并且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原型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了心理结构的内容。 二、微格教学的基本概念及高专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化的录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一、结构设计的内容和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合理的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 2.正确的结构计算与内力分析 3.周密合理的细部设计与构造 三方面互为呼应,缺一不可。 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二、各阶段结构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方案设计阶段 1)目标 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梁的大体布置,以便建筑专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各专业都可行、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2)内容: a.结构选型 结构体系及结构材料的确定,如混凝土结构几大体系(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中筒等)、混合结构、钢结构以及个别构件采用组合构件,等等。 b.结构分缝 如建筑群或体型复杂的单体建筑,需要考虑是否分缝,并确定防震缝的宽度。 c.结构布置 柱墙布置及楼面梁板布置。主要确定构件支承和传力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d.结构估算 根据工程设计经验采用手算估计主要柱、墙、梁的间距、尺寸,或构建概念模型进行估算。

2.初步设计阶段 目标在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调整、细化,以确定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以此作为施工图设计实施的依据。 2)内容 ①计算程序的选择(如需要); ②结构各部位抗震等级的确定; ③计算参数选择(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类别、周期折减系数、剪力调整系数、地震调整系数,梁端弯矩调整系数、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基本风压、梁刚度放大系数、扭矩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作用方向、振型组合、偶然偏心等); ④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材类别; ⑤荷载取值(包括隔墙的密度和厚度); ⑥振型数的取值(平扭耦连时取≥15,多层取3n,大底盘多塔楼时取≥9n,n为楼层数); ⑦结构嵌固端的选择。 3)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 ①地面以上结构的单位面积重度是否在正常数值范围内,数值太小可能是漏了荷载或荷载取值偏小,数值太大则可能是荷载取值过大,或活载该折减的没折减,计算时建筑结构面积务必准确取值; ②竖向构件(柱、墙)轴压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此阶段轴压比必须严加控制;③楼层最层 间位移角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理想结果是层间位移角略小于规范值,且两个主轴方向侧向位移值相近;④ 周期及周期比;⑤剪重比和刚重比⑥扭转位移比的控制;⑦有转换层时,必须验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 及上下剪切承载力比;等等 4)超限判别:确定超限项目(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连续、扭转不规则、复杂结构等)和超限程度是否需要进行抗震超限审查。结构计算中可能需要包括地震的多向作用、多程序验证、多模型包络、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转换结构的应力分析、整体稳定分析,等。 a.性能化设计和性能目标的确定(如需) b.基础选型和基础的初步设计 如果是天然地基基础,需确定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型式、基础埋深、下卧层(强度、沉降)等;如果是桩基础,需确定桩型、桩径、桩长、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等等。并应注意是否存在液化土层、大面积堆载、负摩阻、欠固结土层等特殊问题。

理正岩土工程计算分析软件支挡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岩土工程计算分析应用软件》 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评定: 教师: 考查时间:

目录 1挡土结构分类及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1.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1.1.2 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1.1.3重力式挡土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 1.1.4悬臂式挡土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1.1.5 扶壁式挡土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 1.1.6锚杆锚定板式挡土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1.1.7加筋土挡土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1.2抗滑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2工程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2.1 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2.2 工程地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2.2.1 气象、水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2.2.2 底层岩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2.2.3 构造地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2.2.4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3边坡稳定性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 3.1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 3.1.1 条块划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 3.2计算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 3.2.1计算参数取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3.3 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 3.4 边坡稳定性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 4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5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万家小学徐红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固然离不开平时勤奋不断的学习积累,但最有效渠道仍须着眼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对教材内容的筛选加工转化和创造只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要把死准备转化为活需要,把教师储备转化为学生具备,教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的本领,根本出路是在授—受、传—接方式上下一番苦工夫,即优化教学形式设计。以往人们仅仅把课堂看作知识传递的一种形式,却忽视了教师的策略和真挚情感在其中的作用,致使教学缺乏有效性。好比建大楼,有了土地、材料、工人,还要有图纸协调诸因素。 教育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堂课效果的优劣,直接受课堂学生心理气氛的影响。激趣诱因就是在讲授具体教学内容之前,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用极短的时间创造性地设置一种最良好的平等、轻松、和谐、热烈的施教气氛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求知欲望和进一步学习的内动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是一个老师根据学生心理愿望营造的课堂动机激发和积极心向培养的“铺路搭桥”过程。激主动学习之趣,诱自觉探究之因,去除单调枯燥、沉默压抑、死气沉沉、漫不经心的局面。情绪轻松、气氛和谐、思维敏捷是开发智能的最佳期,也是积极参与潜能开发的有效手段和基本保证。这一环节要新颖别致有情趣,可借助贴近生活实际的悬念巧设、感情渲染、新旧衔接、相机诱导、故事过渡、模仿体验等相关观念的组合,造成心理上的渴求,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激情满怀地展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情感上的距离,产生教学活动的认同感,以便下一阶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但要注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激趣诱因,都不可游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浅易明晰。 设计中要增强教与学的“交互性”,好比打乒乓球,有来有往,寻深入浅出之点,剖共同认知之理。具体方式有:1、师生换位思考,有意识地消解对内容理解接受的悬殊,消解交流障碍。2、要敢舍弃重难点,因为学生并非一无所知。3、运用移觉手段,化难为易。将不直观的费解文字转化为可感的形象。4、选准切入点,精心设疑,引发争议。教师“引而不发、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结构设计的全过程

