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刑法学期末考试重点

外国刑法学期末考试重点

外国刑法学期末考试重点
外国刑法学期末考试重点

简答题

1.罪刑法定主义

(一)含义: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历史沿革

1.渊源:1215年英国《大宪章》39条蕴含罪刑法定思想

2.发展:17、18世纪启蒙运动

(1)1789法国《人权宣言》第8条“宪法性文件”

(2)1810 法国刑法典第4条首次以刑罚条文的形式正式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3)1948年联合国的《人权宣言》

(三)意义:1.保障人权2.保护社会3.限制国家刑罚权4.限制法官造法

(四)思想基础: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心里强制说(费尔巴哈)

(五)内容:

1.排斥习惯法:即实行成文法(只能由立法机关制定成文法律来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

2.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有罪类推

3.不溯及既往

4.禁止绝对不确定的刑罚:我国刑法实行的是相对确定法定刑主义

5.要求明确性

6.实体正当性

2.构成要件的种类和要素

一.构成要件的种类

1、日本学者关于构成要件的种类

(1)基本的构成要件和修正的构成要件(基本的构成要件:单独犯罪的既遂状态

修正的构成要件:未遂犯、共犯、教唆、从犯)

②修正的构成要件是在基本的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发展的

3.封建的构成要件和开放的构成要件

(二)原苏联学者关于构成要件的种类

1.简单的构成:(1)叙述的构成(2)空白的构成

2.复杂的构成:(1)选择的构成(2)包括两个行为的犯罪构成(3)包括两个罪过形式的犯罪构成(4)包含两个客体的犯罪构成

二、构成要件的要素

1、基本的构成要件要素

(1)行为

①主观面

A .基本的主观面:故意、过失

B .目的犯、侵犯犯、表现犯

②客观面

A 作为与不作为(真正、不真正作为犯)

B形式犯与实质犯(危险犯与实害犯都是结果犯)

C即成犯、状态犯(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继续犯

(2)行为的主体

A.自然人、法人(单位)

B.身份犯与非身份犯

C.必要共犯与任意共犯(重婚罪、通奸罪、受贿罪)→对象性犯罪{罪名同一:重婚罪罪名不同一:行贿、受贿}

D.亲手犯(自手犯)→脱逃犯

(3)行为客体:犯罪对象、行为对象

(4)行为时状况、时间、地点

2.修正的构成要件要素

⑴客观的构成要件与主管的构成要件

⑵记述的构成要件与规范的构成要件

3.违法性论

一、违法性概念:指行为为法所不允许的性质

违法多元性——德国

违法一元性——日本

二、违法性的本质

(一)形式的违法性论与实质的违法性论:(1)形式的违法

性着眼于具体的实定法的规定,认为违反了实定法的秩序就是违法。换言之,凡行为适合刑法各本条的构成要件且没有正当化事由时,就是违法的。

(2)实质的违法性着眼于抽象的法理念或目的,认为违法即是侵害或威胁法规范所保护的利益、秩序。

(3)关于此利益或秩序的解释,主要有法益侵害或规范违反的论争。法益侵害说认为,违法性的实质上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法益是指应当由刑法保护的利益。规范违反说认为,违法性的实质在于违反法规范或者违反了法秩序。

(4)大冢仁教授认为,要用法益侵害和规范违反二者共同说明违法性的实质,即违法性的实质是违反国家、社会的伦理规范,给法益造成侵害或威胁。

(二)客观的违法性论和主观的违法性论(根据违法性判断要素的不同)

(1)客观的违法性论,是把法理解为客观的评价规范,其规定国家所欲保全并维持的客观的共同生活秩序,所以凡是与相矛盾的事项,不问发生的原因何在,也不管是人的行为、自然现象还是动物的行为,也不管是否是有无责任能力者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因此客观的违法性论主张违法性先于责任,将二者严格区分。故对于客观的违法性而言没,提倡“责任是主观的,违法是客观的”的立场。

(2)主观的违法性论认为,法规范是对行为人命令的违反,只有能够理解命令的内容、能够根据他作出意思决定的人的行为,才能承认是对法的违反,因此违法性的问题只是关于有责任能力者的行为问题。因此主观的违法性论强调“违法”与“责任”的一体性,主观的违法性论忽视了违法性的观念与责任的观念的质的不同,混淆了二者,在这一点上是失当的。但客观的违法性论完全忽视了违法性的主题要素,如将纯粹的动物的行为认为是违法的,显然是不合适的。但为了将违法性与有责性相区别,违法性必须是客观的。在我国,张明楷、周光权等人极力提倡客观的违法性论。

