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各种各样的岩石
- 格式:doc
- 大小:43.01 KB
- 文档页数:5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泥岩(Mudstone)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
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
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
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
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
②铁质泥岩。
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
③硅质泥岩。
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
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
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
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
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构成。
常见类型有:①黑色页岩。
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
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
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
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
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
多呈红色或灰绿色。
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
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另外,另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泥岩(Mudstone)欧阳家百(2021.03.07)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
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
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
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
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
②铁质泥岩。
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
③硅质泥岩。
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
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
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
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
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①黑色页岩。
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
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
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
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
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
多呈红色或灰绿色。
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
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野外地质工作岩石描述大全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安山玄武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紫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斑晶,粒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橄榄石,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斑晶,大小1-3mm,含量%;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安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紫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角闪石,长柱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辉石斑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棱角状、次棱角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安山质集块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集块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集块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集块成分及角砾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其中集块大小在64-mm,含量%,角砾含量%;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或块状构造,总计占25-90%;安山质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安山质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安山质角砾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角砾及少量凝灰质为主,总计含量10-75%;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质以岩屑及晶屑等为主,约占%;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安山质凝灰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凝灰熔岩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凝灰物质主要由小于2mm的岩屑、晶屑及玻屑等组成,多次棱角状,小于2mm,含量10-75%;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安山质凝灰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组成,碎屑成分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较疏松,有粗糙感,层理不明显; 