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责任保险案例 (2)
- 格式:doc
- 大小:22.71 KB
- 文档页数:6
人力资源委托第三方雇主责任险案例以人力资源委托第三方雇主责任险案例为题,列举一下如下:1. 案例一:某公司委托外包服务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其中一名临时雇员在工作期间不慎摔倒受伤,需要进行医疗治疗和赔偿。
由于该公司购买了第三方雇主责任险,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关的医疗费用和赔偿责任。
2. 案例二:一家餐厅委托第三方公司提供服务员人力资源。
其中一名服务员在工作时不小心烧伤了客人,导致客人需要进行治疗和索赔。
由于餐厅购买了第三方雇主责任险,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关的医疗费用和赔偿责任。
3. 案例三:某IT公司委托外包服务商提供软件开发人力资源。
其中一名员工在工作期间不慎删除了重要的客户数据,导致客户遭受损失并要求赔偿。
由于该公司购买了第三方雇主责任险,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4. 案例四:某工厂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仓储人力资源。
其中一名仓库管理员在工作时不小心将存放在仓库的货物损坏,导致货主要求赔偿。
由于工厂购买了第三方雇主责任险,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5. 案例五:一家酒店委托第三方公司提供保洁人力资源。
其中一名保洁员在工作时不小心将客人的贵重物品弄丢,客人要求赔偿。
由于酒店购买了第三方雇主责任险,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6. 案例六:某超市委托第三方公司提供收银员人力资源。
其中一名收银员在工作时不慎将顾客的付款弄丢,导致顾客要求赔偿。
由于超市购买了第三方雇主责任险,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7. 案例七:一家医院委托第三方公司提供护士人力资源。
其中一名护士在工作时不小心给病人注射了错误的药物,导致病人需要进行治疗和索赔。
由于医院购买了第三方雇主责任险,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关的医疗费用和赔偿责任。
8. 案例八:某物流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提供司机人力资源。
其中一名司机在工作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对方车辆和人员受伤,需要进行赔偿。
由于物流公司购买了第三方雇主责任险,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9. 案例九:一家建筑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提供工地清洁人力资源。
三峡雇主责任险风险案例案例概述:三峡雇主责任险是一种针对企业雇主的法定责任进行的一种商业性保险。
在保险期间内,因雇主依法应对受雇人承担劳动故事产生的伤害赔偿责任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保险公司将根据保险合同对赔偿责任进行赔偿。
然而,三峡雇主责任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将围绕三峡雇主责任险风险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内容:一、企业背景某某建筑公司是一家在三峡地区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大型企业,公司拥有大量的雇员,并且在施工作业中有着较高的风险。
为了规避雇主责任带来的巨大风险,公司决定购买三峡雇主责任险作为风险转嫁的一种手段。
二、风险发生由于公司业务的特殊性以及对施工工人的管理不到位,导致在一次施工作业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工伤事故。
一名施工工人因操作不当导致高空坠落受伤,造成严重的肋骨骨折和脑震荡。
三、责任认定根据《劳动法》和《三峡地区特殊行业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企业对施工作业中的工伤事故应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保险合同中明确规定,在保险期间内,由于雇主依法应对受雇人承担劳动故事产生的伤害赔偿责任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保险公司将根据保险合同对赔偿责任进行赔偿。
四、赔偿过程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理赔申请,并提供了相关的赔偿证明和材料。
保险公司经过调查核实后,认定该工伤事故符合保险合同的赔偿条件,最终向公司支付了一定的赔偿金。
五、风险分析1. 风险监控不到位:公司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未能做到位,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
2. 保险责任范围不清晰:在购买保险时,公司未完全了解保险责任的具体范围,导致在理赔过程中出现一定的误解和纠纷。
3. 威胁企业正常经营:工伤事故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赔偿压力,导致企业经营受到一定的影响。
六、风险解决方案1. 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作业中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2. 完善保险合同:企业在购买保险时,应详细了解保险责任的具体范围,并结合实际业务情况进行保障方案设计,确保保险责任与企业的风险情况相匹配。
关于雇主责任保险的典型案例下面就给你讲个雇主责任保险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装修工人意外受伤。
老张开了一家装修公司,手底下有一帮工人。
有一次,他接了个大活儿,给一个商场进行部分区域的装修。