(三)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

(1)对行为现实引起的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所作的否定性评价,称为结果无价值,因此法益的侵害或威胁这种结果的无价值是本质性的东西,行为引起的结果是违法性评价的根据。对于引起结果的行为本身的样态所做的否定性评价,称为行为无价值。

(2)行为无价值认为违法性的根据在于行为本身的反伦理性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即行为本身是违法性的评价根据。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对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阻却违法事由的一般原理,结果无价值与法益侵害说相结合,行为无价值论与社会相当性说相结合。

2、关于主观的违法要素,行为无价值论由于站在规范违反说的立场上,认为恶的行为、恶的内心是违法性的主要根据,因此行为无价值论力主主观的违法要素的存在;而结果无价值论将刑法的目的首先理解为法益的保护,认为现实产生的恶才是违法性的根据,因此一般不承认主观的违法要素。

3、关于主观的正当化要素,如正当防卫目的,结果无价值论认为不需要这种要素,行为无价值论则认为这种要素是必要的。

4、关于被允许的危险理论,行为无价值论者认为,如果根据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这些具有危险的行为就具有违法性,是不应被允许的,但这违反了法的精神,否则社会的发展就会成为问题,因此应采取行为无价值论,即使某种行具有某种危险,但如果依据国家、社会的伦理规范来看,

被认为是相当的,就应当被法允许。

结果无价值论者认为,被允许的危险具有实质的危险性,但由于与救济其法益有关,即为了救济其他法益,因此被允许的场合。例如,为了抢救伤者,便让救护车高速行驶,告诉行驶抢救受伤者的可能性,与高速行驶会撞伤他人的可能性相比,如果前者优于后者,这种危险就是被允许的。

三、违法的要素

(一)客观的违法要素

构成要件的客观要素,原则上是客观的违法要素:构成要件要素的如法益侵害、危险的程度、行为的手段、方法和形态也是违法要素。

(二)主观的违法要素

主观的违法要素是指属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对决定违法性的存在与否和程度具有不可缺少意义的要素。故意与过失不只是责任要素,也是主观的违法要素,在此意义上将其称为违法故意和违法过失。主观的违法要素被构成要件类型化时,就成为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四、可罚的违法性理论

可罚的违法性是指行为的违法性程度必须适合行为危害性的质与量,这样才具有可罚性,可罚的违法性是用来限制成立犯罪条件的违法性的评价,以与民法或其他法领域的违法性相区别。

五、违法性的判断

4.中止犯(中止未遂)

一、概述: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因自己的意思阻止犯罪完成的情形

二、性质:

三、要件:

(一)中止意思:即是指行为人中止犯罪是基于己意(二)中止犯罪

四、处罚:

(1)不处罚或免除处罚

(2)减轻处罚

(3)减轻或免除处罚

(4)对自动中止不罚,对自动防止结果减轻处罚

论述题

1.犯罪构成三大体系的比较

一、历史沿革

1.贝林格:价值中立理论里面不存在主观意思客观描述类型

2.迈耶:烟火理论行为符合构成要件的,就推定构成犯罪

3.迈兹格:违法类型理论认为构成要件之违法类型

4.山野清一郎:违法责任类型理论

(一)以德日为代表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递进式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

1.由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构成,并且这三个要件之间具有递进式的逻辑结构。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形成的三分理论是大陆法系理论中犯罪构成的通说。

⑴构成要件该当性:

①构成要件的行为

②因果关系

③构成要件的故意

④构成要件的过失

⑵违法性(如果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一般可以推定给行为属于违法。但如果行为具有刑法上所规定或者法律所认可的违法性阻却事由,则给行为就不属于违法)

⑶构成要件有责性:

①责任能力

②故意责任

③过失责任

④期待可能性

2.犯罪结构多样说。犯罪应分为四种类型:以作为形式实施的故意犯罪、以作为形式实施的过失犯罪、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故意犯罪和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过失犯罪,而每一类犯罪都应有自己独立的犯罪构成。(片面,不够合理)

(二)以前苏联及我国为代表的犯罪构成体系——耦合式的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由犯罪的课题、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四个要件构成,又称“四要件说”,是前苏联及我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的通说。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体系与前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在我国刑法学界,普遍承认:犯罪构成是由一系列实施要件构成的,但在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与排列上具有分歧,可分为以下三种观点:

