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调空气参数测试记录(最新版)
- 格式:xlsx
- 大小:13.52 KB
- 文档页数:1
空调室内空气/环境参数测试记录(一)GD3010275-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所属子分部(系统)工程名称/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通风与空调工程相关的施工部位(层、区、段、房、室)一层至二层总承包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专业承包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含企业的工艺规程、工法等)名称及编号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设计文件(图) /产品技术文件(图)的名称及编号KT-1测试起止时间: 2013 年 6 月 20 日 11 时 0 分至 2013 年 6 月 20 日 14 时 30 分(共 3.5h)室外测试环境:温度: 32 ~35 ℃ / 相对湿度: 59 ~ 63 % ,其他:室内测试条件:无生产(生活、办公、商业、设备等)负荷(即无散热量和散湿量,以下同)工况有生产(生活、办公、商业、设备等)负荷工况,且该负荷约为设计工况负荷的%建筑与空调功能的设计︵或规范︶要求︵值︶本空调室(区间)的建筑使用功能:本室(区间)内空调属性及主要功能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 恒温/ 恒湿/ 净化/ 其他:季节(春/夏/秋/冬) 月份(××月~××月)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内噪声[dB(A)]:2013-6-202352正负压(与周围空间的气压差,“+”或“-”Pa):8 2013-6-20室内气流速度(m /s): 32013-6-20室内新风量不小于[ /(h·p)]: 302013-6-202452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与气流组织相关的配置和要求:设计新风量为30立米 /H.P其他:设计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40-65%,噪音为50dB(A).测试方法(含配置仪器的名称、型号、精度及其配置的数量,测点位置及其代号等)、程序、过程状态(参数)、读数的统计计算和图表等测试说明(示图、照片)和备注(可附页):配置风速仪、干球温度仪、湿球温度仪、分贝仪等对各个设置房间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通风空调风系统总支路末端风量测试记录测试日期:2024年1月10日测试地点:XXX大厦测试人员:张工一、测试目的:为了验证通风空调风系统的总支路末端风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通风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风量。
二、测试仪器和设备:1.风量测量仪:型号XYZ-001,准确度:±2%2.温湿度计:型号ABC-002,准确度:±0.5℃,±2%RH3.压力计:型号EFG-003,准确度:±0.1Pa三、测试过程:1.准备工作:a.确认通风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b.验证风量测量仪、温湿度计和压力计的准确性,并进行校准。
c.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点位和测试方法。
2.测试点位:a.总支路1:地下室3层东侧走廊b.总支路2:一楼大厅西侧入口处c.总支路3:四楼办公区域中间位置d.总支路4:七楼会议室南侧e.总支路5:十层洗手间东侧通道3.测试方法:a.在每个总支路的末端位置放置风量测量仪,并确保完全嵌入通风口内,记录测量仪上的显示数据。
b.同时使用温湿度计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并记录数据。
c.使用压力计测量风道压力,记录数据。
4.测试结果:a.总支路1:风量测量仪显示为800m³/h,空气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风道压力为20Pa。
b.总支路2:风量测量仪显示为1200m³/h,空气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55%,风道压力为18Pa。
c.总支路3:风量测量仪显示为1000m³/h,空气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45%,风道压力为22Pa。
d.总支路4:风量测量仪显示为900m³/h,空气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风道压力为20Pa。
e.总支路5:风量测量仪显示为1100m³/h,空气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55%,风道压力为18Pa。
四、测试结论:根据测试结果,通风空调风系统的总支路末端风量在设计范围内,符合要求。
1W1W2W3W4W5
S1S2S3S4S5Z1Z2Z3Z4Z5p1p2p3p4p5v1v2v3v4v5W6W7W8W9W10
S6S7S8S9S10Z6Z7Z8Z9Z10p6p7p8p9p10v6v7v8v9v10空调室内空气环境参数测试记录(二)
(温度、湿度、噪声、正负压、气流速度、新风量等的实测记录)
GD-C4-6430/2测试过程
中每隔半
小时记
录 一次的
记 录时间(温度(℃)相对湿度(%)室内噪声[dB(A)]正负压(Pa,数值前 冠“+”或“-”:室内气流速度(m/s)室内新风 量实测值 或实测后 计算值h·p)室内气 流组织 及其他 设计要 求的检 测情况 及结果 /备注测点代号及其实测值各测 点的 算术 平均 值测点代号及其实测值各测 点的 算术 平均 值测点代号及其实测值各测 点中 最大 偏差 值测点代号及其实测值各测 点中 最大 偏差 值测点代号及其实测值各测 点的 算术 平均 值采用的计算方法(公式)及计算结果说明:。