在装修过程中呢,有个工人小李,正站在脚手架上给天花板做造型的时候,脚手架突然腿儿一歪,小李“嗖”的一下就摔下来了。
这一摔可不得了,腿骨折了,胳膊也擦破了好大一块皮。
小李被紧急送到医院,住院费、手术费、药费啥的加起来花了好几万。
小李家里不富裕,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可把他愁坏了。
老张呢,虽然也挺心疼小李的,但这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不过好在老张之前有先见之明,给所有的工人都买了雇主责任保险。
老张就赶紧联系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派人来调查了解情况。
发现确实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的伤,而且老张的装修公司也没啥违规操作,符合保险合同的规定。
于是呢,保险公司就按照合同,把小李的医疗费用都给报销了,还赔偿了小李因为受伤不能工作这段时间的误工费。
这一下,老张松了口气,小李也能安心养病了,这雇主责任保险就像个及时雨一样。
案例二:快递员送货途中的意外。
咱再说说快递行业的事儿。
王老板有个小的快递公司,手下的快递员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骑着小三轮满大街跑。
有个快递员小赵,那可是出了名的勤劳。
有一天,小赵像往常一样送快递。
在一个路口拐弯的时候,突然一辆小轿车开得飞快冲了过来。
小赵躲闪不及,连人带车就被撞了。
这一撞,小赵的三轮车报废了不说,小赵自己也被撞得头破血流,身上多处擦伤。
小轿车司机虽然有保险,但也不可能全包啊。
小赵被送到医院,又是各种检查、治疗,花了不少钱。
王老板知道这事儿后,一方面心疼小赵,一方面也担心自己要出一大笔钱。
但是他突然想起来自己给员工买了雇主责任保险啊。
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发现小赵确实是在正常的送货途中,履行工作职责的时候出的事儿。
最后呢,保险公司把小赵的医疗费用报销了,还赔偿了三轮车的损失,并且给了小赵一笔营养费,让小赵能尽快恢复健康。
商业综合责任保险案例商业综合责任保险是一种保险产品,为企业提供保障,保护其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责任风险。
下面是十个商业综合责任保险案例。
1. 产品责任保险:某公司生产并销售了一批产品,后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多名消费者受伤。
该公司购买了产品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为其承担了赔偿责任,减轻了公司的经济压力。
2. 雇主责任保险:一家建筑公司的雇员在工作中受伤,需要长期医疗治疗和赔偿。
由于该公司购买了雇主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为其支付了雇员的医疗费用和赔偿金,减轻了公司的负担。
3. 环境责任保险:某化工企业发生了一起环境事故,导致周围环境受到污染,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由于该企业购买了环境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为其承担了环境修复和赔偿责任,保护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4. 专业责任保险: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工作失误导致客户遭受经济损失,客户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由于该会计师事务所购买了专业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为其承担了赔偿责任,保护了公司的财务稳定。
5. 雇主补偿保险:一名雇员在工作中不慎受伤,需要休假治疗。
由于雇主购买了雇主补偿保险,保险公司为其支付了雇员的医疗费用和工资损失,减轻了雇主的经济压力。
6. 业主责任保险:一家酒店发生火灾,导致客房被损坏,客人要求赔偿。
由于该酒店购买了业主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为其承担了客房修复和客人赔偿责任,减轻了酒店的经济负担。
7. 机动车辆责任保险:一辆货车在行驶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对方车辆和人员受伤。
由于货车所属公司购买了机动车辆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为其承担了对方车辆和人员的赔偿责任,保护了公司的利益。
8. 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一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因为违法行为受到起诉,需要支付巨额罚款。
由于该公司购买了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为其支付了罚款金额,减轻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9. 建筑工程责任保险:一家建筑公司在进行施工时,不慎导致了建筑物结构问题,需要进行修复。
由于该公司购买了建筑工程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为其承担了修复费用,保护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
雇主责任保险案例
雇主责任保险是一种为雇主提供保障的商业保险,用以应对雇员在工作中受伤或患病而产生的赔偿责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雇主责任保险的案例。
某家制造企业的老板李先生在生产车间里发现了一个安全隐患,他立即通知工人们停工整顿,并委派专人进行维修。
然而,在维修过程中,一名工人不慎受伤,造成了严重的手部损伤。
工人随即向公司提出了赔偿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司购买了雇主责任保险,那么保险公司将会承担赔偿责任。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公司没有购买雇主责任保险,那么公司将不得不自行承担赔偿责任。