⑴二要件说:①行为主体和行为要件;②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⑵三要件说:①主体、危害社会的行为、客体;②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⑶四要件说。

(三)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双层次犯罪构成理论体系通过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来衡量和判定犯罪是否成立,英美法系的犯罪成立条件分为实际意义省的犯罪要件和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

实际意义上的犯罪要件是指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这种意义包含在犯罪定义之中,犯罪定义之外的责任要件是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通过合法抗辩事由体现出来,这种犯罪成立条件具有双层次的逻辑结构。

犯罪成立=积极条件(实质条件)+消极条件(合法抗辩自由)

⑴积极条件:

主观条件(主观意图):蓄意、明知、轻率、疏忽

客观条件(犯罪行为):作为、不作为、持有(事态)

⑵消极条件:未成年、错误、精神病、醉态、胁迫、圈套、安乐死、正当防卫、紧急避难等。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投资学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投资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是( B ) A、实现资本增值 B、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 C、产生新的投资主体 D、获取债券利息或股票利息 2、国际投资对母国的潜在消极效应之一是( A ) A、劳动力需求下降,母公司裁员 B、创造就业 C、刺激多种产业发展 D、产业重构时技能提高 3、投资发展周期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所取决的要素包括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和( D )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经济制度 C、国际利率水平 D、经济发展阶段 4、波特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分为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和( D ) A、技术优势 B、政策扶持优势 C、内部化优势 D、低成本竞争优势 5、西方学者即将投资环境的因素均折合为数字作为成本的构成,然后得出是否适合于投资的决策。这种方法称为( A ) A、成本分析法 B、加权等级分析法 C、等级尺度法 D、抽样评估法 6、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的若干分支趋势之一是( C ) A、发达国家间的投资不再占主流 B、跨国并购逐渐消失 C、发展中经济体异军突起 D、投资结构未出现变化

7、跨国公司实现对外投资可采用的股权参与方式为( D ) A、许可证合同 B、交钥匙合同 C、技术转让 D、控制海外子公司95%的股权 8、跨国公司到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进行投资,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这种投资属于( B ) A、出口导向型投资 B、资源导向型投资 C、降低成本型投资 D、技术寻求型投资 9、跨国银行拓展的主要新业务中包括( D ) A、存款业务 B、国际结算业务 C、贷款业务 D、信托业务 10、按资金的待定用途可将国际信贷分为项目贷款、出口信贷、福费廷和( C ) A、计息贷款 B、自借自还贷款 C、承购应收账款 D、统借统还贷款 11、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中发行公司内部因素分析应该包括的要素是( B ) A、政治因素 B、公司财务状况 C、财政政策 D、货币政策 12、出租人一般只需投资购置设备所需款项的20%——40%,即可在经济上拥有对设备的所有权,享受如同对设备100%投资的同等税收待遇,这种租赁形式是( D ) A、转租赁 B、回租租赁 C、维修租赁 D、衡平租赁 13、以项目所属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所属资产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项目融资方式称为

刑法分则中常见的法律拟制

刑法分则中常见的法律拟 制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刑法分则中常见的法律拟制 (1)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 第238 条第3 款规定: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此处的“使用暴力”指的是使用超过得以非法拘禁他人的必要的暴力。 这里的致人伤残、死亡的罪过包含故意和过失。因为前行为非法拘禁、后行为使用暴力侵犯了不同的法益,所以逻辑上行为人数行为应成立数罪。而法律将前行为和后行为一并规定为一个罪,所以该款是法律拟制。 注意,如果未使用暴力导致被害人伤残、死亡的,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如果以拘禁的方法故意伤害、杀害被害人的,直接定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 (2)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第247 条规定: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这里的致人伤残、死亡是指过失所为。因为将过失行为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所以该款是法律拟制。 注意,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先实施刑讯逼供构成犯罪,后又故意杀人的,数罪并罚。 (3)虐待被监管人罪→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 第248 条规定: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这里的致人伤残、死亡是指过失所为。因为将过失行为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所以该款是法律拟制。 注意,行为人在虐待过程中,故意杀害被监管人,构成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4)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第292 条第2 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这里的致人重伤、死亡是指过失所为。因为将过失行为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所以该款是法律拟制。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暨评分标准 I. Write the names of the authors. (10%) ①Walt Whitman ②Edgar Allen Poe ③Wallace Stevens ④Franklin Norris ⑤Stephen Crane ⑥William Faulkner ⑦Sinclair Lewis ⑧John Steinbeck ⑨Langston Hughes ⑩Tennessee Williams II.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appropriate information.(10%) ①New England ②Regionalism or Local color writing ③semi-autobiographical ④anti-realism ⑤Imagist ⑥Santiago ⑦multiple narrations or points of view ⑧1930 ⑨Harlem Renaissance ⑩Eugene O’Neill III. Choose only one answer form the four choices as the most appropriate answer. (20%) 1-5. A D C B B 6-10. D B E B A IV. Identify the author and the title of the work from which each of the following excerpts is taken.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after each excerpt. (20%) Passage 1 the author: Walt Whitman (1%) the title of the work : Songs of Myself (1%) Question: What is the poet celebrating? (2%) The poet is celebrating individualism and nationalism, singing of all those people who form the American nationality.