安山质熔结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熔结集块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安山质的塑性岩屑及少量刚性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不同粒级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安山质熔结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熔结角砾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安山质的塑性岩屑及少量刚性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2-64mm,含量>50%;填隙物为<2mm的凝灰质组成,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还可见少量火山集块,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安山质熔结凝灰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熔结凝灰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由<2mm的凝灰质组成,主要以塑性玻屑和晶屑为主,其中玻屑约占%,晶屑约占%,岩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火山灰流中的玻屑等由于蠕动变形和熔结围绕晶屑、岩屑变为弯曲或平滑线状定向排列而形成假流动构造;碧玄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紫色或灰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橄榄石,黄绿-褐色,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基质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玻基交织结构;玻基白榴碱玄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紫色或灰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气孔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橄榄石,黄绿-褐色,粒状,大小多在,含量2-10%;基质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玻基交织结构;白榴石微晶粒状,大小多在之间,含量1-3%;沉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沉火山角砾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火山角砾小的凝灰物质岩屑及晶屑等及陆源碎屑物,其中凝灰物质约占%,陆源碎屑物以砂及少量砾石为主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层理较明显; 沉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沉火山集块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晶屑及陆源碎屑物等,其中火山碎屑物约占%,陆源碎屑物以砂及少量砾石为主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层理不发育;沉凝灰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沉凝灰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 的凝灰物质及陆源碎屑组成,火山碎屑物由岩屑、晶屑、玻屑及火山灰组成,约占岩石的%;陆源碎屑以砂、粉砂及少量泥质为主,约占%;火山碎屑物及陆源碎屑分选性差,岩石层理较明显;粗安岩:风化面浅褐色,新鲜面暗褐色或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钾长石及斜长石,钾长石肉红色,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斜长石,厚板状,大小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大小1-5mm,含量%,基质肉红色,微晶结构;粗中粒二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粗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柱状、它形宽板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3-8mm,含量25-35%;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3-8mm,含量25-35%;石英,灰色,它形粒状,3-8mm,20-30%;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2-5mm,含量<5%;粗中粒碱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粗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半自形柱状、它形宽板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2-10mm,含量%;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2-10mm,含量%;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填隙或呈集合体,2-10mm,含量%;黑云母,多为褐色或黑色片状,1-8mm,占%;少见角闪石,深绿色,半自形柱状,1-6mm,占%;粗中粒正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粗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柱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2-10mm,含量40-50%;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2-10mm,含量10-20%;石英,灰色,它形粒状,2-10mm,30-45%; 黑云母,大小为,黑色片状,2%;橄榄粗玄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褐灰色或灰黑色,粗玄结构,块状或流动构造;主要矿物为斜长石及辉石,斜长石,板状,大小1-6mm,含量%,辉石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橄榄石及磁铁矿,大小1-5mm,含量%,辉石及橄榄石颗粒充填于长条状的斜长石晶体空隙中,斜长石略具定向排列;橄榄玄武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或暗紫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气孔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橄榄石及少量辉石,橄榄石黄绿色,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粒状,大小1-5mm,含量%;基质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Pt1ηγ:灰白色-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片麻状构造,钾长石占30――40%,粒度――2毫米,它形粒状,半自形板柱状,斜石占30――40%,它形粒状,石英它形粒状,占25――35%,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占5%左右;古元古代花岗岩Pt1γ:灰白色-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片麻状构造,钾长石占30――40%,粒度――2毫米,它形粒状,半自形板柱状,斜石占30――40%,它形粒状,石英它形粒状,占25――35%,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占5%左右花斑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钾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组成,占20%;钾长石:半自形粒状,肉红色,大小1-5mm,含量5-10%;石英:无色或半透明,大小1-5mm,含量5-10%;黑云母:多为褐色片状,, 