这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而如果公司购买了雇主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将会在法定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从而减轻了企业的经济压力。
雇主责任保险不仅可以保障企业在员工意外受伤或患病时的赔偿责任,还可以保障企业在法律诉讼中的支出。
例如,如果受伤工人提起诉讼,公司将需要支付律师费用和诉讼费用。
而雇主责任保险可以帮助企业应对这些费用,从而保护企业的利益。
除此之外,雇主责任保险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吸引力。
一家重视员工福利和安全的企业,将会更受员工和消费者的青睐。
购买雇主责任保险不仅是对员工负责的表现,也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投资。
综上所述,雇主责任保险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保障企业在员工意外受伤或患病时的赔偿责任,还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法律诉讼和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吸引力。
因此,企业在购买保险时应当重视雇主责任保险,以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权益。
雇主责任险案例陈先生是一位小型物流公司的老板,由于公司采取的是灵活用工制度,经常需要人员进出。
今年2月份,陈先生的公司聘请了一名暂时性工人小李,小李被安排负责货车的装卸工作。
不幸的是,在一次装卸货物时,小李不慎从货车上摔下来受伤,需要住院治疗。
陈先生非常内疚,不仅支付了小李的医疗费用,还为其支付了伤残金和误工费,并提前终止了其工作合同。
但陈先生的内疚没有结束,因为小李还向其索要了一笔赔偿金。
后来,在保险公司协助下,双方达成了一致,赔偿金由保险公司垫付,并由保险公司向陈先生追偿。
这是一宗雇主责任险的案例。
雇主责任险是指雇主为保障被雇用人员的劳动权益而投保的一种责任险。
在我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应该为其员工投保工伤保险和社会保险,但是这些险种不能覆盖所有风险,因此企业需要购买雇主责任险来保障其员工在工作中可能产生的意外伤害赔偿风险。
购买雇主责任险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也可以为员工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
下面,我们来看看雇主责任险在这个案例中的具体作用。
首先,雇主责任险为企业提供赔偿保障。
在这个案例中,陈先生的公司购买了雇主责任险,当小李在工作中受伤时,其医疗费用、误工费、伤残金等费用都由保险公司垫付,使得陈先生不需要自己承担这些费用,减轻了其经济负担。
其次,雇主责任险可以保障企业的声誉。
如果在工作中员工受伤或者其它意外事故发生,没有适当的赔偿措施,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而雇主责任险可以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赔偿措施,加强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减少了因意外事故而引起的困扰。
最后,雇主责任险可以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
在雇主责任险的保障下,企业可以降低因员工意外受伤所带来的人力成本,专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总之,雇主责任险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保障,在员工在工作中意外受伤时,起到了及时有效的赔偿作用,保障了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权益。
企业应该重视雇主责任险的购买和管理,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更好地保障员工的安全和权益。
雇主责任险出单后保险公司要求增加保费的案例
以下是关于雇主责任险出单后保险公司要求增加保费的可能案例:
案例一:某公司购买了雇主责任险,选择了适当的保额和保险期限进行投保。
然而,在保险期间内,该公司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工伤事故,导致多名员工受伤并需要大量赔偿。
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发现,该公司的员工工作环境、安全措施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因此决定增加保费,以反映公司的高风险。
案例二:一家餐厅购买了雇主责任险,保额为100万元,并按照餐厅员工数量和风险程度进行了合理的风险评估。
然而,在保险期间内,餐厅发生了多起员工意外受伤事件,导致保险公司需要支付大量赔偿。
保险公司认为餐厅的员工安全意识较低,安全管理不善,决定在续保时调整保费,以反映更高的风险水平和赔付风险。
案例三:一家建筑公司购买了雇主责任险,保额为500万元,并提供了详细的公司信息和员工工作环境。
然而,在保险期间内,该公司发生了多次工地事故,导致多名员工受伤或死亡,并引发了大量的赔偿纠纷。
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发现该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措施等存在重大违规和缺陷,因此决定在续保时要求增加保费,并可能对该公司的保险责任进行限制。
在这些案例中,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期间内发生的风险事件和保险合同的约定,可能对雇主责任险的保费进行调整。
这通常是为了反映公司的实际风险水平,并确保保险公司能够有效承担
可能发生的赔付风险。
同时,保险公司也会根据公司的风险管理情况和合规程度,对保费进行评估,并可能要求采取进一步的风险管理措施。
雇主责任险约定48小时内死亡的除外责任无效-指导案例一、雇主责任险概述雇主责任险是一种保险产品,旨在保障雇主在员工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伤害或患病时的经济赔偿责任。