国际结算考试重点试题

国际结算 单据单元测试1 一、单选题 第1题:L/C规定的最迟装运期为3/25,货物出运后的15天内交单,L/C效期为4/5。受益人取得的提单上“ on board ”日期为3/24,则受益人最迟应于(D ) 交单。 A、4/9 B、3/25 C、4/20 D、4/5 第2题:L/C的开证金额为JPY30,000,000.发票的CIF价为JPY29,995,000. L/C规定受益人应按照110%勺发票金额向保险公司投保,当时汇率为USD仁JPY132.则保额为(C) o A、USD249,960 B、JPY33,000,000 C、JPY32,994,500 D、USD250,000 第3 题:除非L/C 特别规定,一般说来,“清洁已装船”运输单据即指(A ) o A、单据上有on board 批注和承运人签章,但没有对货物及/ 或包装缺陷情况的描述和批注 B、既没有on board 批注和签章, 也没有对货物及/或包装缺陷情况的描述和批注 C、单据上注明on deck 字样, 并由承运人签章 D、表明货物已收妥备运且外表无破损 第4 题:一提单对所运货物批注如下:“ ONE WOODEN CASE BE STRENGTHENED BY TWO IRON STRIPS。这份提单是(B ) o A、直达提单 B、清洁提单 C、肮脏提单 D、倒签提单 第5题:一信用证规定应出运2500台工业用缝纫机,总的开证金额为USD305,000每台单价为USD12o0 则出口商最多可发货的数量和索汇金额应为(A ) o A、2500 台,USD300,000 B、2530 台,USD303600 C、2540 台,USD304,800 D、2500 台,USD305,000 第6 题:通常开证行可以接受的货运单据是( C) o A、租船提单 B、倒签提单 C、洁净提单 D、备运提单 第7题:保单显示“投保一切险”,表示其中不包括(D)承保的范围。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般附加险 D、特殊附加险 第8 题:铁路运单、邮包收据和航空运单共有的特点是( A)。

刑法分则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重点: 1、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2、投敌叛变罪:中国公民背叛革命,投奔敌方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3、叛逃罪: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到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4、间谍罪: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行为。 5、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 6、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7、走私武器、弹药罪 8、走私和材料最 9、走私假币罪 10、伪造货币罪:违反国家货币管理规定,仿造货币的图案,颜色,形状,制造假货币,意图使其冒充真货币流入市场的行为。 11、逃汇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在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情节严重的行为。 12、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较大的行为。 13、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14、票据诈骗罪:利用金融票据进行的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15、金融凭证诈骗罪: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财物的行为。 16、信用证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证骗取的财物。 17、信用卡诈骗罪: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18、保险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19、逃税罪:纳税人违反法律法规,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数额较大并且应纳税额10%以上,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20、抗税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21、骗取出口退税罪:以假报出口或着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数额较大的行为。 22、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国家商业秘密保护法规,采取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23、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4、强迫交易罪:采用暴力、威胁手段,违反他人的意志自由,强迫他人与自己或者第三任进行某种商业或者强迫他人参与或者突出某种商业交易、情节严重的行为。 25、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产的所有人,持有人或者管理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将财物抢走的行为。 26、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7、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大四美国文学期末考试题型及例题

