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复律考核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引言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是心脏复苏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这种技术利用电能刺激心脏恢复正常的心律。
本文旨在介绍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的评分方法及其在心脏复苏中的应用。
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方法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方法是一种用来评估电击治疗对心脏的影响程度的标准化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衡量电能对心脏复苏的效果,并帮助医生做出合理的治疗决策。
评分指标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1. 复苏成功率:评估电能对心脏复苏的效果,以复苏成功率来反映。
复苏成功率可以用来衡量电击治疗的有效性。
2. 复苏时间:评估电能对心脏复苏的速度,以复苏时间来反映。
复苏时间短则意味着心脏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的心律。
3. 心脏功能改善程度:评估电能对心脏功能的改善程度,以心脏功能改善程度来反映。
心脏功能改善程度高则说明电击治疗对心脏的恢复有着显著的效果。
评分方法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方法采用定量化的评分体系,根据不同指标的得分来评估电能对心脏的影响。
1. 复苏成功率评分:评分范围从0分到10分,得分越高表示复苏成功率越高。
2. 复苏时间评分:评分范围从0分到10分,得分越高表示复苏时间越短。
3. 心脏功能改善程度评分:评分范围从0分到10分,得分越高表示心脏功能改善程度越高。
4. 总评分:将以上三个指标的得分加权求和得到总评分,总评分越高表示电击治疗对心脏复苏的效果越好。
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在心脏复苏中的应用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是心脏复苏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其应用可以帮助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提高复苏成功率。
在心脏停跳或心律失常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治疗,可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并减少心脑等重要器官受损的风险。
此外,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通过对评分指标的评估,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电击治疗的参数和强度,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论眼睛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方法是一种评估电能对心脏复苏的影响的标准化方法。
电复律评分标准(修订稿)[目的]在短时间内向心脏同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纠正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一>非同步电复律:[适应证]:室颤和室扑[用物]除颤器、导电糊、电源线、电极板3~5个。
[操作步骤]1.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
2.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
3.暴露患者前胸部4.将导电糊均匀涂在除颤电极上。
5.选择合适能量200~360J,打开充电按钮6.将除颤电极分别放于病人心尖部和心底部,紧贴胸壁,(操作者身体不得接触病床,以免电击伤)7.双手同时按下除颤按钮8.观察心电监护情况,判断复律是否成功9.记录心电图波形10.整理床单位,专人守护11.整理用物,除颤器充电备用[操作时间]5分钟[注意事项]1、室颤和室扑时心脏已丧失有效的机械收缩功能,血液循环处于停顿状态,此时的电复律应按心脏骤停处理,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下进行2、充电后电极板间避免相互接触,以免不慎放电发生意外3、放电时,操作者及旁人身体不得接触病床,以免电击伤[评分标准]1、用物差一项扣2分;2、操作程序差一项扣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3、未注意观察病情扣5分。
4、服务态度不符合扣5分<二>同步电复律[适应证]1、心房颤动2、非阵发性心房扑动3、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室上性心动过速[用物]除颤器、导电糊、电源线、电极板3~5个,施行电复律的房间应配备各种复苏设施(如氧气,吸引器,专用抢救药品,心电监护和临时起搏器等)。
[操作步骤]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电复律目的,取得其配合,2、嘱患者术前排空小便,胸部多毛者应备皮,如有假牙者应摘掉。
3、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
测量血压,心率,描记心电图。
4、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
5、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
适当关门窗。
6、接好电源及监护导联线。
打开电源,将按钮调节至监护状态,选择导联,观察心电监护情况。
心脏电复律的操作技术心脏电复律又称为心脏电除颤,是指在致命性心律失常时,在短时间内用额定高压强电流向病人胸廓或心脏直接放电,使心肌细胞瞬间同时除极,使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过程。
(一)评估1.评估病人有无心脏电复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是心脏电复律的绝对指征;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症状严重,药物及其它治疗无效。
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律失常者。
(2)禁忌证: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近三个月有栓塞史或病史较长,左心房明显增大及有新血栓出现时,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
2.评估患者意识、颈动脉搏动、心电图、心前区监测电极的连接情况。
(二)操作前准备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术前核对床号、姓名,向择期患者作好解释工作,说明心脏电复律的目的、必要性、操作方法、步骤,告知术中注意事项。
2.患者准备术前检查血电解质,遵医嘱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复律前 1~2天口服奎尼丁,术前当天晨禁食,排空膀胱。
平卧,取下义齿,松解衣服纽扣,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品,暴露胸部,记录全导心电图。
3.用物准备除颤仪、电极板、导电糊、电插板、急救用物、生理盐水、纱布垫、心电监护仪。
(三)操作流程和步骤1.患者卧于绝缘的木板床上,取平卧位或右侧卧位。
清洁除颤部位皮肤,将电极与各导联连接,安放电极片,避开除颤部位。
地西泮 0.3~0.5mg/kg 缓慢静脉注射,至患者进入昏睡状态,注射前吸氧 10~15 分钟,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2.主机连接电源,打开开关,选择心脏电复绿的方式,按下“同步”或者“非同步”按钮。