这种保险为雇主提供了应对员工伤亡事故的经济保障,降低雇主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经济损失。
二、案例背景及争议焦点在某起雇主责任险纠纷案件中,雇主为其员工投保了雇主责任险。
保险合同约定,如果员工在保险期间内因意外伤害导致死亡,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后来,一名员工在保险期内因工作原因受伤,48小时后死亡。
雇主认为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而保险公司则以合同约定为由拒绝赔偿。
三、法院判决及理由法院经审理认为,保险合同约定的48小时内死亡除外责任条款无效。
理由是: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保险公司与雇主之间的保险合同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该约定明显倾向于保险公司,忽略了雇主的利益,加重了雇主的负担,不符合公平原则。
此外,该约定还存在免除保险公司责任的不合理条款,违反了法律规定。
因此,法院判决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四、对雇主责任险的影响和启示该案例对雇主责任险产生了以下影响和启示:1.保险公司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应充分说明保险合同中的责任免除条款,确保雇主了解并同意合同内容。
2.雇主在购买雇主责任险时,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了解保险条款,确保自身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3.保险公司和雇主在签订保险合同时,要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避免出现一方利益受损的约定。
4.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要依法审查保险合同的效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雇主责任险作为一种保险产品,在保障雇主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保险合同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关于雇主责任险的案例
嘿,咱今天来说说雇主责任险的事儿啊!你想想看,要是你有个公司,手下一群员工每天辛辛苦苦为你干活,突然有一天,有个员工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出了点意外。
哎呀呀,那可咋办呀!(例子:就好比你家盖房子,工人不小心从架子上摔下来受伤了)这时候,雇主责任险不就派上大用场了嘛!
我给你们讲个真实的例子哦。
王老板有个小工厂,有个工人小李在操作机器的时候,一不留神,手指头被夹伤了。
哇,那血流的呀,可把大家吓坏了。
(你能想象那种场景吗?就跟自己手指头被门夹了一样疼!)这时候王老板就庆幸自己买了雇主责任险啊。
保险公司马上就来人处理了,医药费啥的都给报销了,还赔了小李一笔钱。
要是没有这个保险,王老板得自己掏多少钱啊!
雇主责任险就像是给老板们的一颗定心丸。
它能在员工遭遇意外的时候,帮老板们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和费用呢!(这不就像下雨天有把大伞为你遮风挡雨嘛!)你再想想,如果你的员工知道你给他们买了这个保险,是不是心里也更踏实,工作起来也更安心呀。
咱再来假设一下,要是没有这个保险,那老板们得多头疼啊!员工受伤了,得自己掏腰包赔钱,说不定还得被员工家属埋怨。
(哎呀呀,那压力得
有多大呀!)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说不定会让一些小老板的生意都没法做下去了呢。
所以呀,我觉得雇主责任险真的太重要啦!它能让老板们少些烦恼,让员工们多些保障。
不管你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都应该好好考虑考虑给自己的员工买一份雇主责任险,别等出了事才后悔呀!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一、雇主责任保险案例分析
案例一:
【保单基本情况】
苏州某机械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26日至2010年8月25同在我公司投保了雇主责任险,其中员工死亡最高赔偿限额为36个月工资,伤残最高赔偿限额为48个月工资,共计投保60人。
【案情经过】
2009年12月8日10:15时左右,苏州某机械有限公司员工陈某在做焊接条件试验时,电阻焊机在无指令的状况下突然进行焊接,导致陈某左手中指前端被压,事发后立即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检查,经诊断为左中指远节机器压砸伤、左中指远节缺损,需进行手术治疗。
2010年1月28同,经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2010年5月26日,经苏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拾级伤残,其医疗费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部分已由社保赔付,按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提出误工费的索赔。
【理赔结果】
根据医院病假证明书结合单位考勤记录,陈某工伤后休息48个工作日,根据雇主责任险条款规定扣除5天免赔后,按被保险人提供的陈某
工伤前6个月月平均工资2516.6元计算其误工损失,即:2516.6/21.75×(48-5) =4975.35元。
此次事故我司共赔付4975.35元。
【案例评析】
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电阻焊机在无指令的状况下突然进行焊接,导致雇员手指压伤。