大四美国文学期末考试题型及例题: 1.选择/对错60分(40道选择,20个对错) 2.名词解释10分(5个) 3.选段配对10分(5个) 4.问答20分(10/2) 1.历史:Father / poetess… 2. 名作家:Hemingway, Faulkner, Poe, Hawthorne, Emerson 3.作品:The W asteland/Moby Dick/Scarlet Letter 1.a)选择题(40个,40分) 1. At the age of reason and revolution, American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European movement called the ________. A. Chartist Movement B. Romanticist Movement C. Enlightenment Movement D. Modernist Movement 2. Which is NOT connected to Benjamin Franklin? ________ A.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B. He was a pious puritan. C. He was phrased as “Jack of all trades”. D. He was a master of diplomacy. 3. Ernest Hemingway is noted for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_. A. Lost Generation B. Iceberg theory C. American Dream D. Code Heroes 4. Which character is NOT from The Scarlet Letter? ________ A. Hester Prynne B. Roger Chillingworth C. Captain Ahab D. Pearl 5. Jack London’s semi-biographical novel ________well presents the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A. The American Tragedy B. The Call of the Wild C. Martin Eden D. The Grapes of Wrath b)判断对错题(20个,20分) 1. Poe’s masterpiece “To Helen” is written to memorize his deceased wife. (F) 2. The tone of “Annabel Lee” is optimistic and hopeful. (F) 3. Mark Twain's novel Jumping Frog was an artistic failure, but it gave its name to the America of the postbellum period which it attempts to satirize. (F) 4. Sister Carrie ended up in tragedy because she could not control her fate. (F)

国际结算重点知识整理

国际结算重点知识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国际结算重点知识整理 一、国际结算的含义: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收付活动。 方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非贸易结算 二、票据 (一)定义 (1)广义的票据是指一般商业凭证。(发票、提单、保险单、纸币)(2)狭义的票据是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信用工具,可以约定为由出票人签名于票据上,无条件地约定由自己或另一人支付一定金额的,可以流通转让的证券。(汇票、本票、支票)。 (二)票据的特性: (1)流通转让性:除票据上写出“禁止转让”字样,或者是表示它是不可转让的意旨以外,一切票据不论它是采用任何形式支付票款给持票人,该持票人都有权把它流通转让给别人。(3种书面凭证权利转让:过户转让、交付转让、流通转让) (2)无因性:票据只要具备票据法上规定的规定的文件,票据权利就成立,不需考虑产生票据上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因。 (3)要式性:票据形式必须符合规定,从形式上看记载必要项目必须齐全,各个必要的项目又必须符合规定。 (三)票据作用(功能):

1)支付作用 2)信用作用 3)三大功能:①结算作用②流通作用③抵消债务作用 (四)票据当事人关系: 基本关系人(出票人、受票人/付款人、收款人/受款人) 非基本关系人(背书人、承兑人、持票人、对价持票人、正当持票人) 5、票据行为:出票、背书(记名、无记名/空白、指示)、承兑、提示、付款、追索 1.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根据出累人的不同,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商业票据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按付款时间不同,分为即期汇票与远期汇票。 -按有无附属单据.分为光票汇票与跟单汇票. ?汇票到期日的计算:算尾不算头 ?信用证项下汇票与托收下汇票填制的不同 ?汇票的贴现 汇票的必要项目:

国际投资学期末考复习重点_图文.docx

国际投资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题型: 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X 10题=20分,错选、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二、名词解释(3分X5题=15分) 三、简答题(5分X5题=25分) 四、论述题(13分X2题=26分) 五、案例分析(14分XI题=14分) 具体: 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X 10题=20分)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核心观点、区别)【第一章】 1、分类标准 根据投资主体是否拥冇对海外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权。 2、含义 (1)国际直接投资★ 乂称为海外直接投资(FDI),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営活动,拥冇实际的管理权、控制权的投资方式。 其投资收益乂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强。 国际直接投资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分为: 股权联系(独资经营、合资经营) 介于两者Z间(合作经营、战略联盟) 非股权联系(许可证交易、特许专营、限制性中长期贷款)。 (2)国际间接投资: 又称为海外证券投资(FPEI),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木增值的投资方式。 相对于直接投资而言,其收益较为固定。 3、两者区別与比较 (1)二者的区分: 有效控制原则(理论上区分标准:对企业有无有效的控制权;实践中区分标准:各国不同)、持久利益原则(持久利益含义是肓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关系,肓接投资者对金业冇重大影响) (2)国际直接投资少国际间接投资的波动性差界★ 国际直接投资的波动性要低于国际证券投资,英原因如卞: ①投资视界比较:FDI长期收益;FPEI短期收益。 国际直接投资者预期收益的视界要长于国际证券投资者。 ②投资动机的多样性比较:羊能效应,FDI减少,FPEI引发。 国际肓接投资者的投资动机更加趋于多样性。 ③流动性比较:FDI很难在短期内拆除或变卖;FPEI能够轻易套现或撤出和转投资金。 国际直接投资客体貝有更强的非流动性。 (二)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理论学派(核心观点、区别)【第二章P39】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经济理论的重要分支,它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理论,也可以称为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理论。