1-5%;角闪石:深绿色,半自形柱状,,<5%;基质呈肉红色,为微晶结构;花岗斑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钾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组成,占20%;钾长石:半自形粒状,肉红色,大小1-5mm,含量5-10%;石英:无色或半透明,大小1-5mm,含量5-10%;黑云母:多为褐色片状,, 1-5%;角闪石:深绿色,半自形柱状,,<5%;基质呈肉红色,为微晶结构; 花岗闪长斑岩: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柱状,大小2-5mm,含量约占岩石的%;还有少量的钾长石、石英及角闪石等;基质为细粒的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等、均小于2mm, 其中斜长石约占岩石的%,钾长石占%,石英约%,少见角闪石,含量%;花岗闪长质片麻岩: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浅肉红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斜长石,灰白色,柱状,1-3mm,含量%;角闪石,柱状,黑色,大小1-3mm,含量%;钾长石,浅肉红色,大小1-3mm,含量%;石英,灰色,1-3mm,含量%;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含量<5%,还可零星见少量角闪石;花岗伟晶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肉红色,伟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有钾长石,半自形粒状,浅肉红色,大小3-mm,含量%;斜长石,灰白色,粒状,4-mm,含量%;石英,灰色,3-mm,含量%;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1-mm,含量<5%,角闪石,柱状,黑色,大小1-mm,含量%;还可零星见少量石榴石;花岗细晶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肉红色,细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有钾长石,它形粒状,浅肉红色,大小,含量%;斜长石,灰白色,粒状,,含量%;石英,灰色,1-3mm,含量%;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含量<5%,角闪石,柱状,黑色,大小,含量%;还可零星见少量辉石;花岗质初糜棱岩:糜棱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眼球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残斑含量50-90%,碎基含量10-50%,残斑成分见钾长石%,斜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其中长石、石英残斑多呈眼球状,边缘破碎,大小2-5mm,略定向,被破碎的长英矿物条带环绕,角闪石边缘破碎圆化,黑云母被剪切并挠曲;碎基多呈灰色,呈条带状定向展布;辉绿玢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长石,白色,多自形板柱状,大小2-5mm,含量约占岩石的%,辉石,黑色,它形-半自形粒状,大小1-4mm,约占%;基质具细粒辉绿结构,成分与斑晶基本一致,其中斜长石约占岩石的%,辉石占%,少见橄榄石及黑云母,含量不足%; 流纹英安质含集块凝灰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角砾成分为流纹岩或英安岩,多棱角状、次棱角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可见少量集块,含量不足5%;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流纹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凝灰熔岩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凝灰物质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角砾成分为流纹岩英安岩大小在2-64mm之间,含量<5%;凝灰物质主要由小于2mm的岩屑、晶屑及玻屑等组成,多次棱角状,其中岩屑含量约%;晶屑占%;胶结物为流纹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流纹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组成,碎屑成分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较疏松,有粗糙感,层理不明显;流纹英安质细火山灰凝灰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凝灰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为极细的火山灰尘,其粒度肉眼不易分辨,可见少量细小的岩屑、晶屑及玻屑,约占岩石的%,岩石层理不甚明显;流纹斑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由石英和钾长石组成,也可见少量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含量%,基质为灰色或灰红色,隐晶质至霏细质结构;流纹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斑状结构,流动构造;斑晶主要由石英和钾长石组成,也可见少量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含量%,基质为隐晶质至霏细质,常夹有各种形状雏晶的玻璃质;流纹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熔结凝灰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 的凝灰质组成,主要以岩屑和晶屑为主,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约占%,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填隙物为火山灰,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火山灰流中的玻屑等由于蠕动变形和熔结,围绕晶屑、岩屑变为弯曲或平滑线状定向排列而形成假流动构造;流纹质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角砾成分为流纹岩,多棱角状、次棱角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流纹质集块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褐色,集块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集块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集块及角砾成分为流纹岩,多次棱角状,其中集块大小在64-mm,含量%,角砾含量%;胶结物为流纹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流纹质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流纹质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流纹质角砾