事故本身是人为不可预料的意外事件,属于雇主责任险责任范围内,且事故发生在上班时间,伤者为公司雇员,我司应当赔偿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商行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律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业伤害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职业伤害风险用工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标准,《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二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1)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2)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3)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保证金。
案例二:
【案情经过】
2011年4月17日,被告张某雇请原告刘某为其农田进行施肥。
当天,原告刘某施肥作业结束后在被告张某家中吃晚饭,刘某在晚餐过程中饮用过米酒。
晚饭后,张某驾驶两轮摩托车送刘某回家,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意外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刘某身体受到伤害,后刘某到常德市某医院就诊,伤情经常德市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结论为交通事故致刘某右胫骨下段骨折、右跟骨骨折,评定为九级伤残。
刘某在医院治疗期间,
被告张某在支付医药费5000元后就拒绝继续支付费用,后刘某多次找被告协商要求赔偿未果,遂一纸诉状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张某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经济损失共计30000元。
被告张某则坚持刘某的伤情系因刘某神志不清将脚伸进车轮造成,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理赔结果】
雇主应承担部分责任。
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雇主张某承担主要责任,原告刘某承担次要责任,被告张某赔偿原告刘某人身伤害造成的经济损失18899元,双方当事人均对判决结果表示满意。
【法律依据】
职业伤害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民族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
的意见》第四十五条: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佣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的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
商行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律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雇主责任保险基本责任:(1)被保险人所雇用的员工(包括长期固定工、短期工、临时工、季节工和徒工)在保险期限内,在雇用过程中(包括上下班途中),从事与保险单所载明的被保险人的业务工作时,由于遭受意外事故而导致伤残或死亡,被保险人依据雇佣合同和有关法律法规必须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2)因患有与工作或所从事与职业有关的、为政府有关部门明文规定的法定职业病而致受雇员工的职业病致死致残责任,一般按《工伤保险条例》来计算雇主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大小。
(3)被保险人应承担的雇员的医疗费用,该项责任以雇员遭受工伤或职业病为前提。
(4)应支付的法律费用包括抗辩费用、律师费用、取证费用以及法院判决应由被保险人代雇员支付的诉讼费用。
但该项费用必须是用于处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索赔纠纷或诉讼案件,切实合理的诉诸法律而支出的额外费用。
二、雇主责任保险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工伤保险与雇主责任保险的互补有其理论依据: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相互融合的基石在于对职业伤害的补偿、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在保险责任上的互补、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在承保对象上的互补、以及工伤保险待遇中的应由单位支付的部分需由雇主责任保险补充。
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受伤雇员的权益,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立法层次低,配套政策不完善;工伤保险行业的差别费率制定得不够科学;工伤保险的康复和预防机制有待加强;我国工伤认定标准模糊等问题。
而雇主责任保险也存在着诸如法律制度不完善、保险公司自身存在障碍、雇主保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弱、再保险等风险分散渠道成本过高以及雇主责任保险费率高但保障程度低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分析论证,提出了完善工伤保险与雇主责任保险互补的建议和对策,如:加强立法,完善
法制环境;建立工伤预防为先导的职业伤害保障体系;对雇主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承保范围做出了建议;创建工伤保险为主、雇主责任保险为辅的职业伤害补偿体系;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推动雇主责任保险发展;合理解决同时投保工伤保险与雇主责任保险的赔付问题。
我们以期通过此举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雇员保险体系,更好的保护雇员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