《刑法学》分则重点复习资料

一,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 (P467) 相同:主观上都是出于故意;客观上都发生了死亡的结果。 区别:故意杀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内容;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只具有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对死亡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是过失。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P461) 主体:一般主体。凡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故意杀人罪的认定: (1)致人自杀行为的定性。一般自杀行为不为罪。 ①行为人的合法正当行为(如批评、处分、打骂)引起自杀,不为罪。 ②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如强奸、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引起自杀,仅构成相应 罪,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③行为人具有致他人死亡的故意,并凭借权势或以暴力、胁迫、诱骗等手段促使 他人自杀(即“借刀杀人”),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2)帮助自杀、得承诺杀人行为的定性。 ①帮助自杀:是指他人已有自杀意图,行为人对其在精神上加以鼓励,使其鉴定 自杀的意图或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使他人得以实现自杀的行为。 精神鼓励:不追究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 物质帮助: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从轻或减轻处罚。 ②得承诺杀人行为:应自杀者要求实行帮助,却直接动手将对方杀死,构成故意 杀人罪,但从轻处罚。 (3)教唆自杀行为的定性 教唆自杀:是指唆使没有自杀意图的人产生自杀决议,实施自杀行为。构成故意 杀人罪,但情节较轻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特殊情况按一般故意杀人罪论处 (教唆者不是共同犯罪的教唆犯) 教唆无责任能力人自杀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的间接实行犯对待,依法追究其 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4)相约自杀行为的定性 ①双方相约共同自杀,一方未对他方实施教唆、帮助或诱使行为。自杀未成功一 方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②双方相约共同自杀,一方要求对方先杀死自己,后者应对方请求先将对方杀死, 然后自杀未成功或又放弃自杀行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处理上从轻考虑。 ③双方相约共同自杀,一方为自杀提供条件,另一方利用此条件自杀身死,而提 供条件者自杀未能成功的,依照帮助自杀的原则处理。(性质:帮助自杀) ④诱使他人共同自杀,而自己未能成功的,依照教唆自杀从宽处理。(教唆自杀) ⑤一方诱骗对方相约共同自杀,而行为人根本没有自杀的意图和自杀的行为的, 构成杀人罪。 (5)受嘱托杀人行为及“安乐死”问题 ①受嘱托杀人:也称为“得承诺杀人”,是指受已有自杀意图的嘱托而直接将他人 杀死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从轻处罚。 ②“安乐死”本质是受嘱托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可免除或减轻处罚。 (6)“间接杀人”行为的定性 间接杀人是只教唆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或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必备(精)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必备(精) 1. What’s Puritanism? A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movement which appeals to the right of the individual to political & religious independence.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a code of values, a point of view & a philosophy of life 2. What are the basic Puritan beliefs? 1). Total Depravity 2). Unconditional Election 3). Limited Atonement 4). Irresistible Grace 5).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3. What are American Puritan values? Sobriety thrift, Self-reliance Diligence, Struggle, simple tastes 4.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Colonial Period? A. Humble origins: diaries, journals, histories, letters. Its various forms, occupy a major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early colonial period. B. in content: serving either god or colonial expansion or both C. in form: imitating English literary traditions. D. in style: tight and logic structure, precise and compact expression, avoidance of rhetorical decoration, adoption of homely imagery and simplicity of diction. E. Symbolism formed in this period ------To the pious Puritan, the physical, phenomenal world was nothing but a symbol of God. F. Simple, fresh and direct style

