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标定位 素养解读
了解近代以 (1)通过史料分析晚清官制变化的具体史实和官制变
来中国选官 化带来的影响,培养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制度变革的 (2)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掌握民国时期不同阶段官制改
历程,掌握近 革的具体史实,理解近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现代中国公 和影响,培养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②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 成立 特点
和 平等性 后
③对一般在职人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 用资格
知识拓展民国时期公务员的选拔,一律实行公开竞争考试,非经考 试及格,不得任用。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 等考试及普通考试每年或隔年举行一次,高等考试于首都或考试院 所指定的区域举行。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①以 考试制度 为主,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
南京 措施 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临时
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
政府
方面的运行机制
时期
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 文官制度
影响 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的基础,对日后
北洋 考试 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 文官考试法草案 》
别是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开展后,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式的变化都要求考试制度必须与之相适应,清政府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缓和
原因 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社会矛盾,最终于1905年被迫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1935年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勋劳,经证明属实者”即可免试简任职公务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干部制 度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