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褐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角砾及少量凝灰物质为主,总计含量10-75%;角砾成分为流纹岩,多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质以岩屑及晶屑为主,约占%;胶结物为流纹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流纹质凝灰角砾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角砾成分为流纹岩,多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物质主要由小于2mm的岩屑、晶屑、玻屑及少量火山灰组成;胶结物为流纹质熔浆,隐晶质结构;流纹质凝灰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凝灰熔岩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凝灰物质主要由小于2mm的岩屑、晶屑、及玻屑等组成,多次棱角状,含量10-75%;胶结物为流纹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流纹质凝灰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组成,碎屑成分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较疏松,有粗糙感,层理不明显; 流纹质熔结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熔结集块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流纹质的塑性岩屑及少量刚性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不同粒级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流纹质熔结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熔结角砾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流纹质的塑性岩屑及少量刚性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2-64mm,含量>50%;填隙物由<2mm的凝灰质组成,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还可见少量火山集块,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流纹质熔结凝灰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红色,熔结凝灰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由<2mm的凝灰质组成,主要以塑性玻屑和晶屑为主,其中玻屑约占%,晶屑约占%,岩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火山灰流中的玻屑等由于蠕动变形和熔结围绕晶屑、岩屑变为弯曲或平滑线状定向排列而形成假流动构造;泥盆纪二长花岗岩Dηγ: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柱状、它形宽板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2-5mm,含量40%;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2-5mm,含量25-35%;石英,灰色,它形粒状,1-5mm,30-35%;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2-5mm,含量<5%;泥盆纪辉长岩Dυ:灰绿色,中细粒结构,由70%的斜长石和25-30%的辉石组成;斜长石,自形板柱状,粒度1-4毫米,辉石,它形粒状,粒度2-5毫米;泥盆纪闪长岩Dδ:中细粒结构,片麻状构造,由75%的斜长石及25%的角闪石及黑云母组成;斜长石:板柱状,自形,毫米,角闪石及黑云母:自形片状及条状,毫米;泥盆纪正长花岗岩Dζγ: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柱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2-5mm,含量40-50%;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2-5mm,含量25-30%;石英,灰色,它形粒状,2-5mm,20-25%; 黑云母,大小为小于2mm,黑色片状,少量;气孔杏仁状玄武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或暗紫色,斑状结构,气孔状构造或杏仁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橄榄石及少量辉石,橄榄石黄绿色,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粒状,大小1-5mm,含量%;基质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岩石气孔较发育,多圆-椭圆状-长条状,大小-mm,含量约为岩石体积的%,大致定向排列;杏仁多椭圆状,大小-mm,含量约为岩石体积的%,略具定向排列;闪长玢岩: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暗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大小2-5mm,含量约占岩石的%;还有少量的角闪石等;基质为细粒的斜长石、角闪石等、均小于2mm, 其中斜长石约占岩石的%,角闪石占%,少见黑云母,含量不足%; 蛇纹石化橄榄岩:风化面浅绿色,新鲜面暗灰绿黑色,中细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灰绿色,自形晶,大小,含量%;辉石,粒状,灰黑色,大小,含量%;角闪石,黑色,半自形粒状,大小,含量%;部分橄榄石及辉石已蛇纹石化,呈灰绿色;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T3ηγ: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柱状、它形宽板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1-5mm,含量30-35%;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1-5mm,含量35-40%;石英,灰色,它形粒状,1-5mm, 30%;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1-4mm,含量<5%;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T3γδ: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灰色,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柱状,大小3-5mm,含量50-60%;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填隙或呈集合体,大小1-,25-40%; 钾长石,半自形板柱状或它形粒状,浅肉红色,大小2-5mm,含量10-15%;黑云母,多为褐色或黑色片状,大小,含量5-10%;少见角闪石,深绿色,半自形柱状,,含量1-5%;晚三叠世碱长花岗岩T3κγ:中细粒碱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半自形柱状、宽板状,它形粒状,浅肉红色,大小2mm 