国际结算重点完整版

国际结算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 1?国际结算:指国际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交往或联系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示的债权债务的清偿行为或资金转移行为。 2?国际结算研究内容 a国际结算工具:票据(汇票、本票、支票) b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保付代理/包买票据 c国际结算的单据:发票/保险单/运输单据 d以银行为中心的支付体系: SWIFT :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CHIPS :美国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 CHAPS :英国交换银行自动收付系统 3?国际结算特点: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际结算;使用可兑换货币进行结算;实行“推定交货” 原则;商业银行成为结算和融资的中心 4?国际结算的历史演变:从现金结算发展到票据结算——从凭实物结算发展到凭单据结 算——?从买卖双方直接结算发展到通过银行结算,实现了非现金结算 国际结算制度的历史演变:自由的多边国际结算制度——管制的双边国际结算制 度——多元混合型的结算制度 5?六种常见贸易术语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 FOB 装运港船上交货 CFR 成本加运费 CIF 成本加保险费、运费 适用于多式联运的三种贸易术语 FCA货交承运人 CPT 运费付至 CIP运费、保险费付至 6?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它的筹建是伴随着欧洲经济与政治一体化而进行的。 SWIFT有如下优点:直接、准确、快速、安全;标准统一,制度严格;严密的、合理的机构设置,采用现代化电脑设备与网络;多样化、大众化的服务 7. 为什么要建立代理行关系?一从商业银行的交易中介职能说起 国际交往密切:任何交往背后都有资金的流动 国际贸易大发展:贸易走到哪里,结算就跟到哪里 不可能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设立分支机构:政治约束、经济成本约束 业务受到限制:法律约束 代理行关系的建立 资信调查 签订代理协议并互换控制文件 确认控制文件:密押/印鉴样本/费率表第二章 1票据: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由自己或者委托他人,于见票时或者确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可以流通转让的一种有价证券。 2?票据特征:设权性、无因性、要式性、流通性

国际投资学练习题概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5— 2006年第一学期 《国际投资》期末考试大纲 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题的出题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六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占 10%、多项选择题占 20%、判断题占 10%、名词解释占 15%、简答题占 30%、论述题占 15% 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跨国公司的法律组织形式的是( 。 A .子公司 B .分公司 C .国际业务部 D .联络办事处 2.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须具备的优势不包括 ( 。 A .比较优势 B .所有权优势 C .区位优势

D .内部化优势 3.债券投资者从买入债券到卖出债券期间所得的实际收益率称为( 。 A .本期收益率 B .名义收益率 C .持有期收益率 D .到期收益率 4.在下列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通论”的是( 。 A .垄断优势理论 B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C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 .内部化理论 5.在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中,依据潜在的阻碍国际投资运行因素的多寡与程度来评价投资环境优劣的方法,被称为( 。 A .投资障碍分析法 B .国别冷热比较法 C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 D .动态分析法 6.与一般金融投资相比,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风险投资特点的是( 。 A .投资对象为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新产品开发

B .一般不介入企业决策系统 C .投资方式通常采用股权式投资 D .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 7.并购是收购与兼并的简称,收购与兼并的相同之处是( 。 A .被并购企业的法人地位将不复存在 B .被并购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将全部转移 C .收购与兼并一般都发生在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时 D .收购与兼并都是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 8.收购公司以其资本及未来买下的目标企业的资产和收益为担保进行举债,以借贷资本获得目标公司的股权或资产,并用目标公司的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收购方式,称为( 。 A .杠杆收购 B .管理层收购 C .联合收购 D .直接收购 9.习惯上人们把外国人在美国发行的美元债券、在英国发行的英镑债券以及在日本发行的日元债券分别称为( 。 A .杨基债券、哈叭狗债券、武士债券 B .杨基债券、哈叭狗债券、将军债券 C .哈叭狗债券、杨基债券、将军债券

大学考试刑法分论名词解释

刑法分论名词解释 1.罪状: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罪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罪名包括类罪名,狭义的罪名仅指具体罪名。狭义的罪名,是犯罪的名称或者称谓,是对犯罪本质特征或者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 3.叙明罪状:指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 4.选择罪名:指因罪状所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比较复杂,罪名刑事上表现为并列特点的罪名。选择罪名可以统一使用,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犯罪行为分解使用。 5.法定刑: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所确定的适用刑法的种类和刑法幅度。 6.背叛国家罪: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7.分裂国家罪: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8.颠覆国家政权罪:指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9.投敌叛变罪:指中国公民投奔敌人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10.资敌罪:指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行为。 11.叛逃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12.间谍罪: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13.投放危险物质罪: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4.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5.破坏交通工具罪:是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6.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指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7.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指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8.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指违法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 21.丢失枪支不报罪: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2.重大飞行事故罪:指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3.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期末复习题

1.C aptain John Smith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writer. 2.T he puritans looked upon themselves as a chosen people. collection of proverbs written by Benjamin Franklin. 4.T homas Paine’s famous pamphlet Common Sense boldly advocated a “Declaration for Independence”.

5.T homas Jefferson drafted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with John Adams, Benjamin Franklin, Roger Sherman, and Robert Livingston. has been called the “Father of American Poetry”. 7.I n Washington Irving’s appeared the first modern short stories and the first great American juvenile literature.