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是使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请前辈们不要见笑了,新人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贴中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1),看懂建筑图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 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比如住宅,在房中间做一道梁,本来层就只有3米,一道梁去掉几十公分,那业主不骂人才怪...)。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2.计算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面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 3.绘图 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宗旨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我们的设计依据就是那几十本规范,如果施工图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那发生事故,设计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总的来讲,结构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大样图,如果是桩基础就还有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面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其中根据建筑复杂程度,有几个到几十个结点大样图. 4.校对审核出图

悬臂梁支挡结构课程设计

悬臂式挡土墙 ————成都市三环路与铁路立交工程 (一)基础资料 K23+385.728~K23+486.726右幅快车道填方最大高度5m ,因为地处城郊, 且地基承载力设计值[δ]=150kpa ,原考虑设计路肩挡土墙,经验算,墙身圬工太大,且石料需远运,故设计成悬臂式挡土墙,墙身设计高度H=2~5m ;填土的标 准重度3/18m KN =γ,内摩擦角? =35?,底板与地基摩擦系数3.0=f ,均布荷载10kpa , 墙身采用C20钢筋混凝土,墙背填料采用非膨胀土填筑,墙身后土压力未考虑浸水作用, 设计后的挡土墙断面尺寸如图。 (二)土压力计算 由于墙灯高度大于 1.0m ,故路基面上荷载及填料所产生的土压力均按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 ?=÷=÷=?6677.40)55.305.3arctan()arctan(21H B ?=? ?=?=5.27235- 452 - 45? θ ∴>?θ 会出现第二破裂面 5869.0) 245cos() 245(tan 2=+?-?= ? ? k

1210 1=+ =H h k KN K K H E 5136.8415869.041821 21212=????=??=γ KN E E y 9645.74)sin(=+?=?θ KN E E x 0240.39)cos(=+?=?θ (x=2.434m y=1.1833m) (三)全墙稳定性及基础承载力验算 下面计算中的力系均向墙趾简化。钢筋混凝土的重度为3 /25m kN G =γ。 趾板重力: kN H B N G 625.52545.050.013=??=??=γ趾 趾板稳定力矩: m kN B N M y ?=? =40625.12趾趾 立壁重力:()kN H B H B N G 0125.3525.0211222=???? ????+?+=γ立 立壁稳定力矩: m kN M y ?=?-?????-++????++ -+???=272.26)23) 25.043.0(5.0(252155.3)25.043.0()5.043.021(2543.045.0)225.025.043.05.0(2555.325.0壁 踵板重力; kN H B N G 3125.342545.005.311=??=??=γ踵 踵板稳定力矩:m kN M y ?=++?=2372.84)205.343.05.0(3125.34踵 第二破裂面与挡土墙立壁,踵板之间的竖向力及稳定力矩: kN G 8514.13518)55.3202.12 1 55.3848.1(=??+??= m kN W ?=++???++++????=8446.2792202 .143.05.01855.3202.13848.1202.143.05.0182155.3848.1)()()( 土压力竖向分力y E 对墙趾的稳定力矩Ey M : m kN M Ey ?=++?=1806.252)434.243.05.0(9645.74 土压力竖向分力x E 对墙趾的颠覆力矩0M : m kN M ?=?=1771.461833.1024.390