3.在除颤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
4.充电,按下充电键至除颤仪充满,避免其他人靠近接触病床、病人或病人身上的设备。
5.放电:两电极板分别放置在患者胸骨右缘第 2~3 肋间和心尖部,两电极板之间的举例不应小于 10cm,使电极贴紧患者胸部,向患者施加一定压力,双手按键进行除颤。
心脏电复律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工作年限:职称:得分:
评分等级:I操作熟练、规范、掌握相关知识;II操作欠熟练,存在个别漏项,无原则错误;III操作不熟练、出现重大遗漏或违反原则的错误。
(二)应掌握知识点
1.适应证:适于转复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
(1)转复心室颤动和扑动应首选电复律,心房颤动和扑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首选电复律;其中非同步电复律仅用于心室颤动。
(2)转复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则多先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无效或伴有显著血流动力障碍时应用本法;
(3)性质未明或并发于预激综合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选用药物常有困难,宜用同步电复律治疗。
2.禁忌证:
病史已多年、心脏 (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扑动,反复发作而药物不能维持疗效或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均不宜用电复律;有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和低血钾时,暂不宜用电复律。
3.外科开胸手术患者的电复律:用体内操作法。
电极板用消毒盐水纱布包裹,置于心脏前后,直接向心脏放电。
操作过程与体外法相同,但电功率宜在60J以下。
4.注意事项
(1)电击前需详细检查器械及设备,并做好抢救工作的一切准备;同步电复律转复前用维持量洋地黄类药物的心房颤动患者,应停用洋地黄至少1天。
(2)电极板应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保证良好的导电,以免引起烧伤;
(3)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及其病床,以免触电;
(4)连续三次电击未能除颤,即停止再次电击除颤。
心脏电复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治疗哪种病症的医疗程序?A. 心律失常B. 心绞痛C. 心肌梗死D. 心力衰竭答案:A2. 在进行心脏电复律之前,需要首先进行哪项操作?A. 心电图检查B. 血压测量C. 心脏听诊D. 静脉注射镇静剂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心脏电复律的适应症?A. 心房颤动B. 心室颤动C. 窦性心动过速D. 心室颤动答案:C4. 心脏电复律的能量设置通常是多少?A. 50-100焦耳B. 100-200焦耳C. 200-300焦耳D. 300焦耳以上答案:B5. 心脏电复律后,患者需要进行哪项检查以评估复律效果?A. 胸部X光B. 心电图C. 超声心动图D. 血压监测答案:B二、判断题6.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手段。
(对/错)答案:错7. 心脏电复律可以在没有麻醉或镇静的情况下进行。
(对/错)答案:错8. 心脏电复律后,患者不需要进行任何后续监测。
(对/错)答案:错9. 心脏电复律对于终止室性心动过速非常有效。
(对/错)答案:对10. 心脏电复律只适用于紧急情况,不适用于门诊治疗。
(对/错)答案:错三、简答题11. 描述心脏电复律的一般步骤。
答案:心脏电复律的一般步骤包括:患者评估、签署同意书、麻醉或镇静、放置电极、充电设备、同步、放电、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心电图检查。
12. 心脏电复律有哪些潜在的并发症?答案:心脏电复律的潜在并发症包括:皮肤灼伤、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心肌损伤、血栓脱落导致栓塞、心理创伤等。
四、案例分析题13. 一位65岁的患者因心房颤动被推荐进行心脏电复律。
在复律前,医生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案:在复律前,医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患者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左心房的大小、是否有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是否有抗凝治疗的禁忌症、患者的偏好和同意、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复律成功的因素。
五、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测试,考生应该对心脏电复律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适应症、并发症以及术前评估有了全面的了解。
电复律试题
姓名得分
1.CPR时可除颤心律为和。
应使用电复律,能量J,
双向波J。
2.持续扭转形室速使用电复律,能量J。
3.阵发性室上速药物治疗无效,室内差传、不能排除室速时,预激综合征发作室上速,应使用电复律,能量J。
操作时应备有设备,患者仰卧,开通静脉,充分吸氧5~10min,缓慢静注地西泮20mg 或咪唑安定3~5mg,当患者处于朦胧状态时,反射、痛觉消失时,即可复律。
若转为窦律,记录12导ECG,与术前对照。
若未能转复,可行第二、第三次电复律,能量可加大,但不要超过300J,一般不超过三次。
术后观察Bp,P,R,持续心电监护小时。
4.室颤为细颤波(小于0.5mV),电复律较难成功,可静脉给于mg, 使
细颤转为,再除颤。
室颤时间较长(min),可给予ml
静注。
心脏电复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测试题1.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s is not suitable for synchronized cardioversionA.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rapid heart rateB. paroxysmal suprawentricular tachycardiaC paroxysmal.ventricular tachycardiaD.atrial flutter with rapid . heart rateE.ventricular flutter2.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s is suitable for non-synchronized defibrillationA. atrial fibrillationB.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C. atrial flutter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E.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3.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电除颤时,电能量的选择正确的是A.单项波型360JB. 单项波型200JC. 单项波型150JD. 单项波型100JE. 单项波型50J4.房颤电转复的指证是A.房颤伴缓慢心室率B. 房颤伴快速心室率C.左心房大,内径>45mmD. 左室有附壁血栓E.伴洋地黄中毒5.下列情况中不适合电转复的是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C.房颤伴低钾血症D.房颤伴快速心室率E.心房扑动(1:1房室传导)6.适合同步电转复的是A.房颤,心室率50次/分B. 房颤,心室率120次/分C. 房颤,左房内存在血栓D. 房颤,低钾血症E. 房颤,心功能级Ⅳ级7.需要立即同步电转复的是A.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心率180次/分,血压110/70mmHgB.预激综合征伴室上速发作,意识不清C.心房颤动,心室率120次/分,血压100/70mmHgD.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心率150次/分,血压110/80mmHgE.心房颤动,左房内径50mm8.适合非同步电除颤的是A.心房扑动1;1传导B. 心房扑动C.心房颤动伴心室率快D.室上速发作E. 预激综合征伴室上速发作9.心房扑动电转复时,电能量选择最适合的是A. 单项波型50-100JB. 单项波型150JC. 单项波型200JD. 单项波型300JE. 单项波型360J10.有R波存在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同步电转复的指征除外A.伴低血压B.伴意识障碍C.伴心绞痛D.药物治疗无效E.快-慢综合征。