8.C ooper’s enduring fame rests on his frontier stories, especially the five novels that comprise the is perhaps the peak of William Cullen Bryant’s wok. “father of American detective stories and American gothic stories”.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国际投资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投资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一、西方主流投资理论 1. 垄断优势论——海默P31 该理论是以结构性市场不完全性和企业的特定优势两个基本概念为前提,指出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从而标志着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开端。 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的根源。所谓市场不完全性,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偏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市场结构。市场的不完全包括:①产品市场不完全;②要素市场不完全; ③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④政府干预程度、税收、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引致的市场不完全; 垄断优势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一般而言,敢于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跨国公司多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垄断优势:①资金优势;②技术优势;③信息与管理优势;④信誉与商标优势;⑤规模经济优势;跨国公司通过水平一体化经营,可以扩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增加边际收益,即获得内部经济优势。同时,跨国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经营,利用上、下游专业化服务,实现技术劳动市场的共享和知识外溢带来的利益,即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论的发展和完善 ①海默、金德尔伯格等研究显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来自于其独有的核心资产; ②约翰逊——研究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 ③凯夫斯——认为,跨国公司所拥有的产品发生异质的能力是其所拥有的重要优势之一。 ④尼克博客——指出,寡占市场结构中的企业跟从(即寡占反应)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评价: (1)垄断优势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首次提出不完全市场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2)垄断优势论是以战后美国制造业等少数部门的境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是基于美国知识和技术密集部门境外直接投资而得到的结论。因此,该理论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难以解释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更不能解释不具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境外投资行

刑法分论重点罪名知识点总结

危害国家安全罪 提示:本章犯罪均应剥夺政治权利(死刑,无期,危害国家) 可以附加没收财产 死刑七罪,无死刑五罪,(其中叛逃罪最高刑10年,其余四个最高刑15年) 危害国家安全罪: 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行为 特征:构成要件行为的提前性,错综性 犯罪行为阶段的混合性 具有勾结外国,境外背景的从严处罚 处罚比一般的严厉 构成要件:侵犯客体:国家安全(主权,领空,政权,制度) 客观方面: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犯罪主体:多数一般主体,少数特殊主体,无单位犯罪 主观方面:故意,绝大多数直接故意 102-113 ,12条文,12罪名 背叛国家罪: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客观:勾结外国,危害主权领土完整安全 主体:我国公民 分裂国家罪: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 特征:客观上实施了以上行为 本罪属行为犯 分裂国家:抗拒中央统一领导管辖,将我国领土割裂出去,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将某一民族从统一的民族分裂出去。 武装叛乱罪:勾结外国,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行为。 武装暴乱罪:国内人员独立组织策划实施武装暴乱行为。 颠覆国家政权罪: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主体:窃取党和国家重要权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影响的野心家阴谋家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罪:境内外组织,机构或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个人实施前六罪的行为 犯罪是特定的,帮助行为独立成罪 特征:客观方面,资助行为,仅限于提供经费场所物质,如果参加具体犯罪以共犯论处。 主体:境内外组织机构直接负责人或个人 主观方面:故意 叛逃罪 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密秘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 履行公务期间:从任职起到解职止的期间 叛逃境外:通过非法途径出境投奔境外组织机构 在境外叛逃:不同于滞留不归,行为人属合法出境在境外投奔境外组织机构。 间谍罪 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特征: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任务, 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 国家机关人员叛逃后又参加间谍组织或任务的,数罪并罚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非法提供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专业:英语年级:2010级考试方式:闭卷学分:2 考试时间:110分钟 I.Multiple Choices(每小题 1分,共20分) Directions: Select from the four choices of each item the one that best answers the question. II.Explain the Following Literary Terms Briefly (每小题7分,共14分) Directions: Please write down the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Local Colorism Transcendentalism III.Identification of Fragments (每小题7分,共21分) Directions: Please give the name of the author and the title of the literary work from which it is taken and then briefly comment on it in English. Please write down the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23. “…That?s right.? He said; …I?m no good now. I was all right. I had money. I?m going to quit this,? and, with death in his heart, he started down toward the Bowery. People had turned on the gas before and died; why shouldn?t he? He remembered a lodging house where there were little, close rooms, with gas-jet in them, almost pre-arranged, he thought, for what he wanted to do, which rented for fifteen cents. Then he remembered that he had no fifteen cents.” 25. “Her skeleton was small and spare; perhaps that was why that would have been merely plumpness in another was obesity in her. She looked bloated, like a body long submerged in motionless water, and of that pallid hue. 24. “…Mr. Gatz, I thought you might want to take the body Wes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