议论文的文章结构示例之三段论式

巧设分论点妙手著华章 —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学习目标: 1、培养议论文写作中设置分论点的意识 2、学习并掌握分解中心论点的基本方法 教学流程: 一、赏析《举手投足之间》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动作可以映出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格。举手投足间,尽显个人的内涵和修养。善待他人,就是一种人格魅力。 被评为“最美的人”的美国著名女影星奥黛丽·赫本给她女儿的遗嘱里说:“如果你想更美丽动人,请微笑面对每一个人;如果你想尽显身姿的美,你要学会给别人让路;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手更美,你要学会伸出手帮助人……”。或许也正是这种善待他人的意念,让奥黛丽·赫本久负盛名,即使她已逝去,仍有无数人像仰望星星一样仰望她、赞美她。 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你就拥有了一份美丽。 美国总统大选中,与奥巴马并驾齐驱的美国前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举手投足间都显示出一种人格魅力。她成为总统侯选人后,出版了一本有关自己政治经历的书。这种有关政治的书向来不受读者的青睐。一位著名的电台主持人讥讽她说:“如果希拉里的这本书可以卖掉500万册,我就去吃鞋子!”可上天偏偏爱跟说绝对性话的人开玩笑。希拉里的这本书在不到一周内销售了500万册。面对别人要吃鞋子的尴尬,希拉里请人订做了一只鞋形的蛋糕送给那位讥讽她的电台主持人。订蛋糕的确是个小小的举动,但这无不体现出希拉里宽容的品质,善待他人的魅力。可能因为希拉里举手投足间的善待他人让她人气一路上升。 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你就拥有了一份人气。 雪灾过去了,不可预知的地震又惊醒了沉睡中的人们。家园被毁,数万人丧失生命。然而援助从四面八方赶来。温总理说:“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l3亿就很小,一个很小的帮助,乘以13亿就汇成一片海洋。"只要每个人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雪冻了家园,冻不了人们的心;地震破坏了我们的家园,破坏不了一片团结的情。 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你就拥有了一份自豪。 举手投足之间,美丽在发芽,人气在开花,智慧在结果。善待他人,让自己拥有一份人格魅力。 【点评】(一)、观点准确,层次清晰。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举手投足间,尽显个人的内涵和修养。善待他人,就是一种人格魅力”;接着用分论点分层论述,结尾点题升华并照应开头,结构严谨,干脆利索,有余音袅袅的效果。 (二)、事例典型,材料新颖。在论述材料的选择上,考生避免了大家熟悉的事例,赫

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结构设计程序要点

简介 李盛勇 职务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经理, 副总工程师 专业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专业 学历本科学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81~1986年) 工程硕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专业资格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 香港注册工程师学会会员 中国建筑学会高层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工程应用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钢-砼组合结构协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结构与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工作经验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专业。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读建筑结构工程硕士,1986~2003年间一直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曾任广东省院副总工程师兼深圳分院总工程师,2000年被评为省建院“十大优秀中青年科技带头人”。主持过十多项高层及超高层工程的结构设计,在国内外发表多篇专著和论文,多项工程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专长于高层及超高层结构设计、大跨度结构设计。具有创新的设计精神、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及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要论文、专著或科研成果 一、著作: 1.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原位图示法》。(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与张元坤合著。) 2. 《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指南》。(新世纪广东省首届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2001年出版,与张元坤合著。) 二、论文: 1.潮汕大厦结构设计。(第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1994年。) 2.潮汕大厦结构时程分析。(第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1994年。) 3.浅谈柱—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第十六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2000年。) 4.深圳天安数码时代大厦结构设计。(第十七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2002年。) 5.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一种科学配筋形式介绍。(建筑结构,2003年第8期。) 6.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刚度理论。(南方建筑,1997年第4期。) 7. 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体现。(建筑结构,2003年第2期。)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各阶段内容及深度规定 总则规定: 1.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且合同中有不作初步设计的约定,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2.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1)方案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注:对于投标方案,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标书要求。) (2)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3)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足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3.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和地方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目录或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注明被应用图集的名称。 重复利用其他工程的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需要。 4.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5.本规定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用性。对于具体的工