肌肉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介绍肌肉电除颤(MDF)和电复律(DF)评分是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和诊断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
MDF是通过对心脏施以外部电击来终止心律失常,而DF是通过内部电击来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本文将介绍肌肉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的原理、应用和注意事项。
肌肉电除颤评分肌肉电除颤是一种紧急处理心室颤动和室速的方法,其评分主要参考患者的反应和心电图变化。
根据患者的反应,MDF评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无反应(0分):患者没有任何反应。
2. 呼吸恢复(1分):除颤后患者开始有呼吸反应。
3. 脉搏恢复(2分):除颤后患者恢复有可触及的脉搏。
4. 自主心律恢复(3分):除颤后患者心律恢复到窦性心律。
除了患者的反应,心电图变化也是评判除颤效果的重要指标。
评分的心电图变化包括室速或心室颤动的终止、QRS波群的正常化和ST段的恢复。
评分越高表示除颤效果越好。
电复律评分电复律是一种通过内部电击使心脏从心室颤动或室速恢复到正常窦性心律的方法。
电复律评分与肌肉电除颤评分类似,也主要考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电图变化。
患者反应的评分标准与肌肉电除颤评分相似。
而心电图变化的评分主要包括电复律的成功、QRS波群的正常化以及ST段的恢复。
评分越高表示电复律的成功率越高。
注意事项在进行肌肉电除颤和电复律评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进行电击前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这些治疗方法。
2. 严格遵循除颤和电复律的操作规程,并确保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和正确使用。
3. 在电击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周围环境安全,避免触电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4.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心电图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击参数和治疗方案。
5. 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进行监测,观察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
结论肌肉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是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评分标准主要考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电图变化,评分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在进行评分时需要注意患者的整体评估、操作规程的遵守、环境安全和治疗参数的调整。
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概述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脏电除颤和电复律治疗效果的指标体系。
通过对心脏电活动的分析和评分,可以判断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评分指标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心脏电活动恢复时间: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恢复速度。
恢复时间越短,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2. 达标电除颤次数:用于评估电除颤治疗的有效性。
指患者经过电除颤后,心脏电活动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并达到预定的标准。
3. 电复律成功率:用于评估电复律治疗的效果。
指患者经过电复律后,心脏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节律,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4. 并发症发生率:用于评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发症包括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
5. 完全恢复率:用于评估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的完全恢复率。
指患者经过治疗后,心脏功能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比例。
使用方法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的使用方法如下:1. 收集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数据,并进行分析。
2. 根据评分指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计算各项指标的得分。
3. 根据得分结果,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4.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跟踪观察和调整。
注意事项在使用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分指标进行评估。
2. 结果评估需要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3. 评分结果仅作为参考依据,临床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4. 准确记录和整理评分结果,方便后续的回顾和研究。
结论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是一种有益的工具,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心脏电除颤和电复律治疗的效果。
通过合理使用评分指标和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心脏功能。
以上是对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