含量55%;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1mm以下,含量5%;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填隙或呈集合体,2mm左右,含量40%;白云母,为白色片状,1-4mm,偶见;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T3ζγ: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柱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3-6mm,含量45-50%;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2-4mm,含量20-25%;石英,灰色,它形粒状,2-5mm,25-30%; 黑云母,大小为,黑色片状,含量2%;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J3ηγ: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它形粒状,浅肉红色,大小1-2mm,含量35%;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含量25-30%;石英,灰色,它形粒状,1-2mm,35%;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含量<2%;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J3γδ: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灰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柱状,大小,含量50-60%;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填隙或呈集合体,大小,15%;钾长石,半自形板柱状或它形粒状,浅肉红色,大小,含量20%;黑云母,多为褐色或黑色片状,大小,含量5%;少见辉石,灰黑色,自形柱状,,含量5%;细粒二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柱状、它形宽板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1-2mm,含量25-35%;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1-2mm,含量25-35%;石英,灰色,它形粒状,1-2mm,20-30%;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含量<5%;细粒花岗闪长岩: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灰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柱状,大小,含量50-60%;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填隙或呈集合体,大小,25-40%; 钾长石,半自形板柱状或它形粒状,浅肉红色,大小,含量10-15%;黑云母,多为褐色或黑色片状,大小,含量5-10%;少见角闪石,深绿色,半自形柱状,,含量1-5%;细粒石英正长岩: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灰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肉红色,半自形粒状,大小,含量%;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填隙或呈集合体,大小,%; 斜长石,半自形板柱状,白色,大小,含量%;黑云母,多为褐色或黑色片状,大小,含量%;少见角闪石,深绿色,半自形柱状,,含量%;细粒文象正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细粒文象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粒状,浅肉红色,大小,含量40-50%;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含量10-20%;石英,灰色,它形粒状或尖棱状、象形文字状镶嵌在钾长石中,,30-45%; 黑云母,大小为,黑色片状,2%; 玄武安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紫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斑晶,粒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角闪石,长柱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黑云母斑晶,大小1-3mm,含量%;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玄武粗安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褐灰色或灰紫色,斑状结构,块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及辉石,斜长石,板状,大小1-5mm,含量%,辉石,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大小1-5mm,含量%,基质具微晶结构;玄武质浮岩砾块、火山渣: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或灰褐色、紫红色,浮岩砾块为多气孔状玄武岩,玻璃质结构,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3-80mm,最大可达mm,占火山碎屑物的%;其中角砾级岩块约占%,集块级岩块约占%;火山渣形状不规则,多呈熔渣状,大小在-mm,含量%;火山灰较细小,大小在mm以下,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玄武质火山弹、熔岩饼:火山弹,紫红色、灰黑色,少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构、玻晶交织结构,为纺锤状、椭圆状,一般150-400mm,最大可达mm,表面为玻璃质外壳,发育有裂纹,厚mm,内部气孔发育,气孔含量约占岩石的%,见有捕虏晶,深源包体;熔岩饼,紫红、灰紫、灰黑色,少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构、玻晶交织结构,为饼状、面包状,一般100-500mm,最大可达mm,厚50-400mm,表面具较薄的玻璃质冷凝边,饼体为气孔发育的浮岩或熔岩,气孔含量约占岩石的%,见有捕虏晶,深源包体,多见上凸下平的形态;玄武质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或灰褐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角砾成分为玄武岩,多次棱角状-次圆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玄武质集块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集块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集块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集块成分及角砾为玄武质岩,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其中集块大小在64-mm,含量%,角砾含量%;胶结物为玄武质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或块状构造,总计占25-90%;玄武质集块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或灰褐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玄武质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玄武质角砾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角砾及少量凝灰质为主,总计含量10-75%;角砾成分为玄武岩,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质以岩屑及晶屑等为主,约占%;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玄武质凝灰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凝灰熔岩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凝灰物质主要由小于2mm的岩屑、晶屑及玻屑等组成,多次棱角状,小于2mm,含量10-75%;胶结物为玄武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玄武质凝灰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黑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组成,碎屑成分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较疏松,有粗糙感,层理不明显; 