程项目设计,执行本规定时应根据项目的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的条文进行合理的取舍。 结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分时段、分批次进行。各阶段都有相同内容,但设计深度不同,应该逐步加深。通过各个阶段各专业互提资料,有序实现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内容。通过加强结构设计过程的执行,减少错、漏、碰、缺,保证设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一、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人员要做到:确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等;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多方案比较确定结构选型。 结构设计人员应深入了解工程项目的规模、使用性质、设计标准和投资造价等情况,在建筑专业初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和结构设计人员自身拥有的结构设计概念、经验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任何工程项目的结构方案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安全、使用、施工周期和造价,结构设计在方案阶段应该重视。 方案设计文件是用于设计投标的必要内容,至关重要,方案设计不仅仅是建筑专业图纸和说明,各专业应融合其中,尤其是较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必须有明确的结构方案,经得起方案设计评比中责问和评议。方案设计文件同时也用于办理工程建设的报批有关手续中。 方案设计阶段一般结构专业没有图纸,结构体系、柱网和墙体布置在建筑专业有关图纸中表达,而结构设计方案要有说明。结构方案

路基及支挡结构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路基及支挡结构 一、填空题: 1.计算软土路堤极限高度的软土强度指标采用测定。 2.为减小基床冻害发生, 可在基床表层采用材料。 3.软土地基路堤稳定性最低时期是时。 4.既有线修筑双线时, 第二线路基面按排水横坡设计。 5.由地震产生的挡土墙附加力是地震惯性力。 6.对细粒土和粘砂、粉砂压实度应采用作为控制指标。 7.浸水挡土墙的附加力系包括。 8.路基基床下沉的原因主要是。 9.用粗粒土、岩块中碎石类填土填筑的高路堤边坡形式采用。 10.对粗粒土( 粘砂、粉砂除外) 压实度应采用作为控制指标。 11.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 稳定而经济的最小安全系数K min范围 是。 12.大、中桥头引线浸水路基路肩的最小高程等于。 二、单项选择题: 1.采用综合内摩擦角φ0=33°~35°计算高墙或低墙粘性土主动土压力时, 其土压力会出现 [ ] A.低墙偏大, 高墙偏小 B.低墙偏小, 高墙偏大

C.低墙与高墙都偏大 D.低墙与高墙都偏小 2.下列有关加筋土挡土墙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A.加筋土挡土墙一般应用于支挡填土工程 B.加筋土挡土墙一般应用于支挡挖方工程 C.具有强烈腐蚀环境中不宜使用加筋土挡土墙 D.加筋土挡土墙高度在Ⅰ级铁路线上不宜大于10m。 3.缓和曲线范围内的路基面宽度应当 [ ] A.不设置曲线加宽 B.按圆曲线设置加宽 C.由圆曲线向直线递减设置加宽 D.由圆曲线向直线递增设置 加宽 4.不能用于排除深层地下水的排水设施是 [ ] A.边坡渗沟 B.排水隧洞 C.渗水暗沟 D.排 水平孔 5.路基坡面防护措施是指 [ ] A.支撑盲沟 B.草皮护坡、片石护坡、抹 面、勾缝等 C.抛石 D.设置挡土墙