11房间室内空调系统试运行调试记录这是一份11房间室内空调系统的试运行调试记录。
本文档将记录每一步操作和每一次测试的结果,以此评估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性能表现。
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在试运行之前,我们首先对空调系统进行了基础的测试和检查工作。
这包括检查空调主机、通风系统和配管系统的运行状况,确认所有设备均已连接并安装完成。
我们还对系统的安装位置和空气流通情况进行了评估和调整。
接下来,我们检查并确认了每个房间的空调控制器的状态,并在主机上设置了相应的参数,以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和响应每个控制器的信号。
试运行过程在进行试运行过程中,我们依次测试了每个房间的空调控制器,并确认了系统能够响应相应的信号并调节温度。
我们逐步递增每个房间的负载,并记录了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性能表现。
以下是我们进行试运行过程中的详细过程和结果记录:房间1我们首先对房间1的空调控制器进行了测试。
在设置了正确的温度参数后,我们发现系统能够正确响应并调节温度。
我们逐步递增房间1的负载,包括开启台灯、电视、电脑等设备。
在每次设置新的负载时,我们都记录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调节效果。
房间2在测试完房间1后,我们移至房间2进行测试。
从房间1到房间2的切换中,系统表现良好,并能快速响应和调节温度。
在房间2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设备(如热水壶)可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负载波动,并导致温度控制不稳定。
我们记录了这些不稳定因素并在后续测试中进行了相应的修正。
房间3 - 房间11在房间1和2的测试确认系统运行良好后,我们按照相同的测试流程对房间3至房间11进行了测试。
在每个房间中,我们都进行了相同的负载测试和参数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修正和调整。
整个系统在完成对每个房间的测试后,我们进行了整个系统的测试。
我们逐步递增了整个系统的负载,并记录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温度控制效果。
在整个系统的测试中,我们关注了系统的性能和限制,并进行了一些优化和调整,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1
空调室内空气环境参数测试记录(六)
(室内空气洁净度实测记录Ⅱ)
GD-C4-6430/6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
(L)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L)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粒粒径的 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L)
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L)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L)
实际 采样 量(L)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
(L)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L)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L)
实际 采样 量(L)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
(L)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
(L)
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L)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实际 采样 时间 (min)设计(或 规范)要 求的最少 采样量(L)实际 采样 量(L)实测被考虑尘埃粒径的 备注:。
净化空调系统测试记录
日期:2024年6月10日
测试人员:李工
测试目的:对空调系统进行净化处理,测试其净化效果和空气质量。
测试装备:空气净化器、空气质量检测仪、空调系统
测试过程:
1.首先对空调系统进行初步检查,确认其正常运行状态。
2.将空气净化器放置在房间中央,设置为高速循环模式,开始进行净
化处理。
3.在空气净化器运行的同时,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对空气中的PM2.5、PM10、CO2等指标进行监测。
4.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空气质量数据,持续监测2个小时。
5.在2小时结束后,关闭空气净化器,再次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进行
检测。
6.对比空气净化前后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净化效果。
测试结果:
空气净化前:
-PM2.5浓度:300μg/m³
-PM10浓度:500μg/m³
- CO2浓度:1500ppm
-空气味道较浊重,有异味
空气净化后:
-PM2.5浓度:50μg/m³
-PM10浓度:80μg/m³
- CO2浓度:800ppm
-空气清新,异味明显减少
结论:
空气净化器在2小时内有效净化了室内空气,将PM2.5、PM10和CO2
浓度降低了显著。
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呼吸更加舒适,居住环境更加健康。
建议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净化处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