玄武质熔结集块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熔结集块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玄武质的塑性岩屑及少量刚性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64-mm 含量>50%;填隙物为不同粒级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玄武质熔结角砾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黑色或灰褐色,熔结角砾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玄武质的塑性。
各种岩石资料及照片(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闪长岩闪长岩为中性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也是花岗石石材中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其化学成分介于酸性、基性岩之间,SiO2 含量52%~65%,FeO、Fe2O3、MgO各约3%~5%,Al2O3约16%~17%,Na2O 3%,K2O 2%。
矿物成分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一种或数种暗色矿物组成。
最常见的暗色矿物是角闪石,有时为辉石、黑云母。
岩石中可含少量石英和钾长石,石英﹤20%,钾长石﹤10%。
典型的闪长岩中浅色矿物含量65%~75%,暗色矿物20%~30%。
结构多半为半自形粒状,斜长石晶形一般较好,呈板柱状,矿物颗粒均匀,多为块状构造。
根据石英含量和暗色矿物种类,闪长岩(类)又可分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辉石闪长岩。
闪长岩是一种颜色较深的岩石,多呈灰黑色,带深绿斑点的灰色或浅绿色,色率20%~35%。
当暗色矿物因蚀变而绿泥石化,纤闪石化时,岩石显出不同程度的绿色色调,作为饰面石材更具美感。
闪长岩的物理特征是:压缩强度1 30~200MPa(干)或100~160MPa(湿),抗弯强度为10~25MPa,体积密度2. 85~3.00g/cm3,吸水率0.4%。
闪长岩类石材矿床多分布于地盾上,其它构造单元上亦可见到。
闪长岩很少组成独立的岩体,往往与基性岩,酸性岩或碱性岩伴生,成为其他各类岩石的边缘部分。
如果形成独立的岩体,也是一些小型的岩株、岩盖或不规则的侵入体。
如山东的“泰安绿”,浙江临海的“大石青”花岗石即属此类,矿体为花岗闪长岩体,矿物成分有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及长石等,不论是“泰安绿”或“大石青”都因有角闪石的存在,且有绿泥石化而且呈浅绿色、青绿色。
闪长岩往往具有独特的风格而被用作外墙饰面石材。
但一般闪长岩抛光较为困难,多用以制作台阶及阳台地板。
较着名的品种有山东“泰安绿”,吉林团山的闪长岩。
48种岩石照片及文字说明岩石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稳定的物质之一,其丰富的形态和特征让人类一直对其感到着迷。
岩石有许多种类,它们分别来自地球的各个角落,有时候它们的形态会让你联想到某些神秘的物体,令人忍不住想要了解它们的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带来48种不同岩石的照片及文字说明,让您在欣赏美丽的岩石的同时,了解它们的故事。
1. 龙血玛瑙龙血玛瑙,又名“南美血玛瑙”,产于秘鲁、智利等地,具有独特的暗红色、深褐色和黑色条纹。
龙血玛瑙的硬度在6.5到7.5之间,可以用于珠宝和装饰品。
据说它还可以治愈一些身体疾病。
2. 红狼石红狼石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岩石,其具有独特石纹,因此得名。
这种石头颜色鲜艳,通常为红色和粉色,非常适合用于装饰品和手工艺品。
3. 星玉星玉是一种光泽白色的岩石,具有类似星星般的断口,酷似银河系中星星的排列。
这种石头通常用于做烟具和装饰物,非常受欢迎。
4. 金闪石金闪石是一种有着明显黄金色闪光点的石头,被广泛用于珠宝和手镯上。
这种石头常见于欧洲,但在美国东南部也可发现,如佛罗里达和乔治亚。
5. 沙漠玫瑰沙漠玫瑰是一种形态各异的岩石,这类岩石通常以沙粒的形态形成,有时会与石膏、硫磺或其他矿物结合形成。
这种岩石通常产生在干燥地区。
6. 玻璃陨石玻璃陨石是在地球撞击事件中形成的陨石之一。
这种石头通常呈黑色或深绿色,有时甚至会看起来像玻璃一样。
这种石头通常被收藏家视为稀有的藏品。
7. 紫水晶紫水晶是一种颜色深浅不等的水晶,通常呈暗紫色。
这种石头常被广泛用于装饰和做首饰,被认为具有能量治疗作用。
8. 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坚硬、坚韧的岩石,具有美丽的花纹图案和细腻的纹理。
这种石头通常用于建筑和雕刻中,因为它非常耐用。
9. 砂岩砂岩是一种以细粒状沙粒的形态聚集形成的岩石,色彩多样,由于它的独特的纹理和结构,通常被用于建筑和雕刻。
10. 石灰石石灰石是一种由碳酸盐岩石矿所形成的岩石,具有美丽的纹路和结构,通常在建筑和装饰中使用。
各类常见岩⽯描述1、凝灰岩凝灰岩是⽕⼭喷出地表,颗粒⽐较细(可以随风漂移,可距离⽕⼭⼝较远)下落地表的⽕⼭灰,堆积固结成岩的产物,主要以中酸性为主,⼤部分出露于晚侏罗系。
在福建“南园”地区出露最完整,所以命名为南园组。
在江西,上饶鹅湖岭附近出露最完整,故命名为鹅湖岭组。
主要为⼀套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互层夹安⼭岩、粗⾯岩的⽕⼭岩系地层。
承德避暑⼭庄我没有去过,所以,不知道⽯刻凝灰岩的成分,但凝灰岩(酸性的)不外乎以下这⼏种特征(描述⼏种常见的):1.晶屑玻屑凝灰岩:颜⾊以灰⽩⾊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晶屑玻屑含量⼩于10%,晶屑以⽯英、长⽯及少量暗⾊矿物组成。
玻屑含量3-10%,玻璃质。
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坚硬,厚层-巨厚层状。
产于距离⽕⼭⼝较远地带。
2.凝灰岩:灰⽩⾊为主,晶屑特征同上,只是晶屑含量10-30%。
凝灰结果,块状构造。
产于距离⽕⼭⼝较远地带。
3.熔结凝灰岩:晶屑特征同(1),灰-深灰⾊,熔岩结构,块状构造,胶结物为熔岩胶结,岩⽯致密坚硬。
4.流纹质凝灰岩:晶屑特征同(1),灰-深灰⾊,流纹条带(⿊⽩相间)清晰,流纹结构,块状构造,熔岩质胶结,产于距离⽕⼭⼝较近地带,岩⽯致密坚硬。
2、辉绿岩⼀种基性浅成侵⼊岩。
深灰、灰⿊⾊。
主要由辉⽯和基性长⽯(与辉长岩成分相当的浅成岩类)组成,含少量橄榄⽯、⿊云母、⽯英、磷灰⽯、磁铁矿、钛铁矿等。
基性斜长⽯常蚀变为钠长⽯、黝帘⽯、绿帘⽯和⾼岭⽯;辉⽯常蚀变为绿泥⽯、⾓闪⽯和碳酸盐类矿物。
因绿泥⽯的颜⾊⽽整体常呈灰绿⾊。
辉绿岩为深源⽞武质岩浆向地壳浅部侵⼊结晶形成,常呈岩脉、岩墙、岩床或充填于⽞武岩⽕⼭⼝中的岩株状产出。
按次要矿物的不同,可分为橄榄辉绿岩、⽯英辉绿岩等。
可做建筑⽯材或⼯艺⽯料,是铸⽯原料。
质地均匀、⽆裂纹者可做⽯材原料,细粒者尤佳。
如贵州的“罗甸绿”、浙江临海的“孔雀绿”、河南的“五龙青”、“菊花青”均属此类矿床。
3、花岗岩花岗岩是⼀种⽕⼭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在熔融状态下隆起⾄地壳表层之构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