设计院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工程师如何做好工程设计(转载) 人们一谈起结构设计,往往会产生第一个反应:“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可见“安全”在结构设计中是处于何等重要地位。需要明确的是,保证结构安全确实是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但并非是结构设计的唯一任务。必须强调的是,保证结构安全是对结构设计的最基本、最起码要求,对于一项工程的结构设计来说,除“保证安全”这一最低要求外,还有其他许多内涵丰富的要求,也即通常所说的,结构设计做到安全只是初级阶段的“行”,只有同时能满足其他方面的要求,才算达到较高境界的“好”。“行”与“好”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下图中最上及左右共三个圆圈内的标注即是对结构设计全面要求的概括。这是结构设计必须优化和优化目标的最精练图解示意。 为了使结构设计做到尽善尽美,满足结构设计的全面要求,结构设计优化途径的核心内容通常包括三方面: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要合理、结构计算与内力分析要正确、细部设计与构造措施要周密。 1. 方案设计阶段(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复杂结构) 目标——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分布及楼面梁的支承条件的合理性,以便建筑专 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各专业都可行,且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工作内容: * 1)、结构选型:体系及结构材料的确定。思考的范围除混凝土结构几大体系(框架、框—剪、剪力墙、筒体—框架、筒中筒)之外,还有混合结构和钢结构以及个别构件采用组合形式。 2)、结构分缝。如为建筑群或体型复杂的单体建筑,则需要考虑是否分缝,确定防震缝的宽度。 3)、结构布置:柱墙布置及楼面梁板布置。主要确定构件支承和传力关系的可行和合理性。 4)、结构试算:①计算程序的选择;②结构各部位的抗震等级;③计算大参数选择(场地类别、砼强度等级、钢材类别、砼密度、周期折减系数、剪力调整系数、地震调整系数,梁端弯矩调整系数、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基本风压、梁刚度放大系数、梁扭矩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作用方向、振型组合、偶然偏心等);④砼强度等级和钢材类别;⑤荷载取值(包括间隔墙的密度和厚度);⑥振型数的取值(平扭耦连时取≥15,大底盘多塔楼时取≥9n);⑦结构嵌固端的选择,此阶段一般以首层为嵌固端;⑧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值(抗震控制时取0.5,抗风控制时取0.7);⑨梁铰支端的指定;⑩梁柱(墙)节点的处理。 * 5)、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 ①地面以上结构的单位面积重度(kN/m2)是否在正常数值范围内,数值太小则可能是漏了 荷载或荷载取值偏小,数值太大则可能是荷载取值过大,或活载该折减的没折减,计算时建筑面积务必准确。 ②竖向构件(柱、墙)轴压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轴压比过大固然不行,过小则无必要,此阶段 必须严加控制。 ③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理想结果是层间位移角略小于规范值,且两向侧向位 移值相近。 ④周期及周期比。第一周期应为平动周期且在正常范围内,扭转周期应在第二周期之后,且Tt/T1 ≤0.9(A级一般结构),Tt/T1≤0.85(A级复杂结构)。 ⑤扭转位移比必须控制在1.5之内,愈接近1.2愈理想。 ⑥有转换层时,必须验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及上下剪切承载力比。 * 6)、超限判别:确定超限项目(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连续、扭转不规则、复杂结构等)和超限程度是否需要进行抗震超限审查。 2)初步设计阶段 目标——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基础上调整、细化,以确定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的合理

支挡结构设计

《支挡结构设计》结课论文 姓名:鞠鑫 学号:12300226

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设计计算理论研究 【摘要】支挡结构的形式很多,传统的支护方法如重力式挡土墙、 衡重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等。而现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层高也不断增加,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城市环境日趋复杂,传统支护已经不能满足基坑支护的要求,为了顺应工程需要,预应力锚杆支护的技术日渐成熟起来。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是一种轻型支挡结构、随着基坑支护设计计算理论不断改进,施工工艺不断完善,锚杆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因其技术先进、经济可行、质量可靠、施工快捷简便,可在施工过程中动态调整等特点而在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边坡工程的防护与治理中 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当对于基坑的水平位移和沉降有严格要求时,采用预应力锚杆与土钉的复合支护技术,能有效控制坡体的水平变形,大大提高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适用于较深基坑的施工。本文针对西北地区黄土的特点,对预应力锚杆支挡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型支挡结构、土钉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复合土钉 引言 在基坑开挖之前,土体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但开挖以后,局部地层大幅度地减载引起了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随之产生位移,所以必须对基坑进行支护。而现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层高也不断增加,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城市环境日趋复杂,

传统支护已经不能满足基坑支护的要求,为了顺应工程需要,预应力锚杆支护的技术日渐成熟起来。本文阐述了深基坑土钉支护和预应力锚杆支护发展及作用机理,进而介绍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的作用机理以及这种支护方式的特点。 一、土钉支护技术的发展及作用机理 1.土钉技术的发展 土钉支护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支护技术,起源于新奥法和加筋土技术,最早应用于法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土钉支护技术研究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一些学者开始对国内一些边坡的土钉支护工程进行原位测试研究。在此之后,土钉支护技术便开始逐步运用于国内的诸多工程建设之中。 2.土钉支护作用机理 土钉支护是由被加固土体、放置在其中的土钉筋体和喷射混凝土面层三部分组成的。土钉,就是置入原位土体中较密间距排列的细长杆件,如钢筋或钢管等,通常还在其外周裹上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该方法是以一定倾角成孔,然后将钢筋或钢管置入孔内,随后注浆形成土钉体,进而在坡面布设钢筋网,并与土钉连接,最后在坡面上喷射混凝土面层,使以上几个部分称为一个共同体,发挥群体作用,当土体发生变形时,通过土钉与土体接触界面上的摩擦力和粘结力,使土钉被动受拉,并通过受拉给土体以约束加固或使其趋于稳定。土钉在土体中主要受两方面力的作用:一是拉力作用,二是土体剪力的作用。土钉支护的原理就是利用潜在破裂滑移面上土钉和土体之间的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